开个贴,八一八《金瓶梅》中的那些事(zz)1~20话
天涯原帖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59145.shtml
(引子)
话说大明王朝,武宗继位以来,自觅淫乐,嬉游忘政,在西华门别构院落,造密室于两厢
,称作“豹房”。众娼妇纷纷围绕他喝酒淫乱,皇帝大醉后宿其处, 生活极其糜烂,荒淫无道
,见个漂亮女人就想占有……实在像极了西门庆。
难怪有人说,西门庆的原型就是正德皇帝。
当时的社会,士大夫纵谈房中术司空见惯,官宦人家的年轻媳妇,也“春宫尤精绝”(徐
树丕《识小录》)。自上而下,淫风充斥。
《金瓶梅》中蔡太师的翟管家为西门庆洗尘,一餐筵席,大菜九十样,小菜几十样,
都是“珍馐美味,燕窝鱼翅,绝好下饭”,铺张浪费,奢华如此。据说,同时代的张居正奉旨归
葬时,“所过州邑,牙盘上食,水陆过百品,居正犹以为无下箸处”。后来得到真定太守的款待
,才满意地说:“吾至此仅得一饱耳!”
《金瓶梅》中屡有“白米XX石”、“黄米XX石”字样,什么意思呢?乃官场暗语。当
时,有个太监,权倾朝野,大臣多贿之。后来畏罪自杀,抄家时搜出一个纳贿薄,上面写着某某
送黄米几百石,某某送白米几千石。皇上惊曰:“广食几何?乃受米如许?”左右曰:“隐语耳
,黄者金,白者银也。” 皇上大怒。腐败如此,整个官场俨然已经变成了“黄米”、“白米”
交易所。
《金瓶梅》就产生在这样一个时期。读《金瓶梅》,你可以看到一部没有被篡改过的历史
,可以看到正史中不曾记载的那些无数鲜活的细节。《金瓶梅》最直接最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
。。。。。。
(前言)《金瓶梅》姓“金”不姓“黄”
小说《金瓶梅》的创作,乃是取材于《水浒传》中的一个章节:从“武松打虎”的故事写
起,一直写到“武松杀嫂”之后结束。
这一段,水浒中不过才三回多的故事,《金瓶梅》的作者居然将其扩充成了一百回,从而
使之一经问世,就被冠以“古今天下第一奇书”的名号。
《金瓶梅》是一部关于“社会学”的百科全书。看《金瓶梅》能了解历史,《金瓶梅》貌
似写宋朝,实际上说的是明朝的那些事儿。
《美国大百科全书》、前《苏联百科词典》、《法国大百科全书》都说《金瓶梅》是中国
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历史学家也认为《金瓶梅》是研究明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曾先后多次评价过《金瓶梅》。
他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
“《水浒传》是反映当时政治情况的,《金瓶梅》是反映当时经济情况的。”
“我推荐你们看一看,这本书写了明朝的真正的历史……。”
毛泽东把《金瓶梅》当作“明朝的真正的历史”,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读的,抓住“经
济”这个基础,便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
《金瓶梅》是一个时代的“记录片”,如实地、客观地记录了作者生活时代的一些巷陌趣
事,描写的完全是普通大众市井平民现实的日常生活。
但由于《金瓶梅》中夸张逼真变态的性描写,从而使她屡次成为当局者“扫黄打非”的对
象,遭到被禁的厄运。
可是,一部百万字的《金瓶梅》,黄色描写也不过才四千字而已,并非一昧地色情低俗描
写。那么,究竟是哪根神经刺痛了封建统治者呢?
原来,小说《金瓶梅》通过一系列的故事,说出了这样一个真相:一个底层市井小民,不
用读书,也不用科考,也没一技之长,照样可以有“捷径”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发财
、升官!
捷径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先从西门庆说起吧。
1)从西门庆说起
一提到西门庆,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水浒传》里的那个恶棍、流氓的嘴脸。
《水浒传》说他原是个破落户财主,从小奸诈,近来暴发迹,有钱。但却没交代他是怎样
“暴发迹”的。
再者,《水浒传》里的西门庆只是配角,以讲武松为主。而《金瓶梅》中,武松成了配角
,西门庆才是地地道道的一号男主角。
因此,你不能把这两个西门庆混为一谈。
那么,《金瓶梅》中的西门庆,究竟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金瓶梅》第一回对西门庆的家世有个简单交代:
1. 话说大宋徽宗政和年间,山东(省)—东平府(地区)—清河县(市)中,有一个风流
子弟。
2. 这人复姓“西门”,单名一个“庆”字。
3. 西门庆的年龄,是二十六七岁,长的仪表堂堂,人才非凡,身高少说也有一米八,绝对
是个大帅哥。原文上说他“生得状貌魁梧,性情潇洒。”不仅长的好,人缘更好。
4. 西门庆的父亲,叫西门达,原是走川广贩药材的生意人,就在这清河县前开着一个大大
的生药铺,住着门面五间到底七进的房子。
5. 只为这西门达员外夫妇去世的早,单生这个儿子却又百般爱惜,听其所为,所以这人不
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
按这些描述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大概知道:
二十七岁的西门庆,已经没有了爹妈,也没什么亲戚来往。他不是地主,也没有田地。仅
仅只是个生意人,一个刚出道的小老板,他的父亲生前给他留下的家当只是五间门面。
这五间卖药的门面,经营的还可以,书中写道:“虽算不得十分富贵,却也是清河县中一
个殷实的人家。”
有多少钱呢?结合前后文给出的数据,再按我们现在的人民币来合,他们家里大概十几万
到几十万是有的。只在这个数上。但若要说过百万,那现在还没有。
中等偏上的家庭。算不得十分富有。
这药店每个月的收入,乃是正常收入。正常收入,就只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家庭开支,吃
穿行用,各种消耗除外,也落不了几个,发不了大财。生意好的时候,手头上的活钱就会宽一些
,生意不好的时候,手头上必然就紧。
西门庆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呢?
他十几岁就结了婚,只生了个女儿叫西门大姐,十二三岁了。不久前老婆死了,又新娶的
后妻叫吴月娘,又娶了两个小的,二房李娇儿、三房卓丢儿。
至少这四个女人是不挣钱的,再加上家中其他佣人丫鬟,大大小小起码有十几张嘴,都是
指望他吃饭的。
这么大一家人,只他一个人挣钱,他只靠这五间门面卖药挣钱,卖药挣的钱,只能维持这
一大家人的正常开支。因此,西门庆手里其实并没有过多的余钱,你别看他在外面风光。
现在,我们再到西门大药房来看一看:
药店里的员工并不多,就只请了一个人,一个姓傅的伙计。
第九回,傅伙计说:“小人在他家,每月二两银子雇着,小人只开铺子……不敢说谎。”
二两银子,合人民币600块钱。按现在内陆地区中等城市的收入状况来衡量,实在是太低了
。
这个天天帮他守店子的主管,每个月才发600元的工资,相当于是最低生活费了。这可能是
以下两个原因:
1. 如果药店的生意很好。那就一定是西门庆这个人相当吝啬,故意苛扣压榨虐待员工。
2. 如果药店的生意并不是很好。那他只请一个人,只发600块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无论是那种情况,都可以说明:目下的西门庆,还不是什么富的流油的人。真正有钱,不
会那么小气抠门。
从他的店子、他的年龄这两个方面来看:西门庆只是一个正处在“创业期”的年轻商人。
有一定的资产,就是活钱太少。
怎样才能赚的更多,赚的更快呢,西门庆成天就在琢磨这个事儿。
2)西门庆真的很好色吗?
西门庆给一般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沾花惹草,风流好色。见谁漂亮他就喜欢谁。身边个个
都是美女。真的这样吗?
《金瓶梅》第一回说西门庆:“自父母亡后,专一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
也就是说,西门庆以前是不嫖娼的。另外,他的原配老婆和他生活了十几年,他也没娶过
小老婆。是在西门庆的爹、妈、老婆都死了之后,他才一连又娶了3个太太,其中有2个还是妓女
。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西门庆新娶的这3个老婆:
1. 大老婆(妻):吴月娘
首先,他“娶了本县清河左卫吴千户之女填房”。这个女人,吴月娘,只小西门庆两岁,
嫁给西门庆时,竟然还是个黄花闺女。而西门庆的女儿都十几岁了,快要结婚了。
可见吴月娘长相不咋的。按书上的描述,她长着一张圆嘟嘟的大脸巴子,像个盆子。又大
又白净,所以是“面如银盆”。眼睛呢?书上说“眼如杏子”。这……好看吧?
因为她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估计也不至于太差,毕竟气质在那儿,再者性格又好。只是不
能算作美女。长相一般吧。反正别的美女见到她的容貌后,没有醋意妒忌的。
娶吴局长的姑娘当老婆,高攀了,这个好理解。可他怎么又娶了李娇儿、卓丢儿这2个卑贱
的妓女呢?
有的朋友要说了,这你就不懂了,古人娶妻看“德”,纳妾看“貌”,娶漂亮妓女为妾,
很多啊,很正常啊。
但是,我要告诉你,就算以“貌”来论的话,他这两个妾的姿色,还未必比得过他的妻!
你看——
2. 二老婆(妾):李娇儿
李娇儿这个妓女,她是个肥肥,矮墩墩的,身子很重,又能漂亮到哪呢?别人在荡秋千时
,她就只能站一边看,根本不敢上,生怕压断了。又矮又肥两三百斤重的“美女”,总不至于貌
若天仙吧。
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娶她?这可是要“成本”的。
按支出的成本算:娶不如包,包不如偷,偷不如嫖。嫖,是最便宜的。
像李娇儿这样的,最多嫖个几次也就够了。用不着包,更用不着娶。娶一个女人放家里当
老婆,那可是一个“长期成本”,意味着家里又添了一张嘴。一日三餐,你总不能让她饿着吧。
一没有感情、二没有姿色、三没有身份,那西门庆究竟为什么要娶她呢?我们顺着原文往
下看,哦,原来是因为她的姐姐!
李娇儿的姐姐,亲姐姐,是本县无人不知的一位妈咪,她开的是本县最大的一家休闲娱乐
城。唱的、洗的、吃的、喝的、玩的,服务一条龙,应有尽有,天天生意都是满的。
比起西门庆的药房来,那可强多了。西门庆娶个李娇儿,划算吧,尽管她胖的没个人型。
西门庆还在外面做兼职,放官吏债,暴利啊,这位有钱的姨姐子会不投资?
3. 三老婆(妾):卓丢儿
卓丢儿这个妓女,估计要比李娇儿长的好看点,但瘦的要死。西门庆先“包了些时”,又
“娶来家做了第三房”。这就是花了些本钱的。
卓丢儿是个“名妓”,名妓的收入肯定要比普通妓女高得多,(而清白良民人家的黄花闺
女是不挣钱的,没收入。)卓丢儿自己手上就有一笔钱!西门庆娶她,赚了。
那么,西门庆喜不喜欢她呢?卓丢儿病秧秧的,“身子瘦怯,时常三病四痛”。病的要死
了,西门庆也把她娶在家里。他自己该出去喝酒的,还是要出去喝酒。
他的大老婆吴月娘说,你屋里有个病人,你不知道啊,你搭了这起人又缠到哪里去了?好
歹你也要看看她吧。
没过多久,卓丢儿就死了。西门庆后来基本上再不提她。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西门庆是个好色之徒,哪有漂亮女子就往哪去,果真如此?你看看他
这三房太太就知道了。
以西门庆的人才,要找个美女,绝对不难。但他却连娶了三个不中意的太太。可见,在西门
庆的眼中,“色”排不上什么位置,他更看重的是“利”。 钱,永远大于貌。
你若不信,我们再来看看西门庆对两个真正的美女是何态度:
1. 潘金莲
西门庆偶遇潘金莲。这个女人是《金瓶梅》中最美的一个。西门庆当时已经看呆了,但是
,他没有娶她的意思。
西门庆和王婆子商量了那么久,商量的是什么计?“挨光计”。所谓挨光,就是偷情(晴
)的意思。定位只是在“偷”上。
如果没被武大郎发现,就继续偷。西门庆只是想和潘金莲保持情人关系,天天搞婚外恋不
是很好吗?没有“娶”的必要。
后来把武大郎害死了,潘金莲就天天盼着西门庆来娶她,西门庆呢?屁股一拍,玩失踪,
再也不来了。为什么?因为西门庆仔细算了收益与支出后,没赚头呀,所以就没有娶潘金莲的这
种预算。
那段时间,潘金莲几乎要疯了。
2. 李桂卿
西门庆的结拜兄弟,应老二等人,反复向他推荐最新发现的小美女李桂卿,一个刚出道的
小妓女,和西门庆的姑娘差不多大,快要成人了,“出落的好不标致”、“生得十分颜色”。都
劝西门庆快去包她。
西门庆是不是一听说有美色就动心了呢,根本就没有!这是先一年十月说的,到第二年的
六月才和这位小美女偶遇。在长达8个多月的时间里,西门庆没有丝毫兴趣,提都不提,早就忘
记了。
为什么?刚出道的小丫头又有什么钱!这明摆着是件纯消费的事,浪费啊。
西门庆是个商人,钱要投向最赚钱的地方。你以为他真的好色如命?
3)武大郎真的是穷鬼吗?
武大郎给一般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穷鬼。他挑着一付担子,满大街上叫卖“炊饼!炊饼!
”
尤其在电视剧中,武大郎更是以代表穷苦大众的身份出现的,衣衫褴褛的形象,总是一副
可怜巴巴的样子。
事实上,武大郎不过就是长的矮罢了。矮和穷,是两个概念,本身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如果硬要扯的话,矮子多半要比正常人更有财运。
武大郎就是属于财运较好的那种人。之所以把他当作穷鬼,那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用“阶级
”去衡量他,以为他是穷人阶级,就必然会穷。
可你知不知道在闹市区卖小吃的铺位一年能赚多少?谁说卖粑粑的就发不了财?!“武大
郎烧饼”可是个品牌哩!
《金瓶梅》绝不是你想象中的农耕社会,而讲的是地地道道的商业社会。里面有穷人不假
,但你也很难找出几个失业的人来,对吧。要知道,那可是当时整个地球上最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啊。
武大郎在这样的地方做买卖,还是挺有财运的。
我们来看武大郎捉奸之前的一段,一个卖梨子的小家伙,唤作郓哥,才十五六岁,想赚西
门庆的钱没赚到,反转过来找武大郎说话。
武大郎请他到馆子里吃了一顿酒,打听到老婆有奸情。然后武大郎就身上掏出一叠钱,说
:“兄弟,我有两贯钱,我把你去,你到明日早早来巷口等我。”郓哥拿了钱和烧饼走了,武大
郎又付了酒钱。
这一段至少可以说明2个问题:
1. 武大郎随身携带的钱,肯定不止两贯钱。只会大于两贯钱,因为是先给的郓哥,后付的
酒钱。
2. 平时随身携带的钱,和愿意爽快地一次性支付的钱,又是两个概念。武大郎至少有自愿
支付两贯钱“好处费”的能力。
那么,两贯钱是多少呢?两贯钱是铜钱,或是相等的纸币(交子),换算成银钱,是二两
银子。
两贯铜钱 = 二两银子 = 我们现在的600元人民币。
当时,武大郎请这小猴子到馆子里吃了酒不算,又随手掏出600元的大票子,作为“小费”
给出:“兄弟,这600块钱你先拿着吧,明天等我。”
这个动作,足以说明武大郎的收入了吧。
这600块钱,抵一个月的生活,西门大药房的员工就是一个月发600块钱的工资。这小猴子
郓哥,还挣不到600,一个月只在三、五百块钱左右。
他本来只想找西门庆赚个十几块钱的,(“赚三五十钱养活老爹”,划人民币9至15元),
但现在武大郎爽快的一次性给了他600元,他能不高兴吗?!所以拼了再挨一顿打,也要去帮忙
捉奸!
你说,这武大郎能算穷吗?真的要穷,他舍得给600元的小费呀?他还有钱供潘金莲住楼房
?潘金莲那可是住的楼房啊。
武大郎原先是真的很穷。他为人懦弱,形象猥琐,头脸窄狭,皮肉粗糙,外号唤作“三寸
丁谷树皮”。死了老婆之后,他带着12岁的女儿卖烧饼度日。租住的是本县首富张大户的房子。
张大户六十几岁了。家财万贯,房屋百间,只是没有儿女。家中有一个丫鬟叫潘金莲,长
的美貌,张大户一心要收她为妾,但他的老婆十分厉害,不得到手。
一日,主家婆不在,张大户暗把潘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了。
终于被张大户的老婆发现了,和张大户嚷骂了数日,又将潘金莲百般苦打。
张大户知道老婆容不下潘金莲,咋办呢?想了一个好点子,倒赔了房奁,把如花似玉的潘
金莲免费嫁给了武大郎。
书上说:“这大户早晚还要看觑此女,因此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为妻。”
于是,武大郎白赚了一个美女和一大笔钱。张大户非常照顾他,连房钱也不问武大要了,
若武大没本钱做炊饼,张大户就私给与他银两。
每天早上,武大挑担子出去了,张大户就来房中与潘金莲厮会。武大郎回来若撞见了,就
知趣的走开,并不声言。朝来暮往,也有多时。
后来张大户死了。主家婆察知其事,怒将金莲、武大赶出。武大几经辗转,搬到市中心来
住。典得县门前两层四间带院落的楼房,这么好的地段,这么漂亮的房子,一个月的租金要花十
数两银子,合人民币4000多元钱。
你看,张大户没亏待他们两口子吧。
结论:若不娶潘金莲,武大郎肯定还是个穷鬼。
下面,比较一下武大郎与西门庆:
1. 都死了老婆,都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儿。不同的是,一个最矮,一个最高。一个是卖粑
粑的,一个是卖药的。
2. 武大郎与西门庆都是发的女人财,都从女人手里赚了不少好处。这一点,他们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武大郎赚了一个美女,西门庆赚了几个丑女。
3. 武大郎与西门庆的起点不同。西门庆是有资产的,武大郎没有。但是只按百分比讲,武
大郎赚的“收益率”比西门庆高多了。
所以,把个西门庆羡慕地直说:“好一块羊肉,怎生落在狗口里!”
现在,这《金瓶梅》中,一高一矮,两个大发女人财的男人,狭路相逢了。
4)从《金瓶梅》看王婆子的谈话技巧
话说西门庆看上了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莲,“临去也回头了七八回”。被对面卖茶的王婆子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西门庆来找王婆子打探,王婆子装着不知道:“西老板,吃个梅(媒)汤?”“西老板,
吃个和合汤?”
句句点到为止,就是不说破。吃了茶,也不收钱,只挂账,不怕他不来。
终于有一天,西门庆又来吃茶时递了一两银子(300人民币)。婆子暗道:“来了!”
西门庆说:“干娘,你帮我说成这件事,我送你十两银子(3000人民币)。”
王婆就说,要想成,必须“五件”俱全才行。是哪五件?“潘驴邓小闲”:一要潘安的貌
;二要驴大行货;三要邓通般有钱;四要青春年少,五要闲工夫磨。“都全了,此事便获得着。
”
这一段,被公认为偷情追女孩子的经典秘诀。都说王婆子总结的到位,高!
但是,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这“五件”只起“优势”作用,并不起“决定”作用。
男追女,成不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女方干不干。只要女方愿意,男方即使五件不全,也必
成!若女方不愿意,随你几件具全,不成还是不成!
王婆子她会不知道这一点吗?!干吗要这样说?这样说的目的是:万一你没办成,不能怪
我!怪你自己一贯小气不肯花钱,怪你自己没有时间慢慢闲磨。
王婆子是个生意人,她是从自己的立场来考虑的:成了赚大钱,不成赚小钱,反正自己是
没有任何责任的。这样,万一收了人家的钱又没办成的话,起码也给自己留了一个退路。
但是,西门庆近来赚了,有钱有闲,底气十足的说:“不瞒你说,这五件我都有。”那么
,按王婆子的标准,就一定能成了。
王婆子当然知道这依然还是不一定的,因为决定权在女方,女方要是不干,那还是成不了
的。所以,王婆子马上又顺口说出一个“十光”来。
光,就是挨光,偷晴(情)的意思。要想成,整个过程分十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
题没办成,你都不要怪我!不关我的事。继续推脱责任,继续寻找退路。
哪十个环节呢?王婆细细说道:
西老板,你买一匹蓝绸、一匹白绸、一匹白绢,十两好绵,都把与我。我去问她借日历,
故意说选个好日子叫裁缝来做。她若有意主动说替我做,这个事便有一分希望了。她若不肯来,
此事便休了。
我如果能把她请到我家里来替我缝,就有二分希望了。
到了中午,我请她吃酒食点心。她若硬要回去,此事便休了。如果她吃了,就有三分希望
了。
到第三天中午,你打扮好点来,在门前叫“买盏茶吃。”我就出来请你到房里坐。她要是
站起来就走,难道我还扯住她不成?此事便休了。她若不动身,就有四分了。
坐下后,我先夸你许多好处,你便夸她针指做的好。她若不答应,此事便休了;她若愿意
和你说话,便有五分了。
你再拿银子叫我去买菜,她若是站起来就走了,难道我扯住她不成?此事便休了。她若不
动身,便有六分了。
我出门时叫她陪你坐一坐。她若站起来就走回家去,我总不能挡阻她吧?此事便休了。要
是她不走,又好了,这光便有七分了。
我买来东西请她和你吃酒,她若不肯和你同桌吃,走了,此事便休了。要是她不走,此事
又好了,有八分了。
等她吃得酒浓时,我就说没酒了,你就拿银子叫我再去买。我把门拽上,关你两个在屋里
。她若跑了回家,此事便休了;她若由我拽上门,不焦躁时,这光便有九分,只欠一分了。
这一分最难。你在房里只能说着甜话儿哄她,千万不要急噪,动手动脚,否则我不管你了
。你先把筷子拂落桌下,然后去拾,顺手捏一捏她脚,她若闹将起来,我就来救你。此事便休了
,你就断了念头再也莫想成了。要是她不吱声,此事十分光了。
西门庆大喜道:“妙计!”
王婆道:“你不要忘了许我的十两银子。”
你看,这个“十光计”分明证明了王婆是深知“决定权在女方”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上,只要女方一有表现出不愿意,“此事便休了”,再不能勉强。
这个计,自始至终没有半点强迫的意思,更没说要在酒里下药。她只是在叫西门庆慢慢地
试探,一步一步的试探,一直试探到女方愿意为止,事情就成了。如果女方不愿意,那就算了。
这不是什么毒计,也不是想故意存心害人,王婆子只是本着“自愿”的前提,想赚那3000
块钱而已。
道德从来禁不住市场。因为先有了需求,然后才有了王婆子这个拉皮条的。从王婆子的谈
话中分析她的策略:
1. 她们成了,就能赚到3000块钱,
2. 她们不成,那就只赚这300块钱也好。
3. 不管怎样,但要保证不能出事。如果出了事,也不关我的事。
进退皆宜。这个策略,王婆子稳赚,并且不承担任何风险,也不至于落下什么把柄受制于
人。那么,后来怎么又败露了呢?
5)奸情是如何败露的
《金瓶梅》中,作者说王婆子非常善于拉皮条,她的本事有多大呢?书上说她“略施奸计,使阿
罗汉抱住比丘尼。才用机关,教李天王搂定鬼子母。”还能够调弄月宫里的嫦娥偷汉子。
现在,她接受了西门庆的委托,答应帮他与潘金莲牵线搭桥。西门庆许下她3000元人民币
的报酬。
王婆子在“帮忙”的过程中,步步索要,层层盘剥,既赚西门庆的钱,又赚潘金莲的钱,
总之是不放过任何一丝赚钱的机会,无论大钱小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王婆子的收益状况(都合为人民币):
1. 先赚了300元的茶钱,西门庆其实只喝了她几杯茶,多的叫她只管拿着。
2. 又赚了一大堆好物:一匹蓝绸、一匹白绸、一匹白绢,十两好绵。(价格应该不便宜。
)这是给王婆做寿衣的。
3. 王婆子用潘金莲给的90元钱买酒食吃,少说可以落个几十元。
4. 西门庆来了,给了300块钱叫王婆去买酒菜。
5. 西门庆第二次给了1000元叫王婆去买酒。多的都叫王婆收下。
6. 事情办成了,西门庆一次性又给了王婆子3000块钱。
后来:
7. 武大郎死后,西门庆不理潘金莲了,潘金莲求王婆子帮忙,送了一根金头银簪子(估价
五六百元左右)。
8. 王婆帮西门庆应付武松,西门庆又给了她900块钱。
王婆子赚了。
西门庆与潘金莲天天躲在王婆子家里幽会。不到半个月,满街的街坊邻舍都晓的了,只瞒
着武大郎一个不知。
话分两头。且说本县有个小的,年方十五六岁,叫做郓哥。那小厮生得乖巧,在许多酒店
里卖些水果,时常得西门庆照顾,打发他些盘缠小费。这一天,郓哥提了一篮儿雪梨来寻西门庆
。
郓哥走到王婆子门口。那婆子问道:“郓哥,你来这里做什么?”
郓哥道:“要找西老板,赚几块钱养活老爹。”
婆子拦住道:“什么西老板?”郓哥望里便走。
那婆子一把揪住道:“这小猴子,哪里去?人家屋里,各有内外。”郓哥道:“我去房里
便寻他出来。”
王婆骂道:“含乌小囚儿!我屋里哪有什么西老板?”
郓哥道:“干娘,你不要一个人吃独食,也把些汁水与我呷一呷。”
婆子便骂道:“你那小囚攮的,理会得甚么?”郓哥道:“我有甚么不理会得!你干的事
,直要我说出来,只怕卖炊饼的哥哥发作!”
那婆子吃他这两句,心中大怒,喝道:“含乌小猢狲,你敢来老娘屋里放屁!”
郓哥道:“我是小猢狲,你是马伯六,你个做牵头的老狗肉!”
那婆子揪住郓哥,照脑门上就是两个栗暴,打了两个大包。
郓哥叫道:“你凭什么打我?”
婆子骂道:“贼日娘的小猢狲!你敢高声叫唤,看老娘不打你几个大耳刮子!”直把郓哥
打到街上去,又把他那雪梨篮儿也丢出去。那一篮雪梨,四分五落滚了开去。
这小猴子打不过那王婆子,一头骂,一头哭,满街上拾梨儿。指着王婆的茶坊骂道:“老
咬虫,我叫你不要慌!你看我不糟蹋了你的门面,叫你赚不成钱!”
于是,小猴子找到了武大郎。奸情败露了。
这一场奸情,不到半个月,满街上的人都知道了,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跑去对武大郎说。其实在
当时,通奸是个普遍现象,并不是只有潘金莲一个淫妇,多的是。所以也没人愿意多管闲事。
小猴子郓哥也不是存心要多管闲事,而是要和王婆子分一杯羹,“干娘不要独自吃,也把
些汁水与我呷一呷。”
郓哥的要求不高,只想卖一篮梨子,赚几块钱的小钱。“赚三五十钱养活老爹”,划人民
币9元至15元。
就因为这几块钱的小钱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就要把这件事捅出去,向武大郎通风报信
。
奸情败露,实则是因这“几块钱”而起。
王婆子的计划,原本其实是非常稳妥的,从头到尾,没有半点逼迫潘金莲的意思,本着“
自愿”的原则,绝不勉强。
万一出了事,王婆子完全可以装着不知道:“我是请她来做衣服的,不是让她来偷男人的
。”辩得通,不关王婆子的事。
事情已经成了,大几千块钱也赚到手了,这个时候,王婆子只剩下如何防范“风险”这一
个问题了。这个风险,其实非常容易化解。
王婆子应该当机立断,再不要让他们两个到自己家里来了。这样,以后万一他们出了事,
就已经和自己没啥关系了。
但是,王婆子依然把他们留在自己家里,还让他们互相交换信物,并且天天都要他们到自
己家里来。
可以预期的收益和风险如下:
1. 收益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无非是多赚些“茶钱”,都是些小利。书上写的很清楚,王婆
子此后并没有赚西门庆什么钱。
2. 风险随时可能爆发。只要西门庆、潘金莲天天到她家里来,那就必然是“总有一天会被
逮住”!
只要把收益和风险一比较,王婆子就应该马上把他们赶走,叫他们另寻场所,一切就OK了
。
太贪小利了。贪小利总是要坏事的。
6)武大郎捉奸的博弈竞局
西门庆请王婆帮忙,王婆有策略的选择“斗争”(勒索西门庆),西门庆选择了“合作”(给
钱)。双方达成了一致。
王婆的钱已经赚到手了。到这一步时,她又存在两个选择:合作或是不合作。
1. 合作。
继续提供场地给他们幽会。可以预期的收益是:没有了,只有微薄的“茶钱”;可以预期
的风险是:随时都会遭到捉奸的可能,从而连累自己当“坏人”。
2. 不合作。
叫他们另寻场所,别到我家里来了。风险为0,王婆可以继续当“好人”。收益则有两变:
他们不来了,王婆收益为0。他们其实找不到场所,肯定还要来,王婆就可以两头赚:当西门庆
想潘金莲的时候,就赚西门庆的钱;当潘金莲想找西门庆的时候,再赚潘金莲的钱。
(后面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潘金莲想找西门庆时,求王婆子帮忙,送了一根价值五六百
左右的金头银簪子。)
这样一比较,王婆子真的要想赚大钱,只有选择不合作,才有条件敲诈出更多的钱来!!
!
但是,这个贪图小利的婆子居然选择了合作,结果就是不仅没赚到钱,还遇到了郓哥的勒
索。
当郓哥来勒索的时候,王婆子应该乘机演变为“不合作”方案,警告、敲诈西门庆,叫他
再不要来了。岂不OK?
这样,既可以有效的防范风险(武大来时抓不着),又可以从中再次赚钱。但是婆子并没
告诉西门庆,结果就是不仅没赚到钱,还被武大郎捉奸在床!最终不得已而毒死了武大郎。
你看,害死了一条人命,闹出了天大的事来,王婆子一分钱也没赚到!(直到几个月后武
松出现时,才赚了最后的一次钱。)武大郎的死,仅仅只起到了一个“掩盖真相”的作用,没有
产生半点价值。也不想想,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
并且,害死了武大郎之后,西门庆就可以直接到潘金莲家里去了。王婆子的利用价值就没
有了,她连微薄的“茶钱”也赚不到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1. 只有武大郎的存在,王婆子的利润才会存在。
2. 武大郎一旦消失,则王婆子的利润也会随之消失。
既然这样,王婆子为什么还要选择武大郎死呢?
当时,武大郎冲进去捉奸的时候,西门庆已经被吓傻了。
你以为西门庆真的敢明目张胆的胡作非为啊,当他听到外面有人喊“武大来也——!”怕
的要死,一翻身就钻到床底下,先躲起来了。
西门庆吓的气都不敢出。还是潘金莲跑下床把门顶住的!
潘金莲顶着房门,武大郎在外面推不开,口里只叫:“干得好事!”
潘金莲慌做一团,便对西门庆说:“你平常只是嘴上狠,卖弄杀好拳棒,关键时候就没一
点用!见了纸虎儿也吓一交!”
那妇人这几句话,分明是叫西门庆来打武大,夺路走。
西门庆在床底下听了妇人这些话,提醒他这个念头,便钻出来,拔开门,叫声“不要来!
”武大却待揪他,被西门庆早飞起脚来,武大矮小,正踢中心窝,扑地望后便倒了。
西门庆打闹里一直走了。
郓哥见势头不好,也撇了王婆,撒开跑了。
武大郎被打的口里吐血,面皮腊渣也似黄。
还是王婆子把他扶起来的,又叫潘金莲舀碗水来,帮他洗了,然后,王婆子和潘金莲两个
,就像没事一般,搀扶着武大郎的肩膀,把他送回家中楼上去,又安排他床上睡了。
第二天,西门庆打听得没事,依旧来王婆子家和潘金莲幽会。
武大郎得不到药,得不到水,连他的女儿也受到潘金莲的恐吓,不敢来看一看。气的武大
郎直发昏,睡了五天不能起床。他对潘金莲说:
“你做的勾当,我亲手捉着你奸,你倒挑拨奸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
们却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和你们争执不得了。我兄弟武二,你须知他性格,倘或早晚归来,
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怜我,早早扶得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起。你若不看顾我时,待他归
来,却和你们说话。”
武大已经妥协了,他的意思很明白:只要能活下来也就够了。但是,这番话到了潘金莲和
西门庆耳朵里,他们却是另外一种考虑:
潘金莲如果选择合作(照顾武大)。则武大有合作(隐瞒奸情)与不合作(告诉武松)两
个选择。
如果武大选择合作,潘金莲最好的结果是不被追究责任。万一武大选择不合作,潘金莲西
门庆就有可能倒大霉。
潘金莲如果选择不合作(武大死掉)。则武大没有选择了,根本没有机会告诉武松。潘金
莲的奸情可以继续隐瞒,而好的结果则是与西门庆做长久夫妻。
很显然,武大如果没有武松这个打虎的捕头兄弟,他才有活下来的机会,他也不敢去捉奸
。“武松”这个诱因,导致了武大有勇气捉奸。也迫使潘金莲选择了以干掉武大为最大收益。
而王婆子的最佳选择应该是放武大一马。这样,武松与西门庆有一博,王婆子又可以两边
赚钱。但是王婆子根本就不敢再赚这个钱了,只是想尽可能的隐瞒住真相,以“不连累自己”为
最佳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王婆子只好将错就错,拼了再不赚钱了,也要快快结果了武大,草草了事
,以免引火烧身。
就这样,可怜的武大郎白白的死了。
在这个竞局中,武大郎注定很悲哀,他只有以不捉奸为最佳选择(在武松回来之前)。
(7)武大郎死后的经济效益
小猴子郓哥先勒索王婆子未遂,反挨了婆子一顿揍,当时就放下一句话:“定然要糟蹋了你这场
门面,叫你赚不成钱!”
于是,当不了泼皮无赖,转身就去当揭发英雄。
郓哥找到武大郎,先讥讽一番:这几时不见,你吃的肥了,你象个鸭子一样,肥耷耷的,
把你倒过来拧起,你不会犟,把你放锅里煮,你也不作声。你老婆……那西门庆须是了得,打你
这样的二十个!
武大郎的弟弟在局子里当头(出差去了),一个西门庆算老几?当时经不住小猴子一激,
要去捉奸,结果被西门庆一脚踢个半死。
王婆子、潘金莲、西门庆三人害怕武松回来找麻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毒死武大,毁尸
灭迹。
武大郎一死,作者写道:“阳间没了捉奸人”。
这三个人是在犯罪,武大郎死得很冤。
但《金瓶梅》是一部“记录片”,并没对此过多评论,只是如实地记录了全景过程。
当时,潘金莲号啕大哭,街坊邻居们都来劝她:“死是死了,活的自要安稳过。”人已经
死了,活着的还要继续过。活人们不会追究他是怎么死的。
紧接着,我们看到:卖棺材的、卖香烛纸钱的、验尸的、火化的、阴阳先生、念经做法事
的和尚们等等,总之,只要是与该项业务相关的各路人马,都纷纷跑来赚钱了。
其中,那个验尸的,赚的最多。
验尸的那个人,名叫何九。
何九那天上午九点半钟慢慢的走来,半路上,西门庆叫住了他:“老九,哪里去?”
何九说:“卖炊饼的武大郎昨天死了,我过去验尸。”西门庆道:“借一步说话。”何九
就跟着西门庆来到一个小酒店里。
西门庆吩咐酒保:“取瓶好酒来。”摆下好酒好菜。何九心想:“西门庆从来没请我吃过
酒,今天这杯酒必有蹊跷。”
两个饮够多时,西门庆摸出一锭雪花银子(合人民币3000元):“老九,你莫嫌少,明日
另有酬谢。”何九道:“小人无半点效力之处,如何敢要西老板的银两!”
西门庆道:“老九休要见外,请收下。”何九道:“西老板有什么差遣,便说不妨。”西
门庆道:“也没什么事。等会你去武大郎家殓尸,周全周全。”何九道:“我道何事!这些小事
,有甚打紧,如何敢受西老板银两?”
西门庆道:“你若不受,便是推却。”何九只得收了银子。又吃了几杯酒去了。西门庆交
代道:“老九是必记心,不可泄漏。改日另有补报。”
西门庆只是塞钱给他,先用钱把他塞住,至于究竟该怎样具体去做,西门庆却不明说。
何九来了。大家都在门口等他,王婆子等的心里发火:“阴阳先生也来了半天了,老九,你怎么
这时才来?”
阴阳先生、火化工人、念经的和尚们,都知道武大郎昨天死了,所以就都早早的就来了,
都等的有些着急了。
何九道:“有些小事绊住了脚,来迟了一步。”又问:“这武大郎是害什么病死的?”几
个火化工人说:“他家里人说是害心疼病死的。”
只见潘金莲从里面假哭出来,虚掩着泪眼道:“说不得的苦!我老公害心疼病,几个日子
便把命丢了。撇得奴好苦!”
何九一见到潘金莲,就上上下下打量了这婆娘的模样,心里马上就明白过来了,暗想道:
“我说西门庆怎么要塞给我钱呢,一向听人说武大郎的老婆漂亮。西门庆这3000块钱使着了!”
你看这个验尸的,他看了潘金莲的容貌,便认为西门庆这3000块花的值得。
阴阳先生念经念完了之后,何九走向灵前,看武大尸首,揭起千秋幡,扯开白绢,定睛看
时,只见武大指甲青,唇口紫,面皮黄,眼皆突出,一看就知道是中巨毒而死的。
旁边两个火化工人也看到了:“怎么脸也紫了,口唇上有牙痕,口中出血?”
何九道:“你休得胡说!这两日天气十分炎热,如何不走动些!”一面七手八脚囫囵提殓
了,装入棺材内,用长命钉钉了。
王婆拿出300块钱叫何九打发几个火化工人,每人能赚大几十块。
来到城外化人场上,举火烧化棺材,不一时烧得干干净净,把骨灰全部都撒在了池子里。
真的没了半点痕迹。
书上描写烧百日这一天,报恩寺的6个和尚过来做水陆法会,超度武大郎。他们很下力,很
吃得苦,很早就来了,夜里3点钟不到,就派人挑了几担经书过来,铺陈道场,悬挂佛像,布置
的象模象样。
出场费并不低:6个和尚赚了1500元左右(数两银子)。
但和尚们的水平都不高,“大宋国”错念成“大唐国”;“武大郎”又错念成“武大娘”
。佛号、经文都是瞎念的,反正你听不懂。
西门庆与潘金莲在房里享受,和尚们就在外面边念经边偷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笑成
一块。
武大郎的丧事,从头到尾,都是西老板一个人拿钱办的。这一场丧事,办得也颇具些喜气
色彩。
原先,西门庆在王婆家茶房里,只是偷鸡摸狗之欢。现在,武大郎已经死了,西门庆就带
着小厮直接进出,无人一般。
潘金莲对西门庆说:“我的武大今日已死,我只靠着你做主!”
西门庆道:“这个何须你费心!”
潘金莲问:“你若负了心,怎的说?”
西门庆当即发毒誓道:“我若负了心,就是武大一般!”
(8)从《金瓶梅》看媒婆间的竞争
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
从《金瓶梅》的前几回中,我们可以看出媒婆之间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无媒不成婚。媒人,在中国的婚姻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那么,媒婆的收入究竟怎样呢?我们可以根据其他同时代诸多小说故事(如《三言二拍》
等)中的数据材料,估算成人民币:
那个时候,媒婆每说成一桩亲事,大概能赚1500元至300元之间不等(1000元至600元是常
态。)视家庭状况而有不同。
俗语曰:“说好一门亲,能穿一身新”。按我们今天的标准来看,相当于是买一套象样衣
服的价格。
媒婆的单笔收入,显然还是比较可观的。但结婚的人并不是天天都有,甚至有的媒婆半年
一年不开张也很正常。
因此,做媒婆的多数只是兼职做媒,并且,只要一打听到有谁要结婚,那就得赶快先下手
为强,以免落入人后。
否则的话,以后的生意那就根本没法做了。
《金瓶梅》前几回中,已经提到了三个媒婆。
最厉害的一个媒婆,就是设毒计毒死武大郎的那个王婆子。
王婆子的主业是卖茶。卖茶的生意如何呢?用她自己的话说,叫“鬼打更”。所以就同时
兼职做说媒,又揽人家些衣服卖,又与人家当接生婆,闲常也会作牵头,拉皮条,也会针灸看病
。
从做小生意的角度来看,王婆子其实很能干的。兼职了六七项,最拿手的,还是说媒、拉
皮条。
西门庆的大老婆,娶的是吴局长的姑娘吴月娘,这门高攀的婚事,原先就是王婆子帮他说
成的媒。按说,西门庆就应该多多照顾一下王婆子的生意。
可王婆子却说,西门庆从来都是悭吝小气惯了的。
王婆子问:“西老板,你最近怎么好长时间不来我这里吃茶了?”
西门庆就顺口说道:“这段时间太忙了,我的姑娘快要结婚了,忙啊,所以不得闲来。”
王婆子一听,不高兴了:“你的姑娘是谁家定了?你怎么不请我去说媒?”
西门庆说:“啊呀,也不是不请干娘说媒。我的姑娘要嫁到东京去了,是东京八十万禁军
杨提督的——亲家(姓陈)的儿子。是他那边的文嫂过来和我们这边的薛嫂儿一起说的媒。”
文嫂是京城里的媒婆,和王婆子的冲突应该不大。薛嫂是本县的媒婆,是王婆子强有力的
竞争对手。
王婆子当时听了,哈哈笑道:“西老板,我们这做媒人的,都是狗娘养下来的。”
西门庆说:“干娘若肯去,到时候我叫人来请你,也算你一个。”
王婆子道:“她们说亲的时候又没我的份,做成的熟饭儿,我怎好意思分她们的?到明日
嫁娶的时候,你通知一声,我拿些人情钱去走走,讨得一张半张桌面,到是正经。我怎的好和人
斗气!”
王婆子帮西门庆介绍潘金莲,花了一番心思的。先说好的价格是3000元,而实际上不止,
大约赚了五六千块!已经远远超出了同行业的平均利润。
这潘金莲的美貌自不必说,更难得的是从小在王招宣府里学习弹唱(高等培训),弹得一
手好琵琶,本县没人强得过她。西门庆听她弹唱后,十分欢喜,夸奖无数。
西门庆和潘金莲好上了两个月左右,前前后后一共花了几万块(主要是处理武大郎的后事
,破了些财。)激情就开始消退了,西门庆来的少了。
再说本县的另一个媒婆:薛嫂。
薛嫂是个卖花的,也和王婆一样,兼职做“媒婆”。
西门庆和吴月娘的婚事,是王婆做成的,薛嫂没有抢到。薛嫂当然也是有竞争意识的,所
以她就把目标瞄准了西门庆的女儿,终于抢到了这笔生意,做成了。
西门庆女儿的婚嫁,王婆子没做成,甚至完全不知道,所以王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她
就极力撮合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自己好从中渔利。这一笔做成了,王婆赚大了。
薛嫂呢?当然也不甘落后。暗暗地与头号媒婆王婆子较上了劲儿,她也帮西门庆物色了一
个对象。
这一天,西门庆正在药房里和姓傅的伙计算帐,薛嫂找来了,把西门庆喊到外面僻静处说
话。
西门庆问她有什么事。
薛嫂说:“西老板,你的三太太不久前不是已经死了吗?我有一件亲事,专门过来对西老
板说说,管情中你老人家的意,就叫她来顶死了的三太太的窝儿,你看何如?”
西门庆道:“你且说说看,这件亲事是那家的?”
薛嫂道:“这位娘子,说起来你老人家也应该知道些,就是南门外贩布的杨老板的老婆。
她手里有一分好钱。南京拔步床(名牌床,一张估价大几万人民币)也有两张。四季衣服,插不
下手去,也有四五只箱子。金镯银钏不消说,手里的现银子也有上千两(合人民币30万元。)。
好三梭布也有三二百筒。不料,她的老公去贩布,死在了外边。她守寡了一年多,身边又没儿没
女,只有个小叔子,她老公的弟弟杨宗保,才十岁。我说她这个年纪,青春年少的,守寡做什么
!这位娘子,今年还不到二十五六岁,小你两三岁,生的长挑身材,一表人物,打扮起来就是个
灯人儿,风流俊俏,百伶百俐,当家立纪、针指女工、双陆棋子,都不消说。不瞒西老板说,她
娘家姓孟,排行三姐,就住在臭水巷。又会弹一手好琴,西老板,你若见了她呀,管情一箭就上
垛!”
薛嫂也是一张好嘴。
西门庆一听,听说那个女的会弹琴,就合上他的意了。还没见到面咧,马上就把这门亲事
先定了下来,答应和她结婚,让她来当三太太。
当即就与薛嫂约好了,明天就是个黄道吉日,明天我们就买了礼物送过去。
潘金莲呢,天天坐在门口望,望啊望,望穿秋水,一望也不来,两望也不来,硬是望不见
个西门庆的人影儿。
(9)西门庆相亲
话说媒婆薛嫂帮西门庆介绍了一个姓孟的寡妇,西门庆还没见到那女的长什么样子呢,就满口把
这门亲事答应了下来。
这书上说呀,西门庆之所以中意那孟寡妇,是因为她有艺术修养,会弹一手好琴。呵呵。
姓孟的寡妇,名叫孟玉楼,又称孟三姐。
她这一家子,自从她老公杨老板死了以后,就是她在当家。她的小叔子(老公的弟弟)才
十岁,还不能管事。但是,在杨家的家族里面,还有两位上了年纪的长辈健在,可能会从中作梗
。
一个是杨家的姑妈,一个是杨家的舅舅。
这两个老家伙,都盯着孟玉楼呢,因为孟玉楼手里有钱啊,她男人贩布赚了大钱,除去物
资陈货,仅留下的现金就有300000元的“人民币”。(手里的现银子也有上千两)。
这比西门庆强哪里去了,西门庆可拿不出多的现金来,甚至有的时候手头还比较紧。
现在,西门庆要想娶孟玉楼这个富婆,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因为杨家还有那两个老家伙觑
着呢。
薛嫂就对西门庆出主意说:“不打紧。她的姑妈守寡了三四十年,又无儿无女,行动也不
方便,原先只指望靠着侄儿侄媳养活的,现在侄儿子已经死了,侄媳妇要嫁什么样的人家,她管
得了吗?!西老板,你只在她身上下些功夫,她这婆子爱的是钱财,只指望要几两银子而已。你
买上一担礼物,明天先去见见她,再许她几两银子,只要她答应了,旁人谁敢怎的!”
薛嫂这一席话,说的西门庆满心欢喜。
第二天,西门庆早早起床,全身上下,打拌的整整齐齐,拿了一段上好衣料,买了四盘羹
果,装做一盒担,叫人抬了,来到杨姑妈家。
薛嫂介绍说:“这位是西老板,要和大娘子说亲。我说大娘子家里是姑奶奶您最大,所以
就先来拜见您老人家,讲了话,才敢过去相看。”然后,薛嫂叫把盒担礼物统统都抬进屋里来,
摆下。
这西门庆跟在后面就马上一口一声地“姑妈”,就像是他的亲姑妈一样,只叫:“姑妈,
请受礼。”
薛嫂又介绍说:“咱这西老板呀,在县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财主,开个大生药铺,家中钱过
北斗,米烂陈仓,就是没个当家的娘子。”
杨姑妈正愁啊,侄儿子死了,赡养也成问题呀。现在,有人主动要当她的侄儿子,当然就
是非常满意罗!所以,姑妈发话道:
“西老板,你要娶俺的侄儿媳妇,直接来讲就是了,又何必要破费买些礼来。”
西门庆道:“姑妈在上,小人没的礼物,惶恐。”那婆子就收了礼物,拿茶上来。
那婆子道:“我侄儿在时,挣了一分钱财,不幸先死了,如今都落在她手里,说少也有30
万。你娶她,做大做小我不管,只要与我一个棺材本也就够了。以后,西老板你就认了俺这门穷
亲戚走走,也过不穷你的。”
西门庆笑道:“你老人家放心,小人都知道了。只要你老人家做得了主,休说一个棺材本
,就是十个,小人也出得起。”
然后,西门庆拿出一万元钱,放在面前,说道:“这个不当什么,先与你老人家买盏茶吃
,到明日娶过门时,再给您两万块钱、两匹缎子。以后逢年过节,只管上门行走。”
这老虔婆见了钱,满面堆下笑来:“西老板,你放心,你就说我说的,我家侄儿媳妇,不嫁
你这样的人家,再嫁甚样的人家!”
就像在谈一桩生意,特顺利,一谈就拢了。下了定金。
吃了两道茶,西门庆起身作辞。婆子挽留不住,拄着拐棍相送。送了两步,西门庆让她回
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西门庆又早早起床,又打扮的整整齐齐,叫上两个小厮跟随。薛嫂儿骑着驴子
随后,西门庆骑着白马在前,兴冲冲往杨家而来,和孟寡妇相亲。
进到屋里,薛嫂叫西门庆坐了,孟玉楼还没出来。薛嫂就说:“你老人家先坐一坐,这大
娘子呀,她还在里面化妆。”
孟玉楼出来了。所以,西门庆见到的,就是精心化妆后的她。
这西门庆睁眼观看,只见她——不肥不瘦,是个大个子身材,长相也还算漂亮,就
是......不就是脸上有些麻点、雀斑嘛。
西门庆看得满心欢喜。
那孟玉楼也在偷眼观看西门庆,只见他——人物潇洒,风流倜傥。心下已是十分中意。就
问薛嫂:“西老板今年多大了?没了娘子多少时了?”
西门庆道:“小人虚度二十八岁,不幸先妻没了一年有余。不敢请问,娘子青春多少?”
那妇人道:“奴家是三十岁。”
西门庆其实只撒了个小谎,他的三太太死了才两个多月。(娶孟玉楼并不是当大太太的。
)
孟玉楼却是撒了个大谎!她已经快三十六的人了,她说她才三十岁。这年龄,怎么瞒也不
敢瞒的比西门庆还小呀,否则就太假了!
(而上次薛嫂为西门庆做介绍的时候,她居然敢这样说:“这娘子今年不上二十五六岁”
。)
西门庆道:“原来大我两岁。”
那薛嫂马上就顺话插口道:“妻大两,黄金日日长。妻大三,黄金积如山。”
不过,西门庆好象并不在意她们虚瞒年龄的问题。
吃了茶,西门庆奉上锦帕二方、宝钗一对、金戒指六个。孟玉楼拜谢了。然后,两个人就
开始商量结婚的日期。
这次相亲,尽管只第一次见面,双方那可都是非常的满意啊。
西门庆说:“今天是五月二十,那就二十四号过礼,六月二号结婚。”
很简单,很迅速,第一次见面就定了婚,两个星期内结婚。免得夜长梦多。
不多时,杨姑妈也派人来催促她:“姑奶奶说了,这样的人家不嫁,你还要嫁甚样的人家
?!”孟玉楼道:“多谢姑妈挂心,婚期我们已经定下了。”
婚事双方的当事人,一边是满心欢喜,一边是十分中意。都要快点结婚。好事眼看就要成
了,但是,杨家的舅舅忍不住了,他跳出来反对。
(10)从《金瓶梅》看:古代女性最想嫁给哪种男人
杨家的舅舅叫张四,想图留杨家的钱财。他就一心要把孟玉楼嫁给尚推官的儿子尚举人为
继室。突然听说孟玉楼已经和西门庆定了婚,便寻思着如何把他们的婚事破坏掉。
张四老着脸皮跑过来对孟玉楼说:“你不该嫁给西门庆,还是依我的,嫁给尚举人好些。
尚举人是诗礼人家,又有庄田地土,日子过得比那西门庆强多了。”
在古代“士农工商”四民中,读书的地位比种田的高,种田的地位比做工的高,做工的地
位比经商的高。
因此,尚举人是一等人,家里又有庄园田产;
而西门庆则是末等人,家中没有半亩田土,又不喜读书。
嫁给尚举人,应该强过那西门庆,不假。但孟玉楼不作声。
张四又说:“西门庆那厮坏得很,出了名的刁徒泼皮。你嫁给他有甚好处。”孟玉楼还是
不作声。
在张四眼里,西门庆不仅社会地位低下,而且人品又坏,简直就是一“人渣”。
但孟玉楼不想嫁给好男人,偏要嫁给坏男人,她就是“十分中意”这个坏男人。
张四又说:“西门庆家里已经有个正头娘子,是吴局长的姑娘,你过去是做大,是做小?
况且他家里还有三四个老婆。你到他家,人多口多,还有的惹气,够你受的哩!”
孟玉楼说道:“自古船多不碍路。他家若有大娘子,我情愿让她做姐姐。就算房里人多,
只要丈夫喜欢,多又何妨?丈夫若不喜欢,就只奴一个,也难过日子。再说,富贵人家哪个没有
四五房老婆?你老人家就不要多虑了,我过去自有道理,不妨事。”
你看,“坏男人”的魅力,足以吸引异性为之排队。
张四又道:“还有一件事你不知道,西门庆这人,最喜欢打老婆,又贩卖人口,稍不中意
,就把你交给媒婆卖了。你受得了他这气么?”
孟玉楼道:“四舅,你老人家差矣。男子汉虽利害,不打那勤谨省事之妻。我到他家,把
得家定,里言不出,外言不入,他敢怎的奴?不妨事。”
张四又道:“还有一件最要紧的事,此人行止欠端,专一在外眠花卧柳。你别看他风光,
其实负债累累,欠了人家不少的钱,只怕嫁过去坑害了你。”
孟玉楼道:“四舅,你老人家又差矣。他少年人,就在外边做些风流勾当,也很正常。奴
妇人家,哪里管得许多?若说有钱没钱,也不妨事,哪个是长贫久富的?况姻缘皆是前生定,你
老人家就不要这样费心了。”
嫁人就嫁西门庆,孟玉楼已经铁了心。
张四见说不动她,好无颜面,吃了两盏清茶,起身去了。回家与老婆商量后,把外甥杨宗
保(孟玉楼的小叔子)叫来,定要拦夺嫁妆,不许孟玉楼把钱带走。
到了娶亲的前一天,六月初一,西门庆安排了一帮人过来搬嫁妆。
这一帮人由媒婆薛嫂带队,正在搬抬床帐、嫁妆、箱子的时候,张四也约了一帮人,赶过
来了。
张四拦住说:“街坊邻居们听着:你老公和你小叔子都是我外甥。大外甥死了,小外甥才
十岁,难道家当就没他的份儿?你把箱子打开,让大家看看,有东西没东西,大家见个明白。”
孟玉楼一听,大哭大闹起来:“众位邻居听着:你老人家差矣!我老公攒的一点钱都花在
这房子上了。房子我又没带走,都留给小叔子。外边还有十几万块钱的欠帐,文书合同已经都交
给你了,我哪里还有什么钱来?”
张四道:“你当着众位的面,打开箱子看一看。就是有,你还拿去,我又不要你的。”
正在这关键时刻,只见那个行动不怎么方便的老姑妈,拄着拐杖赶过来了。
那婆子叫道:“列位高邻在上,我是她亲姑妈,难道就没我说话的份?如今她手里没钱,
就是有,也不关你的事。她一个少女嫩妇的,你拦着她,你想干什么?”
众街邻高声叫道:“姑妈说得有理!”
张四把这婆子瞅了一眼,说道:“你这老咬虫,女生外向,怎一头放火,又一头放水?”
这婆子怒起,指着张四大骂:“张四,你算杨家那僚子肏的?你这没廉耻的老狗骨头!她
少女嫩妇的,你留他在屋里,有何算计?不是图色,便欲谋财。”
张四道:“你这嚼舌头的老淫妇,怪不得你无儿无女。”
姑妈急了,骂道:“张四,老猪狗,我无儿无女,强似你妈妈养和尚,肏道士,你还在睡
梦里。”
两个就要动手打起来,多亏众邻居劝住。
薛嫂见他两个骂做一团,赶快叫人七手八脚地将床帐、妆奁、箱笼,扛的扛,抬的抬,一
阵风都搬去了。那张四气的眼睛大睁,半晌说不出话来。众邻舍见不是事,各人都散了。
六月初二,西门庆来娶孟玉楼。
孟玉楼的小叔子杨宗保骑着马送他嫂子成亲,西门庆答贺了杨宗保一匹锦缎、一柄玉绦儿
。又给了杨姑妈两万块钱、两匹缎子。
并且,从此之后,两家都一直当亲戚走,来往不绝。
就这样,孟玉楼嫁给了西门庆这个“坏男人”。
在这之前,西门庆和孟玉楼总共只见了一次面,这一次就够了,人家一眼就看上了他。
(11)西门庆与潘金莲两种不同的结局
西门庆的三房太太是:吴月娘、李娇儿、卓丢儿。为什么要娶她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
卓丢儿死后,西门庆虽被潘金莲的美貌所吸引,但却没有娶她,而娶的是孟玉楼为三太太
。
孟玉楼嫁过来的时候,带来的嫁妆是:南京拨步床(名牌)两张、头面衣服、首饰、绢绸
之类,约有二十余担,和一些神秘的箱子。箱子里的现金为300000元的“人民币”。(现银子上
千两)。
这些现银子惹得杨家舅舅张四要来拦劫,多亏了老姑妈赶来大骂了一架,才顺利搬了过来。
所以,最关键的人物还是那个老姑妈。西门庆的所有投资就在这个“老姑妈”身上,前期
投入的成本为一万元,并许诺事成之后再给她两万多元。
老姑妈为了得到这些钱,并能够和西门庆成为亲戚(指望养老),当时就满口答应了:“
我破着老脸,和张四那老狗做臭毛鼠,替你两个硬张主”(否则她什么也得不到)。
西门庆的投资,总共不到4万,而他在两个星期之内得到的丰厚回报却是:现金30万。
快速致富。这一笔,西门庆赚大了。掘到了他自出道以来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西门庆娶孟玉楼,是六月初二。
紧接着六月十二,西门庆嫁姑娘。
他的女儿,名叫西门大姐,要嫁到京城去了。西门庆舍不得花钱,他就以“时间紧促”为
由,把孟玉楼刚刚陪嫁过来的“南京描金彩漆拔步床”,拿给他女儿当嫁妆,陪嫁了过去。省了
一笔。
你看这个西门庆,抠门吧。
然后,西门庆又娶了第四房太太。
这第四房太太,名叫孙雪娥。她原是西门庆元配陈氏的陪床丫头,管理着这一大家人的厨
中上灶,各房伙食。本来就是自己家里人,所以就没花什么成本的,还给了她一个名分。
娶了三老婆、四老婆之后的一段时光,西门庆生意上的事较少,比较清闲,但他依然还是
不去看一看潘金莲。也没有要娶潘金莲当老婆的意思。
书上写道:“那妇人(潘金莲)每日门儿倚遍,眼儿望穿。使王婆往他门首去寻,门首小
厮知道是潘金莲使来的,多不理他。”
你看,西门庆明明知道是潘金莲使来的,就是故意不理。
当潘金莲知道他又娶了两个老婆后,就天天哭呀。又写了一封情书叫人递给他,希望能打
动他,但西门庆还是不理。
书上写道:“那妇人每日长等短等,如石沉大海……挨一日似三秋,盼一夜如半夏,等得
杳无音信。不觉银牙暗咬,星眼流波。”
总之,西门庆就是不来了。怎么也不来了。
这一天,王婆子经过打听后得知,西门庆在娱乐城玩了一通夜没回家,就过来寻他。
王婆子守在那个必经之处的巷子口,不怕他飞了。
西门庆玩好了,骑着马出来时,恰好老远就撞见了那婆子。
巷子口很窄。西门庆欲要打马转身,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呢?那就看见只当没看见,反
正是喝醉了嘛。
当时,西门庆就骑在马上,醉眼摩娑的,前合后仰的,把眼睛眯着,假想着前面根本没人
,就要强行穿了过去。
那婆子高声叫道:“西老板!你少吃些儿酒怎的!”说着就向前一手把马嚼环扯住,不让
他走了。
西门庆“醉熏熏”地问道:“哟,你是……你是王干娘。”
西门庆还认得她是王干娘:“想是阿莲叫你来寻我的?小厮已经都对我说了,我知道她在
恼我哩,我如今就过去看她。”
到了潘金莲家里。
潘金莲听见他来了,就象天上掉下来的一般,连忙出房迎接:“西老板,贵人稀见面!怎
的把奴丢了,一向不来傍个影儿?你家中有新娘子陪伴,如胶似漆,哪里还想得起奴来!”
西门庆道:“你休要听人家胡说,哪讨什么新娘子来!只因小女出嫁,忙了几日,不曾得
闲工夫来看你。”
呵呵,你看这西门大官人,他明明娶了三太太孟玉楼,接着又娶了四太太孙雪娥,可他偏
还要嘴硬。你听哪个说的?哪有这事?
潘金莲道:“你还哄我哩!你若不是怜新弃旧,另有别人,你发个誓,我方信你。”
西门庆就又发誓道:“我若负了你,生碗来个大疔疮,害三五年黄病,匾担大蛆叮口袋。
”
三言两语,就又把潘金莲哄住了。
西门庆娶潘金莲,是没有赚头的,只会增加负担。而他前面娶的几个老婆,个个都是赚的
,婚姻已经成为他投资获利的一个重要渠道。
按潘金莲的条件来看,虽然长的漂亮,但还达不到西门庆“婚姻投资”的标准。
那么,后来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西门庆娶了潘金莲呢?
书上写到:
王婆拿着武松寄来的信,说武松不久就要回来了。那西门庆不听万事皆休,听了此言,正
是:分门八块顶梁骨,倾下半桶冰雪来。二人都慌了手脚。
怎么办呢?王婆出主意道:“趁武松还没回来,你一顶轿子把她娶了家去。等武二那厮回
来,我自有话说。他敢怎的?自此你二人自在一生,岂不是妙!”西门庆便道:“干娘说的是。
”
由此可见,西门庆娶潘金莲,不是为了增加收益,而是为了防范风险。免得武松回来后多
事。
在《水浒传》里,西门庆没有娶潘金莲,导致的结果是:潘金莲经不起武松的恐吓,结果
把西门庆供出来了,并写下了供词,留下了把柄,武松就以此为据,先杀了潘金莲、后杀了西门
庆。
而在《金瓶梅》里,西门庆把潘金莲偷偷娶回家去了,“住着深宅大院”,这样一来,证
人就被西门庆藏匿起来了。导致的结果是:武松回来后,既找不到武大郎死亡的半点证据,又找
不到潘金莲这个活证人。
那么,武松就没有办法报仇了,也没有机会去杀潘金莲。
(12)《金瓶梅》对武松作了哪些改写?
将《水浒传》与《金瓶梅》相同的部分对照来看,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但是,《金瓶梅》的作者
做了一些手脚之后,武松的英雄形象就彻底改变了,变的“很二”。
话说武松出差回来之后,发现哥哥武大郎已经死了,就到县里向老太爷告状。老太爷不管
,武松便开始实施“暴力犯罪”。
故事的过程是一样的,但原因却已经被改写的完全不同了!
在《水浒传》中,武松是找到了证据的。共有三方人:
1. 卖梨子的郓哥,只知道前半场的事,只能提供武大郎死亡前的少量线索。具体究竟怎么
死的,他完全不知道。
2. 验尸的何九,保留了武大郎的几块黑骨头,可以证明武大是中巨毒而死;又保留了西门
庆贿赂的三千元钱,可以证明自己在验尸的过程中,曾经受到过西门庆的干扰与摆布。
3. 武松以此为据,强行控制了潘金莲与王婆子,迫使他们说出实情,并录了口供,画了押
。可以证明武大郎是死于潘金莲、王婆子、西门庆这三个人的合伙谋杀。
如此,在《水浒传》中,就是证据确凿的。由于“官府不作为”,武松采用暴力犯罪,怒
杀西门庆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这一段故事到了《金瓶梅》那里,就变成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了:
1. 武松自始至终只找到了一个证人,卖梨子的小混混郓哥。
这个证人,是相关人员中分量最轻的一个。因为郓哥可以证明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可以
证明西门庆照武大郎的心窝子踢了一脚。但他却证明不了武大郎究竟是怎么死的。因为他根本就
不知道。
2. 关键证人何九失踪了。
《金瓶梅》中验尸的何九,在三天前听说武松要回来,早就逃之夭夭,躲的不知去向。
3. 王婆子这个关键性的证人,武松竟然应付不了她。
王婆听见武二回来,生怕露了馅,慌忙走过来。
武二唱个喏,问道:“我哥哥到哪里去了?”
婆子道:“二哥,你请坐,请坐,我告诉你。你的哥哥呀,自从你走了之后,到四月份的
时候,他得了个病,就病死了。”
武二道:“我哥哥四月几时死的?得什么病?吃谁的药来?”
王婆道:“你哥哥四月二十头,猛地就害起心疼病来,病了八九天,求神问卜,什么药不
吃到?医治不好,死了。”
武二道:“我哥哥从来就没有得过这样的病,如何心疼就死了?”
王婆道:“武头儿,话不能像你这样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天晚上脱了鞋
袜,明天早上不知道还能不能穿。不是很正常吗,哪个能保你常没事?”
武二道:“我哥哥如今埋在哪里?”
王婆道:“你哥哥呀,死的时候,家中一分钱也没有,哪里去寻什么坟地?只好抬出去火
葬了。多亏了附近的一个财主和你哥哥有过一面之交,还是他赞助的一副棺材。”
按王婆说的,武松还欠西门庆的人情。
武二又问:“如今,我嫂子往哪里去了?”
婆子道:“她少女嫩妇的,又没钱过日子,就嫁到外地去了,很远,很远。只留下你哥哥
的这个丫头,教我替他养活。专等你回来就交给你,也了我一场事。”
武二听言,沉吟了半晌。没话说了。
经过《金瓶梅》这样一处理,武松就被严重弱化了。
王婆子他架不住,潘金莲他寻不到,何九也寻不到,骨灰更是找不到半点,全部都泡在池
子里。
没了半点证据。
仅有的一个证人,郓哥,他也证明不了武大郎是怎么死的。那么,武松告到县里,说西门
庆杀人,就真的很难说得通,老太爷当然就不会给他立案。
老太爷说:“武松呀,你也是个执法人员,你懂不懂法啊,自古捉奸见双,杀人见伤。你
那哥哥尸首又没了,又不曾捉得他奸。你如今只凭这小子几句话,就想告西门庆杀人?”
武松“咬牙切齿,口中骂淫妇不绝”,怎的消得这口恶气,便“要寻西门庆厮打”。
一冲动,就犯罪了。
在这种情况下,武松应该按《水浒》中的程序走,先找到何九再说(非常必要的一步棋)
,说不定一恐吓,何九就会配合他。
但是,《金瓶梅》中的武松,没有进行任何调查取证,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仅仅凭着猜
疑、假想,就直接、主动地选择了犯罪!要杀西门庆。这就和《水浒》中被动犯法的“悲剧英雄
”不是一回事了。
因此,小说《金瓶梅》给武松的定位是:
执法犯法 + 头脑简单
《金瓶梅》的作者是不喜欢武松这种人的。从一开始就不喜欢,非常的轻视他。
看武松打虎后,得到的“赏钱”这一段:
《水浒传》写“知县就厅上赐了几杯酒,将出上户辏的赏赐钱一千贯,赏赐与武松。”
《金瓶梅》写“知县在厅上赐了三杯酒,将库中众土户出纳的赏钱五十两,赐与武松。”
这有什么区别呢?价钱不同!
《水浒传》中的赏钱是“一千贯”,合人民币30万元。你看,这才是与打虎英雄相称的身
价!
而《金瓶梅》的作者很歧视这个打虎英雄,他不改别的,偏偏把赏钱改成“五十两”,合
人民币才1万5千块钱。
这个打虎英雄根本不值钱,也就一农民工的身价。和水浒中的武松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
档次的人了。
(13)从《金瓶梅》看:执法者如何故意行凶犯法
武松愤愤地来到西门大药房,要找西门庆寻仇。
当时,西门庆不在,只有个打工的伙计在药房里,武松对待这个局外人的态度是:
1. 《水浒传》说他:看着主管唱个喏:“大官人宅上在么?”
2. 《金瓶梅》说他:狠狠的走来问道:“你大官人在宅上么?”
只改动了几个字,两个武松的性格、脾气已经大不相同了。很明显,《金》中的武松比《
水》中的那个要坏些、凶狠些,不好惹的。
紧接着,武松为了诈出西门庆的下落,就把打工的这个伙计叫到外面僻静处恐吓:
1. 《水浒传》描写:武松翻过脸来道:“你要死却是要活?”
2. 《金瓶梅》描写:武二翻过脸来,用手撮住他衣领,睁圆怪眼说道:“你要死,却是要
活?”
《水》中的武松描写的很平淡。《金》中的武松刻画的入木三分,“翻过脸来”、“ 撮住
他衣领”、“ 睁圆怪眼”,凶狠的形象跃然纸上。
还有就是,在《水》中,多用“武松”这个名字,“武二”用的少;而在《金》中,则以
“武二”为主,极少用“武松”。
“二”这个字,什么意思?骂人的话,在方言俗语中,具有侮辱性。
打工的伙计说,西门庆刚才和一个人到狮子街大酒店去了。武松马上就赶了过来。
这时,《水浒传》的结局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武松打死了西门庆。而《金瓶梅》则说,武
松并没有打死西门庆。
在《金瓶梅》中,武松被描写成了一个故意行凶、伤害他人的犯罪份子。且头脑简单。
当时,西门庆正和李外传在楼上吃酒。
这李外传是谁?是武松的同事。他和武松一样,都是县里的公务员,都在县里机关单位上
班,都是执法人员。
书上写道:“原来那李外传专一在府县前绰揽些公事,往来通气赚些钱使。若有两家告状
的,他便卖串儿;或是官吏打点,他便两下里打背。因此县中就起了他这个浑名,叫做李外传。
”
那一天,李外传见知县老太爷回了武松的状子,不予立案,讨得这个消息后,便来回报西
门庆知道。因此西门庆就以为没事了,便在狮子街大酒店请李外传喝酒,又送了他五两银子(人
民币:1500元)。
两个人正吃酒在热闹处,西门庆忽然把眼望楼下一看,只见武松似凶神恶煞一般,从桥下
直奔酒楼而来。当时就心里一惊,知道此人来者不善,想走,却又来不及下楼了,便说:“我去
去洗手间就来。”
就这样,西门庆绕到后面去躲着了。
武二拨步撩衣,飞抢上楼去,却不见了西门庆。只见一个人坐在正面,两个唱的小姐坐在两边。
武松认的是李外传,就走到跟前,指着李外传骂道:“你这厮,把西门庆藏在哪里去了?
快说了,饶你一顿拳头!”
李外传看见武二上来,吓呆了,又见他恶狠狠地逼问,哪里还说得出话来!吓得气也不敢
出。
武二见他不作声,越加恼怒,一脚就把桌子踢翻了,碟儿盏儿都打得粉碎。两个小姐吓得
魂都没了。
李外传见势头不好,强挣起身来,就要往楼下跑。
武二一把扯回来道:“你这厮,问着不说,待要往那里去?且吃我一拳,看你说不说!”
早飕的一拳,飞到李外传脸上。
李外传“啊呀”大叫一声!忍痛不过,只得说了:“西门庆刚才到后楼洗手间去了,不干
我的事,你饶了我去罢!”
武二听了,就趁势儿用双手将他撮起来,隔着楼窗儿往外只一兜,说道:“你既要去,就
饶你去罢!”扑通一声,从楼上扔了下来,倒撞跌落在街心里。
好狠!
武二随即赶到后楼来寻西门庆。此时西门庆听见武松在前楼行凶,吓得心胆都碎了,也不
顾性命,从后楼窗一跳,跳到隔壁人家的后院里去了。
武二寻不见西门庆,以为李外传说谎,便转身奔下楼来,见李外传已跌个半死,直挺挺地
躺在街心,还把眼睛乱翻。武松气不过,走上前去,照着他裆里,就是狠狠两脚!
李外传当场毕命,气断身亡。
你看,这个武松心够黑、手够毒的!光天化日之下,无缘无故的就打死了一条人命。
此时哄动了狮子街,闹了清河县,街上议论的人,不计其数。不明真相的群众,都纷纷传
言道“西门庆被武松打死了!西门庆被武松打死了!”
所以,施耐庵也道听途说,写了武松斗杀西门庆一回故事。其实不是的,武松杀错了人。
不仅没能报仇,反而还要吃官司。
在《水浒传》里,描写的是:“英雄”与“恶霸”的较量,最终是“英雄”打死了“恶霸
”。
而《金瓶梅》描写的则是:“官府恶霸”与“草根恶霸” 的较量。
“草根恶霸”在犯罪的时候,他还知道是在犯罪,还知道需要掩盖。而“官府恶霸”的头
脑就比较简单,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犯罪,结果被当地群众一拥而上,押到衙门里去了。
(14)从《金瓶梅》看:糊涂官判断糊涂案
糊涂官判断糊涂案的故事一再重演。
究其原因会发现:案子本身并不糊涂,官府更是不糊涂。原来糊涂的只是局外人。
我们来看《金瓶梅》中已经发生的两起命案。
第一起,是潘金莲、王婆子、西门庆三人谋杀武大郎一案。
该案除上述三人之外,再没第四个人知道。仅有郓哥、何九两个人有过怀疑。
“民不告,官不究”。因为该案没有人去报案,所以官府也就没有立案。
在没人报案的情况下,“发生命案”和“没发生命案”是一回事,都是等于“没发生命案
”的。因为官府不知道呀。那就没必要多事。
后来武松报案了。县太爷又以“证据不足”为由,不予立案。
其实,县太爷可以把相关的人员找来调查。只是这样做比较麻烦,估计还是难有结果。该
案中,“秉公执法”,对自己并不有利。
于是,县太爷就采用了“最简便”的方法。
县太爷采用简便方法的结果,导致武松行凶杀错了人。于是就产生了与此相关的第二起命
案。
第二起,是武松行凶打死李外传一案。
武松打死了李外传之后,地方保甲将武松、酒店老板、唱歌的两个小姐都拴了,投县衙里
来。武松也供认不讳,还说是“那厮晦气”,又说自己只是误伤。
这一次,老太爷秉公执法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