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爱国光荣”栏目 第281期 2023.06.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专题片

  《中华母亲嫘祖妈妈》

  盐亭县嫘祖乐团

     演唱歌曲《东方圣母》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历史上悠久文明大国,我们先祖创造了著名于世界的灿烂文化。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轩辕黄帝的元妃。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嫘祖妈妈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有妈就有家,妈在家就安!孙中山先生曾说:天下太平靠女人,家庭兴旺靠母亲。黄帝正妃嫘祖妈妈辅佐黄帝统一天下,为国、为民、为和谐社会奋斗终生。嫘祖妈妈是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嫘祖妈妈是养蚕制衣的发明者,中华文明的奠基人,她辅佐黄帝,协和百族,帛化干戈、统一中原,协助黄帝,驾宫室、垫国基,确立以农桑为立国之本,首创蚕桑、衣被天下,首倡婚嫁,母仪天下,福祉万民,和炎黄二帝开辟鸿茫,告别蛮荒,功高日月,德被华夏,与炎帝、黄帝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为人文始祖。她拥有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优秀品质和最光辉形象,被世人尊称为“人文女祖”、“中华圣母”、“行神”、“道神”、“祖神”、中华民族第一位“和平女神”、“蚕神”、“先蚕娘娘”和“丝绸之母”等。她堪称中华民族上古时代最杰出的、伟大的、唯一的大发明家和女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慈善家和教育家。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空前的女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母亲,是炎黄子孙永远不能忘却的女神!

  “水有源,树有根”,今天,我们宣传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文化,弘扬嫘祖妈妈爱美和善精神,开发嫘祖妈妈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我们敬祭中华民族的共同母亲,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人文女祖为远古先民们求生存、求发展、谋福祉的伟大精神,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把民族母亲遗留下来的美德世世代代传下去。

  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的历史连续性,创造中华文化的主体——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民族凝聚力,正是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凝聚力,交织成中华民族文明牢不可破的根文化,母亲文化,民族的各类谱谍文化。交织点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使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爱国主义是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的重要力量,因而使我国千姓百族的同胞知道其来有自,明瞭民族文化的血脉,不忘祖恩,团结进取,共建和谐亲睦的祖国大家庭。炎黄之孙不管生活在何方,都知自己的血脉连通华夏祖国,祖根在中华,“我的中国心”、民族魂,将随祖国的富强伟大而日益增强,为作为五千年文明史古国焕发青春的民族自豪感而日益升华。

  《献给中华母亲嫘组妈妈的颂歌》

  寻根西蜀   拜祖盐亭

  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从炎黄二帝和嫘祖妈妈开始的,他们都是中华文明的肇造者。

  典籍载嫘祖妈妈,其人有其事。先秦典籍《山海经》、《世本》、《竹书纪年》,以及《史记》、《大戴礼》、《吕氏春秋》、《蜀王本纪》、《史记·三代世表》、《帝王世纪》、《大荒西传》等均有黄帝、嫘祖妈妈与巴蜀的关系。嫘祖妈妈是黄帝元妃,历代载籍略无异同,“黄帝为其子娶蜀山氏女”,历代载记亦无歧义。记载了黄帝元妃嫘祖妈妈及其子青阳、昌意、孙颛顼在古蜀的事迹。《史记》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妈妈。嫘祖妈妈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国内著名学者肖兵、李远国、邓少琴、蒙文通、张国光等先生在《山海经新探》中,论证《山海经》所称黄帝居“轩辕之丘”,“昆仑之丘”、“昆仑之墟”、“为帝之下都”,其地名皆指喀喇昆仑南脉,“非岷山莫属”。又《水经注》、《路史》等皆称黄帝“初都于陈”,即“今宝鸡,故陈仓”而“非宛丘”。学者何光岳先生《西陵氏的源流与迁徙》,称西陵氏以地为氏,起源于四川岷山,后分两支迁徙他处。则“初都于陈”的宝鸡距古蜀西陵不远,故黄帝能与西陵之女嫘祖妈妈联姻。况且上古先民居无定所,流徙可达万里之遥。自古中原人在陕有三条通道,即褒斜道、金牛道、米仓道,还有甘肃的阴平道,因而蜀地与中原通道不是隔绝的。而《华阳国志·蜀志》称:“蜀之为邦,……媾姻则黄帝婚其族”,分明记载了黄帝与嫘祖妈妈联姻的事实。

  2018年11月28日,四川省盐亭县嫘祖故里九旬三翁石云龙破解中国上古史三大难题。

         一、《山海经·中次七经》老子自言是他隐意著《山海经》,并言他为什么要著《山海经》,记载黄帝诞生在四川岷山,嫘祖诞生在川北盐亭。

  二、四川盐亭赵蕤故里葱柏岭(今西部花都)清朝末年出土黄帝时期一块碑文,类似西安平坡刻划符号文字,记载黄帝妻雷祖的名讳,该符号早郭沫若识甲骨文两千年。

  

  图1 四川省盐亭县出土界碑残片        

  天津甲骨学者王襄搜集            

          

  

  图2 上为西安半坡遗址刻划符号

  下为四川盐亭出土界碑符号

        三、西汉初年司马相如着《世本》,记载古蜀文明史。

  四、12年前盐亭县广播局报道八旬翁自建桑硅化石馆佐证嫘祖故里在盐亭

  嫘祖发明野蚕家养,衣被天下,《尔雅》云:桑中蚕也,说明桑硅化石与嫘祖发明野蚕家养有密切关系。巴蜀是中国早期蚕桑绸丝的发祥地。

  嫘祖故里盐亭县玉龙粮站退休职工82岁的石云龙30年来收集了500多件硅木化石,并自建了一座桑硅化石陈列馆,潜心研究嫘祖文化。现在93岁的石云龙老爷爷正在准备把他多年研究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文化的成果编辑出版。

  《嫘祖妈妈圣地》碑,有力的佐证。唐玄宗“三召不应”、著《长短经》传世、为少年李白之师的思想家、韬略家赵蕤,在东关县(故城盐亭境内今金鸡镇旧县坝)有别业,常住此读书著述。乡民于开元二十年间修葺嫘轩宫,请他作了碑序。《嫘祖妈妈圣地》碑立于嫘祖妈妈山下嫘祖妈妈湖旁。碑文有“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妈妈,生于本邑嫘祖妈妈山,殁于衡阳道,遵嘱葬于青龙(山)之首,碑碣犹存。嫘祖妈妈生前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御制耕织图》,赞蚕丝祖神。康熙《御制耕织图》《织部·祀谢》画幅内,刻有宋朝绍兴县令楼王寿五言诗八句,“春前作蚕市,盛事传西蜀,此邦享先蚕,再拜丝满目,马革裹玉肌,能神不为辱,此事虽眇茫,解为民为福。”并涉及“蜀女化蚕”,成为“蚕女马头娘”的典故。康熙为此画题七绝诗“劳劳拜族祭神桑,喜得丝成愿已偿,自是西陵功德盛,万年衣被泽无疆”。称先蚕嫘祖妈妈为“西陵氏神”,首见于汉《淮南子》引《蚕经》;《隋书·礼乐志》记北周享先蚕,称“行西周故事”,皇后“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两诗中有“蚕市”、“西蜀”、“西陵”、“先蚕”、“蚕神”及“蜀女化蚕为马头娘”,都是古蜀所特有的事物。而享先蚕古礼历来是在帝都的先蚕坛举行,“此邦享先蚕”,则西蜀地方政权亦有享先蚕之礼。即在盐亭县城,原来也有蚕神庙、先蚕坛。民间持续举行祭先蚕,这更表明西蜀古来就是享先蚕之邦,而盐亭一个小县城也设先蚕坛祭拜嫘祖妈妈,这是罕见的。

  龙泉藏丝洞,唐碑又印证。在盐亭县龙泉乡石马沟金龙山上有个“藏丝洞”,洞内石壁刻有嫘祖妈妈骑白马飞奔像,两旁刻有:“王氏蚕姑丝绢藏,先祖功德黄帝妃”的民俗对联。壁上还刻有“凤姐二月十日生”。此地距嫘祖妈妈诞生地的金鸡镇嫘祖妈妈山20公里,而所记嫘祖妈妈诞生日期与《嫘祖妈妈圣地》碑文吻合。民间故事传说嫘祖妈妈幼时名王凤,伙伴们昵称她为凤姐、凤姑、凤姑娘、嫘姑、蚕姑、丝姑等名字,有的也成地名。

  世代祭先蚕,文献有记载。祭祀先蚕之礼早在西周就已开始,《月令》成书于西周,“诸候朝正于天子,受《月令》以归,而藏诸庙中;天子藏诸于明堂,每月告朔朝庙,出而行之。《续汉书·礼仪志上》记载“……皇后帅公卿诸候夫蚕,祠先蚕,礼以少牢。三国亦沿不改,依周典也。”“晋后祠先蚕”(皇后)依汉魏行事。以后如隋朝也制先蚕坛,唐代……“有事于先蚕,亲词于先蚕。”盐亭蚕业“比户机声轧轧,所产甚饶”,西陵绸、鹅溪绢成为朝廷贡品……。宋以后亦然。至今北京北海公园还有先蚕坛,这表明,祭祀先蚕是代代相承,循而未改,以先秦时代人们既知嫘祖妈妈始蚕而言,西周所祭先蚕,必然就是嫘祖妈妈。再以西周王室出自黄帝之后而论,其祭先蚕,必然也是祭祀嫘祖妈妈。南北朝也仿西周制度,其祭先蚕西陵。《绵阳文史》载:武则天诗赞嫘祖妈妈:“丝绸龟手富,见锦鹅溪绢;功比马头娘,映月水三潭。”宋·金履祥《通鉴前编·外纪》称:“西陵之女嫘祖妈妈为帝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蚕以供衣服,而无酸前之患,后世祀为先蚕。”北宋和民国时期祭祀嫘祖妈妈的祭文、疏文、嫘祖妈妈墓联、庙宇楹联、匾额、嫘祖妈妈道场规程文本《嫘祖妈妈仪》。还有清代乾隆30年(1765年)乙酉科进士岳冠华任陕西渭南知县作诗传世:“嫘祖妈妈吾乡里,青龙诞帝妃。始蚕蚕作茧,织绢绢成衣。逸史传翁妪,功勋纪赵蕤。子孙承祖烈,织绢有鹅溪。”《四川通志》卷十八《舆地志一十七》“潼川府盐亭县”下记载“蚕丝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原引注《舆地纪胜》:“山在永泰县西二十里”,又引《九域志》“梓州蚕丝山,每上春七日,远近士女多游于此,以祀蚕丝。”盐亭民俗蚕文化古盛今兴,抬蚕神出行巡城、巡郊,舞蚕龙、采桑舞、桃子龙、献红鞋、献三牲、献茧串、包面、蚕过年(二月初八)、先蚕节(二月初十,嫘祖妈妈生日)、酬蚕节(九月十五)、祭蚕神庙会、烧遍香、唱大戏等祭祀民俗活动。这种民俗活动的影响及于世界,韩国汉城及各道治所城市还有先蚕坛。1993年3月韩国东亚日报报道:“已经停止了85年的先蚕节享先蚕大礼,现已恢复。”总之,嫘祖妈妈都被世代尊之为先蚕,是无疑的。

  无字丰碑   历史积淀

  史前时代的神话和传说,把先民的领袖人物赋予超凡的灵魂和伟力,是有其民族性的原型的,是现实的而非虚诞的。嫘祖妈妈就是诞生在盐亭的现实人物。神话和传说故事代表人类史上一个时代,它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而又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类生活及历史的发展进程。嫘祖妈妈轩辕的人文圣迹,蚕桑丝绸史迹,嫘祖妈妈文化史迹,有数十处之多。这些都是历史的积淀,加上盐亭出土的历史文物,大量文献和约定俗成的祭祀嫘祖妈妈的民俗等,足以证明了盐亭是嫘祖妈妈的故里,是丝绸的源头。

  嫘祖妈妈始蚕桑,史迹今犹存。反映蚕桑丝绸的遗迹有:桑林坡、吉树坡、蚕丝山、丝姑垭、茧子山、丝源山、水丝山、丝织坪、丝姥山、西陵绸、蚕姑庙、锦机台、丝姑庙、丝姑山、王凤岩、祖家湾、三锅椿、织绢岭、抽丝台、赛丝廊、晒丝岭等。

  嫘祖妈妈文化史,古迹活化石。在盐亭境内,反映嫘祖妈妈文化的遗迹有:嫘祖妈妈陵、嫘祖妈妈穴、嫘祖妈妈坪、嫘祖妈妈山、嫘祖妈妈坝、嫘轩殿、嫘祖妈妈坟、嫘轩宫、嫘祖妈妈庙、轩辕坡、嫘祖妈妈井、先蚕楼、先蚕塔、嫘宫山、嫘姑十二峰、西陵垭、西陵山、天子山、西陵寺、嫘祖妈妈印等。

  出土有文物,再现远古史。在县境内出土了石斧、玉璧、石璧、古桑化石、古桑残骸、金蚕、铜蚕、陶蚕、陶蚕房、陶茧、陶蛾、陶茧箔、陶俑、陶罐、陶缫丝盆、陶缫丝架、谷父蚕母、青铜跪俑像,兽骨指挥杖化石、“王凤瓦”、嫘祖妈妈轩辕石像等数百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出土了古桑树化石和石斧。表明史前时代已宜于农桑之地,盐亭境内,自古遗有西陵山、西陵寺古地名,同时在绵阳边堆山新石器时代等遗址出土有罐、钵、豆、纺轮等陶器和斧、锛、凿、刀、矛、箭等石器,展现了远古西陵国嫘祖妈妈文明的曙光。

  神奇的传说,历史的载体。嫘祖妈妈衣被天下,福泽万民,在盐亭留下了许多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神奇故事美丽传说。有嫘祖妈妈、轩辕、歧伯、仓颉、金二伯、应龙等先人的传说故事,如:彩凤投怀生嫘祖妈妈、天虫家养织丝绢、含茧化丝、蜘蛛结网、王凤采果奉双亲、四方奔走教民养蚕、蜀女化蚕马头娘、嫘祖妈妈遇旋风发明缫丝车、织绢岭午梦获渔梭、龙泉藏丝洞、紫霞坪试养家蚕、水丝山建缫丝房、吉树坡初识天虫、扎草人驱鸟护蚕、遇仙猫灭鼠、西陵宫嫘祖妈妈赠丝衣、见丝帛轩辕西行、黄帝西陵纳元妃、衣落山金二伯射黄帝、轩辕西属请岐伯等。

  位于成都川西平原岷江中游新津县龙马乡宝墩村古城遗址,距今4500年,应是黄帝在四川初次建都王城。国务院公布新津县岷江边宝墩古城遗址为“成都平原史前遗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墩古城址位于新津县城西北5公里的龙马乡宝墩村,在城址的台地中心,有两块大石碑,三米高的石碑上,光辉耀目六个大字云:“宝墩古城遗址”,碑前方立了一块大石碑,书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新津宝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00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立。

  

  

  

  

  岷江中游宝墩古城史前遗址,是黄帝时期全国最大王城。应是黄帝在蜀地的初建王城,就是《山海经》所言“帝之下都”《炎黄汇典考古卷》记载:近年来在长江上游地区的成都平原,发现了新津县宝墩古城址,都江堰市芒城、温江县鱼凫、郫县古城和崇州双河等5座史前时期古城。这些城址大多建筑在岷江沿岸的台地上,并具有与岷江平行的特点,因此城垣布局多不很规则。由于城址都建在台地上,城内地面高于城外地面。每座城址面积在10多万至60万平方米,5座城址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以上,是龙山文化时期最大的古城遗址。其中芒城和双河两古城城墙有内外两圈。双河古城的城墙内外两圈相距约15米;而芒城古城两者相距35米左右。这种有内外两城圈的古城,若是同时起建,在古城之中甚为罕见。

  城墙的建筑方式,从宝墩城址的城墙解剖分析,为平地起建,边堆土、边拍打或夯打的堆筑法,它的年代,据碳十四测定为距今4600年左右,属龙山文化黄帝时期的遗址。 

  丝源再说   嫘祖妈妈始蚕

  明代文学家徐道,在《历代神仙通鉴·仙真衍派》说:(黄)帝初闻西陵氏女嫘祖妈妈,聪明温顺,聘娶为妃。常来游河滨,见树上都有白团,似鸟卵,而欲掰视,中有虫女指,询之土人,云龙与马交,遗精所化,嫘祖妈妈取置于器,越日出蛾,雌雄相配,自辰亥始解,生子无数。嫘祖妈妈藏之来春,皆生小虫,采桑嫩叶饲之。桑叶渐老,其虫亦大而能食。见其攒簇,名之曰“蚕”(又曰“天虫”)。自身白有光,即不食。嫘祖妈妈以草布蚕于上,自然吐丝、作团,名之曰“茧”。摘而挪沸汤缫之,绎而为丝。法天象经书莫言之义,造机抒,织成币帛,可以衣体,至是遂为人用。复以草木之华,染化五采文章,为衣服之美,而天下不患皴瘃。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嫘祖妈妈养蚕、育种、采桑、治丝、造机、织帛、制衣体以及染色增美等事业,都作了系统的描述,与宋朝《织部·祀谢》中的画幅内容十分吻合,使人不得不承认嫘祖妈妈是我国上古时代养蚕治丝之始祖。清代史学家吴乘权在《纲鉴易知录》中称:“西陵氏之女嫘祖妈妈……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故后世祀为先蚕。”

  明代学者董斯张在《广博物志》卷十五中,引《皇图要览》云: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在四川新津县,至今还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三月三日半阴阳,农妇养蚕勤采桑。蚕桑创自西陵母,穿绸勿忘养蚕娘。这位西陵圣母,便是农民们对嫘祖妈妈的尊称。

  除此之外,在《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事物原始》等数十种典籍中,还有上述类似的记述。由此可见,嫘祖妈妈的确是我国养蚕治丝的创始人,是被后世尊称为“蚕神”“先蚕”“西陵圣母”的伟大人物。由于嫘祖妈妈的发明创造,从而开辟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中国是世界上蚕桑、缫丝、丝绸的原产地,素有丝国之称,如要研究丝绸的起源和发展,就离不开四川,也就是说四川是中国丝绸的源产地之一,不仅以嫘祖妈妈、蚕女等古史传说饮誉海内,而且以蜀锦、蜀绣等丝织品驰名中外,在中国丝绸文化起源和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嫘祖妈妈、蚕女等中国丝绸史上的里程碑似的人物,均与古代巴蜀有关,尤其与今四川盐亭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世文献中对中国丝绸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禹贡》。此篇的丝绸种类有丝、织文(有花纹的丝织品,应即绮)、玄纤缟(纤细的黑白缯和白缯)、玄缍机组(黑色和浅红色的丝织品)等。而《禹贡》的记载进一步表明,早在中国文明兴起的初期,中国丝织品已经形成了许多种类多样化的发展格局。显然,中国丝绸的起源时代,还远在《禹贡》的成书年代之前。《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衣裳而天下治。孔颖达《疏》云:“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这表明,中国丝绸的起源是在黄帝时代,《淮南子》所引的《蚕经》,对蚕桑丝绸起源于黄帝时代也有明确的记载,其文曰:《蚕经》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

  中国丝绸起源于黄帝时代。按照古代的性别分工,即古代文献屡次述及的“男耕女织”来看,黄帝正妃西陵氏之女嫘祖妈妈“教民养蚕”、“织丝茧以供衣服”,不仅与古文献所传和考古材料所示中国蚕桑、缫丝、丝绸的起源时代正相符合,而且也同古代社会以性别为基础的历史分工是一致的,显示出嫘祖妈妈为中国蚕桑丝绸之祖的合理提供了依据。中国丝绸起源探索,嫘祖妈妈作为丝绸早期起源的代表,其地位是肯定的。中国丝绸最早传到古希腊,希腊称中国为“支那”,即希腊文“丝绸之国”的含义。

  从历史、考古、人类学等有关嫘祖妈妈的文献材料和大量丝绸史迹,嫘祖妈妈文化史迹和地缘文化进行研究,从中国丝绸起源时代和背景分析,嫘祖妈妈与中国丝绸的早期起源,嫘祖妈妈时代、地理和史实,尤其是嫘祖妈妈与巴蜀蚕桑,丝绸起源的关系,巴蜀丝绸对中外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得出历史上确有嫘祖妈妈其人,嫘祖妈妈确为中国丝绸之祖,嫘祖妈妈故里西陵氏之国在今四川盐亭。

  功高日月   母仪天下

  大家都知道,黄帝元妃嫘祖妈妈,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历来受到人民的尊崇。许多典籍都盛赞嫘祖妈妈的伟大功绩,北宋建隆元年疏文称嫘祖妈妈:教民养蚕治丝,无须树叶蔽体;令地产桑育蚁,遂教人力回天。脱渔猎以事农耕,制衣裳而兴教化。德配黄帝,辅成怀柔统一之功;恩重元孔,垂教以农立国之本。几千年来,芸芸众生,悉赖生存,数千万泱泱民众,咸归德化。功高共日月同辉,英灵与天地共寿。

  嫘祖妈妈是开创上古文明的科学发明家。她是实现西陵内部联盟和西蜀部落联盟,并与黄帝实现部族大联盟;辅弼黄帝,联盟炎帝榆网,东进中原,战败蚩尤,统一万邦,奠定华夏立国基础的政治家。她是教民养蚕、丝织、制衣、推行天下,开创并推进上古文明的教育家。嫘祖妈妈生二子,她和轩辕决定,把长子青阳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磨练;让能担当大任之孙颛顼继承黄帝位。表明嫘祖妈妈是识大体,不循私,义方教子,大爱无私的贤妻圣母,以身垂范,为万世母师。她是恩威并用,以攻心为上,平定西陵境内多次小部落叛乱的军事家。她提倡婚娶相媒,缔结对偶婚姻,进行人伦教化,逐步终止群婚、乱婚、抢婚等落后风俗的社会革新家。她教民蚕桑,衣被天下,悲悯民瘼,使先民免于受冻致病之苦的“民本情怀”,是上古最突出的慈善家。她以玉帛化干戈,辅弼黄帝、协和万邦、不尚杀伐、安抚战败的蚩尤部落,使之与其他部族和谐相处,繁衍生息,是民族共存共荣的和平天使。她“以劳定国”、“以死勤事”、“未尝宁居”,不坐享帝妃“第一国母”清福。终身为教导和推广蚕桑事业,奔走劳碌,老来逝世于南巡的湖南衡阳道,体现毕生为民谋福利的牺牲精神与奉献精神。嫘祖妈妈由人文共祖被朝廷祀为“先蚕”,民间祀为蚕神。由于她巡行全国教民蚕桑而逝于道上,被人们祀为“道神”“行神”、“祖神”,即保佑出行平安之神,并演变为“旅游之神”——旅游者的保护神。国人敬祀嫘祖妈妈,由祖先崇拜发展为神灵崇拜,由民族共祖演进为人格神,具有二重身份,她和炎帝、黄帝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弘扬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文化有利于家庭美德的传承

   为什么中国人有世界上最稳定的家庭结构和亲情关系?是因为五千多年来世世代代母亲忍辱负重、相夫教子,为家庭、为儿女辛劳一生、奉献一生,形成了中华民族看重亲情、尊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庭美德。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是满足经济合作的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母亲是家庭的重要维系者,嫘祖妈妈和黄帝联姻后,“兴嫁娶、尚礼仪”,禁止部族群婚、乱婚,率先倡导人伦纲常,建立了基本稳定的婚姻家庭制度和社会生活次序,在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史上建立了划时代意义的卓越功勋。

   嫘祖妈妈非常孝敬父母,传说她经常不辞辛劳外出采摘野果侍奉体弱多病的父母。同时,嫘祖妈妈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时常将儿子带到族民中间参加劳作,派到偏远艰苦的地方,磨练他们的意志,增长其才干。她以为民谋利的理念,以百折不饶的精神,以超人的胆识,以勇于创新的行动,教育她的儿子;以勤劳、智慧、仁慈、包容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儿子。正是因为嫘祖妈妈的母德代代传承和发扬光大,才有了昌意的儿子、嫘祖妈妈的孙子颛顼帝的“日月所照,莫不砥属”的伟业!才有了玄嚣的孙子、嫘祖妈妈的曾孙帝喾的“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致,莫不从夫服”的奇功!才有了嫘祖妈妈的后人尧天舜日的清明德政!才有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的历史演变!才有了炎黄子孙的一脉相承、生生不息!才有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代代相传。

   纪念、祭祀嫘祖妈妈,弘扬嫘祖妈妈文化,传承嫘祖妈妈爱美和善的精神有利于世代中国人弘扬民族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筑牢和谐社会的基础,唤醒人们的感恩之心,对于感恩母亲,重视母教、弘扬母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东西山海经,千年母子情。妈妈找儿泪花流,母在盐亭盼子归。和谐人生倡导把嫘祖妈妈升天的日子——农历九月十五“酬蚕节”定为“中华感恩节”,引导人们感恩中华母亲嫘祖妈妈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划时代意义的卓越功勋。我们应该动员全社会“崇尚母爱,崇尚母教,尊老爱幼,争做合格家庭,争做合格母亲,争做合格子女”。尤其在当下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都应把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列为全民教育的首位。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为了响应习主席号召,2020年12月12日,和谐人生团队在中国影都北京怀柔国际生态人民电影城凤龙影视基地成功启动首届世界妈妈节暨习米读书会,助力天下一家-世界家风大会实现“天下一家亲,家和万事兴,共同富裕路,家风万代传”。

  中华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人文女祖圣地,嫘祖故里盐亭。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黄帝元妃、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泽被中华,开创了世界丝绸之路,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

  中国是世界丝绸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的丝绸文化几乎是与中国的文明同时产生的,而且又是与中国的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中国栽桑养蚕与丝织品的发明家,是中国几千年来蚕桑、丝绸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文明起源阶段推动文明发展的英雄人物,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和人文始祖。嫘祖妈妈的伟大功绩,不但塑造了她名垂史册的光辉人生,而且开启了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是振奋民族精神、振兴民族经济的强大动力。嫘祖妈妈爱美和善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传承爱美和善嫘祖精神

  中华父母,黄帝嫘祖。父爱如山,母爱似海。黄帝元妃、万世母师、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子孙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要学习嫘祖妈妈功高日月的辉煌业绩,继承嫘祖妈妈照耀人间的光辉思想,弘扬嫘祖妈妈闪闪发光的八大精神。八大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美和善的嫘祖精神,就是在扎根的中国精神。

  1、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以毕生精力和高超智慧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国家社会谋发展,辅佐黄帝治理国家,开创人类历史发展新纪元,功高日月,泽被万世的爱民爱国精神。

  2、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辅佐黄帝,首倡炎黄总盟,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联合、大团结、大统一,以龙图腾为初始国家标志,象征和平统一的全民族和谐共处精神。

  3、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发明蚕桑制衣,改变穿兽皮着树叶的时代,推动人类社会大进步的科学发展观精神。

  4、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辅佐皇帝,在全国大力拓展农桑经济,推广制衣技术,开辟丝绸商品交换,繁荣集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富民强国精神。

  5、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废除群婚制,主张固定婚姻,倡导男女平等精神。

  6、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万世母师,以身作则,母仪天下,爱民如子,关心人民安危冷暖的人本主义精神。

  7、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坚持不懈的为民为国造福,英勇奋斗终身。辅佐黄帝开创人类文明社会新纪元,最后老逝于与南巡衡山道,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

  8、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为了人民福祉,国家兴旺,义方教子培养其子青阳,昌意和孙子颛顼,放在当时最艰苦的四川锻炼,其孙颛顼继承黄帝位后传之久远。嫘祖妈妈一生西出四川绵阳盐亭县,北上中原,累逝于南巡衡阳道上。

  《和谐人生 寻根祭祖》

  全球炎黄子孙一起过“中华父亲节”

  (农历三月初三)

   

  【习主席谈家风家教】千家万户都好 国家民族才能好

  5000年前

  农历六月初六

  天下第一大婚黄帝嫘祖龙凤呈祥喜结连理

    唐代著名韬略家赵蕤(《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也就是说,嫘祖除了创造了养蚕织绸制衣技术,而且还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创立婚姻制度和礼仪等等。这些都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相传5000年前的农历六月初六是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成婚的日子。“千里姻缘一线牵”、“洞房花烛夜”、“龙凤呈祥”等家喻户晓的传说都是关于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的,都是从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人文女祖圣地、嫘祖故里盐亭开始的。

   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国新时代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此,习近平主席多次作了重要讲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为此,我们倡导全球炎黄子孙一起过“中华婚庆节”——农历六月初六,纪念天下第一大婚——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龙凤呈祥喜结连理。同时,通过对“千里姻缘一线牵、洞房花烛夜、龙凤呈祥”的讲解,以及传统婚庆仪式的展示和体验,让人们身临其境地学习、了解中华父母黄帝嫘祖文化,引导大家寻根祭祖、认祖归宗、孝亲敬老,爱美和善,讲好家庭故事、家族故事、家乡故事和家国故事。从而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