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新手心理咨询师,最近一位来访者,他一直打探我的隐私,该怎么办?
找你的督导师
你要去理解他为什么打探你的隐私,也许是对你好奇,也许是想要跟你拉进一些距离,也许是他想要突破边界,也许这些可能都有,但当然具体要知道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就要在督导的过程中具体去看咨询中发生了什么。
来访者对我们所有的好奇,都是移情。都是我们想要去理解和容纳的部分。如果你对此感到害怕或焦虑,则需要和你的咨询师去讨论。
匿名性,在咨询中是必要的,因为“匿名”有其作用。咨询师自我暴露的越少,越有利于来访者“投射”内心的想象。比如,古典式的扑克牌脸会有利于来访把自己内心批驳性客体投射到咨询师的身上,先投射(移情)然后才有治疗。
有时候,来访的“刨根问底”是一种“生存策略”。比如,具有内心批驳性客体的来访,面对扑克牌脸的咨询师,不会马上开始行动化的投射“坏客体”到咨询师身上,而是通过各种策略探知咨询师究竟是可亲近的还是冷酷的。
此时,咨询师可能会感觉到“被刺探”。
有时候,出于其他的原因,来访者也会刺探咨询师的生活,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孩子,没有没有留学经验,每周工作多少小时,等等。这时候很难说来访是不是在试探咨询师的“可亲近性、安全性”。有时候可能是在寻找双方的共同点,比如身为父母的来访者觉得同样结婚生子的咨询师更能理解自己的很多心情。(每个人都有“刻板印象”,比如山东人直爽、上海人精明)
有时候,以上两者都有,这是更实际的情况。
当来访者试图寻找“有共鸣”的咨询师的时候,其实是在试探安全性有多高。
当来访者问很多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在试探被拒绝的可能性有多高。
不管如何应对这种试探,去了解讨论“试探背后的故事”才是“咨询师的正经事(本职工作)”!
来访者到底有多害怕?害怕什么?这个害怕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来的?后来有多经常重复害怕?
这些问题被谈出来,才能帮来访解脱,我们的工作才算尽职。
咨询师应对策略是多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推进咨询
如果我觉得来访很战战兢兢,Ta的不安全指数很高,我会直接大方的回答Ta的问题。只要不透露其他来访的隐私,我都会实话实说。当然,在执业早期,我也害怕被问到咨询经验,不过我会坦诚地说“我虽然经验不多,但我自信我会尽力”,我的态度也能给来访安全感。给他安全感,是为了让他稳住,以便于以后能去讨论“安全感”。
很多时候,咨询深入以后,来访会风轻云淡的跟我提起当年的试探,我们风清云淡的谈论那个当年无法承受的不安全感。我想着是对此类来访更好的安排。我们没有必要在风暴中讨论风暴(尽管貌似很多人对精神分析的理解就是“努力克服情感障碍,在移情中克服移情,否则就输了”)。
有时候我也会幽默的反问,“我要是没孩子,你会觉得我没法理解你是么?”我会把“自嘲”这种高级的防御方式借给他用,抵御住内心的不安。
来访者可以理想化我的态度,如果他觉得好用,也会内化这个态度。来访者的成熟防御机制建立得更完善之后,Ta更有能力“退行”到不安全的地方进行讨论。我们在咨询实践中管这个叫“准备好了去谈某件事情”
有时候,面对比较成熟的来访,我会直接反问,“告诉我,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这是经典的分析姿态,只不过当今世界没几个人禁得住
反正在我的实践经验中,一上来就禁得住被这么反问的人不多,因此脱落的人倒是非常多。就算留下的,我也不会多乐观,因为留下来的可能是更严重的个案,他们要么已经熟悉精神分析的套路,知道自己会被这么问,要么是已经形成了“坚硬的壳子”,用壳子能回答我的反问,但是想要接触他们内心真实柔软的部分,却不知要等到哪一年了——融化保护性的壳子需要非常大的精力和非常长的时间。
以上是作为老手儿的一些经验总结。
============顺便做个小广告=================
本人开始长期招募督导组学员。
每一期督导组为期10周,成员8--10人。
在实践中逐渐深入学习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理论与技巧。
要求:对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心理咨询有了解的新手咨询师,最好配备长期个人体验。
有意者请私信,凑够8人就开组。leo kang:康强督导小组招募
“来访者找到了你的私人微博,你的私生活不仅暴露在了你的来访者的面前,她还要对此评头论足,面对这样的情境,你会怎么做呢?”
在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这件事情上,每个咨询师可能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可能会主张完全不向来访者透露任何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有的也可能认为适当地自我暴露也许可以促进咨访关系的建立。
但是这些观点都是在咨询师对自我暴露“可控”的前提下而提出的,如果咨询师的私人信息,尤其是咨询师不想让来访者知道的那些私人信息被动地暴露在来访者的面前,咨询师们将如何面对来访者?咨访关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咨询工作又将如何进行下去?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你在或者不在网上留下的信息也许都可以在上面被找到。互联网可以帮助咨询师宣传和运营自己的专业工作,但是与此同时,只要有心,也许动一动手指,你的个人信息、私生活,甚至是“黑历史”同样可以在网上被找到。
在今天的困境中,就有这样一位擅长“搜索”并且对咨询师的私生活特别好奇的来访者,面对这样的来访者,咨询师除了狂删微博,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本期「咨询师别慌!」邀请到了三位简单心理合作咨询师、督导师,和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看法。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解题思路”来看一看他们对于本期困境的见解,同时我们也期待你的分享。
咨询师A与来访者T已经做了两个月的咨询了,每一次的咨询中,来访者T在讲到自己的事情的时候,都会顺口问咨询师A一些私人问题。
比如,当来访者T讲到和男友之间的问题的时候,就会问咨询师A有没有对象或者结婚?有没有遇过这样的事?之类的问题。咨询师A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都会反问T为什么这样问?T都只是说好奇而已,然后就一笔带过。
在一次咨询中,来访者T正在向咨询师A抱怨自己的男友不懂体贴,但是咨询师A万万没有想到,来访者T在结尾又加了一句:“要是我的男友有你老公一半体贴就好了。”
咨询师A的脑袋顿时懵了,因为她一直非常注意自我暴露的问题,从来没有跟来访者说过自己的婚姻状态,更不可能透露丈夫和自己是如何相处的。
看到一脸迷惑的咨询师A,来访者T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一边拿出手机,一边说:“是这样的,我尝试搜索各种跟你有关的信息,最后终于找到了你的微博,别说还真不容易。看到你老公为你准备的生日礼物,觉得你真的好幸福,你看我还给这条点了赞呢!”
如果你是咨询师A,你会怎么做呢?@马阁蔓 简单心理认证合作咨询师 ;心理动力流派
“像来访者询问咨询师私人生活、通过网络搜寻咨询师踪迹这样的事,在咨询室中时有发生,是否以及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成了一个困境。在这个时候,尝试去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咨访之间正在发生着什么,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突破困境。
首先,当来访者总是对咨询师的私生活表现出关心时,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尝试性理解”,之所以叫作尝试性理解,是因为它不以理解地正确为目标,而是以“尝试”为核心,通过尝试性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和来访者展开讨论。
例如,困境中的来访者在谈及自身亲密关系时,表现出了对于咨询师亲密关系的好奇,这个时候,咨询师回应的落脚点不应该是“是否如实回答问题”,我们应该尝试去理解来访者的问题背后所传递的信息。
当来访者提出这个好奇时或许TA的内心是存在某个猜测的,这个猜测有可能是:
A.“咨询师一定拥有一段很棒的亲密关系”
→咨询师没有经历过像我这样无比痛苦的感情,TA不会知道我的痛苦
B.“咨询师自己的亲密关系可能很糟”
→咨询师自己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TA能够帮到我吗?
C.“我好希望能够成为像咨询师一样的人”
→这样我就能拥有好的亲密关系
这里只是列举出一些例子,在现实工作中,来访者提问的动机和预设一定不限于此。
当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和来访者去讨论TA的好奇,尝试去回应来访者,有可能我们理解对了,也有可能在我们回应之后,来访者会推翻我们的理解,并开始尝试着说出TA的幻想。
这样做的话,我们也许可以进一步地对来访者的亲密关系进行工作,或者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对咨询关系进行工作。
当我们发现来访者通过网络了解到我们的私生活后,通常我们会佷懵,甚至会感到慌乱。
1.这个时候不用立刻给予回应,可以稍微体会、整理一下自己的情绪感受,因为这些情绪感受中或许有着来访者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也可能激起了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议题。
2.通过体会和整理,我们可以暂时先把属于我们自己议题的那部分放置在一边,留待咨询后再去处理。
3.然后回到我们和来访者的关系中,基于刚才体会到的属于咨访关系的那部分继续去和来访者进行讨论。我们所体会到的情绪、感受有时是来访者自身的体会,有时是TA时常会在关系中给到对方的体会,了解这个部分可以帮助我们继续在关系中工作。
例如,当我们很迷惑,却看到来访者洋洋得意时,我们可以把我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反馈给来访者,还可以邀请来访者谈一谈:
1.当TA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到了我们没有回答TA的信息时TA的状态;
2.当TA在咨询中说出这个信息时,TA内心的幻想与期待(这里面或许会出现很多爱恨情仇,关于羡慕、嫉妒、失落、占有、背叛……)
这个困境还涉及到一个议题,在很多的培训中都会谈到咨询师应该尽量保持个人背景的空白,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留给来访者足够的幻想空间/投射空间,这样可以帮助咨询师通过了解来访者的投射去理解来访者的关系模式以及TA在关系中的感受。
但是现在确实是一个信息公开化的时代,每个人的个人信息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在网络上留下痕迹,我们能做的是加强保护自己的隐私,例如设置访问权限,在涉及私生活分享时不使用实名等。
但是当有一个人真的想要挖掘你的信息时,TA总会有方法,你可能也很难阻止。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反思以及如何对来访者的见诸行动进行尝试性理解,就成为了继续工作的关键。 @温翠芹 简单心理认证合作咨询师、督导师 ;精神分析流派
“我从精神分析取向的视角分享我的见解。
自我暴露不可避免——不管咨询师的主观意愿如何,我们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自我暴露,比如:工作室物品摆放、我们的着装发型、我们的容貌神态和肢体语言、以及我们在跟来访者谈话时对主题的偏好等等。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保护我们的隐私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是否主动自我暴露/揭露,何时以及如何自我暴露/揭露,每个咨询师的做法不尽相同。
自我暴露取决于几个因素:咨询师的个人隐私的舒适区咨询理论技术取向个人工作风格来访者的特点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动力特性……
咨询师在发表文章、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被来访者看到的可能性。
多年的咨询经验告诉我,绝大部分来访者对咨询师没有太大兴趣。部分来访者会询问咨询师个人信息,如专业受训背景、临床经验、是否有成功案例、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有孩子、性取向、兴趣爱好以及价值观等等。这常常是因为来访者不够信任咨询师、对于所谈及的话题感到羞耻或是担心受到咨询师评判、尝试跟咨询师拉进距离等等,这都非常可以理解。
咨询中所谈论的内容往往是来访者感到困难和非常私密的事情,花时间了解咨询师和建立信任是人之常情。尤其在咨询的开始阶段,建立咨访联盟非常关键。咨询师如果一味避而不答,甚至教条化地或是生硬地反问来访者,如咨询师A的做法,来访者T很容易感到被拒绝而产生愤怒的情绪。
后面,T搜到A的微博上的私人生活内容并告诉A,“来访者T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显然,T对A的处理方法非常生气,不仅千方百计搜到了A的私人信息,还洋洋得意地给咨询师看。
如果T所问的问题我不介意,我可能会直接而简短地回答;如果我不想回答,我会温和地明确告知:“非常抱歉,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希望你能理解。”之后,我会留意A的反应,并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跟A探讨其中的意义,将咨询工作深入。如果需要的话,我也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A讲解我的工作方式。
总之,咨询中,咨询师需要兼顾咨询和咨访联盟,避免刻板教条化,需要灵活应用所学理论和技术,随机应变。
@马鑫 简单心理认证合作新手咨询师 认知行为流派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不管是法律还是伦理原则中仅仅只有对来访者隐私信息保护的一些规定,并没有涉及咨询师的部分。
在大众认知中可能会认为咨询师在咨访关系中占有优势地位,但实际与来访者工作中,咨询师和来访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咨询师同样需要保护。
咨询关系是一段特殊而安全的专业关系;关系的稳定、安全不仅仅体现于来访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咨询师的隐私得到保证,才能提供一段专业帮助。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来访者打探咨询师隐私行为,需要回到来访者在此过程中的需要上。更多情况是来访者希望通过模仿学习,寻求咨询师建议,获得力量来面对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这种情况通过技能训练,心理教育,直接和来访者讨论能够直接帮助到当事人。当然适当的自我暴露并非不可以,这能够增进咨访关系,表达平等,理解,促进思考,不必过分强调节制。
如果来访者期待的是与咨询师发展咨询以外的关系(朋友,亲密关系等等),这个时候需要和来访者就一些伦理原则进行说明,获得来访者的理解(咨访关系是一种特别的专业关系,咨访以外的关系对咨询的影响,往往不利于来访者获得专业帮助);同时需要和来访者一起回到TA的议题上进行讨论,这对当事人而言很有意义。
读完了这3位咨询师的观点,你有没有获得新的启发呢?
小编看到的是:在当代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中,“网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没有被写在教科书上,但是不代表我们不需要思考;不论是有意地还是无意地,主动地还是被动地自我暴露,探索咨访双方做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和这些行为给咨访双方所带来的感受,比追究这个事实本身更加重要。
如果咨询师“跌落”困境,专业知识是工具,好比一条可以帮你逃出的“绳子”,如何根据不同困境的“实地情况”的不同,调整这条绳子的使用方法成功逃出,这考验的就是咨询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心理咨询可以以新的方式来进行(例如,VR、Avatar),心理咨询师也一定会遇到前人从未遭遇过的伦理困境。不管有没有听过或者想过各种困境,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困境会突破,而你和来访者也可以从中获得成长。
最后,动动手指点个赞呗,一门学了就能用的心理咨询实操应用课程免费赠送给你~关注公众号:简单心理uni(ID:jdxl-uni),回复“365”即可获得《每天学点心理咨询》课程。
课程学习你将收获:掌握理解情绪,识别自我情绪、正确对待情绪甚至“双向情感障碍”的方法了解人格障碍、抑郁症、进食障碍等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与治疗学习团体咨询、艺术治疗、曼陀罗彩绘心理治疗等心理技术的实操和应用懂得像咨询师一样建立关系、理解情绪、打开胸怀接纳更美好的世界……
寻求心理帮助请直接添加简单心理咨询助理微信:jdxlzxzl,给你最温暖的心理支持。
在心理咨询中,来访通常会问及以下几类有关咨询师的“个人问题”:和咨询师的专业背景相关 包括咨询师的相关学历,相关资质证书,接受过什么样的训练,咨询的经验、督导的情况等等。有些来访会在预约咨询前或者首次咨询中询问咨询师的专业背景,或者在咨询师的预约页面或个人网站中进行详尽的了解。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的专业背景是需要向来访公开的,来访也有权利知晓咨询师真实的专业背景。以下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对于相关内容的规定:2.2 心理师应知晓,寻求专业服务者有权了解下列相关事项:(1)心理师的资质、所获认证、工作经验以及专业工作理论取向;(2)专业服务的作用;(3)专业服务的目标;(4)专业服务所采用的理论和技术;(5)专业服务的过程和局限;(6)专业服务可能带来的好处和风险;(7)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意义,以及测验和结果报告的用途。4.5心理师在工作中介绍和宣传自己时,应实事求是地说明专业资历、学历、学位、专业资格证书、专业工作等。心理师不得贬低其他专业人员,不得以虚假、误导、欺瞒的方式宣传自己或所在机构、部门。和关系中的信任及考验、挑战相关的提问,包括咨询师的年龄、工作经历、婚姻状况、是否有孩子等等 例如,以婚姻问题为主诉的来访,会问看上去年轻的咨询师,“你看起来很年轻,结过婚吗?“以孩子养育问题为主诉的来访,会问咨询师:“你有孩子吗?你能理解养孩子的困难吗?”通常,这样的提问并非是对咨询师的个人问题好奇,而是出于对咨询师怀疑,他能否理解、帮助到我吗?和寻求确认、镜映或者问题解决方法相关的提问,在咨询中,有的来访者会问这样的问题:我这样正常吗?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这样吗?\我觉得我自己有拖延症,有时候做事会很拖,你也有这样的情况吗?你觉得这样的情况正常吗?如果是你的话,你怎么处理呢?这种情况看似在问咨询师私人状况,但其实更多的是在寻求对自己体验、感受的镜映,以及想要获得支持和建议。和咨询中移情相关的提问 在咨询过程中,会发生移情。例如来访者对咨询师感兴趣,甚至觉得自己“真的”爱上了咨询师,想要突破设置和界限,例如“你结婚了吗?“”你住在哪里?“等等。有关咨询师价值观、世界观的提问,随着咨询的深入,来访会向咨询师提出一些自己困惑的主题,例如“你相信世界上有真正的爱情吗?你认为你和你丈夫之间真的存在爱情吗?”“我不想结婚,你结婚了吗?你怎么看待婚姻的?“
遇到以上问题,咨询师会尝试去理解来访提问背后的动力和意义,选择如何回应(坦诚地直接回答,展开讨论,或者将焦点转移回来访身上等等)是基于是否能够帮助到来访,(例如促进来访的自我觉察、缓解焦虑情绪等等),对于建立和深入咨访关系来说是否有益,是否能够推进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