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虽然惨败,依然要为这部岛国片疯狂打call

  《无人知晓》让年仅14岁的柳乐优弥拿到了戛纳影帝。

  《海街日记》《比海更深》赚走了无数人的眼泪。

  包括影sir之前推荐的裴斗娜的《空气人偶》也是他自编自导的。

  

  是枝裕和非常擅长家庭伦理片,《第三度嫌疑人》算得上是他在类型上的一个突破。

  本片在日本奥斯卡上囊括了包括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在内的诸多大奖。

  然而在内地上映,却遭到了观众的冷遇。

  无聊和冗长是最多的评价。

  

  一般的悬疑片,开头放凶案,结尾抓凶手。

  而这部《第三度嫌疑人》却在开头就把凶手给交代得一清二楚。

  凶手叫三隅,年轻时因为杀人罪被判刑。

  出狱后在一家工厂里做工,而现在,他被控见财起意杀害了工厂老板。

  

  被捕后,三隅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检方以抢劫杀人罪对他提起公诉,如果案件属实,基本就是死刑。

  但三隅的律师(福山雅治 饰)在接手后,却发现了案件的不对劲。

  

  律师每次去看守所找三隅了解案情时,三隅的口供总是不一致。

  上一次还是“策划很久想要杀他”,这次就变成了“冲动之下杀了他”。

  而在关键情节的询问上,他的回答总是含糊不清。

  

  律师起了疑心,他开始私下调查这个案子。

  从案发现场看,凶手似乎非常痛恨死者,不光用扳手把人敲死,还放火焚尸。

  他还有意把人摆成了十字状,仿佛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死者有个女儿,小时候受伤落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

  父亲被害,她一点没有痛恨凶手的意思,反倒非常平静。

  

  律师长途跋涉来到三隅的老家进行调查,从邻居口中得知,

  有个腿脚残疾的女孩在案发之前常来找三隅。

  律师马上拿出死者女儿的照片,但邻居却否认了。

  

  老家的人对三隅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前的那起纵火杀人案。

  因为欠下高利贷,三隅抢劫杀人,但最后逃过了死刑,被判30年。

  才被保释出狱半年,三隅就因为再次杀人入狱。

  这一切都太巧合了,仿佛所有的结果都在他预料之中。

  

  不过律师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案发前,三隅收到过一笔巨款。

  而给他钱的正是死者的妻子。

  律师问三隅,是不是对方的妻子买凶杀人?

  三隅似是而非地点了点头。

  

  于是在法庭上,三隅当庭翻供,说他是受人指使。

  可这种说法立即遭到了死者妻子的反对。

  原来工厂为了节约成本,一直购买劣质原料,而三隅是知道这件事的。

  所以这笔钱不是买凶杀人,而是封口费。

  

  在法庭上目睹了一切的死者女儿,在庭审后主动找到了律师。

  他给律师们展示了一张照片。

  她和三隅的合照。

  

  一个惊天秘密浮出水面。

  三隅既不是抢劫杀人,也不是拿钱杀人,而是为她杀人。

  女孩告诉律师,她从14岁开始就遭到了生父的性侵。

  母亲明明知道,却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生活在这种家庭里,让她产生了厌世的心理。

  

  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在放学途中遇到了三隅,就将心里话全部说了出来。

  三隅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一直无法原谅自己当年的罪行。

  唯一的女儿也天天诅咒着他赶紧死。

  

  因此听着女孩的遭遇,三隅不由得怒从中来。

  于是才抱着一心求死的心情,替女孩杀了她的生父。

  

  这段话虽然帮律师揭开了杀人动机,但却新增了更多的疑点。

  女孩到底有没有参与到这起凶案当中?

  死者遇害的地点是偏僻的河边,但死者和三隅并不熟悉,

  如果不是认识的人,死者会在晚上毫无戒备地去那么远的地方吗?

  

  而律师准备就此询问三隅时,三隅突然歇斯底里起来,

  他说女孩在骗人,他根本没有杀人。

  

  片名“第三度嫌疑人”里的“度”就是“次数”。

  电影有过三次杀人之后抹去脸上血迹的画面,做这个动作的一共有三个人。

  分别是,三隅,女孩,还有律师。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一群盲人仅仅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就以为自己知道了大象的全貌,并为此争论不休。

  

  律师的作用是帮助被告人脱罪而已,只要是对辩护有利的都是真相。

  三隅数次翻供之后,检方却对疑点视而不见,依然咬住“死刑”紧紧不放。

  

  双方都坚持自己掌握的才是真相。

  因此整部电影直到最后都没有揭示凶手是谁。

  三隅还是女孩?或者二人合谋?

  没人在乎了,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法庭宣布,三隅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

  

  那真相呢?就这样被掩埋了吗?

  关于这点,日本经典律政剧《legal high》在第一集里就很明确地说明了真相和法律之间的关系。

  

  只是电影并没有按照因果顺序展开,

  而是由结果来推断原因,并融入了大量不明觉厉的对话,使整个片子晦涩难懂。

  

  导演以往的作品里多打感情牌,而本片表面上是推理,实际是对日本的司法体系的质疑。

  二战后,受美国影响,日本司法体系带有浓重的欧美色彩。

  关于死刑,三隅年轻时故意纵火杀人,情节极为恶劣,但法官却没有判他死刑。

  理由很奇特,三隅家境贫寒,杀人是不得已而为之。

  

  结果第二次杀人入狱,检方和律师在三隅是否为财杀人上争论不休。

  因为仇杀都能说出不得已的缘由,而法官都会酌情考虑。

  

  

  日本虽然保留了死刑,但对死刑非常慎重。

  甚至还出现了“二次杀人定律”,即致2人以上死亡才有可能被判死刑。

  杀一个人,即使情节特别严重,在日本被判死刑的几率几乎为0。

  

  

  不管凶手是否有第二个人,他们是否合谋杀人,

  法庭是个讲证据却不讲事实的地方。

  每一个陈述事实的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你渴望从他们口中还原当时的情景,对不起,法庭上没有一个人说真话。

  

  法律、情理和道德,电影虽然被批啰嗦,但总归是穿插了很多这方面的思考。

  导演特意模糊了真相,把情节绕成一滩烂泥,就是想把一切交给观众来评判。

  但话又说回来了,仅仅从一个电影来还原整个案件,

  我们何尝不是盲人摸象中的一个呢?

  《第三度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