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五儿与芳官:进不去的怡红院,出不去的水月庵
芳官是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她们一行十二个女孩子,为了迎接贵妃省亲,被贾府买来学戏,远离父母家人,小小年纪便背井离乡,也是命苦。
最早,她们住在梨香院中,这“梨香院”可不是“离乡怨”吗?小小的芳官,不知是什么出身。王夫人曾经说,这些唱戏的女孩子,都是好人家的女儿,只因为穷才不得已做了这个营生。
芳官按理说也不会例外,可是偏偏她不是个“省事”的,在怡红院里淘气调皮,对宝玉说过,学戏之前在家里时能喝几斤好惠泉酒。这个细节颇令人浮想联翩,因为惠泉酒在清代可是御用的贡酒,十分的昂贵。
小门小户的人家是喝不起的,芳官这小小的女孩一次竟能吃二斤,岂不是不可思议?或许,芳官是遭遇了家庭变故的不幸女孩,因失了父母,才被转卖至贾府唱戏也说不定。
芳官虽小,却极具个性。面对干娘的盘剥、压榨与欺凌,她敢于反抗,并不隐忍退让。从她与赵姨娘打架那回可以看出来,这些唱戏的女孩子因同病相怜而同仇敌忾,见芳官被欺侮,好几个女孩子蜂拥而上,替她“争气”。
芳官的锋芒毕露虽是自保的一种方式,可也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在里面。晴雯就不喜欢芳官的张扬,对袭人说过“都是芳官不省事,仗着会两出戏,倒像擒了贼王”,袭人虽没有全面否定芳官,可也说了“老的不公些,小的可恶些”。可见,芳官与怡红院里的丫鬟们到底是隔了一层,若没有宝玉的偏爱,是很难立足的。
芳官与五儿好。五儿是柳嫂子的女儿。柳嫂子是园子里小厨房的厨娘,早在芳官们没有分进园子时,她便服侍她们比干娘服侍得好,待芳官进了怡红院,关系自然更亲近了。
芳官与五儿的友情虽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的,但是与柳嫂子殷勤服侍芳官们一定有关系。投桃报李,这是人之常情。没有哪一段友情在不是彼此的善意与懂得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芳官待五儿是极好的,好到哪种程度呢?宝玉挨打时,王夫人亲自让袭人带回去两瓶子露给宝玉喝,一瓶玫瑰露,一瓶木樨露。这个露是很珍贵的贡品,数量不多,容量又小,“三寸大小的玻璃小瓶”,盖子用的是螺丝银盖,写香露名字用的是鹅黄笺。
这么珍贵的东西,王夫人怕宝玉糟蹋了,都不肯一次多给。可是偏偏机缘巧合,芳官入了宝玉的眼,这露却被芳官要了来送给了五儿喝。如此稀罕的东西,芳官自己不吃,要送给五儿,而且不止一次地给五儿,最后宝玉连瓶子一起给了芳官,可见芳官对五儿这个“姐姐”的看重。
诚然,怡红院是锦衣玉食的地方,芳官对柳嫂子给她备的那份规格颇高的“下午茶”都看不上眼,嫌油腻。这玫瑰露如此难得,拿来送给重要的人才能聊表心意。
不仅如此,芳官更想帮助五儿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便是进怡红院当差。五儿为何要进怡红院?因为五儿想替母亲“争气”,五儿觉得能在怡红院这样的地方当差是荣耀的事情。五儿亦为家里着想,当差添了月钱,家里“从容些”。
五儿也认为,进怡红院是开心的事,甚至幻想,这一开心,病没准就好了。退一万步说,只要有了这个差事,她便是病了,吃药也是可以“公费报销”的。五儿,天真中带着精明,精明中又透着一丝傻气。
芳官理解五儿急切的心情,愿意帮助五儿,甚至她最终被王夫人撵出去的罪名也是“挑唆”宝玉要五儿。她没有权衡过利弊,她只是想帮助自己的伙伴,或者也想在怡红院有一个亲近的人儿。
总觉得芳官古灵精怪的背后是孤单寂寞,怡红院里女儿虽多,可是从之前大家对她的态度来看,未必有人真心对她。因此,柳家母女给予她的那丝温情,似乎比玫瑰露珍贵得多。也因此,当她惊悉五儿因玫瑰露被冤枉是贼的时候,“唬天跳地”,这四个字将芳官的小女儿情态刻画得细致入微,她的惊讶、焦急、惦记,恐惧,跃然纸上。这是一个小女孩对朋友的深情。
五儿对芳官,也是一片真心。柳嫂子虽势利,五儿却是个清清白白的好女儿。她诚然想进怡红院,可是并不是一味地想要“攀高枝”,她只是想替母亲“争口气”,她要强,想为家里添加进项,若进了怡红院,连自己生病吃药的“福利”都有了。
她看不上赵姨娘的内侄钱槐,不肯委身于这样的人,尽管对方在奴才中颇有些财势。她不事张扬,虑事周全:见母亲把芳官赠与的玫瑰露拿去给侄子时,她意欲阻拦,生怕惹人非议。
这样的姑娘若不是因身子弱,不得差使,一定会在贾府丫鬟里混出个样子来的。对于芳官的深情厚谊,她心存感激,将舅舅给的茯苓霜分给芳官,也是投桃报李的美意。据我看,这五儿的心地纯净,为人真诚,倒不辜负芳官的一番情意,若能进了怡红院,怕是还能照应些芳官。
我常常想,这两个女孩表达彼此情意的玫瑰露与茯苓霜,是那样名贵的植物精华,本应见证的是二人的美好友情,可是结果却引发了一系列的争端与烦恼,真是令人惆怅不已。
五儿平白被冤,一夜受尽苦楚,曹公虽没有正面描写五儿的早夭,可是从时间上来看,应该与那次蒙冤的耻辱不无关联。芳官最终被王夫人驱逐,后又落入尼姑庵,命运可想而知。
进不去的怡红院,断送了五儿孱弱的生命;出不去的水月庵,又将怎样吞噬了芳官的芳华呢?宝玉尽管将玫瑰露、茯苓霜的公案揽在自己身上,可他终究无法改变五儿与芳官的命运。
五儿姓柳,芳官姓花,这一对繁花嫩柳般的人儿啊,却都被雨打风吹去,湮没于命运的汹涌洪流之中了。
作者:杜若,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