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he Uncertain World——《来自新世界》TV版开播十周年纪

  《来自新世界》作品名为“From the New World”,那我这篇简单的纪念小短文便斗胆叫做“To the Uncertain New World”

  Uncertain一词有多重含义,我会在文章里阐述,作为我最喜欢的或许可称为Anti-Utopian题材的作品,TV、原著小说自己已看过数遍,宏观微观可发散的点很多,但既然以“纪念”为主题,这次的短文便收敛在十年之变与不变上吧

  之一:时代与生存困境

  1893年,德沃夏克发表《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彼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北美这片充满活力的新大陆上蓬勃发展,新教伦理的进取精神冲击着德沃夏克这个旧大陆的来客,大西洋对岸是缥缈的归乡

  1932年,赫胥黎《Brave New World美丽新世界》初版发表,彼时一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纳粹、社会主义国家似是社会实验,昨日的世界和旧秩序已经崩塌,未来人类会走向何方尚未可知,赫胥黎在书中描述的福特纪元632年,是否是某种程度上对其作为“达尔文斗犬”进化论支持者的祖父赫胥黎的响应,是否是他对人类未来的一种思考和警醒?

  2008年1月,贵志佑介发表小说《From the New World来自新世界》(以下简称《自新》),彼时千禧年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人们都在谈论着全球化,而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系统性风险冲击着多数国家的经济社会秩序,互联网快速发展,民主、平权与自由似能在虚拟空间里实现

  2012年9月28日,《自新》TV第一话播出,彼时有关“世界末日”的预言甚嚣尘上,人们怀着或恐惧或兴奋空虚的心情迎接那个“命定之日”,未知或许是最为可怖的事物

  2022年,《自新》TV版开播十周年,世界和人类社变得更好了吗?

  2032年、2042年…世界又会变得如何?

  如上所述,每个时代有着每个时代的命题和困境,对个体如此,对国家和种族群体亦然,但“太阳底下无新事”,虽不似马基雅维利之强调人性始终如一,但从经济学上抽象来看,大多离不开对重要资源的争夺和生存战争,《自新》以一种近乎戏剧化的设定将这一点具象地表达了出来,咒力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存在,成为人类统治其他物种和生产生活最重要的动力——咒力在原始社会可能是火、适于狩猎的强壮体魄;在封建社会或许是土地;而在未来的赛博社会,或许便是数据、芯片...而人人拥有咒力,即人人拥有核武器,在这样的背景下类似“核威慑”的纳什均衡成为了社会建立最首先需要考虑的话题,亦说明千年之后的人类社会是在维持着一种多么微妙脆弱的平衡

  之二:永恒的困境

  “咒力”是想象力,是精神力与精神状态的具化,而精神是难以被定义和把握的,是不定性,是未知,是“Uncertain”,这也是《自新》里成年人对于小孩恐惧的根源所在;人性中本能有对未知和陌生事物的恐惧,而如果这种陌生事物还有着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这种恐惧便会被无限放大,而《自新》里的政治社会体制毋宁说便建立在减少成年人对这种未知的恐惧之上;可惜的是个体终究是有朽的,生活中尽是充满着我们无法掌控的Uncertainty,《自新》里大人们的选择是在直接将Uncertainty扼杀,如我前文所述,在本书的设定里,这种选择无可非议,但回到现实世界中而言,未知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而拥有可能性才能持续前行

  这或许也是最后一话的最后一幕”想象力改变一切“所想传达的:想象力意味着不定性、无边界,想象力意味着自由(人们描述某个组织群体发展停滞不前,难以创新,常常会说其没有想象力);经历过化鼠反叛后的神栖66町或许政治体制机制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但确定的向前迈出的一步就是上位者意识到保证想象力有限自由的重要性,有限自由意味着掌控权的部分让渡,如何在个体权利与群体“最优”,自由与尺度,具体与抽象之间保持动态微妙的平衡,真是每个时代肉食者需要考虑的政治智慧

  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在于作品里将无法控制咒力泄露而暴走的人称为“业魔”,佛学里业Karma大致指包含着因果律的行为,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自新》里普通人化为业魔大多数时候是因为承受了超出自身的精神压力,往上溯源精神压力的来源,虽然部分是因为自身主观心理原因,但也有很大部分本身是因为压抑的社会环境导致的(比如我觉得瞬的暴走就有部分是知晓了黑暗面,思虑过多)——现在的社会制度是为了防止人业魔化建立的,而制度本身却反而成为了业魔化的促因,不得不说这真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性空,诸行无常,或许于一切法,不必执着,不取不予,这才是真正的般若和治理智慧

  

  之三:清浊并度

  第一次看《自新》时,我和中篇时早季一样是差不多十四五六岁的年纪,巧合的是现在当我重看时,已和结尾时的早季一样正值26岁,《自新》整部作品像是一部残酷的青春与成长物语,宏观来讲是人类文明和社会的成长,而微观就是早季自身的成长。如今的我能更加深刻领悟富子女士的话语,兼容并蓄、清浊并度是难得的,每个人都能轻松接受干净与美好,关键在于能不能若无其事呑下肮脏与丑恶

  作品中早季母亲对早季的评价是“坚强”,我觉得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韧性”,非黑即白果决的道德观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选择更加轻松的活法,如今的时代人们似乎热衷于寻找一种认同感和唯一的认同性,同质化的危险流溢,能够共存的“他者”消失了,世界不应只是单调的白色和黑色

  

  尾声

  或许十年后再次重温这部作品,那时的世界相较现在又已不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人类作为一个庞大的种群,无论如何都要走向那未知的明天—— To the Uncertain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