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票 | 21世纪,人逃不过生老病死,还有塑料
原标题:赠票 | 21世纪,人逃不过生老病死,还有塑料
老规矩
我们将在评论区抽取八名幸运儿分别送出门票一张
在过去的百年间,塑料所形成的文化现象正如塑料本身一样,是多变且矛盾的。
历史上,塑料文化的每个发光时刻都映射着强烈的时代烙印,而塑料也逐渐从文化批评的对象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批判工具。
塑料是平庸的,但是它所代表的文化是强大的;塑料是沉默的,但是它所处的时代是掷地有声的。
「加塑」也是一个时代的预言,对于上世纪30年代来讲,「加塑」是一个幻想中的明日世界;对于60年代来讲,「加塑」是一种潮流的生活方式;对于90年代来讲,「加塑」是环境灾难的导火索。
???(展览梗概&策展人信息)???
「加塑」到底是什么?
对于当下又意味着什么?
本次展览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师表达他们所认为的「加塑」。展览分别从 “身体”、“技术”、“文化”三个方面记录当代语境下,艺术家们围绕着塑料展开的思考和表达。
(戳我加塑)
深圳空体新媒体实验室有限公司
将于2月19日开幕的「加塑!PLASTIC UP!」,在年后第一周, 将先以图文的形式向大家路透本次群展的艺术家及作品。
新的一年,新的理想。
世界一直在变化,不变的是拥抱变化的心。
「加塑!PLASTIC UP!」
艺术家&作品简介
滑动阅览目录
加塑的身体
王哲睿 :
《气候作为媒介:跨材料的呼吸指南》
Chaosteria:
《琥珀》
邓绮云:
《嫁接》
加塑的技术
史纪:
《大气灾难》 、《剩余物》
张微伟 :
《垃圾城市》
芮立雅 Lidia Ratoi:
《不可能的砖:食物废料3D打印》
白纳川+刘伊典 :
《塑料,塑料!!》
加塑的文化
徐之非 & 吴杰:
《似是而非的材料》
Plastic Heart x 朱子媛:
《有思想的塑料》
李天颖+张昊天:
《闪闪早餐》、《温柔组装》
李天颖:
《亲密的塑料》
钱凌云:
《塑料玩具屋》
Tools for action:
《充气街垒》
REMAKEHUB:
《能量与再造》
加塑
的身体
——王哲睿
王哲睿是一位工作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的设计师和研究员。他目前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王哲睿曾在多所大学进行设计科的教学,同时他也曾供职于多家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的设计和研究部门。
网站:https://zheruiwang.com/
Climate as a medium:
a trans-material guide for breathing
《气候作为媒介:跨材料的呼吸指南》
《气候作为媒介:跨材料的呼吸指南》项目预言了都市中心气候条件恶化后所产生的反乌托邦情景。
在王哲睿的设想中,空气中最为有害健康的的可吸入颗粒物经过一系列制度层面的干预而被成功遏制。他坚信如果政策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那么该问题则只能由资本解决,而解决的方式正是通过设计的介入保证人类在环境衰退中存活。
王哲睿的这一项目与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合作,同时从最为前沿的材料研究中吸取灵感。他设计了一种名为“Baleencoat”的装置,该装置是身体尺度的“呼吸”装置,它可以在持续的环境污染重为公民提供必要的保护。
——Chaosteria
Chaosteria是1989年出生于中国的景观设计师和艺术爱好者。2012年获得风景园林学士学位后,成为一名专业的风景园林师,长期的设计工作培养了他良好的艺术感。2018年赴米兰攻读景观遗产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开始制作有关设计的视频。影像制作经验的积累,为他后来的艺术表现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网站:www.chaosteria.com
公众号:Chaosteria
Amber
《琥珀》
琥珀看起来很美,但本质上是却是一场悲剧。突如其来的灾难,连挣扎的时间也没有。塑料制品的滥用和污染,未来,你我可能都是被包裹的琥珀。
——邓绮云
邓绮云是产品设计师和设计品牌engraft的创始人。她1983年出生于广东佛山,毕业于瑞士洛桑艺术设计大学,获得产品设计硕士。她的作品主题多与人的身心健康相关,反映出对仿生学和可持续性的关注。
Engraft
《嫁接》
《嫁接》是一组由PLA(聚乳酸)制成的餐
具,废弃后在工业堆肥条件下可以完全生物降解。
为了揭示材料的来源,每件餐具一半是人造物的形状,另一半长得像真实的植物,两者之间呈颜色的渐变和形态的融合。餐叉与芹菜茎、餐勺与洋蓟片、餐刀与菠萝叶,看似天马行空的组合,实则考虑到植物的形状、味觉联想都能与餐具的功能和用餐体验相匹配。
尽管这组餐具保留了植物不对称的形态,却能满足工业制品形态规则和易于堆叠的要求。它们耐温达 90℃,且得益于双色注塑工艺,使用过程中不会有色素释出,是一组轻量、耐用、安全、满足日常需要的餐具。
加塑
的技术
——史纪
一名职业建筑师和策展人,他1992年出生于北京,目前旅居波士顿。史纪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史纪的作品包含了从实践到研究的多元化内容,同时着重关注研发建筑机器人。他的设计手法围绕着原型机制作展开,具体包括传感、变成以及传动等内容。史纪也入选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7年青年策展人项目。
网站:www.jiiiiii.com
照片墙:@shiji0325
Airpocalypse
《大气灾难》
该方案最初于201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完成,其目的是通过建筑手段缓解北京的雾霾问题。
方案设计了一个足以覆盖整个街区的巨型棚顶,这个棚顶会使得其内部的空气自然循环,流动的空气会经过带有气相高级氧化工艺的净化装置,从而达到对污染物的去除。
史纪的这一方案很大程度上援引了建筑学的一个经典想法,即巴克敏斯特·富勒时代的环境控制穹顶概念。本方案也与当今后新冠时期的建筑实践结合紧密,它提醒每一个建筑师要牢记职责,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The Leftovers
《剩余物》
剩余物本意泛指任何余下的、未被使用或消耗的物品,生活中常用于指代一餐过后余下的食物。
在史纪的该装置作品中,剩余物指的是艺术家创作中产生的大量冗余的淘汰品。该装置对这些淘汰品进行回收,以展示设计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些物件涵盖了诸多类别,比如故障的零号机,软件的内测版,设计文档中的隐藏图层。它们最开始被列为不相关的文件或淘汰的产品。然而这些物件并不是不运行的。这些剩余物不是仅在理想条件下成立的,他们恰恰是针对某种现实情况设计的。
艺术家的这一作品同时也包含了对当今生活被大量无用物品淹没的隐喻,也是对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生活方式的呼吁。
——张微伟
张微伟, 建筑师。1990年生于湖南长岭炼油厂。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现居美国纽黑文镇。
Trash Urbanism
《垃圾城市》
我们的城市与我们的垃圾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遥远到垃圾场已经成了一种奇特的景观,这种景观往往混合着城市周边的田地与工厂出现,它们似乎是人类文明的最远的尽头。
张微伟展示了一个“城市垃圾综合体”,这个建筑既可以作为垃圾处理设施,又兼备城市综合体的零售、餐饮、停车等功能。
该方案没有采用已经被滥用的“绿色城市”概念,反而试图把日常垃圾肮脏的本质直接暴露在我们面前。
——Lidia Ratoi
芮立雅
芮立雅(Lidia Ratoi)是一名机器人建造领域的研究者和建筑设计师。她毕业于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高级建筑研究所,此前在罗马尼亚接受教育。她目前担任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本科二年级教学的负责人,并致力于结合机器人建造技术的可持续建筑研究。
Impossible Bricks:
Food Waste Robotic Printing
《不可能的砖:
食物废料3D打印》
《不可能的砖》这一项目在机器人技术和自然之间切入,力图创造一个富有同理心和伦理道德的建筑过程。
《不可能的砖》使用食物和自然废物作为建筑材料,设计从“不可能的食物(人工仿制食物)”中获得灵感,用食物和自然废料作为建筑材料。这两者都为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物种的影响做出了贡献。
当下,自然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仅是现状的生态环境,也指代其他各种情境——在这个项目里,自然的定义即包含了人造废料,无论是塑料、食物、木材,还是其他可再利用的材料。因此《不可能的砖》提出了一个工作流程,该流程中所述的自然和技术无缝互动。通过将废物转化为3D打印材料,以及对尖端技术的创新应用,我们的设计和建造的方式可以被改变,消费也可以成为建设。
在制造者、材料和机器之间的多方互动中,《不可能的砖》是一个永续的循环,往复于数字世界里人类的若干状态之间。
——白纳川
Nathaniel Banks(白纳川)是来自英国伦敦的建筑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Project Plastic 联合创始人。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建筑硕士学位。
——刘伊典
刘伊典是一名建筑设计师,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Project Plastic 联合创始人。Nathaniel 和Yidian 合作的作品曾获多个国际设计奖,在伦敦,东京,纽约多地展出。
网站:projectplastic.site
照片墙:@projectplastic.site
Plastic,Plastic!!
《塑料,塑料!!》
《塑料,塑料!!》 是一个以建筑为媒介的实验—— 将海洋塑料垃圾的体量具象化,同时将分散的废弃塑料转化,压缩至一个可控 ,可感知的尺度,聚焦于太平洋塑料群岛和洛杉矶河入海口。我们构造了一个理想的建筑系统,一个从河流中收集废弃塑料,同时压缩储存塑料的系统。
在此系统内,大体积塑料被回收重塑为建筑材料,构成密而厚的建筑表皮;微塑料(直径小于5mm的颗粒)被网络状的漂浮湿地系统过滤和捕捉,最终在入海口的塑料景观公园中被分解。在不断吸纳与转化塑料垃圾的过程中,这座巨型塑料建筑将持续扩张, 生长。
加塑
的文化
——徐之非
徐之非硕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建筑学士学位,在那里他获得了最高荣誉奖。他的项目和研究关注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渐变之中,以此体现在目前复杂世界中不同的现实。
——吴杰
吴杰来自南京,现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吴杰近年来在中国、日本、以色列的建筑公司实习。在建筑学科以外,吴杰受到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视作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的影响最深。
Specious Materials
《似是而非的材料》
《似是而非的材料》系列展示了8件由不存在材料制成的物体。
在研究了大量的材料和物质的形成过程之后,徐之非和吴杰破译并入侵了这些过程,并对过程之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修改,最终创造出了似是而非的新材料。
这一作品需要极为复杂的工具以及一套繁琐的流程,其中包括对材料样本的采样、数据采集和整理、材料试验和建造,以及复杂的设计表现工作。
随着媒介的不断扩展,今天当代艺术中“媒介”这一术语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刻都重要的意义。徐之非和吴杰的作品批判性地审视了任意一种材料作为当代艺术媒介的潜力,同时也紧密关注着将数字与现实融合的可能性。
(实物作品展示)
(影像作品截图)
——Plastic Heart x
朱子媛
PlasticaHeart是一个跨学科艺术实验团体,发起于2021年林茨电子艺术节,包括16位青年艺术家。
朱子媛是一名独立跨学科设计师,目前于麻省理工攻读建筑和计算机双学位。她是麻省理工可持续发展工作室的循环设计研究员,致力于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交互设计和研究。她的作品包括空气质量装置物理可视化,IoT共创设计工具包等。近期作品展出于万隆设计双年展,IDC设计会议等。
网站:zy-zhu.one
照片墙:@zhu.ziyuan
Plastic-it, post-it
《有思想的塑料》
每一年,全世界会产生2亿4200万吨塑料废品,然而它们之中只有9%可以被有效回收。余下的大量一次性塑料废品只能通过填埋、填海或焚烧的方式处理。
《有思想的塑料》是由PlasticaHeart发起的一个无国界的艺术实验,这一项目呼吁人们探索塑料废品的可能性,从而将其变成传递想法的载体。
这一项目开始于2021年举办的 2021 Ars Electronica, 期间艺术家邀请了当地的居民、学生和参展艺术家在现场回收的塑料上进行集体创作,从而将其转变为“有思想的片段”。
——张昊天
张昊天是一位建筑设计师和数字艺术创作者。他目前在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任助理讲师,教授本科设计课以及数字建模和绘图。他硕士毕业于库珀联盟学院,并在此之前在清华大学取得建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李天颖
李天颖是一位实践于香港的建筑设计师和艺术创作者。她硕士毕业于纽约库珀联盟学院,此前在清华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及硕士学位。她目前在香港大学教授本科生设计课。她的个人研究关注大规模生产消费前提下的物质属性和材料的建构关系。
My Gluey Brunch
《闪闪早餐》
柔和、渐变的光线投射在几何体的光滑表面上;微妙、温和的颜色在空气中弥散;微微泛起的冷光。
这些是图像塑造的靡靡假象,是爱和关怀的廉价来源。它唤起人们对温柔抚摸、舒缓的香气和轻曼耳语的向往。图像能与人的感官和情感瞬间纠缠在一起。它虚构出巧夺天工的幻境,往往让现实也相形见绌。
然而它确确实实是粉刷出来的假象。重重叠叠的函数相互矫正来勾画出一个甜蜜的仙境。图像巧妙地背离真实,以精确地唤醒我们的共情
Erotic Assembly
《温柔组装》
这些温柔地组装起来的螺栓和螺母、榫与卯,仿佛相挽的手臂、扭打的舌头、缠斗的手指。他们或是平行地蹭过另一个光滑的脊背,或是按进彼此的皮肉里。这些节点构件旋转着、前进着在空间中雕刻出轨迹,这些轨迹又最终生长成柔软的肉体。
李天颖
Intimate Plastics
《亲密的塑料》
我们与塑料亲密无间。
塑料控制建筑内部的气候,构成了我们对建筑的基本感官体验。塑料是结构和围墙之间的隐形隔层,是建筑构件。
塑料既是可消费、消耗的廉价品,同时却凭借它的耐久性而广泛发挥着功用。塑料在建筑中的角色矛盾重重:一方面塑料将建筑包裹成密封的“泡泡”,维系着“卫生”、 “舒适区”、 “家”等等关于居住的理想,另一方面又被忽视排除在建筑的感官体验之外。
我们既被这种密不透风的材料所保护,也被它困在其中。既然让塑料远离人类的企图往往是徒劳,不如用历时的建筑回应同样耐久的塑料材料,雨水穿越复杂的路径,几乎侵入日常的生活。危险的视觉体验与舒适的环境状态并置,塑料这个几乎隐形的材料由此显形。
——钱凌云
钱凌云是一位居住在伦敦的建筑设计师和动画电影制片人。本科与研究生均以一等学位毕业于在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她擅长运用动画、手绘和建模技术来研究建筑命题,并将叙事性融入建筑设计的学术和实践中。
Ministry of Plastic Education
《塑料玩具屋》
钱凌云的作品探讨了快餐文化对环境日益加剧的破坏性影响,其中尤为严重的是针对儿童玩具的消费文化造成的塑料垃圾。
塑料玩具产生了大量的需要填埋处理的垃圾,这些垃圾是难以回收的,它们很多都被贴上“一次性”的标签, 《塑料玩具屋》方案由滑铁卢当地的麦当劳资助,方案将以上问题融合到建筑的形式中,同时也创造了一种纪念性空间,让孩子们将不需要的玩具嵌入建筑的形状和表皮中。这一结构被设计成可如玩具般拆卸:一系列回收塑料体积几何互锁,无需机械固定,并允许未来可能的重新配置。塑料回收的动手实验,物理建模和数字动画一起塑造了她的这部有趣的影片,它带我们从孩子的角度穿越这座建筑:一个为下一代打造的超能彩色游乐场。
(影像作品截图)
——Tools for action
工具在行动
“工具在行动”是一个非正式的艺术团体,他们的作品将艺术与行动主义相结合。“工具在行动”由旅居德国的德裔匈牙利艺术家亚瑟·范·巴伦于2012年成立,成立之初名为“不拘一格的电动”艺术团,2019年,该团体正式形成了名为“工具在行动”的基金会。该项目旨在为艺术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其他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合作的平台,通过充气雕塑的方式实现社会影响力。
Inflatable Barricade
《充气街垒》
“工具在行动”为2015年联合国气候峰会的游行活动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充气路障。该充气路障在巴黎制造,并被送往世界各地。
这些充气路障彼此由一条红线相连,这象征着由130个民间社会组织组成的“21联盟”提出的要求。红线象征着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急迫诉求,同时呼吁工业化国家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
——REMAKEHUB
再造衣生
再造衣生是一家具有使命感的社会创新型企业,通过前沿科技和循环再生设计将废弃物转化成全新的再生新材料和低碳环保产品,以解决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碳排放,助力碳中和。
Energy & Reinvention
《能量与再造》
《能量与再造》产品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人们对颜色、能量、美学的喜好,结合创新科技的塑料瓶再生新材料,成功将可持续理念融合到日常的生活方式中,成就环保主义潮流新风尚。
塑料是人类从自然中制造的非自然之物,有的理论认为,就算人类消亡,塑料也无法被全部降解,真正做到了“恒久远,永流传”。
但越是这样的随处可见之物,我们越不会去思考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借助本次联展, 空体由衷的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思考唾手可得之物的存在意义。
生活在塑料制品包围中的我们,也许从来没有认真思索过它与我们,还能够以何种方式共存。
「加塑!PLASTIC UP!」将提供一个窗口,一个窥探的途径,引导观众走近一个通过艺术、设计、建筑而造就的“塑料空间”,发现不一样的“随处可见之美”。
随处可见,非视而不见
初探奥妙,或灵光乍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