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精神:武侠电影的灵魂
[摘 要] 侠是我国历史上个性鲜明的一个群体,对我国的传统伦理观念有巨大的影响。“武”是侠客行为的必要手段,“义”是侠客的目的,是侠客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在。武侠电影无不是在表现侠客的侠义精神:讲求道义和信义、疾恶如仇、锄强扶弱、见义勇为、重义轻利、为国为民、追求自由及人格的平等与独立等。武侠电影所展示的侠义精神,是人类永远的光荣与梦想,在影片中的侠客身上,观众总能够感受到一种旺盛的生命欲望和生命意志。
[关键词] 侠;侠义精神;武侠电影
曾经有人说“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在看武侠”[1],这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说法。武侠电影近几十年发展比较迅速,在我国的社会各阶层以及全球各地的华人世界,大部分人对武侠电影还是比较欢迎的。武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众多的武侠电影景象壮丽、场面奇异、动作惊险、刀光剑影、嬉笑戏耍,影片在无意识的情感宣泄同时,总还有意识地与侠义精神相结合,使影片在一种民族精神之中与观众产生共鸣。
武侠电影所展示的侠义精神,是人类永远的光荣与梦想,在影片中的侠客身上,观众总能够感受到一种旺盛的生命欲望和生命意志。侠客来无影去无踪、武功高强,洒脱豪放、自由任情、重义轻利、敢爱敢恨,济困救贫、匡扶正义,是现实社会中有着各种困惑的人们的一种心灵向往。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随着侠客的行动和电影情节的发展,人们如同穿越时空置身于故事之中,人格得到超越,道德得到升华,并以此获得伦理意义上的巨大心理满足。
现代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自然生态遭到很大的破坏,人情更加淡薄,社会竞争更加激烈,我们的传统文化也遭受到巨大的冲击。人们在焦虑、彷徨之际,便对武侠电影所表达的“侠义”有一种精神复归的感觉和愉悦,对古老的理论道德有一种憧憬。有学者论述“武侠世界成为现代中国人逃向想象的道德乐园,以理想人格的幻影来谐和现实的心理失衡,并寓寄自我的追求和向往”。
一、中国古代的侠
侠是我国历史上个性鲜明的一个群体,又称谓为“侠客、侠士、游侠、剑客”等。侠最早来源于我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士”阶层,孟子在对“周制”的论述中有:“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可以看出,“士”是当时贵族阶级中的最低阶层。士在最开始是专指武士,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社会动荡不安,为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士阶层开始分化,开始慢慢出现一批文士,形成了儒、道、墨等诸子百家,遂成就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留存在武士状态的一部分人仍保持着尚武的传统,当时的人便称之为“侠”。而“士”也就成了知识阶层的专用称谓。
战乱导致私门养客的风气盛行,战国四公子门下食客均超过三千人,平原君曾自夸,一旦有事“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这里的食客既有士,也有侠。养士成为政治集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士和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效力的方式和投靠的主人,这时的侠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再加上周王室的渐衰,侠生存的社会环境也更加自由,侠的自由流动也更加频繁。当时的人们便习惯称他们为“游侠”。
在汉初任侠风气浓厚,出现了诸如季布、郭解、灌夫、剧孟等侠客,他们行侠仗义,甚至为了节义、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然而侠客的作为对统治者来说并不总是好事,韩非子更是把侠称为“五蠹”之一,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汉武帝时期,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侠文化在“独尊”的标准面前也逐渐异变,侠义精神随着思想桎梏的加强日益远走。侠所秉承的是质朴的尚武传统,朴素而犷悍。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统治阶级便常常把对社会稳定时有冲击的侠视为社会的异己力量。两汉时期,统治者对侠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自东汉以后侠便默默无闻了。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即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2]史学家司马迁对那个时代的侠是持赞赏态度的。班固在《汉书》中有游侠列传,但多游侠的不满之词颇多;荀悦在《汉纪》里更是多侠持批评的态度;范晔作史传不及游侠。从此以后,正史不再为游侠作传。
二、侠义精神的内涵
从对“侠”文化的考察可以看出,侠应该是具有一定武功,更要有侠义精神。侠的武功不一定非常高强,当然侠的武功越强,仗义行侠时更不会失手。“武”是侠客行为的必要手段,“义”是侠客的目的,是侠客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在。
义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内容,具有丰富的民族性内涵。儒家思想认为,“义”即其所主张的全部理论规范的内容,而这些又都被概括在“礼”中,“义”强调让人服从于“礼”的规范,接受社会的约束。《论语•阳货》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3]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写到:“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采;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司马迁所赞扬的侠义并不同于传统的儒家的义。侠客的义体现的多是个人精神,个人义务和情感体验是他们行事的原则和规范。班固在《汉书•游侠传》中对侠的批评多一些,但在侠义的观点上与司马迁是基本一致的,如“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司马迁对侠的评价和总结虽然是针对汉代游侠而言,但已成为侠稳定的精神特质和行为观念。
今人对侠义也有比较朴实、直观的见解。金庸先生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曾提到:“我以为侠的定义可以说是‘奋不顾身,拔刀相助’这八个字,侠士主持正义,打抱不平。”梁羽生先生也曾说过:“侠就是正义的行为,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有利的就是正义的行为。”韩云波先生在《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一书中认为:“侠,是一种讲究意气交合而扬威天下江湖、逞强一方乡里的社会行为以及实施这些行为的人。”[4]
在我国侠客的历史变迁中,侠义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变化和丰富。总结前人对侠义的理解,侠义精神的核心应该是讲求道义与信义、疾恶如仇、锄强扶弱、见义勇为、重义轻利、重义轻死、为国为民,并且不求回报,快意恩仇,追求自由及人格的平等与独立等。
三、侠义精神在武侠电影中的表现
(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是侠客最闪光的品质之一,武侠电影总是把这种品质内化为侠客的内在人格而表现出来。电影中的侠客一旦做出承诺,虽历尽千难万险在所不惜,即使是以牺牲自己生命为代价。
《新独臂刀》中刀客雷力被龙异之打败后,遵守双方战前的约定,挥刀自断一臂,并从此退出江湖纷争;《水浒传之英雄本色》中林冲遭陷害后,鲁智深一路尾随照顾,在林冲与其断绝兄弟之谊后,仍然与林冲并肩作战,践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诺言;《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是在被胁迫情况下答应了元朝郡主的三个要求,但他还是尽力完成,做到诚信守诺;《新少林五祖》中洪熙官答应护送在背上绘有藏宝图的五个孩子,虽然前途凶险,一路遭遇追杀,仍携子全力拼杀,以履行诺言。
(二)粗犷豪放,傲气凛然,重义气
侠客粗犷豪放、处事洒脱,临危不惧、傲骨四射,重朋友义气,朋友有难总能出手相救,朋友被害要为之复仇。
《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为报答知遇之恩进宫行刺秦王,在保卫森严的宫殿上,面不改色、心不跳,刺杀失败后倚柱笑对死亡。《方世玉和洪熙官》中洪熙官被清廷抓住后,被关在地牢之中,虽经受严刑拷打,仍保持着侠客的凛然傲气。《陆小凤之绣花大盗》中陆小凤被金九龄骗走,他的好友司空摘星、花满楼紧追不舍,伺机相救。《新独臂刀》中雷力结拜兄弟封俊杰被龙异之谋害之后,退隐江湖的雷力苦练武功,终于练成一手三刀,恶战杀死龙异之为朋友报仇。
(三)行侠仗义,快意恩仇
侠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知恩图报、有仇必报。为亲人报仇,天经地义,这也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所允许的。《礼记•曲礼上》有:“父之仇,弗与共戴天。”中国有句俗语“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侠客总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电影《三侠五义》主要是表现侠客打抱不平、锄奸惩恶、匡扶正义的种种事迹;《儿女英雄》是讲述侠女十三妹到处行侠仗义的故事;《少林寺》中的少年小虎为报杀父之仇,投奔少林做了和尚,一年四季苦练各种功夫,最后终于杀死无恶不作的叛军将领王仁则,既报了父仇,又报了师仇,并帮助唐王消灭了叛军。《精武门》中日本人阴谋毒杀了一代大侠霍元甲,在国仇家恨的背景下,陈真在日本人的武馆打败日本武士、打死馆主,使深受那段屈辱历史伤害的华人得到一丝安慰。《水浒传之英雄本色》中的仇五,慕名投奔林冲,林冲收留了他,并以礼待之。林冲遭陷害发配后,仇五留在林家照顾林妻。由于武功有限,林妻被杀,仇五千里迢迢给林冲送信,最后以生命代价报答了林冲的知遇之恩。《大刺客》中的聂政侍奉老母颐享天年,丧服期满,并在姐姐出嫁后,决心为国捐躯,往找严仲子,并慨然应允刺杀韩国宰相侠累。在刺杀成功后,自知难免一死,挖目剖腹自尽。
(四)为国为民,侠之大义也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以家、国为核心的,儒家主张的义、礼也是围绕国家利益和家族利益所进行的。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传统的侠义行为逐渐和为国为民的思想相结合,并成为侠义精神的最高境界。在众多武侠电影中,表现侠客为国为民思想的有很多。在这些电影中,侠客面对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敌人,为维护民族尊严,他们的行为已经超越自我,为国为民而战,成为中华民族的勇士。
在《精武门》中,陈真飞脚踢碎租界公园大门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将“东亚病夫”的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这些情节无不和民族大义相连。陈真还分别打败俄国大力士和虹口道场的日本馆主。影片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狭隘的复仇主题,将影片上升到民族大义,以其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引起观众广泛共鸣。《猛龙过江》中的主人公唐龙是一个香港乡下青年,在罗马协助陈清华经营餐馆时,屡屡打败滋事歹徒,并击退歹徒高价请来的美国空手道冠军,最终扳倒了罗马的恶势力,使中国人扬眉吐气。《武当》演绎的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者视中华民族为“东亚病夫”,在中州,五名日本武士气势汹汹地摆下擂台,多名中国侠客义士与之斗智斗勇,最终打败挑衅者。
[参考文献]
[1] 曾晓峰.武侠文化与儒道佛伦理[J].华文文学,2006(05).
[2] [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190.
[4] 韩云波.中国侠文化:积淀与承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12.
[作者简介] 雷铁柱(1973― ),男,河南周口人,郑州大学在读研究生,商丘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与计算机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