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心理学上的一些效应和现象,或者认识?

  假如现在有一场考试,这对你来说非常的重要,你也对它很重视,日夜准备,幻想着一举成功,但事实是你越容易失败。

  这便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效应”来源于美国著名的钢索表演家瓦伦达。

  瓦伦达一直以精彩的技艺闻名于世,从未发生过事故。1978年,73岁的瓦伦达决定最后再走一次钢丝,然后宣布退休。

  没想到这一次他却失败了,在仅完成两个难度不大的动作后,就从数十米的高处摔落下来,当场身亡。

  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在出场前就一直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

  以前的每一次表演,他都只想着如何走好钢丝这件事,而不去想这件事可能会带来什么。

  在这次表演中,瓦伦达太想成功了,反而不关注走钢丝,变得患得患失。

  因此,在这种巨大心理压力之下患得患失的心态被称为“瓦伦达心态”,又称“瓦伦达效应”。

  我们常说压力就是动力,但瓦伦达告诉我们,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驾驭得当可以化为自己的利器,反之则可能摧残自身。

  斯坦福大学有一项研究,大脑的某一个图像会像现实情况一样对我们的神经系统造成刺激。

  当一个人反复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时,实际上就在暗示自己,而在这种暗示作用下,只会让人更加紧张。

  考试想考好,越容易考砸;比赛越想赢,就越容易失败……

  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提高效率,但过度的压力会危害人的健康。

  著名的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很早就关注这些现象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他们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来阐示心理压力,工作难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人的表现水平会随着生理和心理唤醒的增加而提升到一定程度,随后则开始下滑,且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唤醒(来自好奇心、兴奋感或轻微的压力)才能让精神达到最佳的敏锐程度。

  瓦伦达效应就属于过度的动机水平,是一种非理性的压力,这来源于患得患失的心态。

  这不是担心自己不够好,而是担心失败后会怎样,如此带来的负面情绪,又怎可能会成功呢?倒不如放手一搏,还有成功的可能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任何事情,总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说三道四,在乎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可我们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

  我们的大脑成天被各种欲望塞得满满的,身体被压得气喘吁吁的,在这样的重荷下,我们能把事情做好吗?结果我们总是偏离预定的轨道,离成功越来越远!

  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

  在恋爱中,你越爱一个人,越容易失去对方。

  与爱情随之而来的并不是自信,很可能是自卑。

  多数人一旦喜欢上某个人,并且从喜欢变成了爱,那么他就会将自己的姿态放在极低的位置。

  因此,“瓦伦达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

  关注过程,看淡结果。

  努力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凡事尽力,结果随缘。

  拥有平时那样的一颗平常心,至于美名、金钱那是身外之事,这样却反而都取得了成功。

  而那些一心想扬名、挣钱的人,由于动机强度太大,行动就往往会出问题,要么不协调,要么出偏差。

  避免干扰,集中注意。

  当你正在专心工作时,有人不停地走动或是一直在聊天,你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做事的,甚至还会抓狂。

  所以,尽可能地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避免出现种种干扰。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我们只来一次,无论输赢,都是一场体验,看淡得失,轻装前行,笑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