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耕读:颐和园藏清乾隆白玉山子的故事

  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集大成者,颐和园不仅是清代帝后驻跸理政之所,也是其寄闲赏游、散志澄怀的园囿。在颐和园博物馆目前收藏的近四万件文物里,不乏巧工妙意的清宫陈设类珍品,它们既承载着盛世永固、国泰民安的政治愿景,又体现了为君者对山水田园式诗意生活的畅往,其中一例便是这对乾隆时期的渔樵耕读图白玉山子。

  

  图1 渔樵图白玉山子

  

  图2 耕读图白玉山子

  清乾隆渔樵耕读图白玉山子(图1、图2),成对,白玉质,“渔樵”与“耕读”分别琢刻在两块籽料上,浮雕、圆雕与透雕相结合,技法精湛细腻,图景层次叠错,呈典型“乾隆工”风格。渔樵图山子长10厘米,宽5.5厘米,高13厘米;全器作山形;图景中松林繁茂,亭阁掩映于山间,山下两名渔翁裤管高卷,架笼放水,赤足立于溪中整理渔获;半山腰处的樵夫腰缚斧头,卸下两担薪柴,正伏靠在路边松树上歇憩。耕读图山子长10厘米,宽5厘米,高14.6厘米;整体图案亦以山、松、亭为背景,亭中儒士手捧书卷怡然酣读,山下两小童漫步石桥持鞭赶牛,将闲适的田园气息表现得细致入微。

  玉山子是一种用整块璞玉雕琢而成的微型景观,属典型的陈设类玉器,因形如山状而得名。目前传世的玉山子,以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代松石人物纹玉山子年代最早。有学者根据《宋史·礼乐志·宴飨》中有关宋真宗“诏辅臣观粟于后苑御山子”的记载推断,认为宋代帝王以赏石为乐的文人雅趣直接推动了玉山子的产生。金、元、明的玉山子虽数量甚少,但时代特征明确,可证玉山子在我国玉器文化中的延续脉络。时至清代,玉山子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其数量陡增,规格多样,题材丰富,工艺完熟,各方面都有明显突破。渔樵耕读图白玉山子保留玉石的原生形态,承袭随形就势的创作手法,以石比山,将山水文化和人物场景纳于一体,小巧别致,为奢华精致的宫廷生活增添自然之气。

  这对玉山子均为籽料雕成,玉质细腻致密,光泽温润。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廷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对西北部地区的统治得以巩固,使得优质和田玉料能够稳定地流入内地、供应宫廷,推动了乾隆时期玉料成色与玉器工艺的卓越进步。

  从玉色来看,这对玉山子整体莹白似脂,在山石、树干、松叶等局部呈赭黄色及褐红色。山子上零星分布的“瑕斑”渐变和过渡较少,且颜色于细小裂隙内富集,被专家鉴定为并非和田籽料天然皮色,而是由“烧色法”人工染制而成。烧色工艺于清代十分流行,功用大致有二。其一,仿籽料皮色,增加玉器的古朴美感和色彩层次。民国收藏家刘大同在《古玉辨》中提到:“三代之器,无论大小,未见有带玉皮者;秦汉六朝之器,亦不多见;唐代以后即时常有之,人皆不以为贵;到清乾嘉以来把玩之玉,专尚玉皮。” 其二,遮脏避绺,配合随形就势的巧雕技术。和田玉有“十子九裂”的说法,玉料带有绺裂和瑕疵在所难免,工匠需要因材施艺,顺应裂隙的走向下刀,将玉料表面有绺纹的地方雕为山石崖壁、树木枝干等纹理明显的景物。之后进行局部烧色,让染料沁入玉石,模仿出传统中国画的皴法质感,使得画面立体丰富,令瑕疵转化为妙笔。这样的工艺处理在许多清宫玉作中都可见到。

  从这两件玉山子的雕琢水平来看,刀法圆熟流畅,藏锋不露,细部抛磨极为精致,是“乾隆工”的典型代表。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镂雕等效果衔接自然,减地、砣磨、琢刻等多种技法兼施,近景中人物表情生动传神,中景和远景的山峦起伏层次感强,准确表现了图画神韵和笔墨情趣,显现出中国治玉工艺的巅峰水准。

  渔、樵、耕、读本为四种行业,在我国文化中被引申出更多寓意,常作为组合图像出现在各类艺术创作里,关于其典故,有着不同阐释。“渔”即渔夫,一种说法是指姜尚,取意“姜太公钓鱼”,另有说法是指不仕不官的东汉严子陵。“樵”为樵夫,人物代表是西汉时期砍柴苦读的朱买臣,也有认为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佳话里负薪而归的钟子期。渔樵并用往往代指远离世俗纷扰而怡然自得者,象征着隐逸文化。唐人陆龟蒙的《樵溪》有言:“世言樵渔者,必联其命称,且常为隐君子事。”苏东坡在《渔樵闲话》中也将渔夫和樵夫描绘成超然逍遥的出世之人。“耕”为农夫,同样有教民耕种的舜帝和寄意田园的陶渊明两个原型。“读”即有志之士,一般以春秋时期的孔子和战国时期“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为代表,亦有典出“囊萤夜读”“凿壁借光”的说法。与“渔樵”一样,“耕读”也已然成了固有的表述符号,被赋予入世情怀。“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修齐治平与耕读传家的思想观念深入了中华文化内核。

  颐和园博物馆藏的这对白玉山子,一座琢“渔樵”图,另一座琢“耕读”图,将渔、樵、耕、读四种形象整合在一组作品中,可做两方面理解。首先,“四业”是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之写照,各行恪守其职、百姓安居乐业,这不仅是太平盛世的重要表现,还符合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伦理教化。即便是马背上打天下的清王朝,入关后也劝农重桑,借儒学引导子民修身存养、兴德立家,以此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再有,乾隆皇帝是一位讲究文人气质、饱含山水情怀的君主,清漪园(颐和园前身)的造园艺术便为例证。这对白玉山子图景中的人物身姿闲适、表情平和,与远山近水及田林亭台共同营造出一派和谐自在的氛围,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乾隆对散淡超然、旷达高逸之人生境界的追求。(作者:寇芳莹;刊于7月5日《中国文物报》7版)

  编辑:卢 阳 王欣怡

  审核:冯朝晖

  复审:崔 波

  —————————————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