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渊源

  【迁徙分布】

  迁徙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9年,秦军占领赵国都城邯郸,大肆屠杀赵奢子孙。赵奢子孙留存下来的,少数仍留在河北。大多数则逃往外地。他们主要逃往陕西、山东、河南、山西一带,并在当地定居下来,传宗接代。其中,陕西扶风的一支,发展为马姓的望族。

  留于河北的一支,西汉末年出了一位英雄,他叫马适求,是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新莽地皇元年,马适求谋举燕赵兵诛杀王莽,然而由于准备不充分,事败后被杀。王莽又派人搜捕他的同党,株连同族及郡国豪杰数千人。这是公元前229年秦军大肆屠杀赵奢子孙以来,河北马氏的又一次大灾难。

  迁往山西的一支,西汉时出了一位马适建,字子孟,是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人。元凤元年,武都氐族人起义,马适建以执金吾身份,与龙额侯韩增、大胪鸿田广明领兵平定了这次叛乱。可惜不久后,马适建因为杀人而下狱,后来在狱中自杀了。

  迁往河南南阳的一支,后来一分为二,主要居住于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以南)及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一带。这两支马氏有乃祖赵奢遗风,在东汉初年皆以武功封侯,亦发展成为名门望族。棘阳一支马氏的振兴者为马成,西汉末年人,字君迁。他年轻时只是个小县吏,后来跟随刘秀起兵打天下,不久就升任县令。刘秀即位后,马成被任命为军都尉,从此走上戎马之途。建武四年,刘秀拜马成为扬武将军,并命他带兵平定叛军李宪之乱。马成凯旋归来,并以此功封为平舒侯。建武八年,他又随马援大破隗嚣,事后留于当地,任天水太守。第三年,又拜为中郎将,领兵平定武都之乱。建武十四年,马成屯兵中山、常山一带,以防备北疆战事重起。他筑堡垒,修烽燧,严加防范,北边得以久安无事。后来,马成又改任中山太守,改封金椒侯。马成去世后,其于马邑世袭侯位。马邑过世,其子马酰袭袭位,桓帝时因罪失封国。延熹二年,马成玄孙马昌又被封为盖阳亭侯。

  湖阳一支马氏的振兴者马武,西汉末年人,字子张,年轻时曾因避难,客居江夏很长时间。王莽末年,竞陵西阳三老起兵,马武前往投奔,后随之归从绿林军。最初马武任侍郎,后来拜为振武将军,随刘秀打败王寻、王郎割据势力。刘秀即位后,马武先后任侍中、骑都尉,又以军功封山都侯。建武四年,他与虎牙将军盖延等讨平刘永之乱,并因军功封为捕虏将军。第二年,又以领军击败庞萌之功,改封杨虚侯。建武六年,马武又协助马援败退隗嚣。建武十三年,改封为俞p侯,领兵屯田曲阳,防卫匈奴进犯。建武二十五年,马武又以中郎将身份,领兵击退武陵蛮夷。明帝初年,他又与诸将击败西羌。凯旋回京后,明帝将他的封邑增加到1800户,在当时可谓富豪侯门。马武嗜酒,为人豪爽敢言,不拘一格。他常常醉酒后当着皇帝的面议论批评同僚而毫无避讳。皇帝虽然也防范忌讳功高震主之臣,然而马武却每每能从容爽然以待。永平四年,马武过世,其子马檀袭为杨虚侯。不久,马檀因其兄伯济参与楚王刘英谋反一事牵连,被削去爵位。安帝永初七年,邓太后又封马武的孙子马震为谬亭侯。马震过世后,他的儿子马侧世袭封爵。

  山东的马氏早年一直不甚显贵,只是东汉时出了一名太尉马英。马英字文思,兖州盖县(今山东沂源东南)人,安帝时任太仆。元初二年,升任太尉。当时征西将军任尚因过被充军抵罪,马英与司空李邰,奉大将军邓骘的旨意,将他私自赦免。后来尚书查核此事,二人一并受到处分。

  山东的马姓除赵奢的后代外,还有由马矢氏改为马姓的马宫的子孙。马宫字游卿,东海威(今山东微山)人,研治严氏《春秋》,颇有声名。马宫本姓马矢,从学后改姓马氏,正如赵奢子孙马服氏,省文去字而改为马姓。马宫最初以射策科任侍郎,迁楚长史,不久改任丞相史司直。后历任青州刺史、汝南太守、九江太守。所在之处,皆有声名与政绩。随后,又被征为詹事,拜为右将军。平帝时,大司徒孔光改任太师,马宫就代他为大司徒,并封为扶德侯。孔光去世后,马宫又代他为太师,并兼司徒。哀帝时,曾参与议定哀帝祖母傅太后的谥号。元始中,王莽将太后陵迁回定陶,并诛杀当时参议谥号的官员。马宫赶忙上书请罪,并主动交上太师、司徒印绶,以扶德侯回乡。王莽称帝后,拜任他为太子师,后终老于任上。马宫的子孙遂继其传统,改马矢而以马为姓。

  湖北的马氏东汉末年出了二兄弟——马良、马谡,二人同马腾、马超父子一样,以军事起家,并且也因为转战的缘故,为马姓的传播,尤其是马姓在四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其兄弟五人皆有才名。乡里流传着这样的谚语:“马氏五常(五兄弟皆以常为字),白眉最良”,这是因为马良眉中间有白毛。刘备占据荆州时,任马良为书记。后来刘备与诸葛亮入蜀,马良仍留守荆州。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马良称他为“尊兄”,二人可能结为兄弟,也可能有姻亲关系。后来马良奉刘备之命出使东吴,不辱使命,颇得孙权礼遇,为孙刘早期的联合做出了贡献。刘备称帝后,拜马良为侍中。不久,蜀国攻打东吴,马良奉命领兵招纳五蛮溪夷,蛮夷诸将欣然归降。刘备兵败夷陵时,马良遇害身亡,其子马秉拜为骑都尉。

  南北朝隋唐时期

  南北朝时期,马姓的发展仍以郡望扶风及发源地河北为主,只是在扶风及河北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扶风的马氏以今陕西泾阳及眉县尤其以后者为盛。

  马文恭 扶风(今陕西泾阳西北)人。曾追随南朝宋世祖,被任命为中兵参军。因征战中屡立军功,宋世祖即位后,被授为文恭游击将军。

  河北马氏则以今武阳、献县、邯郸分布较广,并分别有名人逸士出现,为河北马氏振兴门庭的主要人物。

  马光,字荣伯,武安(今河北邯郸)人,少时聪悟好学,尤精通三礼。入隋后,被征为太学博士,由于博学得到诸儒的敬服。起初,马光教授于瀛州、博州之间,聚门徒数千人。征为太学博士后,门徒多远奔至长安,继续到他的门下学习。当时人们传颂,山(太行山)东言三礼者,自熊安生后,就只宗马光一人而已。

  除扶风及河北马氏继续发展之外,这一时期,江苏亦有了马姓。如马明,字也朗,就是南朝陈时盱眙(治今江苏盱眙东北)人。他历仕梁、陈两朝,建有战功,后死在征战中。

  在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隋唐及其后的五代,马姓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期间,除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原有的马姓得到发展外,江苏、浙江、北京等地也出现了马姓。

  唐代,河南马氏较为有名,尤其唐末五代,自从河南马殷建楚后,河南马氏便显贵一时。马异,唐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兴元间登进士第。马异与当时著名诗人皇甫浞、卢仝等交情很深,尤其与卢仝关系密切,两人有《结交诗》互相酬答。《全唐诗》录其诗四首。据《暨阳扶风马氏宗谱》,马异为马援第二十一世孙,祖上迁至河南。

  马祖 唐代僧人,即道一。本姓马。后人尊称“马祖”。曾长期在江西传扬禅学,故又称“江西马祖”,汉州什邡(今属四川)人。马祖初师事怀让,学禅十年。后到建阻 (今属福建)佛迹岭、临川(今属江西)、南康 (今属江西)龚公山等处传扬禅法。大历年间,马祖居住钟陵(今江西南昌附近)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禅宗至此大盛。所传宗旨,时称“洪州宗”,死后谥号“大寂禅师”。

  唐末五代时,余杭(今属浙江)也有了马姓。马绰即为唐末五代时余杭人。他起初与钱(钅+戮-弋)追随董昌,并与钱谬为姻戚。董昌在越州(今浙江绍兴)称帝时,马绰弃家投奔钱(钅+戮-弋),被任命为诸城都指挥使,后累迁镇东军节度副使、睦州刺史、加检校太尉。

  五代时,今北京也有了马姓,多是由河北马氏迁来。五代时马郁,即为范阳(今北京)人,早年任幽州的下级文官,后事晋王李克用,累官至检校司空、秘书监。马郁言辞纵横,下笔成文,为人轻俊洒脱,后死于太原。

  唐朝时江苏马氏发展尤快,主要分布于镇江、东海、徐州等地。马怀素,即唐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字惟白,他博通经史,后登进士第,官至左台监察御史。武则天长安年间,怀素奉命审问崔贞慎、独孤讳被武则天密臣张易之诬告一事,不肯曲从武则天命令,并亲自与武则天辩难,贞慎等才得以免罪。玄宗时,怀素历任户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兼昭文馆学士,一时显赫于朝中。

  马戴 唐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祖籍华州(治今陕西华县),字虞臣,会昌年间考中进士,后官至太常博士。马戴富有才情,在当时享有盛名,尤其擅长作五言律诗,且与当时著名诗人贾岛、许棠、姚合等关系密切,常常互相唱和往还。他的诗作很多,但大多散亡了,留存下来的收录在明代人辑录的《会昌进士诗集》。

  宋元明清时期

  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流徙,到了北宋,马姓的分布更为广泛。

  唐代江苏的马姓主要集中在苏北,尤其是徐州、镇江一带。到了北宋,江苏马姓南移,宜兴也出现了马姓,并且出了一位史学家马令。马令,北宋常州宜兴 (今属江苏)人。他的祖父马元康博览经书,勤于著述,他曾经搜求旧史轶闻,准备编写南唐史书,可惜未及动笔,就去世了。马令继承先祖遗志,苦觅资料,著成《南唐书》30卷。

  北宋安徽的马姓主要在今天的合肥与庐江。北宋初年进士马亮,字叔明,就是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他先后任大理评事、常州通判。宋仁宗末年,升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太子少保。

  马仲甫 北宋进士,字子山,庐江(今安徽庐江)人,最初任登封县令,不久转任台、瀛、秦、亮、许、扬等州,又曾任夔路转运使、淮南发运使、天章阁待制。所任之处,皆能为当地百姓兴利除弊,为称誉一时的名吏。

  北方甘肃、山西的马姓也得以发展,南宋时狄道(今甘肃临洮)人马扩,字子充,北宋末年随父亲马政出使金朝,并结下海上之盟。靖康元年,马扩在西山结伙扎寨,抗击金兵侵略,被俘。建炎二年,马扩摆脱金人监视,逃到五马山寨(今河北赞皇东),被推为首领,拥信王赵榛(一说为燕人赵恭冒充)为王,聚众,继续抗击金人入侵。后来五马山寨被金兵攻陷,马扩辗转到达扬州,不久被南宋朝廷解除了兵权,任枢密院副都承旨。绍兴九年,改任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解职后闲居家中。

  马贲 北宋河中 (今山西永济西)人,徽宗时为画院待诏,工画花鸟、佛像、山水,尤长于小景。马氏家族以画艺闻名于世,其后裔众多,皆为振兴山西马氏做出贡献。马贲作品见于著录的有《溯(束鸠)图》、《秋塘水禽图》等。

  此外,北京、山东、河南的马姓也有了发展。北宋初年北宋时山东马氏出了两位名臣,遂使山东马氏大振。一是马伸,字时中,宋东平(今属山东)人。经圣年间,登进士第。曾师从著名学者程颐,后历任郫县丞、西京法曹、监察御史等职。张邦昌称伪楚皇帝时,马伸写信劝说邦昌奉迎康王赵构。高宗即位,马伸升任殿中侍御史,并奉诏诛杀张邦昌。后因屡次上书极论权臣黄潜善、汪伯彦不法误国,为黄、汪陷害,被贬官朝外,不久冤死途中。

  另一位为马默,北宋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字处原,进士及第。马默初为须城县令,后升任监察御史,主张应以实绩任免官吏。后采马默改任三司盐铁判官,因论王安石新法不便,被贬为济、兖二州知州。之后,历任司农少卿、河北都转运使等职。

  靖康之难中,徽宗、钦宗被金军俘虏而去,金军占领开封,北宋灭亡。赵构侥幸免陷金营。靖康二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建立南宋。由于北方连年战乱,金军南侵,北方许多大族及北宋官员都纷纷南渡。北方马氏也随之南迁,从而壮大发展了南方马氏的队伍。并出现了一批马姓名人。

  马兴祖 南宋画院待诏,为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世代家居河中,其父马贲为北宋徽宗时画院待诏。兴祖继承父业,尤其工于人物、花鸟、杂画,对父亲有继承又有发展。此外,他又精于鉴赏,宋高宗所获名迹,多由他鉴别。他的传世之作有《胡人击毯图》、《胡人雪猎图》等。南渡后,马兴祖移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其长子马公显,次子马世荣也都是画院画家。

  马世荣长子马逵、次子马远皆生于钱塘,二人都继承了家学,而马远成就尤高,画技超过父兄。光宗、宁宗时,马远历任画院待诏。他擅长画山水,取法李唐,而自出新意,有“独步画院”之誉。马远下笔遒劲严整,设色清润,构图多取一角之景、残山剩水,故有“马一角”之称。马远颇得祖上精髓,工于画水,兼精花鸟、人物,与当时著名画家夏圭齐名,并称“马夏”。加上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马远存世的作品主要有《踏歌图》、《探梅》、《水图》、《华灯侍宴》等。

  马远作品中的山石多用斧劈,树多用拖枝,屋宇多用界画,远山则用大笔渲染,从而造成了一种空荡迷茫的艺术风格,尤其善于表现空间感。马远创立水墨画苍劲一派,在艺术上有巨大成就,对南宋山水画影响极大。他的代表作《踏歌图》描写了农民欢娱的歌舞场面,表现了宁宗诗题中所说的“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的生活情境。

  马远之子马麟(也作马(马+遴-辶)),也生于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宁宗时为画院祗侯。马麟也继承家学,善画山水、人物、花鸟,然而成就不及其父。传世作品有《层叠冰绡图》、《静听松风图》等。

  两宋以后,马姓发展史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异族异姓改姓马的普遍现象。尽管如此,汉族马姓继续传播发展,依然是马姓发展的主流。

  元代马氏之发展以北京与山东为盛。元末明初,有南京马氏移居上海。如江宁 (今江苏南京)人马琬,字文璧,号鲁钝生、灌园人,曾移居松江(今上海),子孙后代也即在上海繁衍下来。

  明代安徽宿县马氏贵为国戚,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秀英就是安徽宿县人。清初,安徽马氏有移居江苏的,如明代苏州马氏已成为大户,明末的英雄马杰即为苏州(今属江苏)人。天启六年,权宦魏忠贤派亲信缇骑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激起了民变,群众击毙旗尉一人,其余受伤逃窜。巡抚阉党毛一鹭侥幸逃走,事后领兵来追查此事。马杰与颜佩韦、杨念如、沈扬、周文元五人为开脱百姓,挺身自首,后被判处极刑。苏州百姓被他们的凛然大义所感,将五人合葬于虎丘旁,题称“五人之墓”。

  清初吴县(今江苏苏州)马氏还出了一位画家马昂,他擅长画山水,尤其工于青绿,也能画花鸟、人物。清代著名弹词演员马如飞也是江苏长洲 (即今苏州)人。他本名时霏,字吉卿。马夕口飞幼习刑名,曾为书吏,后从表兄桂荣秋学艺,相传今天流行的苏州弹词《珍珠塔》脚本,就系他改编、加工的。他在唱腔上独树一帜,创造了一种质朴淳厚、运用本嗓一气呵成的“马调”。马如飞编写过很多弹词开篇,大多收入《南词小引初集》。

  明末贵州贵阳马氏也发展成大户,贵州之有马氏,当溯至金入侵宋南渡之时。明末权臣马士英就是贵阳人,字瑶草,万历年间登进士第。崇祯五年,出任宣府巡抚,后因擅取公帑行贿,被流寓南京。崇祯十五年,马士英又被朝廷起用,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庐、凤等处军务。崇祯十七年,他联结江北四镇,拥兵迎立福王监阁,后进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马士英排斥史可法,援引阮大铖,打击东林党人。他身居首辅,却专事弄权,不以恢复为念,致使扬州失陷。清军进逼南京后,马士英逃至浙江投奔鲁王;唐王,均遭拒绝,后入严州总兵方国安军中。其结局一说在太湖被清军俘斩,一说与阮大铖降清后,在福建延平被杀。

  明代陕西的马氏也由扶风迁至各地,其中三原、大荔、延安的马氏已成大户。这期间三原马氏出了一位大学者马理。马理,字伯循,号默田,正德年间考中进士,历任稽勋主事、考功主事、员外郎、考功郎中、南京光禄卿,又曾在家乡武安王祠设教,在嵯峨精舍、商山书院讲学。马理与当时著名学者吕(木冉)齐名,同为关中学者所崇。著有《周易赞义》及《(奚谷)田文集》。

  分布

  马姓开始活跃于河北南部,秦朝初移民陕西,并以陕西兴平(古扶风地)为中心繁衍发展,东汉时马姓已越过武陵山由湖南进入贵州,至南北朝时,马姓已分布在长江以北和西南广大地区,唐宋时代,马姓由河南过江西进入了福建和广东,清初入台湾。

  宋朝时期,马姓大约有6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排在第二十五位。马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14.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这四省马姓大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52.1%。其次分布于陕西、四川、江西,这三省的马姓又集中了22.4%。全国形成了黄河流域地区和江西地区两大马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马姓大约有7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4%,排在第二十二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马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600年中马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26%,人口纯增长了16万。明朝时期,山东仍为马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15.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浙江、河北、江苏,这四省大约占马姓总人口的48.2%,其次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又集中了23.8%。全国仍以黄河流域地区为主要的马姓聚集地区,但在东南地区的江浙重新形成另一大块马姓人口聚集中心。

  当代马姓的人口约1910万,为全国第十三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3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马姓人口由78万激增到1910万,大约增长了24倍,马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马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甘肃、河南、河北、山东、宁夏五省,大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陕西、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六省,又集中了28%。甘肃为马型第一大省,大约占马型总人口的11%。全国形成了沿黄河省份的高比率马型分布区域。

  马姓人群是分布在北方地区的常见的姓氏之一,沿黄河流域的省区是马姓分布的主要地区。在宁夏、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大部、四川北部,是马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相对数值较高地区,一般达到2.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0%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5%,大约24%的马姓人口居住于此。在华北、东北、内蒙古东部、山东、苏皖鄂渝北部、四川中部、甘肃西部、新疆北部和喀什地区,马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2%—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4.6%,大约53%的马姓人口居住于此。

  【入闽迁徙】

  扶风是中华民族黄河流域古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后稷教稼”之地,古以“辅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马姓郡望有扶风郡。赵奢裔孙马述,字贞,为西汉惠帝(前194—前188年)时的大夫,封平通侯,生子权。马权为宁东将军,生三子,次子马通,字达,为黄门郎侍中,封重合侯,迁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南)后,人丁蕃盛,在西汉时繁衍成为大姓,扶风成马氏发祥之地,因而“扶风”也逐渐成为马姓的郡望。常用堂联“绛帐家声远,铜标世泽长。”上联典出东汉经学家、文学家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才高博识多闻,他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马氏族人以“绛(红)帐”为其事特征;下联典出东汉初大将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一生立下许多战功,80余岁率兵讨伐武陵“五溪蛮”反军,病死军中,东汉建武中立铜柱以表其功,扶风马氏以“铜标(柱)”为祖宗事迹。马姓堂号有扶风堂等。

  扶风马姓后裔自从伏波将军马援东征西讨时起,便分布于各地。跟随马援南征交趾后留于南海(古南海含今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的后裔人称“马留”,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

  唐代时,僧人马祖在福建、江西一带从事传道。马祖(即道一)本姓马,汉州什邡(今属四川省)人,师事怀让,学禅十年,后到建阻(今属福建省)佛迹岭、临川(今属江西省)、南康(今属江西省)龚公山等处传扬禅法,因长期在江西传扬禅学,后人尊称“马祖”,故又称“江西马祖”。

  清流北团里扶风堂《马氏族谱》:马氏三十六世榜郎公(即马徵),原居江西豫章南昌丰城太平里,英年游泮,于唐代戊子登科,官至监察史,后入闽寓居新罗郡(即汀州府),次子发龙,生于唐敬宗宝历乙巳年,娶妻赖氏,住清流北里南山下,夫妇合葬宁化安乐马家围。

  唐德宗年间(780—805年),马征,字克嶷,先在邵武,后在汀州为官,因病死在汀州。马征生子腾蛟、发龙。马征卒于汀,其次子发龙,号在田,在汀守制数年,经父亲的同僚和好友的资助,才将父亲棺柩运回祖地河南郏城(今河南省郏县)安葬。此时,河南天灾,加上藩镇割据,战祸频仍,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马发龙返回汀州,在长汀县北团里南山下(今为清流县赖坊乡南山村)定居。成为闽西客家马氏始祖。发龙娶妻赖氏,生四子:虔龙、旺龙、俊龙、贵龙。虔龙居清流罗村里;旺龙留居南山,后裔迁宁化、连城四堡;俊龙居清流北团里(亦称北里):贵龙迁清流嵩口炽溪(职溪)。马发龙死后葬宁化县安乐乡马家围。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马旺龙裔孙二十一郎,讳益郎,由宁化安乐乡迁连城四堡赖家圩开基为一世祖,裔孙七郎又徙居四堡里折桂乡为始祖,四堡马氏裔孙外迁广东的共有43支。 唐大顺年间(890—891年),马益郎迁汀州府。北宋初马二郎、三郎迁宣河;四郎迁清流。南宋初,有马七郎初居宁化丘源(今清流邱元),因家穷,难以糊口,又辗转到四堡赖家墟一户姓赖的富家当长工。不久,七郎在田寮养了一只母鸡。母鸡在芒草丛里做窝、产蛋。过了一段时间,母鸡从芒草丛中带出一群小鸡觅食。七郎忖思,母鸡做窝之处定是风水宝地。于是在那里搭起了一间草棚作住处。后来,七郎与一名贫女结为夫妇,开荒种地,生儿育女,逐渐发展成为马氏大村。明朝初年,该村名叫万寿村。传至十一世马驯,中了进士,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村名改为折桂乡。后来,又因周围赖氏、萧氏、王氏、黄氏、邓氏、谢氏、张氏先后他迁,全村成了清一色的马氏,故又把村名改为马屋村。明清时期,马屋村印坊栉比,书楼林立,和雾阁村邹氏族人共同建立了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的四堡雕版印刷。连城四堡马氏族辈歌曰:“大化隆洪祚,源从伯益传。勋华启昭穆,洵美扬英贤。茂桂宣芳远,乔松锡寿金。云祁尤孔耀,显允万支延。”马七郎四堡开基后,子孙播迁情况:元末明初,马福通(念七郎)从四堡迁武平县霞光(下坡)开基立业,成为武平马氏始祖,其裔孙迁上杭县白砂,江西兴国万安乡,广东。明洪武年间,马祖清从四堡迁上杭县白砂西洋村,后裔迁播福建上杭古田,新罗龙门,永定仙师,广东英德沙口镇,浙江云和赤石乡。明代右都御史马训(1421—1496年)后裔分布在四川、江西、长汀等地。明永乐五年(1407年),马七郎九世孙十三郎任惠州千总,永乐十年落籍兴宁西厢茅塘堡,后裔留居梅州、兴宁。明末清初马龙泉一脉裔孙因从事印刷和经营书店,迁往广东省惠东白花镇定居。马七郎裔孙播迁范围很大,本省有连城、长汀、上杭、新罗、武平、宁化、永安、邵武、顺昌,迁至外省有:江西龙南、会昌、瑞金、于都、宁都、万载、兴国、万安、宜春、铜鼓、武宁、南昌市郊,广东翁源、惠东、兴宁、英德,湖南宁乡、新化、攸县,四川南充、利川,重庆江津,浙江云和等地。

  约在唐大顺元年(890年),马益郎迁居汀州府,留居宁化安乐,成为宁化安乐马氏的开基始祖。

  宁化新村里马家围马氏远祖京公,原居江西建昌府南门水卷街,为避黄巢乱,其裔孙辗转迁徙江西各地,曾居住相近的丰城太平里。自十二世凯公,偕父、母及二个弟弟一郎、五十郎(伍拾郎),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955—960年)入迁汀州宁化新村里腊坑,至十九世发龙公之孙十二郎,改居新村里相距祖居地腊坑一里远的梨树隔,到廿二世殿臣拓基距梨树隔五里的水源外村(宋时改名为马家围小地名岗头坑)。裔孙衍播闽西、闽南、江西、广东、湖南、四川、台湾等省地,近期多家报刊和网站报道,台湾马英九先祖发龙公,是汀州宁化新村里马家围人氏。

  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省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许州鄢陵(今属河南省)人马殷从军作战,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被封为王,建立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地区,从而使马姓在广大的地区内得到巨大发展,分布于各地。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遍布于福建。至清代,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省,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

  《客家纵横》2008第一期刊载闽西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马先富《马英九祖源考探》文章,云:马英九先祖曾徙居闽西。马姓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流徙,到了北宋,分布更为广泛,其中,第36世祖燧公,唐玄宗天保时(742-756年)为河东节度使,封司徒侍中,加官同平章事,又封北平君王,升光禄大夫。其长子徵公,字克嶷,在贞元时(785-805年)入福建邵武府任府尹,至永贞时(805年)任汀州府尹。其妻管氏,生二子:腾蛟、发龙。徵公卒于汀州府任内,发龙在汀守制。徵公为官清廉,家无积蓄,经同僚和朋友资助,才将灵柩运回桑梓河南郏县,又因老家天灾作乱,发龙又返回福建汀州府长汀县北团里南山下始居,为入闽汀州马氏一世祖,传至41世允衡公号益郎,唐昭宗龙纪己酉(889年)时至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5年)(应为949年),子孙居宁化县新村里(安乐乡)马家围村。至乾宁元年(950年)(应为乾祐三年)分派殷公(发龙五世)为江西永新县令,后在湖南郢州、湘潭当县令,至49世祖成中公,为湖田马氏始祖。湖田马氏家谱记载:二世祖光佑公,顶父职从军,父子战功显赫,明永乐八年与堂兄葛新公于长沙租船载母携夫人赵氏和子彥祯、彥祥沿湖江逆上,从杨溪埠上岸,见湖田万倾沃土,遂长驻于此,繁衍生息近六百年,裔孙由杨溪埠衍播至湘潭、衡山、衡东、醴陵、株洲,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乃至华东五省、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地区和国家。

  福建马氏主要集中闽西客家三明市,具体散居三明市区、永安市、明溪县、沙县、清流县、宁化县、将乐县、大田县、泰宁县、建宁县。宁化县客家马姓主要居住的翠江、安远、泉上、湖村、水茜、安乐、泉上、城南、石壁、方田等乡镇。永定县的凤城、高陂、仙师,上杭县的旧县、临江、临城、白砂、蛟洋、古田、步云、官庄,武平县的桃溪、永平,长汀县的汀州、馆前、南山、策武、童坊、涂坊、宣成,连城县的莲峰、四堡、曲溪、赖源、北团、塘前,以及宁化县的翠江、安远、泉上、湖村、水茜、安乐、泉上、城南、石壁、方田,清流县的县城、赖坊、灵地、嵩口、长校、嵩溪等乡镇。

  【播迁海内外】

  福建马姓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人数众多,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国际交往的扩大,有些已落籍海外。据《广东增城家谱》记载:五十世祖冈珊公,字万五郎,丹铅公之次子。宋高宗时(1127-1162年)人,长子世兴字二郎徙居福建永定县西洋坪,三子世洪(七郎)公居福建长汀四堡里,为粤之东江马氏始祖。七郎公南宋时家徙于南闽汀清流赖家墟马屋万寿坊(今清流县长校镇),及后子孙众多,分居后卜筑于鄞江之曲。中国平陵(溧阳)马氏族谱记载:二十九世马文礼、马文乐(廷鸾孙子)迁居福建长乐。现北京、上海、湖南、山西、重庆、甘肃、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安徽、台湾、香港等地都有马氏后裔,原籍福建宁化有马姓迁潮州与惠州,转徙香港新界碗窑。现深圳、惠州、梅州、河源、韶关、香港、台湾海外等地遍布马氏客家人。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也有马姓后裔,且大部分聚居处成立有马姓宗亲会。美国的马姓宗亲会还建有马姓纪念堂,塑有先祖马援像。

  马姓移居台湾最早者是陕西人马信,他在郑成功麾下任提督亲军骁骑镇,1661年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台湾定居。此后,闽、粤两地的马姓又有不少人到台湾开基,台湾文献记载清代入台的即有:康熙六十年朱一贵起兵反清,遭严酷镇压后,其部下有广东籍人马怀珍等移居台湾淡水港避难,遂在此繁衍。雍正年间,福建漳州海澄县丰海乡马清云,入垦今彰化县秀水乡;乾隆六年,马、廖、陈、杨、蔡、吴、张等7姓人家来台,合建今苗栗县苑里市场;乾隆十二年,马、余等9姓入垦今苗栗通霄,马文焕捐建凤山县学明伦堂;乾隆十六年,马绍文入垦海山堡(今台北新庄);嘉庆四年,马士敏居于风山,捐款襄事;道光八年,马祝观捐修楠梓坑桥;道光十年,马岗智捐修鹿港凤山寺;道光十六年,马勇捐题嘉义城工;光绪三年,马班唩居于左营,题名碑列有其名。据《(四堡龙足)马氏族谱》载:迁往台湾的马氏后裔有玉林、允林、春林、勋吉、勋旺等。上杭马氏迁台有淦忠等。民国三十八年又有大批马姓军教人员迁台现在,马姓在台湾姓氏中居于第七十二位。

  台湾的马姓分布相当普遍,几乎每一个县市都有姓马的人家,现多居住在台湾的台北市、台北县、高雄县、高雄市及台南县等地区。其中尤以嘉义、台南和新竹为多。据台湾省文献会资料记载,台湾马姓的开基始祖大多来自广东,因而跟广东的马姓关系十分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