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通用六篇

  一、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这是一个拨乱反正,强调又红又专的时期,主要解决的是德育正位问题

  这一阶段,在刹住十年教育动乱、恢复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了学校德育,既要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之中,做到又红又专;重申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管理。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复高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化推荐升学制度,学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从泛化的政治束缚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一阶段仍普遍存在着德育方式单纯灌输、德育内容成人化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2年。这是一个建立制度、探索规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摇撼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教育界的直接反映就是抓智育硬、抓德育软。宏观和微观背景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建立制度,制定规范,保证德育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德育序列化实验开展起来。1988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结束了建国四十年学校德育无纲少范、简单服从社会成人运动的局面。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进入了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党中央根据新形势又进一步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学校德育的社会背景和内在要求基本清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强烈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迫切愿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使学校德育在改革开放十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从宏观背景到教育管理直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探索,并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些方方面面的经验正在互相磨合、交互融合,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的学科理论、管理规范和教育内容、方法的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德育内容不系统不科学,随意性的问题,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德育活动缺乏计划性等问题,以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规范”的德育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进而通过研究提出了德育的层次性、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科学性等一系列对策和实践措施。

  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好的行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门。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

  (一)关于对德育的认识与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计,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但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学校内部的管理看,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保证德育的活动时间,明确方方面面的责任等等。这些措施对守住德育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止学校“污染”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学校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老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还不健全,党支部、团队、工会、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德育工作的相互关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常规。大多数学校的所谓德育人人有责,实际上是班主任对方方面面负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如何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地研究。

  (二)关于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内容丰富的同时是方法的多样灵活,民主性、实践性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大量涌现,已经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所以,如何把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讲,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在现代社会别是在经济体制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中小学生有了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强烈刺激的可能。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他们政治上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了解和参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却对学校的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有逆反心理,苛求社会和他人为其提供更多的条件,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生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却盲目自信,认识事物只会横向比较,不会纵向分析,处理事情则自律少,规范差。这些矛盾使相当数量的(20%左右)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莫名其妙的烦躁、波动、消沉、狂热等现象经常发生。“双重效应”背景下“学坏容易,学好难”导致了中小学生的一些普遍性弱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正义感等等,这些缺陷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德育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围绕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认同,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德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1.德育组织形式社会化。前几年,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所以未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互为环境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经验,未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近年来的德育研究与实践告诉人们,要取得中小学德育的最佳效果,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方位综合治理。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一起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不少学校都在尝试这条途径。上海市政府与社会积极配合,通过成立学校德育社区教育委员会,划片治理,包校到区,明确社区教育的职责、任务、目标、分工等问题,并逐级落实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烟台市芝罘区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构建“一主两翼”的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德育为中心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优化了德育的外部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效果。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格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付诸于实践。然而,在总体上,我国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网络尚未形成,党政、工青妇、文化宣传等有关担负精神文明建设主要职责的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2.学校内部德育管理由党支部为核心、团队组织活动为主发展到校长负责、团队配合,以班主任为骨干,课任教师全员参与,班级活动为主。以往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党团组织全面管理。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此种把社会模式直接移进中小学的做法不太符合学校工作特点和中小学生发展规律,效果不太理想。近年来,校长负责制已逐步成为中小学管理的主要制度。学校德育不论是党团为主管理还是校长负责管理,都要依靠班主任和教师落实到班级。因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和主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和空间比学校的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都长,在时空上具有同一性和互溶性,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最了解、最清楚,因而做工作最具有及时性、针对性,也最具有号召力和说服力。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和教学过程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党、团配合的制度更为合理。天津一中以班主任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和烟台市莱阳一中的班级教导会的经验说明,校长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应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中小学德育目标从过去单一的高要求开始走向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建国后,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学校德育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德育目标不视年级高低、年龄大小,从幼儿、小学到中学、大学都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都要求做到政治挂帅,大公无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朴实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实事求是地确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个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基本要求,以造就共产主义接班人为更高要求。同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了小学德育目标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中学德育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近十年来,不少地区和学校根据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思想,制定了学段、学年乃至学期的具体德育目标,形成了目标系列和相应的德育评估标准。

  (三)实施德育内容的发展趋势

  德育内容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内容逐步实现全面、系统、具体。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不同的特点,它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有效的教育内容必须与社会的、区域的乃至学校的具体背景相联系。这很容易造成学校德育宽泛、无序。各个学校通常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具体实际,进行大量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大都对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而言,其全面性、系统性、必要性从量和质上缺乏教育的规定性,必然造成德育的盲目性。克服盲目性、明晰规定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德育课程化,使德育的目标内容、计划和方法成为广大教师自觉操作的规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以课程方式明确规定了德育的训练项目、时间和程序,这种课程与学科课程从规定上和实施上的不同特点在于,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和相对统一的教育要求,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相对的选择性。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也正是这种趋向。

  (四)德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从重视理论灌输、说理教育发展到强调养成和实践。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他律轻自律,重外显轻内化,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限制、防范和改造,忽视引导、熏陶、塑造的倾向,造成了目标结构的片面性和不合理,导致了德育功能的不完整。前几年,学校德育过分突出政治功能,甚至以政治功能代替德育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审美功能,排斥德育促进和完善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德育阵地大大缩小,严重影响了德育效果。德育实践告诉人们,道德素质教育只有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对道德的认识能力水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增强德育实际效果。近年来,人们在科学育人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德育规律,对德育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养成,在养成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注重了使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参加劳动,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思考、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实践、强调养成已成为德育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向。

  (五)德育途径的发展趋势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创设巧妙的情境,让学习在孩子们快乐的参与中变成一种享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斯、长于斯。课堂教学紧紧抓住了与学生生活态度、生活能力的形成有着密切联系的家庭生活故事,让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课堂教学便自然进入了学生的生活,创造了道德体验的最佳契机。

  教学片段:读父母的故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坐在家庭树下聊聊天,拉拉家常(课件演示“家庭树”,背景音乐为《可爱的家》)。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演示课件:点击家庭树上的树叶,弹跳出“父母”二字)

  师: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从出生到现在,你跟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少天?请拿起笔来算一算,好吗?(在老师启发下,生动笔计算)

  生甲:3285天(属鼠的)。

  生乙:3650天(属猪的)。

  师:三千多个日子,我们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就像我们的守护神一样,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他们呢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记录着许多爱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读一读吧(演示课件,出现字幕:读父母的故事。背景音乐为《世上只有妈妈好》)。昨天,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父母的故事,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讲?

  学生诉说故事,有的还拿出照片和玩具等小物品: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故事中,老师知道了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这么多的故事,每一个都那么朴素、感人,说也说不完。这些故事都可以化作一个字,你们说是什么呢?(请若干名学生回答,教师点击家庭树,从树叶上弹跳出一个个“爱”字,学生的脸上激荡着一阵爱的热浪)

  思考:“读父母的故事”这一环节按照带入情境,引导启发,把学生带入了回忆中。加上背景音乐的巧妙渲染,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氛围,富有感染力,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师生共同解读着什么是父母的爱。这样情真意切理寓其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创设好情景,才能引发心灵共振。

  1、准备性——活动情景前要让学生做好认知心理准备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观唤醒。”教师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状态,善于调节儿童的情感,使他们对即将开始的活动充满期待。否则学生很难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昨天,老师请大家准备一个父母的故事,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讲?”学生在课前进行收集信息的准备,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学生诉说故事,有的还拿出照片和玩具等小物品,诉说有内容,诉说有深情,课堂气氛活跃。

  2、真实性——活动情景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学生的体验脱离了实际生活,其学习就达不到课程目标。如果学生诉说的东西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也就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诉说生活中父母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体验的,学生们争着诉说“有一次我发高烧,爸妈赶紧带我到医院看病,医生说需要打吊针,因为我的静脉很细,护士阿姨扎了好多针都没扎进去,疼得我直哭。爸爸见了赶紧把我抱在怀中,轻轻抚摩着我的头。我感觉他的手在微微地发抖……”“有一次,我顶撞妈妈,一句道理也听不进去,妈妈气得打了我一下,我哭着跑到房间里,哭着哭着睡着了。后来听爸爸说,妈妈轻轻走进我的房间,用手摸着我的脸,还哭呢?”这样就使学生能真正从细微处体会到“父母的关爱”,萌发“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少深的情感。

  3、针对性——活动情境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无论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都应指向教学目标,为达成目标而服务。本教学片段始终围绕一个“爱”字,让学生观察父母,从生活入手,后来诉说“关爱”的事例,再加课件的演示和温馨的音乐,一份真爱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当前,品德新课程的活动性已被大家普遍接受,活动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活动情景”为什么而设还缺乏思考和研究,许多课堂活动由此成为无效劳动。只有观察并研究学生的生活,寻找到教育的契机,架设起学生生活与品德教育的桥梁,教育的作用才能实现。

  二、生活化的课堂,体验中引导认知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恬中去观查感受、体验、反思,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真实生恬,使课堂教学体现实效性。

  教学片段:计算父母的爱有几斤

  师:多美的家庭树呀,一片片树叶都浸透着父母对我们的爱。我想把它叫作“亲情树”,喜欢这个名字吗?

  师(课件演示)瞧,“亲情树”上结出了许多“亲情果”,想不想采摘一个尝一尝?

  学生们一个个踊跃上台,点击“亲情果”。每点击一个“亲情果”,“亲情果”就落地,并弹跳出一个问题。

  生甲读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

  生甲:算不出来。

  师:为什么?

  生甲:从没计算过。因为我有时吃得多,有时吃得少,我想吃什么、爱吃什么。爸爸妈妈都会想办法给我做。

  师:谁能计算出来吗?

  生乙:不能,我们长这么大,得吃多少东西才行呀!

  师:对呀,把刚出生时的小不点,抚养成今天的你们,爸爸妈妈想尽办法让你们吃得饱,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得费多少心思啊。生丙读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妈每天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

  生丙: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半小时,每天早上是爸爸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

  生丙:从我家到学校要走半小时,每天早上是爸爸送我,下午是妈妈接我,有时我忘了带书本,爷爷还会给我送来。所以我一时计算不出来,但我想,加起来一定很长很长。师:我发现,这些问题大家都没回答出来,为什么呢?

  生甲:因为父母给予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生乙:父母的爱没法计算。

  生丙:因为平时我们从末想过这些问题。……

  师:是啊,不仅爸妈关心着你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关心着你们,你们多幸福啊!这条长长的路上,每个脚印里,都饱含着浓浓的爱……曾经有人问,父母的爱到底有多少?(演示课件,出现字幕:爱有多少斤?)你们说呢?

  生甲:很重很重。

  生乙:很沉很沉。

  生丙:不能用数字来计算。

  思考:“以我为主,漠视他人”是现在少年的普遍心理缺陷。引导他们关注身边最寻常的事、最普遍的人,并让他们从中体悟出心灵的感动,也许是填补那份缺陷的好办法。课件与问题的独具匠心设计,这些看似容易却无法回答的问题的出现,巧妙地带着学生们进入生活的回忆,用“无意识”导引“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情绪,加深了对父母之爱的体验。举一反三,这样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比出皆是。以课堂为基点辐射生话,这才是品德课的终极目标。

  第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承传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下来的古国文明的重任,承担着扬威兴邦、开拓未来的伟大使命。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这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第二,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民族力量,发扬民族传统;有利于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利于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蚀。使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互相影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图谋,面对日益开放的新环境以及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要求。在中小学切实加强德育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古人云:“成才先立德”。德是一个包容性很大的品质范畴,内容非常丰富。应分层次安排,形成体系,避免内容“头重脚轻”;应虚功实做,重在落实,避免内容“假大空”;应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实践,重在参与,避免评价中的“唯理论”化;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选好切入点,由点到面地推开,建设特色学校。我想德育教育有它的灵魂,有它的特点,有他的规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关注细节,养成良好习惯,为人生奠基。这是德育教育的起始阶段,是行为习惯的培育阶段。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小学生为主要对象。主要内容有以《小学生守则》为主的懂礼仪、守纪律、讲规则、讲卫生,讲礼貌、讲文明教育。如要穿戴整洁,接东西要用双手,校园内不准骑车,见面要问好等,使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每个人将受益终身。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2.培养高尚情感,塑造健全人格,为人生蓄势。这是德育教育的过渡阶段,是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以爱心教育为核心,以初中生为主要对象。内容主要有爱心教育,关心教育,孝心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养成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真诚待人,认真负责,自信自强,独立思考,乐观向上等良好品格。

  3.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人生导航。这是德育教育的升华阶段,是学生理想信念、远大抱负形成的主要阶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高中生为主要对象。内容主要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另外,还要培养现代社会所必须的法制观念、民主精神、合作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自立意识,以及推进社会进步的创新精神、破釜沉舟的冒险精神、愈挫愈勇的进取精神、机动灵活的应变能力、明察秋毫的预见能力等等,形成相对完善的道德品格系统。

  三、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1.重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纪念日,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请革命先辈和行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通过晨会、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组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经典格言、诗词朗颂活动;教唱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曲,定期举行学生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活动。

  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陵墓,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组织开展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等教育活动。

  P键词:中小学体育;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把德育思想在各个学科中向中小学生进行渗透才能够确保中小学生健康的发展。体育课作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促进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养为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贪玩、自私、孤僻等性格容易导致他们沾染不良习气,甚至有的中小学生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根据中小学生的思想、个性、情感等规律,真正地将德育灌输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让中小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树立健康的体育运动意识。本文将根据笔者的实际中小学体育教学经验,探讨德育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希望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二、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将德育教育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教师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按照体育教材的特点科学有序的渗透德育教育。还要充分了解体育教材,寻找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注重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改变传统体育课“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轻松,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比较高,能够较好的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提高中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中长跑训练中小学生的耐力以及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各种体育器械锻炼中小学生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品质;利用篮球、足球等比赛激发中小学生的集体精神。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面向全体中小学生

  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很多体育教师教学脱离实际,与学生的情况不符,使中小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也无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一些体育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只关注体育尖子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体育后进生不闻不问,使中小学生的体育水平出现两极分化。我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积极学习体育新课标,教学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到快乐,并且我会及时观察中小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比如在跳高课上,很多中小学生都认为自己无法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和任务,在内心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放弃跳高训练,因此体育课的跳高训练往往都以失败告终。针对这种情况,我先进行及时的分析,学生跳高失败的原因与身体素质和体能有关,但是与学生的内心思想也有联系。所以我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给学生讲解跳高的具体步骤和防护措施,并给学生做出详细的示范动作。

  (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具体化和灵活化,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选择学生日常生活的典型事例进行榜样教育,使德育教育更加具体化和灵活化。德育教育主要包括意志品质、精神文明、道德观念、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体育教师既要认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还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经常会利用国家女子排球队和国家乒乓球队的战绩去教育中小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体育不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还可以为国争光,从而激发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养成艰苦拼搏、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如今很多中小学生的纪律观念较差,上课散漫,态度不积极,沉迷网络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改变和学习的机会:上体育课时要求学生准时集合;按要求站队;体育活动按规则和要求进行;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知识讲座等,希望能够让他们明白学校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课堂是需要全体学生共同维护的。

  (四)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中,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双方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中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动态会及时有效的表露出学生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评价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德育机会,体育教师必须严格把握评价的方式和力度,积极改善中小学生错误的行为和思想,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对于同一个体育教学项目,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中小学生则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主动配合体育教师完成体育训练,并且积极探索新的体育训练方式。这时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去引导他们,使每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道德素养,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总结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中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教学资源,找到体育与德育的结合点,还需要全体中小学生提高思想意识,积极配合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爱学习、爱生活的好品质,从而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中流低柱。

  参考文献

  [1] 叶秀环.中小学体育与德育的融合让课堂流光溢彩[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2):21-23

  [2] 华美林.探析中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4(31):45-46

  [3]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体育卷)[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12-13

  关键词:中小学 德育 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02

  人类正向全球化时代迈进,全球经济日益开放、资讯技术飞跃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相互影响,在文化教育上相互学习借鉴。中国的德育发展、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外国经验的学习借鉴始终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 中国德育国际化历程

  德育国际化不仅意味着教育在培养规模和能力、设施和手段等“硬件”的改善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和更新。本文从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两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德育国际化的历程。

  1.1 我国德育目标的流变

  德育目标就是指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是教育目标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教育目的对人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划。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德育被高度重视,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社会及大中小学的德育完整目标体系。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德育大纲》及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明确的确立了中小学学生德育的培养目标。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党十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1.2 我国德育内容流变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是按照德育目标的要求用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规范等。由于各国文化传统差异、社会发展异同,各国的德育内容在选择上的侧重点和特色各有不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对中小学德育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对学校的德育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1993年《小学德育纲要》、1995年《中学德育大纲》,以及1998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新的历史条件对我们做出新的要求,我们要从公民的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各国优秀道德建设中借鉴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

  2 德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德育问题

  在新世纪的大潮中,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呈现出不同状况,其道德状况呈现出主体稳定、务实进取的总体态势,同时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

  2.1 我国中小学生对爱国主义认识不够深刻

  经济全球化特有的开放性和渗透性,使得我国的地位受到挑战,削弱了我国传统的国家职能。信息和通讯技术发展方面影响了人们的个性的表达,使人们陷进网络化生存状态。这就使一些人淡忘了国家意识,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爱国主义存在的基本前提受到冲击,进而使爱国主义精神遭到挑战。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主要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具有较强烈的开放意识,易受外来事物影响,对爱国主义认识不深。部分中小学生在升降国旗的庄严时刻能够自觉立正行注目礼唱国歌,但也会有部分中小学生嬉笑打闹,这表明个别学生国家观念淡薄。

  2.2 我国中小学生较西方国家相比参与道德实践机会较少

  当代国际化道德教育,强调道德实践,培养良好品行。由于良好的品德不是单靠课堂教学所能形成的,还必须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确立信念、培养感情、锻炼意志、规范行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切身体验才能形成。

  我国中小学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较为关注,参与意识较强,但参与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参与实践机会较少,不能将德育原则融于生活之中。

  2.3 我国中小学生对国际化生活状况困惑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

  我国中小学生认同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但是对国际化视野下生活状况又充满困惑,大部分中小学生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在浙江省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中,43%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社会道德生活中“假丑恶多于真善美”,37.74%的学生认为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相交错”,只有7.79%的学生感到“真善美多于假丑恶”。可见,当代青少年学生面对现实社会道德生活状况充满困惑和无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2]

  3 我国德育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对中小学德育国际化中出现的问题,德育工作者必须努力研究新情况和新特点,探索有效的德育策略。笔者针对我国德育困境从国家、学校、教师三个角度来提出对策。

  3.1 国家要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应国际化形势

  当前国际化形势下,国家应当掌握学生对国际形势的大方向,将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立足国情,吸收并涵化西方文化中的优良基因,并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秀经验,反对盲目排外和盲目移用,更反对全面西化。[3]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遵循许多普遍的集体行动规则,另一方面要使青少年学生既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4]

  3.2 学校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应国际化需求

  学校要培养自己的特色,以适应国际化环境的校园文化,发扬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国际环境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要借鉴西方国家优良文化,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实践形式。围绕本校的办学特色,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来体验学校德育的要求,加强对国际化德育内容的认识,以一种自主教育的形式,让学校教育与学生进行互补互动。

  3.3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教学生学会做人

  教师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在德育工作中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社会中与教师具有同等的公民地位,这是德育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5]以人为本,并不是要把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看,要教育学生对社会和自己负责,成为国际社会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M].人民出版社.

  [2]王全虎.以人为本:新世纪的德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3]马焕灵.教育管理体制与民族文化变迁[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

  [4]龚宏富.美国德育模式转换与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57.

  关键词:韩国;中小学教育;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18-02

  一、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分类

  韩国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并将道德教育作为塑造国家民族的灵魂。

  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十分重视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全面渗透相结合,基于此,笔者将简要介绍一下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类型,其分类主要内容如下:

  (一)道德学科课堂教学

  韩国中小学每周安排1―2节道德课,特意设计道德教育时间,以各科教学、特别活动及社会实践共同构成学校道德教育。道德课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起着深化和引导的作用,基于此,韩国将道德课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建国以来,国家始终坚持独立设计课程,并不断完善,并使之成为传授系统道德知识的重要渠道。韩国道德观念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特别注重家庭,注重礼义廉耻,在中小学道德课的教学过程当中,韩国注重传统道德知识的传授,尤其是强调儒家伦理的灌输,因为国家坚持认为系统地灌输儒家伦理能够保持忠孝克俭、勤劳朴素、品德高尚、家庭和睦的社会风尚。

  (二)各科课堂教学

  除了特设道德课进行学校道德教育之外,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还会通过整个课程来实施。在中小学课程中占第一位的是道德课和国民伦理课及社会课教材,要求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化;第二位是国语课教材,要求间接反映出道德教育的作用;第三位是理科教材和体育、音乐、美术、实科等教材,都要求道德教育生活化。韩国的社会学科包括地理、历史、民主政治等课程,都肩负有相应的道德教育的责任。例如,韩国的历史教材别强调韩国悠久的历史、美丽的河山、和谐的自然景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并从中体会到祖国受到时韩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经历,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身处神创国度中的荣幸以及为建设和保卫这一国家而骄傲,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①

  (三)课外活动(又称特别活动)

  韩国中小学还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校内组织的团体活动和校外社团组织的活动。

  韩国各种与儿童有关的非正式教育组织约有30个,几乎都由各种社会文化基金会设立,只要自愿报名并缴纳报名费就可以成为其中的会员,另外还有一些为困难儿童提供援助的慈善机构的儿童组织。这些组织包括韩国红十字会、韩国青年团、韩国童子军协会、韩国青年基督教学会、韩国青年基督教妇女协会等[1]。这些组织主要是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达到进行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

  韩国中小学总计约有100种不同类型的校内外活动,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十类:有的是树立精神价值观;有的是生活活动;有的是传统文化;有的是爱国主义活动;有的是自我调控训练;有的是领导能力训练及各种技能训练;有的是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还有的是社会服务以及参加各种社会仪式等。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成长都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

  (四)社会活动与社会服务

  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非常重视与社会活动的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社会服务。自从1945年独立(1911―1945年:日本殖民地时期)以来就掀起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例如,1970年倡导了“新生活运动”(又称“新乡村运动”),目的是提倡社会秩序,发扬传统文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要达到三项目标:一是培养忠、孝、勤勉、合作、信义、爱、宽容等美德的新观念;二是建立新公共道德和新秩序的行动秩序;三是整顿生活环境,绿化都市。并特别设计了一面有绿色革命成就的旗帜,授予达到目标者。这极大地将韩国的各行各业都调动起来,学生积极参与,很有教育意义[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极力推广国语和本土文化运动,把说日本语当成耻辱,不再用汉字(汉字后来再次推行)。这项改革在当时给韩国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是,为了激励韩国民族精神,发展韩国固有文化,仍然积极忍痛推行。这些活动使得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学生心灵造成了重大影响。又如,韩国举办的1986年首尔亚运会和1988年首尔奥运会都很成功地与教育学生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韩国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韩国中小学都组织学生积极参加1986年首尔亚运会和1988年首尔奥运会,为社会服务,从中接受道德教育[3]。

  二、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方法

  韩国中小学在道德教育实践的过程当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一方面是坚持传统道德教育原有的方法,注重道德课堂知识理论,熟知先贤圣人箴言;另一方面是吸收引进国外的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注重道德教学的活动性,例如,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87)倡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价值澄清法、社会活动法等,努力改变道德教学过于单调、收效不高等问题。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军人独裁政府(朴正熙总统政权)还加强对国内国民思想的控制,为了其所谓的“民主”进行民间口碑故事宣传造势,在道德课堂上大做文章,不仅加入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延长了课时,使韩国中小学道德教学日趋困难。由此,许多韩国道德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相应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4]。

  (一)道德学科教学与各科教学的融合

  韩国属于东方文化圈,自建国以来一直注重道德教育,但是,并非模仿西方国家提倡的全面主义,而是实行以设计道德学科为主的韩国式的全面主义,体现了东方民族教育文化传统的特色。一方面重视讲授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和有关的国民知识,不断调整教学大纲;另一方面把道德教育贯穿于中小学的整体工作中,体现于各科教学中,使整个学校都成为熏陶塑造学生的教育机构。

  (二)理论学习与活动训练的融合

  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坚持有系统的道德知识教学,同时注意开展一些相当丰富的活动,例如,以播放电影、幻灯片、录像,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每日举行升降国旗(太极旗)仪式,开周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同时,还把活动引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使得不少的教学在活动中加以完成,让学生在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自然而然地接受相应的教育[5]。

  (三)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这是典型的具有东方国家道德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强调有系统的道德知识讲授,但是,往往拘泥于现成书本知识。目前,韩国在吸收引进国外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把道德难题讨论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活动教学引进课堂,从而在课堂上再现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道德伦理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充分的思考,加深对道德伦理问题的理解。

  (四)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融合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是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非常成功的经验之一,其具体做法:一是国家注重家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倡导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与家庭建立良好的联系,例如,学校成立家长联谊会等;二是扩充广泛的社会教育网、教育监督站以及建立学校和社会机构融为一体的互助合作、共同建设的文明社区;三是在课堂内引入社会现象,并经常参观社会发展现场和大型建设现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社区服务[6]。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不仅负有让学生学会如何生存下来的责任,而且还负有让学生足以学会如何关心他人、关心团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责任。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并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塑造具有正确的道德形象的基本原则,琢磨如何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整个过程,最终目标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通过道德教育,人类不断地开发非智力性因素,而道德教育在其中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可替代。

  通过对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色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发现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些优秀成果,这对于加强中国学校中的德育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也应该使德育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与时代紧密结合,适应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全球化的发展,适应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这不仅对于实施中国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于发扬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道德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事业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洪雄善.韩国新初等教育课程[M].韩国教育研究社,1998.

  [2]孙启林.战后韩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3]韩国教育100年史:第2卷[M].韩国首尔:韩国教育开发院,2000.

  [4]彭雨,管宁.韩国、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特色与启示[J].洛阳大学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