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女》:男性对女性的憎恶与认知,你厌女吗?我厌女。
大家好,我是最终幻想少女。大家可以叫我最幻女,终幻女,幻女,或者老变态,都可以。本人非常社恐,正在变态发育,专业:中文,特长:读书。关注我,一起发育。之后会在栏目中对相关图书进行解析分享。
今天要分享的书籍是《厌女》。
《厌女》图书封皮
开始之前我有几点想跟大家说明。
首先我讲解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个是作者自己的观点,第二个是我的理解。所以如果说你有不赞同的话,可能是不认同作者的观点,也可能是不认同我的理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我们进行了理性的讨论。同时,你可以阅读原著,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鸠摹搜书,在网上很容易各类图书的电子版本,大家可以看完原著进一步讨论。
《厌女》共有16章,我不可能把每一章的所有内容都给大家讲解,有的章节涉及对近代日本社会的探讨,以及对日本皇室的解剖,这部分的内容我不进行讲解,我会将全书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打乱,所以说如果说你对全书所有的内容非常感兴趣的话,推荐还是去看书。
接着我想跟大家讲一下《厌女》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这是一本非常难平静读完的书,书中谈到了男性对女性的厌恶、认知,女性的自我厌恶以及女性受到的种种的歧视,如果你是女性,很难不联想到自身经历及各色社会新闻,产生共鸣,进而产生愤怒、悲伤等各色的情绪,甚至世界观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颠覆。
如果是男性的话,我非常好奇男性对这本书种种看法的反馈,我真的好奇,没有恶意的那种,因为女性主义肯定有自己视野的局限,所以我非常想听男性的看法。但是我不建议男性读《厌女》这本书,真的,这是一个杨笠说男性普通且自信都会被喷到死的时代,而这本书对于男性的表述,可以说是杨笠的100倍、1000倍都不止啊,但是他对于男性的说法并不是谩骂,而是一种揭示,所以有极大的可能,男性读完之后会想骂人啊,甚至想给作者一拳。所以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都请自己抉择一下,究竟要不要继续,因为我不对后果负责,也请不要冲我。阅读这本书并非出自偶然,或者想要故意制造男女对立,个中原因我会在结尾为大家揭示。
上野千鹤子
首先了解一下《厌女》的作者,上野千鹤子,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当代著名社会学学者,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及运动的领袖人物。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厌女》以及2021年新出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她在2019年有一段非常著名的在东京大学开学典礼上发表的演讲,我本以为她非常严肃,但没想到是一位极其温柔,但言语间充满力量的女性。这本书豆瓣评分9.0,豆瓣对它的介绍是“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下面我们就来进入《厌女》的世界。
中日双语【完整版】東京大学入学式-上野千鹤子致辞-努力就会有回报吗?你们将面对的是一个不公、无解的世界_哔哩哔哩_bilibili
厌女,什么是厌女,字面意思,厌恶女性。不是所有人都厌女,再说一遍,不是所有人都厌女,表现在厌女的男人的角度,就是对女性的蔑视和憎恶,表现在女人角度就是女人的自我厌恶。
那么厌女症男性对女性的蔑视和憎恶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将女人视为泄欲的工具,他们并不将女人看作一个个体,或者是“人”。而是将女人视为一种女性符号,无论哪个女人,他只要具有迷你裙等女性符号,他们就可以产生反应。那他们产生的反应并不是女人,而是女性符号。同时因为每一个女人身上都具有女性符号,所以说厌女症的男性可以把所有的女人都融入在女人的范畴之中。
电影《白鹿原》中张雨绮饰演的田小娥电视剧《白鹿原》中孙铱饰演的白灵
在他们的心中有一种自我的女性形象的构建,他们并不了解真实的女性,但是可以编织男人心目中女人的幻想,用于寄托梦想与随意的解释。举例来说,《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与白灵是作者对于荡妇与圣女的构建,一个代表欲望,一个代表纯洁,但现实的女性除了性魅力的差别还有其他诸多侧面,远比两个角色丰满,但对于《白鹿原》而言,无论现实女性如何都不重要,因为这两个角色只是作者心中的女性形象构建。再举例来说,《唐探三》结尾,文咏珊饰演的小林杏奈母亲为了一块蛋糕宁愿出卖身体,换言之,母爱>女性尊严,现实中女性真得如此吗?当然不是,但导演对女性的解释就是如此。
对于厌女症的男人而言女人是一种符号,同时也是软肋。他们讨厌女人,但每一次想要证明自己是男人,当他想满足自己的性欲时,都不得不依赖这个在他看来恶心污秽而又不可理喻的动物来满足欲望,他又不能不在意女人,所以说女人变成了他们的软肋。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厌女症的三个理论基础,第一个是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第二个是同性恋憎恶,第三个是厌女症,那这三个概念是什么关系?
我们首先来理解第一个概念即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这个词指代“不以同性为欲望对象的男性之间的纽带”可以理解为“直男的友谊”。首先男人的价值是由男人来决定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男人的价值,需要男人中的强者需要在男人世界的霸权斗争中胜利,只有被男人集团承认的男人才是男人,而被仅仅被女性承认的男性是不被男人集团接受的。举个例子,许多偶像深受女人追捧,但大多数男性对偶像的态度都是“不屑一顾”,因为这些偶像并没有通过实力获得男人的认可。
对于男人来说女人是加入男人集团的资格条件,或者是成为成员之后的事后奖励。举例来说,一个男人如果有女朋友,指的是将一个女人据为己有的拥有状态,那么他便满足男人成为男人的最低条件。如果说一个人他拥有学历,地位,金钱,在男性集团获得地位,那么他便可以获得女性资源。而女人的价值由什么决定,女人的价值并不由女人来决定,而是由男人来决定,就是说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说女性价值,一定会有男人的评价介入。
在关系中,男性处于性的主体地位,而女性处于性的客体地位。男性为了证明自己的地位,便需要划出“他者”,这个他者就是同性恋及女人。男人通过同性恋憎恶与厌恶女性将自己与后两者区分开来,以确保自己性主体地位及获得同性认可。
男人为什么要进行同性恋憎恶?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先需要理解同性恋及异性恋的形成机制。这一理论的基础可以用弗洛伊德来解释。一般来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母亲以及父亲的两个角色在身边,一个是同性,一个是异性,异性恋会对同性的那一方产生成为的欲望,而对异性的那一方产生了拥有的欲望,举个例子来说我是女性,那在我成长的过程中,那么我会有成为母亲的欲望,会有拥有父亲的欲望,如果我是一个男孩,那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就有成为父亲的欲望以及拥有母亲的欲望,这是异性恋的成长途径。而同性恋就是会对同性有成为的欲望,同时对同性有拥有的欲望,举例来说,男同性恋就是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想要成为父亲,我又想要拥有父亲。
但是性取向并不像理论一样分明,成为的欲望与拥有的欲望之间存在交叉,也就是说,人可能同时具有同性恋倾向及异性恋倾向,只是比例不同。也就是说直男也可能有潜在的“同性恋欲望”。对于这一点,我作为异性恋女性可以承认,我喜欢看漂亮姐姐,甚至也曾对我的闺蜜有一丝丝超越边界的好感。由于男性深知自己深处对同性的欲望,而在他们的认知中,同性恋意味着喜欢男人,也就是女性化,也就是性地位的失落。所以男性会进行同性恋憎恶,来区别自己与同性恋,显示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厌恶女性也是同理,通过对女性的厌恶,完成自己与女性的分割,形成对女性的掌控,保证自己的主体地位。例如说当轮奸事件发生时,这些男性绝不仅仅是为了性欲,而是每一个男性需要通过强奸女性来获得男性集团的认可。如果有一个男性拒绝参与轮奸,他将会被男性集团抛弃,并视之为“胆怯”、“不是男人”。对这些男性而言被男人集团承认的尊严相比较强奸一个女人的道德感显然更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他者”这个概念下,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提出,他者就是一个与主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参照。通过选择和确立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确定和认识自我。简单来说,就是你如何确认自己是正义,因为有邪恶,如何确定自己是男人,因为有女人作为对照。
对于人类而言,性别、人种、阶级都可以作为“他者”的标准。那么男人将女人视为他者,厌女症非常严重的男人,他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母亲。因为厌女症厌恶女人,但是自己的母亲就是女人,自己又经母亲生育、抚养长大?如果厌恶女人,那么面对母亲,厌女症的男人就会产生一种身份性精神危机。那么如何解决精神危机,他们的方法就是对女性进行分割。
女性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圣女和荡妇,圣女包括妻子、母亲,这类女人的功能是生殖以及养育孩子,面对这类女人厌女症们将不考虑性需求,性只是繁殖的媒介。所以为什么夫妻结婚,如果妻子不能生育,男方几乎一定会要求离婚,无论婚前感情多好?因为对男人而言,妻子就是用于生育的,如果不能生育,那便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第二类就是荡妇,荡妇用途就是快乐,所以说面对妓女他们会否认妓女的生殖功能。
厌女症们通过性的双重标准完成对女性的分割,正是因为这种对女性的分割,使男女形成了不同的性道德,什么意思?对社会来说男人出轨是可以原谅的,很多男人出轨他会说,我只是犯了一个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而社会对此态度也是,可以理解?为什么,因为男性已经对女性进行了分割,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就是有两类,一类是妻子带小孩当保姆,一类是荡妇用于满足性的欲望,甚至有的男人还需要红颜知己,满足恋爱与交流人生的需求。那他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就需要有不同的女性。所以说男人出轨在社会上是可以被人们理解的。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截图
但是对女性,但是如果女性出轨,那你就不可理解了,因为他们已经对女性进行了分割,你要么是圣女要么呢是荡妇,你如果安心的在家做妻子或者是母亲,那你就是圣女,如果你想出轨,那你马上就会堕落到对立面,被荡妇羞辱。而一夫一妻制表面上是一夫一妻制,但男人的道德在制度之中,而女性道德在制度之外,男女面对着不同的性道德。
面对不同的性道德,男性需要面对性双重标准的代价,那就是对性和爱的分离。对于很多男性而言,如果说他对待一个人是非常认真的啊,他可能就会将人当做这个人当做圣女而不想与其发生性关系;同时如果他将一个人看做性对象,他便很难对这个人认真。这听起来很割裂,但是真实存在的事情。进一步推导,如果一个男生跟你谈恋爱急于发生关系,他把你当做什么就非常的明显了。
那么在这个话题里,我们需要先区分三个名词,这三个名词是性欲、性行为及性关系。
首先,性欲是什么?性欲是在个体内部完结的,存在于大脑之中的现象,它并不存在于“两腿之间”,而存在于两耳之间,也就是大脑中,因为性欲它完全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所以说我们完全可以放纵自己的欲望,你谁也伤害不了谁。
那如何激起性欲,有的人可能需要实在的身体,有的人可能依靠虚拟符号图像。现在可以回想一下你的XP是什么?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性欲是被文化和历史条件规定的,例如在清朝裹小脚的时候,女人的脚会让男人感觉到欲望。现代依然有男人爱女人的脚,但现代并没有将女人的脚看作欲望的载体。这是一种文化或者历史在时代中留下的印记。再举个例子,我在初高中会对学霸产生欲望,在学生时代,学霸就是金字塔的塔尖,就是最厉害的人,代表智力与努力的双巅峰。我可能算比较极端的例子,那时候,即使学霸除了成绩之外其他的条件都很差,我也会对他产生欲望。这典型是中国教育文化的产物。
性行为是什么?性行为需要将你的欲望付诸实践,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需要他的性行为,这种性行为就构成了性关系,而另外一个是不需要他者的行为,也就是自慰。自慰是不需要自己身体同意的性行为,因为我们因为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最后的领土,是我们可以随意支配以及处置的私有财产,有些人尤其是弱者,他会倾向于攻击自己的身体,因为自己的身体不能反抗是比自己的弱者,是弱者仅有的最后一点点的领地。不需要自己身体同意的性行为就是自卫,我们与自己身体的色情关系将伴随终生。
所以有性欲不代表有性行为,有性行为不代表发生了性关系,这三者是不同的概念。
那么恋童癖是什么?恋童癖以玩弄孩子和强行压制别人产生性欲,恋童癖的性欲对象就是孩子。儿童性侵犯者就是将性欲付诸行动产生性关系的人。在数量上儿童性侵者是少数,但恋童癖并不是一个少数特殊人群,因为可能很多人对儿童有性欲,但只有少部分人会实施行动。
恋童癖是如何形成的?他们为什么会对孩子产生欲望?上文我们已经说过,对于男人而言,女性是成功的奖励,从这一角度上来看女性跟房子、车子、金钱等资源是一致的;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女性是男人形成自我认同的重要载体。对于他们而言,女人另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护他的自尊心,如果要男女关系的平衡,女人要让男人居上位,要给男人面子,男人的自尊是最危险易碎的东西。
李国华一角来自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但是存在部分男性无法从女人身上得到尊重,因为他缺少相匹配的魅力及资源。那怎么办,那就将孩子作为支配者,将孩子的身体作为满足自己性欲的道具,通过长久的控制孩子,摧毁对方的自尊心,信赖感和自我管理意识来满足自身的欲望。并且这类男性总会想办法去消除这种罪恶感,他可能会说,我爱你,所以才这么做,《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李国华就是这类典型的角色。第二种消除自己罪恶感的方式就是说:“叫这么大声,你也很爽对不对”?这里面的逻辑是我已经让你的身体开心了,那我就更没错了。但事实上,人的身体跟精神并不对等,身体可能确实存在感受,但人因为被强迫而承受巨大的痛苦,而这类人试图用身体的“爽”抵消掉被强奸者精神的痛苦。但事实上,抵消掉的只是强奸者的罪恶感。
首先在以爱为名的男女关系中存在着性别上的不对称,女人寻求的是关系,而男人寻求的是占有。举个例子,部分男性有处女情结,并且会发表类似言论:“女朋友是不是处女不重要,但老婆得是处女”。思考一下,处女等于未发生过性关系的女性,对于以性和生殖为目标的男性而言,处女就相当于全新的商品,而非处就是二手商品,那么男性为什么会有处女情结,因为本质上他并没有将与对方的关系当做平等关系,而是当做一种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
男性征服女性的第一类武器是暴力、权利与财力,这三者的效果呈现递增状态。
狮群
暴力,以动物世界举例,雄性可以通过暴力保护雌性不受外力侵犯,赶走其他雄性,并威胁自己的雌性,但是暴力不是永恒的,会随着身体能力的降低而逐渐被丧失。所以说人类社会更看重权力和财力,而财力更胜一筹。因为财力是可以买到暴力和权力的。所以说有一句话:“女人屈从于男人的暴力,服从于男人的地位,而跟着男人的钱来。”那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男人会家暴?如果一个男人想要得到女性的认可,但是他既没有权力又没有财力,怎么办,那暴力就是唯一的手段。除了本身有极大暴力倾向的男性,大多数家暴的男性都是社会上的无能者,他畏惧无能的自己得不到老婆的尊重,于是通过暴力手段让老婆认可他,所以我们常听到这种案例,有的男性得意时没有问题,人生如果出现重大失败,会突然开始酗酒打老婆。
女性发情的对象大多数时候并不是男人本身,而是男人在男人集团中的位置。如果说女人喜欢的并不是男性本人,而是男性的钱包、权力,对此男性可能会感到伤心,并因此觉得女性很物质,只是喜欢我的钱,并不喜欢我这个人。那对于这个问题,渡边淳一便利用其著名的“钝感力”在随笔里写道:“啊,那也不错啊,钱包的厚度也是男人魅力的一种吧。” 那么男性如何让女性发自内心地喜欢?
暴力、权力和财力只是男人征服女人的第一种武器,这些武器只会让女人服从。而第二种武器才是更高级的支配方式,那就是通过快乐的支配,所谓快乐的支配,指的是能够给女性带来快乐的能力,发自内心的快乐才能降低支配成本,从而使支配安固稳定,这种能力凌驾于所有社会性资源之上。对于第二种武器,UP个人理解包括男性的身体魅力包括外貌、身材,也就是可以做到赏心悦目,偶像就可以做到让粉丝心甘情愿地给他打钱;第二种是男性的情商,也就是特别会跟女性相处,例如日本的“牛郎”。
而《厌女》中着重提到的则是“男根”。没错就是“男根”。如果说一个男人因为那家伙好用而让女人离不开他,他会感到非常的快乐。男人非常重视自己的男根的能力,甚至有一种男根崇拜。这里就必须提到女性的两种高潮方式,一种是阴蒂高潮,一种是阴道高潮,女权主义者认为女人的快乐没有区别,阴蒂高潮和阴道高潮同样重要,阴道高潮并非是唯一的目标。弗洛伊德认为不能达到阴道高潮的女人是成长失败的未成熟的女人,也就意味着他认为女人只有被男根插入才有高潮。
在母亲成为母亲之时,所有人都会为女人成为母亲道喜,但是没有人会分担母亲的重担,女人在成为母亲之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母亲通过厌恶女儿的女人味,在女儿的心中根植了自我厌恶的意识,而女儿则通过目睹母亲悲剧的人生,进一步产生对女性的厌恶。
母亲为什么会厌恶女儿?女人分为两种价值,一个是自己获取的价值,第二个是男人给予的价值,我们可以理解为,第一种是自己的成就,第二种就是作为女人被男人喜爱的成就。在以前的社会,女人并不需要前一种价值,不需要自己的成就,女人只需要被男人喜爱,嫁出去,成为一个好的妻子及母亲即可。但随着少子化现象,在日本是少子化现象,在中国就是计划生育。家庭养育1-2个孩子,只有一个女儿或者都是女儿,在这种情况下,对子女的教育是不会有性别差异的,甚至女儿是像儿子一样被期待,被精心养育的,这些女儿们成长为了“长着女人面孔的儿子”。那母亲对女儿的期待以前是你不需要有自己的成就,嫁得出去即可。现在对女儿的期待则变成你最好都有,既要有自己的成就,你还要被男人喜欢。
如果是儿子实现了这些,比如说儿子事业有成,或者家庭美满,而母亲会很高兴,因为母亲跟儿子并不存在竞争关系,他反而可以在儿子继承家业后在家里做皇太后,但当女儿完成了这个母亲的期待,母亲就会产生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因为女儿的成功的并不是自己的,而是自己的女儿;如果说女儿结婚,并且选了一个自己也很着迷的男人做女婿,母亲依旧会嫉妒,因为跟男人结婚了,不是自己,而是女儿,女儿越幸福自己的滋味就越难受。
所以说每当女儿得到幸福的时候,母亲可能会出来干涉,此时面对母亲的憎恶,只要母亲还活着,女儿就不可能逃离母亲的束缚,无论是顺从还是叛逆,母亲一直都在支配着女儿的人生,那女儿对母亲的怨恨表现为自责,因为面对母亲对自己的牺牲和干预,女儿无法喜欢不能爱上母亲的自己。母亲厌恶超越自己的女儿,女儿则厌恶无法喜欢上母亲的自己。
对于这一点,我想到了东野圭吾著名的小说《秘密》,小说讲述了该书主要讲述一位母亲直子与女儿藻奈美因为遭遇车祸互换灵魂,直子的灵魂进入藻奈美的身体活了下来,而藻奈美的灵魂进入母亲直子的身体死亡。直子一开始告诉男主人公杉田平介也就是她的丈夫,两人交换灵魂的事实,并白天代表女儿出去上课,晚上做丈夫的妻子,但两人一直没有同房。后来直子突然告诉男主角自己的灵魂要走了,女儿藻奈美的灵魂即将回来,男主悲痛万分与直子的灵魂告别。之后藻奈美果然回来了,男主便独自一人将女儿抚养长大,直到女儿婚礼当天,藻奈美给男主整理领带不小心暴露了事实,直子从没离开,一直都是直子,只是她不再想要当男主的妻子,而想要带着藻奈美年轻的肉体体会全新的生活。
电影《秘密》剧照
小说的同名电影由广末凉子、小林薰领衔主演,于1999年在日本首映,感兴趣的盆友可以去看。这个故事探讨的更多是伦理,但如果以本书的视角考量,不难发现,母亲直子厌恶自己的身份与生活,即使说谎也要以年轻的肉体活着。
我们上一part谈到,母亲厌恶自己,那么母亲对自己的厌恶来自何处?是从男人处来的。厌女症具有传导性,就像抑郁症具有传导性一样,上一代的集体精神创伤可以以抑郁的形式传导至下一代身上。厌女症本质上是男人对女性的厌恶和蔑视,那表现在家庭中就是丈夫对妻子的厌恶和蔑视,例如丈夫可能对妻子进行家庭暴力,包括身体虐待,经济虐待以及精神虐待,精神虐待非常常见,丈夫可能经常嘲讽妻子是笨蛋,很无趣,太胖之类的,而被嘲讽的妻子可能会因此自轻自贱,丧失信心,失去生活欲望,简单来说就是PUA。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说丈夫经常嘲讽妻子笨蛋无趣,男人为什么要找她呢?难道丈夫在结婚前不知道妻子是笨蛋吗?
《素食者》图书封面
下面这段话相当刻薄,男人跟女人为结婚对象是为了有一个可以随意嘲弄的女人在身边,可以让男人在一生中反反复复的确认自己的优越性,那所以男人是不会轻易的放过她,可以轻蔑的女人,确保这样一个女人在身边,是男人确立自我身份认同的条件。所以如果有一个更有趣、更聪明、收入更高的女性在他身边,他会选择吗?其实我们都知道男人是不会的,就像女博士更难找到对象,男人更倾向于向下兼容。关于这一点,笔者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本书《素食者》,素食者是韩国当代韩国文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韩江的作品,也是亚洲首位国际布克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我给大家截取一下开篇的话:我之所以会跟这样的女人结婚,是因为她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同时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缺点。在她平凡的性格里,根本看不到令人眼前一亮、善于察言观色和成熟稳重的一面。正因为这样,我才觉得舒坦。如此一来,我就没有必要为了博取她的芳心而假装博学多才,也无须为约会迟到而手忙脚乱,更不用自讨没趣地拿自己跟时尚杂志里的男人做比较了。我那二十五岁之后隆起的小腹,和再怎么努力也长不出肌肉的纤瘦四肢,以及总是令我感到自卑的短小阴茎,这些对她来讲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面对嘲讽母亲的父亲,女儿可以有两个选择,首先她会因为母亲的悲惨境遇,以母亲为反面案例,并立志绝对不要活成母亲那样,那更有甚者可能与父亲结盟,一起轻蔑母亲。这时,女儿从“母亲的女儿”变成了“父亲的女儿”,这是父权制对女儿的考验,相当于女儿承认了父亲的有利性和优越性,并默认了父亲对母亲的一切压抑和社会性不公正。我可以用亲身经历来说话,在我上小学以及初中的时候完全不懂事,非常不懂事,我总站在我爸的一边,催促我妈帮我洗衣服或者快去做饭,说实话,那时候,我完全是站在父权制的一方把我妈看作家中“保姆”的形象,当我懂事之后,我才明白自己那时候多么垃圾。甚至感到可怕,因为那时的我真得理所当然非常理所当然地认为妈妈就是该为我做所有事情。
现在的女性常常为了脱离现代父权制的厌女症,而选择既非父亲的女儿也非母亲的女儿,也就是放弃母亲或者是女儿的角色,因为在现在父权制家庭中,父亲、母亲、儿子、女儿,这些表现家庭成员关系的词汇都已被写进了厌女中,母亲也罢,女儿也罢,无非都是父权制给女人的指定席位,那么为了脱离现代父权制,女人只能放弃母亲或者是女儿的角色。举例来说,如果现在一个男人对女人说,我对你的最高赞扬就是你是一个好母亲或者你是一个好女儿,那么这个女性一定会暴跳如雷,因为这相当于否定了她作为一个人的价值而只认证了她在父权制下的身份。
再举一个例子,张雨剑跟吴倩离婚,大伙一致叫好,为什么,大伙在指责张雨剑时都会拿他的一则微博开涮。他写道:“没保护好她是父母失职,她妈到现在都很自责也很难过。”在他的微博里,吴倩甚至不配拥有姓名,只剩下一句“孩子她妈”。仿佛女人生完孩子就没了自己,只剩下“孩子她妈”的身份,我来截取了微博网友的评论。
张雨剑微博截取微博网友淡风无痕05815的评论
八、女人的世界
男人的视野是受限制的,男人的视野仅限于男人的世界以及与男人在一起的女人。男人并不清楚与女人在一起的女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笔者想到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男性猜想,就是认为女人和女人在一起都是勾心斗角,看彼此不顺眼经常内斗。但我事实上,我可以非常诚恳的说,女生和女生在一起最经常做的事,一个是聊明天吃什么,一个是一起骂学校、上级、男人,还有一个是一起聊黄色笑话,女人不止不讨厌女人,还特别喜欢一起欣赏漂亮的小姐姐。
败犬女王
我们之前讲到,女人有两种价值,第一种是靠自己挣来的价值,另外一种是被他人也就是男人赋予的价值,我们可以理解为前一种是自己的能力,而后一种是自己的女性魅力,在社会中后者的价值往往是高于前者的,所以说如果说一个女人很有能力,但是她没有结婚,那就可能会被认为是“败犬”,台湾有一部古早偶像剧叫做败犬女王讲的就是大龄剩女恋爱的故事。那将没有结婚的女人称为大龄剩女,也可以体现出社会对女性的价值认证,那就是只有被男人赋予的价值才能够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结婚是女人被男人选上的登记证。
除了这两种价值,而在女人的世界中,女人还有第三种价值叫做被女人接受的价值。在学生时代,我们能够看到成绩优异、性格勇敢果断活泼以及有领导力的女孩非常受到女性喜欢。三种价值是不同的,能力强的不一定受男人喜欢,受男人喜欢的不一定受女人喜欢,受女人喜欢的不一定能力强。因此女人面临着不同的评价标准。
举例来说,“假小子”在学生时代一般受到女生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其偏中性化的外貌,更有可能是其开朗直率的性格,可能“假小子”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受欢迎的。学生时期的女生学霸也一直受到老师的喜爱,她也可能自我感觉良好。但当“假小子”及“女学霸”进入异性恋制度,就会发现男人更喜欢具有性魅力的女性,无论是温柔、性感、善良、白瘦幼,这些特质都跟女性原本接受的评价体系标准不同。并且有一个现实那就是被女人喜欢的女人一般来说很难得到男人的喜爱。因此这些女性可能会产生分裂乃至冲击的感觉,自己一直以来信仰的价值在婚恋市场上不值一提。
那什么是女性魅力?在男人看来什么是女人?简单来说能够刺激男人欲望的女人就是女人,关于这种说法还有诸多衍生体,例如不可爱的女人就不是女人,丑女不是女人,平胸的女人不是女人,绝经的女人不是女人,balabala,这种句式可以一直无限写入下去,无论代入什么词,都可以归于一个简单的命题,对于男性来说,如果一个女性不能够刺激男人欲望,那就不是女人。
女人什么时候成为女人?小仓千加子在《性的心理学》一书中,对女人的思春期所下的定义堪称名言:“所谓思春期便是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并非自身之物,而是被他人观看成为他人快乐的道具。”当一个女人意识到她已经成为男人的欲望对象,女人就成为女人,而这一点跟年龄无关。所以为什么有些家长对拉丁舞有偏见,因为拉丁舞是一种展现自身性魅力的舞蹈,如果说女孩儿学习拉丁舞可能会相比较,同龄人较早的意识到自己的性魅力,从而产生所谓意义上的早熟,而我们的社会对女孩意识到自己的性魅力,这一点是非常排斥的。
关于这一点笔者想谈一个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我们的整体的教育,尤其是女性教育,是非常分割的。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都教育女孩不要打扮自己,要努力学习,打扮自己就是不努力学习,心思都用在别处的证明。那么在这种教育下成长下来的女孩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女孩,也不会在乎自己的性魅力,但是当她们进入大学或者说毕业之后,面临婚恋问题时,家人们会疯狂的让她们找对象啊,谈恋爱或者是结婚,这个时候她们就面临着与男人的相处,她们可能会面临着从“女孩”到“女性”的身份转换无所适从的状态。这一点,UP也说不清楚,只是我确实会感到自己是在扮演一个女性,而不是真正接受自己女性的身份。
九、女人的厌女症
如果一个女性厌恶自己女性的身份,她该怎么办?办法就是将自己从女性群体中排除出去。
这里有两种例外策略,第一种就是成为特权的精英女性也就是名誉的男人,这些女性拥有社会地位、金钱,男性对她们表面恭维,但在背后也绝不会承认特权精英女士是他们真正的同伙。而女性她成为特权精英女性,并不会让社会对弱者本身的歧视消失,举例来说,我曾经看过一个采访,一个女企业家,一个女资本家,她在雇佣员工时,仍然倾向于雇佣男性员工,因为雇佣女性要考虑到女性的生育以及照顾孩子的问题,女资本家也许自己不用考虑世界对自己的歧视,但是世界对女性的歧视仍然存在,并且当她到达那个地位之后,他也不得不成为父权制社会的一份子。
女性把自己当做女人的例外的第二种方式,就是成为“丑女”。之前我们提到过对于男性而言,女人指的是具有性魅力的女人,而“丑女”不属于女人范畴。女人成为丑女不是说让自己蓬头垢面,而是她想要逃脱被估价的女人身份,她不想要成为男人产生性欲望的对象,从男人的视线中退出,重点不在于她是否确实从男人的视线中退出,而在于她自我感觉从男人的视线中退出。这类女性常常会将自己打扮成中性。
很多时候,女人并不是真的在做女人,而是在扮演一种女人的角色。那么如何看待女人的厌女症,对于男人来说厌女症是对他者的厌恶,而对于女人来说厌女症是对自身的厌恶,怀着厌恶活下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女人不是生来而变成的,而是通过接受女人的范畴变成女人的,女人在成为女人之时就要接受女人这个范畴所背负的东西以及历史性的厌女观念。女性主义者是谁,女性主义者就是对“女人”的这个范畴,对女人的指定位置,以及对社会上的厌女不能适应的人,不存在不是从厌女症出发的女性主义者,做女性主义者就意味着与厌女症的纠葛和抗争。
上面既然谈了这么多关于厌女的问题,那我们就要问一个终极问题,厌女能够被超越吗?
厌女症并不能因为我们懂得那仅仅是在历史中被建构出来的文化产物,便意味着我们能够从中得到解脱,甚至由于我们出生在一个厌女症根植太深的世界,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厌女的世界。
超越厌女的两条途径,对于女人来说就是成为女性主义者,也就是自觉意识到厌女并决意与之斗争的人,很多人如果不知道厌女症还可以安康地活着,但许多女人正是因为知道了何为厌女症,才活得愤怒与痛苦。
下面我们要谈一谈男人如何克服厌女?
《草食系男子的恋爱学》图书封面
这里先提到一个人,森冈正博,大家肯定没有听说过他,但是一定听说过“草食系男子”。森冈正博正是这一名词的创造者,森冈正博现任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间社会学部教授,其作品《草食系男子的恋爱学》一经出版,便成功入选2009年的年度新语流行语大奖,成为备受关注的十大流行语之一。而草食系男子指的是:新时代的温柔男性,表现出来的是腼腆和不自信;他们像食草动物一般友善温和,在感情关系和人际交往上缺乏主动性,内心深处惧怕或不愿与人交往;但是,他们用情专一、无微不至,一旦认定便值得托付终身。大家能不能感受到,“草食系男子”似乎是“厌女症男人”的对立面。插句话,《草食系男子的恋爱学》笔者还没有看过,之后有机会看看可以跟大家讲一讲这本书。
森冈正博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很多女性主义者最大的盲点就是没有看到男人的自我厌恶问题,他说到作为一个男人,明明在恋爱,性爱性等方面伤痕累累,却要装作什么痛感都没有一直就这么欺骗自己,以这种方式让自己去适应社会。
如果说上面对厌女症的阐述,笔者可以说都可以对号入座以及有亲身体会,那么下面的部分,笔者只能理解,不能亲身感受。所以欢迎男性读者,如果有并且能够看本文章到现在的话,欢迎男性观众补充自己的看法。
男性也会自我厌恶,男性的自我厌恶体现为两点,第一点是自我否认,认为自己不够男人,包括性能力差,无业、丑陋、自闭、贫穷等,这都是他们脱离男性集团的痛苦;第二种是身体蔑视,男性诅咒自己的身体,男人认为自己的精神是自己身体的主人,与精神相比,身体处于劣势,但是性欲是身体的欲望,自己又不得不满足欲望,肮脏的欲望只有通过劣等的女人才能够满足,所以说男人诅咒自己的身体,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他者”。笔者理解的是,对于厌女症严重的男性而言,女性始终只与自己的身体连接在一起,女性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身体肮脏的欲望而存在,与自己的精神毫无关系,因此他们厌恶自己的身体,厌恶勾起并能满足身体欲望的女性。
那么男人如何停止自我厌恶与厌女症,只有停止对身体的他者化,也就是并不要将精神等于主体,无论精神还是身体都是人的主体,不要将与身体相关的性、怀孕、生育等视为女人的领域,要正面关注身体的欲望,不要贬低身体媒介的亲密接触,他人并不是支配控制的对象,也并不是威胁恐怖的源泉。不知道男性是否厌恶自己的性欲,顺带厌恶勾起性欲的女性,我有一个观点,对于性之于男人的重要性就像爱之于女人的重要性,一旦接触,就跟毒品一样完全戒不掉,我不知道男性是否为自己的性欲苦恼,我作为女性曾经一度为自己的“爱”烦恼,我不想爱某一个人,但偏偏喜欢上了,无可自拔,每天备受煎熬。
说到这里,《厌女》这本书也大概讲完了,不知道各位有何感受,也许是三观备受打击,也许觉得有点意思但是并不全面,也许是觉得作者在胡扯,也许是想打人和骂人。
最后我想说一下自己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有人可能觉得很矫情,或者想多了,或者太敏感。
大概在某一个瞬间我不想做女人了,我感觉自己不属于女人的世界。我看着身边走过的女性和男性感觉我不属于任何一方。这件事来得非常突然,我行动非常迅速,我剪去头发,穿上中性的衣服,开始以一种局外人的方式看待男性和女性。一开始我非常快乐,我认为自己再也不用承受男性打量的目光了,因为我现在没有任何女性特质,我开始走路也拽拽的,感觉自己是天下第一拽哥,我意识到,很久以来,我只是在假装做一个女性,我穿女孩的衣服、留长发,但我从来没有认可过自己是女人。所以我谈恋爱谈得非常痛苦,因为我在恋爱中必须假装自己是女的,但我内心知道自己不是。听到这里可能有人想问,你是同性恋吗?也不是,我是一个钢铁直女,唯爱男人。
我觉得很反常,我的生理结构是女性,我的性取向是男性,但为什么我却在厌恶我的结构。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也许我试图采取“丑女策略”,通过把女性魅力甩掉的方式,假装自己已经从男人视野中消除,让自己不再成为男性性欲望的对象。在进入大学之后,每当我穿女性化的衣服,都有一种被周围的男性当做猴子一样观看的痛苦,曾经有一个男生在电梯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没有一丝遮掩,带着玩味的笑容去打量我的身体,如果说我穿着稍微漂亮一点的衣服走在路上,总能够感受到缕缕男性的目光,这些目光也许并不带恶意,但还是会让我很痛苦,我厌恶这样的目光,我不想成为被打量的对象。
我曾问过前男友,他会在街上看漂亮的女孩吗,他说会,我问为什么,他说就是会看,为什么不看呢?我想吐,不是因为他会看别的女孩,而是路边走过的女孩对他来说就像动物一样,可以被随意观看,打量,这里面没有尊重,只有男性玩味的目光。我不知道自己在恶心什么,但是想吐。前男友是一个非常正常普通的男性,没有不良嗜好,没有渣男行为,就是普通男性,他直到分手才对我说道:“原来你蛮聪明的”。可笑吗?谈恋爱期间他很喜欢叫我“笨蛋”,甚至有人会觉得“小笨蛋”是一个可爱的称呼,但我极其讨厌这种称呼,后来我才意识到,并不是自己真得是笨蛋,而是他希望自己的女朋友是个笨蛋,他给自己洗脑女朋友是个笨蛋,这样他潜在的自尊心才能靠“比我聪明”得到满足。
这样的细节太多太多,他真得只是个正常男性,但仅仅如此,我也无法再继续与他相处下去,那文化植根于他思想中的厌女已经渗透至他的一言一行,难以磨灭。
我对这个世界依旧如此迷茫,但不能停止探索的脚步。
我是最终幻想少女,是一个老变态,我们下期再见。
B站、微博、抖音、头条、小红书全网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