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上教资科二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教资科二材料分析题分为两类

  一.有明确考点的

  二.无明确考点的

  无明确考点的怎么答题呢?八大观点,很快搞定!

  一、学生观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还应该做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还应该做到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

  “独独发全全”

  二、教师观

  1.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教师要成为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6.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7.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8.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角色 教师行为”

  三、教学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5.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6.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7.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8.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个性创量全”“学习过人”

  四、评价观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评价主体多元化

  3.评价内容综合化

  4.评价标准分层化

  5.评价方式多样化

  6.关注发展过程

  7.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为什么 谁 什么 怎么干 特 点”

  五、教师劳动的特点

  创造性:因材施教;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需要“机智教育”

  示范性: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注意:材料分析中这两点是高频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心理素养: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能力素养: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自我调控

  知识素养:教育科学;学科专业;政治理论;科学文化

  道德素养: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七、教学原则

  1.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2.理论联系实际

  3.直观性

  4.启发性

  5.循序渐进

  6.巩固性

  7.量力性

  8.因材施教

  八、德育原则

  1.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2.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因材施教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知行统一原则

  7.导向原则

  8.疏导原则

  材料分析题甄选:15道经典例题

  说明:

  1.中小学的知识点是完全一样的,作答方式完全一样。

  2.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考点不是完全一样,但是幼儿园的真题可以作为中小学的参考。

  1.材料:(2021上小)【教育观正面材料】

  在讲解《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张老师问哪位同学愿意读课文。明明主动举手,但他将课文里的:“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句话读成了:“天,不,不过,井,井口,那,那么大。”他的结巴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学习委员说:"明明,你怎么又捣乱呢?"

  张老师愣了一下,问故作结巴的明明:“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啊?”明明说:“因为青蛙长时间呆在井底,没有人和它讲话,时间长了,它就连话也说不好了。”

  听了明明的回答,张老师灵机一动,大声问:"大家觉得明明的回答有道理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一点道理”“怎么可能呢?”

  看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那么感兴趣,张老师说:"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体会一下青蛙到底是怎么想的。”

  5分钟后,张老师让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课文,这一次同学们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张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材料中,张老师能够尊重明对课文的独特见解,并且引导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课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材料中,张老师尊重明明对课文的独特见解,耐心询问并予以肯定和鼓励,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材料中,张老师受到明明回答的启发,通过提问充分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班里的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4)素质教育强调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材料中,张老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自发的去探索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素质教育强调教学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材料中,张老师没有直接否定明明的独特见解,而是耐心询问缘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注重教学的过程。

  总之,老师的做法值得学习,我们要发扬。

  2.材料:(2022下小)【教育观反面材料】

  美术课上,李老师带领学生画月季花,她在教室里巡视时发现晓宇把月季花涂成了咖啡色。

  “老师,我的花漂亮吗?”晓宇问道。

  “你见过这种颜色的月季花吗?还漂亮……来,来,你看看别的同学是怎么涂的。你看,人家都涂的是白色、黄色、粉红色、大红色,多漂亮,多好啊!现在知道该怎么涂了吗?”边说着,李老师边随手指了指旁边几位学生。晓宇愣愣地看着老师,难过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晓宇捧着一束用丝绒制作的咖啡色月季花来到教室,同学们叽叽喳喳议论着,“哇,真有咖啡色的月季!”“好漂亮呀!”……

  美术课代表去办公室取作业本时,兴高采烈地跟李老师说:"老师,晓宇还真的带来一束咖啡色的月季花。”李老师打算去教室一探究竟。

  一进教室,李老师就看到几个同学正围在晓宇的座位旁议论着那束"特别"的月季花。李老师缓缓地走过去说道:"这花是假的!"“老师,那假的就不能画吗?”晓宇问道。李老师:“当然不是”。

  “那为什么就不可以画我家里的咖啡色月季花呢?”晓宇追问道。

  此时,李老师生气地说:“你怎么就不开窍呢?看来你还真是没有画画的天赋。”转身离开了教室。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价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李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强调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材料中,李老师不允许晓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而是要求学生按照她的要求来画画,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消学生积极性。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材料中,李老师没有尊重晓宇的想法和个性差异,一直在打击晓宇的积极性,不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李老师一直在打击晓宇的咖啡色月季花,让他学习一些传统的色彩。当李老师无法回答晓宇的问题时,就讽刺、挖苦学生。李老师的行为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李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要引以为戒。

  3.材料:(2021上中)【学生观反面材料】

  有一天,李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英语公开课,听课的一位教研员发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无精打采,也不跟着课堂的节奏走。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教研员悄声问坐在最后一排的那几个学生怎么回事,那几个学生不好意思地说明了缘由,原来那几个学生都是班上的英语"差生",上课之前李老师特意让那几个学生坐在最后面,以免影响公开课的效果。下课之后,在与李老师交谈中,教研员说:“既然那几个学生英语学习跟不上,为什么不给那几个学生,另外布置适合他们的学习任务呢?哪怕让他们记住几个单词也比干坐一节课好啊!"李老师一脸茫然,并不认可这个建议,只是勉强点点头。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以学生观的角度分析李老师的行为,并提出另一种对“差生”的正确处理方式。(14分)

  【参考答案】

  李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会有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材料中,李老师否定英语差生,没有看到学生的潜能,未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2)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个性差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材料中,李老师直接把英语差生安排在最后面,没有具体了解英语差生的问题来进行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材料中,李老师将差生安排在最后一排,没有尊重学生,伤害了学生: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性。

  (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学生。材料中,李老师安排差生坐最后,没有做到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总之,该教师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要引以为戒。

  对“差生”的正确处理方式: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4)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4.材料:(2022上中)【学生观正面材料】

  晓华学习成绩差,很多老师认为他学业上无可救药。有一天,张老师发现他的作文本里夹着一页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张老师把晓华叫到办公室,帮助他改正了错别字并加上标点,重新组织成下面的样子:"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成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张老师露出赞许的神情,说:“看,这是一首很好的诗啊!”听到这句话,晓华原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张老师又说:"诗言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你是不甘心与零分为伍的人,你也有你的梦想。""这是诗?我也能写诗?"晓华非常激动,他没想到老师会给他这样的评价。张老师热情的鼓励驱散了他心中的阴影,坚定了他奋发向上的信心。从此以后,晓华努力学习,取得了很大进步。两年后,他顺利考取了高中。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张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前途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是需要老师的引导、教育和帮助的。材料中,张老师没有无视学习差的晓华,而是赞许鼓励晓华,把晓华看作发展的人对其进行帮助和引导。

  (2)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个性差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材料中,张老师针对晓华学习差的情况,通过赞许他的好诗来鼓励他,激发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做到了因材施教。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材料中,张老师没有无视差生晓华,而是尊重晓华,通过晓华的"好诗"发现晓华的闪光点,赞许和鼓励晓华,尊重了晓华的主体地位,调动晓华的能动性。

  总之,张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5.材料:(2021下中)【教师观正面材料】

  董老师和王老师是师徒关系。有一次上课时,王老师发现一个细节:董老师从头到尾都拿着教科书,而且授课过程中还时不时瞄上几眼。经过观察,王老师发现师父瞄的并不是教科书本身的内容,而是她事先就粘贴在书中的小纸片。通常,董老师会在分析这篇课文的单词或句型时看一眼,在讲到有关课文的文化背景时看一眼,又或是在讲评学生作业时看一眼。这些纸片上都记的啥呢?

  课后,得到董老师允许,王老师翻看了师父所使用的教科书中的小纸片,发现这些纸片主要分为三类:绿色纸片是知识拓展类,黄色纸片是考点讲解类,蓝色纸片是错题分析类。王老师向董老师请教:"这样的小纸片密密麻麻,会不会不利于教学知识的系统梳理?"董老师回答道:"不会呀,这是在分析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想出来的方法。其中,知识拓展类纸片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的连贯性、整体性问题;考点讲解类纸片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的理解性、应用性问题:错题分析类纸片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的巩固性、综合性问题。所以,咱们的教学不仅要观察可以怎么做,还需要去琢磨为什么这样做。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董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董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中的相关要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种发展不只是在学业方面,更体现在对学生人格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的关心上。材料中,董老师在分析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出不同“纸片”来帮助学生解决不同问题,提升学生的水平,可以看出董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和促进。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材料中,董老师分析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整理出不同“纸片”,观察和琢磨怎样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并不断反思,体现了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

  (3)教师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应加强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其他教师发生联系,与学生家长沟通、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材料中,董老师和王老师是师徒关系,董老师面对王老师的提问,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王老师,做到了与同事的合作。

  总之,董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值得我们学习。

  (还可答终身学习;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

  6.材料:(2021下幼)【教师观有对有错材料】

  说明:中小学没有考过有对有错的,可以借鉴学习一下。

  在学校晨间锻炼时,李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球、轮胎、跳绳、滑板车等器械,还安放了六条平衡木,三条矮而宽,三条高而窄,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不同的器械进行练习。李老师又提供了很多辅助材料,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搬运一件物品经过小桥(平衡木)回到河对面的新家。

  几分钟后,鹏鹏开始在矮平衡木上慢跑,轩轩看到了,叫道:“看我的!”说完就在矮平衡木上做跳跃动作,没站稳,差点摔下来,他们的行为引来了周围小朋友的喝彩,李老师见状大声说:"小心点儿,快下来!"他们只好下来了。鹏鹏和轩轩把一条高平衡木架到矮平衡木上,摇摇晃晃地在架起的平衡木上走来走去,李老师看见后,跑过去把他们从平衡木上抱下来,并担心地说:“这样很容易摔跤的。”

  晶晶站在最右边的平衡木上。把小枕头顶在头上,小心翼翼地走过平衡木,喊着:“老师,看我。”李老师赶忙跑过去陪着她一起走,操场边有五个孩子,不停地东张西望,每次快要轮到时,马上又排到队伍的最后面,但老师一直都没有发现。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李老师的做法,有对有错,我们要以辩证看待。正确的我们要学习:错误的,我们要引以为戒。

  (1)幼儿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材料中,李老师在孩子们展间锻炼时,为孩子们准备了球、跳绳、平衡木等多种器械,丰富了课程,体现了幼儿教师是建设者和开发者的角色,值得我们学习。

  (2)李老师的做法没有做到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可能会产生问题,需要老师及时参与和引导。材料中,李老师在组织展间锻炼活动时,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不同的器械练习,没有树立相关的规则和引导,容易出现混乱;看到幼儿进行危险性的活动时,只是要求他们停止,未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两位小朋友继续做其他的危险动作,违背了幼儿教师是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要求,我们要引以为戒。

  (3)李老师的做法没有做到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教师要倾听和观察,向幼儿传达出教师对他们的关注、重视、尊重和欣赏。材料中,李老师没有好好的去倾听幼儿的想法,也没有关注到操场上有些孩子没有参与到活动中,说明李老师并未充分做到倾听者、观察者的角色要求,我们要引以为戒。

  (4)幼儿教师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培养者和研究者,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与协调地发展。材料中,李老师展间为孩子们提供多种器械,使孩子们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以及学习,体现了幼儿教师是培养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值得我们去学习。总之,教师应严格遵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观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7.材料:(2014下中)【职业理念材料】

  高二下学期,班上陆续有学生年满18周岁。有些“小寿星”想隆重庆祝自己的“成人礼”,邀请我参加生日聚会。面对学生的邀请,我思考了很久:“学生邀请我,说明他们把我当朋友,是对我的信任。去参加,他们肯定很高兴,可是,这样会不会引发学生的攀比、浪费?拒绝学生,会不会让他们伤心?"反复思考之后,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换一种方式庆祝生日。我发动班干部,组织了“18岁,我们成人啦”主题班会课。在班会上,全体学生给“小寿星”们进行了简朴的庆祝,而后我引导学生们构想十年之后自己的生活。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要做科学家,有的说要做企业家,有的说要和家人一起过幸福的生活。我跟学生们分享了自己读大学、工作以来的经历,启发学生认识到要实现梦想,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次活动之后,学生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了。"小寿星"们把原本计划请客的钱凑起来,买了一台饮水机放在教室里,给大家带来了方便。本来有些同事觉得我组织这个主题班会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看到效果后,也纷纷效仿开展了类似的活动。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该老师的做法符合素质教育倡导的教师职业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材料中,学生邀请老师去参加生日聚会,班主任利用这次机会,引导学生转换庆生方式,展开主题班会,通过对理想的展望,引导全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启发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该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像大人那样成熟,在他们身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需要老师引导、帮助、教育。教师要帮助学生纠偏正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材料中,老师面对学生的生日会邀请,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等特点,防止出现攀比浪费的现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念,召开了“18岁,我们成人了”主题班会,进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体现了老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3)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也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材料中,老师利用开主题班会的形式,通过对理想的展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使学生认识到为了理想应该付出的努力,使学生获得成长。

  综上,教师应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8.材料:(2022下小)【道德正面材料】

  我班上有两个个头相近、名字读音相似的女生。一个叫梁钰,爱好跳舞,但学习基础不大好;一个叫杨瑜,擅长书法,除数学外,其他功课都很优秀。

  梁钰一直把自己成绩不好归结为记忆力差,但经我的观察与分析,一是她学习方法不对,二是不能持之以恒。对此,我给她提出了建议。一开始,梁钰还按我的建议去学习,非常有劲头,但坚持不到半学期就松懈了,总说自己跳舞忙,学习刚有一点儿起色,又退步了。

  对杨瑜,我也和她一起分析了数学学习问题,提出了建议。自此,她主动找老师和数学成绩好的同学请教,数学学习进步很大。这让杨瑜非常开心,对学好数学也有了信心。期中考试后,我在班会上进行小结。我准备这样表扬杨瑜:“杨瑜,老师发现你是一个能够自我反思,积极进取的孩子,我为你的进步而高兴!但你也要知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但由于我的口误,把杨瑜说成了梁钰,说完后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我才意识到自己粗心大意了,想改口又怕伤了梁钰的自尊心,我干脆将错就错,又补充了一句:“梁钰,学习贵在坚持,你能坚持努力吗?”梁钰羞涩又略带惊喜的说:“嗯嗯嗯,好好好!”

  接着,我又对杨瑜的表现进行表扬。

  这次班会后,梁钰在学习上有了变化,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价"我"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我”的行为是正确的,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

  (1)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我"深入了解学生,分析梁钰和杨瑜成绩不好的原因并给出合理建议,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帮助改进,体现了"我"对工作、学生高度负责、勤恳敬业的精神。

  (2)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我"在说错梁钰名字后,怕伤了梁钰的自尊心而将错就错,尊重了学生人格,在梁钰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指导和帮助,体现了"我"对学生的关爱。

  (3)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我"与梁钰、杨瑜一起分析她们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针对她们两个不同的情况给出了不同的建议,这体现了"我"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总之,该教师的行为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9.材料:(2014下中)【道德反面材料】

  在初二时,我因沉溺于看文学书而疏忽了其他学科,为了对得起父母,我勉强自己收了心,跟每一位老师合作,凡书必背,凡课都听,连数学习题,我都一道一道死背下来。

  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 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

  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

  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凉凉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摘编自三毛《蓦然回首》)问题:

  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材料中数学老师的做法。(14分)

  【参考答案】

  数学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我们要引以为戒。(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关爱学生。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数学老师当众给学生画鸭蛋并言语中进行讽刺,是变相的体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侮辱了学生的人格。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教书育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数学老师以成绩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对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偏见,在学生成绩进步之后,就进行不合理的测试,进而否定学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爱岗敬业。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道,这是一种对待工作不负责的做法,没有认真备课。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应该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要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0.材料:(2022上中)【道德有对有错材料】

  为了深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初三(6)班班主任熊老师趁同学们在操场上体育课时,去教室里仔细检查了每位同学的课桌和书包,果然"收获"颇丰,有好几个同学携带了游戏机、漫画书、娱乐杂志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熊老师没收了这些物品,并对这些学生说:"为了防止你们学习分心,老师暂时替你们保管,期末考试之后再还给你们。"此外,熊老师在男同学李伟的书包里,发现了一封信。出于对李伟的关心,熊老师拆阅了这封信。令熊老师震惊的是,这竟然是李伟写给班里女生王森的情书。熊老师看后十分生气,也很庆幸自己及时了解到这个情况。为了让其他同学引以为戒,杜绝早恋现象发生,他在班会上读了这封信,并且严厉批评了李伟。周末,熊老师还特意去了李伟家进行家访,和李伟的家长说明了情况,并强调了早恋对孩子学业的不良影响,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对李伟进行教育。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熊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熊老师的行为需要辩证看待,有对有错。他做到了爱岗敬业,违背了爱国守法、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1)熊老师做到了爱岗敬业。教师应勤恳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贵。材料中,熊老师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积极进行家访,虽然方式不对,但都可以看出熊老师对工作、对学生的负责。

  (2)熊老师违背了爱国守法。教师应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材料中,熊老师私自搜查学生的书包,私拆信件,当众读学生的情书,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老师没有做到依法执教。

  (3)熊老师违背了关爱学生。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兹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材料中,熊老师私自搜查学生的课桌书包,私拆学生信件并当众读学生情书对学生进行批评,没有尊重学生人格,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严重伤害了学生。

  (4)熊老师违背了教书育人。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材料中,熊老师采用私自搜查学生书包的方式,没收学生物品,当众读学生情书并批评学生,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没有做到素质教育,没有对学生进行耐心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要求。

  (5)熊老师违背了为人师表。教师应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举止文明:尊重家长。材料中,熊老师私自搜查学生课桌书包,私拆信件,属于违法行为,是不文明的,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示范,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家访中要求家长配合老师,没有做到尊重家长。

  总之,熊老师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是他的具体方式是错误的,我们要引以为戒。

  11.材料:(2022下中)

  儒家伦理的原生形态是家庭伦理,是针对家庭的人伦关系而提出的,其核心观念后来被投射到对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的理解。

  众所周知,这种伦理实践的原始面貌,呈现在《论语》的记述之中,其基本范畴是仁。而关于仁的伦理意义,最直白的说法,是"仁者,爱人"。但作为爱的对象,"人"的含义略嫌笼统。不过,它的问题不是赵纪彬说的,只是指向上层社会的“人”,而不包括社会下层的"民",从而这种感情是有阶级性的。儒家提倡"爱有差等",最根本的爱是对己亲而言。它是血缘的,而不是阶级的。故爱人,首先就是亲亲。

  亲子之间的亲或爱,是人类的天性,它是自然的,不需要更高的理由,儒家从它提升出一种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叫作孝。在具体的孝亲行为中,爱是无条件的。类此,不仅亲子之间,长兄(姐)与小弟(妹)之间,关系也依此而来。因此,在家庭中,悌也可以与孝相提并论。然而家庭是变化的,从只有父母与子女的小家庭,发展为包括祖父母及其子孙在内的大家庭,进而形成大家族和更大的氏族共同体。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

  我们社会中的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因此,虽然乡土社会或氏族共同体包含家庭,但它毕竟超出了家庭,从伦理关系而言,需要有所不同的原则提出。

  也就是说,必须从家庭伦理转向社会伦理,亦即从面对亲人转向面对熟人的问题上来。熟人不需定义,但类型是多样的。亲戚、邻里、同事、朋友、师生,都是熟人。亲戚是血缘关系的延伸,一旦关系疏远,亲人就向熟人转化。邻里是地缘关系,没准是血缘关系转变而来的。同事是工作关系,朋友、师生则有精神关系的味道。儒家重家庭,但关怀没有局限于家庭。因此,除孝悌之外,《论语》还有其他伦理观念的提出,如忠与信。忠是忠于职守,尽自己的能力为服务对象工作,无论对国君或国家,甚至某种团体,均要求如此。信则是可信赖的品行,要求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它从朋友关系开始,意味着在平等的社会地位间的伦理要求。家庭关系基于血缘,是不可选择的,而君臣,特别是朋友,是选择的,是社会关系。因此,忠信的要求超越家庭,是社会伦理。

  为什么亲亲或无条件之爱不能成为处理所有人际关系的伦理原则?原因在于,这种伦理价值奠基在一种自然感情的基础上,而这种感情的作用是有局限的,这种限制包括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自然方面,血缘关系的深浅会导致感情的亲疏之别,所以有“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的说法。社会方面,则每个个体能力或拥有资源的不充分,也没法支持其全面施爱的行动。儒家强调“爱有差等”,是从亲情开始培养并落实爱的伦理。它就是仁,即种子的内核。但同时,又努力推广这种爱的范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亲亲、仁民到爱物。让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摘编自陈少明《亲人、熟人与生人》)

  问题:

  (1)文章分别介绍了儒家的哪些家庭、社会伦理?请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有哪些联系和区别?请简要分析。(10分)【参考答案】

  (1)文章介绍的儒家家庭伦理是“孝悌”,即亲子之间的“孝”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悌”:社会伦理是“忠信”。

  (2)联系:家庭伦理是伦理的基础,是针对家庭的人伦关系而提出的,其核心观念后来被投射到对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的理解,也就是社会伦理。

  区别:①家庭伦理面向的对象是亲人,家庭关系基于血缘,是不可选择的;而社会伦理则是面向熟人的准则,亲戚、邻里、同事、朋友、师生,都是熟人是可选择的。

  ②家庭伦理价值奠基在一种自然感情的基础上,而这种感情的作用是有局限的,这种限制包括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自然方面,血缘关系的深浅会导致感情的亲疏之别,所以有“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的说法。社会方面,则每个个体能力或拥有资源的不充分,也没法支持其全面施爱的行动。

  12.材料:(2022下小)

  “美学”这个词,最初是一位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造的。1750年,他以“美学”这个词为书名,发表了他的巨著《美学》第一卷。美学这个学科从此有了名称。但是,我们不能说,鲍姆加登定了一个名字,就有了一门学科。命名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往这个学科里填内容。

  那么,在美学这个学科形成之前,还有没有美学?对此,朱光潜在他晚年的著作《美学拾穗集》里,作出了这样一种区分:“美学”与“美学思想”。他认为,1750年鲍姆加登的《美学》这本书出版后,"美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此前的美学,可称为"美学思想"。

  这样一来,我们就区分了两种意义上的美学,一种是一批美学家研究的,具有着高度哲学意味的,对美的性质、美感本质、艺术概念的分析等问题进行理论阐释的专门学科;另一种是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关于美和艺术的一些论述。

  除了以上两种美学的区分之外,在当前更加需要关注的,是这样的一种区分。我们常常说,某位作家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了某种美学追求;某位画家的作品,在美学上独树一帜;某位音乐家的作品,给人以美学上的震撼。这里对美学的用法,对不对?过去,美学家们常常忽视这些用法,认为这不过是一些人在乱用词而已。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史学家、艺术家和普通大众都有美学观念、思想、追求和品味,这是一种生活中的“半美学”,特别应该得到美学研究者的关注。

  在生活中,美和对美的感受,是无所不在的。人在对世界的感知中,受自己的教养、知识和经历的影响,因而有着不同的趣味,这种趣味决定了人在感知时的选择性,以及对感知对象的内在反应。在这方面,艺术家与普通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由于自己的教养、知识和经历,形成了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美感倾向,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艺术风格。同时,在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之中,也有着一些占据着主导性的美感倾向。这些倾向具有流动性,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一些敏感的艺术家能够先知先觉,依据这样的感觉,他们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反过来,他们的作品又影响并推动了一个时代、社会和文化的普遍感觉。这种流动着的东西,其实是美学的精髓,是活的美学,是美学的生命力所在。美学家们应该捕捉这些。

  我们常常听说,美学过时了。其实,过时的是我们做美学的方式,而不是美学本身。美学是一种理论,它要保持理论的品格。但同时,它要"接地",接触实际。美学的生长基础,是大量"半美学"的实践、思考和论述。这包括对古代"美学思想"的吸纳,也包括对当代作家和艺术家“美学思想”的吸纳。从这些“美学思想”中来,又推广到作家艺术家那里去,这样的美学,才是有生命力的美学。

  美学是一门专门的由专家从事的学问,又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学问。关键在于,这些专家要先当学生,然后才能当先生,包容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对事物进行美的感受和评价这一独特的维度,把握大量的"半美学",整理出来,形成理论,以此保持与现实的对话关系,使美学重获活力,找到发展的源泉。

  (摘编自高建平《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问题:

  (1)从美术发展史来看,鲍姆加登的《美学》有什么贡献?请根据文章,简要概括。(4分)

  (2)文章提出并强调的“半美学”,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10分)

  【参考答案】

  (1)鲍姆加登的《美学》的贡献是:创造了“美学”这个词,美学这个学科从此有了名称,“美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半美学"指的是区别于美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等对于美的问题的理论阐述,存在于史学家、艺术家和普通大众都有的美学观念、思想、追求和品味。

  “半美学”的意义是:

  ①“半美学”在生活中无所不在,不同观念、思想、追求和品味形成了不同的美感倾向,其中占据主导的美感倾向会影响并推动一个时代。

  ②对大量"半美学"的实践、思考和论述是美学的生长基础,激发美学的生命力。③美学家包容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对事物进行美的感受和评价这一独特的维度,把握大量的"半美学",整理出来,形成理论,以此保持与现实的对话关系,使美学重获活力,找到发展的源泉。

  13.材料:(2022上小)

  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比如,诗或《诗经》作为文学形式,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审美和情感表达,是美学的,但自孔子时代始,其道德、政治喻义被历代经学家进行了无限发挥,《诗经》因此几乎成为社会风教和政教读本。与此一致,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其审美和艺术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或美与德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即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像在《论语·泰伯》中,孔子将人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

  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一个人在幼年时代之所以要读诗,根本原因在于诗描绘的是人间的美好事物,诗的吟诵和学习能够兴发人性中美好的侧面,而这种人性的美好就是善。此后对于礼乐的修习,则同样是将道德行为与心性和谐置于美的浸润和环绕之中。据此,所谓以美储善,就是通过美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境域。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但他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德的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说明人文性的美并不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和弥漫性。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孟子曾讲,观察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的眼睛,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口,既不能掩饰其内在的人性之恶,也不能抑制他的道德之善。一个有德的人,只要“仁义礼智根于心”,就会“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使人的形貌成为道德的表象形式。基于这种看法,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据此可以看到,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来讲,美不仅在源发意义上成为人性向善生成的内部动因,而且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所谓以美储善或以美导善,最终生成的仍是一种以审美作为标识的道德形象。或者说,美与德的关系,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可以表述为首先以美育德、继之以德成美的连续性过程。要而言之,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另一方面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问题。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得以形成。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无非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者之所以持之以恒地对其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根本原因在于看到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这是一种以“情深”为基础的“文明”,是由“和顺积中”而自然达成的“英华外发"。这种由美向德的自然生成,可以有效避免诸多道德教育弊端的出现。比如,美的内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条化,人对美的顺向接受可以缓解道德对人性的压力,美与德的贯通则可以解决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裂或异化的风险。从中国历史看,由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或者说,一种审美化和艺术化的道德,必然是人性化、人情化的道德,也必然是人更乐于认同并能够恒久持守的道德。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更深刻地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出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

  (选自刘成经《中国古典学中的“美”与“德”》)

  问题:

  (1)在传统儒家学者看来,“美”与“德”的一体性体现在哪?根据文章简要概括。(4 分)

  (2)以美育德的方式有何特点和效果?概括文章。(10分)

  【参考答案】

  (1)①美与道德的“善”不可相互取代,美对于道德之善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②以美储善或以美导善,美和善生成具有连续性。

  (2)特点:①美对于善具有生成和涵养作用:②善会以美的形象外显。

  效果:①美的内在充盈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空洞化和教条化,人对美的顺向接受可以缓解道德对人性的压力,美与德的贯通则可以解决因道德植入而使人性撕裂或异化的风险。②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

  14.材料:(2021下中)

  “礼”,这个笔画简单的字眼,解释起来却有些复杂。这世上本来没有“礼”,只是因为集体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产生了“礼”的仪式,造出了“礼”的汉字。“礼”字的繁体是“”,本字为“豐”,一看便知与祭祀有关。在甲骨文中,“豐”的顶部就像两串美玉,底部就像有支架的建鼓。合起来会意,就是击鼓奏乐,用美玉敬奉祖先和神灵。上升到定义,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

  《礼记》有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见礼仪数量之多。其实,这么多“礼”是根据时间、场合和对象制订的,并不需要时时、处处、人人都去掌握。外交上有个术语叫"国际惯例”,社交场合的“礼”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大家都按惯例行事,就习以为常了。在今人字典里,“礼”也分虚实两类,虚的如礼节、礼仪、礼貌、礼俗等,实的如礼品、礼金礼服、礼花等。还包括与“礼”相关的人事和行为如礼宾、礼遇、礼聘、礼让等。大到国家和社团,小到街邻和家庭,"礼"无处不在。钱穆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我们常说,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因为礼与文明是相统一的,礼仪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礼

  仪的内涵,没有了礼仪,文明也就无所依附。

  现代的"礼",主要体现在外交与社交领域。而"礼"在古代还被看作是核心价值观,用来调整社会关系,具有制度属性和法律属性,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即所谓"礼法"。"礼"的本意是"别尊卑,等贵贱",其本质是对奴隶主中不同等级的人所享有不同礼遇的规定。先秦诸子都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也正是"礼"的本质内涵。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去选择合乎身份的"礼",否则就是非“礼”。

  鲁迅有个著名的立论叫“礼教吃人”。他所抨击的“礼教”,兴起于封建社会,其实质是封建礼法。有人把“礼教吃人”与孔子联系起来,那是记错了账。孔子曰:“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孔子倡导的礼教与封建礼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封建卫道士从孔子那里取火,不是去爱人而是害人,这关孔子什么事?"礼"经夏、殷、周三代沿革,到周公的时代已经比较完善。因此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遵从的就是周朝的典章礼制,这是他的政治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是为"礼"而生并为"礼"奋斗了一生。

  孔子为何给儿子取名孔鲤,“鲤”者,礼也。他让儿子自小就要学诗、学礼,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和"礼"是古人教育后代最基本的功课,所以有“诗礼传家”之说。有的学者把文化分成观念形态、制度形态和物质形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把价值观念、制度设计、物质载体统合在一起,并且包含了风俗习惯的文化形态。还有学者认为,文明产生在国家之前,礼仪产生在文字之前,文化的传承不仅依靠语言文字,还依靠礼仪。中国文化作为唯一没有间断的原生文化,是以礼为标志和根源的。

  (摘编自王兆贵《言之有“礼”》)

  问题:

  (1)文章为什么说在我国“礼仪是文明的载体”?请简要概括。(4分)

  (2)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礼”的发展进程及存在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1)礼是我国文明的载体的原因是:①中国文化的特质是“礼”,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②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礼仪与文明是相统一的,礼仪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礼仪的内涵,没有了礼仪,文明也就无所依附。

  (2)“礼”的发展进程:

  ①这世上本来没有“礼”,只是因为集体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产生了“礼”的仪式,造出了"礼"的汉字。在早期,甲骨文中记载,与祭祀有关,"礼"就是履行敬神祈福的仪式。

  ②在古代,“礼”被看作是核心价值观,用来调整社会关系,具有制度属性和法律属性,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即所谓"礼法"。

  ③现代的“礼”主要体现在外交和社交领域。

  意义:①调整社会关系:②促进社会和集体发展,文化和文明的传承的。

  15.材料:(2021下小)

  我国自步入现代民族国家时起便开始了时制改革。民国创立之初改行公历,以公元的1 月1日作为新年,1914年又颁布法令规定旧历新年为"春节"。公历新年以"元旦"之名在法律上确定下来,本意是要取代传统的新年及其礼仪,结果却造成了两个新年庆典并行于一个日历年的局面。

  此后,在1930年前后等一些时期,有关方面都推动过元旦替代春节的运动,结果都同样回归到元旦和春节并行于世的格局。在学术文献的表述里,元旦和春节作为两个不同的节庆,甚至被认为是相互对立的社会力量的价值表达形式。在谈到时间框架、年历、节庆、公共假日等主题时,学者们习惯于把元旦与春节看作中国近代以来多种对立关系(如现代与传统、官方与民间、西方与本土、科学与迷信、理性与习惯)的两个代表,并在一种零和游戏的思维定势中处理有关的公共文化政策问题。然而实际并非如此。一些调查发现,中国人的年意识和过年的仪式活动分布在"元旦一小年一大年一元宵节”的时间过程中。总体上看,我们的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从元旦前后开始进入“过年”的状态,在春节假期到达“过年”的高峰,而元宵节之后,“年”才算过完,进入平常状态。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我们已不宜再把新年活动认知为两个分立的庆典。从理论上说,在国家共同体的层次,只可能有一个新年过渡礼仪。从个人心理上看,人通常不会在一年里产生两个过年的体验。如果抛开“元旦”和“春节”是两个不同的年给我们造成的刻板观念,应当看到,两者之间的替换预期已经逐渐地演变成为互相依存。我们可以尝试把两者当作能够互补、合并的因素,并将它们认为认知为同一个新年礼仪的两个阶段。

  事实上,中国传统的过年时间体验一直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正式的仪式活动通常是从“小年”的送灶神开始的。从小年到除夕的辞旧,再从初一到元宵的迎新贺岁,构成了过年的主要阶段。今天,人们沿袭了过年是一个多阶段过程的意识,但其起止时间却变得富有弹性,表现在活动上也更有选择性。多数城市居民和一些农村居民不再遵循小年送灶神、十五送祖先的习俗,元旦作为过年仪式活动时间的观点却得到了很大的强化。元旦已经成为新年礼仪的一个内在阶段,而不再是过年之外的一个官方纪念日。

  把元旦和春节合并起来,还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对于过年仪式活动的需求,在传统的春节,人们的时间安排是在不同的日子与不同亲疏的关系交往,如初一拜本家,初二拜丈人,可是,当代频繁而快速的人口流动,家庭近亲的异地居住,个人和家庭的社会网络的广泛分布,都使春节的礼仪活动不足以覆盖所有的重要社会关系,调动其他的仪式活动时间就成为必然。

  今天看来,多亏了从元旦到春节的多阶段过程,十多亿中国人才有了足够的机会交叉地发生对应关系,相互祝福迎新。否则,该履行仪式的关系没有履行,个人在心理上,社会在结构上就难以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周期。人在时空和心理上的过渡到位,社会与文化才能在这样一个高度分化和多样化的得以稳定地再生产。元旦和春节所代表的一系列新年庆典的仪式空间,已经构成同一个过年礼仪,成为整个共同体的公共文化:而把元旦和春节合并看待的思想方式,对于我们尝试以新的眼光反思近代以来的生活历程,前瞻今后的公共文化建设,可能更加富有意义。

  (摘编自高丙中《元旦与春节:作为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

  问题:

  (1)文章为什么认为可以“把元旦和春节合并看待”?请简要概括。(4分)

  (2)“把元旦和春节合并”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看待和处理公共文化建设问题有哪些启示。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10分)

  【参考答案】

  (1)“把元旦和春节合并看待”主要原因有两个:①从理论上说,在国家共同体的层面只可能有一个新年过渡礼仪。②从个人心理上看,一个人通常不在一年里产生两个过年的体验。③从事实上分析,中国人的年意识和过年的仪式活动分布在"元旦—小年—大年——元宵节”的时间过程中。

  (2)“把元旦和春节合并”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看待和处理公共文化建设问题的启示是:

  ①从原来的“零和游戏”的思维定势中处理有关的公共文化政策问题变成“非零和游戏”。

  ②适应高度分化和多样化的社会,适应当前社会人口流动、异地居住对于过年仪式活动的需求,帮助人们在时空和心理上的过渡到位,稳定地再生产社会与文化。

  ③尝试以新的眼光反思近代以来的生活历程,前瞻今后的公共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