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单 | 光影初见:2015年18部全球新晋导演处女作
策划 | 徐佳含(巴黎)
执行 | 深焦编辑部
编辑 | 凯琳(北京)
2015年是电影“小”年,反过来,也就成就了处女作的大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五强中有两部处女作,其中一部还是今年戛纳评委会大奖;而威尼斯金狮奖《来自远方》也是一位已经年近五十的委瑞内拉导演的长片处女作。纵观整个电影史,处女作时常(但并不是全部)扮演一个很特殊角色,它常常是最贴近作者本人存在。回过头去看,在处女作里,我们经常能寻回一个作者整个创作生涯里所不断复现的母题,也经常能看到一个导演在戴上资本、风格乃至观众的镣铐前,最自由,最诚实的创作笔触。这个片单收集了位于世界各地深焦编辑2015年观影过的优秀处女作。受限于影片发行时间,这并不是一个2015年完整的优秀处女作片单,但也最大程度网罗那些值得影迷关注的新人和新电影。也欢迎我们读者在最底下的评论里,帮我们补充,说出你心仪的处女作。——Peter Cat
欧洲地区
索尔之子 Saul Fia
导演:拉斯洛·杰莱斯 László Nemes
· 2015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
· 201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代表:匈牙利)
电影世家出生,法国名校毕业,贝拉·塔尔助理,三部短片在欧洲拿了一堆奖,剧本进了戛纳电影基石的写作计划。然而,Who cares ?就是没人给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匈牙利导演投拍长片处女作。为什么?只因为他想拍奥斯维辛,他想拍大屠杀!
不要急着挖苦那群“有眼无珠”、“利益熏心”的制片人们。我们不如换一个提问方式,在克劳德·朗兹曼恢弘巨作《浩劫》和奥斯卡史诗级大片《辛德勒名单》之后,电影人还能如何讲述奥斯维辛?再现这场现代人类社会的原罪呢?
拉斯洛·杰莱斯做到了。即使你再不喜欢《索尔之子》形式,再不认同这个剧本叙事逻辑,但你却不得不承认这部处女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叙事视角,它用一套成体系的视听美学重新打开了这扇地狱之门。《索尔之子》全片基本由长镜头构成,除了间歇性地回归到男主人公的主观镜头稍作休整之外,摄影机至始至终地聚焦在前景的男主人公头部,肩扛摄影机长时间的运动跟拍,使得整部电影演化成了一天半在集中营内部毫无喘息的暴走。观众就像是深入了一场第三人称的射击游戏,成为了一个跟随在主人公身旁同生共死的集中营队友。40毫米镜头下浅焦点的使用,人为地取消传统意义上景深,但这种取消,这种有限度的清晰和可见性却反过来更为尖锐指向了背景深处所发生的罪恶。换言之,历史在镜头模糊的边缘处涌动,在镜框之外被揭开。
正是在这样一种浅焦点运动长镜头美学引领下,影片在有限的制作经费下达到了另一种震撼,它从一种极度贴近个体知觉经验的方式出发,以看似最狭小的视角却达成了最逼真的观影体验。观众所见证的不再是上帝视角之下,一个秩序井然的屠犹工厂,而是一种从渺小个体出发的血腥记忆。在此,导演一再强调,像《辛德勒名单》那样的大屠杀电影,恰恰讲述的是这一记忆的反面,也就是那些幸存者,那些有关于“生”的记忆;而他则试图道出大屠杀的本质,也就是“死亡”。换句话说,在奥斯维辛之后,又有哪个现代人有资格高高在上俯瞰这段历史呢?甚至更进一步说,奥斯维辛已经是过去的历史了吗?还是每一个人此刻且在未来都将身负的芒刺,一刻不停提醒着我们人性中最恶的部分随时有可能脱缰而出。(Peter Cat 巴黎)
野马 Mustang
导演:蒂尼斯·艾葛温 Deniz Gamze Ergüven
· 2015年戛纳导演双周单元入围
· 201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代表:法国)
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有一个招牌项目叫“世界电影”,也就是从资金、技术人员到设备全方位、多层次给全世界有才华电影人提供帮助。观众几乎能从全世界绝大多数的优秀艺术电影里找到CNC以及法国文化部的标志。这其中自然隐含着一种法式的文化自大,自诩为电影发明者和代言人的法国人,不仅用戛纳电影节收编着全世界最有才华的作者电影,也通过这种潜在资助行为在全世界艺术电影里播撒法国人意识形态。《野马》的成功,可能是这种文化霸权成功的最好案例:这样一部百分百讲土耳其语且故事发生在土耳其的电影处女作,却击败了包括金棕榈在内其他优秀电影而代表法国参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最终获得了提名。
本片导演艾葛温虽是土耳其人,但却长期生活在西欧,说着流利法语,并毕业于法国电影工业的主要缔造者——国立高等图像与音响职业学校(LA FEMIS)。像绝大多数浸渍在法国文化和教育背景下的电影作者一样,蒂尼斯·艾葛温的处女作是从反思社会现实开始的(FEMIS入学考试第一关就是长达两个月的社会调查);也像绝大多数女性导演一样,最先进入她们视野并几乎萦绕着她们全部职业生涯的是这个社会中“女性”的命运。《野马》讲述了五姐妹因一桩丑闻而依次以最传统的方式“被”拆离、“被”挑选并“被”嫁入到另一个陌生家庭,导演用五姐妹各自不同的人生命运拼贴出了一幅当代土耳其女性的命运群像。
本片极富戏剧冲突的剧作构架以及导演对视听“美感”的追求,也含蓄道出了新一代“法国”创作者暧昧的电影观。如果批评家把“作者电影”的惯性目光从《野马》上移开,无论是从剧作结构还是从影像风格上,本片导演都已不再满足于把胶片桎梏在一种传统的自然主义式的社会写实风格中。换言之,《野马》不仅是肩负着社会批判功能的,它也同样紧张、好看,并予人以希望;且它的摄影和配乐都超脱于现实之上,相当的考究和好看。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本片最悖谬地方,它始于一个紧贴社会现实的禁欲化主题,却在“情欲”纷飞的镜头下奔向了一个浪漫主义式的结尾;它一方面旨在关注男权阴影下的女性处境,另一方面却逃脱不了消费青春期少女身体的质疑。正是这样一部电影,它以西方式普世道德为切入口,并以一种浪漫化、唯美化的类型片结构为基础,最终以颠覆东方式的“封闭”宗教和道德体系而在西方社会赢得了广泛的赞誉。(Peter Cat 巴黎)
横风之中 Risttuules
导演:Martti Helde
爱沙尼亚导演Martti Helde的《横风之中》有着令人拍案的形式感,在这部追溯波罗的海种族清洗残酷历史的影片中,年轻的导演用惊艳大胆的视听手法,将苦难久久地凝固在银幕上。
在黑白影像的精美构图中,田园诗般的开头将观众引入一个静谧而又祥和的世界,这份恬然将很快被暴力的政治机器打破,而正是在这个陡然的转折中,导演并没有选择在银幕上直接表现血腥,而恰恰相反,他采用定格的方式,让画中人如同蜡像般静止。于是,痛苦、尖叫、恐惧永久地留在了这些人的脸上,没有对白,没有动作,一瞬间的捕捉,谁是凶手,谁是受害者,一目了然。摄影机带领观众在苦难博物馆中穿行,仿佛可以去向任何地方的微风,在地狱般的环境中兜兜转转。运送犯人的火车、集中营、长官办公室、西伯利亚林场……一处处非人的景象在观众面前展开,伤疤揭得缓之又缓,心头的疼痛也因此更加强烈。
《横风之中》用先锋的影像语言,拓展了民族苦难史的叙述路径,实在可圈可点。不过,若要为这部电影挑刺,也可说问题恰恰出在导演对形式的过分执着之中。电影故事主线基于狱中书信展开,取消人物动作的做法,让叙事的展开变得尤为艰难。导演基本采取画外音与背景音,一方面营造环境,一方面推进情节,但电影在故事层面也就不得不屈就于形式,因而略显单薄。(柳莺 里昂)
西部慢调 Slow West
导演:约翰·麦卡伦 John Maclean
开篇节奏简直任性,名叫“慢调”于是各种铺垫抒情也是慢到赶人,然而熬过去进入中段渐入佳境,黑色幽默与突如其来的暴力夹杂,同时还有主人公男孩的回忆杀。
结尾前的片段是个不小的高潮,但整体情节的薄弱也使得结局的冲击十分有限,好像整部片导演其实就为了过拍高潮戏的瘾似的。
好在不少抓人又可爱的小细节,算是在不长的篇幅里人物鲜明地直奔主题,不太有让观众厌倦的余地。一些情节的反转或故意略去不交代也让人仿佛看到黑色电影的影子,选择法斯宾德角色作视角讲述男孩的故事,而不是通常地“以孩子的眼光看成人的世界”也显得不落俗套。
看到结尾发现是个如此悲伤的故事,到头来竟是一个男孩教给别人生活,有这么一个小清新的内核,在展示暴力和死亡上却简直是毫不犹豫,拍成这个样子,也是黑色幽默得不行。(朱马查 巴黎)
北美地区
机械姬 Ex Machina
导演:亚力克斯·嘉兰 Alex Garland
· 2016第88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最佳视觉效果奖提名
每当人们严肃的探讨人工智能议题,总能引起无数好奇心窥探与深邃的哲理辩论。越是未知,越是诱惑,这一次不是机缘巧合的造就,而是精心设计的实验。当人们依然对人类从而何来充满怀疑时,到底有没有权利和觉悟,去创造另一种生命体?影片一面展现了理性极致的、精通艺术与哲学、掌握知识与金钱的人,如何选择在历史的进程里,向未知领域踏出一步。而另一方面,其余的人只能被迫成为被影响者和接受者,以年轻的程序员为代表。窄小的封闭环境下,时刻暗藏着戏剧张力,表象里是人类肆意的创造、毁灭、囚禁并实验人工智能个体,令观众也想抛弃这位邪恶人类的同伴。
然而实质上,影片丢给我们另一个问题,当物种遭到威胁,人类又是否会后悔当时的同情,是否会无所不用其极,来消灭异种?
这是令人动摇的时刻。只有研究者知道新物种的可怕,但大众心理是饱含同情的,导演顺从这样的心理,给我们看人类作茧自缚的结局。人们脆弱又可怜,人性狭义又伟大。影片的说服力极强,在于简单的故事设定,灯光氛围的塑造、对白中哲理与艺术的厚度。影片顺应科幻假设的主流预言,创造与否,能否共生,都将是永恒的问题。这样的命题假设值得思考,永不过时,影片给到观众想象力的刺激、思维的辩论、超前的体验、深意的警醒。(小玄儿 多伦多)
修补生活 The Mend
导演:John Magary
从第一镜开始,《修补生活》就展现出了抓人眼球的独特气质和创设全新风格的野心。观众随着一个默片时代常见的圈入镜头,在几分戏谑中踏入一位纽约流浪汉的生活。
这部电影很难被某一种风格界定:它既拥有迈克·李般颇具情感深度的现实主义面,又极具个人趣味,从运镜到剪辑再到音乐都更富娱乐性和设计感。它讲述着生活的无解,精妙地抓住人际关系中潜在的混乱无序,让所有角色间的关系都处于不断破裂不断被修复的循环之中。
导演在采访中曾提到过大学毕业后在达拉斯碟店打工的经历,那时他看了许多阿巴斯的作品,并为其架构深深着迷:有时候结局并非一定是结局,而可能是某种全新的开始,甚至在片尾字幕滚动起来后仍可继续。他也将这一理念贯彻到了《修补生活》的结尾设计之中。“我梦想中的电影结局是绝对模棱两可的。”《修补生活》既让人抓狂又让人兴奋的特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早年的阿诺·德斯普里钦。尽管有过分沉溺于自我风格的危险,但这样一部远超合格的处女作仍让人对导演未来的发展相当期待。(Lycidas 上海)
少女日记 The Diary of a Teenage Girl
导演:玛丽埃尔·海勒 Marielle Heller
· 2015柏林电影节新生代14+单元最佳影片
改编自Phoebe Gloeckner漫画小说的《少女日记》,以极具话题性的选材和清新灵动的呈现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从圣丹斯以来一直广受好评,已成为2015年最为评论界青睐的独立电影之一,杀入众多媒体的年度十佳榜单。
影片以70年代中期的旧金山为背景,在一个道德界限模糊、渴望性解放的特殊年代,讲述了一位15岁少女Minnie性意识的觉醒,深入探究这场特殊旅途中种种复杂的秘密和矛盾,时而出现的动画将现实与幻想轻盈地连接起来。Minnie曾自问:“如果没有人爱你,没有人看你,没有人抚摸你,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种对于肉体亲密关系毫不掩饰的渴求,与电影本身展现出的气质十分契合:大胆,坦白,无畏。无论开心失落,洒脱放纵,还是疑虑感伤,全都由 Minnie自己的视角出发,充满了女性主义气息。导演以独到的视角,勇敢尝试填补如今电影中关于青春期少女主观性意识描述的空缺。
虽然诸多细节仍欠火候,但并不影响这样一部电影如同夏夜清风沁人心脾。英国新生代女演员Bel Powley对于主角Minnie的演绎亦十分值得一看。(Lycidas 上海)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
导演:阿方索·戈麦斯·雷洪 Alfonso Gomez-Rejon
· 2015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是导演阿方索·戈麦斯·雷洪的处女作,改编自Jesse Andrews的同名小说,首映于圣丹斯电影节即大获好评。该片巧妙地融合了实景真人与动画元素,探讨成长这一变幻莫测的过程中常见的困惑,例如青少年时期存在的自我厌恶和安全感缺失。
17岁的高三生格雷戈(托马斯·曼饰演)虽然善良真诚,却对社交充满恐惧,强烈的自我意识阻碍了他对结识新朋友的渴望。对他而言,实用的生存法则等同于通过增加学识与世界保持联系,同时否认友谊存在的意义。他唯一的死党是厄尔(RJ·赛勒 饰演),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喜好:探索格雷戈环游世界的老爸留下的电影,并且异想天开地恶搞经典。
就在格雷戈想着波澜不惊地度过其高中生涯时,他妈妈迫使他去探望并不熟悉的同学,即罹患白血病的女孩蕾切尔(奥利维亚·库克饰演),格雷戈对此感到惊恐万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竟兴趣相投、迅速熟悉起来,蕾切尔与格雷戈在性格上有不少共同点:他们都聪明伶俐,但又时不时自我贬低。然而,他们的关系并没有像大多数人所料想的那样发展成爱情,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没有爱的成分。格雷戈努力为蕾切尔的生活带进更多阳光,他直率的幽默使得蕾切尔的生活充满希望。可惜这并不能留住蕾切尔年轻的生命。
在影片结尾,当蕾切尔的病症变得愈发严重时,悲伤的气氛变得难以遏制。虽然蕾切尔的病赋予影片挥之不去的忧伤和绝望,导演并没有选择围绕这种情绪展开,而是将关注点投向三个青少年的相互关心和扶持,以及他们给彼此带来的欢乐和勇气。绝症题材和青春元素使人不禁联想起《星运里的错》,但剧中适可而止的情愫更令人回味。片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大量的迷影镜头,导演的影迷属性更为观影过程增添了无数惊喜。正如IndieWIRE所评价的,“悲惨却不情绪化,充满不做作的魅力,《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是具有持久、独特吸引力的影坛黑马。(Cora 勒阿弗尔)
哥哥教我唱的歌 Songs My Brothers Taught Me
导演:赵婷 Chloé Zhao
· 2015年圣丹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入围
· 2015年戛纳导演双周单元入围
从年初入围圣丹尼斯到五月戛纳蔚蓝海岸边的导演双周,出生在北京但在英美接受教育的女导演赵婷的处女作《哥哥教我唱的歌》拥有华丽的处女作电影节履历。与大多数华人导演有别,赵新迪处女作对准是连美国人都十分陌生的南达科他州的印第安原住民自治区。她以极小成本,接近纪录片的简陋制作团队生动还原了今天这片土地上原住民社群的生存状态,并以高中毕业的哥哥到底是去洛杉矶还是留在家乡土地这一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一段情感充沛的兄妹亲情。影片大量采用了当地非职业演员,游荡在大自然和印第安仪式之间诗意摄影,也让人感受到了早期马利克电影的美学风格。
但正如导演所言,尽管影片入围了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处女作,但美国独立电影生存状态却越来越艰难。作为一部印第安土著电影,《哥哥教我唱的歌》甚至没有办法在北美上映。秉持着做“世界电影”的法国人,热情拥抱这部关怀少数族裔且诚意满满的处女作。影片在法国上映之后,包括《解放报》在内的五个媒体都给出了满分好评,《西南报》称其为“开学季我们所能发现的最美的电影之一”,而赵婷的中国身份及其对这片土地长年的亲历和书写也赢得了媒体关注和好评,《快讯》称这个在美国创作的华裔女电影人,其清淡剧本是“由日复一日生活打磨而成”,“怀着深厚情感拍摄了一曲诗意的、印象主义式家庭日记”。英文媒体方面,戛纳场刊《银幕》称影片就像是“一种引人入胜纪录片报告,它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不被容许的诸多事物,然而这些事物却广泛在世界各地真实的存在着”。(Peter Cat 巴黎)
华语电影
路边野餐 Kaili Blues
导演:毕赣
· 2015洛迦诺电影节今日影人单元最佳新导演,最佳处女作提及
· 2015年南特三大洲电影节金气球大奖
· 2015年金马奖最佳新导演、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一部《路边野餐》让26岁的导演毕赣在各大电影节拿奖拿到手软。评委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部青涩,乃至粗砺的处女作,显然是由于其中丰富的镜头语言,以及摄影机的高度自觉。可以说,《路边野餐》就是一个接一个有趣又大胆的视听实验。摄影机丝毫不想隐藏自己,相反,从一开头的360度的摇镜,它就无比明确的告诉观众:我才是你们的眼睛。
如导演所说,他试图用摄影机不同的运动路径去对应影片的三个段落,或者说是主人公的三段故事。的确,我们可以在《路边野餐》中清晰地感觉到形式感极强的圆周运动,固定视点镜头,以及最后一个段落中那个长达40分钟(全程用5D3拍摄)的长镜头。
此外,形式感还体现在象征物的使用当中。那些周而复始的表盘,让空间无穷增殖和错位的镜子,男主人公通过电视朗诵的诗集《路边野餐》,以及那个充满回忆又朝离现实的瀑布边的房子。相反,故事情节上的重重疑点让我们始终无法判断自己看到的是主人公的现实生活,梦境,回忆还是臆想。
或许这正是《路边野餐》的用心所在:从来没有确定的故事,永远不要相信话语,你能相信的只有摄影机的运动,那或许就是我们向电影这门艺术所寻求的,我们的“电影眼”。
最后,关于那个40分钟的长镜头,可以讨论的实在太多。据导演所说,这个镜头一共拍了三遍,但最终剪辑进片子的其实还是第一次拍摄的那个段落。这大概也是大部分观众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到摄影机(并非有意的)如此剧烈地晃动。但就像《路边野餐》这部处女作本身一样,第一次从来不是完美的,但神来之笔,往往就降临在这些稚拙的尝试之中。(缴蕊 巴黎)
心迷宫 The Coffin in the Mountain
导演:忻钰坤
· 2014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
· 2015年最佳新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提名
2015年华语片惊喜之一,年轻导演忻钰坤的处女作《心迷宫》(又名《殡棺》)仅凭叙事便使观众雀跃。并非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却有着极为神似的悬念前置、多线交织、倒逼真相的精致结构。看似无心的谋杀,狗血的目击、认尸、藏尸与借尸,围绕乡村私情、亲情交织的伦理冲突一一展开。
故事是三段式剥洋葱,不同视角间层层推进;还是莫比乌斯环,平行时空之环环相扣。作为上帝之眼的观众近身而窥众生相,每个人物都善恶难辨,各怀鬼胎,有稀薄的好意,更有鸡贼之心。
导演动用不少“致敬”的细节、调度段落和高能隐喻,让全片弥漫清晰的迷影气质:科恩兄弟、黑泽明、希区柯克、昆汀、诺兰、曼彻夫斯基等不散的“阴魂”为影迷观众提供不断比对和猜解的狂欢式冲动。
当然,170万低成本的外壳下,非职业演员+实景自然光+手摇式运镜——Dogma95电影运动遗产的集大成效果既助力又一定程度上捆绑了此片的克制与亲和度。这位之前惯于拍摄广告片的影迷导演,大概还没能更好地平衡手持摄影带来的可持续焦虑与群像叙事必需的坐怀不乱。
父子山上隔棺相望,且女孩以“局外人”视角遥看的场景,尤为全片点出人伦悲剧背后的深意。除去国内上映版为了政治正确安插的“洗白”字幕,结局恰到好处,因不圆满而圆满。不断被错认、再错认的尸体,无法具名的死亡,这个杀人不必善后的马尔克斯式黑色幽默成功被赋予中国大地的烟火气。
简而言之,《心迷宫》就是“一桩事后迷乱的凶杀案”,案后四天三夜内铺排而开的人性拼图。人心诡诈,貌合神离,自成迷宫;琐碎而平凡的罪念,总是通往真相的门禁。且不论《心迷宫》汲取了同是处女作的《血迷宫》多少养分,建议看看中国另两部农村剧情片便可对比思辨男权人治、道德颓坏与人性破败:改编自马尔克斯小说的《血色清晨》与关于“一桩没有原告的凶杀案”的《被告山杠爷》。(查无此柴 西雅图)
一个勺子 A Fool
导演:陈建斌
· 2014年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
电影中,“勺子”是个尾随“拉条子”回了家的痴傻者。这个肮脏疯癫的流浪汉,他“没人管”的处境在前半部影片里唤起的是观众普遍的底层同情。以及对基层腐败,社会不公之愤懑无奈的“常识”。而视角的转变,“勺子”能指的转化发生在“拉条子”给“勺子”清洗理发换装之后。我们先前认同“拉条子”的目光,赞赏其淳朴善良。并以文明人的“理性”与“良知”,思考“勺子”安置的问题。而当焕然一新的“勺子”随即从文本中消失,观众也失却了同情心的标靶,参与到“拉条子”逐渐从他指到自认“勺子”的惊惧错愕中。
实际上,从大头哥、女警、村长到外来客,直至银幕前的观众们。在这些“文明”的、“聪明”的人眼中。“拉条子”这个偏安于穷僻封闭的西北内陆,农牧度日娶了外来女人、坚持着不通世故的价值的人,早就就是一个“勺子”。在社会急剧转型,阶层分化、固化的当下,在“中国巨轮”乘风破浪之时,他已被作为“文明”的反面,一个在现代社会中找不到自身位置的边缘“疯人”,放逐在了另一艘福柯意义上载着流民、罪犯和精神错乱者的“愚人船”上。
影片在下半部显得支支吾吾,吞吞吐吐。这当然不只是因为处女作的青涩和剪去演员的戏份造成,而关乎银幕内外,作者和观众,言说与认同的复杂与纠结。 “拉条子”被赶下大头哥的车,在回村的路上,在“文明”与疯狂的边界,他颓然扣上了“勺子”的破遮阳帽,让一抹红色遮住了眼也遮住了天。主观视角中,孩子戏弄他,他漠然前行。“愚人船”的前方必然没有新大陆,也没有金羊毛,只有被放逐的命运和一片虚无。(戈弓长 北京)
十二公民 12 Citizens
导演:徐昂
导演徐昂的长片处女作《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十二怒汉》。该片由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执导,瑞吉诺·罗斯(Reginald Rose)编剧,聚集了包括亨利·方达、马丁·鲍尔萨姆在内的一众大牌。巧合的是,《十二怒汉》也正是吕美特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原作《十二怒汉》的故事是紧紧建立在美国法律的陪审团制度上的,因此,如何将这个故事搬到中国语境下,对于编剧和导演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十二公民》将整个庭审过程改编为一次法学院学生家长参与完成的考试,虽有些牵强,却这不失为一次巧妙而大胆的尝试。然而从另一方面讲,正因这个庭审是“虚拟”的,整个辩论的力度和逻辑连贯性都有所欠缺,每个人叙述自己的故事时前后缺乏连贯性,过渡过于牵强。另外,结尾处何冰(饰演家长兼八号陪审员)的证件表明了他的真实职业是法院检察官,对于何冰身份这样的处理与影片的整体基调相驳,实在略显尴尬。
徐昂本是话剧导演,他指导的话剧《戏剧的忧伤》由陈道明、何冰出演,刷新了北京人艺的票房纪录。在《十二公民》中,徐昂继续与何冰合作,并请来了韩童生、钱波等曾活跃在人艺舞台上的话剧演员,这样的组合使整部电影的话剧味儿极浓。这样极具戏剧舞台风格的表演直接导致了观众对影片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有人受用也有人反感。《十二公民》,像2015年的另一部新片《麦克白》一样,再次激起了关于话剧、电影、话剧电影三个概念的讨论。对于首次尝试执导电影的徐昂而言,如何拿捏电影中话剧感的尺度是不小的挑战。(徐佳含 巴黎)
黑处有什么 What's in the Darkness
导演:王一淳
2015年FIRST青年电影节最佳导演
2016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入围
冲着“中国版《杀人回忆》”名号去看《黑处有什么》的观众,大概会有些意犹未尽的小失落,却发现惊喜在别处。导演王一淳磨了十年剧本,用略带噱头的连环凶杀案,串起了她的少女日记。
在大大银幕充斥着被粉饰装点的残酷青春或甜腻回忆的当下,另类地再现了一个私己却又普遍的成长故事,一组特殊却又典型的家庭关系,还原了了逐渐模糊却是真实分明的90年代。《黑处》的优点在于其暧昧,对案件本身的无解处理,对厂区众生一带而过的侧写,对父女关系触点式的挑衅,这种模糊恰到好处地符合了女主人翁在情感、性意识、叛逆、恐惧都有所察觉却又不够明晰的年龄段,以敏感的第一视角所窥见的世界。年代符号的使用泛而不滥,面上温温吞吞,藏在暗处的都是生冷压抑的四伏危机。
作为处女作,《黑处》的独特并不是在技法上有多讨巧,而是几乎可以感觉到其来源于导演本能般的表达,每个可以延展出来展示大野心的维度,都似乎只是被轻轻撩动触及,又退回到她的初衷:故事的成长基底。首次执导,直觉和天分都得到了认可,对于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电影科班背景的女导演,我们不会苛求太多,但有理由对她未来的创作期待更多。(丸子 北京)
我的少女时代 Our Times
导演:陈玉珊
· 2015年金马最佳女主角、最佳新导演提名
在如今这个大电影时代里的“小时代”回顾,总是讨喜的。个体的怀旧可能会过时,集体的怀旧就叫做情怀。一把抓住现代人和过来人的同理心,目标人群有多广,市场就有多大。陈玉珊导演的拍摄初衷,即明确又单纯,稳准狠的占领了青春、喜剧的类型,借力了时代变迁的发酵效应,坏孩子与好学生的故事,总能讲出新花样。
校草与校花固然是众人的心愿,但也是众矢之的。导演做了这么多年的青春题材影视剧,她知道什么是戏剧反差和差异化效果。敏锐的嗅觉让她看到了市场的潜力,所以她更加下功夫的做好每一个细节,挑选每一位演员,如她所说,演不好就练,拍不好就再来。这部影片里,只有故事设定上的巧合,背后是精心的制作和认真的态度。
同样面对青春类型片市场,台湾电影人给我们看到她们的态度与方式。这部影片,在全亚洲地区,让每个走过青春的观众,不分男女,都变了大孩子,回到了当年的校园生活,追忆起流星划过的那一夜。这部电影不仅仅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镜像,更用心的是,再一次映射出了人们心中对青春永恒的追忆,毕竟青春不曾老去,只是藏在每个人心里。如果可以,也许每个人回到青春,都会选择再傻一次,导演深知观众们的心理,于是重现给我们看。(小玄儿 多伦多)
其他地区
致命礼物 The Gift
导演:乔尔·埃哲顿Joel Edgerton
演员乔尔·埃哲顿,从戏剧院校毕业后,就与哥哥一起,参与了很多台前幕后的影视制作。这一次他不仅仅是演员、编剧与制片,终于拿起了导筒,成为了导演。在以往的角色演绎中,他总能抓住人物之间细小的微妙关系,而多年未见的高中同学,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偶然激发了他创作这部电影的灵感。关于每个人深藏的过去,内心的成长。影片想把植入的概念,放在当今这个被舆论和媒体充斥的年代,人们每天都被灌输无数的生活观念、流言蜚语,空口提出一个猜忌或者结论,总是容易的。人们常常不计后果,利用热点消息传播效应,为自己带来利益和金钱。
影片中那个肆意指责别人的、却又受迫害妄想的、被恐惧激起暴力的人物,充满着社会人的缩影。礼物元素的套用,抓人心的剧情,迟迟未揭晓的往事,以及人物最终身份和手段的揭露,环环相扣,令观者不禁心寒,直到目视着主人公走向末路。
在悬疑片中,这个故事是新鲜的,而恐惧源于生活的邻里之间,夫妻之间,旧友之间,怨恨究竟是否会随着时间而消逝,还是伤害和误解只会越来越深?故事让我们看到每个人内心的两面性,不安猜忌和主动出击之间,人们的选择总会不同。影片被评价为,小时候欺负过别人或做过坏事的人,就不要看了。过其实,被人欺负过的人如果看了,也同样令人担心。(小玄儿 多伦多)
火山下的人生 Ixanul
导演:Jayro Bustamante
· 2015柏林电影节主竞赛银熊亚佛雷德鲍尔奖
危地马拉年轻导演杰罗·布斯塔曼特凭借《火山下的人生》入围第65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还在一众大咖的围剿下抱走了阿弗雷鲍尔银熊奖。杰罗·布斯塔曼特曾在法国学习电影制作,两年前凭借短片在克莱蒙-费朗短片节上崭露头角。其首部长片《火山下的人生》将视角对准一对危地马拉山区咖啡种植园母女的艰辛生活,在几近原始的环境中,她们遵从自然规律劳作、歇息。年轻的女孩玛丽亚不可避免地邂逅了爱情,而她心爱的男孩,却一心想要去到遥远的美国。年轻人生涩的憧憬很快被残酷的现实所打破,怀孕的玛利亚不得不为她的未来做出痛苦的选择。
虽然优美的摄影多少展现了电影赏心悦目的一面,但充满着简化二元对立和对少数部落刻板描摹的故事,却处处显露出电影的短板——也许导演自己都没有想好,究竟是在电影中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还是要借个体反思全球化,亦或是用结尾的城乡冲突,进行有所指涉的现实批判。作为一部处女作,《火山下的人生》贡献了些许动人的段落,但依然无法抹去其作为一部典型的“第三世界电影”的本质。凭借向西方世界贩卖风光、风俗、风情,导演成功地在国际舞台上收获了赞誉。(柳莺 里昂)
男孩超级白 Güeros
导演:阿隆索·帕拉西奥斯
Alonso Ruizpalacios
· 2014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处女作奖
· 2014年翠贝卡电影节最佳剧情片
风格化的黑白影像,复古的画幅比例,闹哄哄的罢课政治背景,无所事事东游西逛的年轻人,也难怪《男孩超级白》让很多人提起了新浪潮。
苍白男孩闯了祸离开家去找哥哥“阴影”,他们停课在家,没事就偷偷邻居的电,勾搭人家女儿,终于东窗事发在差点被邻居打死之前逃了出来,于是决定穿越整个墨西哥城去寻找一位曾经让鲍勃·迪伦哭泣的摇滚歌手。
全片就是像这样有些前言不搭后语,懒懒散散的故事,中间穿插着“阴影”的诗、和小混混喝酒、大学生们激烈的政治辩论、乌托邦式的罢课大学社区场景,漫无边际的聚会言论等等,似乎是想以如此一段公路之旅描绘沿路各式墨西哥年轻人的生活,然而最终难免落入零散冗杂的窠臼,让人中途丧失兴趣。“阴影”恐慌发作的心理活动外化和声音的处理非常有意思,仿佛将观众直接纳入片中,几次配乐的出现也十分巧妙,年少时候的恍惚奇妙和落寞青年的敏感纤细都在里头了。(朱马查 巴黎)
- FIN -
本文首发「深焦」(Deep Focus)公众号,欢迎转发,请勿转载。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MzNTEzNg==&mid=403198574&idx=1&sn=2348edf6c0693e16aca44b94fcf79e78#rd
「深焦」(Deep Focus)
一份以巴黎为据点的迷影手册,提供欧洲院线与艺术电影的最新资讯和批评。同时,我们也是欧洲电影节和电影工业的深度观察家。
微信号:deep_focus
新浪微博:@深焦Deep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