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电影(精选5篇)
青春校园电影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国;青春校园;友谊观
青春电影拥有特定的受众群体,美国青春电影已经是美国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国电影对青春和友谊的演绎,代表了典型的美国文化,通过研究美国青春电影,可以对美国的文化观有深入的了解。本文通过解读美国青春电影中的友谊观,了解中美友谊观的差异,对中美跨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解读美国友谊观
(一)美国交友目的解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说法,因此,中国人的交友讲求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思想上可以达到共识,如高山流水般的友情,这是中国人交友的主要目的,并不讲求从对方身上获得 一定的好处和利益,交友的目的比较单纯。而在追求个人主义的美国,交友则存在着实用主义的倾向,美国人交友首先看对方能给彼此所带来的好处和利益,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们才会去做,这也就导致他们的交友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实用主义的印记。
为了更好地诠释美国的友谊观,以美国电影《贱女孩》为例。女主人公凯蒂从小随身为动物学家的父母在非洲长大,凯蒂并没有正式地上过学,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凯蒂的数学十分好,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凯蒂养成了坚强的性格,15那年凯蒂跟随父母回到美国,开始了校园生活。从未经历过校园生活的凯蒂,很快发现校园并不是像其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同学之间的交往并不单纯,很难交到交心的朋友,女孩子之间充满了钩心斗角。凯蒂在这个新的环境中过得并不愉快,每天同学们都用充满警惕的目光看待她,凯蒂很难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值得庆幸的是,凯蒂温柔的性格让她交了两个好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凯蒂学会了校园中的生存准则,并融入了学校中颇受欢迎的小群体――外表光鲜的女孩组合塑料。凯蒂爱上了男孩亚伦,但是亚伦是小团体的头目蕾吉娜的前男友,虽然二人已分手,但是蕾吉娜霸道地不允许其他女孩接近亚伦。于是,凯蒂展开了报复行动。组合塑料的女孩都相貌可人,但是她们骄傲自大,并且认为自己被所有人喜欢,事实上她们伤害了很多人。在人前她们光鲜亮丽,在人后,她们散布流言蜚语,用谣言中伤很多人,并写在日记里。随着凯蒂和她的两个朋友展开的一系列报复行动,塑料组合终于解体,但是温顺的凯蒂也发生了变化,变得虚伪、让人讨厌。当真相被揭开时,一切变得不可收拾。这是一部关于友情、爱情的青春校园电影,它的结局是圆满的,女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初心和自尊,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学会将心态放平和,朋友间以诚相待。这个电影体现了美国人的交友的价值观,一开始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以利益作为开始的,虽然最后大家都回归到了友谊的本质,理解了友谊的真谛,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交友的初心。
(二)美国交友范围解读
在中国的文化中,讲求为朋友两肋插刀,即当朋友遇到困难时,一般朋友之间都会伸出援手给予帮助,而朋友之间也可以进行倾诉,说出心中的苦闷和生活的苦难。在美国,则将朋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他们将朋友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朋友绝不混杂。在美国的朋友交往中,将朋友划分为在运动中结交的朋友、在工作中结交的朋友、在旅游中结交的朋友、在派对中结交的朋友、在俱乐部中结交的朋友,这些朋友都会在各自的领域中,不会进行重叠。
这一点,可以从美国电影《超级坏》中看出,主人公赛斯和埃文是一对不善言辞的好朋友,二人也不善于交际。两人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两人早就习惯了每天的朝夕相处。由于美国交友的分类,两人即将结束高中生活,步入大学进行学习,这对于不善于交际的两人来说是充满恐惧的。在一个周末,幸运女神似乎眷顾了他们,他们收到邀请函,参加了一个满是漂亮女孩的派对,参加派对的条件是他们提供派对所需要的饮料和酒类。就是在这个派对上,赛斯碰见了他的梦中情人――茱尔斯,埃文也邂逅了女孩贝卡。为了获得与茱尔斯约会的机会,赛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参加了派对,在参加派对以后,赛斯发现梦中情人与他想象的不一样,挫败感占据了他的内心。而埃文为了与贝卡在一起,不断为了维护自己与现实不同的价值观,在与赛斯喝酒时反对赛斯的价值观,让他尊重女性。当埃文终于获得与贝卡上床的机会时,他却推开了贝卡,仍然遵守自己内心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在经历了这个疯狂的派对以后,赛斯和埃文二人把对对方的不满都发泄出来,两人和好如初,并且发现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才是最珍贵的东西,这是他们即将结束高中生活所要保存的美好。但是影片并没有到此为止,两位女性角色将全片的主题升华,两位女性的出现让赛斯和埃文发现,原来人都是要长大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有不同的朋友,朋友不是永远不变的,交友的范围不断扩大,每个人在遇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以后都会交往新的朋友,人生难免要分别,要学会成长,面对人生的分离。在影片的结尾,二人像成年人那样握手告别,这对曾经形影不离的好友也将走上不同的道路,开始新的生活。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交友的范围上划分领域,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朋友,这就是美国的交友范围。
(三)美国对待友情的态度解读
中国人向来十分重视友谊,对待友谊有着责任感和信任感,认为真正的朋友是在你陷入困境时可以拔刀相助的人。而在美国的文化中,友谊则是建立在轻松愉快的基础上,美国人的友谊没有那么沉重的责任。因此,在美国人的友谊中,朋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个体,美国文化将友谊进行详细地划分,将友谊与工作和事业剥离开来。中国的文化中,朋友在生活上相互关心,而在美国的文化中,生活属于个人的隐私,如不允许,则不会去触碰,工资、婚姻和家庭都是敏感的问题,在这点上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完全相反。
在美国电影《牛仔裤的夏天》中,讲述了四位女孩之间的友谊。卡门、缇比、莉娜和布莉姬是四个将友谊记录在牛仔裤上的女孩,她们共同的特点是都出生在夏天的尾巴,但是她们的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在16岁的那个夏天,她们即将各自步入新的生活环境,她们惊奇地发现了一条牛仔裤,她们恰好都可以穿,于是这条牛仔裤成为她们友谊的纽带,开始伴随她们各自的人生。这是一部充满清丽气息的电影,是一部典型的带有美国文化色彩的电影,电影中的四个女孩之间的闺蜜情,与中国文化中的女孩之间的友情不同,她们没有热心分享各自生活之中的细节,而是有着自己的生活,相互之间并没有过多的联系,但是通过一条牛仔裤却将她们联系起来,并且继续着她们的友谊。
故事以四个女孩的生活作为故事的四个分支,布莉姬是一个有着金色头发的热情的女孩,她喜爱足球并且参与了足球的训练,并且穿着这条牛仔裤与自己的心上人共度良宵。但是这没有让她感到快乐,布莉姬想念母亲,生活意志变得消极,在坚强的外表下,布莉姬心理再也承受不住,热情开朗并不能拯救她。莉娜美丽但是性格较为内向,容易脸红害羞,在希腊的老家与陌生的祖父母开始了新的生活。由于不适应陌生的环境,莉娜不能很好地做出改变适应新的生活。在一次海边散步时,莉娜被一个英俊的少年吸引,并不小心落水,幸亏那个少年挺身相救,因而莉娜对其心生好感。但是命运与莉娜开了个玩笑,少年的家族与莉娜的家族是对头,莉娜只好向祖母保证不与少年来往。卡门从小父母离异,卡门热情冲动但内心却十分敏感,卡门对与多年不见的父亲共度暑假充满了希冀,但是当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时,却发现与父亲新组建的家庭格格不入,父女之间心灵上疏远起来。卡门感觉自尊受到了打击,最终一次悄悄地跑回家。缇比与其他三个女生的性格最为不同,缇比较为叛逆,性格独特,这个暑假她为自己的新节目而忙碌着。为了可以购买新的拍摄器材,缇比选择在暑假为超市打工,工作无聊至极,而电视节目的录制也不顺利,被采访的对象脑袋总是跳线,因为牛仔裤邮寄错误,她曾经帮助的一个小女孩归还了裤子,并帮助缇比,让她逐渐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真谛。这条牛仔裤本来被四个女孩寄予厚望,希望可以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但是生活是平凡的,她们甚至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这让四个女孩明白,朋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隐藏自己的情绪并不能化解自己抑郁的心情,生活还是充满了压力,这样的生活状态让她们只能在痛苦之中,朋友之间需要倾诉和交流。
二、中美友谊观对比
通过对以上电影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在交友方面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文化上的差异,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中国和美国社会对待友谊的态度不同。中国是一个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讲求依靠集体的力量,个人是无法充分完成任务的。而在美国的社会文化中,则追求个人主义,主张实现个人价值,即美国梦――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中有着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烙印。自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独立的自我和相互依托的自我。在美国的文化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独立的自我在是美国文化的灵魂。而在中国文化中,则追求相互依托的自我,认为人是不能离开集体而独立存在的。因此,中国人讲求集体的力量,主张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联,将自己融入集体制之中,看重集体的利益,甚至有的时候可以为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努力为集体的目标而奋斗着。在美国的社会中,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主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格,个人主义占据主导地位,自我是个人独立人格的体现;而中国主张将个人放在集体之中,个人离不开集体同时也是集体的一部分,个人是在相互依托之中形成的,个体构成了整体而个体也离不开整体。所以,中美两国在友谊观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在确定朋友之时首先追求心灵上的相通,而美国的友谊首先建立在利益之上;中国的朋友之间可以分享生活中的烦恼和喜悦,美国朋友之间绝不分享私生活;中国的朋友之间喜欢倾诉,注重朋友间的交流,而美国可能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朋友,相互之间的交流没有这么亲密和频繁。
三、结 语
作为美国电影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青春校园电影,它的主题似乎总是离不开友谊和爱情,美国青春电影中对于友情的阐释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电影中朋友之间是建立在轻松愉悦的基础上,少了一分责任感,朋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并不分享彼此之间的私生活;而中国在友谊上则讲求伯牙和子期之间的心灵上的相通,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可以在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造成中美两国在友谊观上的差异的原因是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尊重彼此之间的文化习俗,才能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更好地进行交流。本文以三部美国青春校园电影为例,分析了美国电影中的友谊观,探讨了中美友谊观之间的差异,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庆丽.由美国校园电影解读中美友谊观的差异[J].电影文学,2013(21).
[2]王中祥.不羁的青春 不灭的梦想――从《名扬四海》看美国青春电影的人文关怀[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
[3]孟大伟,陈雪.书写洒脱不羁的青春――浅析好莱坞青春电影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影响及反思[J].电影评介,2012(05).
[4]向定杰.论校园电影的价值取向与传播效果[J].电影评介,2014(04).
青春校园电影范文第2篇
背景:故事灵感来自于传统的教育环境下,学校注重学生的分数,从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还有对于青春期所发生的问题也很少去做正确的引导,多数的老师是采取放弃教育的心理;而家长则对自己的孩子缺少沟通和关心,对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打骂方式,而不是耐心的教导。综合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孩子被孤立,产生叛逆心理,而当孩子对这个社会产生叛逆心理后,如果能悬崖勒马的话还能有个良性的发展,如果没有正确引导的话,则很容易成为危害社会的害虫!本剧根据本人的亲身经历改编,用青春期孩子的视角阐述青春期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对老师家长的真实期待和需要!
故事发生在校园里,5个身怀绝技的学校篮球队队员因为在学校表现太差而被老师和同学列为差生,为了能上大学继续自己的篮球梦想在学校里忍辱负重。因为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视了他们兴趣的教育导致球队都是些差生,所以篮球队的成员被一一开除,直到只剩下他们5个人。而5人又因为在学校表现太差导致家长失去信心,让他们自生自灭,5人被迫去狗娃经济的地下球场为生。5人把一切的责任归为学校缺乏耐心教育而怀恨在心,为了让学校在联赛中丢脸,不惜放弃自己的篮球梦想而在比赛中消极怠工。直到遇到急需表现自己才能的教练jack对他们的慢慢探索中发现了他们心理的真实想法,在自己耐心的教导下5人心理防线瓦解。为了让学校不再开除“差生”为了挽回父母对自己的信任他们只要夺得冠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取得直接与校长对话的机会,一吐心中不快。但因为学校“重文轻武”球队招不到人,在漫长的联赛中,重重困难,五人抱着这个目标,在jack有利的指导下,育才队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杀到半决赛,在半决赛上遇到了以伤人为重要取胜手段的十六中,十六中在场上的恶意犯规,凶猛的冲撞,想把育才队的其中一个人弄伤让整个球队失去比赛资格,但是allen等五人坚强的意志和jack沉着的指挥下育才队挺了过去,进入了决赛,这一切都被在一旁观看的陈校长看到了,他被深深的打动了,在决赛的时候他把allen等五人的家长请到了现场。决赛场上育才队的对手是由阿伟带领的上届联赛冠军三中,allen等五人打到决赛已经是伤痕累累了,在决赛上完全是依靠顽强的斗志和不必胜的心态在场上与对手撕杀,最终,育才队赢得了冠军,jack证明了自己能带领一支最烂的球队夺得冠军,而allen等五人也向大家证明了自己不是差生,实现了双赢。在更衣室里,allen等五人的家长恢复了对他们的信任,同意继续供他们读书。最关键的是陈校长也实现了对allen等五人许下的承诺,不再随意开除学生。
青春校园电影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园电影;国产;价值诉求
在国产电影中,校园电影无疑是大众视野内的一个新生事物。在高投入、大制作的电影占据市场之时,校园电影的出现使得整个国产电影出现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它不以繁琐炫目的剪辑和视听冲击来夺人眼球,而是以情感渲染和对人物细致饱满的刻画来吸引观众。校园电影往往以青少年的学生时代为主要题材,以年轻观众为主要的受众对象,具有鲜明的青春性,彰显的是一种消费时代下的青春亚文化(Youth Subculture),与爱情片、等类型片有一定的重合之处。校园电影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不羁叛逆的青少年们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这种烦恼到六七十年代的嬉皮士和性解放运动后达到顶峰。[1]因此美国校园电影始终带着强烈的躁动、自由、青春洋溢的气息。由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国产校园电影在价值诉求方面则明显淡化了西方同类电影中大声UO的对抗、放纵与叛逆感,而往往是导演从成人的立场和视角出发,对青年人的生活进行真诚的关注,聆听他们的声音并委婉地表达出来。严格来说,国产电影基本上都是主流的成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是成人认可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社会问题反思的一面镜子,校园电影也不例外。
一、对成长困惑的真情彰显
校园电影的背景主要是中学与大学校园,此时电影的主人公正值成长的关键阶段,从生理的角度而言,正是第二性征发育之时,身体逐步向成熟迈进,有充沛的能量需要宣泄;而在心理的角度,青少年们刚刚脱离了童稚时期的无忧无虑,而又没有形成成人的世故老到的内心,无法在前后两个阶段的人群中寻求自己精神世界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会有诸多难以启齿的念头以及抑郁、纠结、困惑的心理问题,这些都是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国产电影对于这种青春的“阵痛”是持忽略态度的,青春在我国话语体系中是与对祖国未来美丽的憧憬,对祖国建设事业上的无畏无惧等概念相结合的。[2]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僵死的旧话语体系逐渐瓦解,青少年成长时的困惑,无所适从的“青春不能承受之重”也就渐渐开始为电影人所重视。
以周杰伦执导的《不能说的秘密》(Secret,2007)为例,电影中女主人公路小雨在20世纪70年代读书时,因为才华横溢而遭受包括班长在内的同学们的冷嘲热讽,只有大勇偶尔会让大家不要欺负小雨。而路小雨本人又因为长期沉浸在对音乐的热爱之中内心极为细腻,在不友善的校园环境中逐渐变得极为孤僻和自卑。以至于当她在意外中穿越二十年时空认识了男生叶湘伦之后,依然对这份有“时差”的感情毫无安全感,常常会吃醋,尤其是在目睹叶湘伦与他现实世界中的同学晴依在一起之后。而路小雨对于叶湘伦的喜爱,除了两人都在钢琴上有着巨大的热情和天赋以外,还因为来自陌生世界的叶湘伦不会冷漠地对待她。但是出于敏感和自卑,路小雨始终不敢将时空穿越的秘密告诉叶湘伦,并且在两人的相处之中十分矜持。
不仅对异性的情感容易对青少年造成困扰,同性情感也是校园电影表现的内容之一。在电影《蓝色大门》(Blue Gate Crossing,2002)中,女生林月珍和孟克柔之间有着极为深厚的友情,因此林月珍才会在自己喜欢上男生张士豪以后,委托孟克柔帮她收集有关张士豪的一切,如笔记本等,让孟克柔帮助自己给张士豪送情书,然而却因为羞涩而故意在情书中留下的是孟克柔的名字,这份感情执著而又保守。另一方面,张士豪也喜欢上了孟克柔,并且骄傲而自负的他对孟克柔做了笨拙的表白。然而孟克柔心中真正中意的却是同为女性的林月珍,她出于对林月珍的爱才一直帮她牵红线。相比起林月珍和张士豪而言,孟克柔的感情无疑是更加隐忍和克制的。毕竟同性之间的爱情在社会的生存空间更小,毫无社会经验的孟克柔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非主流的感情。只有在两个人幻想未来的生活,林月珍对未来有着绘声绘色的幻想,而孟克柔却只有一句“月珍,我什么也看不见”时,观众才能体会到孟克柔心中的无奈。
二、对社会问题的客观呈现
欧洲著名文化社会学家阿诺德?豪泽尔曾经指出:“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应该直接触及现实生活的问题和人物,触及人类的经验,总是为当代的问题去寻求答案,帮助人们理解产生那些问题的环境。”[3]国产校园电影与西方同类影片的最大区别,就是承担了反映现实这一重要的艺术使命。青少年的感情纠葛实际上是社会的缩影。以台湾林清介的校园电影为例,台湾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社会发生了激烈的变革,岛内的民主运动一浪接一浪,各种政治禁忌在轰轰烈烈的各种运动下不断被突破,校园之中的“党化教育”也摇摇欲坠。以至于1988年蒋经国去世之后,台湾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时代。而在经济上,台湾也迅速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思想,色情、、吸毒、黑帮等现象层出不穷。校园并不是社会中的一方净土,教师、家长与学生也受到这种社会变革的影响。少年犯罪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少年帮派问题,绑票勒索、打架斗殴等行为成为当时校园问题的常态。而林清介等导演又是嗅觉十分敏感的电影人。因此,台湾70―90年代之间的校园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均体现出了自己诞生的气候和土壤。[4]
以《鲁冰花》为例,影片中的台湾当时正逐步脱离的独裁统治,“劳民伤财”的选举制度开始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然而的阴影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上。学生中古阿明与林志鸿要为谁去参加全县的美术比赛而进行竞争,单纯从绘画技艺来说,极具绘画天赋的古阿明更占上风,而林志鸿却满脑子条条框框。然而古阿明出身贫寒,林志鸿却是乡长的儿子,美术老师郭云天和包括校长在内的其他老师展开了争执。一位老师就提议既然现在是民主时代了,那么不如投票决定。投票的结果自然是林志鸿胜出。这实际上是对古阿明极不公平的。校长口中的所谓“民主一下”,实际上正是教师们对官僚表示谄媚的一个借口。又如林志鸿的父亲需要到处进行宣传和拉票,林志鸿学校的老师因为校长拍乡长的马屁而纷纷帮助乡长拉票,郭老师也要帮助乡长画宣传画等。本应该纯洁的校园也因沾染政治气息而发生了许多令人哭笑不得之事。
内地的校园电影亦不例外。在金琛执导的,根据韩寒小说《三重门》改编的电影《青春演绎》中,林宇翔除了语文成绩比较出色、有“才子”之称外,其他科目的成绩并不出色。林宇翔一直迷恋着恬静漂亮的女孩苏珊,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时代,尽管林宇翔身不由己地被卷入无数习题集和补习班的洪流中,他依然怀疑自己并不能实现苏珊那个四年后去清华园找她的约定。而实际上在交往中,苏珊也默默地喜欢上了林宇翔,为了能够与林宇翔在同一个高中,苏珊故意在中考的数学考试中放弃了几道大题。而原本凭借分数能够和苏珊一起上县重点高中的林宇翔,却在妈妈的上下疏通下以体育特招生的身份进入了市重点高中三中,而实际上林宇翔并没有接受过真正的体育训练,他不仅要与真正的体育生一起训练和生活,还因为母亲的望子成龙错过了心爱的苏珊。电影并没有大喜大悲的情节,然而主人公林宇翔的少年情怀中却暴露出了应试教育、教育资源不公、走后门等社会问题。
三、对救赎之路的执著寻觅
尽管从彰显成长困惑与呈现社会问题两个方面而言,国产校园电影不免略显沉重,但就整体情调而言,国产校园电影基本上还是采取了能够让大多数人接受的大团圆结局。尽管青春生活中不乏叛逆、暴力甚至犯罪等阴郁的主题,但是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国产校园电影还是要偏重表现青少年在成长当中的青春气息,体现主人公个性上阳光、积极的一面。[5]主人公的魅力往往并不只体现在困惑的一面,还体现在困惑之后仍然能为自己寻找到救赎之路。
以九把刀执导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为例。在电影中,主人公柯景腾与心仪的女孩沈佳宜出生于台南彰化,潮湿而闷热的当地天气见证了他躁动不安的青春。对于柯景腾等人来说,落后的彰化比起发达的台北显然遥不可及。然而因为沈佳宜不仅十分漂亮,且学习很努力,很有可能考到台北的大学念书,柯景腾萌生了“一定要在她上大学之前追到她”的念头。对于高不可攀的沈佳宜,15岁的柯景腾一方面嘲笑她“假仙”“机车”,一方面却又不放过和沈佳宜在一起的任何机会,并且因为想保护沈佳宜而立志“成为厉害的人”。从家庭条件来说柯景腾并没有任何优势,他的母亲给他递上一包纸的时候还要叮嘱他“省点用”,在学习上他更是落后沈佳宜一大截,两人几乎不可能有什么交集。为了能够实现自己追求沈佳宜的理想,柯景腾将自己的漫画书收起来,开始好好读书,与沈佳宜坐着前后桌,放学时还在黑板上比赛做题,没有晚自习的夜晚两人也留在教室看书。这一切就因为沈佳宜曾经说过“我不是看不起差生,我是看不起那些什么都不会却还看不起努力念书的人”。尽管到最后,柯景腾也没能够和沈佳宜考上同一所大学,并且在若干年后,沈佳宜还是嫁作他人妇,但是对于柯景腾本人而言,他早已不是那个在彰化炽热的阳光下懵懂的少年。沈佳宜成为柯景腾有关青春的全部回忆,柯景腾凭借这份爱情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尽管称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他已经成功地在社会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够在沈佳宜的婚礼上坦然地待人接物。清纯漂亮且读书用功的沈佳宜的出现,对于柯景腾来说是打开了一条新的向上之路,在青涩爱情的激励下,柯景腾才能够从那个跟别人打架的叛逆男生,变为一个知道要努力学习来改变命运的人,从而真正走向成熟和稳重。从成长的角度而言,该剧的结局依然是喜剧的,柯景腾曾经的奋斗并没有指向徒劳无功。
国产校园电影目前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对于它的讨论,单纯研究拍摄技术和营销策略是远远不够的。受整个电影创作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更广泛观众群观赏、思维习惯的考虑,电影的价值诉求方面难免带有一定的道德说教或沉重的社会反思意味,使得电影蒙上了一层成人气息。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校园电影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类型体系,但是这并不会抹杀校园电影的艺术价值。国产校园电影的导演们真诚地凸显着青少年们的成长困惑,揭示他们成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并积极地为他们寻找救赎之路,体现出单纯迎合青少年消费口味,强调电影的娱乐价值的美国等西方校园电影所欠缺的社会责任感。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无疑具有独特的心理问题以及人际交往圈,但这并不是真空于成人世界的,相反,青少年们的困惑与迷茫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们远离成人的权力中心,因为在智识与体能上的弱势而常常受到社会主流的忽视。国产校园电影正是将青少年的世界与成人世界相结合,对现实进行了深切的观照,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灵魂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电影类型。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编号:2013CZ016)阶段性研究成果;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q201317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爽.青少年在美国青春电影中的形象分析[J].电影文学,2009(15).
[2] 陈月娥.国产青春片的多重审美空间解读[J].电影文学,2015(09).
[3]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4] 赵静蓉.作为“异己之物”的青春[J].文艺研究,2015(10).
青春校园电影范文第4篇
一、威权符号的青春魅影:教官
熟悉台湾青春电影的朋友一定对于片中教官的形象印象深刻,这是台湾校园区别于大陆校园的独特青春记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蓝色大门》、《九降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电影都不约而同地出现教官元素,相比之下,《女朋友?男朋友》则更加突显了教官对学生身体与思想的双重压制,扩大了教官的政治角色与负面痕迹。
败退台湾之后,对台湾人民灌输“复国”的思想,在这样的历史创痛中,教育体制衍生出教官这一统治机器性质的符号。受过军事训练的军官派驻校园,“这类本不属于教育体制内的怪异人物以体罚和训骂作为维持自己学校秩序守护神的角色,时刻提醒着人们一种权力意志的存在。”[1]成为青春时光如影随形的黑色旋律。
杨雅在《女朋友?男朋友》中颇为巧妙地呈现了教官的校园控制力。片中故事发生的上世纪80年代,规定男生理三分头,女生齐耳短发。在校园男生发型清一色的短寸中,王心仁的发型显得尤其突兀,其实,中间那一痕迹是教官的“杰作”,但是顽抗蓄发的王心仁并不以为丑,而是倔强地捍卫残存的长发,以此来标识他对抗威权的桀骜胜利。时期,全台湾实行报禁,只允许官方声音的存在。学生自办的校刊就更成为教官严查的对象:审阅内容、删除“靡靡之音”、严查“有毒思想”。但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许神龙、王心仁、林美宝们就从涂鸦、裸奔、藏头诗到令教官不知所措的朝会突袭展开一场青春的反抗。除此之外,亦有藏在地摊底层,以“自由”、“民主”与“时代”为名的各种政论刊物的地下交易,教官只想在校园中竖起禁锢的围栏,却完全不知学生早已从其它渠道获知更多的思想火苗,有形的围栏拦不住时代无形的潮流。
回到影片开头的21世纪校园,良一出场就要面对教官的质问:“有时候学生的偏差行为是来自于家庭背景的问题。”直到电影结束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资料上显示你是她们的哥哥”,明白1980年代的校园反抗与21世纪校园反抗的连结,无论是在哪个年代,校园里始终都有着教官的存在。但无论在哪个年代,又都有着相同的反抗力量、相同的追求自由的青春出口!只因“我们是浪,眼泪都从海里来;我们是花,有着相同的芬芳。”
二、禁忌爱情的亚文化书写:“同志”
若把台湾同志电影放大在亚洲/华语同志电影文化中来阅读,其丰沛的创作能量与观众另类的高度接受,已然成为次文化中的主流。尤其是突出表现在台湾青春电影中,从90年代的《美丽在唱歌》、《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到新世纪的《蓝色大门》、《盛夏光年》、《十七岁的天空》、《刺青》、《渺渺》等都涉及同性恋这一亚文化的书写。
杨雅独具匠心地在《女朋友?男朋友》中设置了有着强烈对比的一显一隐同志角色:奔放显性的许神龙和闷骚隐性的良。单从二者的名字就能窥知导演的用心:许神龙暗含开放洒脱之义,良则象征传统隐忍。许神龙是中正高中的校刊编辑,他的纤细、美人尖、娘娘腔、内八字无一不显示其阴柔气质,但他却敢于在校刊上登出禁忌文章和图片,他的血性与骨气冲破他阴性的外在特质,奔向自己想要的自由。故事发展到1997年秋,一开场就是他前卫梦幻的同志婚礼,与老公在众友前大方亲吻,如此开放的公开自己的性向,其实一点也不令人意外,一如校园时期的自己在成年之后继续做更自由的自己。杨雅对许神龙大胆的角色塑造恰如其分地反衬了林美宝、良、王心仁之间的暧昧和矜持,使其成为他们迂回感情路无法直视与面对的镜子。
相反地,良则把自己的心绪埋藏起来以此维系与王心仁、林美宝的三人友情。最终,一双红色的球鞋暴露了他的同志倾向,却又不得不极力掩藏的烦闷情绪把他引向“野百合”学运现场那红色警戒的铁丝网边缘。在这个政治镇压和自由的临界点上,大胆去碰触与探寻同志警员的眼神讯息,把自己藏匿许久的压力完全交付给红光与铁丝网,在最紧绷的政治场域中爆发,这一设计堪称是全片最华丽、最原初、亦最野性的书写。最后,三个人中也是他勇于站出来撕裂现实所附加的面具:“自由就是。”“其实,我们都在自讨苦吃!”这些话借由同志角色之口说出有着深刻的涵义:他们比异性恋者更容易看清这个复杂的世界,更能感知自由的重要。
三、以“自由”为名的迷失:爱情
自由是该片的核心主题,不仅体现在教官和同志元素中,还存在于这场“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的复杂情感中。80年代的冲撞体制,90年代的野百合学运,但到了1997年,行走社会的他们拥有一定权力时,反而被现实死死的捆住,迷失了最初的自己。
“跟我在一起,你就会有请也请不完的公假,我们就都自由了。”“造反有理,自由万岁。”“离开这里,我们就自由了。”原本是领路的人,最后却迷了路。学生时代那个执着追求自由的风云人物,最后却讽刺的变成了一个趋炎附势的政治人物,处处被生活捆绑,不再是那个“爱出风头”的王心仁,而是输给现实的王心仁。欺骗教官、勇闯男生浴室、巧取公假单的美宝以她的古灵精怪、大大咧咧作为自己的叛逆方式,但她关心的不是民主自由而是自己的爱情。最终,她爱的和爱她的都没有真正属于她,命运的捉弄使她没有自己的人生,在社会的既定规则里,她只能藏匿在规则之外,成为跟良一样最能“吃苦”的人。还好,在良的影响下她开始明白:“如果爱已不复存在,那就学着自由的离开!”[2]外表温柔敦厚的良却是三个人中最始终如一的,从红灯铁丝网的出柜到跟男朋友提出分手,过程中也有矛盾与挣扎,但只有他敢于正视自己的躲躲藏藏和“自讨苦吃”。三个人在岁月中不断失去热血,不断被现实羁绊,改变了原本的容貌,却也慢慢地在互相映照中意识到自己的不堪,并开始改变,这不正是他们再次向自由出发的起点!
杨雅把青春故事溶于台湾社会民主化的历史背景中,新的格局与视野提供了不一样的观影感受。虽然影片在这种尝试中存在一些小瑕疵,但依然是台湾青春电影的一个有益突破,让我们看到了台湾青春电影在另一层面上的追求,给台式青春片走出现有的局限模式提供了思考。
参考文献:
青春校园电影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春成长电影;成功因素;青春记忆;青春符号
一、立足于校园青春怀旧电影选题
校园青春怀旧电影为每个导演或是观众重温自己的青春时光提供了一个新的世界,影片通过各种视觉和听觉的符号重现了我们青春的记忆。电影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更渴望去寻找自己在青春时期的那一份真挚,而导演们也就抓住了受众的心理,在电影界掀起了一场“青春怀旧热”。
在寻找青春电影定义的过程中,看到了在《电影评价》一书里郑静的文章:《青春电影的成长道路》,文章中定义:“就是以青年人为题材和表现对象,主要观众对象也多以年轻人为主,同时具有鲜明的青年文化性的电影;从狭义上说甚至全部是由青年人编、导、演的电影作品。”①同样我也认为青春电影就是在主题、角色、情节、思想和受众方面均以青春生活或是年轻人作为出发点的电影。
近年“青春怀旧热”浪潮为我们也带来了不少成功的青春电影,主要由以下几部:改编自九把刀自己的同名自传体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改编自辛夷坞小说由赵薇导演的《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陈可辛执导的剧情片《中国合伙人》;由校园民谣《同桌的你》而创作并由郭帆执导、高晓松监制的电影《同桌的你》;由张一白执导,根据九夜茴小说改编的电影《匆匆那年》;由苏有朋执导,根据饶雪漫小说改编的电影《左耳》。我们的身边也发生着这些青春故事,现代艺术家们便将其搬上了电影银幕,人们通过电影中的一幕幕也就好像穿越回自己的青春时代,获得共鸣的感动,这也是“青春怀旧热”越来越“热”的主要的原因。
二、符号化的怀旧青春
这几部影片中都存在着相似的特征,无论是从导演、画面、音乐、服饰等各类符号都充斥着种种怀旧的情怀,以下通过几方面的符号化青春进行怀旧情怀的阐述。
1、人物
(1)幕后人物。在这些电影的背后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深入八零后内心深处的符号式人物。《那些年》的小说原著是台湾著名作家九把刀,小说一上市就收获了广泛的读者群体;《致青春》的导演是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扮演者赵薇,《左耳》的导演也曾是《还珠格格》中五阿哥的扮演者苏有朋,《还珠格格》的热播使赵薇与苏有朋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中国合伙人》是以新东方俞敏洪的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同桌的你》创意来源于高晓松的红遍各个时代的歌曲《同桌的你》;而《匆匆那年》和《左耳》分别是由80后作家九夜茴和饶雪漫的小说改编,小说曾经在学生中尤其是女学生中广为流传。这些著名的作者、导演均作为一种80后的代表性符号,给年轻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勾起内心的怀旧情怀。
(2)角色。更加贴近生活的人物,才能在人物的塑造上更加真实,更加打动受众的内心。这几部影片均是以学生为主角,讲述的基本内容范式也基本都是学生从学生时代到走出校园后的成长经历,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
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会在影片中人物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比如《那些年》中柯景腾的年少轻狂,沈佳宜的清纯可爱;《致青春》中郑微的活泼倔强,陈孝正的呆板自私;《同桌的你》中周小栀的文静秀气,林一的帅气调皮;《中国合伙人》中成冬青的大智若愚,孟晓骏的积极自信,王阳的叛逆愤青;《匆匆那年》中陈寻的乐观自信,方茴的纯净隐忍;《左耳》中李珥的温柔坚毅,黎吧啦的敢爱敢恨。这些人物性格的塑造真实自然,每个人物都像一面镜子,观众从中可以看到自己。
2、爱情
学生时代的懵懂爱情,无论是美好还是遗憾,都会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深刻的记忆,所以 “爱情”是我们成长中一个重要的青春符号。
《那些年》中沈佳宜是全班男生的公认的暗恋对象,单纯可爱,尤其是成绩优异。她帮助柯景腾学习,用圆珠笔戳他的后背,一起上晚自习。柯景腾的光头,沈佳宜的马尾,两个人的感情也慢慢展开;《致青春》里郑微向陈孝正表白,不顾同学异样眼光手拉手走在校园中;《同桌的你》中林一为了帮小栀报仇,和同学打的头破血流,而小栀为了救出隔离房的林一,不顾处分去敲碎窗户;《匆匆那年》中陈寻在路过教室的时候看到阳光下的方茴,干净大方、白皙安静,一颗爱情的种子便在心里发了芽,慢慢方茴也爱上了这个爱打篮球的阳光少年;《左耳》中小耳朵上学时总会偷偷的看许弋,而尤他总是默默的在背后保护着小耳朵。这些爱情的小细节无时无刻的不触及着观众的心理,好像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引起观众对自己青春的回忆。
3、情节
(1)故事背景。《那些年》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了1994年的彰化县精诚中学;《致青春》和《中国合伙人》讲述的是80年代大学生之间的奋斗、爱情故事;《同桌的你》和《匆匆那年》将故事放在了90年代的大学生活;《左耳》讲故事放置在了21世纪的学生时代。影片的受众也大多都是与主人公处在相同时代的人,更加引起共鸣。
(2)怀旧情结。《那些年》中影片的开始就是男主人公柯景腾戴着耳机骑着单车去上学的镜头,身着精诚高中的校服,传达出主人公是一名高中生以及这个故事的背景。《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和《左耳》也是从主人公的高中生活开始讲起,同样的骑单车、同样的校服同样的随堂测验、同样喜欢邻桌女生、同样的努力奋斗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时代特有的符号,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影片中对校园生活的细节描写都很细腻,如《致青春》各种有年代感的物品,小霸王学习机、方形的台式电脑、喇叭裤,《同桌的你》中的高考、军训、四六级考试、雅思考试,《匆匆那年》中树干上刻下彼此的名字等等,从这些外在的符号就能够将观众带入自己的学生时期。
4、音乐
音乐是一个年代最直接的记忆,也是影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些经典的怀旧歌曲在影片中的运用,对整部影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歌曲《同桌的你》改编的同名电影中,影片的开头便是八九十年代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爱》,这首歌充满着青春的气息,引领着观众进入到校园的生活。林一用口琴吹奏《同桌的你》,向周小栀表达感情,提升了主题。影片中还出现了《张三的歌》和《We are the champion》,都是当年的代表作品。《致青春》中,郑微在学校联欢会上演唱了李克勤的《红日》,引起全体学生的大合唱。《匆匆那年》中KTV里唱的歌曲是张信哲《信仰》,婚礼上彭于晏演唱的《匆匆那年》,毕夏在地铁通道里唱的是黑豹乐队的《Don't break my heart》等等。正是伴随着电影中这些怀旧的音乐声,观众们仿佛也都回到了过去,或是喜悦或是感伤。
三、总结
近些年我国的青春电影产量颇多,更多的导演通过“接地气儿”的表达方式将个体形象集体化,从而得到受众更多的认可。②怀旧的青春热潮在现阶段还是普遍受欢迎的,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受众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心理会随着事物的普遍性而降低,编导们应该未雨绸缪,着力增加影片看点和内涵,做出高质量、更创新的优秀作品。(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