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僧过女儿国这关时到底有没有动情?
86版电视剧《西游记》堪称经典,影响深远,三十多年来一直被重复播放,然而电视剧的部分情节与原著却有所出入,比如第十六集《取经女儿国》就对原著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略作改动,让唐僧与女儿国国王碰出了感情火花。
原著中唐僧面对女色诱惑,从头到尾不曾迷失,虽听从孙悟空之劝将计就计,假意允亲以倒换关文,但言语行为却看不出有丝毫动情思欲,也没有描写内心挣扎,唯有“忧惶惶只思拜佛”。
书中女儿国国王初见聪俊风流的唐朝御弟,就心欢意美,“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但却没有提及唐僧此时的内心和行为,反而借猪八戒之眼刻画了女王的袅娜艳丽赛过貂蝉西施,而后猪呆子“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但唐僧在女王主动近前拉扯耳语时,却唯有恐惧“战兢兢立站不住”,随女王走时“止不住落下泪来”,让读者看到一副被强迫的模样。
相比原著的中规中矩,电视剧的情节或许更迎合观众的内心想法,剧中唐僧明显动了情,他惊艳于女王的绝世容颜,唯恐自己把持不住,于是紧闭双眼自欺欺人,但内心却如同吹皱了一池春水,怎么都止不住,是以才会大汗淋漓,最后与女王告别时,唐僧居然还说了四个字“若有来生”,可见情思一直藕断丝连。
应该说,电视剧的处理也是可以接受的,唐僧取经时只是凡人身份,也有七情六欲,到女儿国时还是气血旺盛的青年,经历“情劫”而动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成“佛”须觉行圆满,然不入其中终不知真味,即便是释迦牟尼也尚且经历娶亲生子,唐僧动情又有何不可?
其实,世人都会遭遇“情劫”,一念折磨,一念无我,唐僧最后能做到斩情再无牵挂,如换成您,是否也可以?欢迎大家展开讨论。
我是六甲番人,敬请关注。
1评论
润杨阆苑 文化领域创作者03-28 08:38
16赞
踩
唐僧是人,不是佛。他要取真经,要成佛,需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需要舍弃人的一切情感,包括爱情。
唐僧见到美丽窈窕又情深意切的女儿国国王时动情了。他不像猪八戒那样,掬着嘴,饧眼观看那女王,却也是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我们看看女王的容貌: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 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妖媚姿。斜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什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
唐僧心乱如麻,以四大皆空来稳定自己的狂躁的内心;以念阿弥陀佛,来坚定自己取经的信念。温柔乡是最容易动摇一个人的信念的。
小说与电视剧不一样,电视剧里的唐僧动情了。
女儿国国王看穿了唐僧,她说唐僧四大皆空,却紧闭双眼,若是你睁开眼睛看看我,我不相信你两眼空空。不敢睁眼看我,还说什么四大皆空呢?
唐僧软弱地许诺:来世若有缘分……女儿国国王打断了唐僧,我只想今生,不想来世。
除了今生真的没有来世!来世唐僧已成佛,眼里只有芸芸众生,她女儿国国王只是其中之一,他们之间不会有瓜葛。
唐僧也想不负如来不负卿,可是佛教清规戒律告诉他,必须洁身自律。这一次唐僧把持住了心猿意马的自己,他衣不解带,身未沾床。
小说里唐僧表面没有动情,只是意乱情迷了。女王一把扯住三藏,俏语娇声,叫道:“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同上金銮宝殿,匹配夫妇去来。”唐僧战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
书里写唐僧应付女王是悟空的计策,为了得到通关文牒。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这长老忧惶惶只思拜佛。一个要洞房花烛交鸳侣,一个要西宇灵山见世尊。女帝真情,圣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谐同到老;圣僧假意,牢藏情意养元神。一个喜见男身,恨不得白昼 并头谐伉俪;一个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时脱网上雷音。二人和会同登辇,岂料唐僧各有心!
上文写唐僧没动情。不过润杨倒觉得,唐僧动摇后,又坚定了取经的信念才更能感染人。
唐僧碰到的灾难都是观音菩萨一手安排的,都是用来测试唐僧取经的心是否真诚,是否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唐僧过女儿国,度情劫,就是观音菩萨的一个测试,还好,唐僧通过了考试。
情劫很多人难以通过。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就没有度过情劫,他后来被康熙皇帝废掉。
唐僧顺利度过情劫,后来取得真经。成为“旃檀功德佛”。
4评论
我就是竹韵 金乡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文化领域创作者03-31 10:07
54赞
踩
原著《西游记》中,唐僧过女儿国是在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这部小说的叙述里,唐僧的前世是如来佛的二弟子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被贬下凡间。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得道高僧玄奘法师。
纵观整部《西游记》,以及第五十四回过女儿国的详细文字叙写,我认为唐僧没有动过儿女私情。下面,详细说一下唐僧没有动过儿女私情的理由。
话说三藏师徒别了村舍人家,依路西进,不上三四十里,早到西梁国界。唐僧在马上指道:“悟空,前面城池相近,市井上人语喧哗,想是西梁女国。汝等须要仔细,谨慎规矩,切休放荡情怀,紊乱法门教旨。”三人闻言,谨遵严命。
唐僧虽然没有降妖伏魔的神通,但有着求得真经普度众生的大爱,一心秉持佛门戒律,所以一进女儿国就教导三个徒弟“谨慎规矩,切休放荡情怀,紊乱法门教旨。”实际上,唐僧作为典型的佛门中人,是不可能破戒的。《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神魔小说,不是世俗意义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的文化基础与背景是正统的佛与道。
小说中的九九八十一难,是对佛学或道学中的劫数的诠释,这种劫数的学说,是一种“业力”的具体。唐僧的女儿国劫数,多数人认为是淫欲戒律的挣扎与考验,但是于唐僧所具有的修行中,他早已过了这种考验。一如在第五十五四中,猪八戒曾说过的一段话:
八戒在旁掬着碓挺嘴叫道:“太师,你去上复国王: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决不爱你托国之富,也不爱你倾国之容,快些儿倒换关文,打发他往西去,留我在此招赘,如何?”
这段话,倒是猪八戒色心不泯想在女儿国招赘下来,但猪八戒也说了“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所谓久修得道的罗汉,这罗汉在佛教中,是一种修行果位的称呼,达到罗汉的果位,就意味着摆脱了六道轮回束缚,就已了脱了生死。要达到罗汉这种果位,断绝淫欲是必需条件之一。罗汉境界就是自度,若再能自度而度他,就是菩萨境界了。
因此,从猪八戒口中可以得知,唐僧早已到达了罗汉境界,是不可能再有儿女私情或者淫欲的。唐僧之所以下凡间,在上面已叙述过,他前世是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被打下凡间历劫。再者,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玄奘法师,他西行取经,其实是为求大乘佛法。实际上,他对小乘佛法已经炉火纯青修到了罗汉境界。这点上,作者吴承恩肯定是了解的。
很多人认为唐僧动过情,是受电视剧的影响,电视剧中的各种表演镜头,让人存在着这种误会,实际原著中,并非如此,文字与电视剧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我们且看原著中是如何来描述当时的情景。
先是孙悟空献计说,先假装答应成亲骗得通关文牒,唐僧也无可奈何地答应了,但那情景是怎么样的呢?
只见那女王走近前来,一把扯住三藏,俏语娇声,叫道:“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同上金銮宝殿,匹配夫妇去来。”
接着唐僧是“这长老战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孙悟空一番劝说之后,唐僧更是“长老不敢回言,把行者抹了两抹,止不住落下泪来。”可见唐僧为弄到通关文牒,听从孙悟空的假装成亲,是多么的无奈与委屈。
接着是假装成亲的情景描述了,这是原著与电视剧差别最大的地方,也是让观众误会最大的地方,我们且再继续去看看。
同携素手,共坐龙车。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这长老忧惶惶只思拜佛。一个要洞房花烛交鸳侣,一个要西宇灵山见世尊。女帝真情,圣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谐同到老;圣僧假意,牢藏情意养元神。一个喜见男身,恨不得白昼并头谐伉俪;一个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时脱网上雷音。二人和会同登辇,岂料唐僧各有心!
这种文字的叙写,其实也是文学表达手法,将儿女私情与佛门的剧烈矛盾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矛盾越激烈,文字的可读性就越强,越吸引人,同时也通过这种矛盾衬托唐僧的坚定之心。这种文字表达手法,无论是出于文学角度,还是出于小说主题的衬托,可以说,都是非常的高明与精彩。
在原著第五十四回的最后,并没有如电视剧中所谓唐僧与女王“依依不舍”“脉脉含情”之类的叙写,这也是让只看电视剧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存在着误会的地方。
唐僧最后骗得通关文牒,去到城门送别三个徒弟时,猪八戒唬了女王“我们和尚家和你这粉骷髅做甚夫妻!放我师父走路!”然后吓得“那女王见他那等撒泼弄丑,唬得魂飞魄散,跌入辇驾之中。”
接着唐僧被路边的一妖怪变成的妇女给劫走了。然后小说就进入了第五十五回。在这回的章节中,是这样来描绘女王的:
慌得那西梁国君臣女辈,跪在尘埃,都道:“是白日飞升的罗汉,我主不必惊疑。唐御弟也是个有道的禅僧,我们都有眼无珠,错认了中华男子,枉费了这场神思。请主公上辇回朝也。”女王自觉惭愧,多官都一齐回国不题。
一句“女王自觉惭愧”就已点明了,女王的痴情是悔醒的,是尊重“唐御弟也是个有道的高僧”,她不会存在什么长长久久的所谓痴情,这样写她也是明白事理的人。
《西游记》作为浪漫主义的神魔小说,它的立意是幽默的,正面的,浪漫的。有人说它是佛与道之争,因为之前有部《封神榜》,被认为是针对佛教,所以就出现了《西游记》针对道教。这些都是大众的臆测。
其实,我们撷取的是它的文学价值,这部小说的文字是极其幽默又浪漫的,而且文学手法也非常高明。再者,我们学习的也应是孙悟空的果敢,猪八戒的幽默,沙和尚的敬业,还有唐僧的不折不挠及大慈大悲的精神。
关于唐僧与女王的风月猜测,可做为饭后茶余的侃聊即可,但作者吴承恩是不可能有这种立意的,不管是出于小说的文学价值还是对佛教、道教的尊重,都不会有这种“唐僧对女王动情”的可能性。
32评论
少年苍老心 文化领域创作者04-02 22:09
1赞
踩
关于这个问题,电视剧的演绎跟小说不可混为一谈。
先说结论:86版西游,不仅唐僧动情,扮演国王的朱琳老师甚至陷入戏中。但在原著小说中唐僧就只是金蝉子的转世,不是有情的世人。
原著女儿国一节是在五十四回,回目称为“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我们将回目称为章回体小说的眼睛,回目中“法性”这个字眼就已经给三藏法师定性,他在整部西游记中并不算我们理解的凡人,作为金蝉子的十世转世,如来曾经心目中的接班人,就胜在他的佛性纯粹,悟性高超。再看唐僧的成长经历:婴孩时随江入佛门,父亲陈光蕊状元及第后立大功,他只是简单父子相认,并不为所谓祖茵及功名利禄所累,仍是修持佛经。试问我们自己,同等条件下,又能如何心志坚定,坚守佛门?法性已解,回目中后半句提及“心猿定计脱烟花”,表明作者只是将这次经历当做九九八十一中难的烟花之难。而且后文也有好几处印证,当悟空假装答应女儿国使者时,唐僧道:“悟空,此论最善。但恐女主招我进去,要行夫妇之礼,我怎肯丧元阳,败坏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坠落了本教人身?此句表明在原著中唐僧非常熟知佛教中的色欲,他没有任何凡人间的烟花心思。除此之外,当唐僧乘上女王车驾时,吴承恩的诗评说的更为直白: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这长老忧惶惶只思拜佛。一个要洞房花烛交鸳侣,一个要西宇灵山见世尊。女帝真情,圣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谐同到老;圣僧假意,牢藏情意养元神。一个喜见男身,恨不得白昼并头谐伉俪;一个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时脱网上雷音。二人和会同登辇,岂料唐僧各有心!此处一个真情,一个假意,一个期盼白头到老,一个只盼逃离情网。
再回到电视剧,朱琳老师的演技非常打动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不过如此。原本我以为这是演员的敬业,可在四套的一档栏目时,朱琳老师再见徐少华先生,脱口竟是:自女儿国一别,二十年不见,御弟哥哥,别来无恙?是人在戏中,还是戏如人生,我们只需享受那份不为时间磨灭的真情实感。
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知道,泪水有时可以欺骗人,但眼神的交互很难压抑内心的情感。原著中描写女儿国国王看到好处时,是这样的: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外,不觉滢情汲汲,爱欲恣恣。而且她起初是听说唐僧长得俊朗才起了颠鸾倒凤的心思,所以要亲自观察相貌,结合女儿国从未有过男子的经历,更像是没见过帅哥被颜值征服的追星族。
86版电视剧中的演绎,层次丰富了许多,直接删掉原著中的佳梦和官员对唐僧相貌的考查,直接让师徒四人入宫。这版开始就将唐僧的角色塑造为存有情欲的凡人:当温良贤淑的女子美目流转时,唐僧的目光也在此刻停滞。然后电视剧又增加了两人同游园林的场景,配乐是大名鼎鼎的女儿情。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长相随。唐僧心中的佛性人欲的纠葛在86版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一面是温柔乡,一面是大雷音寺,该如何决断?这一刻,我们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江流儿,而不是法号玄奘的清教徒。
最后的送别,女王仍是含情脉脉,恋恋不舍,唐僧狠下心来,跃马扬鞭,离别此处。可距离纵然远去,容颜不断更迭,心间痕迹又如何能消除?
我是少年苍老心,希望能同大家分享彼此的感动。
1评论
祗树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03-22 22:51
11赞
踩
86央视版《西游记》里的唐僧,的确是动了情的。
一个人的嘴巴再硬,眼睛是不会骗人的。
仔细看《女儿国》这段故事,唐僧在见到国王前前后后,眼神一共发生过三次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是唐僧内心的松动。
先看这张图。
在这张图里,女儿国的丞相来到唐僧居住的驿站,充当媒婆给国王说亲。当丞相说到:“国王情愿一国江山让与唐僧,并以身相许。”唐僧当即表现出拒绝之色,并低下头掩饰内心的担忧。
此时,唐僧并没有见到国王。可是,内心深处对“佛法”的追求,使他非常坚定自己的信念:到西天取经。
在丞相再三请求之后,孙悟空发现了其中端倪。倘若今番不答应,怕是连觉都睡不成,这丞相是铁了心要唐僧“倒插门”给国王的。
于是,孙悟空除了个主意,假意让唐僧与过往成亲。待骗得通关文牒之后,再使定身法离去。
孙悟空这个心猿,对人性的把握,在取经团队里是最老练了。
猴子非常清楚,唐僧命中当有此难。以女儿国国王的倾国之姿,唐僧若是能够顶得住,日后便不用担心他被女色侵袭了。故而,猴子才会是:“那就要看师父的道行了。”猴子言指的道行,当然是唐僧的定力了。
初见国王
与国王对视
上面这连续三张图,是丞相将唐僧引入国王寝宫之后,唐僧第一次见到国王,他的眼神的变化。
始一进门,唐僧立马表现出惊讶的表情,眼珠圆瞪。这个表情非常奇妙,唐僧此举,无疑是被国王的容貌镇住了。
此时的唐僧,内心一定像是有十万八千鹿在乱撞一样,起伏难定。国王走出珠帘,显露出真容时,唐僧内心的起伏更加剧烈,干脆将头扭过去,不敢直面国王的双眼。就如国王说的:“你说四大皆空,却紧闭双眼。”
国王的潜台词是,“既然你诚心向佛,为什么都不敢看我一眼?分明就是心虚嘛!”到底是一国之君,对于人心的把控,竟是如此之准。国王只此一句话,直接点透了唐僧的虚伪。
内心的小九九被看穿,唐僧再也不敢听任国王摆布了。于是,就像这两幅图里所看到的那样,唐僧干脆紧闭双眼,坚决不看国王一眼。
刻意的回避,便是心虚的表现。若不心动,何苦心虚?看他额头流的那些汉,不就是最直接的证明吗!
看到唐僧如此不识趣,国王是真的着急了,竟然使出毕生绝学:霸王硬上弓。
看看唐僧娇羞的样子,可不就是小处男动心了嘛!
在女儿国国王这个老司机的带领下,唐僧内心的防线逐渐崩塌。国王实在是太会玩儿了,唐僧与她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
此时的唐僧虽看似坚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刚刚还不断回避国王的眼神,如今干脆坐在床上,任由国王调戏了。
可惜,蝎子精出现了,及时拯救了唐僧,让他免遭“红粉骷髅”之祸。
孙悟空把唐僧解救出来之后,国王最后送唐僧一程,并目送他离去。
唐僧最后纵马一跃,准备奔腾之前的回眸,真真点睛之笔!唐僧的眼神非常复杂,包含了厌恶与不舍,而国王的眼睛里唯有秋波。
唐僧为何会有厌恶之情呢?所谓爱之深、恨之深。
在女儿国这里,唐僧唯一一次动情,差点儿就破了“元阳”之体,坏了他取经大业,你说唐僧能不恨吗?可是,唐僧这种人,动情是非常困难的,既然有此心思,内心就一定会流下一滴泪的。
原著版的《西游记》里,唐僧一直都是非常决绝的,一点儿心思都没动。女帝真情,指望和谐同到老;圣僧假意,牢藏情意养元神……一个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时脱网上雷音。二人和会同登辇,岂料唐僧各有心!
唐僧作为如来的第二个弟子,他虽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有一点他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因破戒到不了西天,没人可以救他!他的下场不会是一死了之那么简单。
央视版《西游记》对原著的篡改,实在是太多了。不过,至少在女儿国这一回,改的非常有人情味儿,我很喜欢!
评论
LCH151067399 文化领域创作者03-23 09:53
99赞
踩
回想86版《西游记》中的唐僧要是对女儿国国王一点没动心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同游御花园,世人都叫唐僧为唐长老,圣僧,唯有女儿国王这位眉眼灼灼的美人儿叫他御弟哥哥。女王不屈不挠的挽留,其实当时唐僧眼神惊慌,只得以贫僧许身佛门,为了解救芸芸众生,使世上不再有杀罚纷争,使人间不再有怨女鳏夫而搪塞过去。
女王一意想留,而唐僧却不敢多留,只得说贫僧取经心切,望女王陛下早发通关碟文,其实唐僧早动了情乱了方寸,只是他避开了,不着痕迹,内心早波阑壮阔。
女王叫他今日不要谈通关碟文之事,那时唐僧早就额头冒汗,只是闭着眼睛念经,连直面女王的勇气都没有。唐僧胸怀的是天下芸芸众生,儿女私情终究放在心里没有表露出来。
在女王近乎哀求之下"哥哥,你难道真的不喜欢我吗?今日良霄难得,你就答应了我吧″。唐僧额头更是大汗淋漓,紧闭双眼道″佛心四大皆空,贫僧尘念已绝,无缘消受人间富贵,并与大唐天子有诺在先,还望女王陛下放他西去,来世若有缘分......″
唐僧西去一路走来遇到了许多妖魔鬼怪,最后都挺来了,若这次情劫,渡得了,就成佛,渡不了,就负了天下苍生。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只是说来来生,其实唐僧那时有太多的不舍,恐怕仅此一次面红耳赤送给女王了。世上哪有什么来生,一入佛门深似海,从此两眼是众生,此去西行,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恐怕是唐僧一生唯一动情之处,面对女王四目相对的那一眼,不再是禁欲系的佛。后来回到大唐已是风霜满鬓,捧着用生命取回来的经卷。
很多人都赞叹圣僧不为女色所惑,只有他自己知道,有的人看一眼就会错。
10评论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03-24 08:19
78赞
踩
唐三藏趣经女儿国琴弦已然拨动,思凡之门已然开启了一条缝隙,或许这朵涟漪连唐三藏自己都未曾知晓。
唐僧从踏进到离开女儿国总共动了三次情:
前言:
一路向西逢女国,因缘巧“喝”孕胎水。
唐三藏师徒四人,途径女儿国,本意为取水止渴,没想到子母河水竟然也会让男子有胎气,让唐僧和八戒腹痛难忍,惹得女儿国的婢女及大臣们捧腹大笑。
试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男方,你会愿意和你不喜欢或者丝毫没有感觉的女性一起逛街、吃饭、看电影吗?
你会和她花园看花谈心读鸳鸯吗?
唐三藏本为一受命高僧,前有大哥大唐皇帝的望眼欲穿,后又大日如来的上乘佛法,中有普度万民之重任,唐三藏不仅没有拒绝潇湘玉艳的女王,反而只身前往,陪其逛花园,谈风情,赏鸳鸯戏水。
此时的唐三藏不仅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僧侣,反而和西凉女王谈笑风生,风情万种的场面令人唏嘘,看鸳鸯戏水,听着缠绵细语,口中虽说已许身佛门,但身却丝毫没有离去的动向。
三藏的一句话透露了其内心的有原因留在女儿国为王的念想。
西梁女国太师深夜前来提亲,唐三藏先是故意装了一波,不以为然,其实白天陪女王逛一天御花园,此次也是为女王来提亲,可想而知,肯定是奔着唐三藏而来,难道二师兄而来(八戒)?
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唐三藏的一句话透析其是有想留下为王的念头:
在此唐三藏的这句话才是神句,此话一出太师接的更加秒赞,愿意放其三徒弟西去,只招赘唐三藏一人,这句话可以说言简意赅的表达了唐三藏心有所动,毋庸置疑。
唐三藏深夜受邀看国宝?
先有花园的甜言蜜语,后又前夜的当面提前,再有深夜的也观国宝,唐僧故意一步步走近西梁女王挖的坑,故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国王机会。
在走进女王的寝室那一刻起,唐三藏并无离开之意,而是坐在闺房之中,眼眉深锁,额头满是汗珠,试问如果不是心中有鬼,如果不是因为觉得对不起佛祖?怎么会口未开,眼未看而汗流不止呢?
在女王的柔情蜜语下,唐三藏终于没能抵抗住其美色加酥情,女王依偎在唐三藏怀中,而其并未把她推开,而是转身说了句:如果来世有缘.....
喜极而悲,深夜爱意绵绵,柔情似水的场面被蝎子精破坏,但是在蝎子洞中也表达了其对西凉女王的动情之处,“人妖殊途,岂能相提并论”,
唐三藏的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反衬出起对女儿国国王情有独钟的特殊情感,对眼前这个蝎子精很是反感。
唐三藏被救出之后,女儿国国王含情脉脉的看着三藏,依依不舍的把通过文牒交还给他,而此时的唐僧已然不再敢用那样柔情似水眼神看着眼前这位另自己欢心的女人了。
因为他怕自己会再下马,会留恋眼前的一切,他更怕女王会流泪,因为女王流的泪,就是三藏心中滴的血。
快到斩乱麻,用力挥舞手中的马鞭,飞驰而去。
以上三处表露出唐三藏对女王的动情之处,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呢?
我是追溯历史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文/追溯历史传奇
19评论
梦露居士读文史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03-26 21:37
14赞
踩
居士我看到所有的答主都在说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唐三藏与女儿国王。小时候看到这一段时也为他俩感到深深的遗憾,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却偏偏不能在一起,最后女儿国王只能深情的唱一首《女儿情》,黯然神伤。
但是,如果抛开电视剧,只看《西游记》小说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唐僧并未动情。而电视剧加了好几个原创情节,让唐僧在面对女儿国王时动了凡心。
在电视剧中,唐三藏与女王共游御花园观鸳鸯戏水,这是第一次动心;唐三藏深夜与女王在闺房相对,是第二次动心;唐三藏告别女王前往西天取经时恋恋不舍,这是第三次动心。
然而,在小说中却并没有这些情节,唐三藏并没有动心。
小说中,唐三藏师徒四人来到女儿国驿馆之中,女王便遣太师前来说亲,要招唐三藏为夫婿,两人并无同观鸳鸯戏水的情节。孙悟空为骗女王在通关文牒上盖印,假意答允下来。
女王听太师回报,喜不自胜,立刻亲自来请唐僧。当天,女王便在通关文牒上盖了女儿国之印,要送唐三藏的三个徒弟离开。女王的意思很明白:你们三个碍事的人赶紧滚蛋。结果在送行之时,孙悟空三人想抢了唐僧就走,不料蝎子精出现,把唐僧劫走了。以上都是同一天发生的事情,所以并无唐僧深夜进入女王闺房之事。
后来经过一番纠缠,孙悟空等人救回了唐僧,师徒四人便直接上路了,也没有女王相送,唐三藏不舍的情节。
所以,至少在小说之中,唐三藏并未对女儿国国王动情。当然,86版电视剧的改变更为高明,因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唐三藏也是人,面对热情似火,温柔似水的女儿国国王,怎么会不动心呢?然而唯有动心了,才显示出唐三藏抛却儿女情长赴西天取经的决绝与坚定。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3评论
早晨从下午开始 服饰公司总经理 文化领域创作者03-27 21:32
9赞
踩
当女儿国的国王把自己当做“国宝”,让唐僧看的时候。
唐僧根本就不敢直视,他只是低着头,念着“阿弥陀佛”,称自己“四大皆空”。
可是女王一句话就戳穿了唐僧的心思:你若真的四大皆空,为何不看着我。你若真的看着我,我就不信你真的会两眼空空。
女王的这个激将法果然见效,当唐僧睁开眼看到女王的时候,他确实心动了。
唐僧《西游记》中,在取经的途中,此时他并不是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而是一个东土大唐派去西天求取真经的高僧。
他一生坎坷却心怀慈悲。他就连强盗,妖怪都显露出了同情,所以他对女王是不可能没有情的。但是他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担,没有办法答应女王留在这里。
所以他只能说:我今生已许身佛门,来世若有缘份……
我相信此时唐僧说这句话的时候,肯定是动了情的。
那是因为在《西游记》中,他并不是一个真正“四大皆空”的佛,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僧。
他动了心,也不是因为他看上了女王的权利,地位和金银财富,锦衣玉食之类的身外物。
他动了心,是因为他确实是喜欢女王这个人本身。
但是他又能抵抗住这些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诱惑,这也说明了唐僧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并且有信仰的,不畏艰险的,称职的取经人。
2评论
xxxx5656 文化领域创作者03-24 10:22
26赞
踩
《西游记》中唐僧究竟有没有对女儿国的女王动情,我想绝大数人都会认为,肯定动了情。
唐僧在面女儿国的女王时,其实是面对几大诱惑,一是金钱,二是美色,三是权力,四是最可贵的真情。可以说,女儿国的女王身上具有一个普通人想要的一切,一个普通人无法抵御这些诱惑,只有佛才能抵御,《西游记》中唐僧恰恰是金禅子转世,他其实是佛。
对于一个普通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是什么,通俗一点说,要吃饭,要性的满足,可能还想吃的好一点,有一个美丽妻子,再高一点,有的人还想拥有一点权力。所以,对于普通人,金钱、美色和权为无疑是有很大诱惑的。当唐僧取经时,他转世为肉体凡胎,和普通人一样,他面对女王的美,面对女王能给予的荣华富贵怎么可能不动情。
我认为,如果说唐僧从小在寺庙中长大,对于世俗的欲望还能抵抗,那他最最最难抵御的就是女儿国女王对他的一片真情。女儿国的女王,她喜欢唐僧,她要嫁给唐僧,并不是为了吃他的肉,也不是为了长生不老,而只是想和他双栖双飞,长厢斯守,就像歌曲《女儿情》的歌词,“说什么王权富贵,说什么功名利禄。我只愿和我心上人紧相随。",这是何等一片真情,人间最美是真情,唐僧面对如此的真情,他怎么能不动情?
所以,我认为唐僧是对女儿国女王动了情。唐僧为了求取真经,只能是放弃真情。这恰恰映证了,唐僧求取真经的意志是多么坚定,真可谓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