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的笔记(16)
第一章 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LAN,通信范围在几公里之内,传输速率相对较高
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WAN,通信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甚至可达到几万公里。传输速率相对局域网来说低
协议 Protocol 计算机网络为实现实体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提出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即OSI模型
TCP/IP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对OSI模型的简化
阿帕网 ARPAnet,互联网的雏形,由高级计划研究署(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的一个实验性网络
去中心化的 Decentralized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P (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的标准协议
WWW World Wide Web 万维网
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 电子布告栏系统,国内称网络论坛
自媒体 WeMedia,不从属于专业媒体的个体或组织通过网络手段进行自主的信息传播的新形势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产生的内容
社会化媒体 Social Media,也称社交媒体
平板电脑 Tablet Computer
电子墨水 E-Ink
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AR,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中附加相关虚拟信息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VR ,通过数字技术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实时交互,从而获得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物联网 The Internet of Things 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互联网技术。也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特别报道 Special Report 或多媒体报道 Multimedia Storytelling,实现网络信息的整合。对应国内专题报道概念,专题是在某一主题或某一事件下的相关新闻、资料及言论的集纳
H5 HTML5,超文本标记语言第五次修订版
信息茧房 Information Cocoons,即人们只听他们选择和能取悦他们的东西
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
大数据的四个特点归纳为四个”V“,即多样性(Variety)、体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价值(Value)。大数据意味着多样化的数据、巨大的数据量、快速的处理。IBM网站用真实性(Veracity)替代了价值
第二章 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
需求的尾巴 The Long Tail, 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认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的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主体部分,而在于过去被视为“失败者”的那些产品,也就是需求曲线中的那条无穷长的尾巴
情境 Context,所谓网络情境带来的体验,是指一种整体氛围带来的感觉
协同消费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从其发展而来的是“共享经济”,不只关心消费者之间的协同和共享,还关心促成这种协同和共享的平台和机制
H2H 个人对个人(Human to Human)
虚拟社群 Virtual Community,也称虚拟社区。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在《虚拟社区:电子疆域的家园》首次提出,与传统社区一样仍然源于人类的四种基本需要。a兴趣 interest、b关系 relation、幻想fantasy、交易transation
人情 Human Feeling
赛博空间 Cyber Space 网络空间早期被称为赛博空间
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也译为印象整饰 。戈夫曼提出,它指个人试图影响他们对自己印象的现象和过程,也就是对自我形象的管理
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指社会行动者(Social Actor)及其间关系的集合
群体认同 Group Identity,也称群体归属,指群体成员从群体活动中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而对群体产生的认同
群体承诺 Group Commitment,指个人认同并卷入一个群体的强度。
情感取向:群体承诺的取向强调的是“意愿”(Want),被称为“情感性承诺”(Affective Commitment)
工具取向:群体承诺的取向强调的是“需要”(Need),由于他的主要特征是计算是否在群体内继续“留任”,因此它也被称为“继续性承诺”(Continuance Commitment)或“工具性承诺”(Instrumental Commitment)
规范取向:群体承诺的取向强调的是“应该”(Ought),被称为“规范性承诺”(Normative Commi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