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伯、谢万、桓玄并注《周易·系辞》,何以韩康伯注独传于后世
王弼注《易》,只注“经”上下篇、及《文言》《彖传》《象传》,至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均不下注。起初,因为玄学家大多站在司马氏集团的对立面,王弼《易》注未能列入学官,只能流传于民间,但为后来玄学者所好。于是东晋韩康伯、谢万、桓玄并注《周易·系辞》以发挥玄理,他们大都祖述王弼,而摈落郑玄注。到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专取韩康伯注《系辞》,舍弃了谢万、桓玄所注《系辞》,这其中隐藏什么缘故呢?虽然未见到相关史料,但我们可以从人品推想作品。
韩伯,字康伯,东晋玄学家。少贫而有智慧,长大后清静平和,善于思辨。《晋书》记载其舅殷浩称赞说:“康伯能自标置,居然是出群之器。”康伯能自定位置,显然是个超群的人才。韩康伯有独立见解,认为判断事物正确与否,既不能爱听顺耳之言,也不能盲从多数人的主张,而应有自己的见解。时人评价他“澄世所不能澄,裁世所不能裁。”康伯在王弼所注基础上,补注《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撰成《周易注解》三卷。
谢万,字万石,东晋时期大臣、名士。是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世说新语·简傲篇》记载:谢万带兵北征,常常以啸傲吟诗自我高尚,不知道安抚将士。谢安非常器重谢万,看出他一定会兵败,于是与谢万一起去,从容对谢万道:“你身为元帅,应该经常召集诸将饮宴,以取悦众将之心。”谢万听从谢安之言,便召集诸将,但却无话可说,只是用如意指着四坐众将说:“诸君皆是劲卒。”诸将听到他将自己视同一卒,皆愤恨不已。谢安想要深著恩宠信任,对于将帅以下众将,无不亲自造访,厚谊相谢。等到谢万事败,军中有人因此想要除掉他。谢安又说:“让他当个隐士吧。”所以谢万得以幸免。余嘉锡评价他:“此等狂妄之徒。”《隋书·经籍志》记载,谢万注有《周易系辞》二卷。
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东晋权臣、大司马桓温之子,桓楚开国皇帝。《晋书》记载:桓玄性情贪鄙,喜好奇异,尤其爱好宝物,珠宝玉石不曾离手。人士有法书、好画及佳园美宅的,都想法占为己有。派遣臣佐四出,掘果移竹,不远数千里,百姓佳果美竹无复遗留。虞世南评价他:“彼桓玄者,盖有浮狡之小智,而无含宏之大德。”吕思勉评价他:“桓玄乃一妄人。”桓玄留下《桓玄集》二十卷,并注《周易·系辞》二卷,隋唐时犹存,但今已亡佚。
韩康伯、谢万、桓玄三人皆一时才俊,但人品高下立判,后世学者选择韩注《系辞》传之于世,有所取舍而已。
你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