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转变-电影论文

  一、经典好莱坞(1930—1965)

  ——传统女性爱与美的结合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男性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电影世界基本上是男性的世界。美国电影的女性角色往往成为男性视角下的客体,很少具有独立的精神人格,女性的出现是为了印证男性的高大和温柔。与此同时,在这个时期的美国电影审查制度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电影中的女性被严格限定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之内,以此为社会树立正面的女性形象。

  女性大多是花瓶角色,就好像希区柯克一样,在意的是女性动人的外形。女性基本上都是金发碧眼,明艳动人的,展示了女人最迷人婀娜的一面,强调了女性形象的视觉和情色感染力。她们身穿性感的晚礼服,脚穿水晶高跟鞋子,在柔和的光影下像瓷娃娃一般翩翩起舞,她们是嘉宝,是梦露,或者是胸部高耸的黛米?摩尔。这个时期女性形象,成为好莱坞男权意识形态下被看的对象。

  《乱世佳人》是一部置于南北战争背景下的凄美爱情故事。女主人公郝思嘉是一位生活在奴隶主庄园内,美丽动人的女性。虽然她性格倔强,乐观,富于想象力,但是她终归逃脱不了男人的世界。她一直在追寻自己的爱情,她的生命轨迹也随着生命中出现的几个男人而改变。因为意中人阿希礼将要娶别的人,她一气之下嫁给了并不相爱的查理,不久查理在南北战场牺牲,她成了一名寡妇。但是不甘寂寞的她又找到了白瑞德。她的命运因为男人变得曲折离奇。

  在《魂断蓝桥》里,这种女性依附于男性而存在,女性不能摆脱传统的价值体系则显得更加明显。马拉是一个社会下层的舞蹈演员,曲线婀娜,美丽质朴,需要男人保护的女人。而男主角一出场则给人以高大魁梧的感觉。这种视觉形象的对比就形成了心理的暗示,这个世界女人因为男人而存在。在剧情的设置上也体现了这一点。突然的相遇,突然的求婚,又突然的离去,改变了马拉的一生。在得知男人已经去世的假消息后,她不知所措,为了生存,出卖了身体。在受到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后,她选择了在蓝桥上自杀。女人纵使美丽也无法逃脱命运、男人以及传统价值观。这时的女人形象显得十分被动和无奈。

  二、新好莱坞(1965—90年代)

  ——女性意识的觉醒 新好莱坞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是美国社会的多事之秋,黑人争取平等自由的民权斗争风起云涌,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使国内反战情绪不断高涨,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反主流文化盛行。

  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和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建立对美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发展到高潮,越来越多的女性追求个性解放,政治自由。同时60年代以后,美国实行电影分级制度,只对受众的范围进行控制,对电影内容不再严格限制。银屏上出现的女性形象更加丰富,她们张扬自我个性,实现自我解放,突破了主流价值观念,她们不再拘泥于男性审美规范,她们不再被限定在贤妻良母的道德框架内。

  (一)女强人形象:回应女权的呼声

  在以往的影片中,男性是主角,男人是强大的,是足以保护女人的,女人处在一个被保护的状态下。女性的出现是为了体现男性的强壮和温情,影片中的女性充其量是一个帮手或仅充当影片的调味剂。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女权意识的提高,在好莱坞电影中涌现了一大批“女强人”的形象,她们以一当十,和男性进行着对抗。新好莱坞代表作《邦妮与克莱德》演绎了雌雄大盗彻彻底底地“反英雄”式英雄的大戏。邦妮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厌倦与不满,她渴望冒险和浪漫的生活。她热情地投入到寻找刺激的生活之中,汽车与银行抢劫,枪战迭起,血肉横飞。虽然本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但是展现了女性的自我觉醒,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女强人”的形象。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了“女强人”的形象。《终结者2》中塑造了一个身材健硕、勇猛搏杀的女金刚形象。《沉默的羔羊》中展现了一个智勇双全、沉着冷静的女探员形象。还有《美国女兵》中的欧尼尔,她无惧性别的歧视,混入军营,和男人同吃穿,同战斗,获得承认和尊重。

  (二)新家庭主妇:从家庭伦理束缚中破茧而出

  在女权主义的呼声下,女性们开始重新定义自由。她们不再满足于空虚重复的家庭生活,她们决定破茧而出,逃出家庭琐事的束缚,在社会上寻求自我的价值。

  罗伯特?本顿拍摄的家庭伦理片《克莱默夫妇》一举夺得第五十二届奥斯卡五项金像奖。乔安娜原本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主妇。然而有一天,她开始厌倦整日忙碌于家庭琐事的生活,毅然抛下丈夫和孩子,开始寻找自己的价值。在与丈夫离婚后,乔安娜实现了经济独立,并通过法律武器夺回儿子的抚养权。随着剧情的发展,乔安娜从被动走上主动,从依附走向独立,开始与丈夫拥有平等的经济地位。在整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妇女摆脱家庭,用自己的智慧在社会上立足。该影片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家庭主妇形象。

  《末路狂花》则用更加浪漫主义的手法,讲述了由两个家庭主妇到女战士蜕变的故事,被奉为女性主义经典影片。她们努力摆脱平淡主妇生活,脱掉了围裙,穿上了紧身衣,用战斗的方式,向男性社会发出宣言。在不断的斗争和取舍的挣扎中,两人的性格、个体独立意识发生很大转变,但却把自己推上了不归路,只能投向最近的天堂,让上帝抚慰这不幸的灵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女性意识萌发成长的过程,但这又是一出出色而到位的女性主义表现影视,它精心而细腻的表现方式是赢得观众的钥匙。

  (三)美丽坏女人:颠覆传统女性形象

  美貌和性是女人不能离开的两个话题。惊艳、神秘、冷酷的坏女人,也是好莱坞影片中常见的女性形象。这些美丽坏女人打破男英雄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女人温柔甜美的传统。

  《本能》彻底颠覆了传统女性形象,女主角凯瑟琳就像一个高明的猎人玩弄着男性猎物,她冷漠又风情、邪恶又艳丽,是男人挡不住的诱惑。一个地道老道的蛇蝎女人,有着缜密的作案计划和变态般的犯罪行径。每一次看到她充满诱惑的眼睛不免为她身边着了魔似的男人们捏汗之余大呼过瘾,一种略占强势的女性角色走得极端但冷到神圣。

  好莱坞电影如《蝙蝠侠归来》中的女主角豹女则更是变成冲击大男子主义社会的复仇者。《天生杀人狂》女主角穿着牛仔服,不羁地抬着头,内心萌生着暴力的种子。她可以和一个仅仅只有一面之缘的男人离家出走,她可以毫不眨眼地举起枪,杀掉眼前的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女人你怕不怕?

  三、现代好莱坞以及独立电影(90年代至今)

  ——多元女性形象深化 90年代以后,随着好莱坞电影不断发展,独立电影出现并繁荣,美国电影中女性形象不断丰富,不但将原来美国电影中女性形象表现到极致,而且还出现了一系列新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是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艺术塑造,但其源于现实生活中多元化女性的模板。

  (一)光头女性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在女权呼声不断高涨的时代背景下,银屏上频频出现了光头女性。光头女性形象是女性男性化的体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大众视觉。光头对于女性来说虽然具有很大的颠覆性,但是改变了女性的刻板形象,备受好莱坞女性电影的青睐。

  《伴我雄心》中的奥尼尔一直碍于性别的歧视无法实现置身前线的壮志,于是她拿起剃刀削了自己秀美的长发,以一个光头形象进入集体宿舍,接受男人标准的严酷训练。光头形象模糊了性别的界限,使她很好融入男人的世界中去,男兵们在不断的接触中感受到了欧尼尔的毅力和才华,并逐渐接受了她。

  光头形象还可以突出女性的纯洁和天真。比如莫顿在《少数派报告》中的光头,她的天真和单纯变成了政府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光头形象实际是对政府表达的一种不满,体现了女性主义对当权者的批判。

  (二)女性同志形象

  随着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从鄙视到转化到研究,女权主义的主角更多是以同性恋身份出现。美国电影对同志等边缘女性题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这个时期的同志电影逐渐走上了主流电影。边缘女性题材的同志女性逐渐受到关注。

  《男孩不哭》里的布兰顿是一个有性别危机的女性,剪碎的短发、花格衬衫将布兰顿的性别分割在两地。她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英俊的男性,并与一个女性相恋。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渗着丝丝甜蜜的苦涩梦魇。 所有的快乐和幸福都在她的真实性别被发现的时候永远地离开了她。她的欺骗将她推向了毁灭的旋涡。影片对于心理性别混乱或者说易性癖的悲剧性描绘在对意志自由的诉求上体现了意义深远的精神跃进。这个不规矩的女孩也深深印在了每一位观众的脑海里,也得到了奥斯卡评委的肯定。

  而《女魔头》里的沃诺斯,她在正常男女关系中无法找到爱情。绝望的她成了一名同性恋,并为了自己的爱人希尔比,开始进行疯狂的杀人。这是一种绝望的女性同志之恋。还有《钓鱼去》《捆绑》《高潮艺术》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主流影片,其台前幕后都活跃着一大批同性恋者的身影。

  女性形象是立体的,多元的。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观念的影响,女性形象长期处在从属地位。美国女性形象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女权思潮的发展的。美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演变,从柔弱到坚强,从被动到主动,从顺从到独立。她们已经摆脱了花瓶形象,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在电影中可以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