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落选金球、奥斯卡无提名的惨败而归?
感觉这部电影中,张艺谋很讨好西方,包括好莱坞影帝男主角、大段的英文对白,故事在教堂发生,大量西方宗教的元素,感觉掏出一些中国的文化内涵的东西,也是冲着给外国人看去展示的,最后这个结果,不晓得算不算一个讽刺。
一味讨好美国人,反而人家不领情,苦逼+悲催!
《纽约时报》上麦克·海尔(Mike Hale)老师对《金陵十三钗》的影评中有这么一段:
在这部影片里,资深中国导演张艺谋回顾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的方式是某种类似于后台歌舞剧,偶尔会被可怕的谋杀和强奸打断的东西。
在两个半小时没有完全耗光之前,这部影片就已经陷入了所描述事件与张先生对其疏离又奇怪的轻薄处理之间的不平衡,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处理和疏离是指他拒绝对中国历史最可怕的篇章之一的表明立场。。。
agree with him
这不是讨好的问题,而是影片所 表现的价值观不符合普世价值。张很了解妓女,但不了解基督教,更不了解平等,这样的影片怎么可能获得西方的认可。推荐看看这篇影评,写 很 好好,结尾更是点睛之笔:http://wuli.blog.caixin.com/archives/30639
《十三钗》从片子本身质量来说,摄影剪辑美术各方面都是达到行货水准的,只是意图太明显。
不仅体现在片子商业目的,剧中人物情节设置也太明显。比方说贝尔为何从一枚玩世不恭的殡葬师变成挑起救赎大任的神父,因为当时的大背景需要。为何其他十几名妓女就心甘情愿的去代替那几只女学生,就一句“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你信么?我是不信,因为主题需要。所以十三钗在人物性格转折上处理的很僵硬,每一个人物的设置都是有他的目的,形象变得单薄简化成一个符号,给观众看来不会觉得真实。
然后再看另一部冲奥外语片的热门,伊朗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片子仅围绕两家人在几天之内发生的矛盾,却能够体现一种社会的真实,和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这样一比较我对于十三钗败北就很淡定,一点儿意外都没有。前者商业味太重,人物情感挖掘不够深,想必不少和我一样在电影院观影的观众都仅对于两名妓女被日本兵虐杀的场景有些震撼,但对于片子后来的高潮,妓女替换女学生的戏份却表现得冷淡,尽管这不影响十三钗在我心中仍是2011国语片最期待的作品没有之一,和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后者就告诉我们哪怕没有大制作,踏踏实实讲好一个故事就够了。
以上仅是我作为一枚苦逼学生的浅见,对于十三钗冲奥失败并无太多感觉,毕竟在我看来十三钗就是一部以民族情怀包装的大制作商业片,商业目的获得成功就算成功。
实在是太正常了。
首先,这样的一个电影,你首先要和谁来去比较。你去参加金球奖和奥斯卡,你就是在竞赛。你确实比人家差,你就落选了。
可是在国内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是没有比较的。因为在中国看这样一个话题性的电影,你只有评论他是否伟大的选项,你不会比较。因为没什么可以比较的。
13钗的价值感与西方的本身就有很大差异。和《钢琴师》这样的影片一比马上相形见绌。
另外就是其海外发行也做得不好(找了两家无名小公司),张伟平宣称的2000家院线大规模上映根本没希望。最终北美只有30家影院上映,票房仅3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