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方向论文汇总十篇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1)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孙天琦.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的发展与产业组织结构演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1(03)

  [2]王蔷.论战略联盟中的相互信任问题(上)[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04)

  [3]高艳.中国汽车工业产品创新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4]周斐斐.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5

  [5]邓丽娜.中国汽车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及需求预测[D].西南交通大学2005

  [6]周军.提升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郭样.基于时变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我国汽车工业增长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8

  [8]郭强.中国汽车工业二次技术创新的战略抉择[D].河北大学2007

  [9]冯仕.X企业战略联盟模式的设计、实施和控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10]罗智波.中国汽车企业的跨国战略联盟对策[D].四川大学2005

  [11]刘振.案例-3A公司战略联盟策略的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4

  [12]王瑛洁.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

  [13]丁宝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

  [14]张景辉.新民采油厂精细量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吉林大学2009

  [15]袁文博.基于生态足迹的南宁市生态安全评价[D].吉林大学2010

  [16]宋婷婷.基于“资源诅咒”理论的山西省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s吉林大学2010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斐.建筑企业如何迎接加入WTO带来的挑战[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2]周斌,郭军勇,薛梅.加入WTO对中国建筑业的影响分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2(04)

  [3]刘志斌.加入WTO后中国建筑企业的战略抉择[J].建筑.2002(10)

  [4]陈江.建筑业应对WTO的主要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2(09)

  [5]杨东波.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6]田权魁.大型建筑企业综合实力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05

  [7]曾忆陵.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8]刘维庆.我国大型建筑企业资本经营与运作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

  [9]郑晓玲.基于熵理论的大型建筑企业核心决策团队的构建[D].浙江大学2013

  [10]李尚民.我国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1

  [11]汪志刚.中国大型建筑企业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12]石昕川.我国大型建筑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角色分配研究[D].重庆大学2012

  [13]黄运祥.加入WTO后地方建筑企业的发展对策[J].建筑.2002(08)

  [14]王璞等着.战略管理咨询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5]黄强编着.建筑企业管理与改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6]张秀玉编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孙班军等编着.企业集团管理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8]陈朝阳,林玉妹编着.中国现代企业制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19]许晓明主编.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案例精选[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0]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若干问题[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21]黄耕.加入WTO对我国建筑业的一些影响[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02)

  [22]陈建国.进入WTO影响建筑市场的基本因素及其分析[J].基建优化.2002(02)

  企业战略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雄辉.技术创新的人文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谢旭光.基于复杂网络的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

  [3]刁玉柱.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企业战略延伸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4]包玉泽.技术能力视角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企业升级[D].武汉大学2010

  [5]蔡利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布式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0

  [6]赵永杰.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动态能力生成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7]马鹤丹.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创新系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8]李福成.新型国有企业定位与效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9]毕楠.基于声誉资本的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10]王雅娟.基于组织间信任的知识链演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11]韩文海.基于隔离机制的竞合效益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12]李泽建.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重大风险识别与动态演进规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13]张瑾.顾客参与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4

  [14]熊磊.技术资源与国际技术许可排他性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5

  [15]郑祖婷.基于引进式技术跨越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天津大学2014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53-03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各高校纷纷恢复开办行政管理专业以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进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行政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普遍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本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运用流程再造理论,探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嬗变

  (一)知识结构目标嬗变:由理论型转向应用型

  知识结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总体上仍以政治学取向为主,偏重学术性,而对应用性重视不足。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是学生实践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的课程普遍不足、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少、实际工作能力弱,部分高校课程设置缺乏实践课程,或者虽有实践活动但却流于形式,严重脱离实际培养目标[1]。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呈现为理论型,在教学与实践环节理论知识的传授占绝大部分课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中型企业大量涌现。这些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技术型和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的部门增多,层级增加,需要规范的机关管理和控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也在逐渐增多。为保证管理指令的畅通,执行力提升,企业行政管理人才需求日益增大,而高校死守传统观念办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明显不符合企业需求,使得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意味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目标必须由传统的理论型向应用型及创新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要求。

  (二)就业结构目标嬗变:由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

  纵观国内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其培养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以培养国家公务员为目标,培养在政府机关工作所需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面向教学与研究领域,培养在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从事学术性研究和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这两种培养模式的就业结构目标主要是针对公共管理部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第三部门等。2007年11月6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对公务员录用等做出了全面规定,这意味着行政管理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要想成为公务员,必须通过人事部门的公开考试才能进入,任何专业包括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特权,而真正毕业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国家公务员系统的学生非常少,这就导致高校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遭遇到就业危机。学生感到在学校学到的与走向社会工作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不一致,从而导致专业教学、专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及时转变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结构目标,把就业重点转向私人部门,尤其是企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从而促进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转型。

  二、当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分析

  如前文所述,当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结构和就业结构上发生了根本转变,而现实专业建设中对这种变化却反应迟缓,导致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矛盾逐渐显现。

  (一)学用脱节导致“纸上谈兵”

  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课程设置体系逐渐完善,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缺陷: 第一,教学实践环节单一重复,缺乏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第二,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情景演练的方法与现实行政管理实际工作脱节,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平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学生从课堂难以获得实际能力的提高,导致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一旦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所学的知识在企业工作无用武之地,学生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导致企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感到不满意,认为行政管理工作不是专业性工作,其他专业人才一样可以胜任。由此可见,学用脱节导致企业用人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不满意,学生也感到难以适应企业环境,人才培养的供需技能矛盾突出。

  (二)“官本位”思想导致“杂念丛生”

  一直以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这就导致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观偏向行政部门,而行政领导则成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追求目标,加之传统文化和现实体制因素,“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依然根深蒂固。根据近三年对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统计分析,75%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考取各类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还有15%左右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可见,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去向是各类企业。这些到企业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怀揣各种心思,从根本上对企业工作岗位心理认同感较低,因而导致“杂念丛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根据对近三年安徽工程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有50%的毕业生在一年内跳槽;近70%的毕业生表示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考研;有近80%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工作难以安心或兴趣不大。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带着诸多“杂念”在企业参加工作,他们更多的只是把这一工作当做临时“跳板”,职业归属感较低。长此以往,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不安心、不投入、不进取、不认真等行为表现越发突出,用人单位也认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眼高手低”、对企业缺乏认同感等,导致人才培养的供需理念矛盾越发突出。

  (三)企业重视不够导致“自暴自弃”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不仅体现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在企业方面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偏见也导致人才浪费。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的神经中枢,是推动和保证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技术研发等几大块业务的顺利、有效进行和相互之间协调的关键,是企业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企业活动中由于行政管理工作不直接产生效益,不像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直接涉及企业效益,这就导致当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普遍不重视,因而对行政管理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滞后。在企业管理中负责生产、销售以及研发的部门受到重视,业绩也容易量化考核,这些部门的管理者晋升机会也较多,而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部门往往围绕生产和营销部门开展工作,为企业一线开展服务工作,加之企业行政工作绩效难以量化考核,导致企业行政工作往往不受重视,负责企业行政工作的员工难以获得晋升机会,因此,在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要么希望转到企业其他部门,要么“自暴自弃”无所作为。由此可见,由于企业对行政工作的不重视,使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没有职业归属感,难以施展才能,导致专业人才培养供需双方职业规划矛盾突出。

  三、面向企业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如前文所述,由于企业与公共部门性质不同,双方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供需双方产生诸多矛盾,这既是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挑战,也是人才供需双方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以“客户”为导向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

  面对各类企业需求,行政管理专业必须从“公共行政”向“企业行政”转型,坚持以“客户”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上进行培养流程再造。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由Hammer和Chapy于1993年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速度、质量、成本和服务等衡量企业业绩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流程再造的关键点在于:(1)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流程再造的核心和考核的准则;(2)强调打破部门界限,以流程为工作单位,将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和整合,重新构建工作及组织结构;(3)流程改进后绩效有明显提高,通过对原有的作业流程进行改革和整合,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4)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是流程改造的重要手段,这能够突破时间及空间限制获取和使用信息,使流程中的信息流及物流迅速地传达到目标客户[2]。高校应该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1.打破校企割裂,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高校与企业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信息阻塞,缺乏沟通是当前人才供需矛盾的症结所在。然而流程再造理论要求必须要打破部门界限,以客户为导向,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具体到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必须意识到“客户”――企业需求的重要性,主动打破校企割裂的现状,积极建立校企信息共享机制,为此,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见图1):第一,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首先把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信息发送给企业,这里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信息;第二,由企业结合自身对行政管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发送给高校相关人才需求信息,进而提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方面的改进方案;第三,做好信息及时准确的反馈。对企业和高校间人才培养和需求信息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显得格外重要。校企间可以通过定期座谈、调研以及其他形式活动,保证信息沟通,促进信息共享。

  图1 校企信息、资源共享流程图

  2.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以“客户”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除了需要建立信息共享的管理机制外,校企资源共享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如前文所述,信息的流转在校企之间不断往复,而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和输出等环节无不涉及校企资源的调整和整合,而资源共享正是打破校企界限的关键。由此可见(见图1),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建立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机制对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流程再造至关重要。校企应为资源共享分别进行内部组织管理设计:第一,高校应积极发挥知识资源优势,为企业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或解决方案,诸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企业薪酬管理、供应商(销售商)管理、管理层级设置以及行政效率提高问题等,从而使高校知识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资源;第二,企业应积极利用实践平台资源,一方面为高校提供教学实践的资源,另一方面,把企业的行政管理经验或困难转化为高校的教学案例资源,从而使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二)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业务流程再造

  前文所述以“客户”为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流程再造在宏观上为提高人才培养的绩效提供了组织管理保障,然而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企业需求,必须在微观上以“企业行政”为重心在具体教学实践业务方面进行流程再造。

  1.课程体系设置围绕“企业行政管理”整合。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秉持什么样的思想对课程体系设置至关重要。许多高校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依然偏重政治学理论,缺乏管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转变观念,紧紧围绕“企业行政管理”重新整合现有课程体系。为适应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应逐步减少政治学方面的课程设置,稳步增加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课程。另外,在师资配置方面,由行政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主讲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概论、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行政管理等;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主讲实践技能类课程,例如人力资源规划、市场营销与策划等。

  2.实践环节突出校企合作 。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针对的是与专业课程和技能相关的训练。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电子政务模拟实训、公文写作、秘书实务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在实践教学流程中,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联系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在校外实习期间,由实习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校外指导团队,监督指导学生的实习活动,提供一些实际的企业行政管理业务给学生磨炼,诸如企业员工的日常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员工日常考核等,在实践中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补充单纯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校企合作”,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变“理论学习型”为“问题解决运用型”。

  3.毕业论文(设计)引入“双导师制”。毕业设计(论文)是综合训练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论文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毕业生撰写论文[3],着力打造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项目化,在人才培养中进行校企合作,探索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双导师制”,积极实施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项目化、实践化、个性化。转变过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过于理论化的倾向,鼓励学生根据实习企业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实践应用型的毕业论文课题,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校内导师指导论文撰写,校外导师对具体业务问题给予指导,论文答辩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组成答辩专家组。将“双导师制”模式引进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与企业实际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专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有助于大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增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3)

  公司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早期称谓,最早见之于1980年秋的美国《商业周刊》,其时认为公司文化主要指公司价值观,公司运用共同价值观“为公司的活动、意见和行动树立一种榜样……通过经理的实践逐渐灌输给职工,并传至接班人。”1982年,肯尼迪和迪尔在其著名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五大要素构成,其中“价值观是任何公司文化的基石,作为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哲理精髓,价值观为全体职工提供了对共同方向的意识和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这些成功的公式决定(偶尔也出自)公司的典型英雄人物、有关公司的神话、仪式和典礼.事实上,我们认为公司之成功往往是由于它们的职工能够识别、接受本组织的价值观并按此行动”.。日本拓植大学今西伸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特定企业中具有固有特征的价值体系”,它由价值观体系、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三要素构成.。1985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名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从分析美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出了重创美国企业文化的八条基本价值原则:目标原则、卓越原则、共识原则、整体原则、效绩原则、实证原则、密切原则、正直原则,被誉为未来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

  对企业文化概念的内涵,尽管不同时期的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把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则已达成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文化概念的发展就是企业价值观由抽象不断走向具体、走向丰富、走向完善的过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管理方式,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即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作用—包括价值观外化和展开为各种具体形式,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企业凝聚和精神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为手段的价值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价值管理方式。这句话有两重意思:其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可运作的管理方式,其二,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具有特殊性,它是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达致企业的管理目标的。

  管理科学自19世纪末产生以来,经历了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现代科学学派和企业文化学派四大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发端于美国.7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美国经济的衰微形成鲜明反差,美国人开始对现代管理科学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进行反思,希望寻找到得以摆脱困境的管理新方略.在客观需要和主体反思的双重催化下,企业文化理论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诞生了.诚如《底得优势》一书作者彼得斯和奥斯汀所说:管理学界正孕育着一场“恢复基本原则的革命”。④

  企业文化理论是以理性与非理性有机结合的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它不仅是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辨证否定,而且是对以往一切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在此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价值观并不排除理性,而是反对那种抛弃非理性因素(如心理、情感等)的纯粹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不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也不仅是追求友谊、亲密感的“社会人”,而且是生活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并受它影响和熏陶的“文化人”,企业管理应该以营造文化为己任,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企业的精神灵魂,以此贯串到经济、技术、生产指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战略决策等具体的因素和行动中去,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协调一致的发展。和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企业文化具有两大鲜明的特征: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非”理性倾向(与数据化、机械化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比较而言)和注重实务研究倾向.

  企业文化的价值至上主义和重视实务研究倾向,对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恢复常理”一度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口号,人们反对过去那种把组织结构搞得过分严密和规章制度订得过分严格的做法,主张“见物,但更要见人”;注意厂歌厂服、纪念仪式等企业形象的塑造,以激发职工的荣誉、自豪感、培养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主张频繁的非正式沟通,注意改善职工之间、管理者与职工间的关系,并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新价值、树立新精神.企业文化的务实倾向表明企业共同价值观虽然是精神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但绝非虚幻的和假想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务实倾向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80年代以来,很多有影响的管理学著作均十分重视管理实务的研究.如《一分钟经理》和“优势丛书”等。其中《一分钟经理》以“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指责’三条“诀窍”为主线,运用简明生动的手法将管理中实质性的领导艺术问题加以概括,打破了传统管理理论框架,精致实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名噪全球的《寻求优势》的副标题就是“美国杰出企业的成功经验”,书中重点分析了美国43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总结出八条基本经验(了、又异八条基本的价值准则):贵在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依靠人来提高生产力、以价值观为动力、紧守专业、精兵简政、宽严相济.其中以第一项“贵在行动”最为重要。

  企业文化传入中国是80年代的事。国内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颇为投入,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处于一种几乎有多少研究者就有多少种企业文化概念的状况,所谓“企业文化研究等于思想政治工作”等类似的概念混乱往往把企业文化研究导向误区,甚至陷于泥潭。对此本文第三部分将展开分析.理论上经之很长时间的吵吵嚷咬之后,现已基本安静下来,进入反思阶假,开始有了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积累。如管益忻同志的《塑造现代价值观—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中心环节》.一文,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认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经历着文化转型尤其是价值转型,在这一转型期必须搞好价值观的重塑,它是“解放生产力的中心一环”、“塑造现代化制度的灵魂工程”、“人的积极性的第一生长点”、“培育具有高尚品德的四有新人的关健”、“再造多种(亚)群体文化(如企业文化)的荃础’、“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原动力”。并就价值重塑工程应当坚持的方针、原则、方法和当前应着重抓的几个热点间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当富有启发性。

  作为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为手段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领导了80年代的世界管理潮流,其深刻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必须以冷静的理性思考企业文化在管理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只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和一派学说,而不是管理学的终极和顶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不是自发的,它必须通过作为主体的人、物质性的中介和客体的综合系统的作用才能发挥其深入持久的影响;管理学说史上的各种学派和学说均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而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和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一派学说是无法涵盖一切的.德国经济学界的权威学者E·海能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一书的最后,警告对企业文化抱有万能幻想的人们说:“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组织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确定的,对此不能作出骗人的‘保证’……有企业文化意识的经理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指路人,但是他仅仅指出方向,而不能得出目标”:希望这句话能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文化研究有所苦醒。

  企业文化学说这一“泊来品”进入中国的时间已十年有余,它曾在管理学界引起不小的冲击波.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如何呢?荃本概念混乱,理论研究消耗于无休止的争论,理论研究无从积累;研究者往往浮于表面,关注争论而不是关注实际,理论与现实脱钩、理论本身漏洞百出、千疮百孔;由基本概念的混乱而导致的无休止的争论背后是一片虚空,理论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回应现实。。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再多说,仅就国内流行的两种典型的企业文观点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包括企业全体职工所共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方面内容”。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绝大多数劳动者认同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

  上述两种说法作为企业文化和一般介绍是可以的,但若作为企业文化的定义就有间题了。按照他们的看法,企业文化是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准则等方面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在这里,价值观念虽然都被看作企业文化的一个因素,但其核心作用并未突出出来;不管人们对此持何观点,也许他们默认了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在给企业文化下定义时思想没有明确到位,这就导致了定义的含糊、多义;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这一根本属性在国内已有的同类企业文化定义中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企业文化若不是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要它又有何用处?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4)

  二、基于熵理论与耗散规律的企业演化进程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成长壮大的过程,这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目标。随着对企业演化进程研究的深入,不同的视角对企业的演化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熵理论、耗散规律结合企业管理理论在企业的演化规律上也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视角。

  (一)管理熵 熵理论是从热力学的角度对事物的认识。这一理论认为,任何事物在一个比较孤立的环境中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逐渐走向灭亡的过程。管理学从这一理论的研究中获得了新的思路,发展出了管理熵理论,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从管理熵理论角度出发去研究企业的发展过程发现,当企业的发展过于封闭保守,处于较为孤立的状态,与外界交换的信息、物质、能量等都较少时,企业的管理效率就会下降,企业的发展也会逐渐出现问题,直至最终导致隐患的爆发,使企业生命过程结束。管理熵的一个出发点是企业内部本身就存在着能量的不平衡,以及发展的无序,如果企业不能处于与之能量不平衡状态相适应的开放状态,企业的能量差异不能得到及时的交换,企业的不平衡状态将会加剧,企业也最终会走向终结。

  (二)管理耗散规律 管理耗散规律是对企业发展演化的另一种见解。管理耗散理论是对熵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研究,阐述了企业的发展不一定会走向灭亡,企业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熵值不一定都是持续增加的,可以有负熵值的存在从而使企业的总熵值保持一个较低或者为零的状态,也就是企业保持一个相对平衡有序的状态。而企业也将这样的平衡状态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不断地通过企业开放的发展方式,促使企业外部负熵值与内部正熵值的中和,使企业平稳发展。企业的管理耗散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内部各要素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存在,促使企业可以实现从远离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中心的发展,企业的开放系统较为有效,外部环境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能够让企业实现同外界不断地进行有效的信息等的交换,促使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正负熵值的转化以保持总熵值的降低,实现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演化过程中既存在管理熵促使企业向无序和灭亡方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存在管理耗散规律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促使企业向有序状态的发展。管理耗散规律在企业演进进程中的作用从财务战略的视角来看,主要表现在,企业通过财务战略在与外界进行信息、资源要素等的沟通、交流、交换过程中,吸收各种与企业内部相互作用的负熵值,并通过正负熵值的总效应促进企业总体熵值减少,逐渐形成促进企业向有序方向发展的企业熵值运转系统,通过企业的柔性管理,抑制内部正熵值,而加快吸收企业外部的负熵值耗散结构的构建,使其总熵值始终保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状态,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三、基于管理熵与耗散规律的企业财务战略新认识

  企业的发展需要从全局角度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部署,才能促进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高效的运转状态。企业的财务战略是企业运转系统的关键环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非常重视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布局和部署。企业财务战略受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多、潜在的风险大,故而其战略部署的难度也较高。利用管理熵以及管理耗散规律对企业的财务战略进行部署,是从新的视角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再认识,在新的理论视角的阐述下,企业的财务战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全局性、系统性、柔性化、方向性以及低熵值性几个方面,利用这一视角,企业战略部署也将会有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企业运转中的熵值构成 管理熵理论以及管理耗散规律在阐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表明企业整个运转系统的熵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内部不可逆过程所产生的始终为正的熵值,另一部分是企业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所产生的可为正、可为负、也可为零的交换熵值,企业的总体熵值是不可逆正熵值和交换不确定熵值的总和。结合熵理论和耗散规律,促进企业向有序方向发展就需要企业的总熵值尽可能小,由于不可逆熵值总为正,所以关键就在于企业与外部进行交换所产生的熵值。企业有序发展的条件是企业总熵值为负,并保持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故而企业要通过不断同外界进行交流、沟通产生足够多的负熵值,并能够有效地抵减企业不可逆过程中所产生的正熵值,使总熵值向负值方向发展,故而在熵理论和管理耗散规律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经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

  企业的熵理论表明,在封闭的发展环境下,由于潜在风险和隐患的不断累积与发展,促使企业不可逆熵值不断地累积和增加,导致企业逐步走向衰退和灭亡。管理耗散规律则是在熵理论的基础上,阐述在开放的环境中,企业可以通过外部的沟通交换,不断预防和避免风险,排除内部隐患,并且通过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引进和应用,构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总体熵值耗散框架,促进企业向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并完成企业的创立、成长、成熟、衰退完整生长周期的发生和发展。企业的管理耗散框架,可促进企业自身完善和发展,促进企业正熵值逐步递减,最为重要的是不断地进行创新变革,保持企业的发展生机和活力,通过内外部的新陈代谢排除隐患和风险,为企业发展创造机会和机遇,从而使企业能够摆脱自身正熵值的累积所造成的弊端,走出衰退的困局,而创造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所以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从管理熵这一基本理论意识到企业发展的必然缺陷,还要从管理耗散规律的视角意识到企业需要不断地创新变革构建合理的耗散框架,不断地减少企业正熵流的影响,吸收有利的负熵流,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管理熵理论与耗散规律的作用 企业管理的关键是需要不断发挥企业耗散框架的作用并增加企业负熵流的作用。在企业财务管理战略上,也需要利用管理熵和管理耗散规律对企业财务进行全局性的规划,一方面构建能够发挥递减正熵值的财务战略体系,另一方面构建合理的耗散体系的财务战略。企业的生长周期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也需要认识并发挥熵理论和管理耗散规律的不同特征与作用。

  在企业初创期,企业财务战略在企业不可逆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正熵流变化较小,而这个时期企业对外交流所产生的熵值变化比较大,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财务战略主要考虑如何降低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而尽可能获得较多的企业后续发展资金。这一时期由于企业面临较多的不确定因素,风险较大,故而对资金的运用和筹集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对项目进行较多的可行性分析,加强风险防范,增强收益的可得性。这一时期管理耗散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企业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上。

  在企业发展的成长期,按照传统理论,企业在这一时期会进行规模的扩张以及价值链的延伸,故而,这一时期企业总熵值的变化特点主要是围绕企业通过外部交流的负熵值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时期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扩大生产规模和扩展业务领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筹集更多的资金,向企业发展横向产业链领域不断扩展,加强市场占有率,并建立起企业发展更为牢固的产业联系网络, 加强外部交流, 增强管理耗散规律负熵值的作用, 推动企业的稳步成长, 并使企业的总熵值小于零从而基本处于低熵、有序状态。

  在企业发展的成熟期,由于企业在成长期阶段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固定的外部沟通和交流体系,故而这一时期企业管理耗散所依托的企业外部交换的负熵值变化不是企业总熵值变化的主要方向。这一时期,关注的重点应逐步转向企业在不可逆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正熵值的变化上来。由于企业的不可逆熵值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其熵值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积累增加,为了保持企业的低熵的良好发展状态,除了进一步增强同外界负熵流的吸收外,还需要通过企业内部资本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发挥成本驱动的作用,从内部抑制正熵值的增加,使不可逆过程所产生的正熵值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不能占据企业总熵值的主导地位。

  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抑制内部正熵值增加和增强对外部负熵值吸收两方面共同作用下,企业内部的正熵值仍然成为企业总熵值的主导方向,企业就进入其发展的衰退期。在这一时期,为了保持企业持久的发展潜力,企业的财务战略倾向于缩减企业发展规模,重新进行资金分配,进一步发挥资金的优势力量,尤其对产生企业高正熵值的部门进行严格的资金控制和分配,尽管企业的规模减小,但由于企业资金得到了进一步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企业不可逆过程中的正熵值也得到抑制,延长了企业的生命周期。而且,企业还通过新一轮资金的分配进行企业财务战略的规划和部署,使企业外部吸收负熵值的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恢复和增强,从而使企业开始新的生命周期的成长和发展。

  四、基于管理熵及耗散规律的企业财务战略实施

  企业财务战略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制定,更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实施。需要将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变成切实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基于管理熵和管理耗散视角的企业财务战略实施重点应从宏观上把握好整体战略的实施和控制。

  (一)组织结构 企业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地形成并完善起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保证企业能够形成有效的运转体系,将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结合起来的组织方式,在这一组织方式的引导下,企业会按照有序的形式和方式进行生产和发展,并进行内外部信息的沟通,它是企业运转的基础及有序发展的前提,没有有效的组织形式,企业的运转会进入混乱状态,使企业发展陷入僵局。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的影响表现在对企业战略目标以及政策实施具有影响作用、对企业资源配置具有影响作用以及对企业战略变革具有影响作用几个方面。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熵值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财务战略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才能保证战略的良好实施。当企业的组织结构所产生的熵值较高时,财务战略应该进行适当的抑制,控制内部正熵值的积累,使外部负熵值能够充分发挥耗散作用;当企业的组织结构所产生的熵值较低时,是企业财务战略扩张的良好时机,这一时期应充分发挥财务战略的作用,为企业的扩张奠定良好基础。

  (二)系统协调 企业的发展既需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更需要结合各部分的特点,从微观角度进行战略的分别部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促进总体战略与局部战略以及各局部战略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1)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间的协调。企业的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财务战略需要与整体战略进行协调,以发挥财务战略和总体战略的优势。具体而言,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财务战略属于总体战略的从属部分,当整体战略发生变动时,企业的财务战略也需要配合总战略,进行局部的调整,实现总体上的统一;但另一方面,战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故而财务战略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当自身环境发生变化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始终保持自身优越性和科学性,为总体战略功能价值更好地发挥做出重要贡献。

  (2)企业财务战略与企业其他各职能战略间的协调。企业战略系统内部各个功能部分的战略不是从属关系,是各自独立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作用。但各个组成部分却都从属于总体战略,所以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应该形成良好的协调关系,才能共同促进战略效能的发挥。财务战略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企业资本要素价值的充分发挥,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贯穿始终的作用,但财务战略的发挥还需要诸如人力资源战略、营销战略的协调和配合,故而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不能单独从自身角度出发,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功能部分的战略部署,各个功能部分战略部署在保持高度协调一致的条件下,才能既保证自身战略得到效能的最大发挥,也为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条件和基础。

  (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重要的软实力资源,是企业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生存条件之一。企业文化在企业财务战略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是企业财务战略定位的价值导向。企业文化一经形成,便会自发地形成企业的价值导向,促使企业目标的制定、战略的部署都自发地以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为导向,故而企业的财务战略在定位时也是以企业文化作为基本的价值思想的。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会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约束作用以及激励作用,故而对于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以及员工对企业战略的实施情况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越是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约束作用越强,企业战略得到实施的状况也越强。最后,企业的战略需要和企业文化相适应。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比较固定的文化体系,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但随着企业发展进入不同阶段以及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尽管文化的变化不具有经常性和明显性,但也是企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指导思想,故而,企业文化发生变化时,企业的战略也需要与之相适应进行适当的调整。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熵值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能够形成企业正确的价值核心,并增强企业的团结性和凝聚力,促进企业始终朝低熵值的有序方向发展。故而为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并在其指导下制定实施科学的企业财务战略,才能有效促进企业低熵值有序的发展。

  五、基于管理熵及耗散规律的企业财务战略控制安排

  管理熵理论以及管理耗散理论强调柔性管理和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利用这一理论对企业进行财务战略安排时,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需要注重对客体的控制,使财务战略更具有灵活性和弹性。由于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所以在财务战略的控制中也不能忽略环境的影响。

  (一)对主体的柔性管理 管理熵理论与管理耗散规律所主导的柔性管理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认为在企业的管理中,人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资本。企业的管理如果能够通过合理的鼓励和激励政策,促使企业员工不遗余力地发挥自身人力资本的价值,并很好地与企业的其他成员进行人力资本的合作,使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本能够得到最大价值的发挥,形成企业发展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无疑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一作用的指导下,企业员工会为了企业的发展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为主动地降低企业不可逆过程正熵值的产生,同时更积极地为企业吸收更多的负熵值,保持企业低熵值状态,促进企业的成长。

  (二)对客体的柔性管理 财务战略主体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能够形成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力,但主体人也需要作用于客体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总体熵值的降低。具体而言,一方面企业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聪明才智,促使企业的财务资本能够形成科学的分配体系,促使企业资源能够恰到好处地发挥功能和作用,而且尽可能产生较少的企业内部正熵值;另一方面加强与外部的沟通、交流,吸收更多的对企业有利的负熵值。通过对财务战略主体和客体共同的柔性化管理,才能保证财务战略得到很好地实施,并且保证战略实施更为科学,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在企业发生突发状况下,能够有的放矢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促进财务战略目标的实现,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财务战略的作用,使企业的熵值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

  (三)增强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 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企业财务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企业的财务战略只有充分表现出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灵活性,才能体现出其合理性和适用性。管理熵理论以及耗散规律强调对企业进行柔性化的管理和控制,故而对在增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方面,也需要按照这一要求进行。但基于环境要素的特点,在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更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财务战略的认同性和参与性,使其主动为完善企业的战略而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自发地为增强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其他方面贡献力量,是企业利用管理熵理论以及耗散规律部署财务战略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六、结论

  财务战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战略体系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管理熵以及管理耗散规律的理论思想对企业财务战略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指导思想,企业应结合自身需要,积极吸取适用的部分,促进自身财务战略体系的完善。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使企业始终保持一种有序的发展状态,就需要运用柔性管理思想,激发财务控制的主体人的积极能动性,同时协调好控制客体的关系,克服刻板和缺乏弹性的弊端,把握环境的变化,与环境协调统一。只有做好这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才能真正发挥企业财务战略体系的作用,使企业的总熵保持在一个较低的状态,保持企业持续的发展竞争力。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5)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每个组织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这为它们形成具有独自个性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提供丰厚的“土壤”,于是每个组织也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企业文化。所谓的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有别于其他组织特征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二、 企业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企业文化产生的理论背景

  1.古典管理理论

  以泰罗“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盛行的只是裸的逐利文化。“经济人”假设之上的管理文化,只能配以“胡萝卜加大棒”的刚性文化来协助管理。虽然古典管理理论在当时满足了当时特定时代管理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劳资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促进了管理理论进入了行为科学理论时代。

  2.行为科学理论

  著名的霍桑实验把对人的管理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观念转变,这一时期的管理文化不仅在物质利益方面给予员工极大的满足,而且也在试图通过满足劳动者的精神需求,譬如自尊、社交、价值实现等的需求,来换取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已达到获得更多效益的目的。这一阶段所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意识已经开始转移到关注员工的需求。

  3.管理丛林理论

  随着二战的结束,管理理论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历程。各种管理学说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人本主义思潮成为引领当代学术界的一面旗帜。由于企业成员知识文化水平和科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员工更多的转向软性需求,同时由于企业不断的扩大经营规模,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已势不可挡,对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问题的研究显得迫在眉睫。外加同一时期美国经济的衰退与蒸蒸日上的日本经济形成悬殊的对比,很多的美国学者开始对日本企业成功的原因进行研究。

  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日本企业自持的“企业文化”是它们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些新发现逐渐改变从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硬性管理的做法,进而转向研究怎么让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正是因为学者们对美日两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外加四大企业文化研究著作的问世,共同催生了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并将企业管理带入一个全新的模式。

  4.文化人类学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种理论之外,企业文化的另一个孕育基础则是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这是一门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的诞生,为组织文化的研究打下基础理论,直接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以及结论的支持。当今,文化人类学将经济活动与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组织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组织借文化力来推动自身发展获得核心竞争力强有力武器,因此,组织文化的兴起无论对文化还是对企业发展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

  首先,新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换成生产力促进企业原有劳动的性质和劳动力构成发生变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蓝领员工在价值观、情趣等诸方面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家们只能转向对企业文化培养,以强化对员工的期待和控制。用企业文化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形成统一的最高目标、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以此为基础去协调和控制员工的行为。

  其次,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迅速恢复,停滞不前的美国对日本创造“奇迹”的奥秘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渴望能通过复制日本成功的秘密用于焕发本国一瘸不振经济,达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争霸全球的伟业。于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日美管理比较的研究浪潮,这个热潮直接产生的后果就是催生出了组织文化理论。

  (三) 全球呈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浪潮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空前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大规模的跨国兼并和重组,在许多重要的生产领域,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甚至唯一的生产者,它们将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由于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因此,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企业管理对旧的管理理论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在不同理念的支配下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既要延续原本承载下来优秀的本国管理经验,又要适应新的文化体系的管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万古长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要求文化一体化也同时推进,已经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各国由于文化上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差异,管理理论的直接“移植”会导致水土不服甚至直接夭折的现象并无不可能,这就要求各国在管理文化上呈现出相互借鉴的发展趋势,以扬长避短,为我所用求生存。

  (四) 企业管理实践的需求

  从企业管理实践的角度看,由于社会管理实践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迫使理论形态随之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其发展,保证其不能成为变革的阻碍。这些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质需求在逐渐缩小,精神需求方面却在不断增加;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员工抱一而终的工作观念得到解放与认同;“知识型员工”需要更大的工作权限,更愿意通过参与管理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人才竞争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新趋势。趋于以上这些意识的变化,企业固然被迫改善经营管理理念,以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新的的理论、新的方法,才能满足管理提出的新需求。而企业文化正是对旧管理理念不能满足实践需要的补充。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出现不仅有深厚的理论支持,而且经济背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管理实践更是为企业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的出现极大的丰富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满足了实践的需求。分析时代需要,考虑文化背景,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视角,有利于推进对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从而积极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中的员工越来越多,于是企业需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发展方向、规范员工行为,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便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所谓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它是自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之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企业管理理论。它诞生在日本,总结在美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现代企业特有的管理理论之一。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人,核心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的创意。具体分解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它的结构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由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四个子系统组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四个层次的同心圆。

  在企业文化中,最深刻最稳定的部分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所谓价值观是指人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及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目标、方案、策略的人格化,他的形成与发展与员工的价值观,尤其是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人物或是创始人会对企业进行相关的定位,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决定企业的经营方向及经营模式等,这些都会在企业文化的演变过程中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此外,除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外,企业中的其他员工作为企业活动的参与者,也会或多或少的对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

  一、员工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1.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为主,对本企业企业文化的框架和结构进行构建和引导。当群体或组织开始形成时,其主要人物或创立者的设想、信仰和价值观为群体或组织提供了应当怎样运作和行动的具体模式。这些设想、信仰和价值观在实践运作中,有些成功、有些不成功。群体或组织从它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取舍创立者的设想、信仰和价值观,如此共同的学习逐渐生成了共享的文化。

  2.企业中的其他员工对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观进行理解、遵守,与自己的价值观进行相互作用,形成了最终的企业文化。事实上,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将其价值观生成为企业文化进程中,企业中的员工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理解、诠释并扩充企业高层管理者价值观内涵,并化为现实的工作行为。此外,在企业文化生成过程中,组织主要人物、创立者和继任者总是不断努力培植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与设想。但日渐发现组织运行中员工有他们自己的价值、经验在起着作用,有的甚至不可改变。于是产生共同的学习过程。生成的企业文化反应了整个组织员工的价值经验,不只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开始的价值观设想。同时,每个群体或组织都是存在于多样化环境中的一个开放系统,外部环境变化将作用于组织与员工的价值观;并且内部员工价值观之间产生相互碰撞、融合,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生成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对员工价值观的影响

  企业文化塑造员工价值观,就是使员工认同企业价值观,在企业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对员工产生内在的规范性约束;同时把企业文化作为凝聚员工的基石,培养员工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并把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内在积极性。(1)企业文化对高层管理员工价值观的影响。企业高层管理员工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创立者。他首先应接受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树立坚定的价值信念,身体力行,影响他人。在这个过程中高层管理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功能,凝聚企业的员工,带领他们前进,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企业文化对企业高层管理员工潜移默化的熏陶,使他们逐渐成熟,形成一个企业家应具备的个人素质、优秀品质、凝聚能力和决策水平。(2)企业文化对企业中其他员工价值观的影响。企业文化对一般员工起一种控制系统的作用,它为他们提供了走向共同方向的意识,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大家在价值观上接受公司的价值观,达成一种共识,因此,企业文化对一般员工价值的影响是建设性的塑造。通过一般员工价值取向和组织归属感探测企业文化的实证研究表明:员工态度、价值取向和组织归属感等都体现了企业文化对一般员工价值的影响。 转贴于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7)

  企业战略管理即企业的谋略,为企业制定未来的长期的发展方向以及稳定的发展趋势。战略一词是从战争中得来的,在军事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属于军事术语。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战略一词被应用到企业管理领域。从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可以作为企业发展的计划方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早期战略思想阶段,虽然战略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但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却十分明确。早期的企业战略思想基本可以总结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战略思想由市场机会、个人价值、企业实力、社会责任四个要素构成。通过将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增强企业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优势。第二种观点是主张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有效整合,提出企业管理理论应当制定明确的计划方案,组织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协调企业外部与企业内部的发展。第三种观点即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管理者应当提高组织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工作效率。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中不断完善的,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扬弃与升华,探究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道路。然而,当前我国企业经营环境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动荡频繁,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根据市场环境与企业自身实力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尽管企业外部与企业内部之间的协同性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很难从中明确是哪一因素创造的企业竞争优势。因此,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应当注重问题导向性。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企业的实践,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而促进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的问题导向性大多是在大量的实例研究中提炼出的,因此,注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问题导向性将推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传统的企业战略模式注重企业的静态发展,而当前企业发展趋势与经营环境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当打破传统的企业战略发展模式,在制定相关的企业战略的同时,也要多多关注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将企业发展战略的静态化与动态化有效结合。另一方面,从企业价值角度来看,战略管理理论应当关注客户价值,传统的战略管理模式更加注重企业自身利益。而当前市场竞争中扩大客户范围成为企业经营宗旨,通过扩大客户范围,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提高企业自身发展实力以及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战略优势。最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应当注重整体性,即从多个角度观察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新的思维、新理论创造出新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从根本上推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三、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竞争战略管理理论阶段、战略管理理论的早期发展阶段、战略管理理论的产业经济学阶段。

  1.竞争战略管理理论阶段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完善,企业经营得到越来越多的实践活动,从最初的静态发展转变为动态的竞争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竞争战略理论始终是推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始终是处于学术研究的最前沿。

  2.战略管理理论的早期发展阶段战略管理理论的早期发展阶段,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但是,战略思想却十分明确。早期发展阶段是将企业战略管理分为两个部分,即组织战略和管理战略。然而通过长期的实践表明,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3.战略管理理论的产业经济学阶段战略管理理论的产业经济学阶段,出现了企业多元化的经营方式。然而,在世界多方贸易的冲击下,企业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并没有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产业经济学阶段,竞争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

  四、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企业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发展实力,同时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互适应和协调,企业文化引导企业战略的制定三个方面。

  1.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企业文化的强弱,企业文化即为企业战略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是实施企业战略管理的保证。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还可以利用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同时为企业形象进行宣传,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企业要制定合理有效战略目标,应当以企业文化作为引领和支撑。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贯彻落实企业战略,完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因此,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发展协调发展,是企业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8)

  一、引言

  当前,客户需求变迁,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社会背景和市场环境变化很大。在此背景下,企业要大力整合资源,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质量,推进管理模式的转变。本文将基于市场竞争转换的大背景,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出发进行分析,结合一些前沿性理论,文章还将对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方向进行诠释,并从因素与理念方面来对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行探讨。

  二、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模式是近些年兴起的词汇,用于阐述一种标准、规范或系统,它主要用于解决某一类问题,带有方法论的性质,源于实践过程。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从企业实践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管理理念、方法及工具的总称。它能将企业的人、财、物资源转换成为市场服务,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企业管理模式从广义上来说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软件包括组织目标、文化和价值观等,硬件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等。狭义上的管理模式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形成文化,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等。

  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现状如下:首先从形成方式看,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一是来源于历史积累,历史因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和制度对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二是文化推动,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由企业文化推动,管理模式属于企业文化,内在联系紧密。三是行业特点,企业的行业特点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同行业管理模式差别较大。我国企业当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企业通常对管理模式不够重视。好的企业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和经营效率。近年来,我国引入了大量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思想,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忽视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作用。

  第二,我国企业在管理模式选择中的盲目性较强。企业对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了解不够,对自身的条件认识不到位,而不同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不同,一旦内外部条件不能相互匹配时,管理模式作用就不能发挥。

  第三,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当前企业的管理模式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理念支撑,个案色彩浓厚,一个企业的管理模式通常不能移植和复制,导致企业管理模式的通用性较差,适用性缺乏。

  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应该考虑的因素和理念

  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应考虑的因素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理论因素:一是文化影响。文化是价值观的集合体,决定了企业的愿景和使命。文化又会制约管理者的决策选择。而社会文化环境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以发挥管理模式的最大作用。企业文化孕育经营理念,是企业在制定管理模式时要首先考虑的因素。二是企业的生命周期。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企业有其发展过程。随着企业的壮大,企业主的管理决策风格应该逐渐倾向于分权,管理模式也要随之改变。三是前沿理论,要考虑到现实可行性和管理模式的先进性。积极洗手权变理论、系统理论等,融入企业的管理模式中,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企业竞争力。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新理念包括:一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知识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知识、观念、信息是重要的组织资源。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二是推进企业再造。企业再造也称流程再造,要针对问题,对企业的业务流程重新设计。被认为是继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二次管理革命。三是学习型组织是未来企业的模式。要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四是跨文化管理要加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更多机会,管理活动更倾向于国际化,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管理文化和管理风格,要进行跨文化的管理,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四、当前促进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思路分析

  企业只有充分利用资源加强管理,才能使企业发展壮大。而这些革命性的变革,也会引起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

  首先,要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和企业运作虚拟化。实际上,个人时间精力有限的,管理者不可能事事躬亲。应该把重点放在战略性的问题,促进扁平化改革,要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发使管理者从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同时可以确保信息的高效准确。要推进企业运作虚拟化,虚拟企业是一种流行的企业设计形式,运作模式是以知识共享和信息共享为基础,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虚拟化运作使企业的业务灵活性和柔性提升,并能减少库存,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其次,要推进管理理念人本化和竞争模式合作化。当前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是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要将人本管理的思想融入到企业的管理模式中,体现人文关怀。同时,要促进竞争模式合作化,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创造产品、提供服务。通过建立合作关系,共享信息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新的发展契机。同时,要促进管理重心知识化。知识虽然是无形的,但知识增加会使有形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利用。知识管理包括向员工宣传知识资源的重要性,建立完善强大的知识网络,整合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创新性的知识生产等。

  参考文献:

  [1]董再平.我国行政管理费的现状及其控制[J].行政论坛,2008,(1).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9)

  当前,学术界主要围绕融资、环境建设和政策 支持等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外部因素展 开研究67-9 ,较少关注企业的内部管理因素,特别 是鲜见对企业管理方法和工具创新应用领域的研究。事实上,科技型小微企业在需要外部支持的 同时,更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因为科学合理 的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是影响技术创新行为 的基础性因素,可以为技术创新执行提供制度保 障M,有助于降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对于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成长具有重要作 用,而选择应用适当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就是企业 管理创新的关键内容。

  是一种技术创新理论体系,主要包括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最终理想解、发明原理、工程 参数和冲突矩阵、物理冲突和分离原理、物-场模 型分析、发明问题标准解法、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ARIZ)和科学效应知识库等M。TRIZ最初用 于技术系统,目前在管理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积 极进展E4-19]。由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 两个显着特点,即如何寻找企业中存在的管理问 题并建立合适的解决方案,使得规模小、资源相对匮乏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有能力并且愿意去实施。 应用TRIZ可以直接从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 理方法出发,通过管理主体对管理对象的作用效 果判断管理绩效,有效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但目 前学术界对于TRIZ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创新的 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从TRIZ对科技型小微企 业管理创新绩效影响效果的视角开展的相关研究 更为少见。而通过研究TRIZ的各子理论对科技 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确定科技 型小微企业应优先推广应用的TRIZ创新工具和 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TRIZ在企业管理领 域的应用研究,而且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拓展管 理创新思路、优化内部管理、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 潜力、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从研究TRIZ影响科技型小微企 业管理创新绩效这一问题着手,基于理论分析构 建TRIZ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影响的 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 实证检验,得出TRIZ各子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 业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排序。根据对研究结 果的分析,提出如何更有效地推广应用TRIZ理 论、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的政策 建议。

  2 研究假设与框架

    2.1 TRIZ的管理进化理论(MET)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TRIZ包括完备性法则、能量传递法则、动态 性进化法则和提高理想度法则等8个进化法 则120。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运用该理论,分析确 认当前企业的管理状态,预测管理方法的进化衍 生方向,改进创新现有的管理方式方法,提升管理 创新效率。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管理进化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2 TRIZ的最终理想解(IFR)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TRIZ的最终理想解是企业利用自身现有资 源,通过对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及管理方法的改 变、增加、替换或彼此搭配,以组织结构最微小的 改动实现管理效用正常化,且不额外增加资金消 耗和对社会、环境及企业本身的有害作用M。科 技型小微企业可据此理论,选择最小代价的管理 变动达到最大的管理创新效果。本文提出下述 假设:

    TRIZ的最终理想解(IFR)对科技型小微 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3 TRIZ的管理发明原理(MIP)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

    新吕荣胜122给出了分割、抽出、重组和嵌套化 等40条TRIZ管理系统的创新原理。科技型小微 企业可以应用这些创新原理,解决企业具体的管 理冲突。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管理发明原理对科技型小微企 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4 TRIZ的管理参数和管理冲突矩阵(PCM)与 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纪建明M给出了36个一般管理参数和相应 的一般管理冲突矩阵。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据此 理论,从中选择合适的管理参数和管理冲突矩阵, 获得冲突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管理参数和管理冲突矩阵对科 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5 TRIZ的管理冲突与分离原理(CSP)与科技 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TRIZ的分离原理通过将管理系统中的弱势 与不和谐部分分离,或者将核心部分分离,突出重 要性并对其进行重点管理M。科技型小微企业 可以应用此原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分离,提 高管理绩效。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管理冲突与分离原理对科技型 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6 TRIZ的“管理元素-场”模型及标准解法 (EFS)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TRIZ的“管理元素-场”模型的“管理元素” 即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场”即管理方法。管理 领域的76个标准解为:对于不完整的模型,可采 用的解是将模型补充完整;对效用不足和有害作 用的管理,可采用的解分为改变‘‘管理元素”和 “场”、引入新的“管理元素”与“场” M四类。科 技型小微企业可据此理论,将管理冲突构建为 “管理元素-场”模型,从标准解中找出对应解, 结合实际寻找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管理元素-场”模型及标准解 法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影响。 

    2.7 TRIZ的发明问题解决算法及效应知识库 (AEB)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TRIZ的ARIZ理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集中于 管理冲突的算法调整和ARIZ过程与管理工具方 法结合两方面M ,消除冲突有强大的科学效应和现象知识库支持127。科技型小微企业可应用 ARIZ将非标准问题转化为标准问题,应用标准解 法获得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下述假设:

    TRIZ的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及知 识效应库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着正向 影响。

  将上述理论和假设归纳,本文提出如图1所 示的研究框架。

  3 数据和方法

    3.1量表设计

    目前TRIZ应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 的研究甚少,没有成熟的量表可以使用。因此,本 文结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访谈,根据TRIZ相 关理论和文献研究结论分析得到测量项目。为保 证问卷设计质量,先在哈尔滨进行小样本试测(N = 10),根据反馈结果,调整修正了概念偏差、表 述不清的题项,于2012年5 - 11月正式发放问 卷。各因素包含如下问题:MET是4个题项,如 “解决1个管理矛盾交叉应用2个及以上TRIZ管 理进化原则”;IFR是4个题项,如“经常将TRIZ最终理想解的概念用于解决管理矛盾”;MIP是4 个题项,如“解决1个管理矛盾交叉应用2个及以 上TRIZ管理发明原理”;PCM是4个题项,如“经 常使用TRIZ的36个管理参数和管理冲突矩阵解 决管理矛盾”;CSP是4个题项,如“TRIZ分离原 理已经在管理运作中产生积极的作用”;EFS是5 个题项,如“使用TRIZ管理元素-场模型及76 个标准解求解管理矛盾的成功案例至少在1个以 上”;AEB是4个题项,如“经常使用ARIZ及效应 知识库解决管理矛盾”。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 新绩效(EIP)是客观和主观2个维度6个题项, 客观题项如“应用TRIZ后产品利润增加幅度”; 主观题项如“应用TRIZ理论后提高管理目标实 现程度”。

  3.2 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Lisker五分量表法收集数据(1 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为使 受访者清晰理解问卷的题项含义,在问卷中对管 理维TRIZ子理论的背景、功能、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了简要介绍。问卷发放和回收主要采取三种方 式:一是通过查阅地区企业名录,以电子邮件的方 式联系被调查企业;二是采用基于网络人际关系 的Email问卷调查方法咖:三是采用上门填写、 寄送等方式。合计发放问卷296份,回收248份, 其中有效问卷1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66.9%。在区域分布上,调研对象来自黑、辽、京、 鄂、苏、浙、粤、陕、川、甘等10省(市),地理分布 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样本结 构见表1。

  3. 3研究方法

    本研究涉及的变量都是潜变量,各变量间存 在相互作用关系,问卷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传统的 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妥善处理潜变量,也不能明确 解释测量误差。由于结构方程模型(SEM)能同 时处理潜变量及其指标,允许变量含有测量误差、 变量间有相关性,测量模型更有弹性29。因此, 本研究选择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具有合理性和适 用性。

  4实证分析

    4.1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通过项目-总体相关系数CITC和 Cronbach’s a值检测量表信度。删除不合格的题 项后,保留题项的CITC值均大于0. 5, Cronbach’ s a值均在0.8以上,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及稳 定性较高。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效度。

  各变量的KMO值均高于0.5, 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着性概率都为0.000( <0.001),适宜进行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各变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均高于50% ,各题项的因子负荷均高于0. 5,量表设计满足效度要求。

    4.2模型检验

    本研究使用极大似然法进行结构方程分析, 验证提出的理论假设模型,要求样本满足正态分 布,样本量应为总样本数减去估计变量数大于 50,或者样本量在100 -200之间M。本研究的 有效样本198个,估计变量30个,样本数满足要 求。采用SPSS19. 0对样本数据的分析表明,数据 偏度小于2且峰度小于5,符合正态分布要求。

  利用Am〇s17.0软件对结构模型进行数据拟 合的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第一行可知,模型 的拟合结果不够理想,拟合指数;X2/d/、RMSEA、 TLI、CFI都没有达到推荐阈限值,模型修正指数 (MI)显示一些变量间可能存在未在初始模型中 得到体现的相关关系,而且可修正的变量间关系 符合SEM模型修正的一般原则。于是深度分析 变量间的理论逻辑关系,并根据MI表改进初始 模型,每次添加变量关联路径都选择MI值最大 且符合修正一般原则的路径,重复上述过程,直至 关联路径不需要或不能再增加为止,共添加3条 关联路径(e8—e11、e12 —e18、e17—e21)。表 3 第二行显示修正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均处于推荐 的判别阈值区间,且明显优于初始模型的指标,拟 合效果良好。修正后的结构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 图2所示。在修正模型的基础上,验证相关假设, 结果如表4所示。

  4. 3研究结果

    根据上述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果:

    ⑴假设H1 - M均得到支持,即TRIZ的 MET、IFR、MIP、PCM、CSP 和 EFS 对科技型小微 企业管理创新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由表4可知, 上述TRIZ的6个子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按路径系数大小排序为: MIP(0.425) > IFR(0.413) >CSP(0. 381) >MET (0. 357) > PCM (0.346) > EFS (0.223)。

  ⑵假设H7未通过检验,即TRIZ的AEB子理 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不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3)修正模型中新增的假设H8 - H10均得 到了验证。

  5 结论与启示

    5.1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管理维TRIZ的大部分 子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具有显着正向影 响的结论,弥补了当前对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研 究结论可为政府部门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引入创新方 法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方法支持与决策参考。研究结 果表明,TRIZ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影响的路 径系数较低,仅MIP和IFR的路径系数超过0.4,主 要原因在于是TRIZ理论较抽象、结构复杂,不易 于企业消化吸收;二是TRIZ在管理系统领域的研究 有限,不能有效支撑企业应用。其中,发现和分析管 理冲突是影响TRIZ应用效果的瓶颈因素31 ;三是 国家有关部门对TRIZ的应用推广力度不大,科技型 小微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对TRIZ缺乏必要的了解,重 视程度不高,导致应用不足。

  5.2管理启示

    研究结论为如何有效推动TRIZ在科技型小 微企业管理创新的应用,从理论研究、政府、企业 三个层面提供了有益启示。

  —是理论研究层面:TRIZ应以简易化和应用 化为研究方向,更新和开发更多应用性强、为企业 创新需求服务的TRIZ创新方法和工具。不断拓 展深化管理维TRIZ的研究,加强基于管理参数 和冲突矩阵的冲突理论以及国内外典型管理创新 案例的研究,推动TRIZ在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中 发挥更大的理论支持作用。

  二是政府管理层面: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动TRIZ的宣传推广。通过组织开展TRIZ的培训、 交流和座谈会,建立TRIZ学习网站和TRIZ研究 会,在高校开展TRIZ研究、开设相关课程等渠道 推广TRIZ。鼓励企业应用TRIZ的创新行为,通 过优先资助科技型小微企业应用TRIZ的创新项 目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企业管理方向论文篇(10)

  在了解中国特色企业文化战略之前,我们要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做一次厘清。企业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操中,恰恰这一最简单的概念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但又是这一基本概念的重新拿起来审视,我们会得到更为深刻的如何将企业文化持续固化进行、如何运用更为适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思考。尽管不同学科的对待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视角远不相同,但正如我们在企业文化实操中所一直强调的辨证观点一样,不能简单对某一研究方向进行非此即彼的褒扬或否定,只有从不同学科的研究角度来看企业文化,才能丰富我们对于企业文化的系统思考。而在本节中,我们立足于从目前影响中国企业最多的经济学与未来将更大影响中国企业的管理学的对于企业的视角比对来深入看待企业文化。

  从经济学角度

  尽管经济学对于企业存在的经济理性阐释受到了管理学者的质疑甚至批判,但效用最大化、交易成本分析、有限理性等经济学对于企业的假设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管理思想,并且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模式以及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管理现象是应当予以吸收的。

  ·利润最大化将使企业文化处于无尽的物质痛苦之中

  经济理性即“最大化行为”一直是新古典经济学最核心概念。“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版图中,竞争是充分的,信息是完备的,交易是无摩擦的,企业是抽象化从而非人化的生产函数,所有要素作为自变量被投入这个函数,可以期待的是价格引导下的收益最大化,是各种要素贡献此消彼长后的边际相等。”这是企业存在价值的最基础假设,引出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指向。企业是否应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论题在近年随着企业文化的研究深入而成为一个核心论点,但存在于企业投资者或者管理者决策判断深层仍然以此为主。我们认为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