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足球少年进京七日:他们眼里的光越来越亮
在34名足球小将心中,参加足球夏令营的7天里,“北京”和“梦想”都在变得更具体。
7月10日下午,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群穿着印有“黔西南”字样队服的孩子登上了返回贵州的飞机。他们来自贵州省黔西南州青少年足球队,这支队伍由北京支教民警组建并执教,分为U13男子、女子两支代表队。
孩子们从教练口中听过很多次“北京”,一周前,他们终于踏上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踢友谊赛,在工人体育场看球赛,在北京特警总队体验训练日常,攀登八达岭长城,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他们开拓了眼界,收获了友谊,还体验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在工体踢球,第一次喝豆汁儿……
7月10日,升旗仪式结束后,队员们在天安门前拍照留念。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就像做梦一样,这次能来北京很开心!我要努力训练,争取以后再来踢球。”女足队长李梦圆觉得自己“圆梦”了,希望以后能代表国家参加足球比赛,为国争光。
“这些孩子的眼睛都比以前亮多了,变得更自信了。”北京支教民警王钢观察着队员们这些天的变化,他相信孩子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后,也会有更大的梦想,并为此付出努力,走向更宽广的未来。
据了解,2021年3月、2022年9月,北京市公安局先后选派两批40名有专业特长的民警,赴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普安县,开展为期三年的足球、英语支教工作。其中,两批24名足球支教民警(留任4名)持续推广普及校园足球文化,共组建22支校园足球队,吸纳队员421人,组建足球兴趣社团4个,吸纳社团学生216人。他们帮助学生掌握足球知识,练好基本功,并多次带领校园足球队在全国、贵州省及学校所在县市举办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初到北京,迎接队员们的是精彩的友谊赛。
7月5日傍晚,在北京市大兴区聚加足球场,京黔两地少年迎来首场友谊赛。“孩子们,稳扎稳打,去享受你们的比赛。”来自北京市公安局的足球支教民警王钢告诉队员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并叮嘱他们多喝水。之后的三天里,黔西南州U13男子、女子两支代表队,与北京6支青少年队伍共进行了六场友谊赛。
7月5日,贵州省黔西南州U13男子足球队对阵北京聚加足球俱乐部青训队。 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女足队员们留着清一色的短发,每次赛前,她们手搭着手,肩并着肩,围成一个圈,一人用贵州话高喊了队长名字“李梦圆”,其他人再齐声喊“加油,加油,加油!”比赛由此开启。
开赛后,双方队员在绿茵场上不断拼抢。首场比赛刚开始不久,女足队员杨盈快速带球射门,为黔西南州青少年足球队夺得首分。下半场,队长李梦圆接到队友传球,远距离射门,踢出一记漂亮的“世界波”,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也有失落的时刻。比分落后时,队员们会急得冒出贵州话,“黔西南,加油!”首场比赛中,对方球员发了一个角球,作为边后卫的陈佳容没能防住,在休息时大哭了起来。队友们给她拥抱和安慰,她迅速调整了情绪,在一旁为队友加油呐喊。
京黔两地青少年不仅享受比赛,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比赛首日,队员们惊喜地发现,北京市大兴区U13女子足球队一名队员来自贵州省铜仁市。黔西南州的队员们立即跑上去,拉着“小老乡”的双手不停晃动,叽叽喳喳地问起她的情况,“你还会讲贵州话吗?我们来说贵州话。”“你什么时候来的北京?”“什么时候开始踢足球?”
7月7日,贵州省黔西南州青少年足球队队员与前两天相认的“小老乡”(左)合照。 新京报记者 吴采倩 摄
7月7日,最后一场友谊赛落下帷幕,京黔两地青少年队员合影留念,并互赠礼物。
来自黔西南的女足5号队员陈佳容展示了她收到的礼物,一个草莓摆件、一封手写的信和一小袋糖果。这些礼物来自大兴区U13女子足球代表队的20号队员,她和陈佳容组成了“520”组合,并留下手写赠言,“一开始,你上来就牵着我的手。咱俩还是‘520’组合,一定要记得我。”
陈佳容回忆起她们初见的情形,那是首日比赛刚结束,双方队员在拍大合照。她突然发现20号队员站在旁边,便拉起她的手说,“我们组个‘520’吧!”随后,她把随身携带的发夹赠给对方。没想到,两天后还收到了回礼,陈佳容说:“我很喜欢这些礼物,要把它们带回贵州珍藏。”
7月7日,北京市大兴区足球队员送给贵州省黔西南州足球队员的信件。 新京报记者 吴采倩 摄
“这就是孩子们在比赛之外更为珍贵的收获,他们不仅可以走出家门、走出贵州,还可以自信地去结交新朋友。”教练王钢对孩子们的表现感到欣慰,他希望这次经历能拓宽他们的视野,见识不同地区同级别队伍的水平。
阔别一年后的重逢
当队员们正在球场上挥汗如雨时,一场“惊喜”正在场外酝酿。
7月6日,北京市公安局赴贵州省黔西南州第一批支教民警带着礼物看望队员们。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孩子们长大了,个头变高了!”7月6日傍晚,三位民警正扒着足球场外的围网“偷看”比赛。他们是北京市公安局民警宋晓川、唐永鑫、张吉楠,是第一批赴贵州黔西南的足球支教民警,也是带着这些孩子走进足球世界的“引路人”。
去年夏天,第一批支教民警离开贵州时与孩子们约定,等他们考上北京的大学再见。时隔近一年,得知孩子们来北京参加夏令营,唐永鑫觉得兴奋又紧张,“我心里一直挂念着他们,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唐永鑫回忆起2021年刚到黔西南州时,他被分配到兴仁市陆官小学,那时看到的孩子很腼腆害羞,说话时都低着头。如今,他们不仅在球场上任意驰骋,在生活中也变得乐观开朗。
“感觉他们长成大小伙子了,球也越来越稳。”张吉楠边“偷看”比赛边念叨,他也为孩子们的进步感到自豪。2021年3月初,他来到普安县龙溪石砚小学时,这些十几岁的男孩还有些“不服”,甚至会想办法为难教练,让他们展示一些高难度的足球技巧。慢慢地,民警用技术“征服”了他们,也获得了孩子们的信任。
比赛结束后,三位教练拎着蛋糕和水果走进球场,很快被眼尖的队员发现。
他们一下子围过来,“你们什么时候来的?”“看到我们比赛了吗?”“明天还来吗?”队员们问个不停。女足队员杨盈直接冲进唐永鑫怀里哭了起来,阔别近一年后首次见面,杨盈害羞地承认,“太想念教练。”
7月6日,北京市公安局赴贵州省黔西南州第一批支教民警宋晓川与队员们相拥。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宋晓川还给自己教过的6名女足队员准备了一份特殊礼物——初中英语词汇书。他根据队员们的特点,在扉页上写下赠言,并解释了送这份礼物的初衷,“足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也很重要。如果她们将来走职业队的路线,英语也是一项重要技能。”
队员们围着宋晓川,读着他写下的赠言,开玩笑地说,“这份礼物太沉重了。”私底下,她们又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背单词,让宋教练看到自己的进步。
7月6日,北京市公安局赴贵州省黔西南州第一批支教民警宋晓川给队员们带了初中英语词汇书。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宋晓川给队员徐佳佳的留言很温暖:“望你坚守梦想,用努力去实现我们的约定。未来北京见!”两年前,他带着读五年级的徐佳佳练足球,帮助她入选黔西南州足球队,并顺利升入初中。不久前,他得知了徐佳佳考取全班第七名的喜讯,希望她能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到北京当一名警察。
“希望此行能让孩子们的视野再打开一些,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对他们的训练也有帮助。”宋晓川说,他从小练体育,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来到北京,希望孩子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7月6日,晚饭后,几位民警和队员们一起吃了蛋糕,为7月生日的孩子们庆生。这是足球队的惯例,教练会给大家过集体生日,女足队员陈进芳的手机屏保一直是之前庆生的照片。唱完生日歌,他们又唱起民警写的支教歌曲《像鹰一样飞》。
男足队员王秋银的眼角逐渐湿润,他想起在贵州陆官小学读书时,每天放学后,他就唱着这首歌走在回家的路上,夏天的山边挂着夕阳,冬天的薄雾朦朦胧胧。如今,在北京再唱起这首歌,他觉得自己变得更勇敢了,就像歌中所唱:“奔向未来的路,金色盾牌与我风雨相伴,像鹰一样飞,所有的梦想来自勇敢……”
从大山到工体
此次来北京,队员们还圆了现场看比赛的“足球梦”。
7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青少年足球队与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球员合照。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7月8日,走进北京工人体育场主场球员更衣室,队员们惊喜地发现,更衣柜上贴着自己的照片和名字,他们激动地大喊,纷纷合影留念。女足队长李梦圆说,“今天能来到工体很开心,还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希望以后也能在这里代表国家参加比赛。”
踏上工体的专业足球场,女足队员陈进芳觉得很开心,还有点小担忧,“怕把真草球场踩坏了。”随后,他们参加了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足球训练课,还和北京国安U12梯队进行混编组队比赛。
7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青少年足球队参加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的足球训练课。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队员们第一次走进这么大的球场,第一次在国家级足球场地踢球。比赛结束后,男足队员王秋银觉得还不过瘾,想从对方球员身上多学点新技术,“我有一脚射门打进门框范围内,但球被挡出去了,对方球员的基本功很扎实。”
得知贵州的队员只练了一两年足球时,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青训总教练杨璞很惊奇,他鼓励道,“希望孩子们能多交流、多接触,这是了解中国足球很好的机会。”
北京国安U12代表队教练席悦也肯定了贵州球员们的团队意识,他觉得这些孩子们积极性很高,眼里有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希望这次训练课可以教他们新的东西,带去新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发现足球还可以这么踢。”
踢球的同时,工体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视频,讲述了北京支教民警与贵州孩子们的故事。
陈进芳是视频里的主角之一。看到大屏幕上的自己,这个大眼睛女孩害羞地转过头。12岁的她是普安县龙溪实验小学的学生,也是这次夏令营中年纪最小的队员。陈进芳的家在大山深处,距离普安县城有一个多小时车程,进村的道路崎岖不平。一年多前,她开始接触足球,有空就在自家房顶上练习颠球,球技越来越好,性格也由内向变开朗。
比赛结束,京黔两地足球队员合影留念,黔西南州青少年足球队队员大声喊道: “北京,我们来了!”当晚,他们还和四万多名观众一起,观看了北京国安队对阵深圳队的中超联赛。
7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青少年足球队观看足球比赛。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在球员通道,他们和北京国安球员相遇,并一一击掌,给专业球员们呐喊加油。陈进芳开玩笑说“不想洗手了”,还激动地比画着双手,说“球员的手掌比自己的长半截”。
这是小队员们第一次观看足球职业比赛。专业的球员、激烈的比赛、热情的观众,感染着小队员们,他们时常忍不住站起来鼓掌。女足队员杨盈边看比赛、边学习专业的站位和技术,“这场比赛太精彩了,我也好想下去踢球。”
观众离场后,女足队员陈佳容仍沉浸在精彩的赛事中,她说:“我看到了跟我一样位置的球员是怎么踢的,他们踢得很好!我也要继续加油,以后也想来北京踢球。”
种下一颗种子
除了足球,孩子们还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夏令营的最后两天,他们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观看了特警日常训练科目的演练;爬上了八达岭长城,实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愿;观看了天安门升旗,感受到了爱国氛围。
7月9日,贵州省黔西南州青少年足球队队员们在长城上高高跃起。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他们对教练的了解也更多了。第二批支教民警佟吉享是一名特警队员,孩子们以前就对他的工作很感兴趣,但他只能通过口述或照片介绍。“现在孩子们有机会来到我工作的地方,总算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佟吉享说。
7月10日清晨,队员们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这里是支教民警叶卫平曾经工作的地方,他向孩子们介绍了三军仪仗队的出场方位、仪式流程以及观看升旗仪式的注意事项。叶卫平说,自己以前常服务观看仪式的群众,这次带着队员们来看升旗更有意义,“满足了孩子们的心愿,也让他们见到了我工作的地方。”
观看完升旗仪式后,队员们沿途依次参观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认真倾听了导游的讲解。
即将离开北京之际,队员们回忆起在北京的诸多“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陈佳容紧张地抓着安全带;第一次喝豆汁儿,王秋银评价“味道太大了,冷的更好喝”;第一次观看特警的训练,徐佳佳的“警察梦”更坚定了。
陈进芳觉得,这次来北京,自己学会了“自信”和“礼貌”。和别人交流时,她不再害羞内向,而是自然地打招呼,自信地介绍自己。这个年纪最小的队员,会主动给工作人员拿矿泉水,天热时,她爱把冰块握在手里,等手凉了再跟人握手。
夏令营的最后一天,王秋银有点想家,他拍了很多视频和照片,迫不及待地想跟家人分享。但此行结束后,北京并不会成为过去式,而是未来,“我要加倍努力学习,考北京的大学。”
7月10日,升旗仪式结束后,队员们在天安门广场上拍照留念。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支教民警王钢也发现,孩子们的目标正变得更具体、更坚定,从“好好踢球”到“考北京的大学”“踢进职业队”“成为一名警察”等等,他们在讲述自己梦想时也更加自信。这次带队员们来北京,仿佛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王钢希望这些孩子未来能学好本领,回报家乡,为祖国做出贡献,“这次北京之行,将像一束光照耀着他们。”
新京报记者 吴采倩 王嘉宁 王飞 王子诚 王颖 实习生 吴依晨 王浩霖 杨梦梦
编辑 彭冲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