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20-2021)图书
基本子库
Abstract
摘要
主编简介
皮书数据库
Ⅰ 总报告
B.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趁势而上开启新征程
一 2019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态势与政府工作评价
(一)“精准脱贫攻坚战”高效施策,“五场保卫战”成果获认可
(二)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强省”信心指数高居榜首
(三)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拓展
(四)改革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平安龙江”建设获公众点赞
(五)就业规模逐步扩大,重点群体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六)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七)社会保障事业平稳发展,健康龙江建设持续深化
二 2020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养老保障、物价上涨
(二)“办事要求人”最受关注的三大职能部门:医疗、教育、基层政府
(三)社会公平度评价聚焦三大热点问题:城乡差别、收入分配、保障待遇
三 2020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形势展望与对策建议
(一)持续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
(二)更加重视社会发展质量,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三)深化重点领域协同改革,推动需求导向的服务创新
(四)充分释放社会活力,增强社会服务的供给效能
(五)继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基层治理的崭新格局
Ⅱ 社会调查篇
B.2 2019~2020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公众调查报告
一 五类主观指标呈现公众社会心态整体基调
(一)公众社会“公平感”大幅提升,财富分配与城乡差别需重点关注
(二)公众社会“安全感”基本稳定,食品与个人信息隐私安全感呈下降趋势
(三)公众社会“信任感”基本及格,部分非政府类单位或组织信任度较低
(四)公众社会“宽容度”审慎乐观,传统社会伦理在公众认知中占主导地位
(五)公众社会形势“信心度”提升明显,社会总体运行评价相对平衡
二 三类生活评价凸显公众向往美好生活新期待
(一)生活水平:总体生活向好预期小幅提升
(二)生活状态:收入与支出是影响家庭生活的关键
(三)生活质量:多种“发展型”需求同时并存
三 四个领域民意评价彰显政府工作成效
(一)“精准脱贫攻坚战”和“五场保卫战”有效施策,巩固扩大成果获公众认可
(二)深入实施美丽乡村规划,“农业强省”信心指数领先
(三)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仍需向纵深拓展
(四)改革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平安龙江”建设获公众点赞
四 三类社会焦点引领未来政府工作重点
(一)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养老保障、物价上涨
(二)最突出侵害群众利益的三大领域:医疗、教育、基层政府
(三)社会公平领域的三大热点问题:城乡差别、收入分配、保障待遇
B.3 2019~2020年黑龙江省社会形势专家调查报告
一 五大方面梳理社会心态走向
(一)社会总体形势:持肯定性评价,对未来信心十足
(二)社会保障:实施效果评价创历史新高,基本住房保障受关注
(三)社会公平感:评价保持攀升势头,缩小财富差距成焦点
(四)社会信任感:评价整体向好,基层政府成社会治理重点
(五)社会安全感:人身安全最受认可,个人隐私安全亟待提升
二 四大视角聚焦社会热点问题
(一)居民生活总体评价:满意度持续提升,信心度保持平稳
(二)最受关注三大社会问题:“看病难、养老保障、教育收费”
(三)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秸秆焚烧、化肥农药污染、生活垃圾”
(四)最关注廉政建设问题:干部教育管理收效最好,办事作风亟待加强
三 四大领域关注发展环境改善
(一)五大发展环境评价:“政策环境”最满意,“市场环境”改善最迫切
(二)政府服务意识评价:“省级部门”最受肯定,“乡/镇/街道级部门”评价最低
(三)优化政府服务的关键:着力提升“服务效果”
(四)政府重点工作评价:“扫黑除恶、脱贫攻坚、惩治腐败”最满意
B.4 2019~2020年黑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调查报告
一 2019年黑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成效与收获
二 公众对2019年黑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与评价
(一)党风廉政建设总体评价:成效明显好于2018年,“纠正不正之风”改善最明显
(二)反腐败效果评价:反腐败效果受到公众肯定性评价,“微腐败”现象引关注
(三)违规违纪现象改进评价:工作态度改善最明显,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引重视
(四)执法部门评价:公众对公检法部门持较高信任度,对司法执法工作持较高评价
(五)党员干部廉政意识评价:党员干部“四个意识”坚定,遵纪守法是主流
(六)反腐败参与度评价:公众实名举报大幅提升,举报顾虑仍存在
(七)反腐败信心指数:公众对未来反腐效果抱有信心
三 建议与思考
(一)集中整治作风建设中的“两大主义”,继续纠“四风”、树新风
(二)把“精准反腐”作为反腐败工作新常态,由惩治向善治深化
B.5 2019年黑龙江省公众社会心态状况调查报告
一 黑龙江省公众社会生活满意度评价
(一)家庭关系满意度最高,休闲文化供给不足凸显
(二)社会保障总体满意度较高,医疗保障满意度待提升
(三)政府各项工作总体满意度高,对公立医院改革满意度最低
(四)政府部门优化服务获得公众认可
二 黑龙江省公众安全感评价
三 黑龙江省公众社会公平感评价
(一)对高考制度公平感评价最高,社会资源分配领域公平感下降
(二)在年龄方面存在的不公正待遇最为严重
四 黑龙江省公众社会信任感评价
(一)公众对中央政府信任度最高,对保险公司信任度最低
(二)公众对商业行业信任度较低,人际信任感处于中等水平
五 黑龙江省公众社会压力感评价
(一)医疗支出是公众最主要的家庭支出压力
(二)经济压力是公众最主要的生活压力
六 黑龙江省公众社会发展信心评价
(一)公众主观阶层认同偏低,对未来生活改善仍有信心
(二)公众对农业强省战略目标更具期待,对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
B.6 2019年黑龙江省社会质量调查报告
一 总体情况
(一)社会经济保障
(二)社会凝聚
(三)社会包容
(四)社会赋权
二 黑龙江省社会质量综合分析
(一)2019年黑龙江省社会质量发展的优势方面
1.民生整体向好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社会信任度高,安全感强
3.社会开放包容,制度公平优势明显
4.社会政治参与意愿高,对政府整体评价高
(二)2019年黑龙江省社会质量发展的不足之处
1.经济受到宏观形势影响,部分公众认为未来具有不确定性
2.信息安全感低,对部分商业机构信任度低
3.对老龄化社会表示担忧,认为城乡差距影响公平
4.监督社会问题意愿较低,主动参与基层自治动力不足
三 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社会质量的对策
(一)扎实推进扶贫攻坚战,提高人民获得感
(二)加强信息和隐私安全的保护,提高人民安全感
(三)养老就业应该关注中老年人
(四)促进继续教育和实用知识的深入普及
(五)基层自治组织应该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
Ⅲ 社会发展篇
B.7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报告
一 工资性收入为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动力
二 城乡经营净收入有升有降
三 财产净收入占比小、渠道单一
四 惠民政策发力,推动转移净收入增长
五 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建议
B.8 黑龙江省社会保障状况分析与对策
一 基本状况
(一)社会养老保险
(二)医疗和生育保险
(三)失业和工伤保险
(四)社会救助
(五)社会保障满意度
二 主要举措
(一)扩面与降费协同运作,夯实社会保险基金
(二)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建立新的职业年金制度
(三)发布医保就医结算服务指南,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四)完善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发放失业技能提升补贴
三 分析及对策
(一)应对养老金缺口问题,建立资金长效机制
(二)提升医疗保险效率,增进医疗服务效果
(三)关注老龄化问题,拓展养老服务空间
(四)发挥社保机制优势,助力民政精准扶贫
B.9 黑龙江省就业创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一 黑龙江省当前就业状况
(一)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失业规模得到有效控制
(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平稳回升,重点企业用工情况基本稳定
(三)政策效应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现
(四)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二 黑龙江省当前就业形势
(一)稳就业压力较大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重点群体、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稳就业面临较大困难
三 促进就业创业建议
(一)强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就业空间
(三)激发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活力
(四)建立适应新业态就业的服务模式
(五)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和重点区域就业
(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七)加强预警监测,着力防范和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
B.10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报告
一 黑龙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概述
(一)健康龙江建设持续深化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三)健康扶贫取得积极成效
(四)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五)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六)保障全生命周期健康
二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尚未完全减轻居民医疗负担
(二)医疗卫生服务与保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工作提升完善路径
(一)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切实降低群众医疗压力
(二)多措并举,切实增强卫生健康保障能力
(三)强化网络平台宣传,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健康知识储备水平
(四)以信息化大数据为助力,推动医疗服务水平提高
(五)以协同合作为基础,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B.11 黑龙江省人口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 黑龙江省人口与家庭服务发展情况
(一)积极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二)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
(三)推进儿童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
(四)开辟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五)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长效沟通联络机制
二 黑龙江省人口发展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常住人口总量不断下降,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
(二)人口少子化程度加剧
(三)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
(四)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
三 对策建议
(一)稳定人口数量,应对少子化问题
1.提高人口生育率
2.出台应对少子化的制度措施,并给予财政保障
3.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
(二)增加劳动力附加值,吸引人才
1.提高劳动生产率
2.改善经济和就业环境
(三)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开发银色资源
1.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2.做大做强养老服务业
3.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再开发
B.12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及发展报告
一 2018~2019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总体状况
(一)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各地市达标天数比例有所上升
(二)水生态安全保持稳定,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
(三)农村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四)公众环境问题关注度较高,最为关注秸秆焚烧问题
二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挑战
(一)农村居民环境治理意愿较低,农村环境治理方式方法陈旧
(二)城乡居民环保意识有所提升,缺少环境参与平台和机制
(三)环境治理以污染治理为主,绿色发展理念还未完全贯彻
三 加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一)由追求“缩小城乡差距”向追求“城乡融合发展”转变
(二)由追求“单一政府主导”向追求“参与型环境治理”转变
(三)由追求“污染治理”向追求“绿色发展”转变
B.13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报告
一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现状
1.职校布局大幅调整,办学能力显著增强
2.学校装备不断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
3.职业教育改革逐年深化,内涵建设稳步提速
(二)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高职已入高教主流,招生渐据半壁江山
2.内涵建设逐步深化,教学成果得到展示
二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职业教育吸引力仍然不强
(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职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三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二)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三)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B.14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一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制度、政策的更新及落实
(一)加强创新型企业的孵化
(二)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
(三)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二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实践
(一)科技创新的新成果及其落地转化
(二)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交流相关实践
三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前景展望
Ⅳ 社会问题篇
B.15 “互联网+”时代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
一 “互联网+”时代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互联网使用情况分析
1.监护人多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上网比例偏低
2.留守儿童上网比例高,上网习惯较为合理
3.家长和学校对儿童上网持否定态度
(二)部分家长与儿童沟通交流不够,缺乏关心和耐心
(三)家庭教育信息共享平台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不高,作用发挥不充分
(四)农村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及利用不充分,“互联网+”缺乏依托
二 “互联网+”时代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长和学校对“互联网+”的价值缺乏正确认知
(二)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
(三)专业化的网络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
(四)建设和运用农村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存在主客观困难
三 “互联网+”时代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正视“互联网+”价值,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网络支撑
(二)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增强家庭关爱的力量
(三)注重创新发展,提高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
(四)提高认识,因地制宜打造“互联网+”农村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
B.16 黑龙江省城乡居民婚姻家庭观念现状调查报告*
一 择偶观
(一)人品、道德品质仍是当前城乡居民的主要择偶标准
(二)青年择偶标准与整体趋势略有差别
二 婚姻观
(一)城乡居民的婚姻观念日益开放、多元、包容
(二)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注重婚姻中财产状况
(三)夫妻间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和体贴是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最重要特征*
(四)责任和义务是维系夫妻关系的最重要的纽带
(五)反对婚外恋或情人现象仍是当前城镇居民的主流道德价值观
三 家庭观
(一)性别平等的家庭分工模式得到多数城乡居民的认同
(二)与女性相比,男性更会为了家庭而放弃个人事业的发展
四 生育观
(一)走向现代化的生育观
(二)超过半数的城乡居民希望生两个孩子
(三)超过六成的城乡居民赞成“有孩子的家庭比没有孩子的家庭幸福”
五 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观的现实路径
(一)在婚姻家庭观构建上应强调社会责任
(二)注重家庭建设,充分发挥家教家风的价值引领作用
(三)加强对大学生婚姻家庭观的引导与塑造
(四)提高青年人对家庭关系的处理能力,提高婚姻家庭稳定性
B.17 网络化时代黑龙江青年思想状况调查研究*
一 黑龙江青年思想状况调查总体情况
二 黑龙江青年思想上对党和国家持有高度的政治认同感
(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二)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并为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四)各级共青团组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成效显著
三 黑龙江青年思想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网络化背景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能力弱化
1.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弱化,期望实践性强的互动性活动走进课堂
2.一些不健康的亚文化冲击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3.当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和内容上与青年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二)部分青年群体社会公平感降低,蕴含着一定社会风险
1.部分青年认为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
2.部分青年对当前生活状况以及就业问题满意度较低
3.与父辈相比部分青年自我评价社会经济地位下降
(三)多数青年认为黑龙江发展环境还存在一定短板
1.多数青年认为黑龙江发展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2.多数青年认为黑龙江发展环境向好,但依然存在短板
3.部分青年认为黑龙江人才发展环境存在不足
(四)互联网对青年从思想领域到日常生活领域产生一定负向的影响
1.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获取时政资讯的主渠道,信息过载导致网络大V构筑的舆论阵地对青年思想有较大影响
2.沉迷网络游戏极大影响青年学生身心健康
四 网络化时代提升青年思想领域引导力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青年群体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功能
(二)积极搭建青年群体创新创业活动引领平台
(三)扎实有效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
(四)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教育主阵地建设的引导
(五)打造新媒体工作矩阵,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引领方式
(六)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合理引导青年健康上网
B.18 黑龙江省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 黑龙江省精准扶贫发展现状
(一)贫困人口大幅度脱贫
(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持续改善
(三)扶贫模式多样化
二 黑龙江省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主导产业支撑不强
(二)资金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低
(三)脱贫内生动力不足
(四)决胜时期面临疲劳综合征和道德风险
(五)低收入农户涉贫及脱贫户返贫风险
三 决胜时期黑龙江省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精准扶贫产业增值及带动能力
(二)强化扶贫资金管理,吸引社会资源持续投入
(三)“志智双扶”激励脱贫,提升脱贫内生动力
(四)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发挥经济主体作用
(五)建立后期帮扶跟进制度,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
B.19 黑龙江省撤并“空心村”发展中心村对策研究
一 齐齐哈尔“空心村”的背景
二 齐齐哈尔市空心村的现状
(一)齐齐哈尔市农业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绝对优势
(二)齐齐哈尔市人口的基本情况
(三)齐齐哈尔市农村空心化情况
(四)少数民族集聚村落的空心化
(五)自然灾害多发乡镇空心化
(六)距离县城较近乡镇空心化
(七)全市农村空心化分布态势
三 农村“空心化”的正向结果
(一)空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有利于充实城市劳动力
(三)农村人口流出有利于减轻农村负担、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可以释放活力
四 农村空心化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由农村空心化所引发的村民自治问题
(二)由农村空心化所引发的生产发展问题
(三)农村空心化引发的思想文化的冲突
(四)农村空心化所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
五 黑龙江省撤并“空心村”发展中心村的对策及措施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清除了空心村治理法理上的障碍
3.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具体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二)要灵活运用国家政策使农民自愿有偿退出闲置宅基地
1.采取措施实现进城农民自愿退出农村闲置宅基地
2.采取措施补偿退出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农民
3.采取措施使农村闲置宅基地进退有序
(三)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步骤与措施
1.成立全市空心村治理领导小组
2.建立地方政府农村闲置宅基地收储中心
3.加强乡村规划的管理
4.做好宅基地基础工作
5.强化宣传引导
Ⅴ 社会治理篇
B.20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发展报告*
一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发展回顾
(一)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工作,发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1.政策创制推动
2.机制体制保障
(二)社会工作教育先行,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1.建立本科、硕士两级社会工作人才培育体系,推动形成社工人才教育培养发展机制
2.政校紧密互动,推动社会工作智库建设
3.高校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提升专业水平
4.高校教师领办社工机构,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实务
(三)建立专业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专业发展
1.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保障了专业发展
2.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成为开展专业服务的重要阵地
(四)社会工作服务准专业化向专业化渐进式推进
二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发展的反思
(一)政策制度体系还没完全建立,现行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多部门联动不够,社会工作整体推进乏力
(三)政府购买力度不够,财政资金支持不足
(四)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不高,行业影响力有限
(五)社工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且人才流失严重
(六)社工机构总量不多,机构服务能力不足
三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发展展望
(一)加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推动社会工作发展
(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动社会工作发展
(三)加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力度,推动社会工作发展
(四)强化管理和评估,引领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B.21 关于“办事不求人”工作落实情况的企业调查报告
一 总体评价较好,工作取得实效
(一)企业对政府服务满意度有一定提升
1.政府服务转变较大
2.市地的总体评价较高
(二)政策知晓和政务服务评价较高
1.政策公开度较高
2.窗口审批满意度较高
3.网上审批和预约服务较好
(三)投资落地不求人评价较好
1.政府承诺落实较好
2.要素市场评价较好
(四)公正监管和企业维权评价较好
1.公正监管评价较好
2.法治环境评价较好
3.权益保护评价较好
二 工作仍有短板,有待整改提升
(一)政务服务有弱项,亟须提升
1.预约服务水平需提升
2.扶持政策利用评价一般
3.一网通办水平需提升
(二)市场环境亟待改善
1.企业经营成本较高
2.公共资源平台评价较低
3.中介服务满意度较低
4.金融服务效果一般
(三)民营外资企业评价低,亟须转变
1.法治环境评价较低
2.权益保护评价较低
3.企业融资评价较低
三 主要工作措施
(一)在知晓政策不求人方面
(二)在网上审批不求人方面
(三)在窗口办事不求人方面
(四)在预约服务不求人方面
(五)在投资落地不求人方面
(六)在公正监管不求人方面
(七)在维护权益不求人方面
(八)在企业投诉不求人方面
四 推进“办事不求人”工作的建议
(一)加快建立政府涉企服务标准化体系
(二)加快政务审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
(三)加强对合资外资和中小企业的政务服务
(四)加快改革推进中介机构健康发展
(五)进行第三方评估监督工作落实
B.22 黑龙江省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报告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样本
(二)调查方法
二 居民时间分配情况
(一)生理必需活动时间
(二)有酬劳动的时间
(三)无酬劳动的时间
(四)个人自由支配活动时间
(五)学习培训时间
(六)交通活动时间
三 居民时间分配特点
(一)从性别对比看时间利用差距
1.男性承担了更多的有酬劳动
2.女性对家庭生活的贡献巨大
3.生活中男性比女性相对更安逸
4.男性和女性娱乐生活爱好不同
(二)从城乡对比看时间利用差距
(三)从年龄对比看时间利用差距
(四)从职业对比看时间利用差距
四 黑龙江省居民时间利用情况与全国对比
五 十年间黑龙江省居民时间利用变化情况
(一)用于个人生理必需活动的时间增加
(二)用于无酬劳动的时间减少
(三)个人自由支配活动的方式发生变化
六 几点结论
(一)要充实居民的生活娱乐活动
(二)要培育居民健康的生活娱乐理念
(三)要调动居民对于休闲娱乐活动的积极性
(四)要加强休闲娱乐设施的建设
B.23 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工作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一 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优势
(一)理念优势
(二)主体优势
(三)集成优势
(四)机制优势
(五)普惠优势
(六)生态优势
二 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机遇
(一)认同容易习惯难
(二)造势容易求实难
(三)响应容易结合难
(四)建队容易激活难
(五)表态容易落实难
三 提升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工作效能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全省志愿服务工作领导体系建设,构建指挥高效的组织领导机构
(二)建立制度化机制化的群众需求征询体系,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下决心激活志愿服务组织,承担推进志愿服务的主导职责
(四)全面推进认证工作,下决心激活全省注册志愿者组织
(五)加大关键性工作的引领力度,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建设
(六)完善评估导向体系,规范志愿服务考核工作
(七)着眼全系统全过程提振,落实志愿服务激励保障
(八)着眼继承创新,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培训孵化机制
(九)深入学习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工作的理论创新成果,建立全省志愿服务理论研讨体系和机制
B.24 哈尔滨市社区医护人员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激励机制研究报告*
一 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方法
1.抽样方法
2.问卷设计
3.调查实施和质量控制
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一)人口学特征
(二)专业、岗位、身份构成特征
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服务激励机制建设情况
(一)老龄服务能力建设情况
(二)薪酬和福利待遇情况
(三)个人价值实现情况
1.职称晋升与岗位兑现情况
2.医护人员个人能力发挥情况
3.医护人员所处的环境情况
4.医护人员的成就感与未来期望
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服务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老年医疗/护理方面的专业学习培训效果较好,但仍有较大的学习培训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二)薪酬和福利待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现象
(三)个人价值实现受到一定条件限制
五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服务激励机制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居家养老综合性健康服务学习培训
(二)落实同工同酬,促进公平就业
(三)健全和完善职称晋升优惠政策
(四)提供更多有利于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建设
(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
(七)加强公众健康素养和文明素质教育
法律声明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20~2021)》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