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

  迈向以社区需求为导向的防灾减灾研究

  ——写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

  李永祥

  摘要:社区是灾害的承受主体和灾害的管理过程的核心,推进以社区需求为导向的灾害和防灾减灾研究,是因为社区需求在世界各地的防灾减灾工作中经常被忽视。社区需求包括了社区参与决策、社区文化需求、乡村社会资本以及社区韧性建立等方面的需求。重视社区需求研究,就是重视灾害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功能的保护,从整体性角度关注灾害管理过程中社区的连续性和变迁问题。人类学具有重视社区研究的传统,能够为社区的防灾减灾做出贡献。

  赈灾抢险中的社会弹韧性机制

  ——汶川5.12大地震中阿尔村应急赈灾行动的人类学考察

  张 原   汤 芸

  摘要:汶川5.12大地震中羌族阿尔村社区应急赈灾行动的人类学考察表明,当地拥有较完善的基层行政组织体系,以及基于亲缘系统而形塑的社会互助机制,再加上充分运用了“释比文化传承地”这样的社会文化资本,阿尔村在面对汶川5.12地震灾难时激发出了强大的弹韧性,这一个案及其呈现出来的各种行动主体组织协调一致联合赈灾救援的情景,生动地突显了当代中国社会于灾难阈限阶段紧急联动的能力和效率,这也造就了阿尔村在大地震中“遇祸不罹难、经灾能避险”的幸运。所以针对社会人文特征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的基层社区去更为精准化地营造其社会弹韧性机制,对于有效提升中国社会的减灾防灾能力而言极为关键。

  灾害管理:国际动态及理论综述

  周利敏

  摘要:现代社会灾害具有涟漪效应、破窗效应、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等特点,国际灾害管理也因此出现了重大变革。20世纪以来,灾害管理经历了“准军事”“自然灾害应变”“灾害管理周期”“环境安全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等理念转变,管理策略发生了从朴素主义向工程技术、从结构式向非结构式减灾、从防灾向减灾、从技术管理向灾害管理、从危机向善用灾害带来的机会等转变。灾害管理重心主要有“整合性灾害管理”“全灾害管理”“社区防灾为主轴”“移动的灾后管理系统”“灾害碎片管理”“灾害废物管理”和“国家风险评估”等。研究强调灾害发生后会形成许多物质、组织、制度与精神等碎片,加强碎片管理已成为国际灾害管理新趋势。同时,通信技术有助于构建灾后信息共享环境及形成智能化管理系统。最后,研究认为有效与可持续灾后应对措施至关重要,这几乎是全球每个谨慎管理灾害国家的核心。

  中国改革40年的历程回顾与经验总结

  王玖姣

  摘要:回顾和总结40年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以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坐标来看,历史进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初步探索、整体推进、全面深化三个阶段。从改革关涉的基本方面和当前改革面临的形势出发,得出的基本经验是: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基本立场、思想观念大解放是推进改革的基本前提、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是改革的着力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的价值取向、加强党的领导是改革的重要保证。

  农村环境法律制度嬗变的逻辑审视与启示

  傅晶晶  赵云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初步建成。然而将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现实涵摄于环境法律制度时,法的实然与应然之间的鸿沟依然巨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法治保障,其中农村环境法律制度亦是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返本开新的视角,总结改革开放40年以降农村环境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和嬗变逻辑,探寻农村环境法律制度的积弊与突破,旨趣在于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法治保障提供有益探索,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的“生态宜居”目标的实现,使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普惠到农村居民。

  美印视角下的“印太战略”:政策限度及中国的应对

  葛  成   沈铭辉

  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秉持美国优先的现实主义原则,重拾“印太战略”以应对中国崛起。同一时期,印度出于平衡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影响力需要,对印太概念采取迎合姿态,美印两国在印太框架下的合作已成为现实。然而,美印两国的战略目标大相径庭,两国与中国的博弈难以形成合力,且美国优先与“印太战略”对资源投入的要求存在矛盾,制约了美印合作的空间。对中国来说,通过加强互信化解对抗思维,加强中印基础设施与金融合作拉近两国距离,并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抗衡逆全球化思潮,可以有效抵消“印太战略”的潜在遏制举动与围堵意图。

  “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尼国民性研究

  许利平

  摘要:印尼是“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国家之一。随着中国在印尼的投资不断增加和人员往来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人文风险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中国人对印尼人和印尼社会缺乏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印尼国民性缺乏根本性认识。从国民性三重结构角度,分析了印尼人的包容和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地理环境和伊斯兰文化影响的行为方式,以及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社会心理,旨在破解中国在印尼投资和人员交往中的社会人文风险。

  “中国特色现代性”历史生成的逻辑进路探究

  徐  梦

  摘要:“中国特色现代性”作为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范式,其历史生成遵循一定的逻辑进路。现代性自我发展的矛盾运动表明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只是现代性的实现形式之一,并早已在历史中显现出衰微的趋势。种种迹象证明一种更高的现代性,即“中国特色现代性”已诞生。

  五位一体:解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的思考

  蒙象飞 马  可

  摘要: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自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中文版问世以来,这一问题更是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广泛热议。马克思和皮凯蒂在看待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上具有一致性,同时也有差异性,他们的思想对于解决中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是一项涉及诸多复杂因素的系统性问题,其解决需要多方面条件。那就需要在践行分配正义的过程中,应坚持“五位一体”的协同效力,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方面建设入手,发挥五大要素的功能与作用,为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坐标

  金民卿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与探索、开创与推进的基础上形成的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定之否定发展、螺旋式上升的新阶段,从实践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是继《共产党宣言》发表和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走向发展的新纪元,从实践上回答了世界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多元化道路的新格局,从实践上回答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过量对政治信任影响的可能解释及治理

  高远飞

  摘要:现代政治学理论认为,政府信息公开可以有效提升政府的政治信任,然而很多实证研究却发现两者间的关联并没有那么紧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解读能力有限,错过了有价值的政府信息,从而出现信息过量现象。信息过量损耗了政府的行政成本,降低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合法性生成,加剧了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为使政府信息公开取得更大成效,应当加大政策解读,开展定向政策宣传,正确引导公民权利意识,改善考核体制,从而改善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信息过量现象,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政治信任生成。

  和谐价值观视域下“一带一路”沿线营商环境的优化

  周名峰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离不开沿线良好的营商环境。从和谐价值观的角度审视,沿线的营商风险主要表现为一些国家社会秩序失范、社会关系脆弱、和谐社会环境缺失。优化沿线营商环境与中国和谐价值观的实践高度契合,因此,在和谐价值观统领下,应当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共治”机制,以沿线营商环境建设的软法和硬法为基础,以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和沿线经贸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为抓手,逐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营商环境优化的进程。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经济学解析与解决思路

  孙伊凡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随之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双方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认识到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为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长治久安;全力构建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所需要的创新通道,用更加充分、更高水平的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立起稳固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防止因经济发生系统性风险而打断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尽力缓解和控制三大不平衡问题,借助于国家财政的再分配职能,增加有利于提升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利益的公共产品供给。

  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的价值、风险与扬弃

  莫岳云 郝一峰

  摘要: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在对中国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亦存在诸多风险,会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中国经济学界应本着“自觉扬弃”和“自主创新”的原则,在吸收西方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自觉对其隐含的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和防控,进而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这既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程的任务,也体现了中国经济学界谋求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诉求。

  政府减税政策对农民家庭子女健康的影响

  ——基于农村税费改革的证据

  程  波

  摘要:税费改革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家庭子女健康,这主要表现在改革的第二阶段的税费减免。从年龄段来看,税费改革对农村家庭0-6岁子女健康的短期政策效应最强;从区域来看,对东北地区农村家庭子女健康的改善效应最明显。尽管税改能够有效改善农民家庭子女身体健康,但对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在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务农的模式下,税改政策对子女健康的改善程度显著;子女年龄越小,农村税改对其健康改善的持续性效应越强。地方政府不仅要解决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的表面困难(包括收入低下、劳动力流失、耕地荒废等),更要认清农村地区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从个人能力(健康、教育)发展的角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论商品拜物教之现代性意蕴

  汪光晔 赵凯荣

  摘要:商品拜物教“呈现”了现代社会无法避免的物化现实,其内在秘密在于物的交换价值遮蔽了商品本身的有用性,价值交换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掩盖了价值本性——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使人处于物化的抽象关系中;其内具的交换价值及抽象的自我意识是现代性生成的现实基础,也是现代性难题的内在根源。黑格尔哲学对现象的分析拘泥于精神领域,马克思则深入具体现实的层面对商品拜物教现象进行分析,意在揭示它不是一种需要革除的“虚假意识”,而是根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商品生产”。要消融商品拜物教化的现代性难题,必须深入商品拜物教本身,从根本上变革私有制的商品生产方式,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意识形态批判。

  国有企业降杠杆、防风险问题研究

  张守文

  摘要:控制债务规模,保持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资本结构,以及采用多元融资方式,是国有企业能够可持续地、高质量地实现降杠杆、防风险目标的关键和有力保证。企业在具体实施时,一方面可以参考行业和企业自身情况,为降杠杆的关键要素如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规模、预计负债规模等划定边界值和标准值,要求企业在不突破边界值的情况下,努力向标准值靠拢;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采用债转股、定向增发等多种方式提高企业权益资本规模,确保财务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合理性,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司法改革视角下法院副卷公开研究

  李  帅

  摘要:中国法院卷宗有正副卷之分,其中副卷被定为司法机密而严格保密,禁止查阅。法院副卷的存在损害了当事人的知情权,易造成司法干预的“暗箱”,也与现阶段司法公开的改革目标相背离。为了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利益,以公开促公正,应当尽快对法院副卷制度进行改革,将正、副卷合一,使违法批示等材料无所遁形。在副卷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副卷内容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并通过设定特定的审判管理机制来保障副卷公开改革的推进。

  民国会计师“跨界”商标法律业务的原因及影响

  王小丹

  摘要:民国时期报业所刊载的商标案例显示出那时的会计师们常常作为商标纠纷一方的代理人。会计业初期执业范围划分不严、会计业务量不足、会计师群体法律素质较高且商业经验丰富、政府法令允许其“跨界”法律业务、行业公会默许并推动跨界,共同催生出了会计师“跨界”商标法律业务的独特现象。这种“跨界”执业,一方面使会计师与律师形成了一定的职业竞争,另一方面推动了商标法的发展。探究民国会计师“跨界”执业的原因及影响,能够为当下培养与运用法商复合型人才提供一些启示。

  中国土司制度的发展历程、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龚梦川  龚  荫

  摘要: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经过了三个演进时期:晋朝以前时期,边疆地区民族各自相对“独立”发展;唐、宋时期,对边疆民族推行羁縻府、州、县制度,给以“略微约束”;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对边疆民族实行土司制度,使其得以“有效管束”。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很大:自元代形成土司制度以后,边疆民族地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分裂割据政权或势力,自是,中国成为有史以来领土完整完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土司是朝廷命官,肩负着捍卫边疆、作为屏藩的使命,边疆因此得以长治久安。

  市场导向下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变动

  王  建

  摘要:农产品出口、国内工业兴起和城市人口增长引发近代中国农产品需求市场发生重大变革,从而推动其农村经济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在市场需求刺激下,小麦、稻谷等精粮的种植区域范围和面积扩张;棉花、烟草、桐油等工业原料性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比重增加;畜牧生产由传统提供蓄力为主转为向工业提供毛皮与向城市居民供给蛋、肉,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上升。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现状

  ——基于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定量研究

  司达

  摘要:通过抽取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电影节(IDFA)从创立至2017年30年间参展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建立数据库,从影片内容、制作背景、创投资助情况、竞赛与获奖情况,以及历史变化特征等方面进行文本编码,加以定量分析,可以考察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方面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力度。研究发现,纪录片业界形态的改变,对旧有民间纪录片的媒介管理方法提出了创新性的改革需求。

  框架理论视域下《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以2013—2017“一带一路”报道为例

  赵艺扬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各界的持续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海外华文媒体中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性中文报纸,承担着对外传播,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任务。以框架理论为背景,研究发现该报刊在“一带一路”的报道中充分利用“媒介事件”塑造国家形象;主打官方信息,注重多元声音;重点塑造经济形象,塑造了积极负责的大国形象。

  “泛艺术化”的五副面孔

  陆正兰 赵毅衡

  摘要:关于“泛艺术化”的讨论,在中国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依然有继续讨论的必要性。这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趋势,是个相当宏观的整体社会潮流。若不细分成若干文化现象,就无法真正了解。“泛艺术化”可以分成五个方面,即商品附加艺术、公共场所艺术、取自日常物的先锋艺术、生活方式艺术化、数字艺术。这五者包括了“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两个方面,总结了人类生活的艺术化的历史进程,前瞻了“泛艺术化”在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亦可从中透视当今文化中种种浸透了所谓“艺术”的现象。

  虚构与现实之间:电影与梦的再现

  方小莉

  摘要:梦叙述与电影叙述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用电影来重现梦境似乎比文字描述梦更恰当。电影作品对梦的再现,要么模糊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使人们质疑现实的真实性;要么则将梦与现实等同起来,认为梦与现实同样真实;要么反转了梦与现实的真实,认为梦比现实更真实。在很多电影作品中梦中发生的一切无异于经验世界发生的一切,都会被编织成记忆进入人类的记忆系统,梦之经历组成了人类记忆的一部分。电影通过其媒介特征探讨梦的真实性,甚至是梦的共享问题。既然梦与经验世界同等重要,同样真实,且构成记忆的一部分,那么就无法逃避对其伦理问题的思考。

  虚拟现实技术:新日常生活回归“以身为媒”

  薛晨  赵星植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的横空出世为人们重新审视身体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一个契机。从历时性角度考察身体在人类传播史中的符号功能衍变可以发现,在新日常生活中身体重新成为了物-符号-媒介三联体参与到人类传播活动。因此,在新日常生活语境下,以虚拟现实技术等延展认知技术为先导的物理技术成为了人类大脑的延伸,进而颠覆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方式,重塑了人们在新语境下的日常生活方式、认知机制及日常交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