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掩盖了三千年的古埃及女王:一代雄主哈特谢普苏特(二)
在古埃及文明的第二中间期早期,至少发生过一次平民发动的暴乱起义。起义的结果十分卓越,统治阶层苦心经营了几千年的秩序分崩离析,按照文献《伊普味陈辞》所说,国王直接被废,贵族被驱散,政府的官邸被拆毁,其实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革命。
但是革命得来的胜利并没有延续下去,反倒是给了喜克索斯人以可乘之机。还没等到人民反应过来,喜克索斯人便已经一步跨入统治阶层,继续扮演了之前古埃及人所扮演的角色。
这个场景和明末清初还真有一点像。不过喜克索斯人不是大张旗鼓来的,而是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零零散散的逐渐融入了三角洲地区,然后并未被古埃及人同化,却趁着动乱直接夺取了政权。【迁徙中的喜克索斯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文章说明解释使用
喜克索斯人建立的第十五、十六王朝吸收了埃及原有的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这个很重啊要,是没有再爆发民间动乱的主要原因),在埃及整体版图上占据绝对权力地位。同时,喜克索斯人也并未仅仅把精力放在索取,而是把小亚细亚地带先进的战争工具引入了埃及,比如马拉战车,复合式强弓和青铜制剑甲等等。这些兵器的重要程度勿须多言,仅就复合式强弓一条就增进了古埃及军队数倍的战斗力(攻击距离长了至少一倍,自己少死敌人多死,一进一出大家自己算算账)。【战车与长弓】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文章说明解释使用
不过再怎么努力和原有社会形态保持一致,毕竟一直采用拒绝同化的政策,所以血脉亲缘和古埃及人依旧很远。在这种情况下,古埃及人心中的民族意识终于慢慢觉醒了,这也给了塞肯内拉·塔奥二世反击的机会。不然在喜克索斯人的英明统御下,古埃及人民安居乐业,民间朝野一片升腾,祭祀仪式一个不少,大神们个个笑开颜。加上各种长距离近距离的武器包突突着,塞肯内拉·塔奥二世的称号就不是民族英雄,而是流寇土匪了。
塞肯内拉·塔奥二世之前的三位法老,基本都与喜克索斯人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甚至在第一任法老拉霍特普(Rahotep)开始,便主动与喜克索斯人建交,以换取休养生息的时间。在这种努力下,第十七王朝得以避免与强大的敌人冲突,从而和平发展了二十余年,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到了塞肯内拉·塔奥二世这一代,局势已经变得十分紧张。喜克索斯人也不是傻子,一个占据了传统首府的古埃及政权如此致力于自我发展,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他们心里和明镜一样。于是在潜在的冲突已经掩盖不住的时候,喜克索斯人首先发难。
喜克索斯王朝的领袖阿波菲斯(Apophis, 也有写成Apep或者Apopis)送信给塞肯内拉·塔奥二世,令其把底比斯城附近河流中的河马全都杀掉,理由是河马的叫声吵的他没法睡觉。
底比斯离阿波菲斯所处的阿瓦斯有将近400英里,这个要求让木窗想起了那个狼和兔子的悲哀故事(表面上是一个关于该不该戴帽子的理念冲突,但深层则反应出了一个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伦理问题 – 想抽你还需要理由吗?)。阿波菲斯基本等同于张口直接问候了对方的母亲,并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敢还嘴就直接漏风大巴掌招呼,还不服就赶紧趁自己还行的时候把这个弟弟给灭了。
如此明显的态度,那孙子再装下去也没意义。于是塞肯内拉·塔奥二世在大约公元前1574年,以民族复兴的名义开始向喜克索斯人宣战。
这场解放战争大约打了八年。不过塞肯内拉·塔奥二世并没坚持那么长时间,战争开始没多久,他就中了埋伏而死,应该说他的死法比较壮烈,身上有多处大斧和刀枪的伤痕,击碎了他的脊椎骨和肋骨,头盖骨也有多处受创,最终死于伤势过重。
在这之后起了绝对作用的是他的两个好儿子,卡莫斯(Kamose)和阿赫摩斯(Ahmose)。前者通过引进了喜克索斯人的先进兵器和战法,最终耗死了喜克索斯的领袖阿波菲斯,使得其整个政权开始萌生退意。而在卡莫斯殒命后,阿赫摩斯接棒了这场作战,最终在公元前1567年以收复阿瓦斯为标志,全面驱逐了外族,并建立了古埃及最强大(没有之一)的王朝 – 第十八王朝(从公元前1570年阿赫摩斯继位算起)。
哦对了,阿赫摩斯是哈特谢普苏特的外公。
没错,终于来到正篇了……才怪,还差一代没说完,因为不把这个解释清楚,哈特谢普苏特就没法出生。
阿赫摩斯亡故后,继承人是他的儿子阿蒙霍特普,出身根正苗红,母亲是第一王妃(或者叫王后也行)阿赫米斯-内法拉蒂(Ahmes-Neferati,以后简称内法拉蒂,不然太长了…)。不过阿蒙霍特普继位的时候年龄尚幼,实在是没法单独治国,于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时所说的摄政制度又一次上线运转,内法拉蒂作为王权代理人上位了。【阿蒙神之妻版内法拉蒂】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文章说明解释使用
内法拉蒂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物,因为她有一个非常显赫且实惠的身份,她不仅利用这个身份使得自己长盛不衰,还把其中的奥妙传授给了哈特谢普苏特,对后者未来的上位造就了绝对无二的影响。
这个身份,或者说称号,叫做阿蒙神之妻(God’s Wife of Amun)。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身份到底是做什么的。
阿蒙神之妻这个称谓第一次被提到是在中王国时期。前面讲过,阿蒙在首府权力向底比斯移动后,与后起之秀太阳神·拉合并,成为古埃及地位最高的神祗。既然是神,就要被祭祀,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祭祀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重点来了。各个文化在祭祀方面的表现都不太一样,不过核心基本元素都围绕着赞颂、贡纳、取悦和许愿而来(先说好,这里说的可是正经祭祀,不是提着猪头拜河神那种)。而围绕着这些元素的表现形式,则和被祭祀方的背景相关,你总得知道怎么夸,怎么求,怎么让人家高兴;就好比一个顶级厨师,你非得夸他调酒调的好让他给你摇一杯 ,他非拿菜刀和你拼命不可。
阿蒙神,或者说古埃及太阳神这个角色,它和希腊神话里的阿波罗可不一样。阿波罗天天驾着车把太阳拉过来拽过去,做的是千篇一律的执行工作;可是在古埃及这里,太阳神其实是创造神,因为在古埃及人眼里,这个世界每天都是在变动的,需要神持续进行创造才能维持下去。而每天太阳升起,就意味着神的工作开始了,太阳落山,神便落入了沉睡。太阳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代表了一种世间活动的状态。
阿蒙神这么重要的角色,和别的神祗最显著的不一样,就是它需要被祭祀的频率极高,基本是每天一次。除了重要时刻和规模较大的祭祀活动外,对阿蒙神祭祀的主要目的是在清晨准时把它唤醒,让它继续创造的工作,维系这个世间的平衡。
各国的创世神传说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渗入关于“性”方面的内容,古埃及文化在这里也不例外。阿蒙神的这种唤醒仪式,除了常规的咒语,用牛肉、牛奶、蜂蜜等组成的贡物外,在最重要的愉悦方面,其实是在其雕像面前来模拟一整套交媾的过程。这种模拟是与雕像的互动,通过一些特殊的器具,比如“叉铃”(Sistrum)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乐器,以及触摸雕像的一些特殊部位(没错,就是你们现在脑子里想的那个)来完成的。【叉铃】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文章说明解释使用
虽然古埃及从诞生起就有专门的祭司,但是在面对这种场景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众祭司:谁心有余了?!),因为祭司在古埃及时代,几乎全部都是由男性组成。但是,从中王国开始,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巩固王权,取悦阿蒙神的这个祭司职位开始授予法老的直系女性亲族(通常是妻子或者女儿,同时间一般只有一个人),这个祭司职位就叫做“阿蒙神之妻”。它在宗教权位体系中,排在首席祭司法老和大祭司的后面,比第二祭司的地位要高。
说完了这个称号能做什么,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好处。
阿蒙神之妻按照古埃及的角色成长规则,应该算是个buff而不是职业,或者最多算是个副职业,因为它的被授予资格只会在拥有以下四个称号的前提下才会出现(四者任选其一,四合一更好):
- King’s Royal Wife (王妃,未必一定要是第一王妃,但必须是有王妃称号,不能是一般的后宫佳丽)
- King’s Mother (王母….哦错了,是王太后)
- King’s Sister (王姐或者王妹)
- King’s Daughter (公主)
这四个称号看起来气势磅礴,其实半点实权没有。从第十一王朝开了德国骨科泛滥的先例以来,第十八王朝则在德国骨科上又进了一步,应该叫德国正骨科 – 因为第十八王朝所有的皇室女性,都只能嫁给拥有统治资格的男人 – 也就是法老。那要是法老已经娶妻了呢?那就只好委屈自己做第X王妃,或者盼着第一王妃早死,或者等着下一届的候选人小鲜肉出现,都不行的话就只好以老姑娘的身份屈死在后宫。
所以你们看,木窗刚才上面说的四合一不是句玩笑话,因为内法拉蒂就是个例子。
如果要发挥出这些称号的威力,则必须借助阿蒙神之妻这个副职业,因为它会赋予资格者一片领地并附赠一套人员班子来协助管理,以及给予阿蒙神相关事务的治权。
看出这里面的价值了没有?它让一个毫无政治力量的皇族瞬间有了自己的队伍、办公地点加上财政来源,更重要的是,它给了能够调动资源的名目。【阿蒙神的祭祀】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文章说明解释使用
作为一个创业者,每次声泪俱下的哭诉都是啥?!没钱,没人,没名气!现在这些都是白送的!
内法拉蒂就是十八王朝中第一位(有争议,也有学者认为是她亲娘,当然也就是她丈夫阿赫摩斯一世的亲娘阿赫霍特普,不过大多数人还是都认为她是第一人)阿蒙神之妻,所以她攒下了不少政治资本,在朝政中也有非常强大的话语权。
在她摄政的早期,利比亚地区曾经发生过起义,紧接着又是努比亚叛乱,于是她下令军队出征收拾叛乱者,除了俘虏所需的劳力以外,把剩下的叛乱分子全部杀光屠尽,部分尸体则当作战利品倒吊在船前运回底比斯,是个十分铁血的性格。
在阿蒙霍特普长大后,内法拉蒂毫不迟疑地把政权交还给了儿子,不过她似乎依旧对政令的制定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她逐渐年华已逝,不能再作为女祭司去取悦阿蒙神后,她主动把阿蒙神之妻的这个称号授予了阿蒙霍特普的王后梅莉塔蒙(Merytamen),自己则还是保留了神之妻这个称号,作为顾问和梅莉塔蒙一起管理阿蒙神的事务(别吐槽老太太不放手这件事,能主动交权已经不错了)。
当然梅莉塔蒙这位王后也是四个称号中三个称号的拥有者,即King’s Great Wife、King’s Daughter以及King’s Sister,不过她到最后也没拿到四连冠,去做King’s Mother,原因就出在这个德国正骨科上。
阿蒙霍特普的人生中,一个子嗣都没有。
当然也可能有过,因为古埃及的文献中,对于未成年(即未授予任何称号,不是生理成年)的皇室成员一般不予记录。所以也许阿蒙霍特普曾经有过孩子,但都没留住。
近亲结婚危害大啊。古埃及人在某些地方是非常公平且偏向女权的。比如在法老生不出孩子,或者生不出男孩这件事上,不会像其他王朝那样去迫害或者怪罪妃子们,而是认为这是法老自己不行。因为法老坐在这个位子上,必须自身是完美有能力的,生孩子自然也是其中一环,怎么能因为这件事去怪罪其他人呢。
其实从科学角度讲,至少在孩子性别这方面说的也没什么错。
但这样一来,就会有人对法老的能力产生怀疑,继而忠诚下降,王权的合理性受到挑战,这就不是件小事了。
好在一直有内法拉蒂顶着,倒是一直没起什么波澜。然而在公元前1514年,阿蒙霍特普却突然重病不起,眼见就要不治,可是继承人估计还在排队等着拿投胎号,如果再不想个办法,法老这个位置一定会被其他家族夺取,现有的皇室成员下场都不会好到哪去。
所有人都看着内法拉蒂,等着她拿主意。
内法拉蒂当机立断,既然这样下去,大权迟早会旁落他人,那干脆自己主动点送出去,至少还能维系住皇族的名分。
事后证明这个决策确实英明。
内法拉蒂挑中的继承人,是图特摩斯一世,哈特谢普苏特的亲生父亲。
图特摩斯一世的家世背景到现在都不是很清楚。他大概率是贵族,不过也有可能是平民,因为他是“半道出家”的法老,所以他原有家庭的信息在记录上全都被抹平了。有一种相对流传较广的说法,图特摩斯是阿赫摩斯某个极为远房的血缘支脉,在所有的候选人中,他的血缘和皇族挨得最近。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图特摩斯一世和阿蒙霍特普的关系很好,因为图特摩斯一世在朝中担任将军,军事能力向来突出,所以很受阿蒙霍特普的器重。【图特摩斯一世】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文章说明解释使用
图特摩斯一世被通知“继位“的时候,已经跨过了三十岁的门槛。木窗在上面有提到,图特摩斯一世是有原生家庭的,而且也有孩子。但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并没有随着他进入法老宫殿,也没有受到任何特殊待遇,其实是完完全全的断绝了联系(是否私下有接触就无法得知了)。因为一旦成为法老,即便和皇族其他成员相比,身份也会大不相同。为了维护血脉的纯正性,不再出现第一中间期时的分裂割据现象,图特摩斯一世必须接受一个除了名字以外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图特摩斯一世被安排着和两个女人结了婚,一个是他的第一王妃,也就是哈特谢普苏特的亲生母亲阿赫米斯(Ahmes),另外一个则是一般王妃(Royal Wife),同时也是图特摩斯二世的亲生母亲姆诺特菲列特(Mutnofret)。
这个安排今天看来十分奇怪。阿米斯的称号是King’s Sister,并没有明确记载她到底是哪个法老的姐妹,不过按照年龄推算,大概率应该是阿蒙霍特普这一代。然而她除了这个称号以外,并没有一般第一王妃都会有的称号King’s daughter。但是,姆诺特菲列特则是King’s Sister以及King’s Daughter两个称号都有,也就是说,她是阿赫摩斯的女儿,阿蒙霍特普的妹妹,从亲缘和尊贵程度上明显比阿米斯要高出一截。
这种安排的逻辑只能根据猜想来推断,一些学者的观点在于,姆诺特菲列特的年纪当时应该比阿赫米斯要幼小,另外在亲族血缘上的关系,可能和内法拉蒂离的比较远,所以才没被作为第一王妃对待。
和皇室的女性结了婚之后,图特摩斯一世这个在古埃及身份最尊贵的倒插门女婿,就这样接过了整个王朝的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