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绘画作品欣赏专辑之抽象篇·七

  

  《围》 纸雕塑、 丙烯纸本 2002

  对《围与不围》组画的思想有了更特别的理解,此组画创作灵感产生于两年之前的欧洲之行,它描绘了人因繁衍而形成部落血缘族群,他们又因自然环境产生文化、宗教乃至家族与国家,这是作品“围”的概念。

  

  

  但人类又因文化交流的相互浸入而发生人种、信仰、思维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围”的突破而达“不围”的相互不断转换过程。它始终处于往往复复的状态,而这一状态往往通过贸易、战争以及天象来体现。但这只是表象,根本的还是文化间的相互渗透与会通。

  

  

  这一变化的曲线最为突出的就是74000年前,现代先民为寻找人类的伊甸园,从非洲裂谷迁移的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

  

  

  而近200年来西方工业革命的爆发,科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蒸气机车、电、以至量子力学的诞生,特别是近30年互联网的全球化、生物基因、克隆等技术革命性发展,使这一曲线变化得万分剧烈,人们的思维、认识距离被大大缩短,颇有因科学的“进步”而达到世界大同之势。

  

  

  

  再次寻回人类“文明”的伊甸园,届时区域、国家又将消失,只有文化的认同。而血缘的差异却给西方科学提出了警示,在伦理与道德之中寻求着理想的解答,这正是此作品所要提问的。

  

  《不围》 纸雕塑、丙烯纸本 2005

  (本文选自徐冬冬所著《我的艺术生活》)

  

  画家在意大利庞贝古城(2001)。文中之抽象绘画作品,创作于本世纪初。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从中国传统意象绘画起步,八十年代吸取了西方印象派中的色彩运用,并开始进入抽象绘画领域,会通中西文化。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他创立了中国抽象绘画流派,在中国哲学里寻找着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其绘画语言。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自身的社会与生活,并从生命的本质来讲述人类灵魂在宇宙间跳动的轨迹。画家自有的宇宙观和“心造境”艺术思想为形成这一画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人物链接

  

  画家近影

  徐冬冬,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宁波。字苦藤,号寄人篱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对意象绘画、印象绘画、抽象绘画都有着深入研究和创作实践,并涉猎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作品跨度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已逾40年,画风几经突变,充满创新的精神。代表作品有《寿图》、《红河谷》、《距离二十三》、《围与不围》、《无根的神韵》、《太极》、《四季》系列组画等。他提出了“心造境”的艺术思想,形成了自有的宇宙观,在中国的哲学里寻找着抽象的概念,使之成为其绘画语言,创建了独具风度的中国抽象绘画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