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疗技术范文10篇
创新医疗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新时代;医学领域;主要矛盾;医疗资源;医学科技创新;根本途径
1新时代医学领域的主要矛盾
新时代医学领域的主要矛盾的根本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需要与医疗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种矛盾作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医学领域的特殊存在方式和表现,既有其生成转化的逻辑前阶和现实依据,又有其特殊科学内涵、具体内容和解决途径。就其生成转化的逻辑前阶而言,这种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健康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医疗生产之间的矛盾的生成和转化,是初级阶段医学领域主要矛盾的逻辑展进。就其生成转化的现实依据来看,随着医疗生产和医疗事业获得的巨大进步,原来落后的社会医疗生产发生了时代性变化,人民在获得基本健康需要的同时,日益增长着对美好健康的需求,同时,医疗资源配置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居民享有差距问题日益凸显,人民的健康需求未能得到积极响应,导致了新时代医学领域主要矛盾的产生。
2如何解决新时代医学领域的主要矛盾
解决上述矛盾的特殊方式是在医学领域实施并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这种创新既包括医学技术创新,也包括医疗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制度体系创新。医学科技创新乃是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医学科技创新是医学理论创新和医学技术创新的统称,医学理论创新作为基础性的科学研究过程,是医学技术创新得以展开的首要前提;医学技术创新则是医学理论在医疗生产中的应用,是理论在实践中的技术展现。医学科技创新就是医学理论研究过程和应用过程的统一。可见,医学科技创新不仅能为社会不断提供新的医学理论和理念,而且能为社会不断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优质高效的医疗产品、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先进的医疗管理和医疗体制改革及医疗资源配置理念等,从而在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减轻其临床负担的同时解决患者健康需求的转变,因此医疗科技创新在解决新时代医学领域主要矛盾中起着最重要作用。
3医学科技创新在解决新时代医学领域主要矛盾中的重要作用
3.1医学科技创新解决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新时代我国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医疗技术和装备以及药物研发等方面的落后。国内医疗药品设备诊疗技术各方面的创新能力不足,水平有限,导致创新质量不高。因此我国高端医疗产品主要是依赖从医学发展前沿国家进口,长期受发达国家控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引进成本高昂,患者寻医问药需要支付高额费用;对引进产品了解不深入,医疗机构需要投入时间和经费培养相应的专业型人才;缺乏医疗发展的主动权,一旦脱离进口产品,我国的医疗市场将面临瘫痪,全民健康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可见只有大力发展医学科技创新,掌握先进医疗技术的核心,研制真正属于我国的相关医疗产品,摆脱发达国家控制,才能从根本解决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的问题[2]。医疗设备方面,相关学者的研究指出,我国高科技医疗设备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而我国医院中高端设备主要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尤其是光学仪器、彩色超声多普勒、X射线断层检查仪、外科植入类产品等[3]。主要原因在于国外高精尖的先进医疗设备能为医院提升相关诊疗技术,大力扩展其在医疗卫生行业的知名度,并吸引更多患者前来就诊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国产医疗设备主观方面因国内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存在质量不过关,技术不先进,工艺落后等问题,无法在相关领域领先发展,客观方面国产设备已经对医院、医生、患者三方造成固有印象,即国产不如进口好,因此应用国产设备的医疗机构容易在医疗卫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丧失话语权,转而投向进口产品的怀抱。但进口设备购置和维修费用远远高于国产设备,高昂成本最终加诸于患者本身,除此之外设备引进后国内缺乏相关技术人员,不能熟练对设备使用也使其诊疗效果大打折扣。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国产医疗设备质量,改善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研发出让医院、医生、患者三方满意的医疗设备,减轻其对进口产品的依赖。一旦高质量的国产设备受到青睐,进口设备带来的费用高昂,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也就不复存在;药物研发方面,以当下常见的一类慢性病高血压为例。硝苯地平控释片自上市以来就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我国作为高血压病大国,积极发展了对该药的研制改进,相关研究表示,目前采用国产降压药物和进口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一致[4],而国产药物相对价格低廉,降低了广大高血压患者的医疗负担。但对于我国药物研发相对滞后的疾病,例如抗癌药,则还是主要依靠进口药物治疗,其专利费用昂贵,进口成本高,很多患者无力负担。再者,面对全球医疗行业的共同难题,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目前还未能研发出针对疾病的有效药物,推动科研发展进度不仅能早日满足此类病患的健康需求,更能促进我国在全球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至领先地位。由此可见药物创新研发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将生物医药创新落到实处,才能切实解决患者用药贵,用药难的基本问题。当前医学模式正经历由经验医学、循证医学向精准医学和整合医学的大转变,这种转变依赖于影像诊断,分子医疗和生物化学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科技进步,对高端医疗设备的制造,疾病特效药的研发以及新型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有着极高的要求,任一方面的落后都势必会阻碍转变的发生。发展医疗科技创新不仅能够从根本解决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更能帮助我国加速实现医疗模式的转变,在医疗行业的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3.2医疗科技创新可以解决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不平衡发展问题,是新时代医学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不平衡发展集中表现在优质医疗资源发展配置的不平衡格局。当下优质医疗资源主要分布在全国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如北、上、广、深、津等省会城市,而广大县乡村和落后地区优质医疗资源极度匮乏,形成了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的区域、城乡差距[5]。与此同时,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发展,即高收入社会群体能够享有高水平、高资费的高质量医疗服务,而低收入群体因经济收入受限只能转而接受低质量医疗服务。而解决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推进医学发展创新。一方面,国家应大力鼓动教育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地区加大创新力度,研制出更先进的医疗药品设备响应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时下兴起的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就着力于将医疗服务从线下转至线上,使患者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享有优质医疗资源,提高了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可及性[6]。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带领我国穿过依靠高水平医生专业技能和判断的经验和循证医疗阶段,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简单、精准。换言之,医疗科技发展的真正进步使得领先专家的医疗水平“商品化”“具体化”,降低了医疗服务成本,使落后地区患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落后地区医疗资源缺乏,不能只靠国家免费提供。落后地区医学教育发展也相对滞后,难以培养出能熟练操作高科技医疗产品的技术人才,源源不断的输送先进产品和相关人才不足以弥补这种经济、教育、发展各方面的落差,因此必须鼓励其发展力所能及的医疗科技创新,才能从源头解决医疗资源的匮乏问题。而鼓励落后地区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于加大对其医学教育的投入力度。科技创新需要专业医学知识作为基础,当下落后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相对滞后,培养不出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医学人才,严重阻碍了其科技创新进展。国家从政策和财政上大力支持落后地区发展高等医学教育,鼓励资源过剩的发达地区的闲置医学人才去到落后地区支援其医学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出身基层,扎根基层的高新人才,为落后地区的医学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平良,钟锭,柯飞,等.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矛盾及其化解策略——基于湖南相关数据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8(11):16-19.
[2]潘峰.科技创新为我国医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教授[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9):1-3.
[3]蔡天智,苏畅.2018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状况与趋势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7):171-174.
[4]朱红.高血压患者应用国产和进口降压药物治疗的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222-223.
[5]王文勇,屈松林,高天珍.破解乡村医疗改革难题的对策[J].乡村科技,2018(30):23-24.
创新医疗技术范文篇2
1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2015年7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家、省卫计委分别取消第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改为备案公示制度,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承担主体责任。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应用,作为一种创新实践,具有探索性特征,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包括:①技术风险。医疗新技术因其创新性和探索性,存在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以及医务人员对技术应用不熟悉等情况;②管理风险。医疗新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协调配合,在临床应用过程及医疗保障环节,需要磨合、完善,必须全面、系统地管控,以达到预期实施目标;③法规风险。开展医疗新技术面临管理法律法规滞后,必须通过科学严谨的程序规避法规风险;④伦理风险。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可能带来医学及社会伦理问题。构建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速学科建设,扩大医院辐射能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南京鼓楼医院重视医疗技术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制度和体系[2]。
2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2.1建立规范化制度,健全体系框架。2.1.1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积极探索和创新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方法,遵循“围绕临床工作需求,细化分类分级,突出管理核心”的原则。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健全完善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3]。2.1.2构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可以构建院科两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技术管理委员会下可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库。设置医疗技术管理办公室或指定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医疗技术管理工作。科室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技术管理。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及监督工作。2.1.3建立重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对重点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对本机构医务人员的技术培养[4]。如成立腔镜培训中心,配备多台腔镜模拟操作系统,动物腔镜手术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前来授课等。2.2强化临床应用管理,构建评估体系。2.2.1重点加强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医疗新技术发展是医疗机构创新驱动的核心竞争力,医疗机构应重点加强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包括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及评估管理等。开展医疗技术评估,实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保护患者利益,维护医务人员实施技术的合法权益,是不断提升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科研能力的有力手段。2.2.2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评估体系。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包括医疗新技术准入评估、过程评估、成果评估等,利用定量及定性指标加强对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医疗技术评估是新技术临床准入和应用推广的基础,是医院实施激励、扶持措施的前提也是项目推广的依据[5]。2.3加强过程监督控制,持续质量改进。2.3.1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医疗新技术开展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因其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特征,实施风险远大于一般医疗活动,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新技术的同时,要加强对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确保患者人身安全。如对批准医疗新技术开展的前5例应按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到医务处备案。在开展医疗新技术前要加强医患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记录,产生不良事件时及时处理并上报等。2.3.2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档案管理。医疗技术档案具有真实性、实用性、保密性、专业性的特点。医疗机构应重视并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相关档案管理,完善对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中的相关资料及患者随访记录,进行留档保存,便于随时查阅,总结上报。应以医院档案管理部门为依托,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档案管理体系,由指定部门负责部署、监控及协调技术档案的开展,指导临床科室规范开展医疗新技术。2.3.3对医疗技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负面清单”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管理模式,是指医疗机构制定禁止类医疗技术和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录,禁止类医疗技术不得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经医疗机构准入后开展,清单外技术由科室做好技术档案记录后可开展。医疗机构可以全面梳理本机构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机构《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目录,对存在多重身份的医疗技术进行统一、分类的管理[6]。2.3.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医疗技术授权及动态监管。设计开发“医疗技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加快信息传递、加强技术监管、规范评审过程、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管理成本。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进行授权及动态监管,建立医疗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手术分级管理信息系统、不良事件直报系统等[7]。2.4实行公正评选,加大经费投入公平公正的奖励是提高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技术创新的增强剂。因此医院成立“医疗新技术”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医院内医疗新技术申报材料审查、评议和评选工作,每年组织对提交的医疗新技术项目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设有专门的评选指标。医院为鼓励医疗新技术开展,合理加大对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经费投入及保障,并扶持新技术的开展。如腔镜手术补助,晋升前强制进修培训,进修后待遇提升,腔镜及配套设备,医保政策的支持;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改善硬件条件;加强人才培养,满足医疗新技术人才需求。
3小结
医疗技术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基础。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医疗服务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降低医疗技术带来的风险,有利于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内涵建设,更好服务于广大患者。这就提示着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医院医疗新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指标多依据经验设置,主观性强,各指标权重设置未经过科学验证,下一步将依据对医疗新技术内涵的理解,以及对目前医疗新技术开展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建立医院医疗新技术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8]。
[参考文献]
[1]吴伟刚,张京京,汤传芹,等.医疗技术监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院,2012,16(12):66-69.
[2]钟秀和,张武军,李礼安,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系统的构建[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3):66-68.
[3]赵雪源.规范医疗技术档案管理,提升医院内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5(15):162-162.
[4]苏义,杨国斌,刘秀玉,等.医疗临床技术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3,32(11):23-25.
[5]韩琳,颜世洁,贾怡蓓,等.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资源,2014,17(3):169-171.
[6]魏琴,杨凤娥.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医疗技术监管实践[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5,15(3):24-26.
[7]刘家权,朱军容,宁翠萍.浅谈医疗安全的盲点及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05,106(8):8-9.
创新医疗技术范文篇3
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医疗器械的加工是重要的构成。如今信息技术在快速的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增加医疗器械的信息技术含量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仔细研究目前医疗器械生产加工的情况,可以发现国内的生产技术和国外的生产技术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十分的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让企业生产产品的转型能够有所突破。
一、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现状
(一)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实现的价值
医疗器械CAE技术的出现反应了传统医疗器械生产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应用该技术在整个器械生产的过程中都会有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准确的分析医疗器械的强度、刚度以及医疗器械的弹塑性。应用医疗器械CAE技术实现对器械结构的优化,提高器械的性能。在医疗器械领域应用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包括计算机图形技术、数字交换技术、管理工程数据信息技术。其中的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是模拟仿真技术应用的基础,只有实现图形信息的完善,才能实现技术应用的良好效果。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是技术应用取得较好成效的关键因素。CAE系统的高效利用能够促进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成熟。CAE系统的作用是提高计算的精度,进而实现医疗器械设备的较高精度,也能保证医疗器械设备使用性能的科学合理。当医疗器械的设计制作趋于完善,那么器械制作的返工率和废品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能够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
(二)验证模型的建立和使用
客观的评价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该技术实现的是对事物属性的接近模仿,也就是说只做到了相对仿真。而且在使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时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仿真技术时,在一定的目标要求下,剥离分析对象的某一特性,然后根据分析情况建立模型,在输入数据和模拟过程之后,得出结果,最后还要经过对比判断,才能得知建立的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利用模拟过程得到的结果,要对模型进行调整,在不断的模拟、分析、调整过程中,确保建立的模型符合使用的需求。验证模型的建立要能反应模拟对象的某一特性,要能够符合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还要与系统整体的输出情况相符合。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的结合实现了二者功能的有效发挥。满足仿真技术的应用需求。目前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已经能够在制造医疗器械领域系统使用,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生产速度。
(三)医疗器械的市场供应份额情况
在我国的医疗器械高端市场中,世界行业巨头及其产业下的拳头产品占有主导地位。这是因为这些企业有着十分强大的资金力量,也有着十分深厚的研发力量。他们引导着市场的需求,引导着产品升级的方向。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繁荣了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为医院内器械设备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与此同时严重威胁了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具有技术壁垒高的特点,因此产品价格标准高、利润点高。国内的企业侧重于在中低端市场发展,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医院卫生行业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扩容。受此影响,国际的高端品牌开始走向本土化,大力的发展中低端市场的产品。中国的医疗器械生产水平虽然并不乐观,但是也有能够领先国际水平的技术,比如超声聚焦技术。但是多数的医疗器械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远远不及。国内的三级医院一般使用进口器材。二级医院有三分之二的器材要从国外引进。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国内心脏支架的供应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而如今国产支架的供应已经能够占到市场份额的70%。
二、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
(一)实现医疗器械生产的智能化一体化
目前内医疗器械生产在不断的转型,已经将计算机计算应用其中,行业内将应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作为企业突围的措施。与传统的生产技术相比,应用计算机模拟方针技术有着一定的优势。在生产医疗器械的行业中,已经加快实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比如在熔炼、充体、固型等操作中可以将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应用其中,不仅如此在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将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其中,完善生产过程中材料性质参数信息的管理,建立实验模型,精准预测生产医疗器械的产品缺陷,让整个生产过程得到优化。应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会实现医疗器械生产的智能化一体化,会大大减少人工的设计成本。通过CAD技术和CAE技术的结合,会让医疗器械的制作工艺得到优化。推动模拟仿真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结合,会实现管理的高效性。
(二)积极开展农村医疗器械的生产
我国的农村基层在较长的时间段内都没有得到好的发展,因此基层的医疗机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具统计我国的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仅占全国范围内总数的7%。但是农村的医疗机构却承载着较大的就诊数量,可以占到全国总数的60%。农村医疗机构在服务网络的建立上是十分匮乏的,但是其中却有着较高额度的需求量。现今国家推进新医改,要加强农村医疗的网络建设。所以国内的农村医疗器械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量。乡镇的大型医院需要更新医疗设备,具统计农村医院需要更新医疗设备的数量达30万家。其中大设备急需更新换,尤其是口腔器械设备,国内的口腔医院有半数的设备需要依靠进口。而且人们对于口腔卫生的保健意识越来越高,医学口腔科的需求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因此在农村范围内口腔医疗器材也是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发展的方向。
(三)医疗器械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要想让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企业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目前国内生产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生产的医疗器械缺少原创性产品,正是因为如此与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积极的利用数字技术的进步获得一定的成效。比如有科研人员利用蓝牙技术,实现了对现有医疗器械的改进,制造出了智能性的医疗产品,将检测病人的相关生命体征信息通过手机传输至主治医生的电脑上,实现了对病人身体情况的实时监控。目前已经有类似的基于蓝牙技术的监控仪在发达国家上市。为了尽快实现与世界先进的医疗器械制造技术的接轨,国内的制造企业应该积极的创新发展,在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有创新意义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的研发要找准产品发展的新方向,要顺应全球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实现产品的升级和转型。
(四)与药品的联系日益紧密
以美国的医疗器械生产商生产的产品为例,实现了植入性胰岛素泵和血糖自动分析传感器的结合,这一机械被称作是智能型的胰岛素泵。在使用时会根据患者身体内的血糖含量智能的判断是否需要注射胰岛素,并且还能够计算出应该注射的量。这一器械的作用是避免糖尿病患者由于低血糖而面临危险。在全球的医疗市场范围内,药-械组合的产品受到欢迎,主要的类型是预充式的注射器。能够智能的对人体进行胰岛素、生长激素、疫苗的注射。另外还有药物洗脱血管支架、植入性的长效缓释宫内节育器。由此可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药-械组合的产品会是医疗器械发展的一大方向。此种类型的器械制造重点依靠的技术是嵌入式软件,内部医疗软件的性能会较大程度的决定患者的使用体验。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会向着药-械组合前进。而在整个医疗器械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高温、高强度的危险,有效的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会大大的减少隐患的存在,能够为医疗器械的生产提供安全的环境。
三、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发现国内农村基层的医疗机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积极开展农村医疗器械的生产,还发现目前国内生产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所以国内企业研究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致力于制造智能性的医疗产品,生产的产品还要加强与药品的结合。
参考文献
[1]伍乐生.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创新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0):34-35.
[2]陈坤彦.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A].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年博鳌医药论坛论文集[C].香港康健医药有限公司,2017:1.
创新医疗技术范文篇4
今天我非常高兴参加市医院科技创新表彰大会,会议对2007—2008年度医院科技创新项目和晋升高级职称的医护人员进行了隆重表彰,充分体现了市医院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受到表彰的先进科室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刚才,玉增院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近两年医院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明确提出了今后医院科技创新工作思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对于加快医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市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励医务人员科研创新,在科研、申报科研成果、应用新技术、新疗法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今天会议共表彰了63个科研项目,充分说明了医院科技创新的成果令人瞩目,为市医院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科技创新,要夯实基础,强化管理
科技创新,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对于医院和医疗工作来说,基础就是临床基本功和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简便、安全、有效的保证,弥足珍贵。从临床医生的职业角度看,详细问诊、仔细查体,即望诊、触诊、叩诊、听诊,使用听诊器、心电图、胸片等无创、基本的检查方法就是基础,如果在此基础上还不能明确诊断,再利用超声、CT、核磁等先进的诊断技术。从医疗护理制度上看,各项诊疗规范以及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和“三查七对”等制度就是最基本的。只有这些最基本的诊疗方法和规章制度得到严格落实,才能为科技创新建立安全有效的平台。这就要求市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加强“三基三严”训练,苦练内功,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科技创新扎实有序开展。同时,在当前新技术、新疗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医院不仅要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展,更要重视新技术的“软着陆”,即要强化医院管理,优化服务模式。因为,新技术很重要,但如果新技术不能被先进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法所承载,那么技术的价值不一定能实现。比如,对于心梗病人,时间就是生命,需要早识别、早发现、早除颤、早转送、早开通、早出院,这几个“早”如果实现不了,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病人缺乏相应知识,没有意识到心梗危险的程度,可能没到医院就死了;如果医院的服务模式拖拉,交钱、办住院手续、到监护室、写病历等,那么即使病人到的很早,也不能马上得到救治。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纵有再好的技术,也会变得很苍白。希望市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进一步总结经验,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加强管理,优化服务,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科技创新,要提高质量,注重安全
医疗服务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对于市医院这样基础差、底子薄的医疗机构,只有贴近现实,开展科研,创新技术,才能体现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的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因此,加强科技创新,必须持之以恒地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绝不能把科技创新建立在加重病人经济负担、损害病人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当前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广大医务人员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文明用语,热情服务,尊重病人,转变服务理念,提供人文关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高医精、诚信守法、群众满意”作风,赢得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尊重。二是规范执业行为,避免过度医疗。西方国家已经证实,过度医疗和滥用现代技术造成的经济损失,比战争、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空难的总和还多,更严重的是,过度医疗会直接造成医患关系不和谐,这是值得每位临床医师深思的问题。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认为,“如果看一种病,医生给患者开10种以上的药物,只有三种可能,一是患者得了不治之症,有病乱投医;二是医生根本就不会治病,拿患者试药;三是这名医生是个卖药的。”可见医疗行为的规范至关重要。医学不仅是一门技术,而是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科学,是一种关爱。目前“有学位没文化、有技术没思想”的医生不在少数。事实上,人体是个系统,但几乎没有几个医生懂得系统论、控制论,由于医生与患者沟通不畅,增加了很多医源性疾病。对患者同情、关爱、关注,加上规范地使用现代技术,才是医生治病的根本,才能更好地防控疾病。我们医生不仅要以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给予同情,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三是高度重视医疗安全。最近,南京儿童医院发生了“患儿死亡事件”,湖北省通城县中医院发生了“右腿骨折、左腿动刀”的荒唐手术事件,被网络暴光炒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我们医疗机构的信任危机。这两起事件虽然不发生在我市,但市医院全体医务人员都要高度警觉,认真思考,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对工作高度敬业,对病人高度负责,严谨细致、规范有序地做好各项医疗护理工作,杜绝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发生。希望市医院要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疗安全防范措施,健全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对重大医疗纠纷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防止“医闹”和恶意炒作,避免事态扩大。要建立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重大医疗安全事件的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工作的宣传,增进社会群众对医学和医疗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加强科技创新,要培养人才,做强学科
科技兴院、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当前,高层次、高职称人才严重缺乏,学科优势不强是制约市医院发展的瓶颈,务必要把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综合新院项目建设的需求,进一步畅通人才渠道,通过公开考试、择优聘用的方式,引进一批综合素质好、专业性强的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充实到医护队伍当中来。要积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的培养高层次医疗技术人才。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强化人才培养,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学习、多实践;坚持科技创新总结评比表彰的办法,对在医院科研工作及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以及获得重大成果的人员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努力搭建好工作平台,让有为之人充分施展才华。要加大人才管理力度,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德、能、勤、绩等综合素质的考核,使人才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使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二是要强化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立院之本,市医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立足创“三甲”医院的标准,按照“做好专业学科,做优重点学科,做精特色学科,做强医技学科”的发展思路,制定中长期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确定近期目标,明确发展方向。要加大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扶持力度,鼓励各专业学科根据本地区疾病谱的特点,积极开展适宜的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努力拓宽业务范围,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科技创新,要关注前沿,着眼长远
创新医疗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创新理念;完善制度;现代技术
一、医疗单位新形势下经管工作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管工作创新意识薄弱。医疗体系发展迈入创新改革的重要阶段,政府部门基于公众医疗服务多元化诉求与医疗产业改革的要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医疗改革政策,从宏观规划的角度出发,对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整体性的统筹与指导,使得医疗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协同性目标的引领下,面向公众提供了更加便利化、高效化的卫生保障服务。然而,由于政策改革需要一定的过渡阶段,部分医疗单位长期受传统经管思维的影响,创新意识相对薄弱,尽管已经逐步认识到现代化医疗财务内控、业财融合等模式的优势作用,但在改革政策的实际落实阶段,仍旧缺乏相应的制度、经济、人才支持,导致整体改革进程相对滞后。2.收支形式与资金结构的转变影响。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发展,“新农合”、现代医疗保险等相关制度不断创新,医保付费的模式已经逐步取代了自费医疗模式。当前阶段,随着医疗改革战略的广泛实行与深入影响,社会公共医疗保障服务面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7%以上,原有的医疗服务支付体系也出现了对应的转变。医保管理中心成为第三方付费审核单位,负责对医保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与审核,在医疗报销项目的支付管理阶段,医疗单位需要与医保中心进行有效对接,在核实相关项目情况后,制定医疗服务、用药方案。医疗服务费用支付形式的转变,在优化了医疗收费结构的同时,也对医疗单位财务管理、医疗服务等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专业、严格的要求。此外,在经管体系的建设与调整环节,部分医疗单位缺乏协同性、统一性的改革规划,使得收付项目管理不合理、信息对接不畅、服务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3.经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在医疗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医疗资源的配置结构被进一步优化,面向公众提供的服务项目更多样,随之而来的医院经管工作需要处理的财务数据量也大幅度提升。针对该种情况,基于医疗单位实际管理与服务需求,积极引进业财融合、财务一体化等现代经管模式成为优化内控体系、保障服务质效的重要路径。现阶段,尽管部分医疗单位已经逐步认识到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意义,但由于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财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不合理、缺乏具有信息素养的管理人才等问题,使得财务信息化整体建设存在迟滞性、单一化的问题。如,在智慧医院模式的实际建设阶段,基于一体化管理平台,可以向公众提供网上预约、咨询等服务。但由于缺乏智能化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有时会出现数据信息处理与反馈不及时、预约信息不完整、服务费用支付流程复杂、医疗服务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管模式创新改革的进程。
二、医院全面推进经管体系创新的具体对策
1.创新经济管理实践工作理念。现阶段,医疗单位面临的发展环境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医疗市场的竞争、发展形势更复杂,为保证医院长效战略规划的有序、高效落实,需要从思想、技术、制度等层面出发,推进经管制度的合理创新。在创新经管工作思想方面,第一,医院应加强医改政策、现代经管理念、医疗服务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鼓励医疗工作者、财务管理人员树立起创新发展、求真务实的工作意识,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为医院管理创新战略的落实奠定思想基础;第二,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员工激励制度,通过物质、精神结合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职工参与内部改革的动力,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第三,加强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大医疗体系专业人才培育制度的优化建设投入。医疗单位应基于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人才需求的变化,对配套的人才培训机制与选拔标准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为医疗单位探索经管创新路径提供人才保障。2.合理规划,积极引进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时代,为提升医院对经管信息的分析与整合效率,推进经管体系信息化、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首先,医疗单位应结合当前医疗单位财务管控、资金分配、信息化建设等相关情况,根据医院长效经营与管理规划,建立协同化的经济管理目标,统筹全局,协调各项医疗、管理资源的调配,以社会公众差异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为改革导向,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其次,在引进现代管理技术时,应在原有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实现硬件设施的升级革新与软件程序的配套性定制、引进,合理融入大数据、物联网、远程通讯等技术,提供更便利、高效的线上服务、自主服务等项目;第三,加快财务数据共享中心的建设,将各科室、部门的信息上传到共享中心,通过一体化平台对财务信息进行全面、集中整合,为各部门的业务决策提供助力。3.完善经管规范机制。新形势下,为全面提升现代经管模式的建设效率,医疗单位应逐步完善对应的监督、规范与绩效机制。在制度建设环节,一方面,应构建起动态监管机制,强化资金管控。资金链的管理是经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有效控制医疗领域市场、政策、行业等方面改革带来的风险,医院应不断完善工作监管机制,并建立覆盖资金利用全过程的风险评估、预警、控制机制,为改革战略的全面落实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将现代经济管理体系以制度化的形式实施,还可以为财务人员的实践工作提供规范性的引导,形成常规化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合理设置绩效评估、考核指标体系,细化成本管理目标,做好医疗资源整合、调配等相关信息的分析处理工作,为绩效管理、经济决策等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进一步做好以科室为主体的预算编制及经济管理,做好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把抓成本、抓效率变成主动行为。
【参考文献】
[1]石立宣.徐冬清.新医改政策下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31):208
[2]左秀桃.新时期医院经济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04):205-206
创新医疗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县级医院;医疗卫生档案;创新管理;建议
2020年第9期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宝贵的研究资料和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医疗卫生档案是指在医疗卫生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其中大多数是指医务人员诊治疗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料。医疗卫生档案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疾病防控、工作查考、经验借鉴、学术研讨和医学研究的重要数据和维权依据。创新医疗卫生档案管理,提升其管理质量,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一、县级医院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认识不到位。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到了应有的高度,医疗卫生档案也不例外。而单一以医疗为中心的医院管理,领导层面普遍存在“重经济,轻档案”的倾向,面对生存与发展矛盾时,优先考虑的往往是追逐经济利益,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忽视了医疗卫生档案在疾病诊疗、疫病防控、科学研究、医疗纠纷处置乃至医院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其与医疗工作相比只是辅助工作,因而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1]。2.管理手段缺乏创新。由于种种原因以及档案材料的特殊性,档案工作历来是保密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县级医院医疗卫生档案管理手段有所改善,但整体来看技术落后、手段缺少创新。虽然在档案、财务管理上正在逐步网络化,但档案管理基本仍处于经验管理状态,未能实现全程全网的信息化,档案利用率低。同时,县级医院档案保管条件普遍较差,自然通风、光照强度、温度湿度难以达标,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3.管理人员缺乏且能力不能满足。创新发展需要县级医院医疗卫生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档案管理的人员大多由其他专业转岗而来,不是档案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虽有部分人员从事过医生和护理专业实践或者具备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全面、规范的医疗卫生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绝大多数非专业人员仅是在工作实践中边学习、边摸索,逐步积累经验,以适应工作需要,谈不上研究创新管理;再加之受编制制约,聘用人员又不适宜做档案管理工作,面对医疗档案管理创新发展需要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管理人员不仅缺乏而且能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2]。4.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人们的自我保护与知情权意识不断增强,医疗卫生档案在科学研究、疫病防控以及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利用频次也大为增加。目前,县级医院医疗卫生档案科及各相关科室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能适应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档案归档率低,少数病案没归档或归档不完整,档案丢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加强县级医院医疗卫生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1.持续深化医院领导班子对医疗卫生档案创新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提升医疗卫生管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医疗卫生档案的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管理层必须深刻认识到医疗卫生档案创新管理是医院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高质量发展的医院实践证明,医院管理层对医疗卫生档案创新管理的重视是提高医疗水平、提升档案质量的重要保障。要由院领导班子,医务科、质控办、护理部负责人和各科室负责人、护士长组成档案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医疗卫生档案形成的全程管理与监督。只有医院领导班子足够重视档案创新管理工作,医院才能在各种医疗改革和评审中抢占先机。2.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要切实遵照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和制度,使之逐渐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首要的是创新档案管理制度。如完善《医疗卫生档案工作准则》《档案归档管理制度》《档案安全保密工作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等,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科学知识,创新管理制度,明确档案岗位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并要求医院档案管理人员根据各类材料的内容进行分类归档,依法依规管理档案。规范借阅及复印病历的人员范围、条件和程序,在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许可的范围内提供服务,力争达到既满足档案需求者正当合理的要求,又能依法维护病人、医院及医护人员合法权益的目的[3]。3.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在医疗卫生档案信息管理要求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针对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需要,悉心研究并着力解决医院医疗卫生档案创新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管,使其能够适应新时展要求。要加强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医疗档案管理人才,优化医院档案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加大档案管理岗位人员培训力度,注重提升现有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同时,医院还要根据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先进的设备保障,从而提高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竞争力。4.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档案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县级医院也要紧跟时展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医疗卫生档案管理现代化。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快速检索且精确度较高,可节省较多的人力和空间,对这些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是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证明,网络化管理是医疗卫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实现县级医院档案创新管理,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构建完善的管理内部网,建立电子档案的信息数据库,彻底破除传统管理中办公资源、情报资源及档案资源相互分离的障碍,全面建立一个完善的医院档案管理系统[4],从而提高医院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春惠,鲁艳.县级医院病案档案管理思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3):182-183.
[2]李艳杰.浅谈县级医院病案档案管理现状与改进措施[J].档案天地,2015(S1):121-122+118.
[3]林素琼,曾少婷,梁燕霞.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现代医院,2007(10):141-142.
创新医疗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大数据;财务管理;医院
大数据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全面收集数据,确定以科学分析为导向的发展方向,使内部机制得以健全,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将大数据财务管理模式应用在医院当中,可以使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使中国医疗事业的改革得以进一步深化,推动中国医疗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大数据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可知,科学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规范医院财务管理范畴,以此从最大程度上发挥管理价值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也应该在医院自身的发展情况下,运用大数据技术,并以此为前提优化与创新目前的财务管理工作,如此才能有效的提升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并使医院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在大数据时代下合理开展各项工作,以现有的财务管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医院进行创新与改革,以此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质量。
二、大数据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相继颁布的医疗改革政策,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进一步推进医疗信息化进程”,但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越性并没有充分体现在医院财务管理的实际应用中。(一)财务费用数据整合困难。现今大部分医院的科室采集到的都是共享率极低且比较独立的数据。如此独立的HIS医疗信息系统导致医院数据中心难以整合并共享有效的医疗数据,致使大数据分析时难以提供所需要的费用数据。通常情况下,医院各科室中的医务人员都被允许录入各项数据,其中,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熟练程度决定了录入数据的质量。与此同时,录入的数据质量也会受到采集到多少数据的影响。比如,医务人员如果忙乱且紧张,采集数据的最大服务窗口就会有误输和漏输的现象发生。医院里每天各个工作岗位上准确且普遍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是大数据分析的来源。如果输入了不全面且不准确的数据,就会出现质量低下的原始数据,以这些数据为前提,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的可靠性有待考证,这无疑导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没有意义,进而致使多种财务干预措施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对大数据技术的普遍应用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二)医疗成本与医院创收之间存在矛盾。医院多年以来采用的都是以科室为前提条件的财务核算制度,这种自负盈亏且自收自支的财务管理体制对医院科室领导的创收冲动带来了相应的鼓励作用,允许科室发挥其在采购药品及定价上的优势。将大数据分析长期应用在制定合理的医院发展规划中,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使患者的医疗成本得以减少、提升医疗数据透明度的前提。如果医院中执行的财务核算制度仍然是以科室为单位独立运行,且过分重视医院创收而不管患者的权益,那么通过在医院中应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是无法挽回医院财务收入回落的局面的。另外,自负盈亏且自收自支的医院核算制度极大的拉开了各科室间的收入差距,采用这种制度的科室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了维护,并将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和实施进行了自动排斥,导致全院无法真正的统筹规划。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可知,医院当前的财务核算制度背离了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来降低患者医疗成本的宗旨,因而务必要创新财务制度,以此来解决这个问题。(三)大数据财务技术的人才培养落后。医疗行业的大数据具备量大、花样多、复杂、变化快且价值巨大的特征,但如果无法将这些数据加以充分利用,也就无异于垃圾。非结构化的医疗财务数据务必要通过语义分析才能将其转化为可以被分析的数据,然后挖掘出来。只有当财务人员具备了大数据经验,获取的财务数据才有价值。人才问题从头至尾都是阻碍财务大数据应用在医疗行业中的因素,因为只有既了解医疗财务知识,也清楚挖掘数据新时代的创新人才,才能在医疗行业的财务管理中更好的应用大数据。当前,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在医疗中的医院急需构建完善且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更加广泛的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数据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医疗财务管理流程的创新。在医院财务管理流程上应用大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问题,通过适时的改善可以推动医院财务管理向良性道路上发展。1.提出健全流程的可行性方案,总的设计宗旨是对全院采取统一的财务管理,比如采购设备、医院职工待遇、采购药品和医疗业务费用等各方面。对原先以科室为结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为进一步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2.为了最大化改善流程的方案成果,务必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与组织结构。改善流程的中心是成功和完整的再造方案,是医院各方面运用配套设施的体现。3.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健全。流程再造这个过程是持续性的,肯定会遇到实施过程中的挫折,只有以实际情况为前提,坚持开展针对性强的改善策略,才能最终帮助其实现目标。采用实施高效、规范且统一的财务管理流程,大数据分析技术必在更多方面发挥其强大的优势,比如提升医疗数据的透明度、病人远程监控、药品定价、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和档案分析等。(二)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1.在对药品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后,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规范化药品定价流程。这样做的一个优势是在出售药品后,治疗风险可以由制造企业分担一点,另外,实际的治疗效果决定了药品的定价策略。新型的药品定价流程可以使医院的运作成本得以节省,使成本支出得以控制。2.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在医院中可以使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数据透明度在医疗过程中显著提升之后的结果便是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利用公平透明且公共的平台,医疗工作者的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可以通过医院的质量、流程和成本反映出来,很好的调动了医疗工作者的积极性,可以使医疗工作者的服务质量得以提升,也使医疗结构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3.建立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真正提升医疗质量与效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很好的为医护人员的医疗操作提供助力,以此使因误输所导致的潜在错误发生概率得以降低。4.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程度使大数据分析技术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强大能力得到大大提升,使医生在提升科研质量和工作效率上花费更多的心血。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势必会使医疗服务提供方总体的工作绩效得到提升,对成本采取更好的控制,使医院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高,为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铺垫。(三)财务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改进。1.医院需要利用招聘的方式来储备一些擅长数学原理与统计的财务骨干专家,这些专家可以构建出高端数据分析模型,将趋势的模式探索出来,在对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真正作用。2.建立分阶段、整体、系统的人才评估策略,为选出真正的优秀人才提供衡量准则。构建评估机制可以使人才的培养范畴和目标得以规范化。总的来说,医疗财务数据分析人才需要具备通用软件技能、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管理能力三个方面的技能。3.医院必须采用专家讲座、业务考核评比、外派培训和定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来使医院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得以强化,如此一来才能培养出知识交叉性好、具备专业技术的财会队伍。与此同时,要努力营造医院在学习中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中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医院财会人员构建财务信息化体系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得以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随着我国逐渐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由大数据时代所引领的创新潮流,基于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概况,医院的财务管理创新也向大数据模式迈进,逐渐突破了财务边界,信息共享和流通机制日益成熟化,以数据为前提的量化分析将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和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助力。大数据背景下的医院财务管理创新模式势必会更上一层楼,从而全面提升医院的质量和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田文兰.大数据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创新探析[J].纳税,2018(06).
[2]杨冬梅.大数据视角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创新探究[J].南方企业家,2018(02).
[3]董音茵.大数据视角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市场,2017(35).
创新医疗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医疗器械;营销渠道;管理;创新
医疗器械营销渠道管理的主要对象为医疗器械产品,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产品,医疗器械产品可以被当做商品。经济学认为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需要通过一个渠道来实现。商品的本质在于为生产者创造经济价值,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那么将商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式是营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医疗器械产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需要实现产品的最大化效益,营销必不可少,并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更需要具备创新意识的营销方式和渠道。
1相关概述
1.1营销渠道。“营销渠道”概念是现代市场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他认为营销渠道能推动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被消费者认可。营销渠道属于一个大的系统,生产、分销、消费等环节共同构成完整的营销渠道。通俗点说,营销渠道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通道,产品从生产者手中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渠道[1]。营销渠道具有以下几层意思,首先,系统成员或组织交换后组成营销渠道,渠道成员和组织以实现渠道最优化为目的进行营销;其次,渠道又为路径,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过程;再次,营销渠道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消费者。可以说,营销渠道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信息搜集、谈判、订货、融资、物流以及所有权等都需要借助营销渠道来实现,发挥协同效应的作用。1.2医疗器械与营销渠道。能帮助人体使用的医疗材料、器具、设备以及仪器等都属于医疗器械产品,此外,还有相关软件设计也属于医疗器械产品。所以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患者使用医疗器械的目的是帮助恢复,实现疾病或损伤恢复、残疾预防、诊断、护理以及补偿的目的。医疗器械产业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是多学科、知识、资金密集的技术产业,医疗器械的发展水平关乎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水平。综上,医疗器械需要具备以下特征,为人体健康服务、有直接或间接两种使用方式、医疗器械的使用要接受监管、与药品使用存在差异。当前我国医疗器械的营销模式为五种。第一,医疗企业将生产的器械产品直接销售给用户和医院[2];第二,借助商销售方式来销售;第三,借助医疗器械交易市场的力量来销售;第四,借助医疗器械展览会的方式来销售;第五,医院自主进行招标采购。
2医疗器械营销管理现状分析
2.1核心医疗器械产品缺乏。我国医疗企业缺乏核心的医疗器械产品,由此使得医疗器械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单一的医疗器械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受到影响。尽管当前国内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医疗器械产品数量每年都在递增,但是医疗器械产品特征单一、制造简单、没有科技含量,医疗器械市场充满千篇一律的产品,产品缺乏创新性[3];与此同时,国外的医疗器械产品每年都在创新,产品类型多达几十上百种,冲击着国内医疗器械产品;例如,国内生产的产品尽管科技水平高,但国内各大医院的需求较少;相关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欢迎度更高,这就阻碍着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2.2医疗器械营销市场竞争剧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给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使得医疗器械产品逐渐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有利可图成为多数医疗器械企业生产产品的动力[4]。数量多的医疗器械企业聚集就会产生市场竞争。竞争随时可见,不仅存在市场环境中,也存在日常生活中,在经济和商业领域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从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来看,竞争处于十分激烈的态势。一是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庞大;二是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核心技术上薄弱,生产的产品具有重复单一性的特征;三是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加剧了国内的市场竞争。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提升核心竞争力十分重要,掌握核心的科学技术,增强产品的市场影响力。2.3外企与国内医疗企业合作频繁。国内医疗器械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不断加强与外企的合作,从合作共赢的角度来看,有助于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医疗器械企业与外企主要在技术、生产以及后期的营销方面合作。对国内医疗器械来说,与外企合作有利有弊。有利的是能为国内医疗器械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等帮助;有弊的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与外企合作频繁,多数利润都在外企,国内企业获利少;同时外企也会模仿国内企业发展的模式,了解和掌握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和爱好,从而不利于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2.4医疗器械营销渠道不公开。医疗器械企业不公开的营销渠道不利于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这也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不公开的营销渠道意味着不透明,消费者不清楚就会产生信息闭塞,不利于医疗器械企业的长期发展。营销渠道存在问题,直接影响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例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医疗器械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制造不合格的器械产品,直接影响医疗器械企业形象的建立;市场具有自发性,所以容易产生恶性竞争,此时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管;企业营销渠道不透明容易出现不正当的推销手段,影响企业有序参与市场竞争。
3医疗器械营销渠道管理创新的方法
3.1财政政策提升营销竞争。医疗器械企业要提升自身的营销竞争,除了从产品内部提升核心竞争力外,也可以借助外部因素来实现。借助财政政策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医疗器械多数是政府出面来采购,医疗器械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可以利用相关政策提升产品营销竞争,在财政政策的指引下,合理调控医疗器械。国家利用财政政策对医疗器械产业给予适当的倾斜。如对医疗器械研发部门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帮助医疗器械企业研发部门高效工作;针对研发费用高的医疗器械企业,可以通过适当减少贷款利息、减免税收等方式保障企业技术研发正常进行。同时医疗器械产业也要从自身着手,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5],通过先进的研发技术,增强产品的核心技术,加快制造产品的效率。3.2打造医疗器械营销品牌。医疗器械产业要实现高速发展,营销品牌的打造必不可少。无论是提升医疗器械企业的形象,还是扩大医疗器械企业的知名度,都需要打造营销品牌。当前许多医疗器械企业在营销品牌的打造上存在较多误区,如认为营销策略对营销品牌的建立十分重要,所以营销策略逐渐受到重视;对医疗企业营销品牌的打造首先要突出现有的认识误区,其次要注意营销品牌的维护[6],营销品牌的建立只是初步的,更多的是后期的维护工作。一般而言,营销品牌的建立能快速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产品推销的影响力。同时前期的广告策划对营销品牌的建立也有帮助,策划周密,减少品牌打造的阻碍;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策划,推进营销品牌的建立。3.3政府监管减少恶性竞争。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增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给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市场竞争具有自发性的特征,有些医疗器械企业为了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出现营销问题,引发恶性竞争,所以政府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提升对市场竞争的监管力度,减少市场恶性竞争现象的出现。政府要及时发现医疗器械企业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如企业相互竞争打价格战的问题,就需要政府强化监管,减少不正当竞争给医疗器械企业以及中国医疗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此外,在监管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企业的升级转型。3.4营销渠道管理的信息化医疗器械营销渠道不透明,不利于医疗器械企业的协调健康发展,所以解决医疗器械营销渠道不透明的问题,需要借助管理信息化来实现。医疗器械全球竞争较大,国外医疗器械企业加快了技术研发的力度,提升技术层级[7];国内企业尽管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医疗器械产品营销的重要性,但研发效率低;同时缺乏营销渠道的科学化管理。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给医疗器械企业的营销渠道管理带来了发展前景。政府利用网络技术来强化管理,实现营销渠道全方位、科学化的管理,增强医疗器械企业营销渠道管理的透明性。
4结束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医疗器械企业存在核心产品缺乏、市场竞争激烈、与外企合作频繁以及营销渠道不公开的问题。分析医疗器械营销渠道管理现状,从而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升医疗器械营销渠道管理的创新性,加强医疗器械营销渠道的创新管理,有利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底月兰,王海斗,顾颖等.外科医疗器械损伤及表面处理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19(8):231-238.
[2]赵琦,徐雲,蒋红等.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学杂志,2019(13).
[3]谢伟柯,陈伟豪.医疗器械的使用维修管理[J].医疗装备,2018(11):66-67.
[4]盖春玲.PDCA质量管理提高医疗器械灭菌质量和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1):193-194.
[5]张福勇,刘希娟,李旭.全面质量管理下的医疗器械风险防控[J].中国医学装备,2019(8):118-121.
[6]胡凯,杨辉,沈亦红等.独立医疗器械软件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建议[J].中国医疗设备,2019(9):153-156.
创新医疗技术范文篇9
价值医疗最早由迈克尔•波特于2006年提出[4],基本理念是追求性价比的医疗服务,即以同样或较低的成本取得医疗质量或医疗效果的最大化。这一理念基于三个基本原则:(1)为患者创造价值;(2)综合医疗状况和医疗全流程的医疗实践;(3)测量医疗效果和费用[5]。医疗质量是价值医疗的核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医疗服务可及性(包括医疗可获得性、等待时间、服务能力等),二是健康结果(包括临床结果、活动能力、生产能力等),三是满意度或患者体验(包括病人满意度或就医体验、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支付方满意度等)。医疗成本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体的医疗服务成本(包括全过卫生经济研究2019年2月第36卷第2期总第382期程成本),二是医疗服务提供的数量。价值医疗的定量测量是患者结果或服务质量与所花费用相除。因此,推行价值医疗一方面要求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非追求单一的健康结果;另一方面要求有效控制成本,而非单一的医疗成本。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价值医疗是我国健康服务体系转型的必要举措。1.1实现价值医疗是从服务量驱动转变为价值驱动的现实需要。价值驱动和服务量驱动有根本区别。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基于服务量驱动的改革模式,表现为改革开放40年整个国家服务生产元素投入不断加大,医院和床位越建越多,医疗服务量越来越大,公立医院通过扩张和提供更多服务获得粗放型发展。在这一模式下,服务提供是基于专业分工的个体执业,支付方式是按服务项目支付,医院多提供一项服务就多一份收入,容易产生过度医疗。价值驱动关注的是整个医疗需求的结果,对保持患者健康、减少不必要干预的行为进行激励,对结果不佳的服务给予惩罚;支付方式是DRGs、按绩效付费及按人头付费等。在这一模式下,服务提供是基于团队的整个连续一体化诊疗护理服务。大健康理念下,需要从服务量驱动转变为价值驱动,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服务,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6]。1.2实现价值医疗是减少医疗浪费和提升服务效率的改革需要。当前,我国过度医疗和医疗不足并存,误诊以及耽误抢救治疗的机会成本很高,医疗服务效率较低。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医疗资源约有20~40的浪费,这也直接影响医疗质量以及人群健康。同时,有研究表明,48的医疗技术临床效果不明确,22的技术有可能有效,5的技术无效,只有13的技术是确定有效的[7]。1.3实现价值医疗是规范和提升医院诊疗技术的管理需要。现实诊疗中,同病不同治现象非常严重,治疗费用差异较大。以上海为例,同一疾病,三级公立医院病种相对权重(relativeweight,RW)单价最低为1.2万元,最高为1.6万元,相差30以上。1.4实现价值医疗是优化新技术管理及支付政策的需要。研究表明,新技术使用是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医疗费用增长约38~62是新技术推动的。新技术滥用问题需要重视,例如免疫疗法对20的人有效,而70~80的人需要检测后再治疗,不检测就马上治疗,70~80的费用及治疗是无效的。
2价值医疗的全球实践进展
2016年,根据实施价值医疗的政策环境、机构设置,成本及效果测量,以患者为中心整合性服务体系建设,按结果支付及社会经济背景等情况对部分国家的价值医疗实践进展综合评分,得分最高的是瑞典,其次是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及美国等,中国、巴西等国家评分较低。总体来看,OECD国家价值医疗实施较好。2.1美国。在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服务中心(CentersforMedicareandMedicaidServices,CMS)是推进价值医疗的重要部门。2010年11月成立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创新中心(CMSInnovationCenter,CMMI),负责评估和衡量CMS各项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和价值支付方案的效果。2015年1月,美国政府在联邦医疗保险项目中开始采用价值导向的支付方式,宣布Medicare按价值付费的时间计划表和实施方案。截至2016年1月,Medicare按价值支付比例达30。美国计划在2018年将所有服务费的90与特定的质量指标支付挂钩。CMMI目前已建立了7大类84种创新的医疗服务及支付模型[8]。2017年,CMS在7个州启动基于价值的医疗保险设计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扩展到其他州。2.2英国。在英国,基于价值定价(ValueBasedPricing,VBP)提案最初在政府(卫生部2011)的一份讨论文件中作了概述,其中提出的价值的维度涵盖更广泛的经济效益、满足实际需求以及治疗创新与改进等。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HealthSystem,NHS)中,VBP被视为一种加强激励机制的尝试。英国通过设定阈值来准入新技术,例如2014年将阈值确定为每生命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QALY)的成本为2万~3万英镑。然而,这样的阈值定义是狭窄的,没有考虑让人们重新开始工作或节省提供无偿护理的时间和成本的额外好处。在新的VBP方案下,成本和QALY(通过加权)考虑疾病负担、更广泛的社会效益以及治疗创新和改进[9],传统阈值将被调整,以反映使用相同方法加权的置换活动的机会成本。VBP可以帮助NHS有效地将其资源投入到最具效益的卫生技术上,让患者更好地获得卫生技术,并将创新重点放在未满足的需求上[10]。2.3加拿大。在加拿大,价值医疗主要体现在采购方面。价值采购(Value-BasedProcurement,VBP)是价值医疗实现的重要途经:一是关注患者的需求,二是重视整体系统价值而不是成本,三是参与解决问题并与供应商共同协商谈判,四是支持获得更好的健康结果。加拿大在实施VBP时关注总费用的评估,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考虑价值医疗的概念、实践及其实现路径金春林等与供应商风险分担,采用公私合作等方式开展结果测量,以及测试病人在投标中的报告结果等。例如安大略省设立了卫生创新战略采购办公室,开展创新采购示范项目以及建立创新采购电子学习计划[11]。
3价值医疗的实现路径
创新医疗技术范文篇10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国内的制造业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市场,还要面对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为了在当今社会取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制造业企业就必须增强自身的产品设计以及技术创新的能力。虽然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了全球的制造大国,但想要成为制造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以及创新能力的研究分析
(一)现代产品设计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概述。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如果想要在市场上取得可持续发展,赢得企业优势,其核心在于取得产品竞争的胜利。而诸如产品性能、价格、售后服务以及产品相容性等这些重要的产品竞争要素都是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就已经确定的,由此可见,产品的设计阶段几乎决定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因此制造业企业想要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其重点就在于产品的设计。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的需求以及审美在不断变化,因此现代的制造业产品在设计上有着设计的竞争性以及设计智力资源的分布式存在这两个基本的特性。因此对于现代制造业产品的设计来说,其理论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对于制造业来说,其技术的创新一般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改良型的技术创新、自主技术创新以及产品集成型的技术创新。制造业企业通过先进的产品设计推出满足大众需求的新产品,而技术的创新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极佳的售后服务,从而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大众需求的引导者,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推动制造业行业的发展。
(二)现代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以及创新能力的现状。1984年,自美国产品开发管理协会创办了《产品新管理》杂志之后,产品的创新管理系统开始流行。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就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创新模式仍然没有达成绝对的共识,但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可以得出制造业企业产品的创新模式就是通过有关技术的选择以及运用,为企业的产品设计提供工作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今,相关学者对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以及创新模式的研究主要通过创新动力源、创新过程、创新主体以及创新平台这四个角度进行,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为制造业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参考策略,但是,由于对制造业产品的创新模式的研究较少,因此没有客观被公认的观点作为参考标准,因此相关的研究学者大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己见,没有办法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因此在对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以及创新能力研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医疗器械制造为例,一是过去对于产品设计创新能力的研究都是通过宏观角度开展的,因此对其的研究结果一般适用范围较广,但适用的针对性较弱,基本没有针对医疗器械的产品设计以及创新能力做专门的研究。二是由于过去的文献一般是研究产品创新模式的类型、特征,各种模式的优势、劣势,很少注重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的融合。特别是对于医疗器械产品,其设计的重点在于基于病情的实用性,对于创新模式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三是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以及创新能力的研究方法有误。目前相关学者对其的研究一般采用的是定性分析的研究手段,基本上没有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当今的研究学者过于注重理论分析,忽略实际操作的重要性,从而往往导致纸上谈兵的结果,而医疗器械产品侧重的是治疗效果,这样一来就导致对医疗器械产品设计以及创新能力的研究失去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意义。
三、提升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以及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人才的培养。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以及技术创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了需求分析、性能的仿真以及试验,还包括了概念设计以及产品的详细设计,因此现代制造业产品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是确保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具有足够的掌握程度。这里所说的相关领域的知识不仅仅指的是过去现有的、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还包括潜在的、未来将要去学习以及获取的知识。同样以医疗器械为例,对于医疗器械产品,其设计的核心在于治疗的效果,而为了实现产品的创新,相关制造业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医疗器械产品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储备过硬的医疗知识,方能保证在利用新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的前提下,保证医疗器械产品的实用性。而知识的储备以及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鉴于此,制造业企业的相关领导者应该更加重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譬如对于制造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来说,一是相关管理者可以定期组织与医学有关的培训课程,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从提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效果。二是企业可以挑选专业素养较高的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或者引进相关的医学人才作为企业的产品设计指导,从而提升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
(二)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以及创新能力模式的改革。随着时代的改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及社会潮流趋势转变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以及创新能力模式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一是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模式需要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突出动态化的特征。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的变化,资源的短缺,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如果想要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制造业企业就需要保持一种随时应对变化的动态化改革的状态。事实上,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没有一种产品的发展是一成不变的,制造业企业的产品亦是如此。二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来的是国际之间的贸易愈来愈频繁,因此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都需要跨越国界或者地域的限制来完成贸易,为了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业企业可以以计算机网络一级现代通信网路为平台,通过与政府以及相关高校的合作来共建基于产品创新设计的虚拟组织,从而实现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商业市场的拓展。譬如,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虚拟组织开展虚拟会议,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诸如VR等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因此制造业企业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完成产品的创新设计。特别是对于医疗器械产品,由于医疗器械产品一般是用于人体治疗,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存在一定的难度,进行最后产品检验的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有关的制造业企业可以利用VR等虚拟科学技术,模拟人体的结构来进行医疗器械产品的设计,提高医疗器械产品的适用性。而在医疗器械产品的检验环节,同样可以模拟相关病情症状,检验医疗器械产品治疗的相关指标,并针对不合格的指标进行产品改善,从而提高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医疗器械产品的创新,相关的制造企业应该增加与外界的交流,可以通过与国内外医院的合作及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方案,从而将其转化为新型医疗产品的设计。由于医疗器械大部分适用于医学治疗,因此对其产品各项指标的精确度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因此建议相关制造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运用现代的相关计算机辅助软件,减少工作人员的负担的同时提高其产品的质量。三是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制造业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设计时还需要考虑绿色环保的问题,另外,国际贸易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经济发展,因此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制造业企业需要将产品的创新设计与环境保护因素相融合,形成绿色产品设计的创新模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