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如懿传》里的清宫服饰惊艳到了?原型是这样的……
后宫也堪比现在的时装周,是古代时尚的发源地~今年的热播剧《如懿传》里就很大程度还原了当年的清宫style。
剧中众小主的锦衣华服,让人印象深刻。据说周迅剧照的服饰,和当年拍卖价高达1.374亿的《纯惠皇贵妃朝服像》一模一样。
而我们从剧中能看到的清宫生活这也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宫廷旧藏您可以移步首博一饱眼福。
《来自盛京——清宫生活用品展》,一百三十余件(套)清宫生活用品自盛京而来,首博为您推开重重宫门,带您一睹昔日清宫里的衣、食、住、行,共同感受满洲天子的翰墨情怀和清宫里别致独到的审美意趣。
华服有章
宫壶春色
摛藻抒华
阊阖瑞景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华美贵重的衣冠服饰是帝王后妃维护皇权、彰显地位和区分等级最直观的体现。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制定了我国历史上规范最为详细和严格的冠服制度。
今天,小编带您走进盛京皇宫,翻箱倒柜一览清宫服饰。
此朝袍为上衣下裳连接式设计,圆领、马蹄袖、附披领。披领、领口、大襟、披领的边缘及中部隔沿、下摆底沿、袖缘均镶饰以片金织锦纹缎、袍身皆纳纱,绣云龙、团龙、海水江崖及十二章纹饰。
什么是十二章?
“十二章”是中国古代帝王服饰的纹样,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米、宗彝(yí)、黼(fǔ)、黻(fú)十二种图案,代表了君主的十二种才能与美德。清代帝王服饰对于“十二章”纹饰的采用是其接受汉文化传统君德思想在服饰上的最高体现。
清代帝后、王公大臣和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员等,穿着朝服或吉服时都要佩戴朝珠,皇帝在不同场合要佩戴不同的朝珠。大典时要佩戴东珠朝珠;祭天时要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时要佩戴蜜蜡或琥珀朝珠;朝日时用珊瑚朝珠,夕月时用绿松石朝珠。
早在崇德年间,太宗皇帝皇太极就提出满族以骑射为业,衣冠服饰不可轻易改变;而后乾隆皇帝更强调,衣冠制度要遵循旧制,力主不改祖宗服制。清宫服饰吸纳汉文化元素的同时,也较多保留了满族民族元素。
叩拜前先掸袖,有灰?
这件袍服的形制属于满人传统的服装样式,与入关之后的宫廷服饰有较大不同。然而有清一代的袍服样式中自始至终没有丢失的民族元素即箭袖,俗称马蹄袖,满语叫“哇哈”。
箭袖的设计非常适合满人在关外寒冷气候条件下的骑射生活,这种袖子在出猎或打仗时将其翻下盖在手背,不论是弯弓射箭还是抖缰驰骋,都可以起保暖防寒之用,保证手不被冻坏,平日里绾起袖口以便活动。但随着满人入关,生活环境从天寒地冻的山林迁入平原地带,生活方式从关外马背上的渔猎生涯转变为关内稳定的都市生活,箭袖逐渐失去了其实质意义。箭袖实用性的设计逐步演变成了象征性的符号元素,于是在很多清宫剧中,我们就看到了叩拜前先掸衣袖的场景。
甩袖利于袖口自然下垂,然后将手藏于袖中,伏地跪拜,这是满人由传统服饰衍生出来的一种庄重的参拜礼节,叫作“放哇哈”,用以表示尊重,体现等级。据说这种礼仪还被赋予了廉政的寓意,即掸袖象征两袖清风。
曳曳生姿的满族女子
这双清宫后妃所穿的高底旗鞋,小编目测鞋跟近二十公分,不用多说,穿上此鞋不想曳曳生姿都难。
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所著的社会小说《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中如此描绘一个穿着旗鞋,形态阿娜的满族女子:“扬着个脸儿,振着个胸脯儿,挺着个腰板走。”
旗鞋,有花盆底、马蹄底等多种样式,是满族妇女服饰的特征之一,当下人们普遍认为其高底设计是为塑造女性袅袅婷婷的行走姿态,但就目前为止,旗鞋形成的渊源和时间尚未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小编搜罗了多方观点,供您参考:
01
满人崛起于东北地区,在天寒地冻的关外,满洲先人曾“削木为履”,高底可以将脚垫高,起到隔凉作用,如满族中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应属于旗鞋较为原始的样式,亦称为“网云子鞋”。
02
满族妇女所着旗袍“衣皆连裳”,冗长宽大,袍身长及脚背,腰部直线裁减宽阔无形,整体上看,易使穿着者低矮不挺拔,毫无气质可言。高底旗鞋的出现就有效解决了审美上的需求,拉长人体线条,使人挺拔高挑。
03
入关后的满族妇女,特别是宫中后妃开始养尊处优,官家座椅高堂之上,穿上高底旗鞋,不必欠身即可入座。
04
有一方学者认为旗鞋的出现与汉族女子的缠足有关。
《清代轶闻》中有这样一首形容汉族妇女三寸金莲、凌波微步的诗词,同时还强调了早在满人入关前就严禁效仿这类汉俗。
华风纤巧束双缠,?妙舞争夸贴地莲。
何似珠宫垂厉禁,?防微早在入关年。
满清统治者三令五申不允许满族女性缠足,本身也说明了入关后不论是“三寸纤足之美”还是缠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确实引起满人效仿。
满清王朝入主中原后一方面充分吸纳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极力恪守满洲旧俗,然而一道道禁令始终无法让满族女性对自己偌大一双“天足”释怀,唯有垫高鞋底,眼不见,心不烦。
清宫后妃头上那一抹蓝
此为清宫后妃所戴点翠女帽,俗称钿子。钿子是清宫后妃常戴的休闲帽子,一般在宫廷筵席、婚庆节日等场合佩戴,不能用于正式场合(钿子使用场合目前仍存争议,尚无定论)。此帽做工精巧,点翠量大而精美,为宫廷佳品,民间难见。
点翠,是中国传统首饰制作工艺,即用翠鸟羽毛用粘合剂装饰于金银首饰底板表面上,这种工艺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点翠饰品在明清时期最为盛行,清末民初蔓延至民间,其特点在于点翠色彩永久鲜艳不褪色,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原材料——翠羽。为保证点翠首饰的色泽艳丽,翠羽必须从活体翠鸟身上直接拔取。
翠鸟身躯仅麻雀大小,可用于点翠工艺的羽毛仅长在翅尖(行话称“大条”)及鸟尾(行话称“尾条”),一般来说,一只翠鸟身上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而相传皇家点翠的装饰有时甚至只用翠鸟头部几根最闪亮的羽毛。通常,被拔去羽毛的翠鸟会在短时间内死亡,一支小小的发簪,或许要用数只甚至数十只翠鸟的羽毛。
更何况一个满钿的点翠帽饰,掐指算算,沈阳故宫所藏这个点翠钿子要牺牲多少只至今还一脸懵的翠鸟吧……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听小编说的天花乱坠,不如您亲自移驾首博,一睹《来自盛京——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那些难得一见的清宫旧藏!
首都博物馆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开放时间:09:00 ~ 17:00 ( 16:00 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
乘车路线:乘坐地铁一号线木樨地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