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使命,按照世界一流大学卓越育人标准,以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要为导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人民群众需求,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优势,致力于培养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为己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及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卓越人才。

  二、培养目标  

  1.人才的基本定位

   2.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1)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宽厚的人文科学素养和高度的爱国情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等学科知识;

  (3)掌握相关的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4)掌握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术研究习惯和学术规范;

  (5)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人才的培养特色

  (1)学科基础厚。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精髓要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前沿与发展动态,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知识兼具的知识结构。

  (2)视野领域宽。不仅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科学体系,同时具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养。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等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实现人文素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统一。

  (3)科研能力强。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读和回应现实问题,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并针对学科前沿问题提出一定的新见解、新观点,形成较强的学术探索和创新能力。

  (4)教学能力好。具有师范大学教育教学优势,经过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与研修、观摩、实习等实践锻炼,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能力突出。

  (5)家国情怀深。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坚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能够从专业角度深入理解我国国情特色,自觉维护国家主权,为筑牢我国意识形态防线、增强四个自信贡献力量。

  三、二级学科(专业)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

  3.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4

  4.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6

  6.党的建设0305Z1

  中共党史030204(按照政治学一级学科培养方案执行)

  四、毕业与学位要求

  五、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1.学习年限

  (1)普通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2)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6年,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

  (3)本科直博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

  2.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支持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方式,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

  博士研究生在入学两个月内,需要在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按照所在学科的培养方案,结合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六、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1.学分要求

  (1)普通博士研究生修读总学分_15_。各类别学分要求如下:

  学位公共课(必修)_5学分,学位基础课_3_学分,学位专业课(必修)_3_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_2_学分,跨一级学科课_2_学分。

  (2)每个专业点开设专业必修课1门(2学分),也同时进入课程超市,作为课程库的选修课程,供院内外选课。

  (3)补修课程要求:跨学科入学的研究生,应当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或本科专业的有关课程,所得学分记为非学位课程学分,不计入培养方案总学分。

  (4)港澳台博士生可免修学位公共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代之以修读《中国概况》。

  (5)国际留学博士生可免修学位公共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第一外国语》,代之以修读《中国概况》或《中国文明导论》和汉语课程等有关课程。以外语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专业的留学生毕业时,中文能力应当至少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三级水平。

  说明:1.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贯彻和落实教育部社科厅2018(2)号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注重夯实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科基础,突出政治属性的特点,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社会科学名著研究”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公共课的升级进阶版,以专业课的要求更扎实、更高标准聚焦重大理论问题、难点问题和现实问题,扎实深入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和学校的总培养方针。

  2.为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在马讲马”的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作为学位基础课,聚焦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重要理论问题,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内涵,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和传播的能力。

  2.课程体系

  七、培养环节考核

  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包括年度报告、资格考试、开题报告、科研训练及学术活动、中期考核、论文报告及论文预答辩,各环节考核时间安排详见下表(硕博连读一般为二年级申请,如果三年级申请硕转博学生,相应考核环节将顺延一年)。

  1.年度报告

  (1)考核要求

  (2)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2.资格考试

  (1)准入条件

  (2)考核要求

  (3)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3.开题报告

  (1)准入条件

  (2)考核要求

  (3)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4.科研训练与学术活动

  (1)考核要求

  (2)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未完成考核要求者将根据需要适当延长,继续参加科研训练或学术活动,否则不得参加论文预答辩、答辩。

  5.中期考核

  (1)准入条件

  博士研究生完成学分修读,通过资格考试和论文开题,即可进行中期考核。

  (2)考核要求

  (3)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6.论文预答辩

  (1)准入条件

  博士中期考核通过,且论文经导师审阅同意后,方可进入论文预答辩程序。

  (2)考核要求

  (3)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八、创新成果考核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注重科研创新多元成果形式,包括论文发表、学术竞赛获奖、决策咨询报告肯定性的批示或采纳、参与撰写专著或教材及译著四个类型。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以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作者单位至少取得2个科研创新成果。科研创新成果包括论文发表、学术竞赛获奖、决策咨询报告肯定性的批示或采纳、参与撰写专著、教材及译著四个类型,每个类型不设最低成果数量要求,每个类型的计算方式如下:

  1.学术论文

  以下条目可计算为2个科研成果:

  (1)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SSCI、A&HCI收录期刊或文科一级学科权威期刊(以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公布的目录为准)发表1篇研究性论文。

  以下条目可计算为1个科研成果:

  (1)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CSSCI(含扩展版和集刊)发表1篇研究性论文。

  (2)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研究性论文。

  (3)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普通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性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4)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三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解放日报》、《文汇报》理论版和《求是》杂志发表不少于2000字的研究性论文。

  (5)港澳台博士生和国际留学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在普通公开刊物上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

  2.学术竞赛

  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省部级及以上获奖成绩,要求成果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且本人排序在前三位。

  3.决策咨询报告

  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受省部级及以上部门采纳或省部级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的单篇决策咨询报告(或学校科研部门认定的等同于单篇的综合性报告)。

  4.著作、教材

  本人在正式出版的著作、教材中实际撰写字数超过20000字且有明确署名。

  九、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从事科研工作成果、具有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主要表现,论文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科学研究、从事专门技术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或见解,是学位申请者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

  1.学位论文的选题。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其选题应属于所在学科、专业范围。

  2.研究和写作时间。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要有充足的科研工作量;研究和写作时间,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得少于两年。

  3.博士学位论文应达到的水平。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在材料、角度、观点、方法、理论等方面有创新性成果,并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较重要的意义,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创新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开发工作的能力。

  4.学位论文必须观点明确,立论正确,推理严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充实,用词准确,文字通畅。

  5.学位论文应遵守学术道德,符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严禁篡改、伪造数据、资料。如引用他人(含本人已经发表的)论点或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必须注明出处;引用合作者的观点或研究成果,也要加以说明。严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坚持“零容忍”,学位论文存在作假行为的,按《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处理。

  6.学位论文应是一篇系统完整、结构合理、科研工作量充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不相关工作的拼凑)。论文的章节之间必须有合理、有机的内在逻辑联系。不得以两篇或两篇以上没有有机联系的、无法体现一个共同主题的、独立的(小)论文来构成一篇完整学位论文;也不得以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没有有机联系的、无法体现一个共同主题的、独立的(小)论文以改换为章节名称的形式来构成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

  7.学位论文的用字规定

  (1)论文一般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规范的中文简化汉字,论文中不应出现中外文夹杂的现象,对于需要注明外文的外国人姓名或外文专有名词可以加括号标明;暂无确定的中文译名或无法直接翻译的专有名词、外文缩写可以用外文。

  (2)和我校签订有联合培养协议的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或授予双方学位的双学位研究生,除协议有规定可以使用外文进行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之外,原则上应用中文汉语撰写和答辩。

  (3)外国来华留学生撰写学位论文的用字原则上应用中文汉字撰写和答辩。全英文项目留学生的学位论文,可以用英文撰写和答辩。留学生用外文撰写论文,必须有中文摘要。

  (4)论文中采用的术语、译名、缩略语、符号、代号在全文中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5)学位论文要有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所引用文献必须有外文文献(不含中文译本)。学位论文应有一定数量的注释。

  8.学位论文的字数。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10万字。以外文撰写的学位论文,按其翻译为中文的篇幅,应与上述相应的字数规定相当。

  9.学位论文应按规定的基本格式进行写作,具体要求按《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格式要求》执行。

  10.学位论文要有开题报告审核环节。院系应对学位论文选题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核论证。开题报告由院系统一组织,并成立开题报告考核小组,具体时间由导师和院系决定,在二级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院系、导师和导师小组应对研究生的论文研究和写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开题报告及其审核,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11.博士学位论文在进入答辩程序前必须进行预答辩,预答辩的要求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预答辩由院系统一组织,预答辩小组成员由导师和院系商定。预答辩考核小组成员对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等进行点评,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或完善意见,并做出是否通过的结论。

  12.学位论文的评阅、盲审、文字重合率检测以及答辩的要求。所有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均需参加论文查重和盲审,参照我校《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与盲审办法》、《博士、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实施办法》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结果处理办法》执行。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应严格审查学位论文送审 与答辩资格,对于不符合送审条件的学位论文及时中止。学位点责任教授在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阅、盲审结果的处理中应发挥把关作用。学位论文均实行公开答辩, 答辩人员、时间、地点、程序安排及答辩委员会组成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严格审核学位论文评阅人资格,对于不符合评审资格或进入负面清单的专家进行及时更换。

  13.学位论文的内容应向社会公开,原则上不能以涉密内容为研究对象。如论文确实涉及涉密内容,按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涉密认定管理办法》执行。

  十、必修课程教材

  十一、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十卷)[M].人民出版社.2009  

  [2] 顾海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7卷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 张一兵.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3卷本)[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4] 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孙正聿.哲学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6] 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

  [7] 陈先达.被肢解的马克思[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8] 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历史演变与基本问题(上下册)[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9] 聂锦芳.重读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12卷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10] 程恩富,周肇光,陶友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经典作家卷[M].东方出版中心.2006 

  [11] 李建平等.资本论研究丛书—对《资本论》若干理论问题争论的看法(2卷本)[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 

  [12] 陈学明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存在方式的研究[M].百花文艺出版社.2019

  [13] 唐正东.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批判性解读[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14]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商务印书馆.2017

  [15] (意)艾伯特·马蒂内利.全球现代化--重思现代性事业[M].商务印书馆.2010 

  [16] 本书编写组.马工程教材西方哲学史.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17]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8]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19]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20] 林增平.中国近代史[M].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21]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人民出版社.1981

  [22] 彭明.五四运动史[M].人民出版社.1984

  [23] 【美】伯纳尔.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24] 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5]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26] 苏仲波,杨振亚主编:国共两党关系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27] 邵维正.中国共产党创建史[M].解放军出版社1991

  [28]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9]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0]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31]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2] 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33] 徐信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M].人民出版社.2013

  [34] 【美】沃马克,杨森.中国政治[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35]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36] 【美】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7] 冯尔康.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0

  [38]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39] 【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0] 【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1] 【美】弗里曼.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M].商务印书馆.2004

  [43] 李侃,龚书铎.中国近代史[M].中华书局.2005

  [44] 【美】张纯如.南京大屠杀[M].东方出版社.2005

  [45]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三联出版社.2005

  [46]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7] 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48]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编写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9]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0]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1]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52] 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M].三联书店.2013

  [53] 【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4] 孙江.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M].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

  [55] 李新等.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共八册)[M].中华书局.2011

  [56]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共十二册)[M].人民出版社.2015

  [57] 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8] 孟醒.谁主沉浮——中共一大代表沉浮录[M]. 人民出版社.2009

  [59]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M]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60] 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M].中信出版社集团.2017

  [61] 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62] 梁怡,李向前.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63] 高明士.中国近现代史—大国崛起的新诠释[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64] 罗平汉,卢毅,赵鹏.中共党史重大争议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

  [65]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M].中华书局.2018

  [66]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1840—1949)[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7]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68]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1921—1933中共中央在上海[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69] 梁星亮,姚文琦.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70] 李剑农.中国近百 政治史[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8

  [71] 杨冰郁.高原新声.陕甘宁边区红色话语传播范式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19

  [72] 余子侠,冉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育研究[M].团结出版社.2015

  [73] 卢毅.国共两党与抗日战争[M].人民出版社.2019

  [74] 【荷兰】冯客.简明中国现代史(1921—1949)[M].九州出版社.2016

  [75] 【美】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M].中华书局.2011

  [76] 张远新,吴素霞,张正光.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15

  [77] 唐保林,陈铁健.陈独秀与瞿秋白[M].团结出版社.2008

  [78] 张静如.中共党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16

  [79] 曲青山.曲青山党史论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80] 【美】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自传[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81] 石仲泉.我观党史二集[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82]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上海生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83] 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M].中华书局.2010

  [84]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M].中华书局.2008

  [85] 李伟,王林.中国近代史重点问题研究综述[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

  [86]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87]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88] 王成志等.北美藏中国抗日战争历史档案文献提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89] 于化庭.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历程[M].济南出版社.2019

  [90] 游国立.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研究[M].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

  [91] 杨素稳,李德芳.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2] 曹景文.大众化视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史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93] 曹景文.新四军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 人民出版社.1995

  [95] 列宁选集(1—4卷)[M]. 人民出版社.1995

  [9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97]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邓小平文选(1—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9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研究[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99]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编辑.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100] 国家行政学院编写组.中国新发展理念 [M]. 人民出版社.2016

  [101]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M].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

  [102] 胡磊著.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M].红旗出版社.2016

  [103] [德]弗?梅林著,樊集译.马克思传[M].人民出版社.1972 

  [104] [法]科尔纽著,刘丕坤等译.马克思恩格斯传[M].北京三联书店.1963

  [105] 张康之著.共同体的进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06] 陈先达,靳辉明著.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07] 郑亿石著.马克思的哲学轨迹[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8] 任平著.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时间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M].人民出版社.2003

  [109] 孙伯鍨著.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0] 吴晓明著.形而上学的没落[M].人民出版社.2006

  [111] 张一兵著.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112] 俞吾金著.从康德到马克思.千 之交的哲学沉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13] 俞吾金著.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14] 郑永廷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2

  [115] 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思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3

  [116] 尹世洪.中共党史专题研究[M].济南.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

  [117] 尹世洪,祝黄河.中共党史卷[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118] 张荣臣.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

  [119] 陈元中.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

  [120] 丁晓强.党内民主——党的建设与工作的生命线[M].人民出版社.2012

  [121] 丁晓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22] 齐卫平.兴党之责[M].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

  [123] 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124]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

  [125]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126] 王世谊.当代中国基层党建问题新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27] 王世谊,周义程.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28] 姚桓.党章的力量[M].人民出版社.2018

  [129] 曾德祥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30] 庄福龄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理论成果[M]. 人民出版社.2004

  [131] 陈泽华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32] 汪青松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33] 刘淑梅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走向[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34] 许全兴著.毛泽东与孔夫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个案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3

  [135] 杨奎荣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36] 何一成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137] 郑德荣著.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38] 张耀灿著.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39] 刘美珣著.一路走来亲历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30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40] 董洪亮主编.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41] 郑金洲编著.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2] 李冲锋编著.教学技能应用指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43] 罗静等.实用讨论式教学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144] [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

  [145] [美]罗尔斯著.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46] [美]麦金泰尔著.德性之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47] [法]涂尔干著.职业伦理与公民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48]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49] 俞吾金,陈学明著.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50] 张一兵,胡大平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1] 曾枝盛著.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52] 鲁克俭著.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53] 徐崇温著.当代外国主要思潮流派的社会主义观[M]. 人民出版社.2008

  [154] [美]悉尼?胡克著,徐崇温译.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M].重庆出版社.1989

  [155] [匈]卢卡奇著,张西平译.历史与阶级意识[M].重庆出版社.1989

  [156] [德]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9

  [157] [美]马尔库塞著,张峰等译.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89

  [158]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著,李小兵等译.批判理论[M].重庆出版社.1989

  [159] [德]卡尔·柯尔施著,王南湜译.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重庆出版社.1989

  [160] [英]G.A.柯亨著,岳长龄译.柯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M].重庆出版社.1989

  [161] [德]特奥多?阿多尔诺著, 张峰译.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89

  [162] [德]施密特著,张伟译.历史和结构—论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历史学说[M].重庆出版 社.1989

  [163] [英]P.安德森,余文烈译.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M].东方出版社.1989

  [164] [英]P.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 人民出版社.1981

  [165] [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66] [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67] [德]H.霍尔茨.欧洲马克思主义的若干倾向[M]. 人民出版社.1983

  [168] 陈先达等.被肢解的马克思[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69] [法]阿尔都塞,顾海良译.保卫马克思[M].商务印书馆.2006

  [170] [法]阿尔都塞,李其倾,冯文光译.《读资本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71] [法]埃蒂尔·巴里巴尔,王吉会译.马克思的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72] 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173] 俞吾金,吴晓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74] 李小兵.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与危机——当代人本主义思潮研究 [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175] 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76] 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77] 陈振明,陈炳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78] 李惠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报告[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79] 王雨辰.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80] 齐卫平.政党治理与执政能力建设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81] 齐卫平.党的建设在科学化轨道上行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182] 齐卫平.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183] 齐卫平.中国共产党与文化现代化[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184] 齐卫平.兴党之责—聚焦全面从严治党[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185] 齐卫平.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186] 齐卫平.悲壮抗战1937[M].学林出版社.2004年

  [187] 张荣臣.党的建设经典著作和文献导读[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188] 洪向华总主编.新时代党的建设丛书(全9册)[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 

  [189] Allen Buchanan: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82

  [190] Marcus Roberts: Analytical Marxism: A Critique, Verso, 1996

  [191] Anthony Giddens: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algrave, 1995

  [192] G.A.Cohen: Karl Marx's Theory of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193] Philip Kain: Marx and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194] Ellen Paul, Fred Miller, Jr.Paul: After Social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95] Jonathan Hughes: Ecolog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96] Philippe Van Parijs: Marxism recycl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97] David Schweickart: After capitalis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1

  [198] Jon Elster: Making sense of Marx,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199] John Roemer: Making market socialism work. Verso, 1996

  [200] Michael Freede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01] Marcello Musto: Marx’s Capital after 150 Years: Critique and Alternative to Capitalism, Routledge, 2019

  [202] Richard Dien Winfield: Rethinking Capital,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6

  [203] Terrell Carver: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arx,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04] Paul Blackledge, Graeme Kirkpatrick: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Social Evoluti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2

  [205] Thomas Nail: Marx in Motion: A New Materialist Marx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206] David Leopold: The Young Karl Marx, German Philosophy, Modern Politics, and Human Flouris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207] Robert Tucker: Philosophy and Myth in Karl Marx,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208] Andrew Chitty: Karl Marx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Palgrave MacMillan,2009

  [209] Milton Fisk: Ethics and Society: A Marxist Interpretation of Valu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0

  [210] Terrell Carver, Paul Thomas: Rational Choice Marxism, Palgrave MacMillan, 1995

  [211] Ian Hunt: Liberal Socialis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2015

  [212] Daniel Brudney: Marx's Attempt to Leave Philosoph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13] Andrew Pendakis, Jeff Diamanti: Contemporary Marxist Theory, Bloomsbury Academic, 2014

  [214] Tom Rockmor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8

  [215] Chengbing Wang& Michael A: Peres,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disciplines, teaching platforms and status quo of basic academic research.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Theory, 2021, p.1-11

  [216] Yunjian Gao , Yuting Xiao, Hanzhou Gao: On the Necessity of Sinicizing Marx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ual Needs.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c,Vol.8,2020, p.566-573

  [217] DHARMA BAHADUR THAPA: Evaluating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by the Parameters of the Marxist Socialist Principles. European Journal of Molecular& Clinical Medicine, Vol.7,2020(11), p.6317-6327

  [218] Chenshan TIAN, Mao Zedong: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Culture. Asian Studies VII(XXII),2019(01),p.13-36

  [219] Wei Liu: Combining Marxism and China’s Pract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a Political Economy, Vol.1,2018(01), p.30-44

  [220] China's Fyture: Xi Jingping and the Chinese Dream, The Economist, 2013-5-4

  [221] Michel Oksenberg:The China Problem,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3,1991

  [222] Solomon M. Karmel:Emerging Securities Markets in China: Capitalism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December,1994

  [223] Lowell Dittmer: Leadership Change and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China Quarterly, March 2003

  [224] James Derleth, Daniel R. Koldyk: The Shequ Experiment: 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Urba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13, No.41, 2004

  [225] Stephn C. Angle: Decent Democratic Centralism. Political Theory. Vol.33, No.4,  2005

  [226] Gilles Guiheux: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Entrepreneurs: Challenge or Opportunity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ocial Research, Vol.73, No.1, 2006

  [227] David Bray:Building Community: New Strategies of Governance in Urban China, Economy and Society, Vol.35, No.4, 2006

  [228] John L. Thornton:Long Time Coming: The Prospects for Democracy in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87,NO.1, 2008

  [229] Heike Holbig: Remaking the CCP's Ideology: Progress, and Limits under Hu Jintao,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 Vol.38, No.3, 2009

  [230] Jerm Page: For Xi, a 'Cina Dream' of Military Powe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arch 12, 2013

  [231] Plato:,,Dover Publications Inc,2000

  [232] Aristotle: The Nicomachean Ethics, David Ross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2009

  [233] Immanuel Kant: 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9

  [234] David Hume: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Penguin Books Ltd,1986

  [235] J.S. Mill:Utilitarian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36] 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37] 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38] Gilbert Ryle:The Concept of Min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9

  [239] Richard Rorty: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Jersey 1980

  [240] 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Harvard University,2005

  [241] Michael Slote: Moral Sentiment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