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高端教师一定是一个渴于搜索信息获取信息教师。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今有感“书非讲不能读”。没有输出的压力,就没有输入的效率。

  基于此,学校倡议大家参加暑期“领读”计划。

  “领读”的含义:一是认领一本书来精读;二是领着大家来读。

  活动步骤:

  一、7月3日——5日,通过链接自愿报名,并认领一本书(书单附后,亦可自选)

  二、7月6日开始精读,把书读薄,梳理书中主要观点,形成“概要”,或者撰写读书感受,字数不限。

  三、约7月25日开始,按顺序将自己撰写的“概要”或读书感受,分享到微信群。

  四、8月下旬,读书体会分享,集体线下非正式文化休闲活动。

  让我们互相督促、互相促进,一起读书吧!

  附1:“领读”书单

  附2:参加人员名单

  附3:获奖人员名单

  附4:获奖文章文集

  上海交大附中闵行分校

  二〇一八年七月二日

  附:“领读”书单(也可以自备):

  1、《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3、《论美国的民主》

  4、《枪炮病菌与钢铁》

  5、《中国史纲》

  6、《传统十论》

  7、《理想国与哲人王》

  8、《从一到无穷大》

  9、《天真的人类学家》

  10、《美国宪政历程》

  11、《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12、《国富论》

  13、《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14、《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15、《费马大定理》

  16、《什么是数学——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

  17、《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推荐给新高三学生的读物)

  18、《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19、《天朝的崩溃》

  20、《顾准文集》

  21、《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22、《美的历程》李泽厚

  23、《论自由》Miller

  24、《庄子》(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25、《乌合之众》勒庞(推荐给新高二、新高三的读物)

  26、《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27、《巨人三传》(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28、《蒋勋说唐诗》(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29、《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0、《士人风骨》(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1、《干校六记》(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2、《小王子》(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3、《相遇》(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4、《第二十二条军规》(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5、《死屋手记》(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6、《浮士德》(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7、《科学史十五讲》(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8、《史记》(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9、《论语》精华——孔子的智慧(刘景春、史伟编著)(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40、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41、《货币战争》(宋鸿兵编著)  (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42、《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著) (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43、《牛奶可乐经济学》(罗伯特?弗兰克著)(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44、《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著)(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45、《哲学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李晓东;出版社:京华出版社)(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46、《图说哲学》(作者:龚耘;出版社:华文出版社)(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47、《史记》新课标青少年版(作者:司马迁;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48、《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作者:约翰赫斯特著,席玉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49、《哲学的慰藉》(推荐给新高三的读物)

  50、《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附2:参加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书目

  1

  欧阳华

  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2

  孟霞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

  付艳丽

  《相遇》(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4

  袁敏敏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5

  单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6

  曾绍辉

  自选名称〖《中国史纲》《乌合之众》〗

  7

  胡晓丽

  《牛奶可乐经济学》(罗伯特?弗兰克著)(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8

  陈宇

  《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9

  毕金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0

  范红凤

  《货币战争》(宋鸿兵编著)  (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11

  郭钧杰

  《蒋勋说唐诗》(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12

  许许

  《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13

  王建飞

  《小王子》(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14

  陶磊

  《乌合之众》勒庞(推荐给新高二新高三的读物)

  15

  盛华

  《社会心理学》

  16

  肖宇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17

  李敬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作者:约翰赫斯特著,席玉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18

  崔文姬

  《图说哲学》(作者:龚耘;出版社:华文出版社)(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19

  赵翠玲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20

  乔俊杰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著)(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21

  王桂英

  《牛奶可乐经济学》(罗伯特?弗兰克著)(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22

  庄菲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23

  王琳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24

  刘建彪

  《哲学的慰藉》(推荐给新高三的读物)

  25

  吴艳

  《从一到无穷大》

  26

  庄菲

  《乌合之众》勒庞(推荐给新高二新高三的读物)

  27

  瞿芳

  《一个人与这个时代》(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28

  杨珺洁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推荐给新高三学生的读物)

  29

  刘志霞

  《费马大定理》

  30

  曹奕涵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31

  张叶

  自选名称〖通往奴役之路〗

  32

  邱小红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作者:约翰赫斯特著,席玉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33

  邬玲燕

  《士人风骨》(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34

  邱小红

  《乌合之众》勒庞(推荐给新高二新高三的读物)

  35

  甄真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36

  朱佶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37

  裘晓琳

  《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38

  王松涛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作者:约翰赫斯特著,席玉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39

  赵岩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著)(闵分推荐给新高一的读物)

  40

  吴西曼

  《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41

  张佩

  《相遇》(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42

  孙音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43

  段炳英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44

  翁广晖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推荐给新高三学生的读物)

  45

  郝秀洁

  《士人风骨》(本部推荐给新高二的读物)

  46

  李书梅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47

  胡婧

  自选名称〖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附3:获奖人员名单

  毕金秋  陈宇  邱小红  郭钧杰  郝秀洁  何新凤  胡婧  刘建彪  欧阳华  王桂英  吴西曼  肖宇峰  许静如  盛华  杨珺杰  袁敏敏  张叶  庄菲  胡晓丽  孟霞

  附4:获奖文章文集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2018教师暑期读书笔记选

  目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

  读《我的精神家园》有感 4

  读《乌合之众》有感 5

  读《辩证逻辑》有感 6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 11

  常识在上——《士人风骨》读后感 14

  非暴力沟通 16

  打开哲学的正确方式:用聪明的提问把人引入哲学的境界 19

  《非暴力沟通》 36

  文化专题阅读 39

  生活中的经济学 44

  做精神世界的“富人” 46

  我读《八堂极简科学课》 48

  读《自由在高处》之《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有感 50

  民族态度对民族走向的影响 51

  重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53

  科学总是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55

  读《乌合之众》有感 56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57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金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脱胎自1952年钱穆先生在香港的五期主题演讲讲稿,故字里行间带着浓浓的白话文加文言文的“民国”风味,文字读来别有韵味,内容又渊博精妙,短短180页不到却能够分别从“政府组织制度”、“选举和考试制度”、“税赋制度”、“国防兵役制度”四个方面,深入剖析汉、唐、宋、明、清五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具重要的朝代的政治得失,充分彰显了钱穆先生一代史学大家的风采。

  读时既可按朝代篇目依次顺序阅览,也可按照前述的四个方面制度摘读,横向比较不同朝代在同一制度的异同发展,实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本必读书目。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然首选关注“选举和考试制度”,故先以此为例做一概要,其余三者留待后日再叙。

  读后方知,书中“选举与考试制度”实为历朝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或者说政府组织者(官吏)的遴选制度,钱先生评价此题为“中国政治制度上一个最主要的大题目”。

  首先是汉代。书中认为,汉武帝之前,官吏主要来自于贵族集团或军人集团,政府从皇帝的侍卫(所谓郎官)中挑选官员,而郎官的主要来源是贵族团体的子侄后辈;汉武帝以后变了,通过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毕业考试来选择郎官,考得甲科的知识分子成为郎官,不再一定是是贵族子弟;考为乙等的不留在中央做郎官,而是回到出身地的地方政府充当吏职(地方官的掾属)。此外地方上可以无定期选举人才到中央,经过“策问”考试后,政府视考试结果选取录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从汉代起,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朝代的政府不是贵族政府,也不是军人政府,更不是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再来看看唐朝,唐朝把仕途之门扩大打开,不再向汉时那样需要地方长官推荐,而是由个人各自到当地政府报名参加礼部的考试(不由得令人想起高考),考试及格,称为进士及第,便有了做官的资格。而实际的任用,则需要经过吏部再考一次,礼部考才学,吏部考的就是行政公文等行政技能。我们常说的科举,就是因为礼部考试分为进士、明经等科,所以才有这个称呼。如果说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考试,就是从“门第”(特权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宋代的考试制度大体沿袭了唐代,且远比唐代严格,最典型的就是糊名制(现代高考也用)。但钱穆先生认为宋代考试制度虽然更加严密,却并非真的有效。他认为唐时考试在礼部、官员的派遣分发及任命在吏部,礼部进士及第,未必立即获得任用,因而仍然需要做幕僚并且经过各个衙门长官考核,所以相当于对政务有了实习。而宋代刻意奖励文学,一考定终生,只要进士及第就能有好官职,因此反而没有如唐代般“还能保留得两汉以来一些切实历练之遗风美意”。

  这个观点不由得让人想起过去十几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从高考独木桥到考评制,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特别是上海现在英语学科两次大考,不也正是对“一考定终生”的反思和改进实验吗?

  到了明代,考试制度就变动大了。从明代开始,因为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考试也分了层级,才有了县试、省试和会试,会试通过才是进士及第。然后还不够,进士还要在中央读书满三年,再考一次,成绩好的,进翰林院。而明代极其看重进士出身和翰林,如果不是进士翰林就不能做大官。于是“进士及第是清流,浮在上面直向前,秀才举人变浊流,沉淀在下面,永远不超升”,不能说是阶级分化,但是确实是有高下品级之分。考不上翰林的,无论学问修养有多好,当小官吏时政绩有多好,都没法做高官。

  至于至今惹人嘲笑的八股,更是明代独有,钱穆先生认为,在当时也只是为了录取人才而制定的客观检测标准,但却造成巨大的弊端,这是明人所想象不到的。

  再说清代,钱穆先生认为此时考试制度已经从人才选拔制度变成了彻底的愚民政策。原本考试是为了政权选拔真人才,再分配到政府各部门,但是有清一代是少数民族的部族政权,考试只是作为一种和汉族的政治妥协而存在。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说“汉人必由翰林出身,始堪一拜,而满人无论出身如何,均能资兼文武,位裁将相,其中盖有深意存焉”,故钱穆先生称清代的考试制度为“羁縻牢笼之术”。脱胎于邹容的这种观点固然有当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政治背景,是否公正我们暂且不做讨论,姑妄听之。

  总而言之,钱穆先生在史学方面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被尊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称他是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是“史学四大家”之一。我想我们阅读他的著作,不光是了解学习历史知识,更应该学习他治学研究的辩证法。

  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他就明确提出“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

  从此联想生发开来到十九大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正是既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针对时代环境、指导新时代下中国发展而产生的吗?再衍生到教育教学,时代飞速发展,现在的学生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现实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我们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是否也应当在恪守正确的教育观的原则下与时俱进?

  此外,钱穆先生也反对否定一切传统文化和全盘西化,既然书名中有“得失”,那么必然传统文化中有“得”的部分,也是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的、“文化自信”的部分。我想,这些才是我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

  读《我的精神家园》有感

  陈宇

  前一阵子,微信朋友圈里都是有关王小波的帖子,表达了对这一位已故作家的怀念,肯定和赞扬。我就好奇了,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作家,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同。于是,在暑期读书活动中,我选择了王小波的作品——我的精神家园。

  在他的爱人李银河所写的序言中,王小波被评价为一位自由的写作者,因为他的写作目的和他的作品都远离既存评价体系。他的作品是纯到不能再纯的纯文学。 在本书所选的杂文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与电影文化相关的话题。里面有王小波对于七十年代中期中国电影的抨击,也有他对九十年代中国电影文化的看法,还有他对国外影片的评论及对中外电影的比较等等。

  他是个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有很多想法现在看来都不为过时。 书里,王小波还提到了环境问题和尊严问题。他是留过学的,他看到了中西方的差异性,或者说是很多中国需要改进的地方。他提到了居住环境,饮食卫生,贫穷这些话题。他把北京和欧洲一些城市做比较,欧洲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建筑,可北京许多传统建筑都在被一些现代建筑所代替。他所提到的环境问题其实就是污染问题,正是我们现在在重点整治的问题。

  他还提到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穷人不单是缺钱,你给他钱他也富不起来,他的主要问题是陷到一种穷活法里去了。

  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王小波和李银河之间的情书往来。在那里,我看到了王小波炙热的情感及他对李银河深深的爱,他们之间是心灵的交流,有着太多的共同话题,他们之间那份纯粹的爱情真是羡煞旁人。

   

  读《乌合之众》有感

  邱小红

       《乌合之众》一书拥有了一段时间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好好地翻看,今年暑假借此机会逼着自己翻阅了此书,有以下感想:人作为高级动物,仍有着动物的属性,比如,当人作为一个个体行动的时候,其理智是大脑的主要操纵者,由此可以判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避免错误。而当人作为群体时恰恰是情感作为大脑的主要操纵者,所以群体的特征往往是冲动、易变、急躁的。庞勒称群体为“无名氏”,因为群体的数量庞大,群体中的个人难以被追究责任,所以他们对于责任的约束感就会完全消失。对庞勒有关群体心理理论的认同感,我的观点是,这种无论时间、空间上的差距有多大,群体心理却异常契合的现象,恰恰说明了这样的心理是来自人类本身的。

       群体往往不善于思考,他们只会单纯认定一种真理或缪误。因为他们具有太多的“脑子”了,而这么多脑子中只有一种思维,便是群体的思维。比如"群体没有负罪意识,群体天然合理,他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合乎正义的,因为他们的数量决定了这一点"、"他们会因人多势众而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力量感,这会使得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例如屡次发生过的公交车上不考虑他人身体原因便强迫其让座等等,倘若你选择了拒绝,便会有一群人蜂拥而至对你加以指责,这些举动在群体看来是替天行道,然而现实是人们在不明真相下的指指点点,或许对于当事人而言才是最为痛苦的,那些顶着道德光环的人或许才是真正的施暴者。庞勒说“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也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细沙,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的恰当,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个人被群体化后的表现。这也是为何如今随波逐流现象愈发强烈的原因。

       在社会进步层面上而言,对于个人,不盲目轻信他人言论,不盲目选择被迫社交,作为个人我们能做到的,只有让自己的思想不成为他人的跑马场,要做到保留自我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就某种程度上而言,刚刚形成的群体就像是一张白纸,最后成为怎样的一张画取决于一支画笔。总之,一个积极向上的暗示可以使群体向好的方向发展。群体应该是一种稳定剂,是真善美的践行者,所以,唯有群体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了,社会才会积极向上,一个国家名族才会稳定进步。

      我们身在群体之中,无处逃离也不必逃离。无论是否是乌合之众,我们都将面临选择。而选择的方向是明确的,不该选择人云亦云而麻木但轻松的快乐和安逸,而要选择上下求索而清醒但劳累的思索和拼搏!虽然有时这样的选择是个难题!

  读《辩证逻辑》有感

  盛华

  辩证思维中有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规律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而对立统一,又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分为二”和“二而为一”。“一分为二”包含三层含义:从一个事物中,看到它的多面性,多重含义;在一个事物中,看到它的变化性;在一个事物中,看到它互相矛盾的两面。“二而为一”也包括三重含义:从两个对立的事物,看到他们的同一性;看到他们的联系;看到他们的互相转化。下面我们分别举例解释。

  一、“一分为二”的辩证逻辑

  1、“多”——同一概念的多义性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论及“自由”和“不自由”。“自由”这一概念就有多重含义。①黑格尔认为自由是超越见识的限制,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②罗斯福认为自由是免于恐惧、免于饥饿。

  ③约翰?穆勒在《论自由》中讨论的自由是指在不直接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免于道德和法律限制。

  ④自由还可以是指,建立在独立能力前提下,选取行动的途径与方式的自由。

  知道了“自由”的这么多含义,写作时就要确定自己是在讨论哪一种,不能第一段讨论第一种含义,第二段讨论另一种含义。关键是,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所讨论自由的含义已经发生变化了,这样的话,立意就显得很混乱。可见,辩证思维可以避免犯逻辑混乱的错误。

  又比如,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讨论“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如果从辩证思维“一分为二”的角度,就会知道这里的“过去”就有双重含义:

  ①事件本身的解决、消亡或是遗忘

  ②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力的完全消失

  知道了“过去”的双重含义,就很清楚题目的意思了:任何事物(问题)都会被解决、消亡甚至遗忘,但是任何事物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会永远持续下去。

  2013上海高考作文题也是需要辨识多义性的辩证思维。原题是这样的: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此题中的两个“重要”因标准不同而含义有二:大家努力做的“重要”可能是指对生命的维持、生活的延续、世俗幸福的获取;而“似乎更重要”的“重要”可能是以指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道义是非的原则、艺术人生的追求等。明白了这种多义性,作文题就可以这样清楚地理解: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去获取世俗物质的幸福,而世界上还有艺术人生的追求更值得我们去做。

  以上例子表明,懂得一词多义的辩证思维,是保持审题立意准确性的基础。

  2、“变”——同一概念的变化性

  从时间线上看,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辩证思维要求我们不仅看到当下,还要看到过去和未来,看到事物的变化。比如随着科技进步、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这一概念的所指就发生着变化。以前五十岁可以称“老朽”,现在至多算中年人。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运行范围,脱离这个范围,就会跑偏走样——发生变化。比如“勇敢”是指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不怕危险,或者在值得牺牲的前提性不惧付出。如果脱离对危险的预见性和对付出价值的评估,那“勇敢”就会变成“莽撞”。

  还有的事情本来在某一个层次内运行,超出这个层次,难免走向极端。所谓乐极生悲,就是说要控制“乐”的层次,否则就变化成“悲”。又如“放下过去”中的“放下”,可以是指“不再享受过去成功的物质成果”“放下对过去成功的情感依赖”,但如果到了“忘记过去成功的经验”这一层次,就已经失去“放下过去”的积极意义了。

  对待这种变化,我们可以在作文中运用“不是”来进行辩证补充。例如:

  我们提倡绿色生活不是回归刀耕火种茹毛饮血,也不是“一箪食一瓢饮”的简单清贫,而是身体力行健康自然的生活。“居有竹,谈有儒”,既有低碳环保的自然之绿围绕,又有纯粹淡泊的精神之花熏陶。(作为《绿色生活》结尾段)

  3、“反”——同一事物(事件)包含相反的两种价值、效果

  我们常说“双刃剑”,挥剑可伤人,亦可伤己。饮用糖水,儿童甘之如饴,糖尿病人却病情加重。某一行为(或现象),作用于不同的人,或采用不同的方式运行,就会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

  近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中的辩证,就常以这种形式呈现。“评价他人的生活”可能造成对他人的困扰对自己的遮蔽,也可能给人带来进步,对自己形成明鉴。

  “预测”可以使人的行为更为理性,也可能使人的生活缺乏那种不期而遇的惊喜。

  “被需要”可以幻化成进步的力量,也可能引诱灵魂的恶魔出洞。例如:

  然而,如果我们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为了成为合乎要求的“被需要”,我们的存在是否会遭遇正义的风险??我们还够得上自由与独立的名号吗?

  别人需要麻醉,你就递给他鸦片?别人需要自欺,你就给他写篇鸡汤?“怨女”需要痛骂男人,你就学咪蒙?民众需要再睡一会儿?鲁迅就给他们画一个枕头?不行!如果这种需要不合乎正义,即使再怎么“被需要”,我们也要保持镇定,这不只是清醒,更关乎不被人左右的自由与良心!退一步说,即使这种被需要是正当的,我们就只能被这种需要牵着鼻子走吗?我们是否有不满足某些特定需要的自由?而在世人没有表示出需要的领域,我们就不去探索了吗? (《做一个被需要的“人”!》)

  这篇例文在分析了“被需要”的正面价值之后,又辩证地分析了“被需要”心理的负面影响,符合辩证思维中“一分为二”的思想。在这种辩证方式中,通常用“然而”“但是”的转折方式来引出。

  二、“二而为一”的辩证逻辑

  1、“同”——对立语词的共同性

   有些语词本身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特征,我称为“甘露”和他视同“砒霜”的事物可能是同一对象;让我们皱眉的古代畸形小脚,在古人眼里可能是美的象征。这要求我们面对一组矛盾的概念时,要尝试思考它们的共同性。 请看如下作文题:

  偶像,指人们心目中仰慕的对象,我们有时需要崇拜它,有时需要打破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这里有一组矛盾对立的概念:“崇拜偶像”和“打破偶像”。那么它们有什么共同性呢?从目的上看,如果说崇拜偶像是为了树立前进的标杆,打破偶像是为了清除前进的羁绊,那么崇拜和打破在目的上就有共同性:为了更好地前行。从营建文化共同体的角度看,需要树立一些符合文化共同体气质的偶像,让民众有一个榜样可以追随。有时候也要打破一些“异端”偶像,防止民众无所适从。此时的崇拜与打破,其共性是出于构建文化共同体的考量。

  又如:紧跟潮流和与潮流逆向也是一对矛盾对立的概念,但在一个理性的有清晰的航向的船长看来,这根本不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选择题,符合自己航向,则紧跟之,不符合自己航向,则逆向而行。他时而紧跟时而逆向,看似矛盾,实则两个选择有共性——明晰自我的航向。

  对立概念的共同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互补性。即它们并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各有价值的,只是适用的条件不同而已。

  例如生活中的张与弛,长期的紧张容易绷断,一贯的松弛,也就失去张力,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这里的“张”与“弛”是互补的。又如心灵里的坚硬与柔软,铁石心肠者有可以有儿女柔情,冲淡平和者也可以有怒目金刚,二者互补,方是完整、饱满的真实人。

  这些互补的概念,可能难以同时存在,比如不能同时拥有紧张和放松两种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选择。比如“听人劝吃饱饭”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我们不可能既听别人劝告,又不听别人的劝告。正确的选择是,有的时候听取,有的时候不听取,或者选择一部分听取,另一部分听取。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时候要听取有时候不要听取”这样的建议不是真正的辩证思维,因为这样的建议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要找出这些看似矛盾,实则互补概念的各自成立条件。比如:在确认说话者动机是纯洁的、内容是合理的,而自己风险承担能力又有限时,“听”是明智的。在自认为决断的前提够理性、科学且风险可承担时,“不听”是正确的。

  又有作文题说:“人是群居的动物,人群密集处总显得热闹而繁华,但哲人们却总在说独居有无止境的好处。你对此怎么看?”“群居”和“独处”的对立在于,人不可能同时处于这两种状态中。也不可能单纯的二选一,因为“群居”和“独处”各有合理性。最理想的选择是:时而保持“群居”生活,时而保持“独处”状态。那么“群居”和“独处”发挥最佳作用的场景分别是什么?答案当然有千百种,比如,当你致力于人际能力培养的时候,群居是较好的选择;当你正从事着的工作是需要较少纷扰的时候,独处自然更为有利。

  还有作文题说:“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多个选择对象时,往往会陷入选择的困境。面对此种情况,有人认为不如不要有太多选择;有人则认为有多项选择更好。”“多项选择”和“较少选择”哪一个更好?在选项间缺少本质差异,或者需求和能求又比较单一时,“多项选择”是无意义的多选。在单一选项长期间、低质量地占据全部位置无法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时,“较少选择”自然是人生的悲剧。

  换句话说,在难以抉择时候,要抓住主要矛盾。《陈情表》作者李密在忠孝难两全时,抓住的是“孝”这个紧急的、不可代替的方面。遭受腐刑的司马迁在苟且生和慷慨死难以抉择时,抓住的是“生”,因为他当时的主要追求还是完成《史记》的编撰。

  2、“联”——对立概念间的联系

  爱与怨、有和无,是人世间的常见矛盾对立,可它们间不无联系。“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是因爱生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陶器中空,一无所有,才有盛水的器具可以用。墙上开了洞,无砖无堵,才有窗户可以用。这是“无中生有”。

  一对矛盾对立的行为,有时具有因果关系。比如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讨论“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里的“努力做自认为重要的事”和忽视了“更重要的事”之间有什么因果联系呢?正是因为专注于“重要的事”,所以才怠慢、疏忽了“更重要的事”。这样看问题,就不会把两个概念孤立起来讨论了。

  又比如2016年上海高考作文讨论“评价他人的生活”,人们在评价他人的生活时,会出现一组矛盾行为:一方面对别人口诛笔伐、吹毛求疵,另一方面却对自己疏于自省,言行不一致。这两种矛盾行为的因果关系就是:因为沉浸在“评价他人生活”的裁判式快感中,才会忽视对自我的省察和反思。

  对立概念间的联系除了因果联系外,可能还有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比如习惯于崇拜偶像,长期以来看到偶像就三叩九跪,这就会在认知上对“偶像”的态度固化,以为一切偶像都值得跪拜,从而不会对偶像区别对待,不会想到有些“偶像”是可以打破的。有的人长期享受这科学理性思维的红利,就会影响着他对形象思维的价值判断,否认形象思维的价值。

  3、“转”——对立语概念的互相转化

  彭端淑在《为学》中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里讲到“难”和“易”这一对立概念的相互转化。转化的条件是“为之”与“不为”。我们也常说“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返璞归真”“仓廪实而知礼节”,都是对立概念转化的实例。有一道作文题要求讨论鲁迅的一句话: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在这里,有“安稳”和“危险”,“自由和不自由”两对矛盾概念。实际上,他们正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贪图生活安稳,不愿努力的人,就失去应对各种情形的能力,失去做出各种应变的自由,自然会使自己陷入无法应对变故的危险之中。这是“安稳”向“危险”的转化。而追求自由而身陷危险中的人,在获得真正的自由以后,自然就进入了新的“安稳”状态。这是“危险”与“安稳”间的转化。同样,不自由的人在经历危险的斗争后可以获得自由,自由的人长期贪图安稳逐渐失去自由的机会和能力,在日变日新的时代慢慢就失去了“从心所欲”的自由。这是“自由”与“不自由”的转化。

  当然,仅仅明白对立矛盾的互相转化是不够的,更要分析其转化的条件和原理,这样才有说服力和行动指导性。有一作文题讨论的是冲突问题:

  “冲突是指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互相对抗。达伦多夫在《社会冲突论》中认为,冲突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冲突产生的原因是某方面“有问题”,而冲突又使得问题得以解决,变成“无问题”。这是“有问题”向“无问题”的转化。转化的原因可能是:“冲突”使得问题暴露能引发重视;“冲突”使得冲突各方立场和利益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有助于各方让步;亦或者是“冲突”打破了原先的力量失衡,消除了侵害因素,使得各方归回力量均衡和互不侵犯状态。

   总而言之,在作文审题立意和行文中,牢记“多、变、反,同、联、转”这六个字,以此作为辩证思维的参考工具,相信总有一款适合某个作文题。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郭钧杰

  近期认真拜读了《蒋勋说唐诗》一书(因个人技术层面的原因,其中第十讲 李商隐 下 不可见,无法阅读),通过阅读,自己对某些旧有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跟着蒋先生学了很多的新东西,同时与蒋先生的某些观点产生了共鸣。

  因个人文学水准所限,尚不能谈什么批判质疑等层面的问题(因为据说该书还是很有争议的),暂时只能做到拿来和消化吸收。

  首先,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了,唐诗之独特风格,尤其是初唐文化,源于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之前的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宋朝,都属于回到田园、与土地有依赖关系的农业社会,遵循的是汉文化的农业伦理;而唐朝从建国伊始就遵循的是完全异于汉文化的游牧民族的文化(李唐母系为鲜卑族)。游牧民族的挥霍跟奢侈是因为他们是靠打猎为生,具备在自然当中跟所有的生命搏斗的精神,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让人感觉到一种悲壮,既豪迈又残酷。这种游牧道德与农业道德非常不同。

  “物竞天择”的生命状态,就是要把生命的极限发展出来,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唐朝就像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唐代的开阔性与生命的活泼自由,给了唐代诗人充分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舞台。 “物竞天择”这些残酷本身也是唐朝的灿烂与华丽里面非常惊人的一部分。

  唐诗当中有一个精神是出走和流浪,是以个人去面对自己的孤独感。唐代诗人最大的特征几乎都是流浪。唐代诗人有机会把生命放到塞外、旷野上(而不是局限于书房中)去冒险,去试探自己生命的极限。在危险当中,激发出生命的巨大潜能。

  从注重视觉经验和身体经验的“边塞诗”,到书写奢侈与华美的“贵游文学”,再到“侠”,是初唐文学的发展脉络。初唐边塞诗,空间的扩大跟时间的扩大、个人的孤独感与胡风相混杂,构成了一种很特殊的个人主义,使唐诗成为浪漫主义文学。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居然能将自负感和孤独感完美的统一起来

  “到了唐朝,格局变大了。诗人总是在跟月亮、太阳、山川对话,整个生命都被放大了,放大到巨大的空间中之后,就会感觉到骄傲、悲壮。生命意识放大后,就会有宇宙意识,同时又感觉到如此辽阔的生命并不多,所以就出现了巨大的苍凉感。”

       蒋先生这种个人的能力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密不可分的观点我个人是赞同的,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势造英雄”,都表明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的依存关系。社会的格局大了,才会为个人的格局变大提供可能,否则可能被视为“异类”。当然,众人的格局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格局。

   有一个段子“单立人加山谷的谷为俗,而单立人加山则为仙”,讲的就是格局的大小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李白被称为“诗仙”,他一生当中只希望变成两种生命形态:一个是仙,“五岳寻仙不辞远”;一个是侠。李白诗中的苍凉与辽阔、豪迈与粗犷成了他的个性标签。

   于是,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了不一样的大李杜。李杜的感情很有意思,二人性格迥异,李白“永远在完全超越于现实之上的个人心灵世界行走,杜甫则落脚于实在的土地”,然二人惺惺相惜,情谊深厚。杜甫的《梦李白》,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各种担心烦忧,怕他被小人算计,怕他遭遇危险,担心他生活困顿,甚至完全忽略李白被朝廷贬斥流放的身份,有的只是对知音好友才情的赞美与肯定,以及亲人般的怜惜与挂怀。“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李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接仙气;杜甫诗低调奢华有内涵,接地气。有的时候我个人感觉杜甫有点儿像“唐僧附体”……

  相比较而言,我个人更崇拜杜甫,喜欢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个大概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共情”“同理心”,核心就是慈悲为怀。杜甫与李白的不同,在与介入现实之后的巨大痛苦,在于社会意识的觉醒。杜甫抛开帝王功业的角度,站在关心人民老百姓生死的角度,因而反战。杜甫的“三吏”、“三别”,用他沧桑、苍凉的力量,让我们看到大概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人世间最大的悲痛和具体的悲剧。

  最后,通过阅读,我领会到了所谓“角色转换”的意义。“角色越能够多样转换,社会心理就越健康。” 这个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非常认同。

  写《长干行》,李白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拿着一朵花在那边游戏的小女孩、一个哀怨的女子;写《将进酒》,李白豪迈粗犷。

  文学与艺术有趣的一点是使单一角色变成多样角色,角色转换,把我们带到一个“不功利”的状态。不再囿于自身的角色定位,而是从他者的立场与角度来观察生命现象,尝试着去了解去理解他人,从而使生命获得宽容度。如果角色可以设身处地地转换,社会中间的对话会相对丰富。设身处地是最合适的爱的基础,只有设身处地才会产生爱。杜甫的悲悯情怀也来自与他对芸芸众生悲苦生活的感同身受。那些攻击、对立,都是因为没有设身处地。因为只有一个自身的立场,所以对方都是错的。

   所谓的“角色转换”和我们今天所讲的“换位思考”如出一辙。所谓的“医患矛盾——医闹”“家校矛盾——学闹或校闹”“警民矛盾”等等很多源于缺少换位思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是非。

  由于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于是有了“做老师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当老师”“做医生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当然也有娱乐圈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进圈等等诸如此类,这让我想起还有“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我们常说 “一行不知一行苦”,“一家不知一家难”。事实上,干啥“都不容易”。

  这一点,我近年来也有了很多切身体会,不断反思中(大概是有了年纪了,哈哈哈)。

   本学期,我从事高中生物实验员的工作,开学两周了,我常常自嘲为“高级农民工”。开学伊始,实验室卫生保洁,各种瓶瓶罐罐的清洗晾干整理,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的熟悉,各种试剂的配制装瓶贴签,学生分组实验前各种用品的分组摆放、实验后各种清洗归类收纳,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关键是,我发现当个“农民工”也不容易,看来真的是“事非经过不知难”啊,此处心疼和我同样辛苦工作的实验室的同仁们两秒。

  同学科的、同年级的、同办公室的老师们还是有机会沟通交流的,大家的辛苦(艰辛)心酸和不易,彼此都看在了眼里,比较容易产生共情。但不常接触的人和事就很难去了解了。

  比如之前总觉得音体美等小学科老师很清闲,因为之前和这些老师不同的办公地点,工作性质不了解。总是说你看看人家体育老师多潇洒,领着学生打打球跑跑步做做操,不用怎么备课也不用改作业,真舒服……后来有机会接触下来,才发现体育老师被我们戏谑为“高危职业”。同年级的两位体育老师在上课期间,球场上,难免和学生冲撞,手腕断过、腿断过、连肋骨都断过……学生的各种体育、音乐(声乐、器乐)等的竞技比赛都要花相当的精力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休息日进行训练……女生的生理期体育课可以休息,但女体育老师不可以;大太阳,其他人可以躲在阴凉地儿休息,于是体育老师一个个成了黑煤球;大冬天,你可以躲在空调房吹暖气,体育课可要室外“冻冰棍”;学生嗓子哑了,可以不说话,但音乐老师不可以,还要扯着嗓子吼……

   语文英语老师要早早起,赶早读,抓背默;数理化老师题目看到眼花,头顶逐渐 “白化”,眼看就要聪明绝顶……

   唉,还是那句经典的中国式宽容“都不容易”啊……

   看来,我还是要好好“修行”一番,多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转换角色,少抱怨,多理解,提升自己的人生格局。

   

  常识在上——《士人风骨》读后感

  交大附中闵行分校 郝秀洁

      何为“士人”?《新华字典》:封建时代指读书人。

      何为“风骨”?《新华字典》:指人的气概、品格;(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士人好像是矛盾的,往往看上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百无一用是书生”。然而,每到紧要关头,“士为知己者死”,“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以我血荐轩辕”……,在我国的历史文学画卷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辉。

      但凡在传统文化中浸淫过的“士”,内心都会不知不觉地受两种思想的影响:儒、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罢了,肥马轻裘,理想实现,“一日看尽长安花”。但大部分“士”的人生大部分时段是“穷”的,颜陋巷,阮途穷,穷愁潦倒,这个时候,最能体现士人的风骨。

      资中筠《士人风骨》所提我国古代“士”的精神传统有三大特点:家国情怀、重名节讲骨气、颂圣文化(更像是一种在君主专制下的产物,及不能反对君主)。

      古有“建安风骨”,讲的是“文”,而“那些人”的“风骨”不论冠以什么名称,讲的是“人”,是一种“魂”。

      这种魂是什么呢?《士人风骨》一书中所提,归结为以下几点:一、坚持真理,坚持独立的人格;二、不满足于自身喜好,要对国家对民族有责任感;三、在压力下坚守自己的“志”,保持人格完整心灵自由。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如果你觉得这是雅人高士的风骨,看着太高端,离自己太遥远,难以做到。其实,这些高端的也是最常识的,因为太多人做不好常识的东西,所以,显得高端。

      那么,我觉得,我们普通的士,能把各种常识做好,也可以算是有风骨了。这也是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

      常识看着都是小事,不足挂齿,然而,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常识的风骨做好,社会文明进程将会大幅度提升。

      如果你是商人,你的产品货真价实,不掺杂使假,不偷工减料,不用假疫苗害人,不挣昧心钱,即使无人监管,你认真负责,你有做人的气概、品格,你坚守行业道德底线,你的心里有“人”,你这么做是常识,也是风骨,承载了家国情怀。

      如果你是公职人员,你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不管领导在否,你都认真负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即使无人监管,你有做人的气概、品格,你坚守行业道德底线,你的心里有“人”,你这么做是常识,也是风骨,承载了家国情怀。

      如果你是平头百姓,你种好自家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不给别人添麻烦,你的心里有“人”,即使无人监管,你有做人的气概、品格,你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你这么做是常识,也是风骨,承载了家国情怀。

      ……

      风骨既高又低,既远又近,“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非暴力沟通

  何新凤

  什么是“沟通”?百度百科上说:“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于将沟通的表现形式局限在语言表达层面,即使囊括身体语言,也大多定义为是语言表达的辅助,因此,沟通就约等于语言交流;另一方面,我们也习惯于将过程与结果对等起来,也就是说,当我与某人进行了语言交流之后,我们之间似乎就达到了沟通的目的。然而,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用他的理据充分有力地告诉我们:这并不是真正的沟通,甚至可能会构成暴力(关于这个问题,下一段我再分析)。在他看来,语言并非沟通的唯一有效方式,如果使用不当,甚至可能起反作用。就像他在书的开篇引用《鲁思?贝本梅尔》一诗诗题所说的那样:“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并不仅仅等于语言交流,甚至有时候不需要语言,“也可以通过沉默、专注以及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而当我们采用语言形式进行所谓的沟通行为之后,也并不意味着就达到了沟通的真正目的,因为是否沟通有效取决于前面一个因素,即我们是否采用了科学的沟通形式,这就是卢森堡博士所倡导的——非暴力沟通。

    接着我在想,为什么要用“非暴力”一词来限定“沟通呢?我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因为我们习惯于将“暴力”仅仅理解为“身体的暴力”,比如打人、杀人等,就像书的封皮上说的:“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是的,所以我不习惯这样的修饰,然而本书作者告诉我们:“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敌视。”这样的认知也成为了非暴力沟通模式急需推行的源动力。卢森堡博士认为,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是如此)。)沟通是否存在暴力因素,将直接决定着沟通的效果或者成败。因此,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意相通,就必须采用非暴力沟通。

    既然如此,那么究竟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呢?作者认为,它包含四个关键词: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个方面是环环相扣的,这种沟通方式的精髓在于对这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所谓“观察”,是指留意发生的事情,不管是否喜欢,清楚地将观察结果表达出来,而不判断或评估;所谓“感受”,是指表达出你面对这个观察结果的具体感觉,比如开心、害怕、气愤等;所谓“需要”,是指针对自己的感受进行分析,究竟是哪些需要导致自己产生这样的感受;所谓“请求”,是指针对需要提出相应的请求,以期通过行动来满足这样的需要。作者在书里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具体说明如何运用这样的沟通模式,让人感觉很有可行性。对照我们日常的沟通模式,我认为,书中强调的这样两点对我的启发尤其大。

    第一是“要区分观察和评论”。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卢森堡博士指出:“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回想我的沟通经历,感觉确实是处处踩到了雷区,我经常会把我的观察结果用评价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孩子这几个早上起晚了”,我就会习惯地说”孩子变得越来越懒了“。殊不知正是这样的绝对化结论,让我跟孩子的沟通无形中筑起了一道墙。因为这样的客观事实与这样的主观结论之间未必构成必然的逻辑关系,有可能是这几天孩子白天活动得累了,或者是他想在妈妈面前撒撒娇什么的,而未必是变懒。卢森堡博士说:“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作出友善的回应。”再比如,当我描述儿子本周睡前刷牙情况时,可能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本周他有两次没刷牙就上床睡觉”,另一种是“本周他经常不刷牙就上床睡觉”,从非暴力沟通的要素来看,显然前一种表达方式更加妥当。

    第二是“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这个说法极大地冲击了我的认知,因为我们通常习惯于这样的表达:“你昨天没有来,我很失望”,“你不听话,我很生气”等,诸如此类的语言表达背后潜藏的心理认知是:我们的失望或者生气是源于他人的行为。然而从非暴力沟通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认知是不准确的,因为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平复我们内心的失望或者愤怒之情,反而还会让对方因为内疚或歉意来委屈自己迎和我们,这样一来,于人于己都构成了一种“软暴力”。那么,只有当我们不再指责他人,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并采用“我(感到)……是因为我……”这样的表达方式与他人沟通时,才有可能得到对方比较积极的回应,也才可能更好地解决我们内心的冲突。比如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去表达:“你不听话,妈妈很生气,是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做一个明事理的人。”

    ……

    总而言之,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这样,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将能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是的,符合人性的东西才会更有力量,更能持久。

    最后,我想说,此书打动我的还有一点,即它强调“爱自己”。

    当我们在谈沟通的时候,似乎更多指向的是“我”之外的生命个体,试图达到的目的也只是某种客观的外在利益。然而,卢森堡博士在此书第九章开头明确指出:“非暴力沟通可以发展友谊、促进家庭和睦,改善工作交流以及推动政治和解,然而,它最重要的意义也许在于——爱护自己。”非暴力沟通强调倾听和表达,作为沟通的主体,我们如何倾听和表达自己的内心就显得非常关键。一般来说,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因此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真正感受和需要。因此,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本能地产生负面、消极的自我评价,本能地感到内疚或羞愧;当我们情绪低落时,我们会理所当然地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而不是心平气和地理解我们心底真正的需要。在作者看来,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当我们情绪低落时,我们应该用心去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从而重获生活的热情。只有当我们学会真正地爱护自己,而不只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我们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的内心,也才可能与他人形成以爱为基础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打开哲学的正确方式:用聪明的提问把人引入哲学的境界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的读书概要和片段梳理思考

  胡婧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哲学,亦是如此,众人都认为它富有魅力,但又因曲高和寡,难以让人接近。实际上,世间很多认知都是需要一道容易进入的门,一种让人便于接受的方式,就像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授课一般,用生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授。

  我们先来看看:

  “什么是哲学?

  简单地说,哲学就是对诸如生命、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做或应当相信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探究。它是一种对事物寻根究底的过程,一种对那些在大部分时间里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从未有过疑问或从未明确表达出来的想法提出根本质疑的过程。”(44页)

  人们为什么读哲学,其实除了为了炫耀显摆的奇葩之外,人们更多是因为一些问题的困扰。比如“我是谁?什么是最真实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好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类似这样的问题属于形而上的务虚问题,看似无用,实际上做好任何务实工作的关键就在于对这些形而上问题的思考之后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认知,然后方能高效而专注地做好自己要做。

  现在很多的哲学书都从哲学史发展的过程中罗列观点,非哲学专业或爱好者读起来都艰涩深奥,一眼即过。但是《大问题》这本书却恰恰采取了苏格拉底最传统智慧的方法:以有趣能引人思考的提问来助产,用聪明的提问把人引入哲学的境界,我想这也是打开哲学的正确方式。

  一、一个最先吸引我的问题——关于快乐箱的“传说”

       我们发明了一台机器,它是一个有着若干电极和一个生命维持系统的箱子,名叫“快乐箱”。只要你进入这个箱子,就会体会到一种特别快乐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将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它可以产生足够多的变化使你不会失去新鲜感。现在我们想请你去试试。只要你愿意这么做,你可以随时决定出不出来;但我们可能会对你说,人一旦进到箱中,还没有谁愿意出来过。过了十个小时左右,我们接通了生命维持系统,人们就在那里耗完他们的一生……现在轮到你做决定了:你愿意跨进快乐箱吗?为什么?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中译本,46页)? ?

  任何人读到这里,恐怕都会一楞,然后陷入沉思。后面提供的回答是睿智的,但并不是现成的,而是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或者说,作者是在用问题回答问题:?

  “这个问题的含义是显然的。哪些东西是你所看重的?如果是享受和惬意,你当然应当进入箱子(享受和惬意与“快乐”是一回事吗?);而如果你认为生活是与他人的关系,实现抱负和做事情,那么你当然不应进去。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你爱自己的朋友或情人的原因是他们会使你感到愉快,如果你渴望胜利和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会给你享受,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进到箱子里去?在那里你会找到真正的快乐和享受,没有别人的打扰,不必工作、流汗或担心失败。毕竟,这难道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吗?”(55页)?

  是啊!人活在世上,不就是追求享乐吗?不管什么样的享乐,也不管是低级的还是高级的,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趋乐避苦总是人的本性。现在有一个快乐箱摆在你面前,可以保证你终生快乐,而且不费你吹灰之力,你愿不愿意进去?最妙的是这句话:“只要你愿意这么做,你可以随时决定出不出来;但我们可能会对你说,人一旦进到箱中,还没有谁愿意出来过。”这其实正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归根结底,你到底要什么?生活的意义何在?你为什么活在世上?

  二、一个让我陷入思考泥潭的问题——关于生活的意义的追问

  生活是什么?哲学家阿尔贝加缪认为,生活就像希腊神话英雄西西弗斯的使命,他被罚把一块石头滚上山,到了山顶石头又会重新滚落,于是一切都要从头再来,直到永远。生活真的像这样吗?为什么?

  ——64页

  作者在第一章对哲学做简要介绍后,就作作“生活有何意义”的发问。书中列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但不作结论。“小的目标和期待无一能够担负起生活的意义。于是,我们的精力开始转向那些更大的事情——快乐、事业、成功、权力和爱情。然而好景不长,《传道书》的预言隐隐传来:“万事皆空。”于是我们开始超越生活本身来寻找生活的意义,这也是哲学的最终问题。”(64页)

  “语言学家们现在认为,意义必须在语境中才能找到。一个词之所以有意义,并非仅仅是因为它的所指,而更是因为它在语言中的含义。于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说,生活的意义只有在我们的生活情境中才能找到,而不能诉诸生活以外的什么东西。对于一个真正为上帝活着的人而言,把自己献给上帝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对于一个真正为孩子活着的人而言,孩子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只要一个人能够真正把生活致力于生活毫无意义这一命题,把人们通常赋予生活的有时是自以为是的错误而有害的意义清除掉,那么虚无主义一即认为生活毫无意义一同样可以赋予生活一种意义。加缪似乎就是以这种方式活着的。”(70页)

  “生活的意义问题不是那种需要或能够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的确,它更像是一则不可或缺的隐喻或是对生活的看法和洞察,从中你可以看出自己正在扮演何种特定的角色,有着哪些合理的期待。这个间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对它的看法从多方面决定了你未来生活的走向。比如说,你抱着生活就是“狗咬狗”和人人为我的态度去经商或上学,那么你就会把所有的人都当作自己的威胁和对手;你不会做到完全诚实,而且无论如何都不从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乐趣。人们会逐渐觉察到你的竞争敌意,开始不信任你,甚至会偶尔用一些让你術火的行为来检验你的意图。于是,你不久就将发现自己的确身处一个“狗咬狗”的气氛中一一这种气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你自己造出来的。所以生活意义的问题并非只是发现的问题,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活动。你自己的哲学仅仅在部分程度上是对你已有世界观的表述和澄清,因为你所提出的哲学也将为这种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一臂之力。于是,有些对世界持一种晦暗的悲观情绪的哲学家,会故意把他们的哲学表述得甚为欣喜和乐观,这不是为了欺骗自己,而是为了改变自己,其中的确有一些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正是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决定了我们在其中所能发现的意义。如果你认为“生活是一场游戏”,那么你的意思是说,生活不应当非常严肃地对待,生活最终不会增添任何东西,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去享受它;而倘若你认为“生活是上帝的恩赐,应当明智地加以利用,那么你的意思是说,生活实际上是严肃的,它多少有着确定的使命,而且何谓成功、何谓失败(在上帝面前)也是比较清楚的。”(72页)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怎样看待生活,生活就呈现出怎样的模样。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态度,或者将决定了你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下面,作者简要描述了集中关于生活的主要看法,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学生的试卷中,这些看法都时常出现。

  为了孩子。生活是为了让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更好的生活。

  为了上帝。生活是因为上帝创造了我们,并且希望我们如此生活

  为了来生。今生的苦难、欢快、付出等等都是为了来生过上自己今生想要的生活。

  毫无意义。生活本身就是无意义的。生活是荒谬的。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说,荒谬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感受。“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第一次发的位置)

  生活是一场游戏。有的人喜欢享受过程,也有的人只想要胜利。

  生活是一个故事。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人公,也是别人故事中配角。

  生活是一场悲剧。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纵然生活中有快乐,但总是会乐极生悲,而且未来更是一片无法抗拒的无尽黑暗。

  生活是一个玩笑。无论如何,快乐生活总是能让人振奋向上,鼓起生活的勇气。

  生活是一种使命。“基督徒、共产主义、医生、哲学家、律师等等,每一种身份都代表被赋予的一种使命。基督徒经常教导说,生活是一种使命,是一种把他人也变成基督徒的使命。然而,把生活当作一种“召唤”的并不仅仅是基督徒。比如,德国诗人约?沃尔夫网?冯?歌德就把自己生活的使命描述为诗歌创作,以使德国人获得一种文化身份;哲学家黑格尔(大致与歌德同时)则把法国大革命之后用哲学来澄清世界的意义当作自己的使命;政治激进分子经常声称,自己生活的使命就是解放被压迫的人民,或是反抗自己国家的暴政;科学家有时会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增加人类的知识或治疗某些可怕的疾病;有了孩子的人经常认为,他们的使命就是好好培养自己的孩子,尽力使他们生活得更好。如果一个人的使命首先是道德上的,那么这种使命就会依据其道德哲学进行表述。一个像边沁那样的功利主义者,会把一切行动都基于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目的之上;而一个像康徳那样的伦理理性论者则会说,我们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我们的道德人格,通过履行理性所规定的义务来使世界变得更好。”——77页

  “生活是艺术。人可以活得漂亮,如果做不到,也要活出风格,活出格调。“把你的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去过。”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这样写道。他所认为的生活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件像塑那样的艺术品。人的生活就是为自己打磨出一个形体,“塑造性格”,发展出所谓“风格”那样的东西。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冯·谢林把全部生活都视作上帝的艺术品(我们实际上就是上帝的学徒)。艺术家经常把生活的使命感简单地描述为“创造”,但在他们看来,创造活动本身与他们的努力果是同样重要的。大致说来,这种看法就是主张要活得精彩,即使无法做到,也至少要活出风格,活出“格调”。由是观之,生活应被当成一件艺术品来评价——或令人感动、激动人心、设计合理、富有戏剧性、色彩斑斓,或粗俗不堪、冥顽不化、让人留不下记忆。”——79页

  生活是一次冒险。总能面临不断的挑战和刺激。

  生活是疾病。人从出生就走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

  生活是欲望。欲望涌现又被满足,周而复始。“歌德的《浮土德》。浮土德为了他的欲望而活着,当个欲望被满足时,它马上就会被另一个欲望所替代。生活就是这样一个接一个无休止的欲望。一个只求挣钱能够养家糊口的人最后会发现他其实还想要更多的东西,于是这又成了新的生活目标,直到它被满足为止;但到时又不够了,他发现自己还想要更多的东西,于是只好这样无止境地走下去。这并不是说生活就是受挫,因为这些欲望通常都能得到满足,而是说生活就是永无休止的欲望,人不可能最终获得满足。正是欲望和欲望的满足才赋予了生活以意义,没有欲望便是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81页

  生活是涅槃。无欲无求,人才能"处于平和状态",实现内心的平静。“与生活是欲望相对立的看法是,生活是不去欲望或克服欲望。弗洛伊德德在其早期的心理分析著作中,把这称为“恒常性原则”,后来又称之涅槃原则。在他看来,生活的目标在于尽可能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宁静状态。“涅槃”一词来自佛教,在梵语中的意思是“处于平和状态”。佛教的目标是减少我们对于欲望的执著,使我们达到一种没有东西能够打扰的宁静状态。”——82页

  生活是利他主义。奉献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利他主义是指,即使对一个人自身没有任何好处,也要为他大的利益而行动。有些人认为他们身处地球,就是要帮助那些处境不如他们的人。这种生活观有着非常确定的使命感,对于成功、失败以及应当怎样行事有着相当明确的看法。对于某些人来说,利他主义的生活一定是单向的。他们帮助别人是为了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意义,他们并不期待能够换回什么;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利他主义的生活是一个普遍的理想,他们希望有朝一日,每个人都会无私地帮助其他所有人。”——83页

  生活是荣誉。人不能屈辱而死。

  生活是学习。朝闻道,夕死可矣。

  生活是受苦。每天的生活总是在不断的重复。“我们可以在这里重提一下西西弗斯的故事,他把石头液上山,换来的不过是石头又重新滚落。我们有时看到生活正是一遍遍地重复,最终什么也没有增加。有一个现代小说中的人物,当她看到自己的牙刷,并且意识到自己今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刷牙时,她自杀了。不错,有些事情猛然回想起来,的确显得没有意义。有时你虽然订出了某个计划,但你很清楚不久以后又会把它打破。你第十七次学会了做某样事情,但你知道自己一个星期后仍会把它忘掉。你争取高中文凭是为了上大学,是为了拿到学士学位,为了进医学院,为了拿到硕土士学位,为了实习,为了学习外科,为了动手术,为了过你在高中时梦想的生活,但你那时年纪已经很大,工作太忙,以致不能享受它了。有些人会以同样的方式说,生活是荒谬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加缪认为西西弗斯的任务具有荒谬性,但他的生活还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以一种蔑视反抗着自己的命运。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东西?伟大的悲观主义者阿图尔?叔本华也认为生活是受苦,我们的欲望终将是非理性的和无果的。他认为,出路在于通过审美的沉思冥想或禁欲的自我否定达到一种超然状态。叔本华的解答类似于古代的斯多亚哲学,这种学说认为,我们的绝大部分激情都是非理性的,运用理性的超然智慧可以最好地使我们免受它们的干扰。”——85页

  生活是一次投资。商业社会里,投资就要追求超额的回报。

  生活是各种关系的总和。家人、朋友、敌人、陌生人、爱情、婚姻、事业、政治、工作等等。“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网;理想地说,生活的意义就是爱。”(73——87页)

  至于作者赞同哪一种,或者我们应当赞同哪一种,这不是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他在这里只是把我们引入到哲学史上的各个哲学家(或准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从古希腊哲学家到中国的孔子、老子、佛陀,到黑格尔、尼采和美国总统,然后用我们每个人最贴近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对每个观点加以质疑。当然,每种观点都有它的道理,都是由聪明人提出来的,但没有一种观点有希望能够被所有的人接受,因为每个人的立场、角度、眼光都不一样,他们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生活的意义。不过,我觉得作者还漏掉了一种说法,这就是把“寻求意义”或“创造意义”视为生活的意义。这一观点超出了传统直观的层次,而上升到了更高的形而上学层次,加缪的“荒诞”、萨特的“虚无”都是为此作铺垫的。(引用了邓晓芒教授的观点)

  三、一些我没思考过的问题——关于上帝和“实在”的迷茫

  “上帝”,探讨信仰。关于上帝信仰的观念的历史演绎。由纯粹的激情到理性的信仰,也是人的思维如何一步步明晰的历程。对于许多人来说,信仰既是生活意义的核心,同时也是对世界的终极认知的追寻。于是,“实在”与“真理”便出现了,亦即我们所称的本体论与认识论。

  “实在”,即什么是真实的。理性促使我们去探求“现象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所认识的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将直接导致我们对世界对生活的看法。关于实在的定义:

  (1)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其余事物都依赖于它的对象;

  (2)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本身不会被创造或毁灭的对象。这就引起了关于外在世界与心灵关系、一元与二元或多元的争论,国产学院派所谓唯心与唯物的论断,精神为先或物质为先的判定。在这里,作者并不着眼于孰是孰非(事实上也无定论),作者从这种辩论本身给出意见:讨论实在的目的在于生活意义。

  爱因斯坦认为,宇宙有一个最终的目的,他有一句名言:“上帝不拿宇宙掷色子。”这种说法否认一切事物都可以归于偶然事件。的确,正是在这种对宇宙目的的洞察中,我们关于生活意义以及实在的最终本性的问题才合为一个问题。宇宙有一个目的吗?这种目的是上帝所赋予的吗?如果是,它是什么?如果宇宙没有目的,人类的生活还有目标吗?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在某个时候问自己的终极问题。因为我们对此给出的回答将时时伴随着我们。我们怎样生活,我们做什么,我们能希望什么,甚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工作、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落入了这些终极的形而上问题的框架,并因此会为他们所影响。——179页

  “我们都需要一种眼光,一种概念框架来赋予事实和事物予意义,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值得过”。——181页。

  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个要素。——保罗  蒂里希,德裔美国神学家

  “卡尔?马克思认为,对上帝的信仰就像一种毒品,它可以减轻我们的痛苦,但却妨碍了我们发现真正能够改善这个世界的途径(“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他这样说道)。他指责说,强调神的正义和来世,是对我们所身处的地球上的非正义的合理化和补偿。所以一个人不能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就是信仰上帝,不为什么。”要么信心有其正当理由,要么信仰就不是你自己的。即使你接受一种非理性的信仰,你也有必要说明为什么这种信仰并非只是一种幻觉(如弗洛伊德所说的)或对现实的逃避(如马克思所说的)”——136页

  “真理”的追寻,认识论,即关于知识的理论。真理有事实真理(作为事实是真的,偶然真理)与必然真理(因理性的陈述为真,如数学公式)。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产生,是近代哲学一次最重大的分裂,核心在对天赋观念的相反看法。然后我们发现,关于真理,我们渐渐由一个事实本身或陈述本身的真转变到接受其为真。于是最终达到关于“合理性”的认识,即合乎理性地思考和行动:

  (1)真理是基于已经获得的最好证据和最认真的思考,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所能相信的最为合理的事情;

  (2)合乎理性是把握世界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认识你周围所发生的一切的最佳保证。这也是关于如何“审视”我们的生活的一种解答。合理地思考就是要尽可能多地给出理由,挖掘尽可能多的事实,提供必要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信我们为自己的认识和行为给出最真实的理由。

  由此可看到一个从最早的“符合论”(客观真理)往“合理性”(主观真理)转化的过程。那么到底如何获得、认识客观真理呢?这是个未解决的问题。主客观,源于我们有内在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物理世界的分别,所以,“自我”的问题就提出来了。

  四、一个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关于“自我”的镜像反思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真正的意思是“理解你自己和你的思想,为了对她们有十足的把握而批评它们。”那自己是谁呢?《大问题》在这一章的开头提出一愕问题:

  把你当成小说中的人物,描述一下自己,你会把自己描绘成什么样的人?

  ——237页

  为我们自身寻找一种恰当观念这一问题部分是指,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从内部去看我们,而不是像他人那样从外部去看。然而, 从内部去看很容易看不清楚自己。当我们第一次见到某个人时,他的举止和言行往往会给我们留下一种强烈的印象,但是从内部看就无法做到这一点。正如此,当我们从影片上亲眼看到自己的影像,或从磁带上亲耳听到自己的声音时,我们往往会感到震惊。事实上,许多人思考自己的时候就好像于白日梦中,想到的内容(在其他任何人看来)可能几平与关于他们的一些最明忌的事实毫不沾边。这个练习旨在起到纠偏的作用,让你像其他人看你那样审视一下自己,试着说说你的哪些方面是本质性的。同时它也可以帮助你弄清楚,你最看重自己和别人的哪些方面。你羡幕什么?你想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一位德国哲学家曾经说过,你羡慕谁就是对你是谁的检测。你羡慕运动员胜过艺术家吗?你羡幕那些拥有财富和权力的人吗?你美幕一个为坚持自己的信念而最终成为殉道者的人吗?你羡慕一个人,会不会是因为你希望自己长得像他(或她)?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有些人羡慕运动最是因为比赛看起来很带劲,但这些人并不会亲自去效仿他们、有些人羡慕耶稣,主要不是因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此我们知道得很少,是因为他是上帝的儿子。如果你羡幕的是一些异于你的人,那么这些人有可能使你感到自愧不如。一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美慕别人是为了激发灵感或是为自己提供一种标准吗?抑或仅仅是因为好玩?还是为了使自己泄气?要成为一个你会羡慕的人,你必须做哪些事情(你准备好了吗)?——54页

  思考“我是谁?”的问题,从思考自我开始。

  “自我”是什么?是否存在“自我”这个东西?每个人传统上都会认为有一个本质的自我,是绝对区别于任何他人的内在存在(灵魂)。“我们对自己的理解,以及我们认为对自己和别人重要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情境,我们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来理解我们是谁的。然而,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无法抗拒的感觉,那就是在我们因场合的不同而对自己做出不同描述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不因背景而改变的真正的自我。这种不变的自我,我们的“真正的自我”被称为灵魂。哲学家们曾把这个“真正的自我”称为本质自我。”(239页)但是具体谈起来,这个所谓本质自我包含了些什么,就很含糊。那么自我作为不同的载体如下:

  身体上,自我是一种身份、身体特征或外在的认同;

  意识上,自我就是“思想着的我”(笛卡儿我思故我在),那个意识到自己的自我。(241页)

  心身是否同一便引致了一元和二元的争论(这与“实在”的争论相关)。

  自我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有哲学家认为自我就是一种过去的载体,是记忆的组合。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用激情来定义自我,他认为,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培养自己的激情,特别是对上帝的一种充满感情的承诺来培养自我。尼采主张培养我们审美鉴赏力,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之后的许多哲学家则主张培养我们的伦理感情或美德等一些在构建自我过程中的非宗教目标。——245页

  而萨特却认为“自我并不只是思想,也不是关于过去的记忆。自我总是存在于未来当中,它是我们试图把自己变成某种东西时的目标所向。”(261页)自我是对自己所发生的各种事实的解释,各种由于我所发生的事实,由我自助选择去实现与否,因此自我是我想要成为的那个东西的意象:本真的自我。

  “自我是我们每个人为自己选择的东西,是我们对于未来的投射,是变成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的意愿。所以自我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完满。自我至少只是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东西的意象,我们一直在为它而奋斗,且多多少少获得了成功。这种奋斗,这种永远不会完成、永远对自己负责的自我就是“本真的自我。”——264页

    对于萨特而言,如果这个本真的自我是某种被创造出来的东西,而不是某种被找到的东西,那么,那些声称“自我存在着”的传统理论就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从一种更重要的意义上来说是自欺欺人,它没有认识到我们对于创造自我的责任。萨特把这种对个人责任的否弃称为自欺。“自欺包括试图通过佯称你的生活已由事实(事实性)所规定以此作为借口来逃避你对你所是和你将要是的东西所承担的责任,而没有认识到你可以试着把这些事实解释成符合你心意的东西。换言之,自欺是对你不得不创造自我的否定,或者说是对这种责任的拒绝一一事实上,你甚至在尝试之前就已经放弃了。——265页

  然而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葱头”论让人深思:

  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是纯粹的单体,每个“我”都是非常复杂的世界,一个小小的星空,它是由无数杂乱的形式、阶段和状、性和可能性组成的混沌王国……-个人是由千百层皮组成的葱头,由万缕丝线组成的织物。——赫尔曼?黑塞,《荒原)265页

  黑塞告诉我们,“人是一颗葱头”,它由数百层不同的皮(自我)所组成;……然而,如果你剥掉了葱头的外皮,你知道你还会发现更多的皮;而当你剥到最后一层时,它就一无所有了,没有核、没有心、没有灵魂。存在的只是一层一层的皮,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色或众多的自我,这就是说,所谓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268页)?  ?

      其实自我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解释,最后它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里,你就成了自己计划和行动中的那个“某个人”。

  今天,当我们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时,我们太容易忘记,我们不仅仅是我们的个人特征和才能,不仅仅是一个与共同体割断的孤立原子,正是在共同体中,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特征以及我们的才能才获得了意义。……换句话说,被我们归于个体自我的绝大多数特征,其实已经预设了他人的存在以及我们与他人的共处。——270页

  德国存在主义者马丁?海德格尔说,从本源处讲,我们是共同体特别是“无此人”的一分子,正是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学会了怎样成为一个个体,怎样成为“本真的”。也正因如此,卡尔?马克思告诉我们,从本质上讲,我们都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只有在一个(特定类型的)的社会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身份。说到底,我们是在人类的整个大背景中获得自我认同的(他把我们称为“类存在”,这种存在的生活和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而且也是为了整体)黑格尔写道,我们在“精神”中找到了我们真正的身份。因此一旦我们把思考推向深入,我们便会发现,无论作为个体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这种个体性的存在只有在我们所处的社会大背景中、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才是有意义的。——272页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决定了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诗人和哲学家常说,爱始于自爱,社会批评学家也指出,狠往往始于自我憎恨。然而,值得认真反思的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注重自我利益的个人主义的社会里,自我实现和个人的自我认同说得太多了,而关于我们与他人关系的本质却讲得比较少。——273页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关系概念分成更明朗的两类:一种是“我们(或我)对他们”,另一种是“我们”(we)。前者假定我们与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甚至是对抗,后者则以一种共享的身份为前提(当然,其中可以存在某些差异)。经典名言是:我们与他人关系的本质就是冲突。让一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

  作为一种极端的情形,第一种“我们对他们”的观点可以通过大多数战争得到说明。也许在某些战争中,战争的双方存在着某种血亲关系,但即使是在大多数内战中,双方都把对方设想成“敌人”,而且经常把对方说成是非人道的、野蛮的和未开化的。从一种更加个人的、火药味。从较少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他们”的观点至少在我们与陌生人竞争时会短时间地出现(比如为了同一份工作、为了公交车上的一个座位,或是比赛时抢道)无论是哪种情形,强调的都是双方的差异;其前提通常都是,一个人的获得很可能会导致另一个人的损失,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是独立于或相反于另一个人而得到规定的。

  第二种观点则把相互认同看作首要的,而把差异看作第二位的。它以合作为前提,认为助我者也助人、自我认同是由相互认同来规定的。一个熟悉的例子是,当我们在同一个球队效力时,我们会有一种共享的认同感。我们之间当然存在着差异,我们站在不同的方位,技巧和个性也各有不同,但只有球队才是最重要的,我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