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直播平台的罪与罚
今年可以称为网络直播的元年,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市场上共生着200多家直播创业公司,由此催生的“网红”经济,也让外界感受到了一个属于网络直播的怒放春天。当前,被外界熟知的网络视频直播平台包括YY、斗鱼、战旗、熊猫TV、花椒、趣播、映客、KK等。
不过最近,网络直播行业迎来了日趋严峻的监管政策。国内网络直播服务将“何去何从”?是会进入“寒冬”还是会迎来“第二春”?
自己吃个饭就能把钱赚了!这真的不是天方夜谭,现如今网络视频直播,带来的“网红经济”让越来越多的草根看到了希望,只要你的粉丝够多、收到的礼物多,意味着相应的收入也就越高。如此大的卖点令网络视频直播服务方兴未艾,但,“野蛮生长”的网络直播背后,却深植着五宗原罪。
一宗罪:很黄很暴力
视频直播门槛低,造就了全民主播的时代。然而,源于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一些主播,可能会“铤而走险”,进行“挑逗”或“露骨”式表演,如此的没节操,原因只有一个,吸引更多的粉丝,进而增加收入。
一些直播平台或主播为了吸引人气,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有人直播“换衣服”,有人直播裸体,更有人直播“造娃娃”……网络直播平台,硬生生被一些人整成了“三俗平台”。
4月14日,斗鱼、虎牙直播、YY、熊猫TV、战旗TV、龙珠直播等多家网络视频直播平台因涉嫌提供含有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被列入文化部查处名单。此外,文化部还对外宣布将对违规网络直播平台和主播设立警示名单和黑名单制度。
依据《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新浪、百度、搜狐等 20 家网络直播平台正式实施主播实名认证,同时承诺不为18 岁以下的主播提供注册通道。
图片来自网络
密集的监管政策和自律公约出台,直播平台迎来“监管危机”。此前,直播App17就曾因传播不良信息被强制下架,映客也曾因为类似原因一月被下架三次。
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任何一家网络直播平台,都想抬起头做人,谁也不想贴着色情化的标签,为此,网络直播平台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去色情化”尝试。
2016年1月斗鱼自行组织发起《网络直播自律公约》,要求主播共同加入抵制不良信息,禁止播放、宣传任何带有色情、暴力血腥、消极反动等性质的内容。
同年2月,斗鱼TV正式发布《斗鱼TV扣分系统上线 直播间违规管理方法》,首次对主播言论、直播内容、直播形式及主播穿衣进行规范限制。
然而,网络直播平台“去色情化”的尝试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再度有“斗鱼TV女主播全裸换衣”等不雅视频不断流出。“色情”这个标签就像狗皮膏药一样黏在网络直播平台上,怎么撕也撕不掉。
目前网络直播平台的盈利模式之一是和主播分成,这也令其自身监督显得有些尴尬,事实上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对画面能够进行自动识别,但目前视频画面识别技术并没有太大的进展,想要24小时监管,并不是件容易事儿。
不过,官方监管铁律的出台,意味着依靠“秀场”“卖肉”等模式吸金的违规成本和触线风险增大。“靠打色情、暴力等擦边球的“激进”内容吸引用户的道路,已经可以一眼望到死胡同。如何加强自身自查?如何在守规矩的前提下避免盈利下滑?这显然是摆在视频直播平台方的难题。
二宗罪:无意义内容泛滥,同质化严重
当前火热的直播市场,好似是一场全民大混战。既有秀场网红、奇葩素人,也有偶尔露面让粉丝沸腾的一线明星;既有斗鱼、熊猫TV等专业直播平台的坚守,也有腾讯、优酷土豆、360等大牌视频平台的加入;既有资本、创业者的踊跃涌入,也有经纪公司的巧妙入局。在这种主体、机构混杂的局面下,大量直播内容被生产和传播,但其中良莠不齐可见一斑。
且不谈“直播造车”、“直播飙车”等广为诟病的直播丑闻,“泛生活”直播理念下的诞生的不少热门直播,已经令人匪夷所思。
斗鱼威海大叔直播吃海鲜,引20万人围观:
Buzzfeed员工Facebook Live上直播缠西瓜,全球80万人在线观看:
在都市人群无聊、猎奇、窥私心理的催化下,一开始,人们可能对女主播唠嗑、吃饭、化妆这些同质化、低价值的直播产生好奇。但是好奇和荷尔蒙的暴力宣泄之后,人们会产生疲劳和厌倦。到时候,要么是用户意识到“无意义”而选择离开;要么是平台劣质内容泛滥、用户价值不高,于是广告主离开。而那时候留给直播平台的,便有可能是一片荒芜。
以前调侃说卖切糕赚钱,实在不行就去卖茶叶蛋,现在的网红们则是一边吃着切糕和茶叶蛋,聊聊天、卖卖萌,就把钱收入囊中,不过今后,想要赚的钵满盆满,对网络直播网站来说,需要探索更有价值的内容。
女主播小团纸在马来西亚直播吃饭
有业内人士认为,垂直化、差异化的形态或可成为直播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搭建游戏、电商、教育等更具主题性和专业性的直播社区,能够增强用户粘度和互动性,用户可在此收获普通社交平台难以收获的体验。而这种清晰的用户定位,也将利于广告的精准投放。
三宗罪:视频直播中的伦理争议
在这个全民直播的时代,遇到大事先拍,已然成为一种全民习惯,然而,这种原创直播趋势背后的伦理争议不断。
不久前,一段“42秒火灾”视频引发舆论热议。视频中的男子被困防盗网,身后熊熊烈火渐渐将其吞噬,而拍摄者选择拍摄并传播了这段现场视频。“我至今还不清楚自己到底该不该拍摄,转发视频究竟有没有错。”拍摄者坦率地表达了他的困惑与纠结。
视频截图
这两天,国外也爆出这样一幕有关直播的争议事件。俄亥俄州一位名叫马里纳·洛尼纳的18岁少女目睹17岁的朋友被强奸,她不仅没去帮助受害人,还举起手机拍摄实况,并把视频上传到流媒体直播应用软件。
而这位女孩,目前与被指袭击她的男人——29岁的雷蒙德·盖茨面临着同样严重的指控。两人均被控犯下绑架、强奸、性暴力以及纵容涉及未成年人的性事等罪行。
据该案件的检察官奥布莱恩称,洛尼纳起初似乎希望通过现场直播来帮忙阻止这场袭击,但后来网上的正面反馈让她着了迷。“她意外地发现有很多人点赞。”
全民直播时代,人人都被授予了强大的传播自由和传播能力。但涉及到媒介伦理争议,问题极为复杂。即便是训练有素的专业媒体机构和人士,尚未做到百分百地平衡,难保普通用户能否具备足够的媒介素养。而具有滞后性的直播审查,应对直播伦理考验便更具有难度。
四宗罪:对未成年的潜在风险
对于价值观和思辨能力尚未养成的青少年来说,观看门槛低、鱼龙混杂的网络直播,会是一颗深水炸弹吗?
不久前,一9岁男孩在战旗TV观看视频直播过程中,私自充值8万送给女主播。“一次看完游戏直播后,我发现一个很萝莉的主播,我觉得她的声音很好听,特别是喊我的名字,在几万人中喊我的名字,我很喜欢那种感觉。”虽然经过家长交涉,直播平台已经退还全款,但事件背后反映的问题不容小觑。
据战旗TV表示,平台已有三起小孩充值的记录,共计20多万。对于尚无成熟分辨能力的青少年来说,网络直播的负面影响不仅是色情内容, 还包括价值观、网络沉迷方面的影响。
此外,某网站的一位女主播选择“现场直播开豪车取百万现金”的方式来积攒人气!直播内容吸引了很多粉丝关注,虽然这名主播已在自己所在的直播平台报备了此次取钱事件。但这无疑会误导一些未成年人的价值观,久而久之,破坏社会风气。
网络视频也容易吸引青少年的围观,在这样的文化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网络视频直播平台更应加大网络正能量信息的传递。
五宗罪:“网红”推动网上消费,骗局丛生
开网店实际上是早期直播还不兴起的时候,一些美女主播,她们的前身可能是网店店主。这些主播拥有自己的粉丝后,在直播时候有意无意会给自己的网店打广告,或者推荐一些店铺(推广行为),而经济效益最终表现非常好,导致整个圈子都在跟风做这件事。实际上这也是在赚取粉丝经济,不过粉丝们很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网红周梦晗微博上有超过10万粉丝,她将粉丝引入到微信朋友圈推销面膜
周梦晗22岁,河南商丘人,曾赴奥地利留学,回国后通过社交网络售卖面膜。今年2月,众多买家投诉其卖劣质面膜致容颜被毁,周销声匿迹。
如果不是被众多粉丝客户声讨,周梦晗这个“90后”女孩,恐怕仍在“网红转战微商”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积累财富。
这起事件虽是个案,但网红经济下衍生的商业模式,有可能下一个中招的就是你,互联网直播平台的监管,要走的路还很长。
未来走向:直播技术“标配化”、直播内容“阉割化”
虽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十五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中,有众多网络直播平台“上榜”,将面临处罚,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直播的“寒冬”将至。
一方面,由网络女主播开展的具有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只是网络直播形式或服务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网络直播技术的应用范围或场景并不限于“表演”。
比如推出以“当红明星”为主播的网络直播内容,帮助明星拓宽一种新的收入模式。再比如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人士,通过网络直播技术分享专业细分内容等。
当红明星王凯也选择了视频直播
更重要的是,不论是将网络直播纳入“视听节目”,还是纳入“网络表演”,相应的网络直播平台都应取得类似《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或《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中的单证或双证,否则将涉嫌“违规经营”。
而经由此番“自律”及“查处”,很多“证照不齐”的网络直播平台,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取得相应的许可证,其出路只剩两条:要么选择“关停”退出此项服务领域,要么选择被有许可证等正规平台“收购”。
事实上,在此番整治之前,一些网络直播平台已经选择“委身他人”,一些平台选择跨界合作介入其中,比如乐视体育3亿元收购了体育直播平台章鱼TV,腾讯斥资4亿入股斗鱼TV,而360则选择跟北京电视台合作推出新媒体“北京时间”等等。
显然,这些知名互联网公司介入网络直播服务领域,一方面,将有助于解决网络直播平台“未经许可违规经营”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将网络直播技术用于合规的内容或服务至上。
作为一个新兴的庞大市场,当前的网络直播还正面临着发展的阵痛。我们先是为网络直播“穿上衣服”,而下来,还要赋予尊严、财务自由与想象空间。未来,一个更加健康、生机勃勃的直播生态,仍然值得期待。
综合:网易科技报道、财经网、微信公众账号 “全媒派”
编辑:陶姿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