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变化与策略调整——国产悬疑电影观察

  

  电影《心理罪》剧照

  

  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海报

  

  电影《记忆大师》海报

  随着《心理罪》以超3亿票房在全国各地陆续下线,至此,2017年国产悬疑电影凭借《嫌疑人X的献身》(4亿)、《记忆大师》(2.92亿)、《京城81号2》(2.18亿)和《心理罪》这4部影片在8个月的时间里就收获了近12亿票房。尽管这12亿的合体票房既无法与好莱坞大片抗衡,在《战狼2》面前也不足一提,但还是在国产电影的整体发展中保持了自己的份额。

  就《嫌疑人X的献身》和《心理罪》而言,前者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经典作品,在日版、韩版珠玉在前的背景下,对剧本的中国化做了细致处理,总体来看算是合格地完成了改编。后者则改编自同名系列小说第一部,这个国产原创IP在2015年和2016年就已经被拍成了网剧,邓超主演的另一部《心理罪》——《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也将于国庆档期上映。两大IP再加上此前的《记忆大师》,应该说2017年是心理悬疑片取得阶段性突破的一年,他们的稳定发挥也让观众看到了希望。

  功能变化:

  从巩固新生政权到透视伦理变迁

  从世界电影史的角度来看,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欧美电影,在长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悬疑片类型,同时也将悬疑元素与各类型片进行了较好融合,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从中国电影史的角度来看,作为商业类型片的悬疑电影明确形成则是较为晚近的事。对悬疑元素的追溯可以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反特片,如《羊城暗哨》(1957)、《寂静的山林》(1957)等作品,作为我国特有的影视剧类别,反特片以挖出“特务”为叙事动因,将罪犯的揭晓和人民民主专政的胜利联系在一起,在“十七年电影”谱系中承担着巩固新生政权的作用。进入上世纪80年代,反特片有了新的变化,除了反“特务”还要反“四人帮”,比如《保密局的枪声》(1979)、《405谋杀案》(1980)、《神女峰的迷雾》(1980)等作品,转折期电影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将案情的推进与国家话语的重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破案的实质是对历史转折的补白和回应。到了80年代中后期,在主旋律、商业片、艺术片的三分提法之下,出现了一批悬疑与惊悚、悬疑与犯罪交织的商业片,如《银蛇谋杀案》(1988)、《圣·保罗医院之谜》(1990)、《疯狂的代价》(1988)等作品,罪案的发生不再与抽象的国家话语捆绑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也就是说,直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出现,悬疑片才开始在国产电影中拥有了独立的艺术展示空间。因此,于外于内而言,国产悬疑电影都是需要鼓励和支持的。

  遗憾的是,上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对商业片的探索并没有能持续有效地在类型片的道路上逐步推进,对悬疑电影的拓展也止步不前,制作水平不升反降。新世纪以来,从各年度电影产业报告来看,2005年至2010年每年悬疑片产量大约在100部到200部之间,2010年之后每年大约在200部以上,与国产电影整体增长和发展趋势是保持一致的。就影片数量而言,可选的不少,但就影片质量而言,可看的却极少。如果说上个世纪国产悬疑片主要承担着寻找敌人、巩固政权的意识形态功能,那么新世纪以来,不少导演则尝试着用悬疑片的方式展现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剧变及伦理变迁的反思。从《好奇害死猫》(2006)、《李米的猜想》(2008)、《浮城谜事》(2012)到《二次曝光》(2012)、《白日焰火》(2014),曲折的情感故事包裹在重重迷雾中,无论是生活中的婚外情还是精神上的情感困境,都试图让观众重新反思新旧伦理变迁带来的情感冲击——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会陷入一种社会越发展、物质和情感越分裂的伦理困境?

  也就是说,从观影体验来看,观众事实上面对着两种不同的悬疑,一种是作为伦理剧情片的悬疑,一种是作为商业类型片的悬疑。前者延续了国产悬疑片在悬疑设置中观察社会变迁的功能,对观众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容易出现口碑较好但没有票房的局面;后者则对视觉体验、心理冲击有着极高的要求,比前者更容易在三、四线城市获得票房。尽管观影体验极为不同,但二者的发展都指向同样的诉求——培养观众,精耕类型片。

  策略调整:

  引进国外经典与打造原创IP并重

  之所以选择用悬疑的方式来完成剧情长片,有诸多因素,悬疑片的特殊叙事结构既要保证节奏,同时对镜头语言的设计要求极高,对观众来说猜测答案的过程既是一种智力游戏,同时也是一种视觉冲击,对导演来说,则既能通过视听语言展现个人风格,还能通过这种独特的类型片深度挖掘人性弱点。备受影迷推崇的国外悬疑片如《老男孩》(2003)、《禁闭岛》(2010)、《消失的爱人》(2014)等作品,在这几方面都值得学习。而对国产悬疑片来说,尽管在对人性弱点的分析和展示上还不够有力,但也已经有不少导演将自己的风格融入到了类型片的探索中。从《李米的猜想》(2008)到《烈日灼心》(2015)、《追凶者也》(2016),曹保平对犯罪悬疑的关注一以贯之;连续带来《催眠大师》(2014)和《记忆大师》(2017)的陈正道,让观众对心理悬疑有了更多了解;徐克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010)、《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13)和明年将要上映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则将“狄仁杰”打造成了古装悬疑的原创IP。

  对于非悬疑片爱好者来说,通常容易将“悬疑”等同于“惊悚”,对观影产生一定的排斥,对“悬疑片”这个概念,在理解上也相对模糊。作为类型片的经典悬疑电影(Mystery film)指的是影片情节紧密围绕解决谜题或破解罪案展开,主角通常是警察、私家侦探或对刑侦感兴趣的爱好者,在破解谜题或罪案的过程中观众会与主人公同时得到有用线索和迷惑信息,一步步走近真相。成功的悬疑片在谜题设置上通常有“开放”和“闭合”两种:“开放”指的是影片一开始就告知观众罪犯,整个影片就是对“最完美的犯罪”的演绎;“闭合”则是到最后一刻才揭示罪犯,点明真相。但在实际拍摄中,单一的悬疑题材已经极少出现,尤其是国产悬疑电影,已经开始形成较为集中的亚类型。

  纵观近几年的国产悬疑片,一方面,惊悚悬疑(如《孤岛惊魂》系列、《京城81号》系列等)、犯罪悬疑(如《全民目击》《唐人街探案》等)和心理悬疑(如《催眠大师》《记忆大师》《心理罪》等)开始成为主要亚类型;另一方面,却又隐约陷入了一种“有票房没口碑,有口碑没票房”的窘境,这当中最典型的当属惊悚悬疑片,无论是2011年的《孤岛惊魂》还是2014的《京城81号》,在创造该类型票房纪录的同时都没能获得与票房保持同步增长的评价。也就是说,随着国产电影的总体发展(从2007年票房不足20亿到2016年的266亿),悬疑电影一方面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商业定位,另一方面又始终面临着总量不高(到2015年票房总量仍不足20亿)和口碑总体欠佳的困境。

  面对这种困境,制作方的应对策略之一是利用明星对粉丝的号召力和粉丝对影片的维护。虽然《孤岛惊魂》以500万投资博得9000万票房的成绩让投资方看到了杨幂的号召力和惊悚悬疑在暑期档的潜力,但现在的状况却是,即使有极具号召力的明星参与,也并没有在票房上获得里程碑式的突破,如果没有大牌明星,那就几乎不可能有理想的排片了。然而问题也正在这里,作为相对小众的类型片,恰恰不能过分倚重粉丝经济,认为仅仅凭借明星就能拉动票房,通过粉丝经济换来的票房并不能为类型片的培育提供足够养料,比起剧情粉丝更在意的是自家“爱豆”的表现。

  总体来看,悬疑片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型电影,一直以来都不是票房主力军,尤其在国产电影类型片发展不足的环境下,悬疑片更是处于功能逐渐变化、策略不断调整的开疆拓土的状态中。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国产悬疑电影质量,仍然必须回到精耕类型片的路上来,通过引进国外经典作品,打造国内经典IP,培养类型片观众等多条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为此类作品求得更宽阔的发展空间,注入更强大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