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为何会如此崇拜亡灵?和金字塔有关?
古埃及亡灵崇拜的观念主要有 “灵魂不灭论”,由此引申出冥世是现世的延续,现世与冥世具有相似性,以及灵魂复活与重生的观念。那么,这些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 “现实世界的反映”,是被颠倒的社会意识形态。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一书中指出: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因此,亡灵崇拜的原因不能到超人间的神学界去寻找。亡灵崇拜的原因来自人间,来自当时古埃及人生活的人文与地理环境。
(一) 自然崇拜的延伸
古埃及是以农耕为基础的文明,绿洲文化深深影响着古埃及人。埃及人的亡灵崇拜,经历了从 “万物有灵”到 “灵魂不灭”的发展历程。由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落后,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思维能力低下,对世界万物存在的原因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只能用幻想的联系来代替真实的联系,用歪曲现象的神秘观念来解释一切,把人类具有的初步自我意识的 “灵性”赋予万物,用万物有灵的观念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并把万物的 “灵”作为一种异己的神秘力量来加以崇拜。在古埃及,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大自然对古埃及人来说是神秘的,对这种神秘力量的崇拜来自于自然界沉重的压迫,从而把自然力和自然物加以神化。古代埃及人对自然界力量的作用经常处于无奈之中,他们的生活状况基本取决于周围自然条件。饥饿、炎热、猛兽、疾病和死亡等是他们不能理解也无法控制的。为了生存,他们对不理解的事物进行猜测、设想和幻想。幻想和设想的依据只能是当时人们的经验,他们把自然现象超自然化、人格化,认为自然界存在着精灵、魔力以及神明。最初,埃及人赖以生存的是自然,对他们生活构成Tylor,1832 -1917) 也认为,亡灵崇拜是从万物有灵观发展演变而来。他指出: “万物有灵观的理论分解为两个主要的信条,它们构成一个完整学说的各部分: 其中一条包括着各生物的灵魂,这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灭之后能够继续存在; 另一条则包括着各个精灵本身,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系列。神灵被认为影响或控制着物质世界的现象和人的今生和来世的生活,并且认为神灵和人是相通的,人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引起神灵的高兴或不悦; 于是对它们存在的信仰就或早或晚自然地甚至可以说必不可免地导致对它们的实际崇拜或希望得到它们的怜悯。这样一来,充分发展起来的万物有灵观就包括了信奉灵魂和未来的生活,信奉主管神和附属神,这些信奉在实践中转为某种实际的崇拜。”
人类也是大自然的造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古埃及人看来,人作为自然物的一部分,也具有灵魂,所以说亡灵崇拜是由自然崇拜发展而来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念? 是由于当时人类对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缺乏了解和无知造成的。恩格斯指出: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 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末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 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是恩格斯对一般意义上灵魂不灭观念产生的解释。这一解释也适应于埃及人灵魂不灭观念。古埃及人十分重视做梦的个人体验。在梦中,他们可以与其他人、甚至是已经去世的人交流。在诸如开战、选择神庙地址等重大事件上,他们把梦作为判断吉凶的预兆。这就使他们把精神与肉体分开,认为灵魂是独立于肉体之外存在的实体。根据埃及人对生死的体验,他们发现同样一个人,死与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理状态,生前还是生龙活虎,死后变成冰冷的僵尸。他们认为这是人体内少了某种东西的缘故。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主宰着人的身体,当他离开人体后,活人就变为死人。这种东西就是灵魂。
古埃及人的灵魂不灭观念,具有自己的特点: 在埃及人那里灵魂至少有 3种形式: 一种是叫作 “卡” (Ka) 的精灵,像影子一样长久地依附于人体,在人死后还继续附在尸体或雕像之上,它依存的时间和程度视尸体保存的情况而定。 “卡”代表灵魂的 “外象、特性和德性”,是阳世身躯的动力和源泉,含有 “重要力量”的意义。古埃及人如何从今生到达来世,借助于“卡”来过渡。“卡”在古埃及语中的意思为精灵、人格 (Soul Spirit Personal-ity)。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古埃及人对 “卡”的认识是不同的, “古王国时期,‘卡’支配着人来生; 在中王国时期,它的含义多变而复杂; 而在新王国时期,它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重要性”。灵魂的第二种表现形式可以称为“魂”,直译为 “巴” (Ba),有 “永远活着的”意思。 《埃及亡灵书》将“巴”的形象描述为人首鸟身,意喻它仍为人的灵魂,但已具备了飞升的能力。“巴”可以离开人体独立存在,可以自由地从此处飞往彼处,游荡在生前的世界,一到晚上它必须返回墓地与尸体结合。第三种形式是 “阿克 (Akh)”,通常被说成是 “美化的灵魂”,是对死后的人们帮助的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上述灵魂都具有在现世与冥世之间自由穿越的能力。
灵魂既然被认为是具有超越人的肉体的能力,于是成为活人祈求和供奉的对象。古埃及人相信灵魂存在和灵魂不灭,但这只是亡灵崇拜的思想基础,还不是宗教,只有把这些思想系统化并变成一种固定的仪式才能成为宗教。埃及人按当时的生活条件和要求来虚构神灵的世界和神灵的生活方式,而且把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态附加给神灵,从而规定出对亡灵的崇拜仪式,以此来建立人与灵魂之间的关系,即人神关系。例如,在梦幻、葬礼、祭祀等仪式中,埃及人把自己的思想、要求、生活方式,用满足神灵种种要求的形式来自我安慰和取得信心,这样亡灵崇拜成为一种宗教活动。古埃及人相信 “巴”和 “卡”与现世人需求的一致性,所以灵魂也需要衣食住行,需要生活。一般人死之后,其家人不敢怠慢,必须给这两个灵魂预置酒饭,供其所需。灵魂需要供应食物,否则受饿的灵魂会伤害活人,给活人带来灾难。只有恭敬的伺奉好灵魂,才能保佑平安,五谷丰登。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亡灵崇拜是埃及人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由埃及人认识世界的能力决定的。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埃及宗教由自然崇拜自然而然地发展到亡灵崇拜阶段。其崇拜的对象不再是由感官所感觉的自然力量,而是纯属幻想出来的神秘事物亡灵。
(二) 社会力量的折射
恩格斯认为,在宗教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除自然力量外,不久社会力量也起了作用,这种力量与自然力量一样,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最初也是不能解释的,它以同样的表面上自然必然性支配着人。”最初仅仅反映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神祈,逐渐又获得了社会的属性。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不仅神与神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而且也决定了人与神之间的平等关系。因为原始宗教活动的民主性和神权的集体性,正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财产公有集体生产、平均分配、人权民主这种人世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反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古代埃及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产生了贵族。原始社会末期发生的阶级分化在宗教观念上得到反映,使原始宗教的各种神灵也发生了分化。由多神崇拜向主神崇拜发展。埃及进入王朝时代后,出现了全国性的大神如太阳神拉、奥西里斯等。
在亡灵崇拜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对祖先的亡灵崇拜,逐渐发展到对权贵、法老的亡灵崇拜过程。亡灵崇拜早期,古埃及人一般把祖先灵魂当作保护子孙的善灵来崇拜,祭拜他们并给他们供应食物,以保证他们不会因饥饿伤害世间的人们,保佑后人平安。由于祖先的亡灵,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所以对祖灵的崇拜,强化了埃及的家庭伦理,弘扬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对建构和谐家庭与秩序社会起了积极作用。
在古埃及,法老高居统治者的最高权力宝座,是人间的统治者。他是一个基于教义被赋予了神秘性质的人物形象。他扮演着神的角色,履行着神的职责。从第四王朝的斯奈夫鲁 (Snefru) 开始,国王们便自称 “拉神之子”,因而把他们自己置于人类保护神太阳神的直接庇护之下。拉神让国王永久地处于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治理人类,供奉神灵,扬善除恶。为了增加法老的神性,在法老登基时被授予 5 个头衔: 荷露斯的继承者、尼克比特和威德吉特 (Nekhbet and Wadjet,上、下埃及的守护神)、金猎鹰 (神的肉体)、上下埃及之王和拉神之子。正是由于得到神的庇护,国王才能行使职责。整个王朝时代,法老支配着当时的社会。他们在现世具有很大的权力,对一般的老百姓掌握着生死大权。这种现实社会中的权力,按照宗教说教,可以延续到冥世。国王活着的时候是人间的神灵,国王死后飞向众神所在的极乐冥界。法老的亡灵依然具备神力,这种神力经过宗教夸张而得以发展。所以,亡灵崇拜更多的是对法老和人间君主亡灵的崇拜,一般的中下层人民即使到了冥界仍然是伺候上层统治者的,所以他们死后的亡灵就不如达官显贵重要。一方面法老和达官显贵被神化,他们在现世就具有神性,在冥界就完全变成了神明。埃及人认为他们仍然支配着现世,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敬奉和膜拜。埃及金字塔内发现了法老的统治年表,祭司曼涅托把它镌刻在石砌的墙壁上,后来该年表被意大利人运回国,放在都灵博物馆内,被称为 “都灵年表”。
(三) 地理环境的启迪
作为灵魂不灭观念的进一步延伸,埃及人产生了死人灵魂复活的观念。埃及人从无数次观察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中,体悟到生命现象的周期性变化:尼罗河水有涨有落,太阳有出有沉,月亮有亏有盈,季节冷热转化,植物有枯有荣,动物有生有死。这种周而复始的对立转化,有规律的生死交替现象,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永恒的生命节奏。在埃及人看来,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死亡绝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转化为另一种形态。
“亡灵复活”的观念一方面来自于农作物和植物一年一度的周而复始的由枯到荣的自然现象; 另一方面,来自于天象的启迪。日没于西,日出于东,是埃及人最容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其次是月亮的亏缺与盈满,得到这两种自然现象的启发,埃及人笃信西方存在着一个不可名状的冥世。他们十分看重前因后果,以及生世与冥世的连续关系。复活与重生观念是灵魂不灭观念的延伸。这种观念还来自于埃及所处的尼罗河环境。埃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埃及人,正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Herodotus,公元前 484 - 前 425 年)所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每年尼罗河有节奏的涨落,从夏至开始尼罗河水就一直上涨 100 天,这段时间过去以后,它的水位立刻回落并减弱水流,这样在整个冬天一直保持着低水位直到第二年夏至再来的时候。而埃及人就是喝尼罗河水的人。埃及人的生存依赖着一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的自然现象,洪水退后,沿岸的耕地上留下一层湿润肥沃的黑色淤泥,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农田得以恢复肥力。正是由于尼罗河的环境,使古埃及人产生了神秘的自然崇拜和幻想。在古埃及人的眼里,洪水泛滥是神性的具体表现,它本身就具有孕育生命的神奇力量。当洪水水位非常低的时候,它体现的是至高无上的尼罗河神哈皮 (Hapy) 即将发威的预警,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饥荒。每年 7 月 20 日左右的第一次带着大量淤泥洪水的到来会使埃及人欢欣鼓舞,它宣告尼罗河神将要赐予埃及人恩泽。新王国时期的手抄本中提供了几个版本的 《尼罗河赞歌》,尽管创作日期无从得知,它们均表达了埃及人对尼罗河带来新生的期盼: “赞美你啊,尼罗河,你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你让大地生机盎然。”庆祝尼罗河洪水来临的古老仪式成为埃及的民族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尼罗河水有涨有落的周期变化,无疑是亡灵复活的启示之一。
“复活与再生”的观念还来自于农作物和植物一年一度的周而复始的由死到活的这种自然现象的启示。受植物和农作物一岁一枯荣的启示,埃及人联想出动物和人也会像植物一样,在经历了童年、成年和老年后,复活与再生。埃及人的这种观念还反映在他们创造的神灵上。他们认为作为神灵,就应该具备这种功能。根据传说,埃及人构想的本努神 (Bennu - bird),是身披五彩斑斓羽毛的神鸟,被称为 “不死鸟”。它被看作太阳神 “拉的灵魂 (Soul ofRa)”,它住在太阳城里,每 500 年重生一次,为人间带来无限欢乐、幸福和自由。埃及人认为法老具有神性,不仅在冥界可以复活与再生,而且在现世也具有重生能力。当法老执政满 30 年的时候,要举行重要的 “塞德节” (Sed -festival)。据说经过塞德节的洗礼,法老重新获得能量,变得年轻,具有朝气与活力。
古埃及人 “日没于西”的经验观察,激发和强化了冥世生活的宗教幻想,那么每天 “日出于东”的事实,又会产生种种人亡故而后复苏的宗教意念,这就是所谓的 “复活与再生”。这一宗教观念非同小可,它激发了冥事崇拜之风的大肆盛行。在埃及的所有节庆活动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那些反复演出奥西里斯死亡、埋葬以及重生过程的节庆,因此亡灵崇拜和死亡神话在埃及文化中占有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