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材料作文优质
意思是为了写作的需要而搜集的一系列的事实和事理,根据特点可分为两类, 一是事实性材料,即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书本文章提供的具体事实,包括人物、事件、数据等; 二是观念性材料,即来源于实践,并从中得到应证的观点,包括科学原理、定义,民间流传、谚语、格言、警句等。如果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拥有充分、生动、典型、新鲜的材料去表现主题,文章才显得内容丰富,有较强的说服力。 扩展资料: 书籍报刊是作文材料的又一个丰富资源。比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虽然是“第二手”的材料,但由于经过作者的加工整理,使材料更具规范、更精练、更集中的特点,便于读者吸收和积累。再说,中学生学习的任务重,不可能也不必一定要从生活中积累作文所需要的材料。那么就从书籍报刊中去积累材料了。 书籍报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古今中外,无论是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地理的、天文的、生物的、自然科学的,大量的书籍应有尽有,无所不有,而且这些材料又相对比较集中,只要你喜欢的,就有可能得到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写作材料
1、审题上:话题作文强调的是“相关”,不故意在审题上为难考生,只要或隐或显和话题有关就可以。 而供材作文的立意是从材料中提炼出的,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立意,但不管哪个角度都是从材料中来的,因而角度往往也是有限的,不像话题作文那样发散度大。 2、材料的使用上:供材作文中的“材料”是必须使用的,所有的立意角度都是从材料中来的,当然在具体的行文中,也可以不写所给材料,只取其立意也可。 而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只是给读者一个角度,一个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话题,话题范围要远大于材料所提供的范围,所以材料完全可以不用,学生重点是审视所给话题,由话题展开思维,寻找角度。 3、思维方式上:供材作文多为“扇型直线思维”,一般是从不同人物、不容侧面对内容进行审视;而话题作文则多是“圆形发散思维”,一般可以从话题的本义、比喻义及文化内涵等多方面思考,离话题可以较近较浅,也可以较远较深。 扩展资料: 材料作文 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晴朗的夏天, 树叶把自己的绿荫撒向谷地。 在树枝上,他们高谈阔论, 极力夸耀自己。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 从地底下发出了温和的声音, 是谁说话?竟敢这样傲慢无礼!” 树叶吵吵嚷嚷,在发脾气。 “是我们。” 地底下的声音回答, “是深深埋在黑土中的——树根。”
材料就是用在文章中的素材例子。这个题目可以写自己的感动,懊悔等,很宽泛的。
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如以下材料: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材料虽然提出了对待命运的三种态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谦卑”两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让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隶”的做法,而赞同“做命运朋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生发就会得出以下理解:“做命运的奴隶”,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在失败、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当然为人们所舍弃。而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像司马迁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毕竟生活得太过沉重。而把命运当作朋友,坦然乐观的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往往会生活得既积极又满足。就像坚定乐观的霍金,面对不幸命运,带着感恩的心态坦然地接受一切,积极乐观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把握材料寓义
当前中考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①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同志提出的一个概念。2015年高考全国卷一、卷二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一类作文同过去非全国卷考查的作文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非全国卷没有这样的任务。2015年全国卷评分细则评也同过去非全国卷所用的评分细则有较大不同。因此2016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应对这一新型作文要引起高度重视,广大高三教师也应就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作文。
那么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应该怎样来写作呢?下面以2015年全国卷Ⅰ为例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
在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考生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全国卷Ⅰ的作文在叙述材料后有两段文字,这两段字应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为了叙述的方便,现在摘录如下:
对于以上的事件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的你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这两段就集中地展示了命题者设置的任务要求,仔细分析应有如下的任务:①“对以上的事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就表明要写成议论文,不能写成记叙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就要求写作时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②“请给小陈、老陈或是相关方写封信”,这就加强了考生论述观点的针对性,要求就事说理,不能脱离所选的一方而任意写作。同时要求写成一封信,以信的形式来展开论述。信的格式无疑就会成为判分的依据之一。③“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就是要求考生围绕材料中的核心事件,形成像样的、可以阐述的看法,体现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他非核心事件可以涉及,但是不能“喧宾夺主”,叙述非核心事件只是为了更好地议论核心事件。③“选好角度”。针对这一点,教育部考试中心余闻明确指出,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角度有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之分。因此考生写作时就事要抓住核心事件来确立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明白了这些要求,再按照这些要求来写就符合命题者命题意图。
二、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
这一则材料表达的有这么几层意思:⒈陈父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打电话,家人屡劝不改;⒉小陈迫于无奈,为了父亲的生命安全,通过微博私信向警举报自己的父亲;⒊警方查实后,依法教育处罚老陈,并将这起举报放在官方微博上;⒋小陈之行为、警方的做法,赢得众多网友的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⒌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这则材料中涉及老陈、小陈、警方、网友、媒体这五方。从材料看,老陈、小陈、警方三方是核心事实,网友点赞、质疑,媒体报道是这些核心事实产生的影响。因此分析材料要紧抓这三件核心事实。
首先我们来分析老陈的行为。老陈不顾家人多次劝告,总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命题者对老陈之行为明显是持批评态度,老陈这是把生命当儿戏,是极不正确的。这种行为要批判。再看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父亲生命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举报自己的父亲。”从举报的原因、目的来看,小陈是正确的。但在举报方式上是否有更好的呢?值得考生思考。警方查实后依法教育处罚老陈,体现了实事求是以及法治精神,值得称赞;但把这一事件公布到官方微博,其主观目的是为了警醒大众,但客观上也将小陈置身舆论的漩涡之中。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能够辨别是非,为后面的写作找到方向。
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
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这一则材料中就应围绕老陈、小陈、警方这三个核心角度或重要角度来写作;当然,在核心角度这一前提下,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
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比如从老陈角度来写,可以着力围绕其错误做法来展开论证。如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打电话的危害等来展开,劝其注意生命安全、遵守交通法规等。又如从小陈角度来写,一方面要突出其举报的意义、围绕其积极意义来写作,把这些作为文章之第一部分;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其举报方式值得商榷,以及举报自己父亲与中国传统伦理不一致,并提出自己应对一情况的做法。还可以从警方的角度,抓住警方“查实”后“依法”“教育处罚”老陈,体现了实事求是、依法行政等精神,值得称赞;并指出警方把这一事件公布到官方微博,其主观目的是为了警醒大众,但客观上也将小陈置身舆论的漩涡之中的事实,探讨警方执法是否可以人性化些。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要求。
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过去的材料作文中,材料总是起引出观点的作用,引出观点后,用途不多。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全国卷Ⅰ而言,在写作时就应紧紧围绕一方材料来提出观点,展开论证,要结合材料向读者入情入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也可联系类似材料进行类比、辨析,分析事件背后的情、理、法等核心价值观。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在写作中类比不当,使得说服力不强,造成论证乏力。这里所谓的类比事理,就是同材料中相关方行为在本质上有同一性。
总之,任务型驱动作文,并不是山中老虎,没有什么可怕的。它也有相应的规律可循只要向学生阐明审题立意及其写作的方法,并让学生不断实践,他们就可以写好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如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的材料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词是“边边角角”,要注意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可以去除的一些东西,可以是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方法:材料作文是常见作文题五种形式中的一种(另外四种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根据提供导语自拟题目作文),河北省自1999年以来,中考作文一直由话题作文所垄断,材料作文只是在2004年中考中暂露头角,刚一亮相就吸引了众位考生。但与此同时,它所触发的一连串问题也产生了。综合归纳之,那就是材料作文如何应对?下面笔者就如何应对谈谈与之相关的知识及应对策略问题。
一、材料作文相关知识
1、材料作文的特点:
(1)读写结合,作者(考生)要通过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之后,才能完成写作任务;
(2)自拟题目、不限文体是近几年材料作文普遍的要求,这样它能有效地避免猜题押宝式的作文指导,因而受到师生的欢迎。
总之,材料作文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能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写出个性与创意来。
2、材料作文的形式:
(1)文字材料。有的是单给材料,即专为写作而设计的材料;有的是试卷阅读语段。近几年不少省市都要求在完成阅读能力的测试之后,用同一材料构思作文。
(2)漫画材料,即看图写文。
(3)此外,材料作文还有扩写、续写、改写、缩写、读后感等(这几种形式的材料作文因为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中考作文涉及较少,因此,后面关于这几种形式的材料作文的方法指导较略)。
二、材料作文应对策略
材料作文形式虽然很多,但这类作文实际运作时,难度并不大。如果方法得当,不论平时还是中考,考生皆会顺利过关。
材料作文不管哪种形式的应对,笔者告诉大家的是,有两点至关重要:1、读懂材料;2、明确要求。
A、 给文字材料作文
给文字材料的作文结构一般包括两部分:材料+要求(有的要求里面包含写作提示语,这对考生至关重要:如果审好提示语,关于写作文题、主旨等的确立,皆可成竹在胸,具体运作起来,得高分稳操胜券)。
给文字材料作文相对于命题作文有两个特殊之点。一是受所给材料的限制,作文的话题比较固定,必须与所给材料有关。二是给材料作文考查面广,既考查了写作,又考查了阅读。如果阅读基础差,看不懂材料,势必影响写作的效果。
写给材料作文,审题和领悟非常重要,可以从3方面做起:
首先,要看清要求(如拟题要求、文体要求、文字要求、内容要求等),看懂文字材料。这是快速审题的第一步,对整篇作文的立意、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明断是非优劣,通过阅读材料要迅速判断出材料所提供现象的属性,是与非,正与误,优与劣,以便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
再次,挖掘深意,有的材料作文内容比较复杂,主旨比较“隐蔽”,在这种情况下,深入领会材料就成了关键。
对如何写好给材料作文的具体建议是:
写给材料作文要注意合理使用所给的材料,不能避开材料,另起炉灶。
若拟写记叙文,则应先对材料内容加以分析,再由此联系与材料相关的人或事,可以以这样的形式开头:“读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或‘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或‘曾遇见过这样一个人’)……”。结尾处,再用恰当的议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用画龙之笔点明中心即可。
若拟写议论文,对所给材料可以从以下角度使用:
1、从中引发观点,一般来说,所给材料是有意义的,能给人某些启示的,所以往往可以从中得出观点(理解的角度不同,提炼的观点也不同。不管怎样不同,提炼的观点必须与原材料相吻合。),再围绕观点来阐述。由此可得下面的写作思路:开头引述材料→认真分析后,确定论点,(即提出中心)→具体论证→结尾照应开头(材料),深化中心。
2、用做文章的论据。对于做论据的材料的使用,需要考生精心剪辑,决定取舍:有时材料过于简单,就需要扩充内容,着重在证明的论点上加以充实;有时对论据材料可完整地抄录引用;有时不宜全文照抄,可用自己的语言对论据作概括引述;有时可以将材料穿插在阐述或评析之中。
3、用做联系实际的参照“标志”;
4、用做拟制标题的话题,如“从……说开去”、“……给我的启示”、“……教会了我做人” 、“论……”等。
5、用做照应开头的结论,议论文要做到结构严谨,因此在结论部分有必要用所给材料内容来照应前文(包括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
总之,写给材料作文必须“像捉毒蛇须打它的七寸一样”抓住“要害”即关键。写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角度”的选择,只有命题意图领会了,切入点找好了,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就不难了,当然运笔最好是在自己有经历、有体验、有感悟的内容方面进行。
B、看图写文
看图写文也是材料作文,只不过试题向考生提供的不是文字,而是配以标题或解说的图画,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图画进行写作。
由于所给图画的不同,看图写文也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幅的漫画。单幅漫画的中心一般很集中,往往通过讽刺某种不良现象或表扬某种社会美德揭示一定的道理,使读者受到教育和启发。连环画除了具有上述特点外,情节更曲折一些。二者的共同点是趣味性强,发人深思。
看图写文可以设计成命题、半命题、自拟题目等多种形式,也可以按照要求写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如果命题中有了要求,就要按照要求进行写作;如果命题中没有题目与体裁的要求,就要按照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拟定恰当的题目,确定合适的写作内容。
看图写文的关键在于看懂“画意”(包括简单的词句)。一般来说,应该看懂的有以下内容:画面的中心意思、几个人物及人物间的关系、事件的经过、空间方位、逻辑关系等。
看图写文如果要求写成记叙文,通常需要借助想象完成,因为画幅总是有限的,那些画面上没有画出的过程就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去补充。如果要求写说明文,一般是直接介绍画面的构图、组成、主要内容。这时,就需要细致准确地观察,看清画面,看清要求,画面上是什么就把什么写出来。如果要求写议论文,需要准确认识和理解画面反映的问题或表明的观点,审题时所要考虑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
看图写文要防止三点失误:(1)抛开图画,另起炉灶;(2)误解图画,文不对题;(3)不明目的,信马由缰。
C、阅读要求扩写、续写、改写、缩写的材料,要注意
主要内容、人称、感情基调等;阅读要求写读后感的材料,要读懂材料的内涵,以便准确地提炼论点。
当然材料作文与其他四大题型也有其“共性”:如都要选择鲜活的素材,确立鲜明的主旨,布设精巧的格局,铺展丰厚的内容,运用生动的语言等等。以上所介绍的这些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否则材料作文就成了“孤家寡人”,考生在实际运作中也就和“盲人摸象”没什么区别了。
总之,考生要能在中考中,将材料作文较为顺利地完成,的确需要掌握相应的方法策略,惟有此方能在中考中获取理想的成绩。
苦难的财富
法国作家加缪说过:“对一个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诚然,对于短暂的生命,丰富的人生经历比优越的生活条件要有价值得多,而这经历不仅包括欢乐和幸福,也包括痛苦和不幸。
痛苦和不幸是人生的重要财富,缺少了它们的人生,也许看上去相当完美,却绝不完整。我国2000多年前就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古训,阐明了苦难的必要性。没有苦难的历练,就很难铸就坚强的精神,亦很难在潜流暗涌的世界上走得更远。
著名作家茨威格曾在他的传记作品中作过一个很有价值的对比:王尔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同为当时著名的作家,同样因故入狱,其后发生的事却大不相同:王尔德入狱前生活富庶,自视高贵,入狱后被迫和出身地下的囚犯同吃同住,身心受到极大的创伤,从此一蹶不振。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被人从行刑架上解下来送往劳役营的,死里逃生使他更加珍惜哪怕是充满苦难的生命。他卖力地服劳役,与那些犯人交谈,竭力发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为自己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牢狱生涯毁了王尔德,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成28写下《罪与罚》等传世名著,堪称西方最深刻的思想家的伟大作家。茨威格这样评价两人:“王尔德的贵族身份比人类身份更明显,当他当不成贵族,他的人生也完了,而陀氏早年的贫穷苦难使他比谁都更接近人生的真实。”就这样,由于缺少苦难的磨炼,脆弱的灵魂被命运严厉的钟声震得粉碎。而只有坚强的灵魂,才能与之共振出生命的强音!不幸造就不凡的人,使他能经历更大的不幸。
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5000年的硝烟和100年的屈辱却从未使我们倒下。正因为我们从苦难中吸取,从悲惨中获得,才积累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的资本,才使得“中国”在世界上一直是个落地有声的响亮名字。而回想同列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巴比伦,若不是过分沉溺于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空中花园也不会那么早就化为废墟。
由上述种种,足见苦难是人生真金,不幸乃世间珍宝。我们当然不会刻意去追求痛苦和不幸,但人生也绝不会没有痛苦和不幸。每当我们又一次超越了它们,我们也就比以往更能把握自己的生命。
原文地址:[整理]材料作文: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还乡作者:秋空悠云
材料作文: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还乡,在长沙大兴土木,为子孙后代留下豪华府第,他总怕工匠偷工减料,亲自拄着拐杖到工地督工,这儿摸摸,那儿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说:大人,放心吧。我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在长沙城造了不知多少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经常的事。左宗棠听了,不觉满面羞愧,叹息而去。
角度一:
1、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3、做事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
4、要养成亲自尝试的习惯。
5、生活不可过于奢侈,多用于国家建设。
6、谈贪污腐化。(奢侈是灭亡的开端)
7、谈左宗棠的为人。
8、不要过分苛求别人,要完善自己。
9、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
角度二:老工匠
1、做事要问心无愧。
2、劝谏须妙法,讽谏要柔攻。
3、敢于为自己辩护。
4、揭露真相的是勇者。
5、敢于直视别人的怀疑
较好角度:
1.应该给子孙留下些什么
2.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3.教育儿孙自立自强
4.“造屋”不如“树人” “造屋”不如“树人” 清末封疆大使左宗棠告老还乡之后,为子孙建造豪华府第,他怕工匠偷工减料,府第造得不坚固。一位老工匠对他说:“在我手上造的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常有的事。”这段话使我们领悟到一个深刻的哲理:“造屋”不如“树人”。 左宗棠满腹经纶,雄才大略,但在给子孙留下什么遗产的问题上却显得老愚昏聩,远不如一介布衣老工匠的世事洞明。从秦始皇到清末,有多少封建帝王、达官贵人、富商豪绅为子孙造屋,又有几个子孙守住了?秦始皇平定六国,大兴土木,修建连绵三百里的阿房宫,指望传给子孙万代,结果二世而亡,成为千古笑柄。盐商巨贾在扬州营造的徐园、个园、何园,想遗泽子孙,结果园主多易,已成梦幻。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现代许许多多的人在教育后代上远比左宗棠高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不为儿女“造屋”,而是身教言传,赋诗叮咛,教导儿女严于律己,学习马列,精通业务,努力工作,为国效力。现在的山西省委书记胡国富,教育儿子不图享受,深入基层,埋头苦干,建功立业。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子孙“造屋”,着力“树人”,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了榜样,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教儿孙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工作,让儿孙早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教儿女自立成材,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当前,仍然有一些人思想糊涂,继续步左宗棠的后尘。有些领导干部为子孙寻求舒适豪华的居室,谋求轻松愉快的工作,选择丰厚实惠的单位;有些刚富起来的人为儿女建造高楼大厦,购置高档物品,准备大量钱财。但是,他们的子孙,有的好吃懒做,随意挥霍,成了败家子;有的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变成社会渣滓;有的凶狠蛮横,欺压百姓,成为地方恶少。做父母的,只顾“造屋”,不知“树人”,结果祸及子孙,贻害无穷!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这是至理名言。在为儿孙留下什么的问题上,明智之举是“树人”不“造屋”,多留精神财富,少留物质财富,教育子孙明辨是非,识别真伪,积善养德,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左手执着右手变通 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就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 左岸是执着,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变通。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执着该执着的,变通该变通的。 执著,驶向成功彼岸的船桨。16世纪,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 说。由于沉重打击宗教神学,其学说被称为“邪说”。在如此重压下,哥白尼还是坚持真理,毕生不悔。他的《天体运行》一书,以他给教皇的一封信开头。在信中表明了他坚持真理,敢于同宗教挑战的决心。正是由于哥白尼的执著,日心说最终被人类接受。可见,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能为真理而坚持斗争,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 执着诚可贵,变通价更高。如果只一味的执著,而不明确方向,不 知变通,只会使自己远离目标,甚至造成不可预料的结果。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到房间里,一圈又一圈的飞舞,有些惊慌 失措。显然,他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都没有飞出房子。不停的飞舞着,最终,这只耗尽了气力的蝴蝶像一片毫无生气的叶子,气息奄奄地落在了桌子上。其实,如果蝴蝶只低飞一点就是敞开着的窗户。然而,它只一味的执着于在房间顶部寻找出路,最终失去了生命。可见,变通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有了目标并奋力执著又善于变通的人,才会更顺利地采撷到 成功之花。 水稻是世界主要农作物,它产量的高低,直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袁隆平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打破了传统的育种方法,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从提出观点到突破技术难关,他执着地勇往直前,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人。可见,变通与执著是人生旅途中最好的行囊。 正如材料中的乌鸦,在喝不到水的情形下,依然努力尝试,没有放弃;最会换个角度,换个方法,不一味的坚持一种方法,就喝到了水。倘若,它不知变通,依然我行我素,固守思维,它不会达到目的。 执着是我们做事,做人所必需的,同时又不可缺少变通,转换思维,因此,我们既要执着又要学会变通。
缺陷美
昙花虽美,却只绽放一夜;牡丹虽美,却华而不实;维纳斯虽美,却没有双臂。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完美与缺陷往往共存。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完美,而伴随他一生的却是一个又一个遗憾,一个又一个缺陷。完美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理想的寄托点,然而理想中的完美往往有些虚无飘渺,只有缺陷才是真实的。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也有雷电轰鸣,狂风怒吼。有美丽怡人的夏威夷,风光无限的威尼斯,也有冰天雪地的两极,不断喷发的火山,惊心动魄的海啸和地震。完美总是与缺陷共存。
也许会有人说:“世界并不完美,多么令人遗撼!”而我要说:“世界因缺陷而美丽!”盘古开天辟地之时,天地不分,浑沌一团,好似无懈可击,而正是盘古那一斧辟出的缺陷,才辟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女娲补天时,尚有一块没有补全,而正是因为这一缺陷,让大地有了四季之分和风雪雷电;大地东倾,应该也是个缺陷,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缺陷,才有了百川入海,泉水叮咚,江河瀑布,才有了孔夫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才有了“奔流到海不复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同样,昙花正是因为短暂的开放,才显得美妙绝伦。是的,世界因缺陷而美丽!
人的一生也一样。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的、或大或小的缺陷。“一朝春
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葬花是何等的凄凉。然而正是因为那“花飞花谢飞满天”的景象和黛玉的悲剧,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敢人形像;贝多芬耳聋之后,音乐创作有了质的飞越,谱写出了《命运交响曲》这样纯属精神的音乐;英国的海伦、中国的张海迪,她们都有先天带来的残疾,而她们并没有放弃自己,依靠自己的顽强意志奋斗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们的身体是残缺的,而她们的心灵、她们的精神是完美的。她们的人生因缺陷而美丽,因缺陷而辉煌!
朋友,让我们正视自己的缺陷,树立起理想中的完美,并为之不懈努力吧!
缺陷与完美
月儿无法永圆不缺是缺陷,花开无法永开不败是缺陷,天空不能永保湛蓝亦是遗憾。但缺陷并不仅仅表示凋零、陨落,有时它是一种慑人心魄的美。
比萨塔的倾斜是缺陷,圆明园的凄凉是缺陷,维纳斯的断臂亦是缺陷。但这种种缺陷不会给人以悲的感觉,因为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精神的化身。它们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美就美在它的不完整。
有些缺陷是真正美丽的缺陷,因为它们才使我们一次次的热血沸腾,一次次的热泪盈眶。 或许你会说坦然地面对外物不难,但是面对自己或是周围人的缺陷可那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你会觉得世界很单调,世界不再多姿多彩,也不会因此而美妙。
没有风吹雨打,哪会有秋实的成熟;没有刺骨的寒风,哪会有松柏的坚韧。在逆境中,不要一味地怨天尤人,要多考虑怎样克服困难。彼得逊说过:“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逆境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古今中外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过来的。失聪的贝多芬,艰难跋涉于荆棘丛生的黑白键上,用手指重重地扣响了神圣的《命运》之门,挥洒出一部音乐家顽强与厄运抗争的辉煌乐章。司马迁忍受宫刑之痛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因此,逆境是强者攀登高峰的垫脚石,是弱者走向毁灭的万丈深渊。
欧美有些国家,故意将笔直的公路修造成弯道曲道。筑路费用多,开车时间费,对于视时间如金钱的颇具经济头脑的欧美人,真是“自讨苦吃”。但他们认为这很值得,因为长时间在笔直、没有任何阻碍的公路上疾驶,易使人麻痹,从而引发交通事故。有了弯道曲道的阻碍,司机须时时警醒,不敢掉以轻心。事实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明智之举。
无须赞美逆境,无须企盼逆境,但必须正视逆境,一旦身处逆境,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有恒心,有勇气,有毅力,有实干精神,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仍要想到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七十多岁还到野外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直到临终的一天还不忘做科研记录。他们战胜了多少艰难困苦! 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该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体现出来,许多先进人物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与说明。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让我们学会坚强,学会抗争,用奋斗走出逆境,这将会成为我们巨大的财富。我很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话:“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一天中午,我偶然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反映我班有几名“活跃分子”正在搞“联名上书”,要向校长反映我班物理学科王老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譬如,上课线条比较粗、不精雕细刻,课后作业负担重等等,并要求她下学期不要教我们班的物理了,听说已有10多人签了名……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很气愤,真想立即把那几个“核心人物”叫到办公室,恨恨地“涮”上一顿,心想,真是“民主”到有点过分了。
我担任班主任,历来坚持“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每位学生对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都有发言权,如有意见,可向班、团委或直接向班主任反映。我平时经常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办公,怎么就没有一个觉悟高的班、团干部或同学来向我反映情况?我立即找来常务班长黄洪刚同学,他没等我开口就急着说:“莫老师,我找了你好几次都没有找着,班里有一个情况……”
那天的整个下午,我都在想这件事,究竟采用什么办法转变学生的认识,是大发雷霆地严厉批评或者惩罚,还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通过充分的构思和酝酿,我迅速拟定了几个发言的提纲,并决定利用下午最后一节班会课,对学生实施一次积极的、正面的教育。
上课铃声一响,我一瘸一拐地来到教室(那天我的脚不慎扭伤)。学生们看到我走路颠簸的状态开始窃窃私语,“莫老师怎么光荣负伤啦?”我便顺势接上他们的话题,意味深长但又调侃说:“我心灵的创伤比这伤更深。”下面一阵骚动:“唉,怎么啦,还有心灵创伤?”我又略带严肃地说:“你们不是喜欢流行歌曲吗?正像那里面唱的一样,我现在很受伤!”学生们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刚刚轻松快乐的表情显得有点收敛。我也开始了自己的发言。
最近两个星期,由于我工作十分繁忙,来班级的时间比较少,对班级关心得不够,我在此向大家表示歉意!但是,我班各方面的工作仍有条不紊地运转,因为从学校公布的量化考核结果来看,两周来我班并没有扣分,这充分证明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自觉性、班级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真的感到很欣慰。其间各主要任课老师也为我班的管理分担了很多,语文周老师,文采飞扬,书法俊美,而且他总是像大哥哥一样敦厚,他就像爱护小弟弟、小妹妹一样爱护着大家;英语张老师,英俊潇洒,课堂教学行云流水,一口标准的English令人赏心悦目,生物余老师,她最不容易了,几乎每天晚上要到班上给大家作悉心的辅导,而且她一来就是两个人,因为她不能不把你们的小师弟或小师妹带来呀!(余老师怀孕了,挺着个大肚子),她的工作干劲令我十分感动!我特意最后一个点评我们的物理王老师,她每天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晚自习结束后一般十点才离校,就像妈妈一样呵护着大家,每天还要为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作个别辅导。听说她的孩子也已经初三了,临近毕业和升学正需要父母多关心和辅导的关键时刻呀!做老师就是这样,宁肯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少花一点时间,也要在学生身上多花功夫,她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令我十分敬佩!
老师不像春蚕吗?老师不像那亲勤的园丁吗?老师不正是那一支支红烛吗?在毫无怨言的无私奉献中,升华着美丽的人生。讲到这,我发现有好几位“活跃分子”默默地低下了头,同学们似乎都陷入了沉思。我又说:如果我班的某些学科在某一、两次考试中发挥不是特别好,我想,我们不应该埋怨和责怪老师,而应当多在自身找原因。魏书生讲过,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只会觉得学习的内容越来越艰深难学,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更糟糕,一事当前,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埋怨一番,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推无用的指责和埋怨,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我体会到,比较有效比较实际的做法,还是先从改变自己做起,用七分的力量去埋怨指责环境,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并助长别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蛮,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用来改变自己,就能使事情向好的方面转化,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医生埋怨病人的病难治就不给治,他的医疗水平不可能提高,医生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的。老师埋怨学生难教就不给教,他的教育水平就不会提高,老师是在把原本各方面素质并不是很好的学生教育成德、智、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优秀生的过程中,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的。学生埋怨老师不会教,多半是因为自己在学习上钻研精神不足,导致成绩提不上去甚至退步,而过多的在客观上寻找原因所致。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对于一名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的作用仅仅是一个外部因素,并非决定因素。
日本北海道盛产一种味道极其鲜美的海鳗,价格当然不菲,海鳗有一个不同与其它海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当天捕获的海鳗如果不能及时卖掉,只要隔一、二天就会死掉,与新鲜的相比价格就相差非常大,为此,渔民们都非常苦恼。但有一位渔民他几乎每天都有新鲜的海鳗出售,显然,他有一种使海鳗存活的有效办法,人们纷纷向他请教,他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在存放海鳗的池中再放上一条它们的天敌,海鳗与其天敌共处一池,随时都有被吃掉的危险,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保持高度的警觉,因而它的生存潜能被充分激活,生命力旺盛固能保持长时间的鲜活……
所以,环境恶劣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感悟的过程。如果总依赖老师将知识磨碎嚼细了送到我们的嘴里,我们的学习能力怎么会提高呢?反之,如果大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多思多问,主动求知,就能充分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不仅能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更能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品质。
我接着讲了第二个观点。我希望每个同学要始终抱着这样一个做人的原则,“宽容他人、善待他人”!因为“宽容和善待他人”就是善待和宽容自己,要真诚地、善意地向他人提建议。提建议的方法,可以是悄悄地递上一张纸条,可以是和老师进行一次促膝的谈心……这也是作为一名高中生应有的风度,这也是你有水平、有能力、成熟的标志。相反,粗暴、不理性地横加指责和埋怨,只能把事情搞得越来越被动,与人与己都不利,所以,我希望一些同学要理智地对待身边发生的事,尤其是团员、班团干部,要以一个地方最高学府的高素质学生形象,赢得老师们的尊重。
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正要宣布下课,一位女生快速地跑上讲台,将那封信交给了我,用略带羞涩的语态说:“莫老师,我们错了!”此时,我灵机一动,何不向古人曹操学一学,于是我拿出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立即将那封信付之一
“你热爱生命吗?那就请你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这是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仔细品味,这是一句多么富有哲理啊! 花谢了,可以再开。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时间,一旦流逝,将会一去不复返。时间是勤劳的,当它从你身边悄悄然的流星般的闪过时,你却毫无知觉。当你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时,想伸手挽留它时,它早已无影无踪。 人生好比一不未完成的书稿,而时间则是这部书稿的翻动者。你只有珍惜时间抓紧书写这部“人生”这部书稿,你的人生才能多姿多彩如果你不珍惜时间抓紧书写“人生”这部书稿,这部“书稿”将会留下许多空白的页码。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果你热爱生命那就请你珍惜时间,努力奋进,创造美好人生。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审题点拨
引文材料是一则寓言,涉及的物象有狂风、大树和小草。面对狂风的肆虐,大树奋力抗争,即使折断了腰;而小草屈腰伏身,最终扬起了脸。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学生的问话,苏格拉底的回答“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至关重要,似乎模棱两可,但决不偏指一方,彰显了材料的多元性,也为审题立意创设了足够的运作的空间,探究其赞美大树和小草的原因,从根本上提取升华,就应是此材料的意旨所在,从其中一点或将两者结合考虑,都是较佳的切入角度。
温馨导航
材料的寓意表示:面对强大的压力,大树展现了坚韧的形象;而小草则是“以柔克刚”的代表,面对狂风,它没有像大树那样顽强的抗争,而是屈腰伏身,紧贴大地,最终慢慢地扬起高贵的头。的确是“噩梦醒来是早晨”、“历经风雨见彩虹”。苏格拉底由衷的礼赞,实际就是对小草面对狂风侵袭时选择的充分肯定。由此可以得出,直面生活中的苦难与强压,堪称伟大;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和追求而忍辱负重的精神更值得赞赏。
●佳作一
宁折不弯屈子魂
“你把生命拓展成平原,在上面种植诗歌。”
“你把不屈悬上日月,照耀着你心中的山河。”
——题记
一直有这样一条不屈的河在你心中无尽地奔腾、流淌,携带着无数怨愤,悲怆却无悔的沙石翻滚向生命的尽头。
或许,你的一生就是一部悲怆的长诗,字字渗透出你的高洁、忠贞、耿直,可这些高尚得发出光芒的品质,却被昏庸腐朽的君王灌注进悲剧的浊浆。
你的悲剧,是一个仁者的悲剧,一个义者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在那个暗无天日,日月无光的年代,举世皆浊,众人皆醉,只有你,只有你,睁着悲愤的双眸,看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看昏君误国,西风残照……你泣血垂膺,宁折不弯,“与江底的泥沙为伴,是我最好的归宿。”或许葬身江底,才能结束那种目睹惨象,心怀远志却无能为力的折磨。
可是,当以死言志付诸行动,你所忧愤的情形,仍在残忍地上演。
生命如歌,你把生命谱写得凄哀悱恻,最后,用消失划上了凄然的休止符。
你的一生,一直沿着“忠君爱国”向前延伸。当被遥远流放,你牵念的,是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哪怕在投江的瞬间,你的理想,你的信念和你的一颗忠心都始终对楚国不离不弃。
你最大的愿望,最后还是一片遗憾,你敬爱一生的君主最后还是没有幡然悔悟,你无法瞑目!
你的忠贞与耿直给你带来的不是嘉赏与尊荣,反而是半生的罹难,可你始终“忍而不能舍也”。
在你的心中,品行高洁是鲜花香草,奸佞变节是臭物萧艾。而你,在我们心中,是香草,万世景仰。
你的《离骚》,起伏回荡,一唱三叹,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言已尽,意无穷。你将“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美政思想浸渍其中。
可是,思想终归是思想,黄昏已至,黑夜不远。
你叹,一步一步地走着,看着迫近的黑夜,众芳的荒芜,投身江流,最后将灵魂变成傲立的白荷。
理想、信念、尊荣、生命与诗歌,像巨石激荡起千层白浪,你不知是否会有人因此觉醒。
无论结果如何,历史变成哀悼的回忆,而你却被这片你曾经活过的大地上的人们永远地铭记。
历史的水声幽幽地诵读你的诗,我的眼前浮现出你看夕阳在天边沉落的情景。
画卷中的你,永远那么凛然,可谁能读出你的悲伤,读懂你悲伤的人生诗歌!
无论时光流逝多少年,你一直占据着一块叫做“尊敬”的心域。在那里,你的品行,你的精神让血液有了更为强劲的力量,在我们年轻蓬勃的身体中流淌不息。
不知什么语言有资格来表达对你的尊敬,那么用别人的一首诗来纪念你——
初闻新作已忘归,字字落地皆生辉。
汨罗江边咏天语,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闻豪杰为贼屈,天下英雄不胜悲。
赏荐
这是一篇歌颂爱国诗人屈原的佳作,习作者以圆熟的文笔,热情洋溢地赞扬屈原忠贞不贰的伟大一生,力挺其宁折不弯的高贵品质。语言深刻,蕴涵丰富,有着荡气回肠的酣畅淋漓。文前题记,文末选诗,别具一格,恰切地深化了主题。
●佳作二
低头的智慧
我看到了,看到风席卷着沙霸道地来了,身旁的树干们顽强地抗争着;我听到了,清晰地听到沙砾猛打树干的啪啪声,还有那一声声痛苦的呻吟。这一刻,我毅然决然地俯下身,低下头,默默地等待着……
狂风过后明朗天,就这样,我昂起高贵的头。
也许有人说我胆小,有人说我懦弱。
我承认自己胆小,但决不承认懦弱。有时,低头,正是一种韬光养晦的智慧。
想那越王勾践,在吴王夫差的手下是怎样的忍辱负重啊,为赢得信任,不露锋芒,忍辱负重,自称贱臣,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小心伺候,做到百依百顺,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夫差生病,勾践“问疾尝粪”,最终博得吴王夫差之欢心,得以重返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苦心焦思,励精图治,富民兴国,一雪前耻。
还有楚王韩信,曾受一青年屠夫的侮辱,当那屠夫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时,韩信注视了对方很久,很久,之后慢慢低下身来,从其胯下钻了过去。所有人都骂他是懦夫,都嗤之以鼻,都不屑一顾。而韩信不理睬别人的冷嘲热讽,胸有强兵百万,发愤努力,成为赫赫有名的将军。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威名大振。
嘉庆皇帝,平日见和珅贪赃枉法,欺上瞒下,本想在登基之后狠狠整治他,可初登皇位的他没有一丝实权,一切的权利都掌握在太上皇乾隆手中。嘉庆皇帝深知乾隆对和珅宠爱有加,于是,他在朝堂之上不发一言,在私下里也不多说一句,甚至责备那些弹劾和珅的人,而暗地里搜罗和珅的罪证,暗暗积攒着力量,耐心等着时机到来——终于,乾隆驾崩,满朝上下还没来得及悲痛的时候,嘉庆就以二十大罪名拿下了和珅,抄了他的家。和珅在家自缢而亡。
低下头,忍一时屈辱之气;低下头,藏一时锐利的锋芒;退一步海阔天空,举首处,阳光灿烂。低头,是沉着的相时而动;低头,是睿智的蓄势待发;低头,是变通的与时俱进!
当疯狂的风与沙肆虐的时候,我选择低下头,所以,我和我的伙伴们的足迹能遍布山川大河的每个角落。
有时,低头的确是一种智慧。真的。
赏荐
人们在礼赞大树刚直不阿之时,也会对小草的机敏变通报以欣赏的微笑。本文紧紧围绕“低头,有时也是一种智慧”展开行文,列举越王勾践、韩信、嘉庆皇帝三个典型事例充分证明,最后又突出强调。结构缜密,论证有力,的确是一篇优秀之作。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遇到困难与挫折,感到懊恼与失望,为何不用这首歌来鼓励自己呢?不要说自己好失望,也别为一次失败而黯然神伤,漫漫人生道路上,这只是第一个风浪,不要畏惧,不要退缩,奋斗拼搏,勇敢直前,这才是正确的选择。昂首挺胸,擦干最后一滴悲伤的泪,梳理好情绪,把悲观失望全部抛在脑后,因为“如果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你还将错过星星(泰戈尔语)”。 诗人艾青曾这样描写礁石的形象:“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个浪都扑在礁石的脚下,被打成碎片,它的身上、脸上到处都是伤痕,但它依然挺立在那儿,含着微笑,面对海洋。”希望我们是诗人艾青笔下的礁石。人生的道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但只要具备了礁石的勇气和精神,就一定能够成功。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不是说过吗?“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作为健全人,我们难道不更应该拥有这种意志和毅力吗? 成功犹如一束灿烂的阳光,风雨就是每个成功人士都必须经历的一些挫折、困难……成功人士的背后,谁不是经历无数的挫折、困难,谁不是受过磨难的呢? 世界闻名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他之所以闻名世界,是因为他付出过无数的汗水,受到过许许多多的挫折才得来的。他发明了电灯丝,也是他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研究得来的。他失败过,但他从不气馁,而是吸取教训,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实验,最后终于成功了。他不就是经历了风雨才得阳光的吗? 失败了,别泄气,因为我们还很年轻,其实,跌倒了也不要怕,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两样东西:青春和健康。别再为一次的跌倒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别碌碌无为耗费令人羡慕的资本——青春,牢牢把握住青春吧!“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只要奋斗过、追求过、拼搏过,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请记住,最后成功的往往不一定是最有才华的人,而是能够忍耐、懂得克制和从不轻易放弃的人。所以,我们失败后需要的不只是聪明,更重要的是那种甘愿重新再来的傻劲!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玫瑰,总会开放。失败了,别再徘徊,别再流泪。相信自己一定能摆脱痛苦,战胜失败,用青春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因为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材料作文范文 材料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爱因斯坦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父亲说:“昨天,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烟囱内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 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钻出烟囱,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第一范文网 www.diyifanwen.com整理)根据材料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亲自丈量脚下的路 ————用灵魂审视自我,认清自我 题记:成功的人永远影响别人而不被别人影响,除非他比你更成功。——亚洲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 古语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讲的是人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做事才能不偏不倚。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然而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丢失的是以己为镜,不愿用心亲自去丈量脚下的路。 爱因斯坦从父亲的故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自我清醒的审视有多么重要。所以在热嘲冷讽中,那个被认为愚笨的总是异想天开的孩子,后来用“相对论”征服了世人,以己为镜,照出了生命的光辉。 我们常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被他人的行为方式所影响。我们嘲笑盲从的人是“趋之若骛”,其实我们自己同样被自我限制在大多数人走着的轨道上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没有亲自去丈量脚下的路,结果被所谓的潮流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我们怎么样才能像庖丁解牛那样看请自我呢? 一个人应当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持用灵魂的眼睛审视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内心真正的愿望。这样才能做到以己为镜,不被客观外物所影响。这双灵魂的眼睛即是要能够看清物理意义上的人生状态到精神意义上的人生境界的一种眼光。 韩信受胯下之辱,被“一市人皆笑”,连对他有一饭之恩的漂母也对之抱以轻蔑的态度。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因为他明白自己有一天是要于乱世中建立丰功伟绩的。才有了后来的拜将封王、位极人臣,成不世之功业。司马迁受宫刑之辱,虽“下流多谤议”,“重为乡党所笑”,然始终不忘著史之志,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保持用灵魂的眼睛审视自己,认清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奥运会男子田径项目一直都不曾成为亚洲人的舞台,年轻的刘翔却用飞翔般的速度在这个舞台上自信地展示他优美的舞姿。在欧美人的篮球殿堂里,我们的姚明也在黑与白的世界里树立了一面黄颜色的旗帜,并令NBA那些著名的中锋们汗颜不已。黄伯云二十年磨一剑,这个“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的科学家在屡败屡战之后,制成了世界上最硬的航空材料,打破了欧美人垄断的先进技术。这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霸气,就是审视自我、超越自我的最好体现。 (第一范文网 www.diyifanwen.com整理)保持一双灵魂的眼睛审视自我,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坚持自己的信仰。这件事情没有别人可以帮你做。尽管你的周围有人不断提醒你得与失,对与错,但是脚下的路始终应当亲自去丈量。 后记:“路只有靠自己走,才能越走越宽。”————居里夫人。
写作思路:主要写出通过某一件事你获得的一些感悟,还有你在小时候父母是怎样对你的一些小事,从而感恩。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在这优美的旋律中洋溢着感恩,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位青年在一次事故中,从寒冷刺骨的河里救起数人后,终因长时间受冻导致双腿瘫痪,轮椅上的他说:“我心痛的并不是双腿不能走路,而是,被我救起的那些人中,没一个向我说过谢谢。”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可为什么在这么多宝贵的生命被拯救起之后,就没有人站出来,感激的说一句:“谢谢。”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他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飘荡,绘画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世界,因为有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有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当我们呱呱落地时,当我们被扶着跚跚学步时,父母便出现的我成长的道路上,小时候在学校里以童稚的声音读着不朽的名篇,不知不觉老师也出现的这条大道上,风风雨雨中,有朋友同舟共济。随着时间的脚步,这些我们要感谢的人便一一出现在这条叫感恩的大道上我们要感谢所有为我们付出的过客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朋友,让我们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因为有了你
“自从相遇我充满了惊喜,天地万物是你的笑容你的呼吸;从此我甘愿奉献自己,追随着你的脚步你的踪迹.最怕有一天你离我远去,那将是我最大的悲剧……”
在你来到我身边之前,我只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在你来到我身边之后,我才知道自己有什么.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首诗.在我的生命之诗里,你,就是最重要、最无与伦比的诗眼.正是你,为这首本黯淡的诗披上了一层七彩的色泽.你就是此诗的高潮,一个永无尾声的高潮.你将会被定格在我的诗里,我们的回忆将成为其中最幸福的诗句.因为有了你,这首诗才拥有了它独特的真理.
人存于世,就如同是在谱写生命的乐章.一颦一笑,都被刻画成欢乐的音符被收藏.而你,就是这生命之歌中最振奋人心的音符.有你相伴的日子,是整首歌中最迷离、最婉约的部分.永不划上休止符——因为有了你,这原本单调的音乐才蕴涵了跌宕起伏.
我们在同一舞台上炫舞,因为有了你,我才明白了快乐竞争的幸福;一二三四五,奋斗的舞步在同一时刻被迈出.
因为有了你,黑夜中的我不再孤独,你就是那颗最闪亮的流星,割破了我心上那层冰冷的窗纱,将我所有对于生活的热情都释放了出来.我坚信,若没有你,我的生命不会如此精彩.我相信你,你就是我命中注定的缘.
“我愿为你变成蛾变成蝶变成飞鸟,我飞翔你年年岁岁暮暮朝朝;我飞向你生生世世天荒地老,狂风暴雨,烈日海啸,不曾让我倒下,更不曾把我打倒……”
只因为有了你,我亲爱的朋友.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所迷宫,在墙壁上,有很多看不见的暗门,要想通过暗门找到捷径,就要具有一双有生机的眼睛。
心灵之水透过眼睛汩汩流出的,是心给了眼睛这种特别的功能,所以首先要保持乐观。如果总以为眼前的一堵墙不可逾越,那怎么可能去发现这希望之门呢?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道通罗马。一个问题有很多种解决方法,当我们的脑筋保持灵活时,才有可能有效又简洁地解决它。
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小伙子刚刚继承了一座森林庄园。但几天后,一场大火就无情地吞噬了它。小伙子感到命运真是不公平,整天闷闷不乐。他的祖母知道了这件事,就写信劝勉他:不要因一时的失败而气馁,试着出去散散心,也许就会想出好的办法。
于是这个小伙子就走上了街头。他在街上漫无目的走着,当他路过一家木炭商店时看见很多家庭妇女在争购木炭。这时他的眼睛忽然一亮。
他回到家后,找来了两个烧炭工,将庄园里的木头收集加工,制成上好的木炭,拿到商店销售,结果木炭被抢购一空。
后来,他用这笔不小的收入重新购买了树苗,森林庄园又恢复了生机。
我禁不住佩服小伙子祖母的远见卓识。事情既已摆在眼前,就要去解决它。而正是她提醒了小伙子,小伙子才找到了这扇希望的暗门。
实际上,我们每一天都会遇见一些隔膜的墙。这在那些悲观者的眼里,是不可逾越的屏障,而在乐观者的眼里,这些屏障就是由无数的门构成的。真正的智者会凭借他充满生机的眼睛去发现它。那么,当你在穿越它的时候,记好:不要让你的眼睛失去生机。
简评:本文作者并没有抽象地说明一个道理,而是用杂志上一个故事形象地进行阐释。本文首先把墙壁化成了迷宫,门细化成了许多看不见的暗门,如何去发现门呢?文中给出的结果是首先要保持乐观,然后注意观察和思考。这让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乐观而深刻的心。
平衡,是参天大树欣然地接受当初身为小树苗时的柔嫩与脆弱,经历的任何风雨都是一种历练。
平衡,是蜻蜓伸出触角,吟一阕草长莺飞,盈一怀水满香袖,而不沾沾自喜,陶醉在那一片闪耀着光环的涟漪里。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它温婉美好;过一个平衡的生活,它动人绝妙。你且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段段平衡的生活……
她是王昭君,出走大漠,只因不赂画师。丝绸之路上,驼铃的叮咚声响彻天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强烈的思乡之情浸润了漫漫黄沙。然而昭君没有怨天尤人,依然用一颗平衡的心化解着矛盾,最终换来了汉匈两地的一片安宁。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王昭君轻舞霓裳,丝袂翩翩,声情并茂地唱出了和平的凯歌。
平衡,是一种大度,是一种智慧。
她叫居里夫人,一生献给科学的伟大女性。她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拥有献身科学的坚定信念。她的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更是不胜枚举,但她一如既往地谦虚谨慎。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着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居里夫人没有因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而自以为是,没有因为发现了反射性元素“钋”和“镭”,而沉浸在快乐和喜悦中无法自拔。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居里夫人被全世界、全人类深深地敬重着。
平衡,是一种淡漠名利的心态,是一种谦虚谨慎的品质。
他叫史铁生。曾经,他的快乐和他的双腿一起瘫痪,他的苦痛和他的地坛一样沧桑。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病痛甚至一度让他失去了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他清楚地记得曾有多少风雨飘在胸前,响在耳畔。可他最终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用一个平衡的心态去面对苦难。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他用他的笔写出了《一个人的记忆》,写出了《务虚笔记》,写出了《命若琴弦》。如果说,人生来就有宿命,那么,选择一种平衡的心态去生活,何尝不是在善待命运呢?
平衡,是一种淡看苦痛的解脱,是一种善待命运的理智。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平衡的心态。不急功近利,不怨天尤人,不放大生活的磨难。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让生命温婉美好,动人绝妙。
有帮助记得好评,新问题请重新发帖提问,这里不再回答谢谢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因为父亲病逝悲痛不已,便写了一封辞职信给公司。过了一段时间,丧事办完了,那家公司送回的信里写着:语句不通顺,请重新写一份!那家公司就这样把那位青年嘲笑了一番。但他还是心怀感恩地回了一封信,因为他想:公司确实是指出了他的不足,我还得感激他们。没过多久,这位青年又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公司就是原来接倒过他的辞职信的那一家。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要学会感恩:感恩关爱过我的人,是他们鼓励我勇敢向前;感恩指责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在遇到挫折时顽强地站起来;感恩帮助过我的人,是他们在我攻克难关时不断地指导我&hllip;&hllip;
在雨花营地,我学会了感恩:首先,应该感谢我的父母。我每次为父母做了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父母都会铭记在心并且非常激动,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却难以计数。所以,我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应该的,如:洗衣服、陪父母聊天,这些小事情其实我都能做而且对我来说都不算难;其次,我要感恩我的老师,是您教会了我知识,让我的思维变得更敏捷。您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您为了上好一节课花费了不少心思,做了很多的准备。在课堂上,只要同学们能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哪怕是回答得没有完全正确,你都会给予我们鼓励,我知道,这对您来说是非常欣慰的一件事。敬爱的老师,在这,我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您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最后,我要感恩我的同学,是他们让我的世界多了几分趣味,多了几分色彩。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来帮助我,正是因为这样,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去看待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人生就会过得幸福而充实!
材料作文要“三清”“三扣”
近两年,材料作文的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因其形式多样、考点丰富、能唤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等特点,倍受中考的青睐,大有取代“话题”作文的势头.
材料作文的内容一般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话题式”的材料.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我们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就完全是在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的材料作文,我们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在所给的文字中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说的话”中.
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缤纷的文字内容,考生往往不能抓住材料的根本,导致作文偏题、跑题,成为困扰考生的难点.写好材料作文其实并不难,面对材料,考生要做到“平心静气”,摒弃一切浮躁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条件.
审题要“三清”
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体把握材料.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话题式”的内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如果是“选择式”的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构思要“三扣”
1.扣住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联系材料的主要纽带,因此作文中的主题一定要明确突出,这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必要条件.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主题最好与所给材料有直接联系,并且在作文各个部分(开头、中间、结尾)都有体现,所以在构思时“点题”的设计就尤其重要了.
2.扣住主题,明确文章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论证无疑是全文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记叙文,重点部分就是最集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描写要尽量丰富、形象,从而明确其在文章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题.
3.扣住重心,明确文章的亮点.文章的亮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还可以是语言表达、修辞的运用等等,不管是哪个方面,总之需要考生把文章的亮点在有力地突出主题的同时明确出来,这样作文就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写作要“五个一”
一个靓丽的题目:题目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在拟题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
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因此要想明确主题,至少一句点明主旨的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一个整洁的卷面:试想谁愿意读一篇“龙飞凤舞”的潦草字迹的作文?我想你也不愿意读,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写作的提高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材料作文的写作亦是如此,因此以上说的都是实际写作时提高作文质量的方法,希望考生能在平时不断练习,把上述“三招”综合运用,养成写作习惯,这样面对材料作文你就可以轻松下笔啦!
【写作策略】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如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的材料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词是“边边角角”,要注意联想到自己成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可以去除的一些东西,可以是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swdx815 2014-10-22
其他回答
不知道 啦啦
wy1067277696 2014-10-22
第一段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材料。
第二段可以就材料提出一些问题。
第三段到第七段可以用自己的思路说明这些问题,解决这些提出来的问题。
最后一段总结一下就行了。
首先复述材料---然后提出问题----再次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1.细观察。细致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钥匙。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矿藏中发现碎金璞玉,于泥沙混杂中攫取闪光的宝物。
2.多阅读。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强调既要多读,又要选择地读,更要读进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艺,语言特点”等。
我读书、学习、积累知识一般是用快速阅读法,这里说的快速阅读不是简单地阅读速度快,跟略读、跳读扫读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快速阅读是一种科学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快速阅读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的高效上,更是理解的高效:对抓住文章段落的脉络和重点有非常好的作用,帮助我们对文章做整理、分析和归纳。掌握速读记忆之后,可以把阅读效率提高很多倍,无论是阅读素材积累还是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的,特别是对于时间紧张的高中生来说,非常有必要练习提高一下。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我自己用的是这个。
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是非常必要的,阅读从大的作用来说,滋养着人的心田,提高自我修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终生收益,从小的方面来说,中学生阅读可以增加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尤其对于写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常练笔。经常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要想入作文的大门,并求得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多练。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写日记是一种有效的练笔方式,天天坚持写日记,以后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新材料作文训练及范文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里。美丽的池子干得见底了。美丽的花木枯萎尽了。玫瑰死了,夜莺好久没有飞来了。除了蟋蟀在草丛中悲鸣,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
有一天,忽然有几个人到园里来。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出现这样的凄凉情况,个个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几乎要痛哭了。一个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大家努力把它整理好。”于是他们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芜的花园的方法。
一个人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砍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另一个人说:“不然。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去砍除恶草和荆棘,因为——”
另一个人说:“我表示同意A君的话,恶草和荆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决不能栽种的。因为——”
其余的人说:“不然。你的话错了。我赞成B君的意见。因为——”
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辨论着,还引了许多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话,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正午,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于因为意见不合,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提示:新材料作文可以提炼的角度较多,更容易离题。首先要抓关键句,其次要“以果溯因”。从“花园照旧荒芜着”的原因是什么?去找突破口,就能找到材料的主旨。
切合题意:
“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空谈”、“临渊漾鱼,不如退而结网”等
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
“求同存异” “协调”“团结” “合作”
偏离题意:
“分清主次”“妥协”“退让”“雄辩”“和谐”“目标”“当机立断”。
例文1
行胜于言
谷山川
轻轻翻开《史记》,历史的年轮旋转着重现在我眼前,帝王将相的人生总在炫出无尽的光芒,而我所模糊的“纸上谈兵”总让人遗忘,那暗淡的“宰予昼寝”的故事总也引不起谁的思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几百年前,大诗人陆游已经悟透了这个道理,行胜于言,每个人的成功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在纸上写出来的,豪言壮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样将这豪言壮志表现出来。去行动,去为这个目标而奋斗。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者。所以不努力怎会成功,不去行动怎么会扬志,一肚空话,一腔热血,一纸滥语,又有何用。
荀子曾经感慨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先人的智慧怎么就在自己的生命中行不通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鱼虽美丽动人,空看绝不会有所收获,梦想虽辉煌灿烂,大言不可能促你成功。当今符号巴菲特的女儿小时候骄傲自大,一次宴会上,女儿向父亲吹嘘自己以后必将成为伟大作家,为自己的父亲增光添彩。父亲巴菲特并没有高兴的赞赏女儿怀有大志,而是转而反问她:“你能不能说出你看的几部作品并对它加以赏析呢?”女儿支吾的说不出来,巴菲特顿而大怒,吼道:“离开餐桌,回到你卧室去反思一下自己,记住,当你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不要梦想着成为什么。”巴菲特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他敢做常做,而不是和谁浪费时间吹捧自己的成功经验。他说:“想成功,一是要保持沉默,二是要马上行动,三是要坚持到底。”巴菲特的成功事实不正说明行胜于言吗?
声大而无理,浪高则无害。就像《礼记》中的那句“谨于言而慎于行”一样,我们做人做事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行动说明事实,南北朝的刘勰曾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也是这个意思。生活在现代物质社会,已不是“理屈词穷”的时代,而是“理屈词无穷”的纷杂时,说服一个人,甚至说服一个社会,用行动去完成自己要说的,像巴菲特那样傲视万物。
行胜于言,万物于行中运转,社会于行中发展,人生于行中辉煌。
例文2
行动胜于空谈
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急流,似乎每个人都会表现得无所畏惧,喊出几句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而真正敢涉足于湍湍急流的人,却为数不多。正如花园中的几个人,面对着荒芜萧条的花园,都会大发议论,空谈一番。结果,话说了一火车,事却没做成一件。
话说得最多的人,不一定是事做得最多的人。雷声再大,如果雨点太小,也只是虚张声势。实干才是最真的,行动胜于空谈。
少空谈,多做事,能实干,能行动,是一个人品质、修养的体现。华罗庚说过:“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我们要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其实,何止是科学之道,做人之道更是如此。脚踏实地做事,谨慎认真为人,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实干精神,求实态度。
杂交水稻之父,面对着盛大的声誉,依旧保持着自己踏踏实实的实干作风,行走于田垄之间,埋头于稻浪之中。他的实干精神,让人心生敬佩。古文学家季漾林,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的严谨作风,吹拂世人,让人钦佩不已。
只有实干,只有付诸行动,理想的风帆才会鼓足力量,人生的帆船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纵使一个人说得再好听,谈得再动人,如果不通过行动证明一切,通过实干实现目标,也终将碌碌无为,一无所获。
志在用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的巴尔扎克,笔耕不辍,努力创作,辛苦耕耘,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获了成功的果实。身陷囹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