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人为何钟情银饰?苗族银饰起源
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在这一载体中,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以及从古代饰物中沿袭而来的 “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等。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的重要造型。
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苗族银饰于苗族人而言,犹如水之于大海,必不可少。经过祖祖辈辈的相传与积攒,大多苗族女孩各自拥有一套银饰。中等规模的银饰,价格约在8万至10万元。当然,富贵之家的银饰会比普通家庭的银饰多点。而完整的苗族银饰服装,重量可达30公斤,一般人都难以承受这种重量。
1.白银之起源
中国并非是一个富有白银的国家。白银的流通无疑与银矿开采及贸易有关。从国家层面上说,自唐代以后,中国白银矿产冶炼产量逐渐增加。到宋代,白银开采冶炼加工被认为是进入了黄金时期。但总体而言,中国自产白银数量入不敷出。因此,明朝和清中期以前的对外贸易之兴盛及一定程度的贸易顺差,成为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因素。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在《白银资本》中说,新大陆的发现,“哥伦布交流”的贡献之一就是新世界出产的金银对世界金银存量和货币流动的贡献。他还进一步指出,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即从明末至清初)的100余年时间里,在全球总计约38,000吨白银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流到了中国。世界贸易给中国带来的大量白银存量,既为白银在国内流通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内及清水江流域白银货币化提供了可能。
2.苗族银饰的变迁:币饰与银饰
考古资料显示,在人类生产工具相当落后的早期人类社会,人们就倾心于身体配饰的制作。例如,陕西姜寨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的一位少女,其项饰就有8000多枚骨珠,还有石珠、石管、蚌壳、兽牙等。究其原因,学界有审美说、信仰说等区分。笔者认为,佩饰的原初意义至少有二:其一,基于灵物的信仰,佩戴饰品是用来辟邪去灾、祈福平安的。“原始人创造配饰之首,重要的是考虑到自身乃至一个部族的生存与繁衍。即使有审美意识起作用,也是一种宗教快感”。其二,饰品的展示,还有显示财富和地位等社会意义。
在中国西南,不仅是苗族,还包括其他一些民族群体,以货币为服装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分布在贵州中部云雾山区的一个苗族群体就是因为以大量海贝为装饰被周边的民族称为“海贝苗”。为什么远离海边的山地苗人会把海贝作为饰品缀钉在衣服上?20世纪40年代吴泽霖在《海贝苗中的斗牛》一文中做了详细解释。他认为,很多民族把海贝当作装饰品,是因为拿它当作贵族的标志,也有的地区把它当作钱币来用。用货币装饰身体,既反映了部族生存与发展的状况,又能彰显个人、家庭之富足。
同样,白银装饰身体也具有重要的信仰意义。有如上文分析,苗族具有将贵重、稀缺之物披挂在身的传统,即视贵重之物为“通灵”之物,佩戴它以辟邪,获得护佑。另外,还受到类似“压胜钱”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3.苗族银饰的社会文化意义
另外还有个解释,苗族白银的银饰化与苗族地区出现多余的白银有关。另有学者表明,苗族银饰化与苗族的财产继承制度有关。在苗族家庭的财产继承中,房屋、田产及耕牛等由儿子继承,因此,大多家庭会为没有固定财产继承权的女儿置办服饰嫁妆来补偿。女儿出生后,父母千方百计积蓄为女儿添置银饰,有的每年置办一件,有的则储备银两,等到女儿长到10来岁时请银匠一并打制。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盛装配饰出现的苗族银饰,具有突出的礼俗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盛装与仅重视实用性的常服不同。如果没有配饰,服装可能仅仅是一件保暖护身的实用之物,在重要的礼仪场合中至多是一件新的或洁净的衣物而已。饰品与服装组合成了盛装,表达了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苗族盛装是社会等级秩序、伦理规范、身份标识的重要表征。在比较隆重的苗族芦笙舞会中,佩戴银饰的盛装者要列队于前,无银饰着装者则列队于后,其意义恐怕不仅仅是审美角度的“好看”。
在全球化浪潮越卷越猛之时,境内游和境外游几乎是家常便饭。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旅游相比,深度游愈来愈受欢迎。深度游讲究对当地文化的参与式体验。只是行走,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在前往苗族地区旅游前,能了解苗族银饰文化的重要内涵,无疑有益于真实体验当地生活。
温馨提示:特朗普推文成市场“救星”,白银终于收复失地!具体操作请关注金投网APP,市场瞬息万变,投资需谨慎,操作策略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