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案十篇

  计算机网络教案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2-0000-02

  1 前言

  现代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代的一大特色,那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所以让高校的学生学好计算机网络对他们在社会上生活是十分受益的。提高其的教学质量就更显得十分有必要。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案例教学更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此一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教学内容的枯燥无趣,很难引发学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脱离了实践,纵然学到的理论再多,一旦真正的上机操作,仍然会变得不知所措。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难以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是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案例教学却弥补了这些。案例教学还存在很多优点,研究案例教学是提升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质量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2 阐述当前教学中的不足

  2.1 当前计算机教学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现下不光是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许多课程的教学都存在这些问题。对于许多高校教学,授课时尽管采用了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但也仅仅是换了一种称为ppt的板书而已。许多高校教师一味的在讲台上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则一味的去听,学到的大多只是理论方面的知识,但众所周知,计算机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科目,若要掌握其中的精髓,必然要上机去实践,才能真正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且对于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就是要学到真正有应用价值的东西,而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

  2.2 当前计算机教学的内容过于系统

  许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时都要根据教材上的内容去学习,内容过于死板。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就是为了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应用的工具,来辅助自己的专业来学的,可是他们学的有关计算机的内容却由于教材的编订,显得过于繁重,而且学习的时间相对来说有比较短,造成的结果就是对于教师来讲,由于要教的内容太多,难度偏大,教学质量降低,而对于学生来讲,学习的内容太多,在如此仓促的时间内,并不能掌握其中真正的技能,那么致使把计算机作为一个实用工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了。

  2.3 当前计算机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弊端

  现在高校的教学模式普遍都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以ppt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看似提高了教学效率,实则不然。用多媒体教学速度很快,教师一味的讲,学生以为的听,来不及思考,更来不及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在课上只是在看东西而不是在学东西,可以说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这种教学效率可想而知是很低的,学生很难从中学到真正的东西。可以说这是教学中的一个弊端,也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3 案例教学的优点和意义

  3.1 案例教学的优点

  案例教学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引入案例来进行教学,案例的来源多来自于社会生活中,教师将案例引入到课堂,让学生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进入到这个案例的情景中去,真正的做到了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不再仅仅停留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好像真正的融入到了一个实际案例中去,真正的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案例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并没有脱离实际运用,这样才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传统教学方式是难以做到这点的。

  案例教学的另一个优点就是,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学生是整个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最终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那么能否做到让学生从被动去学做到主动去学是很重要的,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只有激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才会使上课不仅仅是上课,而变为更加有意义的教学。案例教学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案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好的投入到每一次授课中去。

  3.2 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很多缺点,那么将这一模式引入到教学中去,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可忽视的意义的。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无疑将会对整个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另外案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是从很多方面去改变,那么致使教师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善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鞭策。在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兴趣,无疑是对学生自身的学习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4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案例教学

  4.1 案例教学准备阶段

  案例教学在准备阶段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准备。教师应在案例的选择上去做准备,而学生需要在怎样合理的划分小组上去做准备。

  对于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案例应该如何去选择,才能使授课达到最佳效果呢。案例的选择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为主要考虑方向。所以案例的选择尽量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将邮件发送时,不要去选择那些非常普通的案例去讲解,如不要去讲学生向教师交作业这样简单无趣的案例。可以去讲同学之间用邮件来发生日贺卡等案例来讲解。另外,案例应该具有目标性,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等特点。这些也是教师准备案例时应该考虑到的。

  另外的准备阶段就是学生的准备,主要是如何分组上去考虑,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合理性主要包括要从小组的规模,人员的分配以及各个成员的职责等等。组长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是,要选一个相对来说能力比较强的,有比较强的对案例的分析能力,有能力带动起整个小组的氛围。另外各小组成员中,也要有能力强和能力弱的来搭配,能力强的可以去帮助能力弱的同学,这样才能使整个小组强有力的发展。

  4.2 案例教学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1.理论教学即为教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可以设定一个情境,让学生来参与,亲身去体验某个知识点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脑去分析。如在计算机网络中讲到Ethernet网络介质访问CSMA/CD时,可以给定一个这样的案例,让学生参与,然后从中分析,理解这个知识点。

  (1)案例描述:让一组的人处在一个黑屋子内谈论一个话题,每个人只能听到彼此的声音,要怎样说话,才能正确包括Etherenet网络介质访问CSMA/CD时所遇到的各种情况。

  (2)案例分析:A.每个人都可以说话,即为访问时的多路访问。B.发言前需检查,是否有其他人在说话,此情景模拟的则是访问时的载波监听。C.如果同时有多个人发表意见,那么就会出现访问中的冲突问题。D.一个人在发言时还要时时检查着是否有别人进来讨论,此时模拟的则是访问时的冲突检测。E。一个人在说话时发现有人要来说话,那么就要停下来,去等待。过一会儿继续说话,此情景模拟的则是访问中的冲突停发,延迟重发的情况。此外还有其他的情况可以去模拟,这就需要各小组成员内部去商讨,能否有其他的创新形式。在此案例中通过模拟情景,同学们亲身参与了进来,更好的理解了Etherenet网络介质访问CSMA/CD时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更清楚地明白它的工作原理,.对于以后将其运用到时间生活中去,是十分有帮助的。

  2.实践教学,即是在讲到一个网络上的功能时,如讲到路由器的使用时,可以给学生一个生活化的实例,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去完成案例中所要求要完成的工作。这样更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可以通过下面这样一个案例来进行说明。

  (1)案例描述:你是某高校的一名学生,你的宿舍要安网线,需要将其配置成无线网,要求你利用路由器来进行设置,并给宿舍成员分配出相应的IP地址。

  (2)案例分析:A.连接好路由器,并且启动路由器。B.对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的设置。使用IE浏览器访问,并登录。选择向导,根据向导来进行一步步的设置。选择上网方式等等。在此阶段也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设置,如绑定mac地址,分配IP,防火墙设置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自己的网络更安全而设置的。C.设置完成重启路由器。为了防止蹭网,需要在网络安全设置项设置密码。D.搜索无线信号,连接上网。这个阶段是一个实际操作的阶段,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个阶段,最好是在讲路由器这部分内容前给个小组布置下去。一方面可以考验小组之间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考验小组之间,在遇到没有学过的知识上的团结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小组的操作能力。所以通过实践教学,好处是有很多方面的,学生在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学理论知识,而是将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去运用,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另外还曾强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4.3 案例教学总结阶段

  在案例教学实施阶段,各小组都参与了教学内容,心得体会必然是有的。在总结阶段主要是由教师来进行主持。各小组要派代表上台进行总结报告,可以形成书面形式或者ppt来进行报告,分别针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各小组内部成员是怎样商讨的,怎样策划的,还有分工是怎样的,这些都要进行汇总。并且将这些报告保留下来,以便将来期末测评时,作为评分的重要依据。另外汇报完成后,要对各小组完成案例的情况进行评价,此阶段可由教师完成,评出比较好的小组来进行褒奖,以此来鼓励同学们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样做更加有利于案例教学的实施,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5 总结

  案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网络的学习不是靠理论知识就能学到好的,更多的是要在实践中去操作,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案例教学很好地发挥了它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案例教学仍然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还需要各方面的去努力,才能更好的使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到充分的运用,更好地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崔炜荣.PacketTracer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40-41.

  [2]鲁凌云,王移芝."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过程优化设计的一个实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92-93.

  计算机网络教案篇2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857-02

  Research of Teaching Project on "Computer Network" for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UI Yan-rong

  (School of Computer and 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Jinzhou 43402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all walks of life, as the core curriculum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omputer and the network engineering, "computer network" has different teaching plan under different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In view of the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the module of knowledge, the course orientation, teaching goal, content organization are studied for the "computer network", after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 method is feasible,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eaching.

  Key words: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plan; teaching aim; knowledge module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基本原理与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专业,特别是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计算机网络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研究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模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形成一套适合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学方案。

  1《计算机网络》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的后续课程提供支撑。以我校网络工程专业为例,与《计算机网络》密切相关的必修课程就有网络工程、网络管理、TCP/IP协议分析、密码学、网络安全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也有象电子商务、无线网络、组网技术IPv6技术与应用等专业选修课程,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群的核心,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模块及教学目标

  2.1知识模块

  《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模块[1-3]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的主要功能与技术等核心知识模块,以及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等相关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由一组互相关联的知识点组成。

  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因特网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性能;体系结构主要描述了OSI的七层体系结构、TCP/IP的四层体系结构和常用的五层体系结构。

  物理层的任务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它包含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信道复用技术和数字传输系统等。

  数据链路层定义相邻两个结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它包括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扩展的以太网和高速以太网等。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它包括网际协议IP、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IP多播和虚拟专用网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运输层的任务是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它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TCP的流量控制、TCP的拥塞控制和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它包括域名系统DNS、文件传输协议、远程终端协议TELNET、万维网WWW,电子邮件、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等。

  2.2教学目标

  同一门课程,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目标也不相同,应用型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

  的教学目标分为两方面:理论知识水平目标、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理论知识水平目标: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分层的思想以及各层的数据传输原理与协议。重点掌握网络层IP协议、路由协议、运输层的UPD、TCP协议以及与这些协议相关的各类技术。

  实践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和课程设计以及课外作业,掌握双机互联技术、VLAN划分技术、网络互联技术、IIS配置、FTP配置、IP地址规划和网站开发等实用技术。

  3《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

  同一门课程,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也不相同,应用型本科专业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如下:

  3.1教学内容

  根据应用型本科专业的特点,选取如下的内容进行教学,并以64学时为例,其中理论为52学时、实验为12学时,理论教学内容如表1。

  表1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教学学时为12,计划了三个实验,分别是双机互联(2学时)、VLAN划分(4学时)、网络互联(6学时)

  3.2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和课程结业考试成绩两部分。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结业成绩*8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作业、小测验、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实验单独计算成绩,不记入平时成绩)。结业考试试卷分别从能力层次和题型上做如下设计:

  从能力考查方面分三个层次:

  1)基础知识的考查: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协议和应用,分值比例为60%;

  2)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考查,分值比例为20%;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查,分值比例为20%。

  从题型上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题型:

  1)选择题,分值比例为30%;

  2)填空题,分值比例为20%;

  3)计算题,分值比例为15%;

  4)综合题,分值比例为20%;

  5)设计题,分值比例为15%。

  4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针对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结合《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模块,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案,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

  计算机网络教案篇3

  关键词:网络编程 案例驱动教学法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1 引言

  《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后续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掌握TCP/IP 协议簇中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思想和编程模型,运用高级语言或者面向对象语言进行开发,同时能够利用相关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应用,突出实践”。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因此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基于“案例驱动的教学法”是以任务为目标,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案例的形式提炼出来,让学生据题而思、据题而想、据题而做。“案例驱动教学法”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中,为全体师生构建了一个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围绕一个确定的目标,有重点有主次的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它适合《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

  2 基于“案例驱动教学法”教学特点

  “案例驱动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评价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而案例驱动教学法采用“提出案例——分析案例——完成案例——评价小结”,是以布置案例为出发点,以分析、完成案例为中心点,以评价案例为延伸点,符合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要求。它具有以下特点:

  (1)老师启发性。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案例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性教学。由老师提出问题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给学生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2)学生主动性。与传统的教学不同,案例驱动教学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输入案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和掌握案例本身所反映出的基本原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老师学生互动性。根据案例的难易程度,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训方法。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完成。由于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在实训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相关知识的探讨和获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知识和经验在师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4)评价小结。根据案例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对于案例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展示可以给其他同学开拓的思路。在展示结束后可对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可以不断加强学生的信心,给学生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做出小结。

  3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中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3.1 理论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从网络编程基础知识入手,涉及互联网体系结构、IP地址和端口、TCP和UDP协议,网络服务、C/S和P2P编程模式、套接字、编程接口等,也涉及到程序设计中进程、结构、函数、对象、类、I/O模型、进程阻塞、多线程编程等。网络编程技术作为应用型课程,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实践相融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网络编程技术,增加课程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是该课程讲授的关键。我们以案例教学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施,所有的教学内容以案例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中。例如,QQ及时通讯、网络会议、在线五子棋等设计,既形象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上看,案例式教学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了避免课堂上少量案例不能覆盖全部的实际应用,在教学方法上,老师注重由点及面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

  3.2 实践教学设计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只听不练很难达到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上机实践教学,将上机实践环节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实验内容组织上,老师充分考虑实验题和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实验题目的综合可操作性和难度,将实验题目分为设计题和综合题,如下表1所示:

  实验的实现虽然不与具体的编程语言有必然的联系,但是编程语言在教学环节中有非常重要。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网络编程是在高年级阶段,必修课程学过高级程序设计(C或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NET开发(C#.net),任选其中一种语言似乎都可行。但据开课前我们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首选C#进行编程。因此,课程教学课题组决定,老师上课注重网络基本理论的讲解,编程实践以C#为主。

  4 结束语

  在课题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几个学期来对《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本课程已经建立起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从教学效果来看,案例教学法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我们将继续研究和总结教学经验,使整个教学环节更加完善合理。

  参考文献:

  [1]宋瑾钰,俞成海,孙树森.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Java手机游戏开发教学模式研究[J].校外教育,2012,(1):162.

  [2]魏惠茹,李晓东.基于“项目驱动”的Java语言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157.

  计算机网络教案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改 整体认知法 四大主线 微型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02

  1 前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1]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围绕五层网络体系结构,按照层次结构展开,思路清晰。但该课程概念多、知识点琐碎,传统教学方法极容易造成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枯燥的理论知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大学生重实践、轻理论,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配套的实验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案是案例驱动[1]、任务驱动[2]、中间辐射法[3]、虚与实相结合[4]、思维导图法[5]等。本文提出“整体认知法”,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四大主线,设计出微型教学案例,辅以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对课程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课程内容。

  2 整体认知法

  “整体认知法”的提出源于系统论的认识观,认识事物时,先从整体上把握,即整体观;再分析局部,把局部置于整体中,联系、全面的观点。应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首先是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化零为整”;再从不同角度出发学习各章节内容,“化整为零”,加深理解。在学习各版块内容时,将其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从整体出发回归于整体,避免过于注重细枝末节而偏离主要内容。

  整体认知法突出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系统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大到整门课程,小到章节知识点。整体认知是基础,版块学习是重点,实验教学是补充,三者环环相扣、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 四大主线[5]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多、琐碎,虽然课程知识体系能清晰地展示概要内容,但是对于初学者,在章节内容学习中,容易将各章节内容混淆,且单一角度看问题,理解得不深入。本文在原课程知识体系基础上,从实践到理论、组成到原理、宏观到微观、具体到抽象等多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划分,结合具体实例展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

  3.1 主线一:计算机网络构成

  从实际联网方法入手,引入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及分类,重点讲解网络的宏观组成。通过主线一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基本的形象认知。

  3.2 主线二: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

  这一主线是对计算机网络抽象逻辑功能和具体网络服务的学习。从网络逻辑功能入手,认识网络的抽象组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得出网络主要功能是通信和资源共享。结合网络服务,从抽象理论功能到具体的网络服务,实现抽象与具体的对应,形象易理解。

  3.3 主线三: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

  结合具体的Web服务,从抽象与具体、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描述信息传递过程和数据处理过程,包括具体的Web服务获取过程和抽象的协议层数据处理。

  3.4 主线四:路由交换

  信息由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往往要跨越多个异构网络,需要一种机制来解决跨网络信息传输问题,包括异构网络信息处理和路径选择问题,这是主线四的重点。

  总之,通过从四个角度对整体知识体系的学习,学生对抽象的计算机网络定义、组成、功能、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层数据处理、异构网络互联和路由交换技术有一个形象的认知。

  4 微型教学案例设计[1,2]

  本文给出的微型教学案例,以课程知识体系为中心,以四条主线为参照,从四个角度深入讲解网络相关知识。本微型教学案例作为入门级的教学案例,属于教学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短期内对网络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利用“知其然”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其所以然”的积极性,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整体观对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帮助也很大。

  4.1 引例1

  任务1:说出家中如何联网?需准备的设备有哪些?

  参考答案:电话线联网(Modem,网线),局域网接入互联网(网线)。

  知识引入:计算机网络概念、组成和功能等。

  教学目的:熟悉网络概念、网络的软硬件组成、联网方法和常见网络设备等。

  4.2 引例2

  任务2:通过互联网购买车票

  操作步骤:①打开浏览器;②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③单击跳转按钮,登录12306网站;④购买车票。

  知识引入:网络提供的服务,网络的主要功能等。

  教学目的:通过引例,掌握网络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功能。

  4.3 引例3

  知识引入:网络体系结构,异构网络(协议层)数据处理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通过对引例的分析,掌握宏观网络设备间数据的传递与处理,微观协议层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及网络体系结构各层的功能。

  4.4 引例4

  任务4:互联网是覆盖全球范围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上的信息传递往往要跨越多个异构网络,如何保证信息准确送达?如何保证不同设备信息的互通?

  知识引入:路由器、网络协议、网络体系结构、路由交换技术。

  教学目的: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异构网络互联和路由选择技术。

  5 方案完善

  5.1 实验环节

  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重点是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教学效果的保证需增加实验环节,内容跟传统教学方法相同。实验使用ciscopackettracer软件和wireshark软件。前者用于虚拟网络,后者用于实际网络。

  5.2 微型教学案例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微型教学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第一,微型教学案例主要用在正式讲解课程内容之前,应明确其作用是引导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要内容;第二,反复强调微型教学案例蕴含的整体观,将整体观贯穿于课程知识体系和章节详细内容的学习中;第三,微型教学案例整体观和各主线的重复引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但是,不同章节内容强调的重点不同,在教学时应注意整体观和四条主线的引用要详略得当。

  6 结语

  本文提出的整体认知法和设计的微型教学案例,已应用于河池学院本科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课程和非计算机专业(文秘专业)互联网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使用微型教学案例的班级学生对课程重点的理解、接受和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前者。不足的是,整体认知法主要运用于课程整体知识体系的学习,在整门课程中的推广使用需进一步提高。

  (河池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 546300)

  参考文献 :

  [1]杨晓燕.“案例”驱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9):89-93.

  [2]亢宗,等.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81-82.

  [3]刘杰民,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中间辐射法[J].计算机教育,2007(10):47-49.

  计算机网络教案篇5

  关键词:计算机伦理学;网络环境;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技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技术,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更加依赖计算机和网络,计算机故障和计算机滥用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全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开设《计算机伦理学》这门课程显得至关重要。教学中,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案例教学法更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伦理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内容

  1、计算机伦理学的学科特点。计算机伦理学是研究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到计算机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信息生产、储存、交换和传播中的广泛伦理道德问题。随着当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伦理学已引起全球性的关注。这门学科的研究强调它的应用性与实用性,并把它看成是职业伦理学的一部分。因而计算机伦理问题的研究走向企业、学校与社会,引起了广大专业人员、企业经理、学生、教师、政府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兴趣与积极参与,使计算机伦理学的研究获得社会的支持。

  计算机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强调其实用性。它探究的是当人们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时,如何才是善的和有价值的实践真理,研究具体行为的规范性指导方针,来解决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具体道德问题。也有人强调计算机伦理学作为职业伦理学的功能,西方学者大多把计算机伦理学划为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或表现形式。

  2、计算机伦理学课程的研究内容。从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关于计算机伦理学的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分析,计算机伦理学课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安全问题;(2)软件盗版和知识产权问题;(3)黑客现象和计算机病毒的制造;(4)计算机的不可靠性和软件质量的关键问题;(5)数据存储和侵犯隐私;(6)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社会意义;(7)计算机化的工作场所所产生的问题。面对这些社会问题,计算机用户都会有种种的伦理困境。那么计算机教育者更有责任帮助他们认识到计算机造成的社会问题和产生计算机化的原因,使他们对各种道德困境变得敏感,能有更道德、更负责任的行为方式。

  二、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研究一直是激发学生探讨复杂的道德难题和解决困惑的一个普遍使用的工具。案例在特定情况下将某些问题提出来,要求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令人困惑的、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的大量信息中将某种情境中的伦理方面的问题辨别出来。而且,由于这些案例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因此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专业生涯中对将会遇到的伦理困境有所准备。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伦理分析技能,将会更负责和更有目的地对待这些困境。

  在网络环境下实施计算机伦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1)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使他们成为活跃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任何学生都能将自己的观点发表在各个讨论区;(2)学习的灵活性较强。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登录网站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讨论内容会保留在网上,学生可以反复、深入地讨论学习;(3)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利用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很好的沟通交流,教师可通过学生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果;(4)教学资源丰富。网络平台上的案例库中搜集整理了大量经典案例的相关文章、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教学资源。

  三、例教学法在计算机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1、网络平台上计算机伦理学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计算机伦理学课程在网络平台上实施案例教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评价反馈阶段。基于网络的计算机伦理学的案例教学过程可总结为以下流程:案例、创设情境、提出伦理问题、学生自主探索及协作学习、案例小结、评价反馈。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图1)

  2、计算机伦理学的案例分析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伦理问题案例进行分析是教学重点,在这里笔者使用伦理学案例分析的“启发式方法”。

  预备阶段要做保存“案例分析记录”,就是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创建一个“伦理分析记录”,记录自己的观察、交谈、发现和建议。任何伦理分析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从“伦理观”的视角来考察境况和问题,就是采取平等、公正和尊重的视角判定一个行为或政策在道德上是否可以接受或者道德上是否必要;第二步需要做的是详细描述拟分析的案例,正确理解案情中的关键词和短语,澄清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的术语,注意当事人及其行为、角色和相互关系;第三步在获得了关于案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请使用你的伦理之“眼”识别关键问题,判定现有“指导行为的政策”是否适用,如果适用,你可以直接挑选一个传统的解决方案;第四步,如果情况不平常,你似乎面临政策真空的局面,那么你需要采取进一步的伦理分析。调动你自己的伦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该案例和其他案例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在哪里?该案是否因为与先例不同,因而先前的解决方案不适用?第五步再利用他人的伦理知识和观点,尽力理解他们的观点,把他们的观点与你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

  在采取了上述所有伦理分析的五个步骤后,你对案例的伦理背景有了很好的理解,比如对于案例中的当事人及其行为和相互关系、相关伦理问题,做出过的各种的选择、采用过的做出道德判断和决策的政策。最后在经过上述分析之后,可能获得一套深刻的关于伦理问题和备选方案的观点,也是到了可以做出相关结论的时候了。关键的伦理问题是什么?是否有人做了不道德的事?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如果案例中有些当事人的行为不合乎伦理,那么在未来如何预防和减少类似的行为?如果你发现了需要填补的“政策真空”,那么你建议的新政策是什么?可以论证这些新政策的伦理理由是什么?

  四、结语

  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计算机伦理学这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认知的伦理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在整个网络环境的案例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大的自,他们参与讨论与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上案例库中提供的丰富的案例资源,帮助学习者理解所遇到的计算机伦理困境问题,掌握伦理分析方法,并在涉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伦理选择时具有一定的伦理学方法基础知识以及伦理决策能力。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孟范香.浅议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10.2.

  计算机网络教案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The study of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on Neural Network

  Ao LeiQu Xinjuan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ing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every college has the course 《Computer Network》. Not only the teaching system,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but also the teaching method all must be carried on the deepened reform,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To counter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omputer network,We discussed the position that would be improved the computer network education,to emphasize,we has raise four new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Course contentTeaching method

  1.前言。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以网络为平台的新的应用也不断地研发出来。人们已经习惯于高速宽带接入家庭网络,习惯于在网络上共享某些可以公开的资源。由于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就需要各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大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级人才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它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后续课程,如综合布线、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等起到铺垫的作用。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众多,理论复杂,且实用性极强,知识更新相对迅速。所以,做好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教学,对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递者,学生只是被动地跟从教师的教学节奏,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形式较为死板。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无法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当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教师就会变成解决问题的专家。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努力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技能的拥有者与驾驭者。

  2.教学内容的选择。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本着两个原则:第一,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第二,确保学生对该内容有足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交叉学科,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体,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出这两种技术的特点。我们可以在内容上把计算机网络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通信基础知识,包括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通信协议与体系结构等等;

  ②局域网技术,包括综合布线技术、交换与路由技术、VLAN技术、各种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方法、网络管理技术等等;

  ③广域网技术,包括IP技术、Internet的构建思想、Internet接入技术等等;

  ④网络安全技术,包括病毒防护、网络攻击防护、网络监听技术等等。

  第一个部分的重点在于对通信协议和体系结构的认知。网络体系结构是确保在网络上成功传输数据的前提,网络通信协议为众多网络应用提供了平台,而且在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的很多具体环节都要牵涉到协议和体系结构的内容。因此,通信协议的学习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环节。

  局域网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网络,因此局域网技术的教学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核心部分。而且大多数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也基本以局域网的建设为主,所以很好地掌握局域网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域网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是其典型代表,所以应重点讲解Internet的原理及应用。IP技术是Internet的核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广域网接入技术。目前很多家庭都实现了宽带上网,因此很多学生对广域网的接入技术的相关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对其重点讲解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网络安全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目前很多的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网络安全问题,一旦重要的数据被破坏或丢失,会对企业日常的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据美国劳工部统计,93%的有严重数据丢失的公司会在5年后破产;维斯康星大学的统计结果也显示,美国43%的公司在数据被破坏后倒闭,29%的公司在两年内破产。这些统计数字表明,网络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方法。计算机网络教学是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一大难点。笔者曾经与很多学生进行过交流,普遍反映这门课程的概念很抽象,不易理解。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要求。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多、覆盖面宽、系统要素多、各种协议实体交互复杂等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新的教学方法。

  3.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就是运用成功的案例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早在上个世纪初,美国的哈佛大学首先将案例使用在工商管理教学中。随着网络工程的规模化、正规化,在网络技术领域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所以,在计算机网络的课程中引入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情景的差距,还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方法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3.1.1事件发生的步骤。在网络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网络规划、网络设计、网络测试等若干个步骤。在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的身份不仅仅是授业者,更重要的是批评者。例如当所举的案例进行到需求分析这个步骤,教师可以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成为一名系统分析人员,去思考要向客户询问什么。这是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关键与中心环节。教师除了对有误差的事件进行修改之外,不要随意的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自己的学生。否则案例教学便成了形式。

  3.1.2事件中会发生很多矛盾。案例之所以称之为案例,就是因为在其中包含了众多的问题、矛盾甚至冲突,即便是最成功的案例,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偏差。但是,这些偏差正是知识所在。所以,将案例中的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暴露出来将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

  3.2实例教学。与案例教学不同,实例教学重在对某些教学内容的补充和说明。在前面已经提到,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中包含了大量抽象的、难于被人理解的知识,如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列举出一些相关知识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在TCP/IP体系结构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网络层协议――地址转换协议(ARP)。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特点是理论性很强、抽象,协议工作过程复杂,难于被人所理解。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联想到前不久在网络上流传的ARP病毒,于是笔者从这个例子入手,着重剖析ARP病毒的成因、流传手段和危害。这样便把死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ARP这样的实例来刺激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且通过这种方法也使得课堂变得活跃。因此,实例教学是普通教学过程的一种很好补充。

  3.3实物教学。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偏重于硬件的学科。当进行网络设计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见到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这样的网络设备,还有光纤、双绞线、水晶头、信息模块、配线架这样的布线组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视觉的作用大于听觉,视觉与听觉的交叉作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运用实物进行研究和探讨,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需要教师把这些硬件产品带到课堂,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展示这些硬件,使学生对相关的设备和组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

  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对一个班授课的时候,将RJ-45水晶头拿给学生看,并且围绕着这个水晶头展开教学工作;而对另外一个班授课的时候却完全相反,只是描述了RJ-45水晶头的一些外部特征,并没有将实物带到课堂。试验的结果是:第一个班有80%以上的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相关的知识,而对于第二个班只有很少的几名学生能对RJ-45水晶头有一些简单的认识。

  因此,在课堂上展示硬件设备、演示配置设备步骤等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3.4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然而很多教学工作者对多媒体的利用还不够完善,并且出现了不少使用多媒体的误区。例如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其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这样的多媒体课件便变成了电子教案,大材小用,造成资源浪费,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笔者认为,在授课过程中仍然要坚持以板书为主,多媒体教学则应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用于课堂教学。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包含很多有关某种技术工作过程的内容。根据笔者的亲身体会,如果在黑板上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不但占用大量篇幅和时间,而且很难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所以可以将这些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出来,再附以教师对每一个过程的描述。这样做不但可以降低讲解过程中相关文字描述的篇幅和难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

  计算机网络教案篇7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职业化教育; 计算机网络;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0-59-02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Li Xuefeng, Zheng Yi, Wen So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gyang, HuBei 441053,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local colleges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curriculum teaching, from the course orientation, content architecture,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setup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teaching reform are put forward. Practice shows that these methods and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作为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说是近三十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计算机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课程,早已成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且还是我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专业课必考科目之一[1-2],越来越多的理工科专业将其列为选修或必修课。面对不断涌现的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以及当前本科教育的应用型职业化趋势[3],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何与时俱进,成为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本文从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的角度,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职业化教学改革。

  1 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许多高校教师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内容设计与实验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4-6],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但是面对当前应用型本科职业化教育取向的新要求,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定位不准、目标不明、内容庞杂

  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先前以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教学为样板,在其基础上稍作修改而形成自已的教学方案。研究型大学一般在教学上注重理论的深厚博广,但地方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之间在教与学、培养目标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这种做法造成一些地方院校出现一些问题,如:在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方面以及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训练相对不足。一些学生毕业后进入用人单位,在一些专业技术岗位上不能很快胜任工作。

  近年来,国家提倡应用型本科职业化教育,一些学校教学强调实验、实训等实践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理论教学的要求,于是又出现学生的理论水平相对较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掌握不好的学生,在实践中往往难以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实践项目,只能较为机械地按教师指导参与项目,难以融会贯通,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交叉、相结合的产物,并且技术发展快,内容庞杂。现有计算机网络的一些经典教材,如《计算机网络》(谢希仁)、《Computer Network》(Andrew S.Tanenbaum)等,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理论知识深厚。现在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所设学时大都不足以将教材的内容全部详细讲完。从另一方面来看,有些理论应该属于研究生学习的内容,所以教师必须对讲授内容进行优化处理,这也是对任课教师的一个考验。

  1.2 教学手段与方法不能与学生现状相契合,对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重视与训练不足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从早期的单一理论讲解,到“电子课件PPT”+“讲解”的简单模式,再到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模式等。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值得关注。另一方面,作为应用型本科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于实践的能力,还需要狠下功夫。

  1.3 实验内容枯燥,实验效果差

  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的内容设计与网络应用关联不够,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这造成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和动力欠缺。在实验实施上,没有进行有力的督导,实验效果没有保证。

  2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职业化教育的定位,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如下改革措施。

  2.1 明确定位,优化课程内容结构

  我们认为,对于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而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从整体上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以及运行机制,为后续的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等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应用型本科对理论学习的要求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深厚”,也不同于职业院校的“够用”。应用型本科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即理论的科学性准确、实在,不要求过深,但要求能将理论讲清楚,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观点,计算机网络课程要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能讲明白网络交互的基本机制。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包括网络概述、以TCP/IP主线的各层,网络安全等。要分清各部分内容的主次轻重,对于基本理论部分必须熟练掌握,能够灵活运用,比如分组的转发流程、IP子网划分与超网构成等。对于一些相对较深的内容,比如:TCP拥塞控制,只要求学生掌握拥塞控制的概念及基本机制;对于拥塞控制算法,教师点到为止,细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从激发兴趣、以应用促进理论学习、重视知识体系三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

  ⑴ 通过问题情景、互动与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师要求学生学”改变为“学生主动要求学”。

  教师平时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案例、故事,上课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适时地使用问题情景、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授ARP协议中,提出ARP攻击的案例,向学生提问:在同一个实验室中,能否从自已的电脑上,看到其他某台电脑上网的分组内容,并且控制这台电脑的上网连接?通过这种设问,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抓住理论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做到密切联系实际。问题设计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思维,最终达到透彻掌握理论机制为目标。

  ⑵ 树立“于应用中学习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教学理念

  计算机网络学科是一门直接来源于实践需求、服务于实践需求的应用型学科。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都是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各种网络协议提出的背景、目的及用途,并从分析实际案例应用,进步理解各种协议的工作机制及应用。教师必须树立“于应用中学习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教学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在教学中从“用”出发,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络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于应用中学习理论,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教学理念,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来贯彻实施。在教学中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真实的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要很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让学生掌握理论的同时,学习到主流和先进的实用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⑶ 重视知识体系构建

  计算机网络课程一般是层次式教学,即按照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逐层加以讲述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往往放在各层次的内部细节上,而对于组成部分在体系整体中的作用及上下交互机制常常讲解不多,甚至于忽略。这使得学生容易深陷于细节之中,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犹如盲人摸象,限于局部,难成体系,妨碍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融会贯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对局部对象在整个知识体系位置及作用的认知。比如,在讲ARP协议时,在分析ARP协议的工作机制之后,还可进步从二台计算机分组通信整个流程的角度,来分析ARP何时被调用,让学生了解ARP协议在整个网络协议体系中的位置及作用。

  2.3 实验手段及实验项目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许多理论知识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抽象,实验是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运行机制、体会理论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如下实验教学的改进建议。

  ⑴ 由浅入深的层次式的实验项目

  教师精心设计实验项目,编写实验指导书。在一个实验项目中,应该包括原理验证性实验、应用设计性实验、能力扩展实验等由浅入深的多层次内容,实验项目既要能充分体现相关原理的运行机制,又要能体现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在设计实验项目时,多从实际案例中提取,并且在实验项目中明确实验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感觉到通过完成实验,就能处理实际应用中对应问题,使他们在完成实验后产生成就感。

  ⑵ 多种形式督导,确保实验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有力督导是保障实验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分组,检查时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教师在小组内随机抽查一名同学,要求其讲演汇报,有不过关者,整组重新学习;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让其汇报实验心得体会。使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齐头并进,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结束语

  本文从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职业化教育角度,提出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重视知识体系构建,通过案例教学与层次式项目化的实验教学相结合,从应用中学习理解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应用,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加强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教学改革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也是对我们近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总结。通过本校的教学实践证明,应用这些改革方法和措施,改变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抽象枯燥感觉,让学习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学生的团队意识、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下一步我们还将更深入、全面地研究层次化项目式实验教学及实验督导方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教学与实施方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肖雄,张世英.论应用型本科教育职业化的趋势及其路径选择[J].中

  国成人教育,2011.6:5-7

  [4] 林菡,王琳.基于CBE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J].计算机时代,

  2013.10:73-74

  [5] 王剑,俞卫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2.24:44-46

  计算机网络教案篇8

  关键词:课程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的开发;

  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围绕职业教育目标开发课程、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体系配套的质量评价方法,更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

  1对中等职业学校目前课程设置的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目前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是:

  (1)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市场经济和社会有效需求脱节。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一条很重要的基本原则。

  (2) 思想观念仍被普通教育的模式所束缚:套用学科教育的思维和个人经验办职业教育;复制或改造学科教育的专业建设模式;复制或改造学科教育的课程思路改革课程;复制或改造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2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流程

  对于职业教育的培养方案,必须考虑在劳动任务中所表现的职业的工作实际,包括工作对象以及工作中工具、方法、组织形式等,并考虑其技术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益于工作实际的教育目的。通过企业的劳动任务进行教学,可以激发潜能以发展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和确定与此相关的教育目标和资格目标,由此确定的职业教育课程与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开发包括调查社会需求、职业分析及关键技能分析、教学分析、确定课程、编写课程标准、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具体课时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教和学的方法及合适的教学媒体,同时考虑教学评价的方案以及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反思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诸环节。

  3校企合作下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开发

  根据国务院要求,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组织实施了高职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已取得明显成效。这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我校在2006年与北京神州数码网络公司进行合作,是教育部牵头的40所校企合作办学的试验学校之一。我校引进了神州数码网络的实训课程,建立了神州数码网络实训室,对网络专业的学生实行毕业证和神州数码网络管理员(DCNA)认证证书同时获取的制度,让有能力的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取得国内知名网络厂商的职业资格认证,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网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就我校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开发:

  (1) 调查社会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各行各业都处于全面的网络化进程中,对网络应用全方位人才的需求也与日剧增。所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也是国家教育部紧缺人才培养之一。我校也将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我校的骨干专业之一进行重点建设。

  (2) 职业分析及关键技能分析

  就目前市场的就业形式来看,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岗位有:

  1) 各种大、中、小型网络管理员

  能够完成网络的设计、配置、管理、维护等任务,独立管理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Linux等网络操作系统。随着经验的积累,网络工程师的不可替代性将越来越强,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将永远需要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网络应用,及时解决网络故障的有丰富经验的网络工程师。

  2) 网络类设备销售、安装

  能够熟悉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和当今最流行网络互联设备(如:Cisco公司、神州数码等大型厂商的主流路由器和交换机),具备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的能力;熟悉TCP/IP协议、交换与路由、网络安全等相关网络知识,并能熟练掌握服务器、工作站的常规配置方法。

  3) 系统集成

  能够胜任售前工作,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网络设计、设备选型、工程报价、网络工程的建设。

  4)Web服务器管理员

  能够熟练运用Dreamweaver、Flash和Photoshop等网站开发工具建设Web网站,熟悉ASP、JSP等动态网页制作方法,具有网站建设与维护的能力。

  5) 微机修理维护员

  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独立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装、维护。

  学生培养目标按核心岗位来进行,课程设置的目标也要按此进行。

  (3) 教学分析

  要确定某个专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由哪几大专业方向课程组成,以及每类课程又由哪几门具体课程教学目标组成。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应按照培养目标来设置网络课程,具体可以分为三大专业方向课程:计算机网络管理类、计算机销售与维修类、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计算机网络类课程又可以具体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实训(校企合作神州数码网络实训)、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的使用与管理、网络布线与小型局域网搭建。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网络的实际安装与维护技能。计算机销售与维修类课程又可以具体包括: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设备的使用与维修技能。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又可以具体包括:静态网页设计、平面设计、二维动画、动态网站建设、网络数据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设计与使用的技能。所有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安排大量的实训内容来进行。

  (4) 确定课程

  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教材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国家紧缺人才用书、校企合作使用神州数码网络大学的指定教材、技能认证使用劳动部门的考试专用书。

  课程结构开发是指课程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排列,以及如何对这些课程进行合理的课时分配。见表1。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校既可以拿到学校的毕业证,又可以拿到行业(神州数码网络公司的网络管理员证书)证书,还可以拿到劳动部门的认证。使学生毕业后可以有更强的竞争力。

  (5) 编写课程标准

  应列出课时细目及内容,明确学习范围的深度和广度,对学习目标可进一步分解并配合适宜的学习训练时数。还需提出各部分教学方法的选择建议,并列出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媒体。以及考核考试的标准和方法。例如,下面是《ASP动态网页设计》教材的目标能力图表。

  (6) 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具体课时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教和学的方法及合适的教学媒体,同时考虑教学评价的方案。

  计算机网络类课程中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来进行。以私有VLAN的配置实验为例来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应用。(1)明确项目任务。给出学生实训设备及材料让学生设计实验。(2)制定计划。让学生对上面的实训进行规划,规划出计算机实训拓扑结构图。并创建网络的关联表。(3)实施计划。让学生分工进行,按实验规划有的负责连线,有的负责输入命令,有的负责插拔网线测试实验结果。(4)检查评估。由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来说明推导出实验的结论。并通过不同小组的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教师指导学生帮助出问题的小组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5)归档或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总结到实验报告中并让学生进行拓展应用到现实的企业环境中。

  案例教学通过把一些真实的典型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去做出反应,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一方面不断形成新的理论视野,增长案例分析的技巧;另一方面在探索思考理论如何运用于实际,从而及时而有效地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网络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首先展示企业的成功的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分析讨论,最后再对现实的案例进行总结和应用。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后,给学生出了一个实际的课题――制作个人求职网站,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网页设计制作知识,根据设计任务,分析求职素材,独立做出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课程开发中,不可缺少课程评价方法开发这一环。对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知识情况以及对教师授课质量情况等方面需要展开一系列的评价。评价结果能为课程开发决策提供重要信息,进而推进课程开发的不断完善,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计算机网络专业可多采用“能力本位评价法”对所开发的课程展开评价。“能力本位评价法”

  就是以对学习结果进行明确界定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评价方法。我们要按核心岗位能力要求形成岗位能力标准,相应的测试也按岗位能力标准来进行。比如,对于计算机网络管理类可以考核学生制作网线。给学生网线制作的必备工具,在规定的时间内考核学生制作网线的速度并自行测试网线的连通性。如果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并用两种方法测通网线就是优秀;用一种方法测试成功为良好;没有测通网线则为不合格。

  (7) 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反思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诸环节依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反思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诸环节的问题,并根据实际的教学运行情况和校企合作企业的设备更新进行课程随时的调整与完善。

  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开发任中而道远,我们会积极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课程体系,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 俞仲文.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克孝.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傅远志,网晓东,周一. 高等职业教育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研究[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4] 戴甲芳. 应用技术型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设想[J]. 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 黄克孝. 论职教课程开发的客观基础[J]. 职教论坛,2002,(14).

  [6] 石伟平,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 马庆发. 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计算机网络教案篇9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174—03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教学,由于计算机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实践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为计算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和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

  一、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环节,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实验内容的安排主要集中在网络基本环境的建设与网络设备的使用能力的培养上。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中通常会安排异步串行通信实验、文件传输协改,Ethernet组网实验、虚拟局域网配置、路由器配置、E—Mail服务器配置、域名服务器配置和Web服务器配置等。这些实验内容安排是很好的,但是完成实验需要有一定硬件条件。很多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还没有能力开设网络实验课程[2]。

  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能够让学生在一台计算机或一台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上,独立完成网络编程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系统学习网络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地完成课程设汁题目,加深对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硬件实验条件的不足。当然,有硬件实验条件的学生也可以根据教材的安排,完成与硬件实验相配合的一些课程设计题目,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网络环境下的编程方法的认识。因此,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应该包括三个环节:课堂教学、实验与课程设计,其中课程设计可以由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安排课程设计作为课后的作业。课堂教学、实验与课程设计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简易VPN网络的组建”实验教学为例,本实验使用的软件为SoftEther,它可以在因特网的一台主机上模拟一台HUB或者模拟一块以太网卡,并在虚拟网卡和虚拟HUB之间建立一个Tunnel(隧道)。这样,安装了虚拟网卡的因特网上的主机就可以通过SoftEther建立的隧道穿越因特网和路由器连接到虚拟HUB上,实现了一个简单的VPN连接。由于内网通常使用了保留的IP地址(如192。168。x。x),这些IP地址是不能被路由的,因此因特网上的主机无法访问内网中的主机。但有了SoftEther,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Internet上的主机与家庭LAN或者企业LAN中的主机的互联。在教学中,每个实验小组配置有一台无线路由器和两台安装了SoftEther软件的P4微机,另外提供两个校园网络接口。因为校园网提供的网络接口具有合法的因特网IP地址,因此在实验中可以利用它们来模拟因特网连接。实验中的无线路由器用来建立内网,只使用它的路由功能和交换机功能,而不使用它的无线网络连接功能。

  二、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建立层次化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要建立科学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编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相关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等[3]。我们分三个层次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体系,第一层次实验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基础开设网络基本技能实验课程,包括网络资源的搜索和使用、网络的基本接人实验、网络基本故障的判断和定位;第二层次实验是面向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开设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理解;第三层次实验面向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课程开设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系列实验项目。第一层次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网络的应用能力:第二层次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对网络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三层次实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将学生们培养成为网络工程师的“毛坯”,学生能熟悉掌握网络的应用、安装维护、故障排除、网络监控、网络编程和网络设计等实践技能[4]。

  (二)制订优良的实验方案

  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的质量,要求必须有优良的实验方案并且把它付诸实现。要有良好的实验方案,需要了解、掌握有关的计算机知识和实验技术原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实验方案。要使优良的实验方案付诸实现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实验者除要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外,还必须理解、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恰当地规定实验的逻辑功能,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按照正确的程序和原则开展实验,使实验教学内容合理、先进。为了搞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还必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系统的要素做整体和系统的了解,如计算机的数量、型号、硬件配置、软件环境、外部设备情况等。欲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适应社会及其发展的需要,还必须研究它的发展趋向,不断地改进、更新它的内容、手段和效果等[5][6]。

  计算机网络教案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

  (1) 内容广泛,教与学难度大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更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数据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广域网、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其内容广泛且大部分非常抽象,学生学起来较枯燥、难以理解。

  (2) 实践、应用性强

  “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许多实践性的内容,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局域网络的组建、应用服务器的搭建等,光靠课堂上讲是不可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必须进行实践训练。

  (3) 时效性强,更新快

  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而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与现实脱离、教学模式不适应课程特点、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要求。因此,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改革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公认的较难教授的课程,全国大多数院校本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网络通信基本原理,主要讨论计算机网络OSI/RM七层体系结构和TCP/IP体系结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然后按照网络体系结构分别阐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基本原理和协议。学生学后难以理解,不少学生可能感觉到学过与没学一个样,并无实际作用。

  为了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应紧紧围绕着网络建设、应用和管理这一主线进行,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可将教学内容分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技术、网络设备与互联、网络安全、网络应用与管理等五部分内容。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中,主要介绍网络的概念、分类、数据通信技术和网络体系结构。在介绍体系结构时,简化OSI参考模型的内容,扩充事实标准TCP/IP的内容,将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二者相结合;在介绍网络协议的原理与作用时,注重几个常用协议,不用的完全可以不讲或少讲;但象IP地址规划、配置,则应作为一个重点。也就是说,内容应新,要减少那些淘汰了的内容。

  在局域网技术中,应重点介绍局域网的组成和常用的局域网,如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和虚拟局域网技术,而令牌网、10BASE2、10BASE5以太网等,则可以简化其内容。

  在网络设备与互联中,则应以交换机、路由器设备为主,介绍广域网接入技术。象网桥、集线器等网络设备,仅介绍其基本概念即可;而交换机、路由器,除掌握其概念、原理,还应要求学生学会其基本配置;广域网接入技术中,应简化目前已经基本淘汰的如X.25、帧中继技术等部分内容,增加了已经走向人们身边的接入技术,如作为TCP/IP网络骨架的路由器技术。

  在网络安全中,应重点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引进新的技术充实教学内容。除Windows安全中心(包括注册表的入侵与防范、Windows防火墙技术等)外,还可增加NAT、ACL、防火墙等内容。

  网络应用与管理中,需重点介绍网络系统与服务等,应演示常用的网络命令、建立常用的服务器、配置服务器等。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推行“互动式”、“启发式”、“案例教学”等各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①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师要求学生学”改变为“学生主动要求学”。比如学生普遍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地上网,对网络有兴趣,则第一次上课就可以首先介绍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还可以让学生发言,谈谈自己使用网络的情况,并互相交流。这样,学生对网络的宏观有个轮廓印象,明白了网络的实用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② 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每一章的开始,可以先提出通信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在讲分层体系结构时,先提出问题“如何实现两台主机之间点对点的通信?”。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通信双方在物理传输媒体、接口、信号编码、调制方式、通信速率等物理指标上遵循统一约定,这就是物理层标准的目的;而物理层不能保证可靠传输,可能出现误码而且无法实现流量控制、连接控制等功能,所以要在点对点线路上实现可靠通信,还需要借助于数据链路层协议;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的控制下虽可实现点对点可靠通信,但实际网络不可能在任何两台主机之间存在点对点线路,所以采用了以路由器为核心的网状结构,由路由器对数据报进行逐级转发,这就是网络层协议,……。由此逐步启发学生掌握分层的体系结构思想。

  ③ 案例教学

  采用案例教学,鼓励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将网络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工科院校的学生应该重在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设备选型、组网规划、网络技术应用等网络方案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学习如何使用最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实现客户需求。另外,组网案例具有可复制性,比如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和规划案例在大部分企业中都是适用的。

  ④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专业术语抽象,概念多,不易理解,静态的文字课件往往很难描述清楚,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在课件中大量引入动画、动态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信息形象化,可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兴趣。如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一层协议数据单元及其封装过程都是十分抽象的,可以采用图形与动画方式,把每一层封装的过程演示出来,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和掌握。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课堂,提供课件、授课录像以及试题库,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