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纪实 | 87版编剧周岭谈你不知道的《红楼梦》
5.2.3 影视改编概览
5.3 电视剧改编
5.3.1 电视剧改编要义
5.3.2 电视剧改编前后接续考
5.3.3 电视剧改编原则争论
6. 《红楼梦》文学考
6.1 《红楼梦》诗词考
6.2 后文改编文学性考
6.3 脂砚斋批语考:后文矛盾考
7. 曹雪芹著作权考
7.1 考证原则:无证不信
7.2 对非曹著论的批驳
8. 《红楼梦》行文逻辑考
9. 《红楼梦》电视剧拍摄得失考
9.1 资源条件限制
9.2 剧与剧本之殊
9.3 电视剧成败对比
9.3.1 剧本:研究不到位
9.3.2 演员:培训不到位
9.3.3 化妆与服装:考据不到位
9.3.4 音乐:创作原则偏差
9.4 时代特殊性:无考证的精神体现
10. 未来文学走势考
三. 讲座答疑
四. 演讲闭幕
一. 开场介绍
主持人:现场的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由校园会文化部主办,清华大学学生红楼梦协会协办的文新论坛之解读《红楼梦》专场,我是主持人鞠凌卉。论坛由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办,旨在承先辈中西融汇古今贯通之风,博采众长重塑人文日新之路,是校内标志性的论坛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一百余场,宣传力度和规模都是校内最高的讲座配置。非常高兴看到今天在场有这么多喜欢《红楼梦》和热爱红学的同学们,来到现场参与我们文新论坛的系列活动,相信大家在今天晚上一定会满载而归。
自两百年前《红楼梦》这个旷世巨作诞生至今,无数后人为《红楼梦》里面的人物、语言、诗词曲赋而神魂颠倒。到了现在《红楼梦》也多次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越剧、动画,以不同于原著的独具一格的形式,继续陪伴在我们的身边。琳琅满目的改编版本当中,在1987年,由王扶林先生导演,陈晓旭、欧阳奋强等人主演的电视剧《红楼梦》,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为大家邀请到了1987版《红楼梦》的编剧周岭老师来到清华大学,与我们的同学们一起品《红楼梦》,深度解读《红楼梦》的原著与改编。
周岭老师是我国著名的红学家,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87版)《红楼梦》的编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同时也担任中国科技财富杂志社社长,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方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中国创业版研究会研究员,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学术中心副主任等职务。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今天嘉宾周岭老师为我们进行今天的分享。
二. 演讲正文实录
1. 红楼梦爱好者渊源
周岭:同学们晚上好,刚才报的很多头衔都是过去的,现在就是一个红学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者。4天以前的4月14号,是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本来是要在天津他的故乡举办一个纪念会,后来因为出现了一个极特殊的事情,当地最大的地方官被双规了,所以这个会议只好改期,改到什么时候不知道。
提起周汝昌先生,他和《红楼梦》的渊源,和八七年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渊源非常之深,我来之前还在翻检他过去写给我的一些信,尤其是在我们创作剧本的过程当中他写的一些函件。当时的情况历历在目,无论是春夏秋冬,他每次拿到剧本,不管是哪一稿,都会逐字逐句地推敲,会伏案疾书,一封封地写信。另外只要有机会他就到剧组来,或者把我们接到他家里面去。这个是35年前的1983年的事情了。为什么像周先生这样一个学者,会穷一生之经历,和《红楼梦》结下不解之缘?因为《红楼梦》这本书写的太好了,《红楼梦》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成就。不仅是周汝昌先生,我们知道的很多的人都和它发生联系。比如说乾隆皇帝、纪晓岚、和珅、蔡元培、鲁迅、王国维、毛泽东,我们可以数出来一长串人名。
2. 曹雪芹身世创作小考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中国出了个曹雪芹,曹雪芹一生当中给我们留下了千古名著,可是他自己是饿死的,后来的辉煌他一点也没有见到。他甚至没有想到,他会在贫病交困当中离开了人世。生前的最后一年,他辗转在北京的西郊,就是这一带,西山正白旗这一带,白家团这一带。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那样的环境里面过着非常贫困、没有收入的生活。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红楼梦》为什么有很多可以修改的地方,是因为那些明显的带有写作过程当中未曾定稿痕迹的部分,曹雪芹不写了。
前些年一直有人说曹雪芹著书黄叶村,章伯钧先生的夫人曾经画过一幅黄叶村著书图,还有很多人觉得这部伟大的作品是在村里面写成的,这个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事儿。为什么呢?要写《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条件,没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没有一个可以保证的生活,是断乎写不出来的。曹雪芹晚年的生活非常的清苦,他不仅要管自己的生活,还有孩子,还有老婆。最后是他的儿子比他还先死,未成年就夭折了,这个对于曹雪芹的打击非常大。所以他也一病不起,后来离开了他的最喜爱的,包括《红楼梦》在内的,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作品,离开了诞生这个作品的他又爱又恨的环境。
3.《红楼梦》改编得失小考
3.1 折子戏改编小考
《红楼梦》问世以后,就有很多的改编作品,这些改编作品的作者都是了不起的人,比如说乾隆55年的状元石韫玉就是最早的改编红楼梦那些人当中的一个佼佼者。还有扬州人钟振奎,他居然发愿把整部《红楼梦》写成了一百多出的长剧,如果要写的话可以连看好几个月,天天演天天看是好几个月。但是这种情况其他的地方,或者其他的剧种,或者其他的作品有没有?有的。比如说慈禧太后在宫里面经常看大闹天宫,舞台是分福禄寿三层,同时演天上人间地狱,一部剧一演可以演很多天。
但是在宫里面有闲功夫的,民间扮演这样的戏不可能的,所以这个戏写成之后,这个长剧写完之后从来没有全本演出过。那么能演出的都是折子戏,比如说葬花,比如说红楼二尤,比如说宝玉挨打,比如说黛死钗嫁,全部是折子戏。这些折子戏的影响也很大。
3.2 越剧电影改编小考
一直到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时候,有一部越剧《红楼梦》问世,是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改的非常好。这个戏非常之成功。我记得我还上小学的时候,就拿着手电筒,带着《红楼梦》这部书跑到电影院里面看,已经拍成电影的越剧《红楼梦》。一边听唱词,一边对着书本上面写的原文。左边、右边、前边、后边,都是一片啜泣声,也就是这个剧非常之感人。
但是有没有问题呢?有的。因为《红楼梦》这部大书,120回,全本。刚才说最初有人把它改成联排版大戏,结果没有办法扮演的。那么短短的一部越剧《红楼梦》在舞台上最多演两个半小时,这样的一部舞台剧,能够容纳多少内容呢?肯定大量的内容就被舍弃了,只能取当中的一部分,或者一条线,或者几个人物,这样把它扮演出来才有可能。所以越剧《红楼梦》虽然改编的非常好,演出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它只是《红楼梦》当中的一点点内容,这个一点点绝对不是随便说的,为什么呢?因为主要的故事是黛死钗嫁,主要是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是这样的一个故事。那么这样的一个故事,有《红楼梦》的多少内容呢?且不说整个故事,我们就说宝黛爱情描写在前八十回当中占的篇幅都不多。八十回以后部分,应该是另手续作的,这个部分还不是曹雪芹写的。如果把越剧《红楼梦》当中写到宝黛钗爱情故事的内容,和整个《红楼梦》前八十回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占的比例非常的小。我们知道读《红楼梦》,宝黛钗是三个最重要的人物,这是不错的。但是《红楼梦》写的是不是就这三个人物的故事呢?不是。我们《红楼梦》里面这三个人出场不是第一回,出场已经在后边了。从第三回开始不断的出场。
4.《红楼梦》主题小考
4.1 《红楼梦》非核心主题:宝黛钗爱情故事
那么黛玉我们知道,是使小性、哭哭啼啼,甚至有的读者和研究者说,她是经常吃贾宝玉和薛宝钗以及其他女孩的醋,是不是这么回事呢?看看《红楼梦》就知道了。到了32回是一个分水岭,32回发生了什么故事呢?32回史湘云来了。史大姑娘到了大观园里边之后,林黛玉听说去看宝玉了,她心里觉得不太踏实,赶快到怡红院来,她来的时候,宝玉和史湘云、袭人三个人在房间说话。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贾雨村,让宝玉出去赶紧见客,宝玉说不喜欢和这个人在一起,不喜欢谈仕途这些事情。史湘云劝了几句,宝玉拿话把这个史湘云怼回去了,是吧。袭人赶快从当中圆场,上回宝姑娘也说了这么一回这样的类似的话,这位爷拿腿就走,也不管宝姑娘脸上下不下的来就走了。要是林姑娘还不知哭成什么样呢。林黛玉正好走到窗前听到这句话,赶快听,说的是什么。后边太关键了。后边贾宝玉说了一段话,林姑娘可曾说过这种混帐话不曾,这个是混帐话。她要是说过这些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林黛玉,别人听着很一般,林黛玉听见像打了一个炸雷一样,所以书里面形容她是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惊的是这个人怎么当着别人把这个话说出来了,喜的是什么呢?素日只当他是一个知己,果然是一个知己。悲的是什么呢?想到自己的身世,没有人替自己作主,所以最后只有一叹,抹着眼泪回去了,听到这个话够了,不需要说别的了。从这回开始,林黛玉所谓的使小性,所谓的尖酸刻薄,基本上不见了。
再接到36回,梦兆绛云轩,这个怎么回事呢?宝钗说闲着没事儿出来逛一下,走到怡红院看到贾宝玉正在午睡,旁边袭人给他赶小虫子,然后在绣一个绣件,宝钗进来说绣的太好了。袭人说我出去办一点事儿,你在这儿,我待会儿就回来。然后薛宝钗坐下接着绣,林黛玉过来看到了,这一看到,林黛玉肯定是想说一点什么,但是还没来得及就听见贾宝玉翻身开始说梦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前盟,这几句话一说把所有人都说愣了。在屋里面的薛宝钗愣了,金玉良缘说的是谁,她是有心病的。木石前盟怎么回事,和尚道士说他的金锁,金锁是和尚给的,将来拣一个有玉的方可成为婚姻,这个是第八回的时候莺儿告诉贾宝玉的,这个在很多当中不是一个秘密。薛宝钗时时掂量这个事儿,究竟她将来的着落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和金锁和这块玉有关系,她也翻来覆去的想很多次,但是她是一问三不知的淑女,这个事儿不能挂在嘴上,也不能露在脸上,但是居然贾宝玉在梦里面把她掀出来了,这个还得了?不知道怎么办,愣了。外面的更愣了,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
什么话呢?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话。没金没玉的就是林黛玉,也没有人作主,但是只有一个知己就是贾宝玉,听到这儿放心了。从36回以后,见了薛宝钗以后,他那些伶牙俐齿都没了,跟薛宝钗越来越好,一直到第45回,跟薛宝钗简直好的像一个人了。贾宝玉非常诧异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你们两个怎么回事,怎么亲的像一家人。所谓的宝黛钗之间的三角关系,吃醋使小性、尖酸刻薄统统不见了。
在45回以后,我们很少看到宝黛钗三个人的故事了,有故事吗?有。这个是曹雪芹的写作笔法叫笔断意连,这个故事一直没断,任何时候拎起来都是接的上的。但是他经常把话锋一转到别的故事上面,转到别人的身上。因为这个就牵扯到这个伟大的作品,写的仅仅是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故事吗?曾经有一度有人把这方面的东西,强调的非常厉害,尤其是给贾宝玉戴帽子,这个帽子是好玩儿,叫反封建的战士。是追求自由婚姻的都是反封建的战士。但是贾宝玉何曾追求过自由婚姻?贾宝玉干过这个事儿吗?如果贾宝玉今天在我面前,问他他也回答不出来,因为他从来没有说过关于婚姻的话,就是梦里边说了那么一句,可能连他自己都说不明白的话。在生活当中,他最大胆的话只有五个字,先放一下。
那么差不多比他早的文学艺术作品,和他同时的文学艺术作品,比他晚的文学艺术作品,在写到爱情婚姻悲剧的时候,都比他走的要远的多。比如说《西厢记》、《牡丹亭》,张生为何和崔莺莺见面敢半夜跳墙,也不管外边怎么说他的。堂堂一个世家小姐,居然能够和张生私会,这个是他们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行为。不仅仅是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物,找红娘带话,他真的有行为了。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他真的半夜三更翻墙过去了。牡丹亭里面的柳梦梅和杜丽娘更厉害了,柳梦梅听说有一个女孩长的如何漂亮,可是已经死了,不行,棺材打开也要看看这个女孩什么样,痴到这个份上。这个故事是明朝人写的故事,是汤显祖写的故事。在那个时代,按照大明律私开棺木者斩,要杀头的,没有人同意你开人家的棺材,要偷偷的干,被知道了要杀头的,杀头的罪柳梦梅知道不知道?似这般生生死死随人愿,让我看一眼死了都心甘情愿,这两个人都是这个情况。贾宝玉呢?就是五个字。这五个字,最大胆的五个字就是和林黛玉的表白。这五个字是什么呢?“妹妹,你放心”,没了。这个怎么能叫战士?是吧,所以这个帽子是硬戴上去的。
4.2 核心主旨一:无常哲理
回过头来既然不是反封建的战士,既然《红楼梦》不完全写的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故事,那么他写的是什么?
我们说一个作品,所表达的东西,我们叫做主题,是吧。他通过他塑造的一系列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所要阐发他的深思熟虑的主题,以及人生感悟的哲理,这些东西是最重要的。那么《红楼梦》里边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什么内容呢?一个大家族由盛到衰。但是是不是只是把这个故事罗列完就完了?不是,他要通过一个大家族的消亡,阐发一个哲理。这个哲理叫无常哲理,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万世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当中。别看你今天很辉煌,你想到明天、后天呢?所以他说借着秦可卿的口把这一段哲理意味十足的话说出来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登高必跌重,荣辱自古周而复始,不是人力能可常保的,这样的一个哲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4.3 核心主旨二:塑造可爱女性
第二,还有一个指向。在男性中心社会里面,他塑造了一组纯真美丽可爱的女性群体。为这种美大唱赞歌,为这个美的毁灭痛悼不已。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个又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故事,也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
4.4 核心主旨三:真假合一观念
当然他还通过里边的很多非同寻常的故事,匪夷所思的故事,他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真假观念。真假不是早就有了吗?真假美猴王、真假李逵,是不是都有?那么为什么《红楼梦》他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我们说真假李逵就是一真一假的,那个假的是冒充的,真假美猴王其中有一个是六耳猕猴,也是假的。但是《红楼梦》是真假互相发明,假做真时真亦假,这样的关系,他是不可分的,它是一件事情的两个面。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这个太了不起了。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这一部作品,还能是爱情婚姻悲剧主题的作品吗?是吧。那么如果说仅仅强调了爱情婚姻悲剧这个方面,无疑是把这个作品矮化了,对不对?因为我们刚才说了,在这个方面他比不了西厢记,也比不了牡丹亭。那么他的高度在哪儿呢?他的真正的高度,在他所阐发的主题和哲理是超乎寻常的。一般的作品远远跟不上。
5.《红楼梦》改编小考
5.1 《红楼梦》价值地位:如比经学
那么好了,我们今天要讲的话题,主要是《红楼梦》的改编问题,大家关心的,我参加过的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的事情。
这个就是我想起来郭沫若的一段话,这段话是说很多研究杜甫、研究韩愈的学者,写了很多的研究文章和研究专著,但是对他的文章和诗词的注解,这些东西有没有意义呢?有的。有没有价值呢?价值很高,但是和原著比起来还是另外一个层次。远不如一部杜甫和韩愈的诗,一篇文章的价值高。研究歌德莎士比亚的书,车载斗量,远不如一部《浮士德》,一部《哈姆雷特》的价值高。完全正确。我们研究《红楼梦》的人很多,从清朝的时候开始,从《红楼梦》问世不久就有很多人穷尽一生研究《红楼梦》,甚至到了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是惘然的地步。甚至好朋友见面开口就是《红楼梦》,你现在做什么学问,那个时候做学问,必须经学小学,所以经学是五经、六经、十三经,这些经书。过去把书分类成四个大的分类。后来叫四库,经史子集。经是什么?《诗》《书》《易》《礼》《春秋》,十三经,把这个礼分成三礼。《春秋》分成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加上《尔雅》、《论语》、《孟子》,加起来十三经。经非常重要,见面说“你最近读什么经呢”?所有的读书人都要读经,不像在座的都读理工的,那个时候学习的理工的少。说我现在读的经书太好了,你猜我的字谜吧。就是说我现在做什么经学?我现在读什么经呢?我治什么学呢?我现在研究的经书叫“少一横三曲”,我叫红学,那个时候就有人开始研究红学。到今天有很多以家明示的叫红学家,就是一辈子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很多。不是说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而是说远不如一部《红楼梦》的价值高。所以说这个《红楼梦》本身是最重要的。
5.2.《红楼梦》故事传播
《红楼梦》的价值非常高,《红楼梦》这部书写的是可以说以他的饱蕴量可以屹立千古,这样的一部作品,在流传的过程当中,是什么情况呢?
5.2.1 纸媒传播:从抄本到印本
当然开始是用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后来在1791、1792年出现了最早的两个刻本叫程甲本、程乙本。这个刻本出来以后,很多人都见到了这个书,因为抄本只能在小范围内,只有刻本才能普及开,所以刻本出来以后有大量的读者见到《红楼梦》了,就是说那个时候的家家户户不管存什么书,这个书当中一定有一部《红楼梦》,可见这个书深入人心。
5.2.2 戏剧传播
但是更多的人怎么知道《红楼梦》的呢?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改编作品知道《红楼梦》故事。各种各样的改编作品,我刚才罗列了一些,但是很多很多。清朝的时候有子弟书,有各种折子戏。近年间又出现了新的科技进步:新的样式电影、电视剧出现了。这样的作品用什么样的样式来改编是最合适的呢?我们刚才分析了,越剧《红楼梦》改编的很好,但是容器太小,没有办法,只能取一部分的内容,找来找去找到了宝黛钗三个人,他找到了爱情婚姻悲剧故事,幸亏有一个后四十回,黛死钗嫁写的很清楚,所以成就了越剧《红楼梦》。但是对曹雪芹是不公平的。因为最后这一部分不是曹雪芹写的,他的情节、情感、高潮和曹雪芹没有关系,他只是说成就了这个越剧《红楼梦》。越剧《红楼梦》严格的说可以叫宝黛钗爱情故事,他如果叫《红楼梦》,牵强了一些,因为《红楼梦》有太多的内容了。
5.2.3 影视改编概览
我们刚才说一个大家族的消亡,这个里面没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性悲剧故事这个里面也没有,所以他有的只是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故事一点,就是说他的容器容不下这么多东西。电影尝试了很多次,从民国年间像周璇 袁蓓云那些大腕演的电影开始,到40年代也是大腕,叫闫慧珠演的《红楼二尤》,童芷苓和林默予演的《红楼二尤》,这些电影当时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拍的很好,但是只是一个片断,一点故事。他装不下这么多。
终于有一位豪客,也是了不起的人,也是我的很好的朋友,叫谢铁骊。谢铁骊发愿要拍《红楼梦》,结果他把电影拍了八部,也就是说六部八集,一天放一场要放八天,这个情况像我刚才说的连台本大戏一样,在电影院里面没有办法取得很好的票房的,没有人从第一部看到第八部,这个不上班的要延续到下个星期,电影拍的还是不错的,导演是非常好的导演,制片是北影厂厂长汪洋,整个最强的力量组合到一起,当时百花奖摄影奖的得主是摄影师,演员是一群大腕,刘晓庆、林默予,演过《红楼二尤》的林默予演贾母,数出来让人瞪大眼睛的一群人,当时可以找到的漂亮女演员几乎都找过去了,明星,明导演,大场,长度很长,云集了这么多大腕,造成多大的影响?没有。为什么?他是竭力把这么多内容装进去,八集还是装不下,还是不得不舍弃很多的内容。也还是使了很多劲,还是不讨好。这个是容器的问题了。
终于出现一个东西叫电视连续剧,这个东西一出来,十集不行二十集,二十集行三十集,五十、一百集都可以,反正说我天天放,你有时间就看看。这个电视连续剧的容器占便宜了,你有多少内容都给你装进去,所以1987版电视剧占的第一个便宜就是样式的便宜,电视连续剧的样式出来了。这个东西出来容器大了,把这么多内容装下去了,容得我们沉下心娓娓叙说动人的故事,赢在样式上面是第一。再一个,剧本是一剧之本,如果容器好,剧本不行也不行。电视剧我们越来越看一个规律,每个人不管学习什么的,你学习库兹韦尔的,2029年人可以永生,还是说马斯克的那个东西,恐怕都有时间去看电视,对不对?
5.3 电视剧改编
5.3.1 电视剧改编要义
你看电视剧会发现,如果剧本好,导演只要不犯技术错误,这个剧就可以拍的不错。如果剧本不好,你把最好的导演和演员全部拿来也没有用。这个例子不多举,举了会伤人的,这个剧本太重要了。实际上他是一个总任务书,剧本是一个总任务书,电视剧是一个综合艺术,要给导演、表演、服、化、道、摄、录、美各个方面提供一个依据,艺术创作的依据都在剧本里面。
而剧本很麻烦,尤其名著改编的剧本,经常有人发这样的感慨,说看完了以后比原著差多了,因为原著已经找到了一个最佳形式,原著就是原著,改成另外一个样式经常不讨好的。你要想完成一个样式,到另外一个样式的艺术转化,这个难度是非常之大的。因为结构形式不一样,他呈现的方式不一样,你看我们看小说,它的审美特点是什么呢?它的审美特点是从文字获得形象,我们是从文字读来的,这个人这样,那个人那样,这个人这个性格,那个人那个性格,几个这样的人物关系,全部都是从文字当中获得的。他是从文字获得形象,是这样的一个审美过程。而电视剧不一样,电视剧的审美过程从形象获得思想,他是另外一个过程。他给你的就不是文字,而是形象,你看到的就是形象,你从形象获得思想,是这样的一个审美过程。
所以说你想一下,完成这样一个艺术转换,容易吗?不容易。不是说给曹雪芹一个作文就完了,必须知道这两个样式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非常之难。尤其是名著已经非常完美了,那么你怎么办?《红楼梦》尤其难。为什么呢?《红楼梦》只是半部书,是不是?所谓的120回不是一个人写的,不信试试看。我在这儿叫板。
5.3.2 电视剧改编前后接续考
当初我们最早接这个活的时候,是想按照120回通行本去改编,省很多的事,他有一个依据。你把它完成,刚才说了虽然很困难,但是总是有一个依据完成这个艺术样式的转换,但是真的干起来这个活来,发现这个是不可能的任务。为什么呢?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接不上的地方太多了。
5.3.2.1 时间错位:前文铺垫白费
第一个略微举几例,时间的关系。这一部书从前面的正文到前边的曲子,到前边的各种诗词曲赋,贾宝玉神游太虚院听到的曲子和前边在太虚幻景里边看到的判词,还有《好了歌》,综合这么多的东西都是对最后的结局做一个一次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这样一个大悲剧结局的语言。对不对?这个是一个大悲剧,所有的都指向这个方向,是不是?但是后四十回呢?大团圆结局,显然前面的那些铺垫,都白费了。你要是用后边这些东西,前边的那些铺垫就得删掉,因为是没有意义的。他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你如果尊重原著,要划定一个原著的范围,120回原著太多接不上的地方。
5.3.2.2 结局反差:王熙凤态度转变之谜
再比如前边第一号主人公是贾宝玉到80回以后部分。80回以后部分是40回,这40回当中有22.5回,贾宝玉是一个傻子,这个麻烦了。我问过王扶林,我说就这么写贾宝玉就是一个傻子,你觉得怎么样?想都不用想,没有办法拍。这么一个光彩的形象到后面成了这样一个情况了?他要不傻那么掉包计起不了作用。掉包计谁出的?凤姐,王熙凤。王熙凤真的是有病,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她居然出了这么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馊主意。如果贾宝玉要是娶了林黛玉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林黛玉根本不会和王熙凤争什么谁当家之类的这种事儿,王熙凤不是正经应该在这边当家的,王熙凤是假设那个院里面,王夫人把他借调过来的,因为这边的贾珠死了,贾珠的夫人李纨守寡不能做事。过去守寡不得了,出来张扬就麻烦了,而且一个家里面让这样的人出来执掌家政是不吉祥的,她只能在家里面一盏青灯,因为没有人管,所以把王熙凤从那边接过来。如果贾宝玉要娶了薛宝钗,我的个天……薛宝钗是什么水平?王熙凤不识字,薛宝钗能写诗,是不是?那两个人差的不是一个层次,对不对?薛宝钗人缘比王熙凤好很多,是不是?而且薛宝钗还受到过管家的,他还实习过,他们三个人一起理家,很多主意都是薛宝钗出的,薛宝钗的能力大家都看到了。薛宝钗做了宝二奶奶,人家是正室,王熙凤你得回去了吧。王熙凤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专门把一个人请到卧榻之侧来,这个肯定是不行的,那么王熙凤为什么给自己出这个主意,一定把薛宝钗娶进来,一定不能娶林黛玉。王熙凤到底是谁?她不是前80回那个人了,她完全换了一个人。她不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角色,是吧。
5.3.2.3 矛盾之多:蓄势与乏力
所以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接不起来太多,前八十回铺垫了很多,比如说到越往后越是大故迭起,很多的矛盾都已经蓄足了劲,80回以后的部分一定非常好看。这个风起云涌。结果真的到了80回,你往下一看不对了,这些矛盾都没了。平时说邢夫人和王夫人,两个人几乎视同水火,但是到了80回以后两个人成了一个人了,连行文都成为了邢王二夫人道,什么事儿两个人,那么你说这个剧本怎么写?是不是?那么好吧,我们说第二个折衷方案,挑挑拣拣,能用多少用多少。挑选的结果发现没有多少可以用的。怎么办,回到刚才说的话题,什么叫原著。
5.3.3 电视剧改编原则争论
名著改编最重要的一个事项尊重原著,这个是原则。
你首先要划一个范围什么叫原著,《红楼梦》120回都叫原著还是前80回?一定搞清楚。我们刚才说了前80回和后40回,略举几例大家就觉得已经是矛盾百出了,已经很多材料不能用了。那么这种情况把它并入原著范围显然不合理的。那么原著范围定了就是前80回。既然前80回是原著,我们要忠于原著,原著里面所有要阐发的东西,我们都不能丢掉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发现80回以后部分,要重新写。后40回能用的不多了。能用的部分是什么?还原成素材,毕竟写后40回的人不管是不是高鹗,他和曹雪芹年代相距不远,他对那个年代的风俗典章更熟悉,所以里面的细节和生活素材还是可以参考的,有一些甚至可以应用的,所以定了这样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忠于原著,重视续作。
1987版电视剧的剧本是照这样的原作动手了,争取到这个原则,而能够说服最重要的。中国的事情,毛活着的时候说重要的事情在于教育农民,我们过这么多年越来越觉得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官员,因为这个拍打的是官员,你要不说服他,很多事儿真的难办。这个《红楼梦》电视剧就是这个情况。那个时候中宣部管这个剧,下达的有正面意义的指令,有八个字叫“郑重其事、严肃认真”,当然也很空泛。负面的都是让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的,比如说不能写梦,《红楼梦》不能写梦。我们今天一听很荒唐,当时的荒唐是很严肃的,就是不能写。太虚幻境不能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不能写,这个神话故事不可以写,是吧,里面所有的所谓的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统统要删掉。我们提出《红楼梦》按照那个时候的文艺理论的界定态势,也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正式的指示下达要把它拍成一个地道的现实主义作品,你争辩没有用,指令下来必须这样写,所以我们只好把争辩内容集中在后40回。
我们在回龙观开了15天的会,有官员、学者,有各个门类的专家,还有我们。基本上是舌战群儒。所有参加会的人一个结论,这个时候最后的结果如何,是我们的事儿,我们终于一得一失。得是后40回另起炉灶,失是梦还是不能写。也算是赢了一半了。与会诸君印象最深的现在还有一些活着的,已经有不少的去世了的,活着的见面还经常提,你们那个时候太顽强了,给人的印象太顽强了。不顽强不行,那个时候一门心思想把这个作品拍成电视剧,还是应该认真的把这个事儿做好。但是要想做好,你按照120回根本没有办法做,能争取到结果谢天谢地,等于自己。虽然这个结果很好,但是等于给自己找了一个事儿。前八十回有原著,八十回以后部分什么都没有,你不是说后40回不行吗?你拿出来我看看,我们自己把自己搁在那了,这个活实际上放到我头上了。因为当时我最顽强,这个不得了。
6.《红楼梦》文学考
后40回,后来有好几个出版社找我,说能不能在写剧本的同时写一本小说,后40回或者后30回,和前80回合并一块再出一种,把高鹗的后40回给边缘化。我说我写剧本已经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但是为什么敢写呢?就是到底他还是一个综合艺术样式的依据部分。他是一个剧本,他只是一个部分,不是全部。但是小说就是全部。那么小说是跟曹雪芹后边,那么你从文字上面靠住他已经非常难了,诗词曲赋再试试。那么我多说两句了。
6.1 《红楼梦》诗词考
前一段时间央视搞诗词大会,搞了两届了,大家热情度很高,我们也看出来一些问题。这些年游走于各个大专院校之间,发现了能讲诗的人很多,能写诗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会写诗,但是告诉大家不是那样写的。“泰山上面有石头,石头旁边有棵树”,这也是当时的名人写的。问这个诗怎么写?七字一句。七个字一句写成这个样子肯定不行的。所以写诗是一个非常难的事儿。
脂批说曹雪芹写《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原因,是因为他要借这个小说传他的诗,他的诗写的太好了。有人说曹雪芹的诗写的好吗?有人批判曹雪芹的诗写的不好,“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曹雪芹在《红楼梦》写的诗和曹雪芹本人的身份写的诗是两个概念。李白、杜甫的诗是李白、杜甫自己的,而曹雪芹写的诗是《红楼梦》里面的人物书,夏衍先生的说法叫按头制帽,按着脑袋做的帽子,每个人的脑袋大小形状都不一样,帽子都不一样,每个人写的诗都契合这个人的身份、学识、知识结构。道德观念,艺术审美情绪,一定的。
别的人的诗安不到这个人身上,贾宝玉的诗安在薛宝钗和林黛玉身上都不合适,只有他自己的诗。林黛玉的诗拿出来和贾宝玉说,这个是薛宝琴的。拿过来一看贾宝玉就说了断非蘅芜体,蘅芜是谁?就是他们家住的蘅芜苑,薛宝钗住的蘅芜苑,宝琴跟着薛宝钗享受了蘅芜两个字,说断非蘅芜体,不是他们两个人,只有林姑娘,林妹妹曾经离乱,他们未经离乱,断不可出此哀音,他们写不出来这个东西。所以诗不仅仅阐发情趣,同时契合这个人的身份,这个是最难的,曹雪芹写的诗是最难的。
曹雪芹有没有把自己漏出来的时候?有的,他还经常借别人的口给自己喝彩。比如说《姽婳将军词》,来了你也写他也写,贾宝玉写了一首,“姽婳将军林四娘”。贾宝玉写到前几句的时候,贾政哼了一声,你写了半天都是女儿家闺阁中诗,看你怎么写,我让你写的是姽婳将军,人家是女将军,一句就转过来了“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一句过来了。她的腰间挂的不是明珠是宝刀,这个就是女将军,一句过来了,所以转的太厉害了,所以众客一起喝彩,这个不是给宝玉喝彩,给曹雪芹喝彩的。尤其后面的那句“明年流寇走山东”,众客拍案叫绝好一个走字,都是给自己喝彩,曹雪芹也挺有意思。这个是说诗词曲赋你能靠的住吗?
到了今天不说别的圈子里面,红学研究者这个圈子里面,我又要说一个人了,能写诗的没有几个。不出三五个,写的好的只有一个,周汝昌,写的真好。能不能抗住曹雪芹的诗词曲赋,我心里没有这个底。虽然我写了很多年的诗词曲赋,虽然我也认为知道该怎么写的,比一般的只会讲的人稍微好一点,但是想抗住曹雪芹很难,非常难。更何况曹雪芹是一个旷世奇才,他经历的那些生活,我们今天都陌生的很,用小说的这种样式,去狗尾续貂断断不能做的,所以我只能婉言谢绝了出版社的美意,我还是踏踏实实写我的剧本,能把剧本写好已经不容易了。这个剧本写起来是带着枷锁跳舞,你要时刻想着怎么和前八十回接上。
6.2 后文改编文学性考
前八十回铺平垫稳的事儿这个地方怎么往下说,因为没有行动是不行的,这个剧每往前发展一步,都是人物故事往前推着走的,你必须往前推。那么后边都发生了什么事?人和人之间,原来旧有的矛盾到这个时候有什么新表现?人物性格是延着他的脉络一直发展下去的,是吧,还是说有转折和变化,人物性格可以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不能是扭曲,要有转变的契机,不像后40回。贾宝玉转变的很奇怪,前八十回刚才举一个例子,林妹妹可曾说过这样的混帐话,无非就是读书,无非就是仕途经济的事儿。
6.3 脂砚斋批语考:后文矛盾考
到了80回以后,到了81回,贾宝玉读书去了。不仅自己读,还给巧姐讲《烈女传》一本正经,这个人物怎么转过来的?他转变没有契机的这个不行。所以每推进一步,都非常的难。和前面有呼应,是不是完全不可以做,也不是,前80回有浮现。
还有一种批语,我简单的说一下。脂砚斋的批语,脂砚斋是一个书斋的名字,在这里边是以书斋代人,脂砚斋是一个人。为什么要脂砚斋,红学界有很多人做各种猜测,我们不重复这个猜测了。总之脂砚斋是一个批书人,这个批书人和其他批书人不一样,比如说毛宗刚父子批三国,他和三国原作者没有关系,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他是读者批。金圣叹批水浒,金圣叹和水浒传作者也不是一回事。张竹坡批金瓶梅,张竹坡和兰陵笑笑生也不认识。那都是读者批,但是脂砚斋不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红楼梦》叫石头记。脂砚斋这个人和曹雪芹是非常密切的关系。有的人说他们两个是兄弟,有的人说是叔侄关系,有的人说是夫妻关系,脂砚斋是曹雪芹老婆。有什么根据没有?都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根据,都是不能作为定论的一种推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脂砚斋和曹雪芹很熟,他们朝夕相处,尤其写《红楼梦》的过程当中,甚至不排除有一些段落,有一些章节是脂砚斋写的。
证据在哪儿呢?有一段批语很有意思。脂砚斋说很多研究者觉得这个话不可解,是王熙凤,脂砚执笔,脂砚是批书的人,他和凤姐发生关系很奇怪,有可能脂砚这个人是宝玉的原形,至少是宝玉的生活原形之一,所以批语批着批着把外面的人和里面的人混淆了,拿脂砚,实际上是宝玉的事儿,原文应该是,凤姐不识字,若凤姐要评析的话贾宝玉拿着笔记下来,这个很合理,这个对不对呢?是吧,这个绕的有一点远,是不是。如果原文实在不能解释,解释不通你再绕,我们看。凤姐点戏是一个故事,能不能是脂砚斋执笔写的,实际上这个是一种可能,我们说这个不是定论,这个是一种可能,就是我们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脂砚斋和曹雪芹的关系非同一般,因此他在书里面加了大量的批语很有价值。这个批语在哪儿,有的人说我看的《红楼梦》没有批语,你看的是人文版(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定稿的版本),那个批语在曹雪芹时代,他活着的时候抄本传出来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一个写作班子,大家替他抄。抄的最多的估计可能是脂砚斋,一边抄一边加评语,所以署名怕把自己的著作权丢了,曹雪芹说我不署名,那么好吧,我署,所以这个书名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和曹雪芹没有关系,这个一直到今天给曹雪芹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如果曹雪芹有后人,如果曹雪芹想主张他的权利,现在都找不到证据了,很多人说那个书不是曹雪芹写的。
7. 曹雪芹著作权考
7.1 考证原则:无证不信
最近很多人给我发,知道我研究《红楼梦》,很多人给我发微信,说几百年的重大发现,全都是这个口气,终于把曹雪芹请下神坛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的是冒辟疆写的,有的说是洪昇写的,各种各样的说法,就是不是曹雪芹写的。为什么?找出来种种证据,他们家也有一群女孩,冒辟疆他们家的女孩很多,那个说不对,洪昇家的女孩很多。这个有一点像大观园。这个考证文字不能这样玩儿的。
中国有一个很优秀的学术研究史,这个学术研究史告诉我们,这个学术研究的方法是非常之重要的,这个方法这里边最重要的是原则,这个原则是不能丢的,概括成四个字,叫无证不信。一定有证据才能说话,没有证据的话不能乱说,我推测随便,你怎么推测都行,但是你就是不能作为定论,因为你没有证据,就像前几年影响很大的刘心武兄,他说秦可卿。秦可卿是废太子,被曹家抱来,送在养生堂后来被曹家抱回来了,后来就嫁给他们家某人,这个人就是贾蓉的原型。曹雪芹知道这个事儿就写到《红楼梦》里面了。证据呢?证据呢?首先你得证明一下,胤礽曾经做过太子后来给废了,废太子无论如何要找出来证据他是有私生女的,有没有?没有。没有就敢往下说私生女送到养生堂了?他得有你才能送,就算证明了他有私生女,还得证明他真的送到养生堂了,是不是?如果这个找到证据了,还得找证据证明是曹家抱走了,不是其他人抱的,还要证明嫁给曹家的某人了,要证明曹雪芹知道这个事儿。还要知道曹雪芹就是拿他为生活原型写的秦可卿,整个证据链,这个证据连结果一个证据也没有。
这个我并不是说人家刘心武先生不好,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刘心武先生是一个小说家,小说写的非常好。小说家和学术研究家,他的方向是不一样的。那个是信马由缰自由思维——大家记住小说家允许自由思维的,他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都是可以的。他生发开来洋洋洒洒一下子写了半本书,和他的主题离开了,大不了这个书写成之后换一个书名和主题都可以的。但是学术研究不能这样做,学术研究叫限制思维,你必须讲逻辑,你必须严格的遵守规矩,他是有原则的。他一定要做到无证不信。像胡适说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个意思。
7.2 对非曹著论的批驳
那么好的,这个诗词曲赋也好,正文也好,这个里边都是前八十回留下了很多暗示性的线索,尤其还有脂砚斋的批语。脂砚斋的批语有的艺术欣赏性质的,但是有很多是他看过丢掉的那快书,这个不得了。这个书80回留着,80回以后的部分丢了。曹雪芹写完了,但是传看的过程当中被不知道谁丢了,有人说曹雪芹主要那个时候怕文字狱,所以他自己给烧了,这个不知道听谁说的。那么不管有没有证据,推测的角度来说就站不住脚。那个时候文字狱没有光顾过小说,明朝和清朝的文字狱不得了,尤其是清朝,我们知道,金庸的祖先是查家,案子很多。你细查哪个写小说的犯案了?没有。为什么?那个时候写小说的人不像今天的莫言这么风光,诺贝尔奖,虽然在北京买不了一套房,但是这个荣耀不得了。那个时候写小说没有人看的起,从汉朝一直到清朝,写小说的人没有地位的,中国历史上写小说的人是没有任何地位的。最早的汉书艺文志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诸子十家哪十家?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农家、杂家、阴阳家、纵横家,第十家是小说家。诸子十家那九家都是可以干的,教育大家这九家都可以干的,小说家不提。小说家为什么不提呢?是因为这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的东西,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所以那个时候写小说,曹雪芹为什么不写上今天的名字,不像今天《丰乳肥臀》写上莫言很风光,那个时候你说《红楼梦》署曹雪芹,曹雪芹觉得我一个读书人干这个事儿已经不太好了,我再写上我的名字,我们家还让我进门不?这样的一个心态。
大量文人都是这个心态。像我们现在知道的古典小说都是不知道谁写的。说周老师你说错了吧,水浒传不是施耐庵写的吗?请问施耐庵是谁?历史上就没有一个叫施耐庵的人,找不到他的任何资料。说罗贯中,《三国演义》要是罗贯中写的,我简直觉得《三国演义》没法看了,因为罗贯中写过一个东西,大家知道,左考证右考证叫《三遂平妖传》,那个文字一塌糊涂,三国演义文字多好?那个绝对不是罗贯中写的,那个是随便找一个名安在他身上了。《金瓶梅》是兰陵笑笑生,我看最近已经考证出来一百多个人了,究竟这个人是谁?也不知道。
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小说没有人看的起,因此大家不愿意署名,这个是曹雪芹的悲剧。曹雪芹也不肯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那么现在著作权问题成问题了,所以很多人出来仗义执言,说不能让曹雪芹的著作权丧失了,我们找找吧,真的找出来不少。《红楼梦》里面就有。这个是曹雪芹干的事儿,他说这个不算写小说,批阅增删能叫写吗?批阅增删叫什么呢?这个就是还有证据吗?有。我们刚才说脂砚斋很重要的批语,这五个字是曹雪芹写的这本书,脂砚斋认为是曹雪芹写的。
后来很多人攻击有没有脂砚斋这个人,我们不管他,脂砚斋一定有的,人家都署名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你说有没有?还硬说没有吗?这个证据还不够我们再找证据。和曹雪芹同时代有一个人叫富察明义,旗人,富察氏。这个兄弟富察明义的兄弟富察明仁、富察明琳,都是曹雪芹的好朋友,这个是有证据的,都是曹雪芹好朋友。富察明义最早读过《红楼梦》的抄本,谁抄的?甚至可能曹雪芹自己写的写本。他读《红楼梦》写了20首绝句,记录《红楼梦》的主要内容。这20首绝句之前有一个小序,这个序说的很清楚,第一句就是曹子雪芹,就是曹雪芹了,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你看看说的多清楚?曹雪芹拿出来他自己写的《红楼梦》一部。他的先人是江宁织造府的制造官,清楚吧?
其所谓大观园者,这个里边写的大观园,就是现在的随园。随园是谁的?袁枚的,清朝的一个大诗人,中叶的一个大诗人,也是一个理论家、诗评家,也是一个食客,吃货。他有一个著名的菜谱叫《随园食单》,全是菜谱,他是研究这个事儿的。但是他最重要的是有随园诗画,随园诗代表清中叶的一个重要流派,一共三大流派他代表了一个,他是杏林派的代表,诗写的很好。曹家在南京被抄了家以后,他的家产包括这个花园,江宁织造府的花园赏给继任的隋和德了,是接着做江宁制造这个官的隋赫德赏给他了。赏给他以后他又犯事儿了,犯事儿又把他的家产抄了在外面卖,袁枚把这个园子买了。因为江宁制造府卖给隋赫德了,隋赫德改名叫隋园,这个隋是隋炀帝的隋。然后袁枚把这个园子买下来,还叫随园,但是已经改成随便的随了。因为袁枚自号随园,改成他的这个名字了。
你看,富察明义说的,其所谓大观园者,他写的大观园就是江宁织造府花园,就是随园,以这个为蓝本写的。可惜他这个书没有传出去,外面的人很少有人知道,我是见过他的抄本的,这段话完整吧,这个著作权还不给曹雪芹吗?是吧。那么你把这一类似的证据,找找看看冒辟疆也好,洪昇也好,还有说是张廷玉的,还有说是和珅的,纪晓岚的。这个是要证据。这个书应该他的著作权还是曹雪芹,这个没错的。前八十回有很多的脂砚斋批语,有很多的正文浮现,给后来的剧本的写作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8.《红楼梦》行文逻辑考
还有一点,前80回对于人物性格和发展,有一个必然的逻辑。情节推进有必然的逻辑,根据情节推进的必然逻辑,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根据故事本身要阐发的哲理,根据这个大家族消亡过程的整个走向,再参考脂砚斋的批语,再参考一些谶语性的诗词曲赋,以及正文当中的语言,尽可能合理的把后面的部分构想出来。
那么谶语性的语言我再多说两句,《红楼梦》里边有很多语句都是有谶语性质的。比如说金簪子掉在井里面,有你的只是有你的,你急什么,这个是金钏,这个是贾宝玉说你着什么急,金簪掉在井里面这句话,这个是一个预言。金钏后来被撵出去就跳井死了,那么你说别人要这样写的话肯定难看极了,有刻意捏合的嫌疑,但是在曹雪芹手下举重若轻,好像非常不经意的把这个事儿勾连在一起了,这个太了不起了。葬花词,你不用说。后来的身世、归宿、结局,连富察明义的诗里面都说伤心一首葬花词。这个从旁边证明了明义看到的《红楼梦》和我们现在今传的120回后40回不一样的。林黛玉是病死了,如果不病死的话,如果有返魂香让林黛玉起死回生的话还是和贾宝玉可以结合的,是这个内容,这个证明了曹雪芹原著丢掉的部分和后40回差别非常之大。
好了,有这么多条件,所以我们尽可能把这个作品复原出来。当然这是很不自由的。应该是代人立言,替曹雪芹说话。你每一句话,每一个人物关系,每一个情节推进你要想曹雪芹是不是这样想的,每天扮曹雪芹的事儿挺苦的,把自己忘掉了,我是曹雪芹,这个样子。我应该怎么办。那么经常碰到这样的事儿,觉得要是在曹雪芹手里边,一定很精彩。我怎么就绕不出来了呢?是吧,这个很困惑,这个说实在的,这种苦是不足为外人道,这个是真的不容易的。但是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本子最后也没有拍全,这个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
9.《红楼梦》电视剧拍摄得失考
9.1 资源条件限制
我下面说一下,本来很多年没有说,现在觉得不说如骨鲠在喉,那个时候不仅仅不许这个不许那个,拍摄上面有很多条件限制。不像现在,现在又有钱,设备又好,现在到经常现场去看拍戏,多台机器现场一场场戏签完了,就是这么快,各个角度所有的机器都支起来,分工各不相同,所有的景别、角度,跟谁不跟谁,是不是运动都弄好了,开始一下子一大段,一气呵成还是同期声,这一大段拍完了。三天一集戏都是很慢的了,现在,那个时候一台机器。北京拍完了说下个镜头在哪儿?苏州,一大帮人去苏州了,所以这个区别,留下的遗憾很多。
现在《红楼梦》这样的戏拍下来一年、一年半,拍60、80集都是可能的,那个时候拍三十几集,前后用了三四年的时间,要连写剧本算起前后五年的时间,包括演员训练班等等这些东西,那个时候条件限制是造成了一些遗憾。还有人为的一些遗憾。比如说这个剧本的前八十回部分是原著做参照的,碰到剧本什么问题可以找原著,八十回以后部分不是了,那么就是我们自己写的,没有原著做参照,如果对这一部分不理解的话,那么就是过不去了。这一点上来,因为当时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这一个部分,我作为编剧没有参与到底,没有跟到底,去忙别的去了,所以这个部分没有人盯着,拍的时候不理解就删掉,这个是最简单的事儿。但是大家注意了,《红楼梦》是什么样的书呢?《红楼梦》是这样的一个作品,它是一个网状结构的作品。它的结构和其他作品不一样,它不是单线不是双线,它是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曹雪芹都把这个事儿搁下来了,你搁着试试看,就是不行。只要有一点照应不到就接不上后面了。
9.2 剧与剧本之殊
那么你后面的剧本一定按照前面的这样一个做法,编织这个剧本,这个剧本编织下来也是不可以剪掉的,一砍掉什么都不是了。我们看80回以后部分电视剧的时候觉得有跳跃之嫌,最早播出的时候,我写了一大篇东西,说明后面应该怎么样,不应该这样,后来我想说给谁听的,到底是。这个叫马后炮。你说给创作人员听已经过去了,你说给观剧的人听,谁有时间听你说这个东西。每次我很无力的发出来一些声音,就是只能是很委婉的跟采访我的各路记者说,拜托你们带给电视观众一句话,希望大家看电视剧的同时,看一下剧本。但是时至今日看剧本的还是非常少,这个声音很微弱,谁去看电视的时候拿一个剧本,不像当初拿着原著和手电筒看越剧《红楼梦》,不是那个看法,这个是很大的遗憾,将来有没有弥补的机会,应该是有的。本来寄希望于胡玫和李少红,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那么今后怎么办,今后说实在的不管学习什么的,咱们对于这个事情感兴趣,都可以想一下《红楼梦》这样的世界明珠,在国际上面有很多名著,拍成电影、电视剧很多遍。
9.3 电视剧成败对比
那么《红楼梦》我们现在国内才拍了两遍,电视剧才拍了两遍。一个1987版,一个2010版,拍了两遍。后面有一点急功近利,这个不用客气,犯了很多错误。
9.3.1 剧本:研究不到位
第一个错误是剧本,没有一个好剧本就贸然开机,李少红是一个好导演,但是没有好剧本也拍不出来好剧,这个是一定的,找九个编剧,据说里面有一半没有看《红楼梦》,这个很奇怪。我不知道怎么想的,这个里面一个男编剧,八个女编剧,本来是想找十二个的,没有找那么多,不知道。这种做法本身有很大的问题,剧本不好。
9.3.2 演员:培训不到位
第二个演员有问题,没有吃透作品,对于演员的判断就很失误,找反了都有可能,果然是……林黛玉不能婴儿肥,薛宝钗不能这么瘦,王夫人不能这么老,很多人物选择错了,大家虽然看书的时候不是很具体的形象,但是对这个形象的认识是趋同的,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哈姆雷特明明是具象描写。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林黛玉这句话就不对了,一千个人心里只有一种林黛玉,就是行动如弱柳扶风,就是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就是这样的一个林黛玉,就是这样她的才华超过了所有的人。要论诗人只有一个林黛玉可以算是诗人,其他的人都是为了结诗社凑句,只有林黛玉你结诗社干我什么事儿,我想写了就写了,外面下雨我也写,外面落花我也写,这个是诗人,这个是林黛玉。一千个人心里只有一个林黛玉,这个林黛玉拿捏不好是什么结果,观众跳戏了。怎么这样?跳戏了。一跳戏后面使多大的劲进不去了,这个吃很大的亏。
9.3.3 化妆与服装:考据不到位
第三个就是化妆、服装,不知道怎么获奥斯卡奖的这位,他和《红楼梦》离的太远了。他是站在巨人肩上,这个不行的,你要想办法站在巨人肩上,弄懂这个事儿才行,所以这个吃很大的亏。你可不是说我设计的你们都要认可,这个不行,这个一定尊重读者和观众的一个审美指向,否则又跳戏了。一看观众说怎么林黛玉姐姐几个贴着黄瓜片出来这一下子完了,再接着下面还有。
9.3.4 音乐——创作原则偏差
你的音乐也成问题了。出来说我靠昆曲。王立平很聪明,王立平说一句话很有意思,我靠的是十三不靠。因为十三不靠他找的感觉就是《红楼梦》的感觉,无朝代可考,无地域邦国可考,就是这样的感觉,和他同时做《红楼梦》作曲的汪玲也是我的好朋友,他北影厂的剧组也是我给他们上课很多,每次我讲课汪玲每课必听,谢铁骊每课必听,汪洋每课必听,非常认真。
汪玲写东西多好,但是汪玲还是没有干过王立平,问题是他找了半天感觉,心里没有底靠了一个昆曲,一昆曲就变成清朝的,就不是无朝代年纪可考了。像新版《红楼梦》请我做顾问,有一次电视台要拍一个大型的节目叫飞梦传奇,我看专家席请了我一个,我觉得挺孤单的,坐那该说什么说什么,下午走台的时候说你想说什么说什么,下午的时候耍开了说,说着说着我觉得不能再说了,再说就都不对了。归亚蕾问我说周老师,凤冠怎么这么沉?脖子都要压断了,戴不了一分钟站不住怎么办。我说你们哪儿来的?把这个都叫过来,导演什么的都叫过来,说凤冠哪儿来的。他说我们这个很认真,我们非常认真,我们从定陵里边出土的凤冠按照一比一,完全一样造出来的,问题就在这儿。定陵里边是死人戴的,不用顶着他,放那就行了,不用坐着或者站着,那个也坐不起了了。最大的问题不是这个,定陵是明朝的皇陵,曹雪芹费多少劲想把你们拉过来说无朝代年纪可考,你非得拉回去说是明朝的事儿,这个不是帮倒忙了吗?
所以王立平说的不错,十三不靠,你稍微有一点不用心就不理解曹雪芹,你不理解曹雪芹,你就会发生很大的偏差,那么你还想让观众给你喝彩这个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个事儿还能不能做这么难,当然能,你真的要认真的做,刚才说要站在巨人的肩上,不能站在巨人边上。这个叫吃透原著,理解曹雪芹。这个时候还要认真的考察简章制度仪礼风俗。
9.4 时代特殊性:无考证的精神体现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所有的知识准备非常齐全的时候,都很扎实和厚重的时候,不能忘记了无朝代年纪可考。
《红楼梦》里面第八回,贾宝玉去薛姨妈那看宝姐姐,一进去看薛宝钗什么模样,穿着蜜合色的棉袄,棉袄外边罩了一件什么?这么一件衣服,这个是什么衣服?裙明清两代都有,袄明清两代都有,是吧,那个比肩只有一个朝代有,这个朝代叫做元。只有元代有比肩,其他朝代都没有,曹雪芹错了吗?没错,曹雪芹用这些小地方。这个是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大家看文字的时候,贾宝玉看了一个宝姐姐,从脸一直看到胳膊,就是注意这个了。
但是你要真的认真读进去,一遍遍的读会发现很多曹雪芹越看越伟大,居然在不经意的小地方,都要表现他的哲理意图,这个艺术宗旨是什么?无朝代年纪可考,无地域邦国可考,汉唐宋元明清,官制、地名、服饰、器用,都不是某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个地域。为什么呢?他让读者从这个里面出来,别老是想着雍正、乾隆、万历,想这些没有关系,你就想我这个地方叫宁国府,这个地方叫大观园,充其量那个地方叫平安州,再说一下金陵,现在也不叫金陵了,朝代更不给你说,这个就是这时候、那时候,这会、那会,古时候只是说这个,但是我这个故事哪个朝代他不说。比如说他是不是避文字狱,我还是回到那个话题上面,那个时候文字狱不理会他们,人家抓人都盯着不写小说的抓,写小说的没抓过一个,所以说曹雪芹怕文字狱,曹雪芹一点都不怕,你别替他担心。
还有就是再写《红楼梦》,如果再拍的话,后面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比如说我们现在看贾宝玉,前八十回就一个,八十回以后呢?八十回以后有两个,是吧。那个时候真贾宝玉会出来,可是我看曹雪芹的文字看不到了,说周某人怎么这么有把握,这么有底气,我告诉你我根据什么,前面再三的强调假做真时真亦假,也是不断的说假事将尽真事方显,里面设计了一个从开篇就是一个贾雨村,而这个里面就有一个贾家,荣国府贾家,宁国府贾家,还有一个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的甄家,贾家有一个贾宝玉,甄家还真有一个甄宝玉,这两人形象、言谈、举止、性格、爱好都一样的。两家人做过交流,是吧,那个也是挨打,只是姐姐妹妹乱喊,那个里面也有一个老祖母溺爱不明,和贾母一样,两边是一样的。最重要的第17、18回的时候干了一件事,在园子里面点戏唱,点了四出戏,这四出戏暗示后面贾家要败了。前面三件事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前八十回都有他们的故事。八十回以后都发生了一些故事。唯独一个甄宝玉前八十回里面没有出来,但是这个里面四出戏什么重要,他的重要性在哪儿?脂砚斋批语说所点,大过节、大观点,整个书当中这四个是大关键。就是甄宝玉送玉是大关键,不是出来闪一下就走了,是吧,他是真的有一大段故事出来才对。还有前面的好了歌注,好了歌注里面,抄本旁边有很多旁批,批的都是人名,这个指谁,那个指谁,说什么都批了,这个不是都有人吗?对不对。
不是说贾宝玉,说甄宝玉也在里面。就是说所有旁批出现的这些人,都是在八十回里边出现,在后四十回也会出现,唯独区别一个甄宝玉与体例不合,甄宝玉应该出来才对,就是八十回以后部分有很好看的甄宝玉的故事。大家想一下光一个贾宝玉已经好看杀人了,后面再来一个甄宝玉,两个宝玉,这个里面不要说看数的人,就书中人宝钗会不会搞错?湘云会不会搞错?这个里面有多少故事?对不对?这个玉本来是谁的?是贾宝玉的,一天到晚挂在这儿。但是贾宝玉曾经丢过玉,拣到过这个玉。还有甄宝玉送玉,这个玉跑到甄宝玉手里面了。大家想一下薛宝钗的金锁是和尚给的,将来有玉的可以成为婚姻,并没有说一定嫁给谁,谁有玉嫁给谁。他讲的是物物相合,金锁和玉是一对,薛宝钗究竟嫁给贾宝玉了还是甄宝玉了,好看吧?
我们当时都想到了,但是来不及,受到的约束也太多。人家上面让你写成现实主义作品,你再写一个甄宝玉又违约了,哪儿有这样的两个人,你想写什么,不是宝黛钗婚姻悲剧故事,不是反封建战士了,当时时间也赖皮,今后如果有机会再做的话,这个都是很重要的一些内容。所以《红楼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作品,这个作品的特殊,使得在改编的过程当中,既犯愁又有可能叫好,他是非常之难。但是如果你能够认认真真的去做,如果大家能够体味到你的认真的话,他会喝彩的。1987版占便宜,就是占了这样的便宜。他那个时候还不太浮躁。那个时候我认为所有的演员,没有人知道什么叫爱马仕,那个时候都很朴实,很认真。后来条件很好,但是为什么拍不出来好的作品?我们缺的是什么?我们叫有一个问号,等着后来的人解答。讲到这儿想起来一个事儿前一些日子看的很好玩儿的关于未来的一些说法。
10. 未来文学走势考
谷歌的一个首席未来科学家叫库兹韦尔,你们大家比我还熟。库兹韦尔说到2029年,十一年以后了人就可以永生了,到2045年这个技术就成熟了,大家都可以永生了,当然他不是从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方面论述,他只是说技术上面可以做到。现在他提出了一个叫加速回报定律,那么到那个时候,也就是说人都可以不死了,十一年没有多少时间,在座的都可以不死了。
但是要提出一个问题来,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两个字,一个爱一个死。人们不死了,那么永恒的主题少了一半,再加上AI现在铺面而来,现在已经很多机器人把工作取代了,据说很快机器人都来了。甚至将来家庭都解体了,机器人分男女了,爱也没有了。尤其是这个死,这个永生和荷尔蒙有关系,将来爱和死这两个主题不存在了,未来的文学艺术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是有趣的一个话题。回来看看《红楼梦》,那个时候还有多少人记得《红楼梦》?未来和历史,科学和艺术怎么对话?怎么衔接?我们需要做好一个什么样的心理准备,我个人随便想了一下,我们回顾历史,我们学习经典,我和未来不矛盾的,至少我可以对未来做好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准备。因为时间的关系,所以只能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三. 讲座答疑
主持人:非常感谢周老师的分享,因为时间的原因,感觉周老师还有很多想说的话没有说完,被我们的时间限制住了。如果大家后续还对周老师讲的内容感兴趣的话,可以安利一下周老师之前在百家讲坛曾经讲过的一些内容,大家可以去网上观看。我们接下来相信在场的同学们,在听了整场周老师的讲座之后,一定有很多同学想要心里有自己的问题,问我们周老师。名额有限,只提供两三个名额,所以大家把握好机会。因为技术也有限,所以希望大家在提问的时候像周老师一样中气十足的把你的问题清晰的表达出来。只有两三个名额,来吧。这位女同学。
提问1:周老师你好,我大概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在看这个1987版的《红楼梦》,印象最深的镜头就是最后一个史湘云和宝玉遇到的那会。然后那时候我觉得这个给我的印象是最深的,包括后来看《红楼梦》以后,包括看一些《红楼梦》的解析,然后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史湘云最后是不是和宝玉在一起。我又想起来小时候看的片断,最后在您的编著是说湘云和宝玉会在一起,还是开放式的结局大家去想,这个是我特别想问的一个问题,我想了很多问题。
周岭:好的,谢谢,这个话题挺好的。我们知道史湘云活了很大的年纪,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两鬓又成霜。两鬓成霜了说明年龄很大了,薛宝钗和湘云。薛宝钗我刚才说有很多批语指向薛宝钗嫁给宝玉了,也有很多指向是史湘云嫁给宝玉了,这个是怎么回事。前面因为曹雪芹写书遵循原则,做人要老实,做文要狡猾,写东西别那么老实,扑朔迷离才有趣味,才能引人入胜,所以前面没有说,只是铺设了很多浮现。那么这些浮现给我们很多的想像空间。我个人的学术观点,甄宝玉娶了薛宝钗,贾宝玉娶了史湘云。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来不及写这些东西了,所以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果,让大家想去吧,谢谢。
提问2:周老师,刚才提到史湘云,我看了一些材料,说脂砚斋说他实际上就是曹雪芹的红颜知己,他们两个实际上共同写了这本书,有这种说法。然后等于是里面的史湘云就是脂砚斋,我想请周老师从学术上面给我们讲一下这个有没有道理。
周岭:好的,谢谢,这个是很重要的说法。为什么说这个重要,因为是一个重量级人物的说法,这个重量级人物就是我开头提起的周汝昌先生。周先生力主脂砚斋,脂砚斋是曹雪芹的续弦妻,就是史湘云的原型。但是他也说的很清楚,这个不作为结论,因为材料太少,不能坐实这个史湘云就是脂砚斋……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的社会原型,不能坐实史湘云就是曹雪芹的续弦妻,没有直接的证据。
脂砚斋怎么来的,脂砚斋来自于一块砚台,这块砚台在天地之间有的,这个是明朝的一个人叫王穉登送给他的红颜知己,叫薛素素。薛素素当时是名妓,名妓不是一般的名妓,各路有名头的达官显贵都摆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比如说书法大家董其昌,就和薛素素过往甚密。很多,薛素素文武全才,王穉登把砚台送给她还刻了一些字,给了一个砚盒,结果这个砚台辗转不知道去哪儿了,一直到解放初期的时候,在成都的一个地摊上面,四川大学的一个教授把它买下来,自己拿不准,写信给章伯钧先生。章伯钧先生说你拿来我看看,然后花重金买下来,不是自己买,是替博物院买了。花了多少钱呢?8块钱。那个时候已经很多了,把这个买下来送到故宫收藏了。
下面的故事就很好玩儿。1962、1963年的时候纪念曹雪芹二百周年,那个时候郭沫若亲自主持,阿因黄苗子左膀右臂在故宫中和殿做了一次纪念曹雪芹的展览,把相关的文物集中在一块展览,其中就有一块脂砚,很多去看展览的人见到过这块脂砚,后来展览结束之后,这个展览到全国各地巡回展,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这个展览,把所有东西都打包回来,回来清点东西的时候,什么都是还在的,只少了一块脂砚,这个脂砚没了,所以沾上《红楼梦》和曹雪芹就是故事,就是谜。就连一块砚台都没了,现在就剩下脂砚斋供大家反复的玩味、想像,男的、女的,像这个同学提出的一样,谢谢。
提问3: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有几个书名,有一个叫《风月宝鉴》,为什么作者会用这样一个不太起眼的道具做小说的名字。
周岭:这个书名一直没有定,曹雪芹在批阅增删五次,其中罗列了一下他几个名字,他叫《风月宝鉴》。因为这个里面有很多的风月故事,这个里面还真的有一把镜子叫风月宝鉴,这个照着照着没气了。他也叫《金陵十二钗》,描写了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一群美貌的才女。它又叫《情僧录》,为什么?因为他在下那块石头上面,那块石头上面遍数历历的一些字,被一个空空道人抄回来了,抄回来以后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空空道人了,所以自己叫空空道人,所以这篇文字叫《情僧录》,是这样的一个原因。《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所以有这么几个字,有名字。那么他传出来的时候这个名字还没定,他可能这五个名字都用,是吧。明义看到的就是曹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他叫《红楼梦》,是吧。那么我们看到的传出来的抄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有人说他就是……本来这个小说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写风月故事的,一个部分是写小儿女卿卿我我的感情的,所以这两个故事一部叫金陵十二钗,一部叫风月宝鉴,这个都是推测的。总而言之这个可能是成书过程当中的不同时期的名字,好的,谢谢。
主持人:感谢同学们,感谢周老师。我们的名额到这里应该就已经差不多了。然后今天为了表达我们对于周老师来到清华大学为我们做讲座,也正值清华大学107周年的校庆到来之际,我们为周老师准备了一份小礼物,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个是周老师讲的所有的过程当中一个小的精彩的瞬间,我们把它记录了下来,然后放到相框里面记下来,作为您今天给我们做讲座的小的纪念品,然后送给您一个清华大学的周边,所以说我们再一次感谢周老师今天为我们做的这样精彩的演讲。
周岭:谢谢。
四. 演讲闭幕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今天在场所有的同学,本次活动也是由清华大学学生红楼梦协会负责组织协办的。红楼梦协会负责组织校内的读书会和《红楼梦》相关的讲座。刚刚我们开始的时候,也在PPT上面展示了红楼梦协会的公众号,就是这个。他们的公众号名字叫水木红楼,大家可以扫码关注,希望同学们大家以后继续支持红学的研究和发展,让红学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得以长久延续,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支持,由校园会文化部主办的文心论坛的其他活动。
那么今天我们分享活动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感谢大家的到来,再次感谢周老师为我们做的精彩的分享。
好的,同学们可以有序的退场了,接下来有请我们校园会文化部的所有工作人员上台来与我们的周岭老师一起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