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否可以作为人和动物的区别?
如题,动物总是会依据大自然的规则被选择出最好的繁衍方式,爱情是否违背了人的动物性?我们选择与某人终其一生是否与最大化种族繁衍规模相违背?人和动物的区别是否可以用爱情来说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爱情”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小到大,我们读了无数描写“爱情”的诗句,它们或凄美、或浪漫、或忧伤,总是能拨动人的心弦,让人心向往之。
大自然中的生物,是否和人类一样,有着令人羡慕的爱情;它们是否也会像我们人类一样,去找寻自己相依相伴的人?和人类相比,大自然中其他生物的爱情又是什么样子哪?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恩爱生物,是否真如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哪?
在自然界中,恋爱没有生存重要,选择伴侣很大程度是为了生存。
比如大雁,它们是终生配偶制,不出意外,一辈子就只有一个伴侣,这样做是为了成功迁移和筑巢。大雁要飞跃很远,有些需要飞到北极圈筑巢,这一勇敢的行动,需要伴侣的帮助才能顺利的完成,因为北极的夏季非常短暂,这些候鸟到达目的地后,要在很短的时间里产卵、孵化、育雏。
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想象力总是无穷的,我们总是对某些生物给予美好的想象,它们真如我们想象的样子吗?自然界中的爱情
只羡鸳鸯不羡仙,真的吗?
鸳鸯生活中在溪流、沼泽、湖泊这些芦苇丛生的水面上,白天在水面游荡,夜晚在林间栖息。
鸳是雄鸟,鸯是雌鸟,鸳鸯是一个合成词,这个字紧密相连,两只鸳鸯紧紧相依,鸳鸯夫妻时而头颈相交,时而耳鬓厮磨。这满足了人们对浪漫爱情的向往。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鸳鸯不是终身配偶制,只是到了生殖周期内一种临时配偶的鸟类,它们之间的所谓爱情,更像是逢场作戏,露水夫妻。
进入繁殖期时,雄鸳鸯极尽能事,亦步亦趋向雌鸳鸯示爱,一旦组成家庭,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象,雄鸳鸯目光含情,一下一下细心地梳理着雌鸳鸯的羽毛,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仿佛在做着一件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儿。
那情景就像卢照邻的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
这幅美景,在交配之后,就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家里的一切重担,筑巢、孵蛋、育雏这些繁重工作,全都落在雌鸳鸯身上,而雄鸳鸯又去寻找新欢了,这种行为像不像某些渣男,此时的雌鸳鸯却不是怨妇,它们非常洒脱,梳洗打扮,欢欢喜喜的也去另寻他人,好一对洒脱的鸟。
鸳鸯的爱情,我们不羡慕。自然界的爱情
美国的国鸟,据说当时美国国会选择了白头海雕,但富兰克林不喜欢它,认为这种动物是无耻的机会主义者,总是偷吃其他鸟类的食物,还吃腐肉,对人类没有一点好处。于是,富兰克林推荐了火鸡作为美国国印的饰物,但富兰克林输了国会辩论,白头海雕被定为美国国鸟。我说句实在话,火鸡确实没有国鸟的气质,肉肉的,一看就是挨宰的。
白头海雕是终身配偶制的动物,但是,如果夫妻中的一个先行死去,存活下来的一只会毫不犹豫的去找新配偶,虽非彻底的爱情忠贞者,但和鸳鸯比起来,好点,是吧!
白头海雕只生活在北美洲,成年的白头海雕,身体呈黑褐色,头和尾巴是白色,一只成熟的成年海雕,身体长近1米,野生的白头海雕,寿命最长可达30年。自然界的爱情
相濡以沫的爱情丹顶鹤
我在查资料的时候,这是我找到最像人类爱情的一种动物。
丹顶鹤是终生配偶制,一夫一妻,一旦认定对方,就会维持终生,这种感情不知道是不是爱情,但确实对于它们抚养下一代更默契,稳定的家庭关系,使丹顶鹤不用为求偶分神,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家庭中,更好的抚养幼鹤。
日本人很喜欢这种动物,把它视为爱情的象征。
丹顶鹤选择伴侣是非常谨慎的,从3岁性成熟以后,在繁殖地开始求偶竞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
更有意思的一点是,它们在交配以前,要举行求偶仪式,是不是有点像成年男女举行婚礼的感觉,在这个仪式中,丹顶鹤夫妻会引颈高歌,叫声响亮而悠远,应了那句:“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丹顶鹤爱情保鲜的方式,雄鹤会围绕妻子跳跃舞蹈,不管它们在一起多久,也不管它们生育过多少孩子,雄鹤起舞求爱的方式,年年如此,爱情不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减退。这是不是在告诫很多的男性同胞?
在自然界中,维持一雄一雌的鸟类,很多,但维持终身配偶制的很少,大部分鸟类在繁殖期终了,幼鸟离巢就散伙了,终身配偶是稀少的。除了我以上所列举的,还有企鹅、天鹅、雁、鹳、鹤、鹰、鹦鹉、鹦、乌鸦、喜鹊、山雀等等;当然与人类相似,它们也有一雄多雌和一雌多雄的。
END
文章源自于微信公众号:爱利丝景观设计
原文链接:知识分享:看看自然界的“爱情”,谁敢说只有人类懂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