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春片:六十年代前史与八十年代新浪潮高峰(一)
前段时间《南方人物周刊》的一篇萧芳芳专题报道又勾起了一些久远的影史记忆,我并非萧芳芳的深度影迷,很多幕后细节也不甚了解,但因为毕业论文的主体是1960年代&1980年代的香港青春片,而萧芳芳恰是1960年代香港歌舞青春片热潮的代表演员,所以相关资料可以借此分享,由此延伸到对偏居一隅的‘香港青春片”这一弱势类型的关注上。
写论文是为了应付毕业,但怎么着也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大把的票子做资料阅读和梳理,况且自身对香港电影史也始终抱有兴趣,都还在学习中,青春片选题就是切开香港电影史的一个侧面。
鉴于绝大多数学术论文都要行不说人话之文风,因此下面这些直接搬过来拼贴而成的内容需看客们见谅。
这一部分先大致给出一个香港本土青春片发展脉络(仅供参考),但“我们所能知道的过去的事情仅限于有关此事的那些延留至今的历史遗迹”,这里的脉络只是根据现有影像、文字记评、当事人口述整理出来的,真正的电影史,谁也无法完整揭开。
一般来说,青春片最早出现于1920年代的美国,比如集中描写年轻人样貌形态与社交生活的“飞女郎电影“(flapper film)和“校园电影”(collegiate film)。[1]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导演让·维果在1933年推出了关注青少年成长、反叛的经典文本《操行零分》,其采取的代际思维、青少年个体与成人/社会体制的对立等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但青春片正式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类型是在二战结束后的五十年代,标志性的节点为1955年两部美国电影的出现——《无因的反叛》与《黑板丛林》[2]。
进入1960年代,随着战后青年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世界性的青年反叛运动的兴起,带有社会问题意识的青春片大量涌现,在英国(“愤怒青年”电影)、法国(“新浪潮”)、日本(“太阳族电影”)等地发展为潮流,青春片自此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新类型。具体到香港,受二战后经济恢复、战后一代的成长、西方文化涌入等内外因素的影响,青春片在香港渐渐萌芽发展,总体也可归于五六十年代全球性的“青春”文化潮流中。《曼波女郎》,1957(不好意思,没有放葛兰的照片)
青春类型影片在香港的出现较早可追溯至1950年代中后期,其中以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懋)在1957年推出的陶秦执导的《四千金》(1957)和易文执导的《曼波女郎》(1957)两部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的国语青春/歌舞片为先导,《曼波女郎》启用年轻的新星葛兰,以通俗剧的架构结合青春片元素[3]并大获成功。以东南亚(主要为马来亚和新加坡)资本为后盾、以香港为生产基地的具有跨国背景的电懋公司,其影片在题材上向来立足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描绘,带有一种中产和洋化的趣味,与摩登的光艺公司[4]一起,属于五十年代香港电影新风尚的开路者。之后电懋又拍摄了同样由葛兰主演的《青春儿女》(1959),影片内容直接“以大学校园生活为题材,迎新之夜‘玩新生’、宿舍内争风吃醋、女生暗恋作家老师、课余去夜总会跳摇摆舞,是一部典型的青春校园片”。[5】
同时期,邵逸夫接手后的邵氏公司一方面积极制作规模庞大的古装国语片,如《貂蝉》(1958)《江山美人》(1959)等,以此建构银幕上的“古老中国”和“国族想象”,为当时大量的内地移民以及海外华人提供怀乡的慰藉,另一方面邵氏于1955年成立的邵氏粤语片组受到电懋《曼波女郎》的市场刺激也投入到了青春类型片的制作中,并以此相竞争。导演周诗禄所领导的粤语片组自1958年起连续推出《玉女春情》(1958)、《玉女惊魂》(1958)、《青春乐》(1959)、《青春热》(1961)等以年轻人为对象、标榜青春活力、校园爱情或青少年误入歧途的影片,多由当时被称为“新潮玉女”和“邵氏之宝”的林凤主演,并加插大量舞蹈歌唱。这些影片不仅首开粤语青春片的先河,也与电懋的国语青春片一起汇成了青春类型片在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潮流。《姑娘十八一朵花》,1966,陈宝珠与薛家燕
进入六十年代,在国粤语青春电影的合力下,香港青春片继续在五十年代末“欢乐青春”的基础上迈进,并最终在1966年以类型化、偶像化的青春歌舞片达到高峰,这其中离不开另一家制作公司——志联影业的积极推动。志联是一家粤语片制作和发行公司,在1964~1969年短短6年时间里出品了39部电影,其中单青春歌舞片就有15部,1966年志联推出的《少女心》、《彩色青春》在暑期接连上映,后者由陈宝珠、萧芳芳、薛家燕三大玉女偶像联合出演,票房总收入超过60万元[6]。同年11月,粤语片导演黄尧推出由陈宝珠、薛家燕主演的《姑娘十八一朵花》(1966),黄尧尝试在“片中需要情感的位置,以歌唱来发泄,在一些幻想的地方,加入跳舞的部分,让观众借此抒发情感”,[7]结果《姑》片在上映后再引轰动,首轮映期过后一再重映,票房也破50万。志联影业一年内三部卖座青春歌舞片的集中出现正式引发了粤语青春歌舞片的潮流,因此志联公司也被誉为香港“青春歌舞片的摇篮”。[8]《飞女正传》1969,主演萧芳芳,龙刚这部电影推荐一看
在六十年代代表性的青春类型片——青春歌舞片于1966年达到一个高峰后,香港青春片的面貌开始发生转变,突出表现为1967~1969年集中出现的“问题青年电影”系列,包括了吴丹导演的《莫负青春》(1967)、楚原的《冷暖青春》(1969)、龙刚的《飞女正传》(1969)、陈云的《飞男飞女》(1969)等,这些影片均出现在香港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意义的“六七暴动”之后,是该阶段社会现实矛盾以及青年人反权威反建制意识的最直观体现。
影片既塑造了一批叛逆青年形象,表达了年轻一代的生活与心理,又承袭五六十年代的粤语伦理片传统继续辅以成人家长式的说教,同时楚原、龙刚等新导演在电影手法运用上有意识地摒弃五六十年代粤语片呆板的场景镜头和过于偏重剧情与演员的视听风格,展现出对电影化手法的充分自觉与敏感,因此总体上已与此前的国粤语青春歌舞片有了较明显的美学分野。张彻《叛逆》开场字幕,摆明问题意识
不过随着粤语片在六十年代末的日渐衰微,至1972年时全面停产[9],持续十数年的粤语青春片创作也被迫中断,七十年代中后期的电影市场完全被邵氏武侠片、动作片以及嘉禾的功夫片、喜剧片所垄断。1970年前后也曾出现一批反映当下新一代青年人的国语青春电影,比如邵氏大导演张彻拍摄了《死角》(1969)、《年轻人》(1972)、《叛逆》(1973),并与桂治洪合导了《愤怒青年》(1973),仅从片名就可以看出当时青春片创作的某种偏激倾向,其实延续的还是六十年代后期“问题青年电影”的愤怒叛逆路线。
八十年代随着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喷涌,大批年轻的编导从电视圈跳出转投电影领域,他们中有很多创作者都在他们的处女作或者职业生涯里的前几部作品中尝试了青春片,或表达青年反叛、或描写校园生活及成长体验,并有意识地运用大胆创新的艺术手法与当时的社会现实、青少年生存及精神状态相结合,为八十年代香港青春片的类型发展与美学成型作出开拓性贡献,在作品数量上也在八十年代青春片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代表性作品有:
严浩的《夜车》(1980)、蔡继光的青春三部曲——《喝彩》(1980)《柠檬可乐》(1982)《青春怒潮》(1986)、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1980)、梁普智的《有你冇你》(1980)、霍耀良的《失业生》(1981)和《毁灭号地车》(1983)、谭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黎大炜的《靓妹仔》(1982)、陈全的《冲击21》(1982)、俞凤至的《第一次》(1983)、杨权的《鼓手》(1983)、方育平的《半边人》(1983)、杨凡的《少女日记》(1984)、翁维铨的《三文治》(1984)、叶辉煌的《操行零分》(1986)、刘国昌的《童党》(1988)等。内地修复上映的《失业生》是八十年代初香港青春片代表
一般意义上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被约定俗成地认为是在1978~1984年间,尤以1979~1982为最盛,此后锋芒渐减直到归于现代商业片大潮中,类型特征不那么明显的青春片也再次随之消退并“失去了独立的类型意义”。首开80年代香港青春片潮流的蔡继光在1986年拍了他“青春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青春怒潮》后转而拍摄了一部犯罪类型片,之后便结束了艺术创作,这也基本代表着独立形态的香港青春片在八十年代的正式结束。稍晚于新浪潮一代的导演刘国昌则在八十年代尾声时拍出了《童党》,以严肃写实风格成为香港青春残酷物语的扛鼎之作。《青春怒潮》怒气十足,也为八十年代香港青春片收尾
“黄金十年”时期的香港电影在商业类型片上大放光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相对纯粹类型青春片的创作断层,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才出现一部具代表性意义的《香港制造》,其他则体现出非常明显的跨类型与商业娱乐特征,如《古惑仔》系列。
新千年以来随着CEPA的签署以及大批导演北上参与合拍片,真正具有本土性的香港青春片更显萎缩,不过随着又一批新导演如黎妙雪、彭浩翔、黄真真、麦曦茵、黄修平等的出现,他们所创作的一批小成本的、富有本土观照性的香港青春片一度崭露头角,如黎妙雪的《玻璃少女》(2001)、叶锦鸿的《一碌蔗》(2002)、马伟豪《下一站天后》(2003)、黄真真的《六楼后座》(2003)、彭浩翔的《青春梦工厂》(2005)、邓汉强的《B420》(2005)、陈荣照的《十七岁的夏天》(2005)、麦曦茵的《烈日当空》(2008),资历较深的导演刘国昌与尔冬升也分别推出了《无人驾驶》(2000)、《围城》(2008)、《早熟》(2005),这些抛弃了类型片模式而专注于表现当下年轻人生活体验的青春片构成当下港味电影的一大阵地。黄修平的《狂舞派》(2014)和《哪一天我们会飞》(2015)则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相对纯碎的港式青春片,前者重拾歌舞传统,像是对六十年代歌舞青春片的遥相呼应。
参考资料:
[1] 何谦.致青春:作为另类历史、代际经济与观看方式的美国青春片.电影艺术,2017(03),第21页
[2] 《无因的反叛》为导演尼古拉斯·雷执导、詹姆斯·迪恩主演的经典青春片《Rebel without a cause》的内地译名,影片在香港译为《阿飞正传》。《黑板丛林》英文名为《Blackboard Jungle》,一部摇滚题材的反叛青春片。
[3] 张燕.香港歌舞片:亦中亦洋,亦真亦幻.当代电影,2013(10),第125页
[4] 光艺由何启荣、何启湘兄弟于1937年在新加坡成立,以电影发行和影院经营起步,1955年起在香港开展制片业务,为五六十年代重要的粤语片公司。
[5] 容世诚.邵氏电影初探.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第184页
[6] 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64页
[7] 黄尧述,罗卡采访,吴君玉整理.摩登色彩:迈进1960年代.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8,第185页
[8] 阮紫莹.躁动的一代:六十年代粤片新星.香港:香港市政局,1996,第128页
[9] 参见王庚武.香港史新编(下册).香港:三联书店,1997,第583页。粤语片在五六十年代时年产一百多部,到了1970年只有三十五部,1971年下跌至一部,1972年全面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