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琵琶记》中的传统纲常伦理思想
摘要: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道德观念的表现。对戏剧文本进行伦理解读能够更有力的把握社会道德,体验道德心理。《琵琶记》作为我国经典的古典戏剧作品,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全方位展现了封建社会伦理关系和社会道德的发展。本文以作品展现的社会伦理关系为基础,进一步解析其背后的道德观念。同时,在今天的学术视野下,对传统纲常道德对于人性之塑造提出思考。
关键词:《琵琶记》;纲常伦理;封建思想
南戏所表现的内容,多涉及家庭人伦与婚姻变故。其中艺术成就与影响最大的,当属高则成的《琵琶记》,它主要讲人伦、爱情的复杂变故,是南戏选材、思想、艺术等方面特征的集中体现。[1]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结婚后想过幸福生活,他的父亲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在牛丞相逼迫之下伯喈只好答应与他女儿结婚。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他的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想辞官回家,朝廷却不答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2]。
一、传统纲常伦理关系的基本层面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运动中,占据主干地位的是儒家伦理思想。其中儒家的“三纲五常”被确立为封建社会最高的政治原则和伦理原则,是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而《琵琶记》的盛传,正是因为它集中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诉求,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1.家庭伦理关系
中国的国家起源方式是以氏族的血缘家族关系为基础的,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思想非常重视调节家族成员关系的家庭伦理。儒家传统伦理的典型特征的价值观就是整体至上,成员都要以家族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家族利益。儒家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董仲舒从中提取三伦---君臣、父子、夫妻。这就抓住了封建宗法等级体制的主干,维护了这三种关系,对于稳固封建统治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父子。
早在西周时期“孝”是周人宗法道德重视之最。“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要求子对父的奉养、尊敬和服从。周人关于“孝”的思想,一直为后世所承袭,在儒家和封建统治者那里,得到了不断的升华和发展。
孔子提出的有关孝道的思想是最早关于孝道的理论支撑,孔子提出的孝道是在对西周时期的道德规范的升华和弘扬,在对西周时期的孝道的继承上,《论语》和《孝经》对孝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说。继孔子之后,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封建伦理纲常体系的建立,其中的“父为子纲”的孝道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道德思想。
其次,夫妻。
对于封建社会的女性来说,“三从四德”是每个妇女需要遵循的。所谓“三从”就是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而“四德”就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在这个准则的制约下,妇女不能有自主自觉的行动和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依“礼”为准则而动。而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以男尊女卑为主流思想,妻子要绝对的服从丈夫,妻子只有尽“顺”的义务,而无权利可言,呈单向的义务关系。
古代纲常伦理对中国妇女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限制,妇女没有独立人格的存在。出嫁后的妇女一切都要以丈夫为主,奉养孝敬公婆,繁衍后代。传统伦理思想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会对女性精神上的桎梏,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妻子对丈夫的忠贞。总之,丈夫对妻子的要求,妻子要绝对服从,尽孝道,守忠贞。
2.君臣关系
在先秦儒家那里,虽明显地体现了上下主从等级关系的特征,但含情脉脉的宗法血缘感情尚比较突出。但是,随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政体的确立和不断加强,上述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而董仲舒进一步肯定了君臣、父子、夫妻间的尊卑和主从关系,这其中以君尊为重。
在君權至上的古代中国社会中,国是一君之国,君是为民之主,臣子们要对君主绝对忠诚,必须要无条件的服从君主,忠君要比孝以及其他伦理准则更为重要的多。
二、传统纲常伦理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琵琶记》所表现的是中国封建社会家庭婚姻相关的孝道伦常故事,剧中的主要人物的行为表现突显了传统伦理思想对人物性格的决定影响。其中的伦理冲突恰好涵盖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三种关系:父子、夫妻、君臣,即“三纲”。《琵琶记》正是在封建社会伦理观盛行的时代所产生的,所以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成为艺术化传达传统伦理思想的代表之一。
《琵琶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蔡伯喈围绕着“孝”与“忠”两个伦理思想展开,赵五娘的形象则围绕着“夫为妻纲”、“孝”、“忠贞”伦理思想展开。可以说《琵琶记》有百科全书的特征,透过这部作品,可以看到在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夫妇、父子、君臣、婆媳等伦常关系存在的实相,体会到当时的封建伦常思想对人们的桎梏。
1.以“孝”为核心的父子关系
从剧本的设定中可以看出,蔡伯喈的父母已是年过八十,而且家中没有叔伯兄弟,蔡和赵五娘结婚只有六十天。剧本开场为蔡父“庆寿”,蔡父对蔡伯喈安于现状的生活不满,斥责道:“卑鄙,论做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万里驰骤。”蔡父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急切的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想因为自己而耽误了儿子的前途,认为这样有愧于列祖列宗。他希望儿子能够走上仕途做官,“改换门闾”。而蔡伯喈想做一个孝子,能够在父母身边尽孝,不愿离开父母进京赶考。蔡父以为儿子是贪恋新婚妻子才不去赴考,故而放弃功名。蔡伯喈为了不违抗父亲的命令,也证明自己不是贪恋妻子,只能上京赶考。蔡伯喈所表现的出的正是“三纲”中的“父为子纲”,听从父亲的一切安排,虽然上京赶考是被逼,但是这也是一种“孝”的表现形式的积极行动。
2.以夫权为核心的夫妻关系
《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可以说是贤妻孝父的典范,当她知道丈夫要上京赶考,骤然分离使她痛苦万分,她以为丈夫贪图功名。蔡伯喈和她说明缘由时,她本能的反映是要和蔡伯喈一起去找蔡父理论,但是马上又冷静下来,知道自己身为一个儿媳妇,是没有资格去找公婆理论的,只能顺从丈夫的决定。为了支持丈夫上京赶考,使他没有后顾之忧,赵五娘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尽心尽力的孝敬公婆。因为闹饥荒,为了能让公婆吃饱,她变卖首饰换取粮食,自己却吃糟糠。而后公婆去世,她剪掉自己的长发,换来钱安葬公婆。最后,她一路行乞到京城找蔡伯喈。虽然《琵琶记》结局是美好的,但是也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女性地位的低下,一切都以丈夫为主,顺从丈夫的任何决定,还不能有怨言,足以看出在封建社会中的“夫为妻纲”对女性的桎梏。
3.矛盾——忠与孝
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一直有着“忠孝自古两难全”的观念。在儒家伦理思想的五伦中,其中的君臣和父子是最为重要的两伦,也就是忠与孝。《琵琶记》中蔡伯喈金榜题名,考取到了功名,但是为了回乡尽孝,去辞官,皇帝驳回了他要辞官的请求,以“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的伦理纲常来约束蔡伯喈。蔡伯喈虽也想去抗争,但天子的绝对权威让他无力去抵抗,最终被迫做官,恪守臣子本分尽忠,以至于父母死去他都不知道。忠与孝的矛盾很好的体现在了蔡伯喈的身上,伦理纲常的内在冲突体现了忠与孝的矛盾,一直难以调和。“孝”作为伦理观念,是在家族血缘关系之上建立的,一旦被世俗的社会功利教化所沾染,就会在现实之中被曲解了本体性的“孝”,从而绝对服从于皇权的权威。
三、对封建伦理思想的现代思考
高则成的《琵琶记》是元朝末年所著,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和统治需要,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高则成一方面在“全忠全孝”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批判;另一方面在宣扬封建道德时,对当时的黑暗现实也有所批判,同时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在这同时儒家思想的重新确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从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北宋被北方的辽和西北的西夏不断以武力威胁,最终被金所亡。到了南宋,宋统治者基本上采取了对外退让、对内镇压的政策,统治者昏庸腐败、排挤忠臣、残杀爱国将士,听信投降派并向金上供大量金银和玉帛。这就给农民增加了负担,给百姓造成了恐慌,加剧了阶级矛盾。所以在这个时候人们急需要一种政治上的思想寄托,儒家思想成为了主流思想。儒、佛、道之间的长期斗争和相互作用,经过宋朝对儒家文化的重新确立,元朝的建立是异族的统治,统治者更需要儒家伦理思想来使得自己的地位稳固,从而把朱熹的“四书”作为科举考试教材,这就使儒家思想走向了一种极端化。
儒家所塑造的理想人格,在后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虽然不能完全和直接归罪与儒家思想,但与儒家思想确有一定的历史的联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有“扬弃”的精神,批判和继承儒家思想。
从当时的社会来看,因程朱理学的盛行,以血缘为中心演义而成的礼教伦理制度,显出其巨大的缺陷和对于人性的桎梏。所以高则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出这部戏剧,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社会下人们的无奈,另一方面还要继续以当时儒家伦理思想的制度来规范人们的生活。从当时的政治来看,儒家伦理思想是统治者维护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官方统治思想。从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足以显示出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政治根深蒂固的影響。从当时的文化背景来看,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伦理文化。从西周的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遗制,再到宋代,程朱用“天理”论证了“三纲五常”的永恒性和神圣性。从元朝以来把朱熹的四书列为科举考试教材,直至明、清一直延续保留下去。这也就使得伦理纲常对中国古代的民众是别无选择的,根深蒂固的。所以在以上这些背景下,创作出这样一部戏剧作品,和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都紧密相关,这部戏剧作品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下的伦理思想的产物。如果没有当时的创作背景也不可能创作出《琵琶记》,所以伦理思想和戏剧创作是分不开的,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相辅相成的。
如果,从纲常伦理对人性的扭曲而言,可以说《琵琶记》是一出悲剧,而且其悲剧构建与中国封建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能够这样深刻的揭露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伦理思想除了《琵琶记》暂无第二部可以与之抗衡的作品。
当然,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优秀的戏剧作品数不胜数,这些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每个时期的社会伦理思想,每个时期所创作的戏剧作品都是在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反映的也都是那个时期的伦理道德。从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到“五四”运动新思想的涌进,从“三纲五常”到挣脱封建的束缚,人们的伦理思想在变化,所呈现的戏剧作品的伦理思想也在变化。随着政治民主和思想多元化时代的来临,人们伦理思想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戏剧作品也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董建、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3
[2]曾维君.《张协状元》与《琵琶记》比较[J].青年作家.2015.4
[3]黄仕忠.《琵琶记》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0
[4]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第四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5]徐蓓蓓.“全忠”未必忠,“全孝”不能孝——从《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看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6]刘延棠.论元杂剧《琵琶记》的忠孝观[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3
[7]赵婉竹.浅论《琵琶记》中的孝道思想[D].山东大学.2016.6
[8]张晟.浅析《琵琶记》中封建伦理关系的矛盾与消解[J].文化艺术研究.2013
作者简介:
汤子敏,女,汉族,1990年5月,新疆哈密市,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伦理学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