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解读耽美的正确姿势!

  前几天,不知是什么缘由,几个好友在群里谈起了耽美文学。当被问及为何会关注并喜欢上这类边缘文化,我借用了知乎网友的“不知别人从耽美里获得什么,我自己是很明确的,喜欢的是这种在极端情况下显山露水的深刻感情,耽美天然具备这种强冲突力,不需要构设任何,仅性别就能造成复杂、矛盾、纠结等等”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过这仅是从耽美文学的耽美叙事和小说伦理的角度来回答,耽美文学独特的审美内涵以及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是完全值得说一说的。

  耽美,耽于禁忌之美

  耽美,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对暴露人性的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的意义”。耽美,沉溺于美,详细解释则是“包含一切美丽事物,能让人触动的,最无瑕的美”。后来这个词被日本的漫画界用于BL(boy’s love)漫画上、结果引申为代指一切美型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最后更发展为男同性恋漫画的代称之一。

  独特的叙事和小说伦理

  如果仅是阐述理论,未免略显苍白。以《麒麟正传》为例,它把同性爱情的禁忌话题转化成为具有审美属性的耽美小说。

  《麒麟》讲述的是在一个“在任何军报上找不到,军务室里也看不到的名字,却是每一个军人都向往的圣地,它象征着共和国中最为传奇的一支部队”,一个名为麒麟的特种兵部队发生的关于热血、理想、挚情的充满理想主义气息的故事。然而对于任何一部耽美小说来说,其阅读体验都是一次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对抗。《麒麟》首当其冲的手段就是塑造英雄形象,以文学手段祛除社会禁忌话题,建构可亲可敬的文学世界。

  《麒麟》中的灵魂人物夏明朗是特种部队的队长。凭借优秀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不仅通过考核成为一名正式的特种兵,更是在28岁就立军功升任为中队长,中校军衔。仅凭在外的名声就轻松吸引如方进等一众优秀军人聚集于麒麟。他似乎拥有一切强者的标配,也成为一部作品中值得仰望的英雄人物。

  而读者在对作品进行阅读之前,必然是带着道德评价的标准对文本进行批判的。当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主人公的价值观符合自己的期待视野,甚至引领自己进行阅读,那读者道德评价就会不断受到叙述者叙述策略挑战,在主人公行为的参照下,渐渐使伦理评价淡出,道德评价呈现出模糊状态。夏明朗的塑造就是一个典型。当然除去主人公,作者出色的角色塑造能力同样体现在了众配角身上,寡言少语心理素质超群的狙击手陈默,积极向上偶尔又范范二的近身格斗手方进,还有综合素质最强的狙击手,却内心敏感的门面担当小花徐执着等等,他们出场次数比起两位主人公来说不多,但却生动丰满,在适合的场景出现,推动剧情发展,以有别于主人公的立场诠释故事情节,丝毫不会脸谱化,从而几乎每个配角都赢得了各自的读者拥护者。

  在情节设置上,其主线就是一个严肃的话题—特种部队。作者深入挖掘了国家机器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矛盾统一,战士首次参与任务嗜血的恐惧,直面伤残、毒品残害后的心态调整等等问题,使文字充满正能量,把“最好的抵抗是威慑。最强的战略是拒敌于国门之外。最高明的战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仁慈,是死神的执照。”视为座右铭。读者的道德审判已被更为强大主体所压迫,不得不向叙述者靠拢。除此之外,时而轻松幽默,时而又严肃诚恳的语言运用等文学手段,都为兄弟情、战友情转变成为同性爱情创造了可能,也使得持批判态度的读者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加入叙述者的文学阵营。

  《麒麟》的叙述方式对读者伦理情境和伦理取向有很大的影响,读者的伦理判断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跟随叙述者调整和变化,也不断地和叙述者伦理取向对话,从而影响读者价值判断。其满足了作为耽美作品的审美和文学需求,通过叙述自我对经验自我进行的自我规范和自我批评使读者对夏、陆两人产生了敬仰之情,道德审判在不断的自我审视中被弱化,甚至淡出。它不仅是猎奇的耽美元素和主旋律教化的杂糅,更是作者桔子树自己从《麒麟》开始更加主动的表达自己对世间百态的辩证态度和传达积极的人生观念。

  扎根于唯美主义的审美

  亚文化一直以来被主流文化挤压于社会及艺术的边缘,鲜有浮出历史地表的机会,但是随着20 世纪中期思想的大解放,各类亚文化才开始浮出水面。

  耽美文化扎根于唯美主义,尽量避免丑恶镜头,试图以唯美的画面、语言打动观众。比如《春光乍泄》中的梁朝伟、张国荣,“不如我们从头来过”; 《霸王别姬》中的张丰毅、张国荣, “说好是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个时辰都不行”; 《断背山》中的希斯·莱杰、杰克·吉伦哈尔,“我希望我知道该如何忘记你”; 《王尔德》中的“世界在我掌握中,我却掌握不住对你的感情”,等等。

  当今的耽美文化中宣扬的同性恋情感是一种人类原始欲望的流露。男性之间纯粹的唯美情感,比如友情在作品中往往美得催人泪下、毫无违和感,同样他们之间被升华的友情、爱情,更能感人至深。男人情感的直接表露往往更能打动读者和观众,引起共鸣。

  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一方面耽美满足了腐女对审美的精神诉求,是变相的性解放。在社会历史中,男女关系的不平衡已然不是秘密,在人们的主观观念和认识上两性关系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平等。而耽美作为一种异类文化不但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性观念,还对性平等、性解放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它将男女间的社会、政治关系转换为性与快乐的简单关系。人们在传统的道德认识中认为两性关系应该是男尊女卑、夫唱妇随,即便是发展到现在的一夫一妻制,也只是实现了法律层面的两性平等。

  换言之,也就是社会制度的转变和约束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性平等、性解放。而同性恋现象逐渐繁荣的意义就在于人们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越来越敢于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从古至今,无论是什么社会形态下,人们都要顾及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不能表达内心的真实欲望。在耽美作品中所表现的不仅是同性恋群体对传统性观念的反抗,而且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性的解放和对更加开放的性观念的向往。

  另一方面,耽美文化的逐渐繁荣将会给人类带来精神上的相对快乐与满足,越是追求文明的社会,人们就越喜欢通过对自己的种种约束去维护一种“和谐”的状态。耽美影视的繁荣力图打破现代人“文明的面具”直面人性,去追求真实的、原始的快乐。

  耽美文化不能用简单的道德逻辑去绑架,它需要人们更为深刻地认知与理解,剥除劣根,高扬人性的灵与真。

  耽美文化作为一种异类文化长期被主流文化排斥,处于文化的边缘位置,但是随着影视与网络的大众化普及程度,耽美文化正在逐渐被人们广泛了解,并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产生一定的影响。

  白先勇先生也说过:“对我而言,文学写的是人性,人情;同性恋是人类的情感,是人的一部分,缺了这部分,人性就不齐全。同性恋超越了种族,阶级,文化,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它永远是少数,但永远都存在,如果因为是少数,就将这一群人的感情,人性扭曲,这并非文学的宗旨。文学写的是人性,人性有高尚,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毁灭的一面,不论是何者,文学都应该全面的对其加以探讨。同性恋者也是人,人所有的属性他们都有,他们对家庭,对爱的渴求跟一般人是一样的,只是性别不同。”

  参考文献

  [1]李梦莹 杨红旗.《麒麟》的耽美叙事与小说伦理

  [2]韩冰 刘超越. 耽美影视作品中的异类文化与 ? 审美特征

  [3]尤微. 耽于禁忌美——当代中国“耽美”文化圈 中“90后”的接受心理 ? ? ? ? 浅析[J]. 文教资料,2012(33).

  文字/鲁晓月

  图片/网络

  排版/鲁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