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一二三专栏:日本的“年中行事”之上半年篇

  都说人老了以后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我也自不例外。怎么大寒刚过了立春就来?怎么刚刚收好夏天遮阳的垂帘,挂好了冬天保暖的窗帘,日照时间又很快就长起来?怎么二月十四日情人节送的巧克力还没来得及买,市面上已经摆出三月三日桃花节吃的糖果?我猜想,除了光阴似箭以外,似乎还有别的因素。近来日本的“年中行事”越来越多,是在本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还不谨慎引进外国的节日来,再由商业主义强烈推动以后,给人以目不暇给、差一点就昏倒的感觉。

  日本所谓的“年中行事”,指每年定例的传统节日、民间活动等。若是传统的,则一般是为了辟邪招福,而根据最近的民意调查,大约一半的日本人仍旧办由鲁迅看来纯属迷信的种种活动。若是民间的,则很多都属于流行风俗,教以随声附和为国民性格的日本人觉得不甘寂寞,非凑热闹不可,否则跟别人不一样了可怎么办?例如:

  日本国宝级寺院清水寺风情。东方IC 图阳历一月一日“元旦”是法定假日,大伙到各地的神社“初诣”,即年初第一次祈祷神明保佑,孩子们会收到代表纯洁的白色纸包装“御年玉”(压岁钱),往天空放风筝。一日晚上要记住梦见了什么,因为“初梦”内容会暗示新一年的运气。二日要拿出毛笔来做“初书”,以祝书法进步。七日传统上要熬放了七种野菜的“七草粥”吃,祈祷整年无病。十一日各个家庭以及武道馆举行“开镜”,把元旦前后供给岁神的圆形“镜饼”年糕弄成小块放在热乎乎的红豆汤里吃。十五日就是“送岁神”的日子了,把新年期间挂在家门外以示结界的“注连绳”带到神社等地方去集体烧掉。

  以上皆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活动。只是原来按照农历日期过的节日,自从明治初年(一八七〇年代)开始按阳历过,结果十五那晚仰天都看不到圆月,叫人摸不着当初的意图。这是现代日本的节日让人感觉不合理的原因之一。至于一月第二个星期一的法定假日“成人节”,则完全是二战后的一九四八年瞎编的新传统。各地的政府机关为当地正满二十岁的青少年举行庆祝活动,大多女青年会穿上豪华的长袖丝绸和服与会,从前把这时到照相馆拍的照片当作相亲资料流传过,现在已不流行了。近年倒在机灵商家的推动下,不少男生也租赁起三件一套的和服来穿上,印象接近Cosplay,费用则接近婚礼上新郎租赁来穿的西装礼服。

  “节分追傩”上撒黄豆仪式。图片来自网络

  二月三日的“节分追傩”是历史追溯到古代宫廷的民间传统。白天在全国各地的幼儿园、托儿所,晚上则在神社以及各个家庭,由本命年的男女或者户主喊着“鬼出外,福进来”撒黄豆驱邪鬼,然后大家吃跟自己的岁数一样多的炒黄豆。小时候总想吃更多;年纪大了却担心消化不良。不过,目前很流行在节分夜吃的“惠方卷”,却是超商7-Eleven一九九八年起在日本全国极力推行的新风俗。“惠方卷”是粗大而没切开的紫菜卷寿司,要望着该年的“惠方”即吉利方向一口气整个都吃掉。据说是大阪地区的老风俗。可是,大阪长大的我老公却说没听过,甩不掉捏造传统的嫌疑。“惠方卷”很流行的原因,首先是花几百块日元就能参加电视广告推动的新风俗,群众觉得很好玩;其次是粗大的“惠方卷”可当作晚饭吃,免得主妇准备一顿饭,所以平时主张节约的各位母亲都会积极参加其实不大文雅的活动。

  二月十一日是法定节日“建国纪念日”。根据日本神话,就是在纪念公元前六六〇年的这一天,按照农历是一月一日,第一代神武天皇即位的。原先是明治维新后的一八七三年为推广“国家神道”制定的“纪元节”,二战后却被联合国占领军取消,当日本恢复主权后的一九六六年,又以“建国纪念日”的名称重新制定。这个节日虽然没有搭档的商业活动,所包含的政治资本却可说很大。

  二月十四日情人节,当然是源自西方的。具体而言,二十世纪后叶,日本Mary巧克力公司为了推销高档商品,特地引进欧美情人节的习俗过来,而且由于向女性推销甜品较为容易,所以打广告说:情人节是由女性向白马王子告白爱情的日子,包装盒里的巧克力能够替小姐们表达纯洁的感情。结果,全世界单单在日本,情人节的礼物不是男送女而是女送男,并且非得巧克力不可了。如今日本女性们在每年的这一天把高档巧克力送给情人,也把普通级巧克力送给上司、同事、闺蜜等以便联络感情。也有不少人,把比利时等地进口的超高价巧克力买来自己吃,用近年流行的话语便是“送给自己的奖赏”了。幸亏,日本人向来有根深蒂固的“收礼必还”以及“加倍奉还”的习惯,整整一个月以后的三月十四日,全世界单单在日本是“白色节”,要由男生回送给女生价值加倍的礼物。

  天皇、皇后的“雏人形”。视觉中国 图

  三月三日家家为宝贝女儿过“桃花节”,家中事先摆好了模仿古代宫廷婚礼的一套“雏人形”,包括天皇、皇后、三官女、五乐手、左右大臣,以及粉红的的桃花。到了当天,就吃五颜六色的“雏雹”爆米糖、红绿白三层的“菱饼”年糕,主菜则是什锦“散寿司”和文蛤清汤。一套“雏人形”值好几万甚至几十万日元,一般是女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桃花节”前,女方祖父母赠送的,算是嫁妆的一部分。向来被忽视的是次女以下的情感:她们家的“雏人形”属于大姐,她们成长的过程中从没拥有过属于自己的“雏人形”。于是这些年,百货公司等开始出售针对于大女孩的简略版“雏人形”,一般来讲只有一对天皇、皇后的人形,不大占地方,价钱也不怎么贵,正符合中年甚至老年的大女孩为自己购买。

  日本市民到公园观赏樱花。视觉中国 图

  三月二十日“春分”在日本也是法定假日,用传统的说法便是“彼岸的中日”,乃日本人把春分、秋分前后的各一个星期叫做“彼岸”所致。在每年春秋的“彼岸”之间,大家得去扫墓,然后吃把糯米团用红豆沙包起来的“牡丹饼”。每年从三月底到四月初,作为日本人就非得“花见”一番不可了,具体而言是户外在地上铺席子、赏樱花、吃野餐、喝野酒。完了就要拿出五月五日“儿童节”为男儿摆设的“武者人形”了,也要把鲤鱼旗在家外竖立起来,祝福儿子健康成长。可以说是日本版本的“望子成龙”。“儿童节”原先在日本也叫端午节,但是扶桑人民不晓得屈原的悲剧。东京地区也从不流行吃粽子,糕点店推出“柏饼”也就是用柏叶包起来的年糕。“柏饼”的馅儿有两种,红豆沙和味噌(即黄豆酱)。豆沙馅在日本也很常见,但是味噌馅呢,只在五月五日前后出售的“柏饼”里吃得到。

  日本的公家年度从四月一日开始到下一年的三月三十一日结束。所以,大多学校在三月下旬樱花犹如雪朵一般下来的时候举行毕业典礼;同学们则哭着合唱某一首叫《樱花》的歌儿(日本有好几首叫《樱花》的歌儿),充满着名副其实的感觉。日本学校的春假很短,没几天功夫,四月初就要举行入学典礼了。积极的母亲就会定两天早晨的美容院,弄好了头发以后,才煞有介事地光临仪式。校方为了促使新生尽快融入学校,一般就在四月份举办远足啦、宿营训练啦、球技比赛啦等等的班级集体活动。好累好紧张的四月好不容易过去以后,日本社会历来出现为数不少的“五月病”患者,乃这时段里忽然流行的新生忧郁症。

  还好,从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五日是日本的“黄金周”,期间共有五个法定假日:“昭和日”(昭和天皇生日,四月二十九日)、“宪法纪念日”(一九四七年新宪法实行的日子,五月三日)、“绿色日”(近来无凭无据制定的假日,五月四日)、“儿童节”(五月五日)。今年的五月六号恰好逢星期六,所以很多人的“黄金周”就延长到五月七号星期天,共有连续九天的假日了。在日本,趁“黄金周”去外地旅行的人最多;没有冬天那么冷,也没有夏天那么热,而且不牵涉到传统节日,不必回老家参加法事。只是市场需求最高,价钱也最高罢了。

  五月、六月连续要来母亲节(五月第二个星期天)和父亲节(六月第三个星期天),都是从美国原装进口的。母亲节还好,买些红色康乃馨送即可。果然母亲节前后,日本的鲜花店卖一年康乃馨总销量的大约一半,跟情人节时候的巧克力差不多。但是,父亲节呢?没有固定的礼物,每年都得绞尽脑汁,很头疼,而且那又不等于可以不送礼物。真奇怪,哪家广告公司、超商都没有想出符合日本国情的父亲节礼物来。虽然日本在本质上是重男轻女的社会,但是就商业活动而言,倒重女轻男得厉害。一栋时装大楼,卖男装的大概只有一层而已。

  很多日本人说六月最辛苦,因为没有一个法定假日,再说是梅雨季看不到阳光,气候要么冷飕飕或者会闷热。还好,在公家机关、大企业上班的人就可以拿到前半年的奖金了。如果是临时工等非正规工作者,很遗憾,没有这个福气。不过,即使拿到了奖金,很多人都只看到户口簿上的数字而已,至于钱,则直接由银行转款去付买房子借的贷款。发奖金的六月和十二月,付款数额定得比平时多几倍的。六月底前就要准备送给长辈、上司等以示感谢的“中元”礼物。我这几年都送两边的老人家冷冻的红烧鳗鱼各三条,因为日本人有暑伏丑日吃鳗鱼补一补的习俗。过去十多年,在通货紧缩的日本,偏偏鳗鱼的价钱提高,已翻了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