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名生雷丰年
晋中晋剧团的男小生雷丰年,以其宏亮的嗓音,漂亮的扮相,潇洒的表演,一直活跃在晋剧舞台上。他演出的现代戏《补锅》、《万紫千红》、《春暖花开》、《三下桃园》等曾名噪一时,他在《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太行英雄》等戏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恢复传统戏之后,他在《小刀会》中扮演了庞启祥,《下河东》中扮演了呼延寿廷,《樊梨花》中扮演薛丁山,《女忠孝》中扮演了周文选,以及戏曲广播剧《煤海情深》中扮演林小俊,电台久播不衰。
雷丰年是文水县胡兰乡保贤庄人,父亲是本村多年的党支部书记。全家没有一个搞文艺的,但雷丰年偏偏爱上了唱戏这一行。还在小学上学,就跟着本村晋剧艺人关文富学会几段晋剧,唱得还蛮有味道。1958年,17岁的雷丰年,就凭着这儿个出色的唱段,考入祁县晋剧团训练班,三个月以后,便成为正式演员。1963年,他成功地塑造了雷锋的形象。他和雷锋是同龄人,雷锋的事迹他学了一遍又一遍,对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十分崇敬,因而唱腔、道白、表演都把握较好。他的演出,引起了晋中地区领导和专家们的注意。1964年便选调晋中地区晋剧团,为他开阔艺术视野和艺术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沙家浜》中雷丰年扮演了郭建光,为著名晋剧前辈程玉英、程玲仙配戏。这些老师们没有因为他的稚嫩而歧视他,而是从舞台作风,到表演动作、唱腔等诸方面给以热情诚恳的指导,在合作中,成为丰年的良师。
雷丰年很快成为艺术骨干。《春暖花开》中的家宝,《万紫千红》中的三牛,《三下桃园》中的队长,《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杜鹃山)中的李石坚,《战乌龙》中的回乡知青,《潇河风云》中的青年书记,《太行英雄》中的赵恒德,都演得很成功,充分发挥了他男演员的优势。
现代戏《三喜临门》说的是凯继就要结婚了,可是媳妇春妮不来了,经过一番劝说,春妮来了;却领来了一位瞎老婆子,原来这个路老人就是凯继的亲奶奶,是被儿媳赶出家门的。1982年,雷丰年在戏中扮演了凯继,在全省中青年演员调演中获演员二等奖。
传统戏恢复以后,有人认为古装戏“男的不如女的,盖天红不如果子。"意思是演传统戏,还得靠女须生、女小生。雷丰年深知自己演现代戏多,演古装戏功底差,别人是功等戏,他是戏等功。于是他起早贪黑补课。练功场,舞台上,经常看到他和年轻人一起踢腿、舞刀。在《小刀会》中,他扮演了庞启祥,唱作并重带武打,连演四十场,场场爆满,受到意外的好评。
晋剧《下河东》是晋中晋剧团的看家戏。雷丰年扮演了被屈斩龙拥的先行官呼延寿廷。这一武将几经筛选,从人物气质、神态、举止和感情刻划,还要数雷丰年。1980年赴京演出中,在首都的每场演出,都能赢得七、八次掌声。这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作戏认真,并把小生腔和须生腔融为一体,还吸收了晋中秧歌的某些成份,虽不归那家流派,但仍不失传统晋剧的风韵。
晋剧《樊梨花》是著名晋剧演员程玲仙的代表作。恢复上演时,雷丰年扮演了薛丁山。他把薛丁山的忠诚、傲慢、刚直、疑心作为人物的贯串线,在“请”字上下功夫。在唱腔上完全用了小生腔,刻划人物的年轻、聪明和潇洒;作功上从剧情出发、着力表现人物的忠诚、刚直和傲气;在念白上高、低、快、慢,合理安排,流畅自如;武打上以招势、造型突出薛丁山的武将风度。俗话说:熟能生巧,越演越好。他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勤于琢磨,做到常演常新。人们不相信年近50的人能把薛丁山这个年轻的武将演得这么生动。平遥、介休、灵石、盂县等晋剧团都请雷丰年排过这个戏。
在《状元与乞丐》中,雷丰年扮演了丁华实。丁华实教子无方,吃、喝、赌、偷,无所不会,所以后来父子们都堕为乞丐。为了糊口,他摇着竹板街头行乞。这本来是个三花脸角色,但雷丰年有独到的见解,以悔恨为主,哭腔唱得很正。劝天下父母,教子不严终成患,收到了发人深思,给人启迪的艺术效果。每次演出,总是掌声不断。
《女忠孝》是我省剧作者李林虎、刘德茂在舞台剧基础上,整理改编的一出连续戏曲广播剧。雷丰年扮演了剧中的男主角周文选。在戏曲广播剧《煤海情深》中,雷丰年用声腔艺术塑造了一个名落孙山,当了矿工后,又考上电大的有志青年林小俊,他的唱念都贴近生活,很受听众欢迎。
多年来,雷丰年一心扑在戏曲事业上,不论在城市,还是在乡下,不论看戏的是领导还是工人、农民,他都一丝不苟,踏踏实实,从不摆主演架子,不提份外要求,所到之处,赞声不绝。他为晋剧事业的繁荣,为晋中剧团的集体荣誉,作出了自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