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熊之父”日本著名设计师水野学:希望参与设计中国的智慧城市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日本熊本县营业部长兼幸福部长“熊本熊”凭借呆萌的外表和可爱的表情在日本走红,在他的“生身父亲”——日本设计大师水野学看来,“熊本熊”的走红离不开三大要素:个人努力,不论严寒酷暑,这只“熊”总在工作,积极去各地互动交流;熊本县免费开放版权,谁都可以使用“熊本熊”的肖像;熊本县人民的热情,这养育了“熊本熊”,让他可以离开家乡,去到更远的地方。

  作为日本70后知名设计师的代表,水野学涉猎广泛,活跃在广告、图像、商品开发、品牌设计等诸多领域。主要设计作品包括优衣库系列服装、日本歌姬宇多田光专辑封面、中国台湾地区711商品包装等。斩获全球广告界最高奖项“One Show”金铅笔奖、克里奥国际广告奖(CLIO Awards)银奖等诸多国际大奖。借着水野学在北京举办个人作品展的机会,《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熊本熊”的累计收益总额超过6600亿日元

  虽然官方中文名为“酷MA萌”,但人们更愿意将这只来自熊本的呆萌黑熊唤作“熊本熊”。根据熊本县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熊本熊”在推特上坐拥80.8万粉丝,仅2018年一年就带来1505亿日元经济收益,连续7年创下新高,累计收益总额更是超过6600亿日元。今年9岁的“熊本熊”已经是全日本最受欢迎的吉祥物。

  作为“熊本熊”的设计者,水野学一直被外界称为“熊本熊之父”,可他本人认为自己更像是“熊本熊”的“妈妈”,日本著名作家小山薰堂才是“爸爸”。原来,2011年九州新干线开通之际,熊本县政府为了吸引游客,想以“熊本惊喜”为概念设计一款LOGO。他们委托小山薰堂帮忙,小山找到水野。水野想了很多种方案,提议推出一款吉祥物,经过小山反复沟通协调,最终得到熊本县政府的支持,“熊本熊”应运而生。

  水野学对《环球时报》记者回忆起设计过程时说,熊本县的名称里有“熊”,当地代表性建筑熊本城主体是黑色,由此将吉祥物的外形锁定为“黑熊”。在熊本地处的九州地区,男子素以体格健壮著称,而且火山多发,因此“熊本熊”外形高大威猛,两团火红的脸蛋又不失呆萌。在水野学眼中,身为“熊本熊”的母亲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生”下他,看他在熊本人民和众多粉丝的滋养下慢慢长大,最后离开家,看着他越走越远。

  来自中国的邀约

  “熊本熊”取得的巨大成功迅速提升了水野学的海外知名度,几乎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设计邀约找上门,其中不乏中国公司。这些公司涵盖餐饮、房地产、娱乐公司等领域,大多希望他设计出另一个像“熊本熊”一样的“爆款”吉祥物,从而带动认知度,提升产品销量。

  水野学总是“拒绝接单”,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仅仅基于这种目的的设计没有意义,设计吉祥物并非难事,但它要想长大必须有滋养它的土壤,这是我在接单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水野学说,就像之前提到的“熊本熊”走红的三大要素一样,我能做的无非是把他“生”出来而已。

  20多年来,水野学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公司,他总结出来一套自己的理论——世界上只有三种公司,第一种只为了赚钱;第二种致力于造福人类;第三种造福人类的同时赚钱。他只考虑跟第二种、第三种类型的公司合作,“我不为赚钱接单”,水野学这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水野学欣赏像优衣库这样的企业,让更多人穿上了物美价廉的服装;他也欣赏阿里巴巴,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他的哲学里,“大义”是所有行动的基石,他愿意和这种具有“大义”的企业合作。

  在不断挑选的过程中,水野学遇到了来自中国的荔枝APP。在荔枝提供的声音互动平台上,用户可以集录制、编辑、存储、收听、分享于一体,充分展现声音才华,谁都可以过一把主播瘾。水野学觉得这样的事情非常有趣。

  而且,为了让水野学“接单”,荔枝APP使出浑身解数。高层领导的工作团队数次赴日沟通合作事宜,邀请水野来华考察,向他介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愿景。这些努力打动了水野学,最终促成了和中国公司的首次合作。

  水野学在荔枝原有LOGO的基础上,进行几何造型的美学延展,最终形成一款新颖的荔枝花朵。此外,水野学还为荔枝设计了“熊本熊”的中国弟弟——吉祥物TEKI,它来自奇特星球,身上带有浓浓的未来色彩。水野透露说,他在设计时并没有把TEKI当成吉祥物,而是想象如何将荔枝拟人化。

  AI时代人类的想象力弥足珍贵

  随着创新科技迅速迭代,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了人力。水野学坦承,设计师的存在方式早已随之发生巨变。那些重复繁琐的作业完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但设计师独有的“想象力”却变得弥足珍贵。

  那么,如何才能富有想象力呢?《环球时报》记者此前听过一种说法,丰富的自然环境有助于激发想象力,日本诺贝尔奖得主多的原因在于他们大多从小生活在海边、村庄等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有足够的空间发呆,想些天马行空的事情。

  水野学驳斥了这一观点,他说,按照这种理论的话,肯尼亚、南非等国的诺奖得主应该更多才对。他认为,不论在什么环境下,足够丰富的知识才是开启想象力的密钥。

  水野学的众多设计作品常常让人拍案称奇,不懂艺术的人即使说不出一二三又总能感觉恰到好处。实际上,在每款作品背后,水野学都做了充分的调查工作。要么是泡在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要么是和客户一轮又一轮的采访沟通,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经常为一件作品花费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基于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从业经验,日本顶尖学府庆应义塾大学向水野学伸出橄榄枝,聘请他为特约副教授向该校学生教授品牌设计学课程。

  “我始终相信知识带来的刺激可以激发出更多想象力,这次的个人作品展不仅面向设计工作者,哪怕能给普通人带来一点点刺激就足够了。”水野学这样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此次水野学的北京个展为期一个月,截至到10月13日。

  水野学尚未设计过带有中国元素的作品,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像是熊猫、红色等特质是不错的素材,但他最期待的“作品”是设计城市。他了解到,中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广建设智慧城市,他希望有机会接到这样的工作邀约,为打造人类的宜居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