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墓:56.四川右布政使潘允端家族墓
56.四川右布政使潘允端家族墓
位于上海县龙华三队,今徐汇区中山南二路天钥桥路附近,1973年发现清理。考古人员到现场时,墓葬已经被毁坏。为一墓双穴糯米浆三合土浇筑石板砖室墓,夫妇合葬,南北向。糯米浆三合土厚30多厘米,下为两块大石板,分盖在两座穴室上。穴室四壁砖砌。女穴室木椁内有大小套棺。已发现的上海明墓中的葬具基本为一棺一椁,有大小套棺的仅此一例,比较特殊。大棺盖上罩铭旌,已朽烂,上残留书写的白字“记封……潘……顾氏…”字样。小棺内尸体已腐烂。男穴木棺椁,椁为杉木,棺楠木质,表面髹黑漆,内髹朱漆。棺盖与棺身之间用铜条和铜销封合。
棺内尸体白土布缠裹,双手各握1件玉器。出土铜镜、崇宁通宝、玉带钩、玉簪、玉鱼、玉龙首、玉带扣、玉花片、玉戒指、玉带饰、青花瓷瓶等计70件。其中玉器25件,玉质莹闰、雕琢精湛。
1978年在距潘允端夫妇墓50米处又发现一座糯米浆石板砖室墓,上盖独幅花岗岩大石板,石板厚35厘米。墓室南壁发现一盗洞,内空无物一物,已经被盗空。
青花瓷凤鸟罐? 1件。高10厘米,口径4.8厘米(彩版九一∶1)
另考古部征集1方潘恩父亲墓志铭盖,正方形,边长59厘米。篆书“明封奉政大夫广西按察司佥事颐庵潘公墓志铭”(图四八)。
从女棺铭旌残留文字同清同治《上海县志》记载:“明潘允端墓位于龙华,其妻顾氏”相符。加之当地群众反映,此墓前原有石翁仲、石马、石虎等石象生,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埋入地下。又据墓室、葬具棺椁都比较考究,出土随葬品以精美的玉器为主,反映出墓主生前有一定地位。综合分析,此墓可能为潘允端夫妇合葬墓。又从崇祯《松江府志》卷之四十八冢墓“都察院左都御史潘恩墓在陈泾,万历中赐葬,子湖广提学副使允哲祔”。陈泾,据位于徐汇区永福路110弄朝鲜驻沪领事馆后面明墓出土的一方买地券记载:于万历癸卯(1603年)葬于“高昌乡二十八保十六图陈泾庙界,卢浦西贺字圩内福地一方”,潘恩墓应该也在龙华一带。此墓地有可能为潘允端家族墓地。潘恩可能也葬于此。潘恩,《明史》有传。
图文来自《上海明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出版
豫园
豫园,历来被称为城市山林,它诞生于四个半世纪之前的明代中叶,说它是城市山林,因为它坐落在繁华喧嚣的上海城市中心,清代江苏巡抚陶澎在道光六年(1826年)就为它题匾“城市山林”。豫园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黄浦区的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豫园旅游商城、上海老城隍庙相连,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约30亩地),门牌号码编在安仁街218号。豫园名列现存的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首,其余是嘉定秋霞圃、嘉定古猗园、松江醉白池、青浦曲水园。豫园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古典园林,也是上海市唯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国古典园林。1959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豫园是上海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园林,可谓上海名园之冠。
明代私家园林
明清两代,江南经济繁荣、物产富庶,官宦豪富、文人雅士纷纷营造私人园林,一时江南建私家园林之风盛行,各城市名园荟集,中国江南私家园林的精品亦大多集中于这个时期。著名的有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无锡的寄畅园;扬州的个园、何园;上海的豫园;杭州的郭庄、刘庄、蒋庄等,为此赢得“江南园林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胜誉。
豫园所处的上海老城厢,是当时的上海县县治所在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四月,倭寇自海上屡屡来犯上海,两个多月内五次焚烧掳掠,知县仓惶逃遁,镇海卫指挥、县丞、镇抚皆被杀害,县衙遭焚,闾里成墟,死者盈路,惨不忍睹。于是邑人上书:“贼自海入,乘潮劫掠,如取囊中物,皆由无城之故。”决意筑城御倭,官府采纳,全城上下出钱出力,不到两个月便筑城完竣,当时便有潘恩撰写《筑城记》。此后,军民固守城池,倭寇侵犯终不得逞。正因此,日后潘恩家才能太太平平地在城内建园。这座高二丈四尺,城围九里的明城墙在老城厢矗立了三百六十年,直到民国元年(1912年)拆除,留下城西北大境关帝庙一小段(今人民路大境路口),至今犹存,1959年与豫园同时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潘恩,字子仁,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上海人,《明史》有其列传,死后赠太子少保,谥“恭定”。潘恩嘉靖二年(1923年)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为官廉能正直,惩恶扬善,深得民心。他家中堂上对联“履富履贵履盛满,如履春冰;保身保家保令名,如保赤子”,则是他一生兢兢业业、洁身自好的写照。潘恩的家族是当时上海城里的名门望族,在老城厢梧桐巷、安仁里(现梧桐路、安仁街)一带居住,现梧桐路的明代建筑世春堂(今福佑路第一小学分部)是潘家仅存的旧居。
在上海县修筑城墙六年后的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恩的次子潘允端科场失意落榜归来,在自家住宅西面数畦蔬圃之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营造小园,聊以自娱,这便是豫园的始建。三年后,潘允端终于金榜题名,中了进士,自此沉浮宦海十多年,无暇顾及建园。日后,在他自己写的《豫园记》中说:“垂二十年,屡作屡止,未有成绩。”万历五年(1577年),他从四川布政使任上辞归,这才一心一意营造园林,请园艺名家、堆叠假山高手张南阳为其设计营建,不断充拓扩大,逐步增添景物,积十余年之功,把余生的精力和财力耗费在修建园林上。正如他在《豫园记》中所说:“每发耕获,尽为营治之资”,“第经营数稔,家业为虚,余虽嗜好成癖,无所于悔”万历十八年(1590年),终于建成一座规模恢宏、景色旖旎、盛名一时的私家园林,当时即被公认为“东南名园冠”、“奇秀甲于东南”,为后人留下一份弥可珍贵的文化遗产。
园林据说占地七十余亩,堂斋轩榭、亭台楼阁不下三十余处,有乐寿、玉华、容与、会景诸堂,醉月、徵阳、颐晚等楼,留影、涵碧、凫佚、挹秀数亭,还有充四斋、五可斋、鱼乐轩、缀水轩、五茵阁、纯阳阁、山神祠、关侯祠、大士庵、雪窝、留春窝,以及山石冈岭、涧壑、溪流、曲梁,以乐寿堂为中心,包括今湖心亭、荷花池、九曲桥及其以南以西的豫园旅游商城部分范围。同时代的上海名人、大书画家董其昌与潘家是世交,他的《乐寿堂为潘泰鸿寿》诗反映园中景色:
森梢嘉树成溪径,突兀危峰出市廛。
白水朱楼相掩映,中池方广成天镜。
刷羽凫迎向人,馋嚼游鱼波不定。
水北楼台照碧霄,桂为楝兮兰为。
邀宾盈百犹虚敞,歌吹数部仍寥寥。
水南岚翠何缥缈,琢云根成夭矫。
磴道周遮洞壑深,游人往往迷幽讨。
飞梁百尺亘长虹,别有林扉接水穷。
名花异药不知数,经年瑶圃留春风。
……
极尽渲染,诗中有画。潘允端自撰的《豫园记》,更像一篇“导游词”,详尽地记述园内从东到西自北往南每一处景物,是为我们留下描述这座明代江南名园最有价值的历史文献。
潘允端为其取名豫园,《豫园记》中说:“取愉悦老亲之意也。”明代著名书法家王稚登手笔隶书“豫园”匾额,至今犹存。只可惜潘恩仙逝于万历十年(1582年),“不及一视其成”(《豫园记》)。倒是潘允端自己晚年长居园中,过着奢靡的生活,这在他记载生命最后十六年的八卷手书《玉华堂日记》(1586~1601年)里有着详细的记录,豫园实际成了他自己退隐后的享乐之所。
园主风雅又奢靡
明代江南富庶,同时赋役沉重。唯有缙绅享有优免赋税特权,考取科第即可免去徭役。贫民百姓经不起横征暴敛,只好弃田外逃或者连人带地一起投靠豪富之家,甚至卖身为奴,豫园内众多奴仆及工匠大都是这样来的。而封建士大夫乘机兼并土地,巧取豪夺,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明吴履震《五茸志逸》曰:“……士大夫仕归,一味美宫室,广田地,蓄金银,豢妻妾,宠嬖幸,多僮仆,受投靠,负粮税,结官税,穷宴馈而已。”豫园的主人潘允端正是如此,他不仅在豫园养姬蓄妾,还经常招娼妓进园,《玉华堂日记》里有“胡老妈小妓来见”,“有戴四携娼来见”之记叙。安仁里深宅大院里,高悬着“履富履贵履盛满,如履春冰;保身保家保令名,如保赤子”的训戒,庄重森严,要维持道德伦理,而实际上,豫园则成了他和亲友寻欢作乐、为所欲为的场所。平日里,声色犬马、高朋满座,王世贞、王稚登、董其昌等官僚名士往来其间,游宴、请仙、扶乩、演戏,热闹非凡。
潘允端生活的明万历年间,正是南戏(传奇)取代北杂剧,昆山腔和弋阳腔革新的时代,而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封建士大夫纷纷从苏州赎买小厮培训,成立“家乐”戏班,尝试南戏排演。潘允端也雅好此道,他不惜投入许多资产蓄养“家乐”,从苏州买来一班唱昆曲的小厮,进行频繁的戏曲演出,一时在沪上被称为“雅丽”。《玉华堂日记》有四百余条文字涉及潘允端的戏曲活动,占全书的四分之三的内容,有专家称《玉华堂日记》为“观剧日记”,是研究昆剧和上海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资料。《日记》载:潘家“家乐”未组之前,逢年过节大多请城内外职业戏班上门演出,万历十六年(1588年)潘家“家乐”成立,从此事无巨细,席无大小,乃至闲暇无事,一律由“小厮串戏”。婴儿出生,唱戏数日;潘允端做寿,前后演出十多天;甚至家中死人,白天祭祀,晚上仍然“串戏”。据《上海文化艺术志》记载:“豫园主人潘允端家乐(家庭戏班),万历年十六年至二十九年(1588~1601年)共演出《琵琶记》等传奇杂剧20余部。”潘的“家乐”戏班由于其督导有方,阵容整齐,能演大戏,曾被县令多次借用。潘允端致力于编排新戏,不仅购买昆山腔南戏剧本,还亲自撰写曲本排演,并积极鼓励女子戏班上台演出。他为昆剧最初的形成和传播,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潘允端算得上是昆剧初创期有影响的人物。而演出活动主要在豫园乐寿堂进行,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豫园是上海昆曲的发祥地之一。
潘允端的所作所为,早已忘了老父潘恩“如履春冰”的教诲。潘允端有嗜好风雅的清誉,倒也没有为富不仁的恶名,这比起同为官宦的董其昌自然要好得多。董其昌晚年称霸乡里引起民愤,妇孺皆传:“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但是,由于他的随心所欲,挥霍铺张,最终也造成入不敷出,资不抵债。他死后不久,家道衰落,家产大半变卖,潘氏旧居世春堂就被人收买后赠予西方传教士,改建为天主教堂,改称“敬一堂”。豫园园景日趋颓废,子孙无力维修。所谓“富不过三代”,明末崇祯年间,潘家园林终于落入外姓之手,为潘允端孙女婿、通政司参议张肇林所买。豫园易主,未及修葺,即逢清兵南下。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在清军入上海城前夕,潘家后裔潘复曾受南明政权委任镇守上海。潘复决意抗清,召民众齐集演武场,举行誓师大会,并晓谕六门,查点营兵,巡视城池,准备守城。终因青浦、松江、金山连续被清军攻破,上海孤城难守,潘复率家人出逃海上,随海盗而去。为避南下清兵骚扰,张肇林在豫园厅堂内塑了佛像,改作寺院,还请来僧人当住持。张死后,园林更显荒芜,仅剩少许破旧建筑和残石淤池,大多依旧沦为菜畦。奇秀甲江南的明代私家园林,几乎同时伴随着一个王朝的灭亡而衰败。
上海城隍庙园
在豫园的南面,有座规模不大的上海城隍庙,此庙原为金山神庙,也叫霍光神祠,据说是三国后期吴王孙皓在金山卫始建,请西汉抗击匈奴的大将军霍光为神,镇守海潮海防。而金山卫的金山神庙可以说是上海地区有史以来最早出现的城隍庙了。元代,人们又把霍光请到上海镇作为护海神供奉,因此仍称金山神庙,始建年代不详,一说始建于元至元廿九年(1292年)。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被知县张守约改建为城隍庙。
说到上海城隍庙,不能不说明代上海城隍神秦裕伯。秦是上海人,元至正四年(1344年)中进士,做官20余年,官至福建行省郎中,治理东海之滨颇有政绩,深得朝廷赏识。元末动荡,辞官避居上海。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屡召出仕,秦以母丧守孝为由,坚辞不出。太祖下手谕:“海滨之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出,恐有后悔。”他只能赶到南京,“受事不受职”,效力于明朝。明洪武六年(1373年),秦裕伯病逝,朱元璋赠“显佑伯”,并敕封为上海城隍神,“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让他死后护国佑民。上海城隍庙与众不同,供奉了两位城隍神。前殿供奉霍光,后殿供奉的就是秦裕伯。所谓“一庙二城隍”。
据记载,明代上海城隍庙曾有仪门一座,大门上方高悬着一把大算盘,上面刻有八个大字:“人有千算,天只一算”。仪门两旁木屏上镌刻一副对联:“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必昌;作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必灭”。而庙殿正厅左右柱子上,还有明万历年间苏松太道会办上海佥事莫秉清撰写的一副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历经三百多年,此联至今仍在,只不过是莫秉清的后代,曾任1911年上海光复后沪军都督府的市政厅市长(仅可以算上海老城厢的市长)莫锡纶在1921年重勒的。这些“对联”劝人行善除恶,语重心长,发人深省,迄今仍有现实的警世意义。
可是,这座供奉了两位城隍神的上海城隍庙几百年一直没有庙园,也没有祈雨求晴的祭天灵台。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邑人捐资筹款,在城隍庙的东侧购进一小块土地,凿池造亭,堆土筑台,建堂修楼,栽树种花,作为城隍庙灵苑,定名东园,又名内园,也是以后豫园的组成部分。当时有上海的一位进士曹一士赋诗四首,以志筑园之盛:
一
神祠北际名园辟,寝庙东侧别殿开。
更拟登高望云物,人间重筑小灵台。
二
何年丹诏起孤臣,云树苍茫旧隐沦。
东去题桥有遗迹,固应忠孝作明神。
三
引水为山十亩间,祈年宴罢此中闲。
石坛夜静神鸦集,海上云旗乍往还。
四
斤卤桑田纵目初,万家耕织杂樵渔。
乌氛黑祲年来有,凭仗登台一扫除。
据记载,东园正厅壁上有城隍爷秦裕伯的画像,而小灵台则“台高可十余丈,广仅容宴豆,而浦之东南北三面之美咸在”。此台不仅可以祈雨求晴,拜祭天地。而且,每逢九九重阳佳节,文武官吏黎明即起,来到城隍庙,先跪叩城隍爷,然后进入东园,登上小灵台,举目四望,城厢风光尽收眼底,在上海这座没山可攀登的城中,登此台也就算是登高了。这座众人筹资捐款建造的供香客共同享用的庙园,已经不同于明代的潘家私园,而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公共性”。
再说潘家那座清初早已废圮的豫园,据说在清康熙四年(1665年)有当地士绅修葺园内部分厅堂,拟改建为清和书院,还打算供奉松江知府张升衢的长生禄位,可是书院尚未建成,张升衢遭罢官,土绅们随即停工,连厅堂也不修了。这时的豫园昔日的秀丽景色已经面目全非,一片荒凉。有人曾作诗凭吊:
空林微雨落花红,昔日繁华似梦中。
依旧玲珑一片石,更无人倚关春风。
甲第今年车马稀,断桥流水淡斜晖。
可怜芳草萋萋绿,玉燕堂前鸦乱飞。
然而,因上海城内地价昂贵,豫园又地处闹市,这片荒芜的土地受到多方觊觎,大有被逐渐撕割贱卖、瓜分蚕食的危险。邑内有识之士不忍心这曾经闻名一时的美丽名园从此消亡,保护、恢复老祖宗这份文化遗产的意识很强烈,终于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地方士绅富商凑钱集资买下荒芜的土地,着手恢复、重建豫园。然而时移事迁,再也没有谁能独资建园并据为己有,于是大家决定“仰答神庥”,捐归邑庙,交城隍庙道士管理,也作为上海城隍庙的庙园。因城隍庙已有东园,便称为西园,上海城隍庙不仅一庙前后两城隍,而且一庙东西两庙园,从此两园合一,共称豫园。豫园的修复“历二十余年,所费累钜万”,终于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基本竣工。有邑人乔钟吴在西园“功将告成”之时,“蒙上恩,迁授岷州牧,请假旋里,展谒庙神,遂得畅览园亭,喜百数十年名胜湮没之区,俨然复睹其盛”。因此慨然撰写《西园记》,记述当时的园貌和规模。据记载,园址约七十余亩,南至城隍庙,西、北两面建有围墙,东为街道(即今安仁街)。虽号称七十余亩,但据同治七年(1868年)清丈,面积实际不足三十七亩。园林建筑大多在明代豫园的厅堂楼台废址上重建,布局依旧。在颓圮的乐寿堂原址上建起更加高大华丽的三穗堂,仍以此为园林中心,湖心亭、荷花池、九曲桥、玉华堂依然如旧,终于恢复了昔日江南名园的风貌,不仅有乔钟吴《西园记》为证,还有诗人诗词为佐:
杨柳丝丝绿,东风自霭然。
夕阳花径外,春水荡栏前。
石叠新溪涧,桃开水洞边。
诗情谁最捷,共掰薛涛笺。
修复后的豫园已非前朝私家花园,而成了当时“都人士女,来游来歌”的公共活动场所。东园、西园除了供城隍庙香客信众日常游憩外,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更是园门大开,向全城百姓开放,纵人游览,完全成为具有公园性质的寺庙园林。
行业公所进驻园林
而与此同时,上海的经济社会形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兵攻取台湾,沿海抗清势力被全部肃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解除长达三十年的海禁,设立海关,准许海上贸易。随海禁开放,海上交通日益频繁,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据乾隆、嘉庆《上海县志》等地方文献记载:“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城东门外舳相接,帆樯比栉。”“往来海舶俱入黄浦编号,海外百货俱集。”“闽、广、辽、沈之货,鳞萃羽集,远及西洋暹罗之舟,岁亦间至,地大物博,号称繁剧,诚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随着海洋港口经济的发展,上海这个局部地区工商业兴起,江海贸易,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百业兴盛,资本主义萌芽。而上海成为港口之后,很快就成为移民城市,各地商人、船员在上海停留寄居进而定居者日增,出现了“以敦乡谊,以辑同帮”的各地会馆。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市场扩大,商品竞争,为了维护行业利益,垄断经营,统一商品价格标准等,各行业公所纷纷成立。而同乡会馆、行业公所这些新型的社会组织机构在日后上海城市的社会舞台上将扮演重要角色。
可以说,最早进驻豫园的行业公所当推布业公所。据《上海工商社团志》载,康熙年间(1662~1722年),布庄业主在豫园旧址上建得月楼、绮藻堂,用于议事祀神,道光三十年(1850年),向朝廷贡布的布庄业同人正式在得月楼创建布业公所。而《南市区志》则记载,康熙年间,布庄业主们占据豫园厅堂,加以整修利用,创建布业公所,以后公所入驻,乾隆二十五年后建造得月楼、绮藻堂。《上海城隍庙大观》书中说,乾隆十年至十三年(1745~1748年)任职的上海知县王健在任上曾将城隍庙部分积累金,购豫园部分园地和房屋,分别修缮,按价售出给行业公所。但此说在志书中找不到记载。
据《南市区志》记载,乾隆二十五年豫园重建以后,在东、西两园内成立的同业公所还有: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在西园湖心亭创建鲜花业公所,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西园飞丹阁创建帽业公所,同年在西园香雪堂(玉华堂)创建宰猪业公所又称肉庄业公所,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在东园晴雪堂创建钱业公所,嘉庆九年(1804年)在西园萃秀堂创建米豆业公所,道光元年(1821年)在西园点春堂创建花糖洋货业公所。另外,不知确切年份进驻豫园的还有:旧花业公所、海味公所、酒业公所、刻字业公所、酒馆业公所、染业公所、西式女成衣公所、鞋业公所、铁锚业公所、铜锡业公所、牛羊肉公所、银楼业公所。光绪元年(1875年)统计,豫园内共有二十一家行业公所。
创建花糖洋货业公所的西园点春堂,据说是贩运花糖洋货的福建商人出资建造,也是来上海的福建商人聚会议事的地方。咸丰年间小刀会起义并占领上海县城,起义军的首领之一陈阿林就是福建人,因此他把北城指挥所设在同乡们议事的点春堂内。以他陈阿林“统理政教招讨副元帅”名义发布的告示上,有的还盖上了“点春堂公馆”钤记。
钱业公所在地的东园内,有一块《钱业承办祭业各庄名单碑》,记载乾隆四十一年(1783年)承办祭业的钱庄二十五户,而仅十几年后,嘉庆二年(1797年)增加到一百二十四户,反映了钱庄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后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福建北路设北市钱业会所,后塘沽路又建沪北钱业会馆,形成钱业的南北两市局面。但凡有南北两市钱业的公共事务,却都在东园开会议决,东园遂成为钱业总公所。况周颐在《重建内园记》中说:“上海一隅,百业窳,惟钱业尚能振厉,南北两市操赢制余,各有挟持,而斯园实为集思广益,出谋发虑之地。”
在公所进驻期间,豫园屡遭战火破坏。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吴淞口失陷,英军侵入上海城,驻扎豫园、邑庙五日,豫园遭到肆意破坏掠劫,“园亭风光如洗,泉石无色”。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占领县城,17个月后,咸丰五年(1855年)清军破城,纵火焚烧,作为起义军指挥所的点春堂等景点遭到破环。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东征,进军上海,清政府上海道台吴煦勾结英法侵略者,请英法军队入城驻防,豫园成为屯兵之所,“西园石山,尽拆填池”,建造军营,景物大量被毁。战争结束后,侵略军竟要豫园内各行业公所出钱赔偿所谓修建军营费用,才肯撤退,一副强盗嘴脸。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豫园被划入“南市难民区”,难民大量涌入,搭屋建棚。肉庄业公所所驻香雪堂遭日寇炸毁,剩下一片空地。
正是各行业公所担负起了园林重建、修复和维护,然而因为各公所分担了豫园维修管理的经费开销,也造成豫园逐渐被蚕食、瓜分,豫园又从寺庙园林进而转变成为被分割的公所园林。实力雄厚的公所修复园林,保存园景;还有的重建部分厅堂,恢复一些景物;其他的公所则争相拆去颓败的景物,改建成房屋出租营利;更有甚者划出空地,让小商贩们设摊叫卖,形成集市。园内,酒楼茶馆相继兴起,大小店铺纷纷开设,逐渐形成园内园外庙、园、市三位一体,海内外闻名的游人“白相(豫园)城隍庙”的传统格局。到了民国年间,豫园已被一条东西小路(今豫园路)分割成南北两爿,豆米业、花糖业公所还在三穗堂、点春堂设立学校,旧有古迹、园景日趋湮没。
枯木逢春“名园接笔”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迁出豫园内的同业公会(即原行业公所)、学校、商店、居民,着手对尚存园林、建筑的清理、维护,大批工会积极分子和工匠不取分文酬劳,义务参加清理残垣断壁、碎石瓦砾和修补房屋门窗的劳动。
1956年,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上海市政府拨上百万元专款,投入让豫园“枯木逢春”的修复工程。研究拟订《修复豫园规划》,绘制复原设计图纸,名家指导,精心施工,历时五年,修复和重建被毁坏的三穗堂、玉华堂、会景楼、九狮轩等古建筑和假山,疏浚了淤塞的池塘,栽植了大量树木花草,并把西园和东园(内园)连接起来,融为一体。全园修复了众多景点,重现了昔日秀丽典雅的名园风貌。但重新修复后的豫园把荷花池、湖心亭和九曲桥划出园外,大门也从园东面的安仁街迁到西南的三穗堂前。1959年成立豫园管理处,1961年9日正式对外开放。一时间,市民们奔走相告,踊跃参观,甚至半夜排队购买入场券,争相先睹为快。
1966年至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豫园被迫闭园近两年,屋上的人物等装饰被当作“四旧”而遭破坏,部分砖刻的人头被砸毁,更可笑的是豫园的园名也一度改“红园”。1970年,园中建于明代的环龙桥被拆除,周围的曲池被改建为防空洞,古园林的格局又一次遭受破坏。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多次修缮,维修部分厅堂、楼阁、亭台及假山,尽可能恢复原貌。1982年,大假山前的螺丝洞及万花楼前的花墙出现险情,经拆除后按原样修复,并把园内与古园风貌不协调的水泥路面改建为砖石路面,扩建东园门,调整花木布局,共计完成较大的整修项目23项,零星项目上百项。
1986年,政府投资600余万元,分三期工程整修豫园。由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主持担纲策划设计指导,参照清乾隆年间豫园的布局,力求体现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第一、二期工程主要是豫园东部景区的整修,包括玉玲珑、玉华堂、会景楼、九狮轩等景点。这一区域历来遭受严重破坏,修复工程量较大,拆除防空洞,重建青石环龙桥,扩大水面,修建积玉假山、浣云假山、玉玲珑照壁和百米积玉水廊。两期工程于1987年竣工,陈从周撰写《重建豫园东部记》,“……以空灵高洁之致为归,锐意安排,经营期年,园隔水曲,楼阁掩映,初具规模矣,接笔之作,自惭续貂”,表达成功后的喜悦心情。第三期工程修复内园古戏台,古戏台因与民居杂处,长期重门深锁,无法对外开放,修复时动迁居民13户企业2家,新建两侧双层清式看廊,修缮工程历时1年8个月,1988年8月竣工。修复后的古戏台古趣盎然,画栋雕梁,藻饰精美,重放光彩,既可观赏,又可供演出使用。陈从周题名为“曲苑”。这三期豫园整修,布局合理,典雅精巧,成效显著,胜似当年,堪称重建、恢复江南古典园林的力作,誉为“名园接笔”。陈从周先生晚年为豫园重建作出了杰出贡献,有诗赞曰:
名园木石又逢春,浓点纤波错落陈。
积玉淡沱千载秀,流觞吟咏万方珍。
曲桥夜月来今雨,岩壑烟云侧此身。
玄圃风光堪啸傲,钦迟接笔有斯人。
21世纪初,豫园管理部门继续着手对豫园东部景区进行整治,经过近两年精心施工,2003年初竣工完成。重新建成已毁的明代豫园“涵碧楼”和清代西园“听涛阁”两座仿明清风格建筑,并植树种花,堆山叠石,碧池环绕,粉墙相映,涛声盈耳,创造与原有景区相协调的如诗如画的园林格局和意境,又一次“名园接笔”,再续辉煌。
“海上名园”景物大观
从九曲桥步入豫园正门,迎面所见是江泽民1999年为豫园建园440周年所写“海上名园”题词石。题词石后是高大宏敞的三穗堂,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建在原明乐寿堂旧址上,曾是豆米业公所议事、定标准斛之所,曾又称“较斛厅”,厅堂高悬“城市山林”、“灵石经始”、“三穗堂”三块匾额,下面镜框中是现代书法家潘伯鹰书写的潘允端《豫园记》。三穗堂后是一座两层楼阁,下为仰山堂,上为卷雨楼,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堂为五楹,后有回廊,曲槛临池,望大假山,池中倒影可鉴,堂中有“此地有崇山峻岭”匾,道出这里是观赏大假山景色的绝佳处。楼名取唐诗《滕王阁》“珠帘暮卷西山雨”之意,雨中登楼,烟雾迷蒙,山光隐约,犹如身入雨山水谷之中。
大假山与仰山堂、卷雨楼隔池相望,乃豫园景物之精华,是江南现存最古老、最精美、最大型的武康黄石假山之一,由明代大师张南阳精心制作,也是现存的唯一传世之作,更是为数不多的明代豫园旧景物。大家陈从周评论:“……豫园便是以大量黄石堆叠而见称,石壁深谷,幽壑磴道,山麓并缀以小岩洞,而最巧妙的手法是能运用无数大小不同的黄石,将它组合成一个浑成的整体,磅礴郁结,具有真山水的气势,虽只片段,但颇给人以万山重叠的观感。山的高度虽不过十二米左右,一入其境,宛如在万山丛中,真是假山中的大手笔。”
仰山堂东有“渐入佳境”游廊,廊前置铸工精致的铁狮一对,左雌右雄,底座有款识:“章德府安阳县铜山镇匠人赵璋□□□”,“大元国至元廿七年岁次庚寅十月廿八日”。此铸造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的铁狮原置河南安阳县衙大堂前,抗日战争期间被日寇盗往日本,战后归还,运到上海入库,1956年修园时移入。
游廊跨于池上,悬匾曰“渐入佳景”,中为小桥,廊间竖高约2.3米的太湖石立峰,亭亭玉立,中段婀娜细瘦,状似美女柔腰顾盼,别具风格,故称“美人腰”。
大假山北麓是萃秀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道光年间作油饼豆业公所议事场所。深隐于大假山后,“山墅深藏,峰高树古”,花木阴翳,环境清幽淡雅。堂上有紫檀木门窗10扇,上有名人木刻诗文,极为珍贵。
出萃秀堂,向东南行,有鱼乐榭横跨于溪流之上。傍山临水,古木参天,绿阴如盖,凭栏可静观水中游鱼之乐。榭前小溪上一垛隔水花墙,是豫园富有特色的景点,墙上有漏窗,下有半圆洞门,溪流穿洞门而出,游人至此,但一见池碧水悠悠而去,流向深远,不知何处是尽头,体现了江南园林小中见大的巧妙园艺和含蓄之美。
鱼乐榭东北角有一条曲折别致的游廊,因中间有墙分隔,两条皆可行人,故称复廊,中间墙上开设形状不同的漏窗,从漏窗左顾楼台掩映,右望溪流峰石,宛如小品图画,匠心独到。
万花楼位于复廊左侧,这里明代原为花神祠,清乾隆年间重建西园时改建成“万花深处”,鸦片战争时被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油饼豆业公所在万花深处遗址上建万花楼,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和同业议事,后以人神咫尺相隔而改名为“神尺堂”,1950年后恢复万花楼名。楼前一株高大的古银杏已有四百三四十年树龄,相传为潘恩或潘允端亲手种植,乃明代豫园稀有旧物。
出万花楼东去,乃点春堂,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由福建花糖业商人所建,作为行业公所之用,堂名出自苏东坡词句“翠点春妍”。曾作为小刀会指挥所,起义失败后,遭到严重破坏,同治七年(1868年)集资重修。现为仅存的小刀会起义遗址,堂内陈列着小刀会用过的武器、自铸的日月钱以及发布的告示等文物。堂的对面是一座清代小戏台,名“凤舞鸾吟”,俗称打唱台,依山临水,半跨池上。堂里设宴,台上唱戏,是当年公所宴请演唱和岁时祭供之处。今戏台中央悬挂着郭沫若1961年游览豫园时写下的诗篇:
小刀会址忆陈刘,一片红巾起海陬。
日月金钱昭日月,风流人物领风流。
玲珑玉垒千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
坐使湖山增彩色,豫园有史足千秋。
打唱台南有和煦堂,面山背水,四面敞开,冬温夏凉,故取名“和煦”。堂内陈列一套清代家具,包括桌、椅、几和装饰用的凤凰、麒麟、如意,都是用榕树根制作,造型别致,工艺精巧,已有二百年历史,颇具文物价值。
点春堂西北有古井亭,亭为八角形,亭中有明代古井,井栏出自明嘉靖年间,当为潘允端最初建园之时的旧物。点春堂北面有藏宝楼,点春堂东南有湖石假山抱云岩,山上有双层楼阁,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朝南而下还有静宜轩、听鹂亭。
点春堂周围建筑较密集,又有溪泉木石,自古为人称道:“花木阴翳,虚槛对引,泉水潆洄,精庐数楹,流连不尽。”
豫园的龙墙是吸引游客目光的景物,几处墙头上,盘腾着曲曲弯弯、造形各异的长龙,穿行在朵朵云彩中,飞扬恣肆、形态逼真、形神俱备、栩栩如生,是江南园林所有龙墙中当之无愧的最佳作品,应该是建于清同治年间豫园重修时期。点春堂西就有一堵龙墙,名曰“穿云”,龙头威武昂扬,龙身蜿蜒曲折,龙头用泥塑制作,龙身以瓦作鳞片,整条龙似欲昂首腾飞,穿越云天。另外大假山后有卧云,内园“可以观”前有眠龙,和煦堂前有双龙戏珠,各领风骚,相得益彰。
位于豫园中央的是会景楼,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三面环水,林木葱茏,登楼一望,全园景色会于眼底,故名“会景楼”。楼西北为九狮轩,1959年新建,面临大池,轩半跨池上,轩前置月台,可凭栏观赏池中荷花游鱼,登台依水,爽气沁人。
会景楼东连接玉水廊,百米长廊为1986年重建豫园东部时所建。廊间立玲珑剔透积玉峰,此石原是抗日战争中被炸毁的也是园中旧物,1956年移入豫园,廊以石峰积玉为名,积玉水廊是现今江南古曲园林中最长的水廊。1986年新建的还有浣云假山,山以太湖石堆砌,气势如云,假山临池,倒影与彩云浑然一体,如洗白云于水中,如染假山于云间,故取名“浣云”。同时新建的再有环龙桥,原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建,“文化大革命”中拆毁,新桥全部用青石,单孔拱形,式样古朴。这些都是陈从周教授及门生张建华、蔡达峰“名园接笔”的精心之作。
积玉水廊东是21世纪新建的听涛阁和涵碧楼。“听涛”取此处临近黄浦江,可听涛声之意。听涛阁北部为上下两层展览厅,400平方米面积,80米长的展线,可常年举办中小型文物、书画展。楼阁东西墙上嵌有清代绿豆石雕《渔樵耕读图》和《八仙图》,刀法细腻,神态逼真,堪称精品。大幅石雕《甘露寺》,再现了三国刘备招亲的场面。楼阁屋顶上塑一单腿独立的的仙鹤,隔池南望涵碧楼。“涵碧”一词取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之意。涵碧楼用料为缅甸上品楠木,刻梁雕栋,藻饰精美,梁枋上雕刻一百种花卉图案和四十幅全本《西厢记》故事图案,故该楼又称“楠木雕花楼”。楼中还陈列31件清代楠木雕花厅堂家具,设计和雕刻都极为出色,是弥足珍贵的古典家具精品。
玉玲珑是豫园镇园之宝,其外形犹如一支万年灵芝草,姿态婀娜,玲珑剔透,具备“漏、皱、瘦、透”之美,乃石中上品,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石峰周身多孔,百窍相通,“以一炉香置石底,孔孔烟出;以一盂水灌石顶,孔孔泉流”。相传是宋代花石纲遗物,明代移入豫园。园主为便于朝夕观赏名石,在玉玲珑对面建玉华堂,作为自己的书斋。清道光年间重建,改名香雪堂,1937年被日军炸毁,1959年重建,仍名玉华堂。现堂内仍按明代书房摆设,陈列着书案、桌椅等珍贵的明代红木家具。
得月楼位于玉华堂西,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后,光绪十八年(1890年)重建,楼两面临水,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楼下大厅名绮藻堂,取“水波如绮,藻采纷披”之意,堂檐下有100个不同字体的木雕“寿”字,称为“百寿图”,堂前东侧围墙上有清代“广寒宫”砖刻,嫦娥、玉兔等形象生动逼真。得月楼西南有织亭,乃清光绪年间布业公所为纪念黄道婆而建,因此在亭内屏门裙板上雕有十六幅从棉花播种、纺纱、织布到出售全过程的木刻“耕织图”。
藏书楼在得月楼对面,又名书画楼,原建于清乾隆时,光绪年间重建,清末曾是有名的书画市,宣统年间海上画家曾在此组织“豫园书画善会”,任伯年、虚谷、吴昌硕等书画名家常来聚会雅集,举办展览,是海上画派的发源地。
最后进入内园,内园为豫园园中之园,占地面积仅二亩一分,但布局精巧,小中见大,景色幽雅,是保存较好的清代小园。
静观大厅又名晴雪堂,是内园主要建筑,面对假山,取古语“静观万物皆自得”、“动观流水静观山”之意,安坐堂中静观奇石,可细细辨出一百多种形态各异的动物形象。
古戏台建于19世纪末,1974年从闸北区塘沽路原沪北钱业会馆移建于此。雕梁画栋,藻饰精美,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戏台”。
静观东有九龙池,池水一泓,池内砌湖石,石缝间有四条石雕小龙,何来九龙?原来另外四条为水中倒影,加上水池形状也像一条龙,合为九龙。过池上石桥到“可以观”,见墙上大型砖刻“郭子仪上寿”,人物栩栩如生。南连“别有天”,廊内有石碑数枚,其中1921年的《重修内园记》,详细记载了内园的历史。
内园虽小,却有大小景点三十余处,琳琅满目,各具特色。陈从周倒也指出其有清代造园的不足,“难免在小范围中贪多”。
一路走来,豫园之秀美,“幽赏不已”,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真可谓:“居然风景赛西湖”。豫园是中华传统文化与自然山水美综合而成的结晶,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典范,真不愧为“海上名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