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子大产业 出深山闯四海|农业产业招商促贵州刺梨出山达海
“清早起来要上山,哪时等得露水干;露水不干也要采,采得刺梨农民欢。”这是盘州市盘关镇长地村村民张和萍唱的山歌。
金秋十月,刺梨丰收,盘州市盘关镇刺梨种植基地进入最热闹的时节。行走果园,刺梨果挂满枝头,满眼金黄,幸福光景映照在果农脸上。
把贵州的宝贝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亟待建立健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让农业产业兴旺发达,这不仅是贫困群众的脱贫大计,更关系到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大计。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招商引资,借力东西部帮扶,探索引进产业扶贫卓见成效。广药集团扶贫产品刺柠吉热卖,成为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近日,由贵州省投促局牵头引进的重点外资项目贵州聚欧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5吨价值近100万元的刺梨原汁,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到法国,实现了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出海“零突破”,再次上了热搜。长在深山走四海,贵州刺梨,正勾画出贵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美好未来。
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刺梨丰收
外资招商项目落地见效,“一颗金果”闯海外
刺梨是我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贵州作为刺梨的原产地,今年全省176万亩刺梨迎来了收获的季节。金秋时节,六盘水、黔南、安顺、毕节4个刺梨产业经济带连片种植区域的基地里,漫山遍野的刺梨树上已经挂满金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作为全省招商引资的牵头单位,我们一直在思考,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招商重点在那里?突破口在哪里?通过研判,我们将特色产业加大产业链招商,全力延链、补链、强链,引进刺梨深加工企业作为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深加工企业的重中之重。”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投促局局长马雷说。
为带动刺梨产业投资与贸易,2019年3月5日,贵州省投资促进局举行产业招商刺梨植物国际标准认证专题会,积极推进了刺梨植物国际标准的制定,打通投资刺梨绿色产业国际化通道。
2019年4月12日,贵州省投资促进局与法国黛宝公司在贵阳举行投资刺梨、核桃、油茶产业精准对接会,这是法国黛宝公司对贵州刺梨、核桃、油茶的精深加工产品研发、投资开展的精准对接。
2019年9月,法国黛宝公司应省投资促进局邀请,参加了2019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最终达成合作共识,随后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六盘水盘州市宏财投资集团合资成立贵州聚欧有限责任公司,“针对贵州刺梨产业进行产品研发,做成世界的刺梨。”法国黛宝公司总裁付莉萍说。
今年9月12日,贵州聚欧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货重5吨、价值近100万元人民币的贵州刺梨工业原汁经六盘水海关检验检疫合格,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到法国。这是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聚焦农产品深加工,牵头引进的重点外资企业首次将贵州刺梨原汁引入欧洲市场,实现了贵州刺梨出海“零突破”。
法国黛宝公司的成功进驻,进一步增强了省投资促进局继续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聚焦农产品深加工,抓好产业大招商的信心,尤其在抓好国内招商的同时用好国际资金市场,加大外资企业招商的力度,助推黔货出海,助力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户采摘刺梨
小果子大产业,“刺柠吉”成消费爆款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让提高免疫力再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近日,饮料市场一款“刺柠吉”卖得特别火爆。
据介绍,“刺柠吉”是广药集团白云山旗下王老吉帮扶贵州刺梨产业发展、拓宽大健康产品阵营而研发的饮品。2019年,上市不到一年的刺柠吉系列产品总销售额超1亿元,间接带动超2.8万人脱贫增收,贵州刺梨生产加工企业销售额同比提高30%以上。
作为一种富含维生素C的饮料,刺柠吉采用的原材料为柠檬以及贵州刺梨。期间,王老吉通过技术改进,进一步优化了饮料的口感。因为口感酸酸甜甜而且又能补充维生素C,产品上线不到一年,销售额就已经突破了1亿元。
王老吉为何对贵州的刺梨情有独钟,生产项目又是如何落地到贵州的呢?
据了解,2018年3月,贵州、广东两省主要领导对进一步促进东西部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达成了共识。广药集团积极响应号召,成立了帮扶领导小组,多次到贵州黔南、毕节、六盘水等地实地调研。调研中,贵州丰富的刺梨资源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刺梨的这一特点和广药集团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分契合,我们相信合作前景广阔。”广药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随后,广药集团迅速选准了帮扶项目,确定了助力贵州打造百亿时尚刺梨产业的目标。当年12月,制定《贵州刺梨时尚生态产业“136”发展方案》,围绕文化、科技、市场3大支撑,从资源、政策、产品、资金、品牌、运营6个着力点,努力把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为百亿级的时尚生态产业。
今年4月28日,在“2020年贵州刺梨产业发展论坛暨广药集团王老吉2亿元扶贫消费券上线仪式”上,各级领导、各行业顶尖专家齐聚一堂,结合当前的健康消费趋势和抗疫形势,共同探讨刺梨产业的发展之路,持续以消费扶贫带动贵州刺梨产业发展,助力贵州脱贫攻坚,钟南山院士还专程走进王老吉直播间,为刺柠吉系列产品“打Call”带货。
从发放2亿元消费券到直播带货,再到集团上下全员营销,广药王老吉逐渐形成消费扶贫新模式,一方面既让利了消费者,另一方面又提升了扶贫产品的销量,更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贵州刺梨,已发展成为贵州的一张金字招牌,并成为贵州省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产业。
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村民领取刺梨销售款
刺梨产业项目帮扶,实现扶贫“造血”功能
小果子大产业,一个招商引资项目,一个帮扶项目,带动了产业上下游。
据悉,刺柠吉系列产品的上市,迅速赢得市场欢迎。此举也间接带动超2.8万人脱贫增收,贵州刺梨生产加工企业销售额同比提高30%以上。总占地面积300亩的惠水县刺柠吉生产基地,生产线就已达到日产王老吉凉茶60万罐、刺柠吉50万罐,直接解决120位农民就业,其中山区易地搬迁户4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人。
目前,刺柠吉已成为集健康、扶贫、促进消费三位一体的拳头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贵州的刺梨种植产业也同时被带动,更多农户都参与到了刺梨种植项目当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及周边加工生产线叠加,为更多当地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岗位,同时人均收入不断增加,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
龙里县最早人工种植刺梨的谷脚镇茶香村村民文革学,2018年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他家已盖起一幢宽敞漂亮的小楼。“我家的40亩地全部用来种植刺梨,现在每亩能增收2000元。”文革学说,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曾经的茶香村是省级二类贫困村,如今476户人家,95%以上都种有刺梨,户均36.6亩,年产1500吨左右。
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村民聂德友,是当地最先发动村民在云顶山种植刺梨的人。聂德友曾到菲律宾开矿血本无归,回国后他发动村民种刺梨,但是很多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悄悄把种下的刺梨拔掉了。聂德友干脆成立合作社,把农户的土地租过来自己种,刺梨规模逐步扩大,现核心区面积已达1.3万亩,辐射面积3万多亩,已经成了当地最大的刺梨园区。原来的平顶山是石漠化十分严重的荒山,现在已全部被刺梨覆盖,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
聂德友还在刺梨地里套种药材,除草、施肥、剪枝,基地里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把地租给合作社的农户除了租金收入,还有打工收入,一年下来,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倍。大家从刺梨生产中获得的收入越来越多,有的贫困农户还因为刺梨而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把贵州刺梨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脱贫攻坚大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规划,2020年贵州刺梨种植面积突破200万亩,鲜果产量达10万吨,鲜果销售收入4亿元,刺梨加工产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
据悉,截至目前,贵州省刺梨种植面积达176万亩,刺梨鲜果产量6.6万吨,产值规模突破了10亿元,加工企业已有40家,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龙头企业带动加工、公共品牌培育的产业发展体系,涌现出一批带动性、引领性较强的重点加工企业,培育出刺力王、天刺力、天赐贵宝、山王果、恒力源等区域品牌,研发生产出刺梨原汁、饮料、发酵酒、果酒、茶、果脯、刺梨干、软糖、刺梨酥、口服液、含片、精粉等10余种刺梨产品。贵州刺梨产业,被成功激活。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增速的重要杠杆,贵州正在围绕当地12种优势农产品,重点开展深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拓展产业链的弧度和长度。”马雷表示,贵州的农业产业招商正在体现绿色化和国际化,实现从出山到出海拓展开放外延,赋予全球化的视野,让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客商参与到贵州农村产业革命,让黔乡贵土的芬芳香飘全世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兰荣江
通讯员 许斌编辑 潘正祥编审 田仁碧 兰荣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