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瓯江诗路诗歌景观记

  

  温州网讯 就像取经路上有八十一难,瓯江也渡过七十二滩才进入温州,沿途浪花般涌现了众多的名家佳作,两岸珍珠般散落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如果算一笔“流水”账,这是一条几乎处处有诗、有景、有名家的诗路。

  永嘉

  碧流分远涧,绿嶂俯中川

  犹如上游的恶溪改恶归好而改名好溪,瓯江入温,不再有险滩巨石而安稳,遂别称安溪,旧属永嘉县临江乡。元代,“曲中李杜”之元曲大家乔吉漫游到此,凭栏饮酒,就写下《折桂令》赞美“如此江山,人在蓬壶图画间”。

  此乡古有温州最西端的官方驿站“白沙驿”,北宋参知政事、“铁面御史”赵抃乘舟到达,“帝师”刘伯温坐船出发,都在此留诗。

  

  东流过西洲岛,瓯江北岸迎来支流菇溪(菰溪),晚清温州望族曾家的曾元琳行走《菰溪道中》,留下佳句“榕树荫中松鼠过,枣花香里竹鸡啼”。再过来西溪入江,古称荆溪,北宋“元丰九先生”中的刘安节、刘安上是当地人,后刘曾怀念家乡题诗“每望白云惊岁月,空将清梦绕林泉”。而乔吉的另一首《折桂令·荆溪即事》也可能是写这里:“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寺无僧狐狸弄瓦,官无事乌鼠当衙。白水黄沙,倚遍栏杆,数尽啼鸦。”

  

  顺流而下,在温州郡城对面,北岸横亘着连绵的永宁山,明代复社名士邢昉登山瞰江,描写景致是“碧流分远涧,绿嶂俯中川”,清代“南北两诗宗”里的朱彝尊在《永嘉杂诗》里专门给山上知名景点白水漈挥笔一首绝句:“云峰断人行,活活风泉落。知有山桃花,青春发红萼。”民国年间,朱自清来写了同题散文,可谓两“朱”共爱一“白”。其支麓华严山为“书圣”王羲之得华严砚之地,更是被后代诗人反复题咏。

  

  

  永宁山的近邻罗浮山矗立着罗浮双塔,山脚是旧时瓯江船舶停靠处,楠溪江至此与瓯江浩荡会师,唐代三元及第的张又新、南宋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等都有山水诗(详见笔者《山水诗里的楠溪江》)。

  继续往东,在“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后,唐代“诗星”孟浩然于乌牛境内的上浦馆相遇老友张子容,赋诗同悲共怜(详见笔者《孤帆天一涯——孟浩然的温州之旅》)。赵抃也在此候渡留宿,竟然做了怪梦,梦醒特以七绝记之。

  鹿城

  露月下樯乌,天风静江树

  回到南岸,瓯江旧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支流桑溪,明代布衣诗人何白在此停船等待潮水吟道:“落帆浅渚逗蘅皋,瓦盎蓬窗试浊醪。碧水鳞鳞鱼浪动,青天剪剪燕风高。”

  途经藤桥镇,戍浦江流入瓯江,村民在上戍渡搭乘航船到温州城区,船老大吹角为号,晚清“青田一鹤”端木国瑚纪实为“村航闻角起,野渡看帆开”。当年谢灵运应该沿戍浦江而上,登石鼓山写诗,引发了后来南宋永嘉四灵、清代朱彝尊等人纷纷寻踪唱和,“露月下樯乌,天风静江树。何处夜归人,历历沙中语”。

  温州古城西郊,岸边有太平山(翠微山),山有太平寺、翠微亭,永嘉四灵中的赵师秀、翁卷在此读书,写诗寄赠城里的文友。再往东,江畔还有如今已经消失的回鹘山,上有揖峰亭。清代,与龚自珍等并称“道光四子”的张际亮登山留诗,高官兼学者梁章钜携子女来游,其女流连亭中眺望赋诗“历历帆樯平槛过,茫茫日夜大江流”。

  城区沿岸是“九山”中的郭公山、海坛山,名家有谢灵运、张又新、南宋骚雅词派代表姜夔、永嘉四灵、当代词宗夏承焘等。江中坐落着的“诗之岛”孤屿景点荟萃,诗作海量,诗人如过江之鲫,众所周知(详见笔者“跟着诗词游温州”之《江心屿》《九山》)。

  南岸边旧有谢公楼、镇宁楼、北亭,谢灵运、刘安上、赵抃、永嘉学派巨子陈傅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文徵明、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中的张问陶都为其写过诗。

  龙湾

  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

  瓯江过温城东郊,古名蒲洲,别称蒲江蒲川,今为蒲州,分属鹿城与龙湾,誉为“八百年来温州词宗”的卢祖皋填词《木兰花慢·先君买屋蒲江》,用排比句“碧嶂青池,幽花瘦竹,白鹭苍烟”铺陈其美景。南宋温州进士、潮州知州王巩有五律《题管圣浩蒲川归隐》:卜筑蒲川上,翛然远市廛。潮声书屋外,月影钓舟前。地僻红尘净,沙平白鸟眠。此中幽适趣,不必问斜川。

  下一站龙湾状元,其名来自南宋温州状元赵建大建状元桥,清代温州知府张盛藻与温处道道台在桥上唱和。附近大罗山茅竹岭古道可以登高临江,明代“榜眼王”王瓒翻山越岭后,休憩而作七律《茅竹岭西庄》:乘闲聊赴野云期,水荇牵风荡桨迟。求友黄鹂声缓啭,伺鱼白鹭步轻移。江清似此谁同渡,山好吾今更有诗。茅竹岭西千树竹,繁阴如盖坐多时。

  乐清

  市虚因雨散,舟集待潮多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北岸入乐清境内是八百年馆头(琯头)古渡,温乐两地必经的要津,设有馆头驿,连接馆头老街与乐琯运河,人来人往,繁忙无比。

  名家如“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枚、“咸同诗雄”江湜等,佳句如“石出占潮落,山多障海流”“市虚因雨散,舟集待潮多”“晴岩明海色,寒树杂江声。鸟语喧山寺,人烟护郡城”“寒烟两岸客炊晓,残月小桥人待潮”“篷箬微添霜气白,渔灯远映水光红”“秋水乱葭飞野鹜,夕阳衰柳噪寒蝉。风声两岸菰蒲叶,暝色千家橘柚烟”,一众大咖探骊得珠,欬唾成珠,妙语连珠。

  琯头之东的磐石卫城古为盘屿,兼为渡口,谢灵运行田登山望海,首发诗作,引来民国冒广生、符璋、陈祖绶和韵。再过去乃明代“全瓯砥柱”黄华堡,守卫着一方海疆,佳句有“山形雄压海,潮气湿连城”。

  洞头

  雪浪云边叠,烟霞日下浮

  黄华堡斜对面,南北岸中间是现属洞头的灵昆岛,岛上有双昆山,民国时南怀瑾渡江经过,以《瓯江舟次》赞赏:

  扁舟朝发日轮边,柔橹声声浪正恬。

  潮阔沙平鱼喷沫,山横风静树笼烟。

  双昆点翠三帆影,万里空青一线天。

  弹指大千无寸土,此身已过九重巅。

  分流绕过灵昆,瓯江真正出海,迎来百岛洞头。其中的大门岛旧称青岙山,南朝太守颜延之建有望海亭。张又新大型组诗《永嘉百咏》里的《青岙山》感叹曰:“灵海泓澄匝翠峰,昔贤心赏已成空。今朝亭馆无遗制,积水沧浪一望中。”

  此外洞头还因三座小山状如盘盂称为三盘,清代玉环厅同知吕荣神往其“雪浪云边叠,烟霞日下浮”,著名学者阮元写诗对仗:“三盘岛屿参差出,百粤帆樯杂沓连。”“参差”对“杂沓”,采用了双声对叠韵的音韵对,工整细致,成为谢灵运对仗艺术的又一传人。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瓯江诗路诗歌景观记

  作者:南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