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何喜欢吃咖喱饭?

  

  记得之前有朋友告诉我,她在欧洲留学,日常最喜欢做的食物,并非什么中餐之味(太昂贵了,不好买食材,室内又不能有油烟,各种束手束脚),而是咖喱饭——土豆烧鸡,加便利店买来的两个咖喱块熬化,就是一碗香喷喷的咖喱饭。

  1、咖喱饭往事

  提起咖喱饭,就要先从咖喱说起。咖喱,可分为黄咖喱、青咖喱、白咖喱与红咖喱。按照国别可分为,英式咖喱、印式咖喱、泰式咖喱、日本咖喱几种类型。英式与印式咖喱,是最传统的,浓香重辣;泰式咖喱因为椰浆的加入和香茅、月桂叶的辅助,口感丰富;日本咖喱因为果香的加入,口感偏甜。

  咖喱的起源还要从哥伦布航海试图寻找的“香料之国”印度说起。印度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擅长最喜欢使用香料的国度,其中以胡椒为最。在烹饪食物时,印度人“大量浇在煮熟的米饭上的用牛油、干果肉以及胡椒为主的多种香料”做成的粘稠物,葡萄牙人参照泰米尔语称之为“caril”,后来初代班加罗尔总督沃伦·黑斯廷斯将其带回国,英人将其命名为“curry”。Crosse & Blackwell公司首次开发出混合多种香料和调味品的咖喱粉,使之商品化,迅速普及开来。

  作为一个最喜欢在“拿来主义”基础上进行“融合”的民族,号称“国民饮食”的日本咖喱饭,实际上是来源于开放国门后,英国人从横滨港口带了进来,当然间接上亦是源自印度咖喱。

  

  中村屋日式咖喱饭,是日本的老牌名店,其咖喱饭的诞生,还有一个爱情故事。1915年,因刺杀印度总督失败,印度民族运动领袖Rash Bihari Bose流亡到了日本东京。这时,东京大学附近开了家面包店的中村屋的相马爱藏和黑光夫妇收留了他,将其安置在新宿店的后院封闭藏匿。

  后来,相马爱藏还将爱女嫁给了这位革命家。1927年,中村屋首次推出的印度鸡块咖喱饭,是有着Bose的改造,号称是“印度贵族的纯正咖喱”,用原产印度的咖喱配料,配上上好的鸡肉与黄油制作而成。而且,不同于普通民众“盖浇咖喱饭”,他将做好的咖喱汁鸡,另盛放在一个高脚银质的盛器中,与米饭分食。入口不油腻,味道又醇厚,价格不菲,约80钱,远高于当时一般咖喱饭的10-15钱。人们都说,这碗咖喱饭,是蕴藏着爱情与革命的味道。

  有意思的是,相马爱藏这位创始人,还跟孙中山交好,看来是一个相当左倾的人士。其实在Bose刚到日本时就时常跟印度同胞,以及孙中山等人在日比谷松本楼用餐,吃的也是咖喱饭。而且,因为英国政府的抗议,当时“英日同盟”的日本政府也限制其行动,这个隐居中村屋的革命志士最大的乐趣就是制作咖喱,来寻找家乡的味道。

  不过,中村屋的追根溯源的“贵族版”咖喱饭一时间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最后还是向市场妥协。因为接下来的经济大危机和日本卷入战争,人们在经济压力之下,还是选择了独特的咖喱饭,偏甜口,给的糖也不少。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婷姐告诉我,“所谓日本妈妈的味道,就是给糖给糖……”

  

  咖喱饭,不仅是一种大众美食,在军队中也广为流行。咖喱饭的进入,减少了日本军队的“脚气病”,因为咖喱饭中营养比较丰富,有肉有菜,尤其是含有维生素B。他们还将每周六作为咖喱饭日。二战后,市场上开始出现掺有面粉的速溶咖喱酪,大大方便了咖喱饭的制作。只要将肉、蔬菜等材料炒一炒后,加水炖煮,最后加入固体咖喱酪,即成一碗香喷喷的咖喱饭,这可以说相当程度上迎合了“速食主义”的需求。

  2、岛爷爷的咖喱饭

  武汉吃咖喱饭的地方不少,最有名的似乎是顶屋咖喱饭,最起先的店址在华师文化街,后来还开了两家分店,如今总店搬到了街道口流行视窗附近。

  这家的创始人是一个日本老爷爷,岛田孝治先生。因为人热情、和蔼可亲,武大的学子们亲切地称他为“岛爷爷”。武汉疫情爆发后,他并没有选择回到日本,而是留在武汉,跟江城人一起度过最艰难的日子。在一次采访中,他说,“如果没有对武汉产生爱意,我会把疫情当作回国的理由,果断地回到福冈。”

  

  据说岛田先生开这家顶屋咖喱店的初衷,是当时在福冈律师事务所任职,有不少从武汉去日本留学的学生,会在他家中吃饭。岛田先生会给学生们做咖喱饭吃,品尝到他乡的美味,学生们会提议,“爷爷你既然做得这样好吃,为什么不开一家咖喱店呢?”

  2010年,宣告退休的岛爷爷即来到武汉,开起了这家顶屋咖喱店。他独自一人,无儿无女无妻,将根扎在了武汉这座城市。在他的操持下,吸引了不少想学日语的大学生以及喜欢日式咖喱饭的年轻食客,小店生意即逐渐好起来。为使小店良性运转,他还请了一位名叫丹子的日语毕业生做店长,成为他的左右手。

  岛爷爷生活很简朴,衣着朴素,但是干净清爽。店里赚的钱基本上要么留作店内生意再投资,要么捐献资助贫困学生。

  如果要以好吃与否来评价之,对于学生群体来讲,就是量大,咖喱味比较厚,已是一碗很优秀的饭了。佳佳告诉我,除了咖喱饭,最好吃的大概是鸡蛋卷,甜甜的,外卖品相很友好。秋秋则说,读书时候特别喜欢,觉得食堂的饭菜香,文化街上的小店都是宝藏,现在呢,可能是吃的东西多了,似乎没有那么眷恋了。我们拉她去吃咖喱饭做一期拍摄,她意兴阑珊道,“有点怕毁灭了青春的美好回忆。”

  于是,顶屋咖喱饭的拍摄暂时未能成行。

  3、酒居屋的咖喱饭

  这些年,随着中日文化交流,武汉的日料高中低端遍布大街小巷,不少日料店、居酒屋之类,也在提供咖喱饭以及正餐。位于武展商圈、中国银行所在的居民楼背面、一点儿也不起眼的缘乐居酒屋,就是一家这样的小店。

  每每夜色朦胧,这个小小的酒居屋透露出暖暖的灯光,一切都有了活力。一楼窄小,贴满了日本上个世纪的明星、动漫贴画,是灰扑扑的旧时光。二楼呢,别有洞天,一一个不同名字的日式隔断间,如“山吹”“露草”“夕颜”“朝颜”等,客人在穿越时空的词语中,悄然低语,安静用餐。

  

  这有点儿我们在京都旅行的情景,名字来源于《源氏物语》等名著,日本人特有的安静守序,甚至于有点儿带有抑郁症的可怕沉默。走在日本城市的街头,你看到那些默默排队没有言语的人群,你大概会明白日本有多么的压抑;同时,看到大阪街头那些奇形怪状、二次元的动漫建筑和滚动图像,你又会明白日本人的脑海是藏着多少千奇百怪、千变万化的东西。

  据说这家是有着在汉日系企业的工作人员所开,老板姓孙,个头不高,瘦削,好生热情,他的心愿是“服务好每一个顾客,哪怕顾客给了差评,他也要尽力将她说服。”带有做一行爱一行,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意思,深得日本电影的“鸡汤”真谛(非贬义)。

  客人们提前存在店里的清酒取出斟满杯,与中国人喜欢自带酒水不同,日本人喜欢店里买酒,这价格是自带的两三倍之多,但日本人特别守规矩(据说也方便报销)。君臣佐使,酒为君,餐为佐,居酒屋的餐食一律都是小盘小盘的,一轮菜几轮酒,一人食或两人小聚,大家放下都市的急躁,在这个小角落慢慢聊天。一食一酒,相当惬意。

  

  唯一的问题,就是上餐速度特别慢,不过孙先生服务态度极好,有时候客人抱怨几句速度慢,会送自制布丁作为补偿。同时,作为酒居屋,还可以给客人提供一点私人订制、但不太麻烦的菜肴。

  有一回,我们三人在孙先生处吃饭喝酒。不知是多喝了几杯婷姐存的獭祭,还是大家话机相投,孙先生开始了“絮絮叨叨”模式。杯酒人生,天色不觉渐晚,我们几次提出要离开,孙先生拉着我们不让走,“两位,看你们懂餐饮行业的艰辛,我今天就不好意思多分享一些,两位就当是我在唠叨发泄吧!”孙先生如此说,我们不好意思再提离开,即听他讲述他做日料一年左右的“苦与乐”之新人经历。

  孙先生跟我们讲,他之前在武汉日企工作,各方面薪水待遇还不错,上司也很赏识。在企业时,孙先生的爱好,就是打高尔夫球,投身餐饮完全是意外中的意外,但其客户因着这层关系,还是日本人以及与日本有关系的华人居多。

  那一夜,孙总跟我们讲过他遇到的一个“刁蛮”女顾客。某日,孙先生的店铺在点评平台收到了一条“千字文”差评,大抵是女顾客要加新店长微信,新店长可能因事太忙,加上前任店长(与新店长不和)从中作梗,以至遗忘这件事情,女顾客以为店长迟迟不通过验证,是扫了她的面子。但哪怕发了这么一通脾气,顾客还是没有给差评,反而还是说“给自己最喜欢的日料店一个好评奉上,希望你们越做越好。”

  孙先生看到后,即非常重视。在有一次女主叫了他家外卖时,他亲自送餐,登门赔礼道歉,有点儿“负荆请罪”的意思,获得了女主的谅解。

  

  孙先生有点“强迫症”,是夜我们点的咖喱猪排饭味道不错,只是多了些许的小葱,我们大惑不解,孙先生更是挠头,“什么都对,但我想不通厨师怎么突发奇想,要给小葱呢?这个是不对的不对的……”其后,对此他接二连三地向我们道歉。

  为了终止我们这一场从下午五点开始持续到晚上十点半的漫长饭局,婷姐要求点了一碗小牛排饭。她告诉我们,“和我们中国一餐告罄是一碗汤,日本人喝完酒呢,最后要吃一点饭作为收尾,咖喱饭和牛排饭是很好的选择。或者于附近寻一碗日式拉面,也可。”

  

  这牛排饭吃完,我们这四人局也就宣告了结束。后面再次相遇则是跟片片、晗晗一起,一次是专程为了咖喱饭,和孙先生浅聊。站在夜色的酒居屋门口,孙先生说,“看到你们在拍摄,就没进去叨扰。”一次是楚河汉街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孙先生没来,我们品尝了他们小店展示区的獭祭冰淇淋,谈论着《情书》里头最美的中山美穗与最帅的柏原崇,谈论着雪落下的北海道,谈论着许久没见的“絮絮叨叨”的孙先生……

  武汉每天不一样,疫情也来来去去,我们周边的人也来来去去。世事如棋。想来已经许久没去这家居酒屋了。改日再去拜访!

  最后,武汉还有哪家好吃的咖喱饭推荐呢?

  作者:舒怀

  图片:舒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