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日本女子来中国寻亲,称父亲是开国元帅,名字家喻户晓

  

  下决心不屈服于自私心理、愤世嫉俗或仇恨情绪。坚持你一种受其影响的永恒的价值观,特别是坚持人人都能接受而且是以人人平等为前提的价值观。——克林顿

  20世纪30、40年代,在华夏大地肆意侵略、手段残忍且拒不认罪的日本军队,至今是我国国民心中仇恨的第一对象。

  

  无数的惨案至今历历在目,轻易就能激发我们心中的怒火和哀伤。但在这样的惊天仇恨面前,却有这么一位将军,在当时的抗日战场上始终坚持自己永恒的价值观,没有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也没有失去理智做下泄愤的行为。

  所以,在40年后的1980年,我们国家迎来了一个到中国寻亲的日本女子,她就是加藤美穗子。她来到中国这个陌生又不陌生的国度,找40年前在战火中救了她的“父亲”、我国家喻户晓的开国元帅聂荣臻。

  01救命之恩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我国辽宁沈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我国也自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

  

  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为了全面占领中国,削弱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日本犯下了累累罪行。

  他们大肆虐杀我国人民,甚至供热违背国际条约,大肆使用细菌、毒气等生化武器酿成诸多惨案,对我国人民造成严重伤害,还放火和轰炸无恶不作……大量军人战死沙场,大量百姓被无辜杀害。

  我国国民心中满怀对日本的仇恨,但在战场上,我们却始终牢记心中坚守的原则和道义,没有将炮火对准日本的遗老遗少,聂荣臻将军就是其中的表率。

  

  1940年8月,我方发动百团大战,这是抗战史上,场面最大、相持时间最久的战役。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了的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扫荡”战役。

  百团大战中我方参战兵力达105个团,约40万人。聂荣臻将军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带领我军在战场上与日本军浴血奋战,不计其数的大小胜仗,让日伪军节节败退,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百团大战从1940年8月持续到了12月。战后打扫战场的时候,我方士兵却在废墟中发现了本不应该出现在战场上的“意外”——一个年仅五六岁的小女孩和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小女婴。

  其中,五六岁的小女孩正是40年后来中国“寻亲”的加藤美惠子,当时尚且年幼的她穿着脏乱的衣服,顶着凌乱的头发,抱着更加幼小的妹妹坐在战后狼藉的废墟里哭泣。

  有听得懂日语的士兵上前与加藤美惠子沟通,经过一番询问后,才知道加藤美惠子两姐妹的父母已经死在了战场上,只剩下她们两人对大部队落在了这里。

  

  加藤美惠子两姐妹的情况很快被士兵们上报给了聂荣臻将军,对于敌人遗孤的处置方式,成了需要妥善安排的事情。

  聂荣臻将军在了解了情况之后,认为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的同胞,但这两个年幼的日本孩子却是无辜的,我们不能将对日本官兵的怒火转嫁到她们,因为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在聂荣臻将军的安排下,加藤美惠子和妹妹两人被转送到我方指挥部进行救治。面对在陌生环境感到惊恐难安的加藤美惠子,聂荣臻将军以请她吃梨子的温和方式让她放下了戒心,还在她因为手受伤没法自己吃饭的时候,亲自喂她吃饭。

  聂荣臻将军的善意抚平了加藤美惠子心中的惶恐不安。在当时的她心里,聂荣臻将军就如同父亲一般的存在,她感恩他对她们姐妹俩的救命之恩,也隐约明白他对敌人遗孤展露善心的难得之处。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后,加藤美惠子就习惯了呆在指挥部,也习惯了跟在聂荣臻将军身边。

  

  但当时我国的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小孩子并不适合停留在战场,再加上加藤美惠子两姐妹的日本人身份容易引起内部争议,聂荣臻将军开始重新考虑对加藤美惠子两姐妹的安置。

  经过考虑之后,聂荣臻将军决定将加藤美惠子两姐妹送到他们自己的国人身边,他亲自给在石家庄的日本指挥部写了一封信,说明了加藤美惠子两姐妹的情况。

  

  很快,日本指挥部也有了回应。加藤美惠子带着妹妹回到了日本同胞的身边,但她的心里,深深印上了对聂荣臻将军的感恩之情。

  02赴中国“寻亲”

  对于已经重新投身战场的聂荣臻将军来说,对加藤美惠子姐妹的救助,只是出于自身始终坚守的道义和价值观而已,他很快就忘掉了这件事情。但对于年幼的加藤美惠子来说,这位“父亲”却是一辈子都要记住的存在。

  1945年8月15日,经过14年的艰难抗战,我国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天皇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尽管最终我方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日本对我国造成的严重伤害始终存在。且因为日本拒不认罪,两国之间的仇恨始终没有办法得到解决。

  而之前被聂荣臻将军送回日本指挥部的加藤美惠子姐妹,在到达日本指挥部不久后就被送回了日本的亲友身边。

  不幸的是,加藤美惠子的妹妹在回国后夭折了,而一直记得自己的“中国父亲”的加藤美惠子,在伤心之余,也一心想要找个时间回中国向聂荣臻将军表达她满心充斥着的感恩之情。

  

  但她心里清楚,抗战期间日本人对中国人造成了惨重伤害,作为日本一份子的她也对此感到非常愧疚。她不清楚,自己是否还能站在中国的国土上,去找回自己的“中国父亲”。

  在加藤美惠子的迟疑中,四十年过去了,她也从一个小女孩渐渐长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但她的心里,始终还记得当初那个伟岸温柔的身影,最终她鼓起勇气,寻求了媒体的帮助。

  

  1980年,40多岁的加藤美惠子,带着一幅“中日友好万古长青”的字画,来到了中国寻找战场上救下她的“父亲”,几经波折之下,她终于见到了她的“中国父亲”聂荣臻。

  而这一刻的相见不分种族、不分国籍,而是一位在外漂泊多年的女儿,对“老父亲”的思念。加藤美惠子见到聂荣臻,一声“爸爸”忍不住脱口而出,埋藏在心底多年,终于大声喊了出来。

  

  之后的岁月里,加藤美惠子多次来访中国,一方面去看望“中国父亲”聂荣臻,另一方面也为中日友好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举报/反馈